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乙肝发病率分析毕业论文

乙肝发病率分析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乙肝发病率分析毕业论文

各位都是高手,说得很全了。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乙型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fx120提醒您,避开流行区域、注意卫生习惯、居住条件、提高自身免疫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乙肝。医学上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类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本病遍及全球,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检查中发现。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精液等处,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密切接触等传播,所以乙肝发病具有家族性。但并不是每个感染病毒的人都会成为乙肝患者,这与患者感染的病毒数量、毒力和感染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免疫反应状态,也在乙肝病情和病程的转归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能出现下面结果:不发病且产生保护性乙肝表面抗体、长期慢性无症状带毒者、轻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乙肝难以根治,治疗上目前没有特效药。所以乙肝应该从多方面综合治疗:1、要有克敌制胜的坚强意志,“怒则伤肝”,要保持愉快心情;2、病毒活动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等到病情稳定,转氨酶不升高时才能适当活动;3、乙肝用药如用兵,多则有害,少则无效,针对自己的病情,在专家指导下选择服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4、保持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乙肝难治,但是不难防。如果我们大家把好预防这一关,乙肝就并不可怕,乙肝的预防包括:1、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2、保持积极的心态与乐观的情绪,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3、了解和掌握乙肝病的一些防治知识,养成并坚持良好、科学的生活规律;4、合理调配营养与食疗,忌烟酒,少食油腻之物,避免便秘;5、注意起居和个人卫生,根据气温增减衣服,积极预防各种感染;6、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如果身体抵抗力强,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疗及时,那么乙肝病毒会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愈。但一旦乙肝病毒没能及时清除,乙肝会转为慢性,病毒会长期携带,检查表现为乙肝抗原阳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如果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活动,复制繁殖,则可以出现临床症状,常见症状有:感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感到恶心、厌油、腹泻。病人有时会有低热,严重的病人可能出现黄疸,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延误治疗,少数病人会发展成为重症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急剧加重,直到衰竭,同时伴有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病人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 慢性乙肝患病日久,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后应采取治疗措施,并定期检查身体。如何正确认识乙肝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许多患者认为只有“大小三阳全部转阴”才是乙肝治疗的唯一目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不正确的,也不符合目前乙肝治疗的实际情况。比较客观科学的疗效判定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种:(1) 临床治愈血清学生化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不论其病毒学标志如何,均可视为临床治愈。(2)降低传染性在临床治愈的基础上,经治疗e抗原和血清HBV DNA (乙肝病毒基因)阴转或病毒复制呈明显下降,此类患者血中无完整的病毒颗粒,故传染性极低。肝脏损伤相对较轻,对于招工、升学及妊娠应无明显影响,可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但应坚持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下述情况之二,则应积极治疗:血清HBV DNA转为阳性;肝功能异常,有明显临床症状;e抗原阳转有明显肝脏纤维化倾向或早期肝硬化迹象。(3)病毒清除表现为血清中表面抗原阴转,血中及肝脏组织的HBVDNA检查均为阴性。且追踪观察一年以上无复发;但乙肝病毒的彻底清除仍是尚待解决的问题,国前尚不能以此作为乙肝治愈的唯一标准。(4)抗体的转阴。抗体的出现反映机体对病毒的反应性,一般而言,抗体的产生与治疗有关,而杭体的消失与治疗无关,随着抗原的消失,其相关的抗体会自然阴转。抗体阴转的速度因人而异,也与抗体种类有关。如e抗体自然阴转时间较短,而核心抗体在体内维持时间可长达十数年。涸此,只要血清学检测表面抗原、户抗原为阴性,血清HBV DNA阴性,不论其一种抗体或几种抗体阳性,一般无治疗指征,可定期观察。当然,若表面抗体阴性,可接种乙肝疫茵,但接种剂量及程序与正常人有别,最好同时使用佐剂。谷丙转氨酶增高说明什么病毒性肝炎 这是引起谷酸丙氨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CPT)增高最常见的原因。各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CPT均可增高,但升高幅度与肝脏损伤程度不成正比,绝不能以CTP数值的高低来判断病情的轻得。中毒性肝炎 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如红霉素、异烟肼、保泰松等都可引起CPT升高,停药以后,CPT很快恢复正常。肝硬化和肝癌 肝硬化、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患者的CPT常常高于正常水平。但有的患者GPT指标变化不明显,此时,可以加测血液中其他酶类和甲胎蛋白,同时B超或CT检查也有助于鉴别诊断。酒精中毒性肝病 许多研究表明,酒精中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患者CPT水平增高,但脂肪肝患者同时伴有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胆道疾病 胆囊炎、胆石症等急性发作时,患者CPT指标也可升高,但都同时伴有发热、腹痛、黄疸、胆红素升高等症状,在炎症控制后,CPT可降至正常。心脏疾患 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CPT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不如COT(谷草转氨酶)明显。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结核病等也可出现CPT的升高,但这些疾病都各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借助于一些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HBV进入血液的主要途径:①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③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④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预防措施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消灭乙肝关键在于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经血传染: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在热带、副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孕妇是乙肝带原者,通过产道直接传染给新生儿。体液传播:如医疗器材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引起传染。性接触的传播。与乙肝患者或带原者长期密切接触如: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会造成污染而传染乙肝。乙肝的检测指标“两对半”,其检测方法技术成熟,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又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能说明很多临床问题,因此在各级医院都广泛开展了“两对半”的化验。人们约定俗成地给这“两对半”5项指标排了个队,依次为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Bs(乙肝表面抗体)、HBeAg(乙肝e抗原)、抗—HBe(乙肝e抗体)、抗—HBc(乙肝核心抗体),然后老百姓又将第一、三、五项阳性(即HBsAg、HBeAg和抗-HBc)称为大三阳,将第一、四、五项阳性(HBsAg、抗-HBe、抗—HBc)称为小三阳。“大三阳”的意义如何呢?我们就从这三项阳性指标来进行分析。首先是HBsAg阳性。一般提示体内有乙肝病毒存在,现在正被感染;HBeAg阳性是乙肝病毒的复制指标,提示乙肝病毒正在体内活跃复制,病毒含量较多,传染性相对较强。抗抗—HBc的阳性意义不大,只提示曾被乙肝病毒感染过,现在体内也许有病毒,也许没有。所以综合起来讲,“大三阳”的含意是有肯定的乙肝病毒现症感染,病毒正在活跃复制,病毒数量较多,传染性相对较强。应当指出的是, “大三阳”只能说明体内病毒的情况,而不能说明肝功能的情况,不能说明肝损害的严重程度。有人误以为“大三阳”就是肝损害很重的意思,这是错误的。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只能通过化验肝功能,作B超等检查来确定,而与病毒指标的某一项或几项阳性没有必然的联系。1、什么是乙肝?简要发病机理是什么?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HBV本身对肝脏无明显损伤,主要通过人体的免疫应答造成肝细胞损伤,HBV感染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如果机体免疫反应正常,可以清除感染的病毒而痊愈;免疫反应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可持续存在,成为慢性乙肝。2、乙肝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避免感染乙肝?主要传播途径有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完全没必要谈肝色变。避免乙肝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与乙肝患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特别提醒: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3、新生儿免疫是我国乙肝预防的重点在中国,乙肝病毒感染绝大多数始于幼龄期,特别是母婴传播。婴幼儿因缺乏自我保护、皮肤娇嫩易破更容易感染乙肝,同时因免疫功能不完善,更容易转为慢性。据统计,幼龄感染者中90%发展为慢性,而成人感染者中仅5-10%转为慢性,所以抓好新生儿免疫是目前解决乙肝的根本办法。我国政府自2002年12月起,已经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新生儿计划免疫,每年用上亿人民币为新生儿免费提供乙型肝炎疫苗。目标是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约50年),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由1992年的10%下降至1%以下。乙肝免疫的重点在农村,从卫生部现有资料估计,我国城市乙肝接种率已达90%,农村约40%,还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4、如何预防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女性孕前检查HBV-DNA,最好在DNA阴性时考虑怀孕。HBV-DNA阳性母亲的孩子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并程序注射乙肝疫苗,成功率约95%左右,应及时检查是否产生抗体;DNA阴性母亲的孩子可以只注射乙肝疫苗,保险起见也可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目前对母亲是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尚有争议,不作常规推荐。父亲为大三阳或小三阳但DNA阳性者,孩子出生时也建议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避免出生后密切接触传播。5、慢性乙肝患者是否可以结婚、生育?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在肝功能稳定、病毒不复制的情况下可以结婚、生育,对方应该注射乙肝疫苗并产生保护性抗体,女性乙肝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母婴传播。对于症状严重、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慢性患者,暂不宜结婚,应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结婚。6、乙肝的常规检查及意义?乙肝五项:是诊断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据,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提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抗HBs(+)表示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抗HBs;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提示有传染性;抗HBe(+),一般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少数情况下结合DNA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病毒变异;抗HBc提示感染过乙肝;抗HBc-IgM(+)提示病毒复制。HBVDNA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有传染性。目前DNA应该采用PCR定量检测,灵敏度高但假阳性率也高,DNA一定要到大型、正规医院检测以避免误差。肝功能:转氨酶尤其是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标志;血清总蛋白分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细胞损害,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A/G比例倒置。B超:肝脏影像学检查,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腹水、肝癌都有一定的提示和诊断作用。以上结果应该由专业医生综合分析,不要盲目猜测。7、饮食、生活注意事项:饮食方面主要是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品,一些如“不能吃鸡肉、羊肉、海鲜”的说法多无科学依据;避免过度劳累,远离化学毒素,慎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肝功异常、病情活动时要注意休息,饮食清淡、营养均衡。8、慢性乙肝的治疗: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疗尚是世界性难题,没有特效药可以根治,所以市场上一切宣传“治愈乙肝”、“大小三阳转阴”的药品、疗法都是彻头彻尾的,要注意鉴别,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你的上当会助长欺的社会风气。到正规的医院寻求专科医生诊治,制定适合你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起居、乐观的心理状态是治疗的有利因素。2003年1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关于规范医疗广告活动,加强医疗广告监管的通知》,包括乙肝在内的11种疾病的医疗广告暂不准发布,所以凡是涉及到乙肝的广告均属违法!乙肝如何治疗才能避免失败目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疗效确切的抗乙肝病毒药只有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国内近年又推出了苦参素。其他几种抗乙肝病毒药如单磷酸阿糖腺苷、膦甲酸钠等,虽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但因副作用多等原因,临床应用不多,有的在国外已被淘汰。评价抗乙肝病毒药的标准首先是有效(抑制和杀灭乙肝病毒),其次是副作用小,病人可以长期应用。然而,符合上述条件的药物还不多,所以,从医生到病人都要珍惜现有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慢性乙肝是个非常复杂的疾病,即使应用了抗乙肝病毒药,治疗也可能失败,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条。适应症不妥不管干扰素还是拉米夫定,都有严格的适应症,不是所有的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能应用。这两种药共同的适应症是慢性乙肝病人,转氨酶升高达正常值上限的2~10倍,肝脏炎症反应明显者。这时病人正处于“免疫清除期”,即体内的免疫功能启动,对乙肝病毒发起围剿和清除,此时应用抗病毒药助一臂之力,效果显著。在“免疫耐受期”,转氨酶正常或少许超过正常值,肝脏炎症轻或无,例如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免疫功能对乙肝病毒“熟视无睹”,这时应用任何抗病毒药也是枉然,对此,干扰素、拉米夫定的效果极为有限。如果适应症选择准确,疗效会明显提高,选择不当,滥“干扰”、“滥抗毒”,不但不能收到满意疗效,还会挫伤病人的治疗信心,或对抗病毒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并制造“抗病毒无效论”,影响乙肝病人正常用药。抗乙肝病毒药物有局限性慢性乙肝并非用上干扰素或拉米夫定就万事大吉了,更不是用药后一定会康复。其实,抗乙肝病毒药都有其局限性,目前所有抗病毒药都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cccDNA)无效,一旦停药,乙肝病毒就很快以cccDNA为模板继续复制,结果大量新生乙肝病毒又猖獗起来,造成肝病复发。医学家们指出,如坚持长期用药,最大限度地压制体内病毒的复制,再加上自身的免疫功能参与,方可最终将病毒清除,患者才有可能康复。慢性乙肝病人的用药,必需消除速战速决、一蹴而就的观念,要有长期用药的准备。“速效论”是假话,不能相信。抗乙肝病毒药的另一个局限性为病人对其“应答率”不是100%(应答指病人用药后HBeAg转阴,抗-HBe转阳,HBVDNA转阴,转氨酶正常),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应答率”在40%左右,而远期应答率仅为30%左右。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时,用药1年,HBeAg转阴率不到20%,发生抗-HBe转阳者仅15%左右,尽管HBVDNA转阴率高达96%~100%,但HBeAg不转阴或抗-HBe不转阳,就易于复发。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抗病毒药的有效性,也要了解其局限性,正确认识这些药物,不能因其“局限性”而弃之不用,也不能因其“有效”而盲目乐观。药物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抗乙肝病毒药也有毒副作用,这又往往因人而异。应用干扰素除可引起流感样症候群之外,还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也有脱发、抑郁等情况发生,有时因为毒副作用使治疗受挫。拉米夫定有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乙肝病毒变异慢性乙肝是个复杂多变的疾病,在抗病毒药物作用下和人体免疫压力下,病毒常常发生变异,这可导致治疗失败。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也经常波动,出现反复,这不一定归咎于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另外,慢性乙肝病人的免疫功能失调,在治疗中可发生“混合感染”,如乙肝+丙肝,乙肝+丁肝,乙肝+甲肝等,或乙肝合并脂肪肝,有时又因滥用药、饮酒等,使病情复杂,治疗更困难,这都不是抗病毒药的过错。分析和找到失败原因再采取措施,仍然会取得疗效。在应用抗乙肝病毒药过程中,要细致观察,多方分析,抗乙肝病毒药不是“万能灵药”,其他药物如抗肝纤维化、调节免疫功能方面的辅助用药也是非常必要的。治疗乙肝失败,不能否定抗病毒药物,大家也不可苛求抗病毒药。乙肝治疗学发展至今,最大的进步是确立了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战略,如果不去抗病毒,就要走回头路,千百万乙肝病人将无所适从。当然,对抗病毒药的不足,科学家早已察觉,现在正深入研究和开发更有效的抗病毒药,应当说前景是乐观的。

怀孕第28周就要对胎儿打针疫苗,这样能够避免传染给后代每人的身体状况和免疫力都有所不同~发病机率就无从说起

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我国总人口数的8%-10%(约一亿四千万人),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偶然查体时被发现的,自我并没有明显不适。这些人群该不该治疗呢?以下简要分析、讨论如下: 从理论角度上讲,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愚该及时防范和治疗的高危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往往是乙肝发病的“潜伏状志”,此潜伏期可长可短,长者可达数十年。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患者的遗传、种族、年龄及感染方式等方面的因素,众多的迁延性和活动性肝炎,甚至于肝硬化常常由病毒携带者发展而来。一般认为,慢性病毒携带者的15%-20%可能向显性肝炎方向演变。因此,病毒携带状态更像是潜伏在人体中的一枚“不定时炸弹”,可能在一些外因(诸如重度疲劳、酗酒、悲伤等因素)和内因(重叠感染其他病毒、病毒基因变异等因素)作用的条件下,突然发病。因此,把病毒携带者视为不稳定的高危人群是恰当的,及时的防范和治疗非常重要。 从实际情况上看,乙肝病毒携带者又是最难以防范和不该治疗的特殊人群病毒携带者混杂 在正常人群中,不可能天天对他们进行随访和隔离,很难防微杜渐。他们何时有可能传染给 别人、何时有可能发病都是未知数。还有一些病毒携带者不仅定期随访,而且按时用药,有 用干扰素的,有用胸腺素的,有用聚肌胞的,有用中药的,几乎都没有明显效果,“大三阳 ”还是“大三阳,。“小三阳”还是“小三阳”;有的还越治越坏,引起显性肝炎发生。对携带者治疗,由于携带者本身所处的免疫耐受状态、病毒与肝细胞整和等原因,决定了目前尚处在“无可奈何”的境地。另外。根据国情特点,也难以做到防范和治疗。如果想要搞清我国究竟有多少乙肝病毒携带者,首先要在全国范围内搞一次全面检查,不要说组织工作艰 难巨大,花销也非常庞大,一个人要做一项肝功能和“两对半”检查,需费用大约为50-80元,全国则需近百亿元;查出来的人如果还要治疗,以人均1000元算,全国将需一千多亿元。 而且这些花费常常是“无功而返”,既损国家,也损个人。从这个角度看,病毒携带者暂时不予特殊治疗为好。 从全面角度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自治”为主、“外援” 为辅相结合的原则予以处置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予特殊治疗,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任其发 展。一定要做好预防及随访工作: 1、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分析论文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关于“乙肝DNA检测”的问题。 HBV-DNA称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是一种部分双链DNA病毒,也就是说它的遗传物质是DNA,它载有病毒所有遗传信息,乙肝病毒靠它才可以复制、增殖、繁衍后代。研究证明,乙肝病毒的裸DNA(没有蛋白质包裹DNA)就有感染性,完成对宿主的侵袭,造成宿主体内出现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也就是说HBV-DNA相当于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因此,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 DNA的检测的目的主要是判断目前患者病毒复制程度的大小,也是传染性大小,尤其在判断乙肝的转归,以及用药前后的疗效的判断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用药指征之一,尤其是抗病毒治疗。现在这种基因的检测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1)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参考: 1. 定性 “+”:阳性,体内病毒存在复制。 对应于定量方式中HBV-DNA>1×10E3 copies/ml。 “-”:阴性,病毒的复制程度低于检测限。 对应于定量方式中HBV-DNA<1×10E3 copies/ml。 2. 定量(准确性较差,但精度较高。采用PCR聚合酶链反应,体外扩增) HBV-DNA定量单位在报告单上通常用“copies/ml”、“拷贝数/ml”或“IV/ml”表示,表示每毫升的血清或血浆中病毒基因组的个数,该数据越大,表明病毒在人体的复制越厉害,例如“HBV-DNA=4.3×10E3 copies/ml”代表每毫升血清中有4.3乘以10的3次方,也即4300个乙肝病毒。 a×10Eb copies/ml判断血清或血浆中病毒含量主要看上式中的“b”,b越大,表示含量越高,治疗过程中,b变小说明病毒的复制得到控制,治疗有效。通常如果病毒含量下降至b<3,说明病毒基本得到控制;如果病毒含量降至“0”,则说明病毒在血清或血浆中不存在,病毒的复制已被抑制。 2)注意事项: 1. 对于阴性的标准,我们一般认为是10的3次方,但不能一概而论,这个参考值也会因为各家医院的仪器和试剂的不同而有变化,应该视化验单上具体给出的参考值而定。阴性最准确的表达方式是,未检测到,化验单表示为<参考值copies/ml,并没有具体的数值。 2. DNA复制程度的大小并不代表肝脏实际损害的程度,DNA复制程度高,并非就代表损害严重。是否有损伤或损伤的程度请参考生化检查结果或肝活检的结果。 3. 关于单位的换算。最常见的单位是copies/ml,也有重量的单位,比如fg/ml、pg/ml。1pg=1000fg,那么1pg/ml=283,000 copies/ml。 4. 由于PCR的方法虽然精确度高,但是误差相对较大,而且假阳性率也比较高,所以,对于每次检查的结果,在两个数量级之内的变化,通常会认为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而且DNA也在不断的波动,所以不能以一次或两次的检查结果酒简单的判断是否好转,应该综合其它结果以及DNA的变化趋势。 爱心提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无良的医院,以“基因检测治疗”作为幌子,取患者的信任。其实这只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检测而已,并非什么基因疗法。另外提醒一下,PCR的实验室的规范是非常严格的,一些小的医院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现在很多医院常常用这个来患者的钱,这个就要求患者尽量去大医院检查,不要图便宜、图快。最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钱的诊所和医院,常常利用检验作假,让您的指标每一次化验看上去都在好转,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您好,乙肝病毒DNA ,在乙肝的病程中还是起到了一个主要的作用,没它也就没有乙肝了。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肝的关键,所以说,检测乙肝病毒DNA对之后的抗病毒治疗以及判定预后效果都很关键。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的肝病信息可以登录中华爱肝网,也可以在线咨询,如果您是肝病患者可以参加爱肝一生公益资助计划,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值要小于5.00E+02IU/ml就是500IU/ml;你的检测结果小于500IU/ml,说明体内没有检测出乙肝病毒,没有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结果只能判断体内是否有病毒传染性是强是弱;具体病情如何应结合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以及B超等综合检测后,来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和如何治疗。 检测结果:戊型肝炎、甲肝检测正常;感染乙肝145阳性,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为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表示着确定乙肝病毒感染;e抗体是e抗原消失或基本消失时,不是人体内的保护性抗体;核心抗体是针对e抗原产生的抗体,乙肝核心抗体呈阳性,表示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目前肝功能还没有检查,如有肝炎症状应接受对症治疗。

病毒在4000以下为正常范围。你现在是7.56 X 10^6也就是每毫升血液中756000个病毒。DNA检测就是阳性,说明体内含有乙肝病毒。你现在的情况其实不算太坏,只能说明是一个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携带者.只不过要注意休息,拒绝烟酒.尽量把病毒控制在10的五次方以下.这样传染性才比较低.

乙肝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您好,乙肝病毒DNA ,在乙肝的病程中还是起到了一个主要的作用,没它也就没有乙肝了。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肝的关键,所以说,检测乙肝病毒DNA对之后的抗病毒治疗以及判定预后效果都很关键。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的肝病信息可以登录中华爱肝网,也可以在线咨询,如果您是肝病患者可以参加爱肝一生公益资助计划,

案例

陈XX,男,56岁福建泉州人,母婴传播乙肝。无任何不适,曾查肝功能正常,此后就很少检查,自己认定为 健康 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

从事房地产工程开发,应酬多,长期吸烟饮酒熬夜。2018年6月因朋友患肝癌,在我院PETCT检查未见肝占位,半年后出现肝区不适,2018年12月初B超与MRI增强扫描发现巨大肝癌(10*11cm),肝癌肝内多发转移;经肝移植手术,目前情况稳定。

这个案例让我思绪良久,做了这么多年的科普工作,这种患者最让人痛惜。

“男性”、“乙肝家族史”、“长期病毒携带”、“年龄超过30岁”……

这些关键词都在敲警钟,提示发生肝癌的风险高,而且速度快。但是就是因为患者自认为自己是携带者,不仅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其他工作及生活习惯也是无所顾忌。所幸,他还有做肝移植手术的机会,所幸他目前情况还比较稳定。

但是真实的世界没有那么多小确幸,很多这类患者并没有这么幸运。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 健康 的,不需要治疗

2019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已将“乙肝病毒携带者”改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指出:“无论是慢性HBV携带状态或者是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都不叫携带者。”

虽然仅有两字只差,但是意义大不相同,因为状态是不稳定的、是随时可以变化的,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定期随访监测病毒的复制情况以便及时“出手”的。

转氨酶正常=肝组织无炎症,不需要治疗

这个也是很多肝友们经常会有的误区。

很多肝友都清楚,乙肝治疗的指征有两个,一个是乙肝病毒载量,另外一个就是转氨酶指标,只有两者都达到标准了才启动抗病毒治疗。

但是新版指南针对肝癌的“高危”人群放宽了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对于30岁以上、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乙肝病毒DNA阳性的人群,即使转氨酶正常,也建议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因为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虽然转氨酶是正常的,但是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持续存在,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进展到肝硬化失代偿期了。

参考文献

1.顾生旺.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治疗,一查就是肝癌为什么?[J].肝博士,2019(6):35-36.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中华传染病杂志.2019;37(12):711-736.

注意:本材料用于 健康 知识宣教,不能代替医生诊治;如您有诊治需求,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

NP-CN-TDF-PSP-200045,有效期至2022年2月

乙肝病毒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 健康 ,不仅给人的身体带来危害,而且携带有乙肝病毒的人群承受着很大的思想负担。在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对乙肝病毒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乙肝病毒DNA呈双股螺旋状结构,像两条绳子拧在一起很难断裂,其共价闭合环状cccDNA是病毒前基因组RNA转录的原始模版,是乙肝感染状态和病毒复制的基础,具有超螺旋结构,很难从体内清除。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大部分会转为慢性携带过程,而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大多呈急性感染过程,90%左右可达到临床痊愈,cccDNA清除,乙肝表明抗原消失。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很难达到临床痊愈,有赖于患者自身良好的免疫状态,并且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维持治疗。7年的临床工作中见到5例患者(男性女性均有)病毒自然清除,乙肝表明抗原自然消失(均未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并且随访未出现病毒反弹的现象。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三例已出现乙肝表面抗原消失,并且表面抗体呈阳性,但抗体滴度较低,此三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22-39岁之间,均无肝纤维化肝硬化表现,治疗方案均为核苷类口服药物联合干扰素治疗,其中1例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国产干扰素治疗,另外2例为替诺福韦酯口服及进口干扰素皮下注射,均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目前有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6岁及38岁,曾联合应用国产干扰素及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干扰素已注射3年时间,因经常外出干扰素不便携带已停用,只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乙肝表明抗原绝对定量已彻底转阴,普通定量滴度已接近消失,目前效果理想,有望达到彻底治愈。另1例患者年龄52岁,无肝硬化,曾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及进口干扰素治疗,目前换用替诺福韦及进口干扰素联合治疗,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持续下降并且接近消失状态,患者一般情况均正常。

乙肝病毒虽然顽固,不易彻底清除,但治疗过程中保持规律用药,并且保持端正良好的心态,临床上可以达到一定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朱翔 高志良 乙型肝炎的临床目标如何实现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6,11,6,6:428-431

中国有将近1亿的慢性乙肝感染者,其中有2000万是真正的慢性乙型肝炎,剩下的8000万只是一个乙肝携带状态。

乙肝患者有没有机会治愈?

答案是有的。

2015年我们的乙肝指南告诉我们有一个理想的终点,那就是经过治疗后,病毒检测不出,肝功能正常,HBsAg消失(HBsAg存在则代表有乙肝感染)。虽然治愈的概率很小,但是是有可能的,研究表明服用替诺福韦8年,HBsAg复查正常率有13%。服用恩替卡韦2年,HBsAg消失的概率是5%,这些都是幸运儿,但当然是可遇不可求了。

目前来说,治疗效果最好的就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这两个抗病毒药物。但总的来说,临床能够治愈的患者还是不多。而且停药后有可能还是会复发,所以没有人敢说能够一定治愈乙肝,包括中国最顶尖的乙肝治疗团队,都不敢打包票说这个话。因为谁属于那13%呢?谁是那5%呢?谁也不知道。我们只能说通过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希望尽可能有效。

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后研发的药物肯定效果会更好,更接近能治愈乙肝。

另外,任何偏方都无法治愈乙肝,国内有众多的中医教授、中医专家,人家正儿八经都在老老实实的抗病毒治疗或者中药调理治疗,但都没有哪位教授说能治愈乙肝。反而是民间很多“高手”、江湖很多“祖传秘方”到处招摇撞,利用的正是患者们“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真是可惜,真是可恨。

乙肝,也就是乙型肝炎,当乙肝病毒的检测为阳性的时候,这时候就能够确诊是患有乙肝了。而乙肝分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按照不同的患病程度还分为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的治疗过程是十分漫长的,而且治愈的几率也比较小,但也不是说乙肝就没有治愈的希望了。

对于乙肝的治疗原则应该是三分药物治疗,七分时间调理。

在精神上,要保持愉快、积极向上的心态,乙肝患者的治疗不但要有好的心态,更要有合理的饮食习惯,不能够过度的摄入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身体的肥胖。乙肝患者也应该要适当的卧床休息,适当的进行运动。

而乙肝的药物选择应该要以简单为原则,而不能过于繁琐。因为大部分的药物对人体产生作用之前,还需要经过肝脏解毒的环节,而过多的药物会导致肝脏的工作量过大而引起患者的不适。

此外,选用药物的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针对性的用药,要抑制乙肝大三阳的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防止传染性过强的话,就要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对于免疫功能紊乱的患者,应该使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而对于肝细胞损伤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该要服用一些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在患者服用药物的期间需要多注意休息,同时保证营养跟得上,这样才会利于患者身体对药物的吸收。

以目前的医学水平,并没有办法可以根治乙肝,只能控制病毒的复制,让病毒的数量尽量的不要增长。尽可能预防并发症,让乙肝患者的生活尽可能跟正常人一样,改善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肝癌发生率。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有祖传秘方或者什么奇特偏方能够让你治好乙肝,千万千万不要上当。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技术,那么这个人早就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世界首富可能也早就是他的了,不会在网上猥琐地行!

乙肝可以预防,已知的乙肝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亲密接触传播等方式,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好办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新生儿出生后免费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的第一步。

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的母亲来说,可以通过母婴阻断,来尽量阻断乙肝病毒传染给子宫里面的胎儿,而且也可以通过出生后加强阻断,尽量降低因为经产道分娩而感染的可能性。

得了乙肝不可怕,只要能够遵医嘱规范服药,把病毒的复制控制好,做好体检,坚持 健康 的生活方式,乙肝患者也可以正常的像 健康 人一样生活。

希望各位乙肝患者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别子,钱不可怕,万一耽误了病情,赔上的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 健康 ,甚至自己的生命!

乙肝有希望治愈吗?

昨天一个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兴冲冲跑过来告诉我他的病治好了,我仔细查看了他的检查结果,他是由原来的大三阳变成了现在的小三阳。

他说还需要治疗几年,然后就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停药了。——有停药的希望,也就是可能达到了满意的治疗终点(HBeAg阳性患者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ALT复常,并伴有HBeAg血清学转换),但不是临床治愈。临床治愈是指持续病毒学应答且HBsAg阴转或者伴有抗—HBs阳转,ALT正常,肝组织学轻微或无病变。

为他高兴,他通过近十年的抗病毒治疗由原来的大三阳变成了现在的小三阳,而且肝功能和HBVDNA长期保持正常范围水平,肝脏也没有出现纤维化的迹象。——这是抗病毒治疗的结果。

无法对比一个需要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如果不抗病毒治疗十年之后是不是也会发展成这样。只能通过他一次次的检查结果来判断他通过治疗抑制了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并且肝功能由异常变成正常,而且一些临床症状慢慢消失了,慢慢地觉得自己像正常人一样了。

是啊,他没有达到临床治愈,他可能还需要继续治疗,他可能最终也很难达到理想的临床治愈。抗病毒治疗可以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达到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及其它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好延长生存时间。——这些是抗病毒治疗确定能够达到的目标,达到这样的目标也是非常理想了,这样虽然不算是治愈,但也算是达到了理想的状态。

他可以带着这颗相对正常的肝脏等待能够治愈乙肝的新药发明出来,或者继续现在的治疗也有可能获得临床治愈的结果,只是概率非常低。

积极治疗总是会获得最好的结果,不然要坐以待毙吗?相信科学,相信医生,我自己争取治愈的机会。

乙肝目前还不能治愈。第一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而肝功能正常,不用治疗。但要定期监测肝功。第二如果肝功能不正常,就必须进行治疗。第三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能终生服药。第四,大三阳、小三阳患者定期监测肝功,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一进行抗纤维化治疗,防治肝硬化,防治肝癌。

我国是乙肝大国,原来统计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去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明显的下降。即便如此,仍然有每7%的人群是乙肝病毒携带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下降,和我们的乙肝疫苗接种、母婴阻断、认识提高等诸多因素有关系,但是不是罹患乙肝以后,就真的不能治愈了呢?

一、乙肝真的不能治愈吗?

实际上,在目前大约9000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至少有5000万左右的患者终身不会因为乙肝导致相关恶性并发症。但即便如此,仍然有3000多万到4000万的患者会发生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或者肝癌等不良结局。这5000万患者虽然没有经过治疗,但他们并没有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而减少预期寿命,这是不是所谓的治愈呢?实际上,治愈分为临床治愈和彻底根治。想让乙肝病毒彻底消失完全根治,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和技术是基本不可能了!但在使用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手段以后,让乙肝病毒和我们的身体和睦相处,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这还是可以实现和达到地,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临床治愈。对待能不能治愈,看你想要的是那个答案吧!

二、乙肝病毒携带应该怎么办?

一旦确诊乙肝病毒携带,定期监测肝功能、肝脏彩超和病毒复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病毒一旦活跃,就会导致肝脏炎症反应,就进入了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此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经过长期抗病毒治疗,多数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而如果监测这些结果没有异常,则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肝功能、肝脏彩超、病毒复制可以有效地反应患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多少、活跃程度、机体炎症反应、可能出现的风险等情况。

三、怎样避免罹患上乙肝?

乙肝这么可怕,我们怎样才能避免罹患上乙肝呢?或许这是一个人人关心的问题!乙肝疫苗其实是最好的保护措施。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乙肝情况,了解有无乙肝保护性抗体(抗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有则机体对乙肝有免疫力,几乎不会感染上乙肝病毒。如果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那么建议尽快接种乙肝疫苗以产生抗体,产生乙肝保护能力。其次对于乙肝罹患高危人群,比如医护人员、纹身者、不完全的拔牙、不安全的性交、不安全的修脚、不安全的输血等人员,需要定期监测乙肝五项并进行保护性措施。最后需要和乙肝患者亲密接触的人群,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更是必须和及时的。

很抱歉,乙肝可以实现临床上的治愈,但是依然不等于可以彻底根治!为什么这么讲呢?那么接下来禚医生就从 乙肝的流行病学特性、病毒学机制、以及传染病防制角度为大家详细阐述一番 ,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乙肝这种疾病。 (花费时间较长还望耐心阅读)

乙肝也叫做乙型肝炎,它是由于 乙肝病毒感染机体造成肝细胞坏死病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这种可恨的病毒即使我国在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管理计划中,但是依然无法阻止乙肝病毒在我国的蔓延趋势。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乙肝可以如此蛮横?这还需要从乙肝病毒的病毒学机制以及乙肝肝炎的传染病特性讲起。

乙肝病毒之所以如此顽劣难以彻底消灭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性和独特的感染机制。

流行病学特性: 感染人数基数大!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就有9300万人,在强大的基数面前其中接近有2800万患有慢性乙肝肝炎,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引发肝硬化或肝癌的死亡人数超过30万, 可以说乙肝是传染病防控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感染者众多是乙肝难以短时间内彻底消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染性隐匿: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性传播方式在人群中之间隐秘传播。 尽管我们对这病毒的传播机制了然于胸,但是依然阻挡不了一些人群不断地在重复这种错误。

开篇我们讲过乙肝无法彻底治愈只能临床治愈,那么临床治愈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可以通过服用药物一次抑制病毒转录的方法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使得具有感染性的乙肝病毒抗原指标转阴但,是我们 无法彻底清除cccDNA,他的存在是乙肝病毒无法治愈的根本所在。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我们尚不存在可以彻底将细胞核内部的负责病毒转录复制的cccDNA彻底消除,即便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抑制,被控制的肝细胞依然可以通过复制的方式将这种共价、闭合、环状的cccDNA传递至子代,因此目前而言对乙肝病毒实现彻底的治愈几乎不可能实现。

临床治愈不等于彻底根治,依然具有复发的可能,此时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随访体检意识,以及将强生活方式层面的改善。

深居细胞核内部的cccDNA无法彻底清除就无法实现乙肝的彻底治愈,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患者在长期的服药管理下,可有效控制乙肝病毒,以此达到病情稳定且表面抗原转阴的临床治愈。但是这种改善并不等于根治,依旧存在复发的可能,就需要我们从生活方式、医疗继续干预着手尽量控制病情稳定达到长久的临床治愈效果。

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乙肝的药物,但一些乙肝病人经过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肝功及HBV-DNA等检查都能够恢复到正常,但乙肝两对半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会终身携带。

指导意见:

一旦诊断为乙肝,要积极规范治疗,同时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要慎用药物,要保持心情舒畅,加强 体育 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以加快疾病好转的进程。一旦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就可以定期进行复查,不需再服药。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肝的根本措施。而目前所有的乙肝药物,包括干扰素和口服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拉米夫定),尚不能保证彻底治好乙肝。

(1)一些乙肝患者为携带者,不需要抗病毒治疗。而需要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中,一部分在经过抗病毒治疗后可以达到 长期不用药,甚至彻底治愈 的目的:其中以干扰素的概率最高,所以对于年轻患者,在病情允许下,可以作为优先选择方案。

注:乙肝彻底治愈的发生率低,大家不必过分追求;如果能做到经治疗后长期不用用药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局。

(2)部分需要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必须长期用药,但是能 长期控制住病毒复制 ,使肝脏损伤不继续进展或者进展患难,避免或者延缓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这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好的结局。

7月3日 23:45 抗-HBs(乙肝表面抗体)、抗—HBe(乙肝e抗体)仅是这两项吗?若是,就祝贺你!你患乙肝的机会很小 很小 很小 很小(一医生)给“两对半”的5项指标排个队,依次为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Bs(乙肝表面抗体)、HBeAg(乙肝e抗原)、抗—HBe(乙肝e抗体)、抗—HBc(乙肝核心抗体)还有一项,核心抗原(HBcAg),因核心抗原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血清中不能表达,检测困难,故只能检测二对半而不能检测三对,所以称为二对半乙肝表面抗原又称"澳抗"当五项全部阴性,说明没有感染过乙肝,属于健康者,如出现抗-HBs阳性,或抗-HBs和抗-HBc阳性,上述情况可能是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感染乙肝后治愈而出现的保护性抗体。 老百姓又将第一、三、五项阳性(即HBsAg、HBeAg和抗-HBc)称为“大三阳”,将第一、四、五项阳性(HBsAg、抗-HBe、抗—HBc)称为小三阳。还常见一种,一项和五项阳性(指HBsAg、抗-HBc阳性)称1.5阳首先是HBsAg阳性。一般提示体内有乙肝病毒存在,现在正被感染;HBeAg阳性是乙肝病毒的复制指标,提示乙肝病毒正在体内活跃复制,病毒含量较多,传染性相对较强。抗抗—HBc的阳性意义不大,只提示曾被乙肝病毒感染过,现在体内也许有病毒,也许没有。所以综合起来讲,“大三阳”的含意是有肯定的乙肝病毒现症感染,病毒正在活跃复制,病毒数量较多,传染性相对较强 小三阳"、"1.5阳"说明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明显降低,传染性弱。但如果HBV-DNA呈阳性,则有可能存在病毒变异,仍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有上述几种情况,肝功能正常,即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参考文献:《传染病学》 该回答在7月3日 23:52由回答者修改过

乙肝病毒检测专科论文

乙肝小三阳是指患者体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目前DNA病毒复制活血,这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抗病毒及护肝治疗。

1、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HBV-DNA定量检测值是<10的3次方(或1.0e+003拷贝/ML是正常值,此值仅供参考,以检测医院数据为准)。假如高于这个值则说明病毒量高,反之则说明正常。2、乙肝病毒DNA定性检测:HBV-DNA定性检测主要是在HBV-DNA化验单上以“+”,“-”来显示,加号代表阳性,减号代表阴性,当显示为阳性时说明病毒量高,此时应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假如显示为阴性,那么说明病毒量低,此时是正常的。由以上可知乙肝病毒DNA化验单只是通过定性和定量检测来分析的,主要是用来判定乙肝患者体内病毒量的多少及病毒复制情况,对判定乙肝病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检查乙肝病毒DNA一定要到正规肝病专科医院,这样才能保证检查的正确性,同时节乙肝病毒DNA检测用度。 你的检查结果正常

论文关键词:前S2抗原;HBV-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2抗原(pre-S2Ag)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8例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fHBV M1及pre-S2Ag检测,并对其中162例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162例血清标本同时检测HBV-DNA和pre-S2Ag,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P>0.05)。HBeAg(+)与HBeAb(+)组之间pre-S2Ag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03,P<0.005)。HBeAg(+)组、HBclgM(+)组pre-S2Ag阳性率为100%,HBSAg(+)的肝癌组pre-S2Ag阳性率达95.0%,结果明显高于HBV-DNA(-)组18.4%,P值均<0.005。结论:pre-S2Ag是反映病毒感染与复制的指标,与临床病情活动有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的观察指标,能完善和补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流行区,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溶血性病毒,不仅人群感染率高。而且有些HBV感染可能由于外周耐受,T细胞反应低下、抗原呈递抑制、选择性免疫抑制、病毒基因表达下调或基因变异等导致T细胞识别障碍,容易转为慢性感染。部分患者可演变为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不同的HBV血清免疫标志物模式提示不同的临床意义,HBV-DNA是判定HBV感染者病毒是否复制和当前有无传染性的主要指标,了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间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很有价值。据估计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乙肝患者3000多万,其中15%~25%的患者将死于慢性肝病(肝癌、肝硬化),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为了能及时、准确地诊断,以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乙肝病毒的检测指标日益增多。文献资料显示,pre-S2Ag在乙肝HBSAg(+)、HBeAg(+)、抗HBc(+)模式中阳性检出率最高,抗HBSAg(+)、抗HBe(+)、抗HBe+模式中次之,其他模式较低。本文就pre-S2Ag阳性率与HBV-DNA、HBV M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pre-S2Ag检测的临床意义,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搜集本院2006年3~12月门诊和入院患者188例,其中同时检测HBVM及HBV-DNA共162例:另外急性乙肝患者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并临床诊断为肝癌患者20例。 1.2g~试剂 HBVM、HBcIgM试剂由某有限公司提供;pre-S2Ag试剂由某市肝病试剂研究中心提供,以上均采用ELISA法检测;HBV-DNA试剂购自某有限公司,结果以≥500拷贝/ml为阳性。以上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检测仪器 意大利希亚克(SEAC)公司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一爱丽丝及HBV-DNA测定由我市人民医院用国外罗氏公司的全自动荧光PCR扩增仪。 1.4统计学方法 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分别使用t检验和x2检验,所有数据用SPSS10.0forWindowS统计软件包处理。 2.结果 2.1pre-S2Ag与HBV-DNA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4h(HBVM)之间的结果比较 3.讨论 慢性HBV感染常对部分肝细胞有长期持续性损伤,但损伤程度与HBV-DNA水平无明显正相关,机体对HBV的免疫应答是造成肝组织破坏及肝功能异常的主要机制。pre-S2Ag是乙肝病毒外壳中蛋白的一部分,是HBSAg肽链N末端前附加的55个氨基酸序列,其暴露于HBV囊膜外层,也是病毒的表面抗原。HBV-DNA是衡量乙肝病毒复制最灵敏、最精确的证据,是判断患者有无传染性最直接的指标。表2中,HBV-DNA与pre-S2 Ag检测结果采用配对资料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P>0.05),与文献报道相同。pre-S2Ag具有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能与PH—SA结合,由于肝细胞表面也有PHSA-R,HBV能通过血循环中存在的PHSA的介导,吸附到肝细胞表面,最后由胞饮作用进入肝细胞内,因此,病人血清检出pre-S2Ag表示HBV在肝细胞中复制。 乙肝患者血清中存在HBeAg是经典的HBV复制及评估其传染性的标志物。本组资料HBeAg(+)的标本中的pre-S2Ag阳性率为100%,同时HBclgM(+)的急性乙肝患者pre-S2Ag检出率为100%,同样表明pre-S2Ag的存在和病毒复制及临床病情活动有关。表3中,HBeAg(+1组与HBeAbf+1组与pre-S2Ag检出率比较(x2=28.03,P<0.005),说明两组pre-S2Ag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Ab(+)组pre-S2Ag阳性率低于HBeAg(+)组,HBeAg向HBeAb转换表示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变弱,表明pre-S2Ag转阴是病情好转、传染性减弱的指标。随着HBV-DNA(+)到HBV-DNA(-).HBeAg向HBeAb转换的过程,其pre-S2Ag阳性标本吸光度(A值1均值由1.535→1.087→0.734逐渐降低(P<0.05),同时在肝癌组pre-S2Ag阳性标本A均值为1.362,HBcIgM(+)组pre-S2AS阳性标本A均值为1.305,两疾病组proS2Ag阳性标本A均值也很高,表明高滴度的pre-S2Ag与病情活动有关,而低滴度的pre-S2Ag预示HBeAg的消失或病情好转。 有资料表明,在HBV无症状携带者中。如果同时查出pre-S2Ag为阳性,说明病毒在体内还比较活跃,并没有被清除,肝脏还有潜在的病理损伤可能,此类患者更易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本次实验中HBSAg(+)的肝癌患者组,其pre-S2Ag阳性率达95%,与文献报道相符。在HBV-DNA(-)的标本中,pre-S2Ag阳性率为18.4%,主要原因是pre-S2Ag不仅存在于病毒颗粒表面,也出现在非传染性的球形颗粒表面,具有调节对S蛋白的免疫应答反应及控制病毒装配等功能。也可能在病情好转、传染性减弱时存在低滴度的pre-S2Ag,而HBV-DNA水平低而未能检出。同时也发现HBSAg(-)的标本,pre-S2Ag有5.9%的阳性率,对此类似报道极少,可能由于S基因和前S基因尽管位于同一开放阅读框内(ORF),但它们的启动信号不同,彼此可以独立表达,导致S蛋白和前S蛋白速率和含量不相同。 综上所述,本次资料显示,pre-S2Ag的表达是反映病毒感染与复制的指标,pre-S2Ag在反映病情活动和预后转归方面优于HBSAg。血清pre-S2抗原滴度的改变常先于疾病临床过程和ALT的改变,并且其检出率和血清水平均随疾病的活动度增加而增加,且在不同的随访时间其阴转率均高于HBSAg。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re-S2抗原阴转越早。预后越好,是病毒清除的最早迹象,反之,pre-S2持续阳性,将发展至慢性肝炎。有人认为,对于基层受实验条件限制无法开展PCR的医院,直接开展pre-S2Ag检测来代替HBV-DNA,我们认为不妥,两者检测的内容不同,它们之间存在互补。pre-S2Ag可作为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补充,并完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检查乙肝可通过肝功能检查、乙肝两对半、病毒DNA进行检查,通常阴性为正常。-由公众号香港肝视界进行解答

肝性脑病论文分析模板

实验讨论与分析1假手术的目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的不同点是其肝叶健全,即肝功能健全。主要用于对比证明肝对氨有解毒作用,由实验结果可见肝功能不全的家兔对氨的解毒作用明显低于肝功能健全的家兔,说明肝有解氨中毒的作用。2肝大部分结扎在实验中的作用:采用家兔大部分肝结扎,是为了复制急性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造成肝解毒功能急剧降低,在此基础上经十二指肠灌入复方氯化铵溶液,导致肠道中氨生成增多并吸收入血。3家兔呼吸频率和肌紧张有何改变,为什么?(1)家兔呼吸频率的改变:给药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加快,可以猜测家兔呼吸频率的增加是由于氨中毒引起的。(2)随着实验的进行家兔的肌紧张加剧,以至于出现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表现。(3)说明:血氨浓度升高,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是干扰葡萄糖的生物氮化过程,而脑组织随时都要依赖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能量。氨与脑内的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影响糖代谢,使ATP产生不足,产生谷氨酰胺为抑制神经的递质,并使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并且氨对神经细胞膜也有抑制作用是神经细胞兴奋性异常,并干扰神经传导活动。其中乙酰胆碱有扩张血管减慢心率的作用,从而可见家兔呼吸频率加快的原因。而其中肌紧张加剧可能由于脑组织中氨大量增加使大量谷氨酸转化成谷氨酰胺使氨中毒早期生成γ-氨基丁酸的底物-谷氨酸减少,引起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减少有关。4复方谷氨酸钠溶液的影响和作用机理:(1)注射复方谷氨酸钠溶液后可以缓解家兔氨中毒的症状。(2)作用机理:谷氨酸可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成为无毒的谷酰胺,由尿排出,进而降低血氨。谷氨酸还可参与脑细胞的代谢,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实验结论血氨增高可诱发肝性脑病;肝脏具有解氨毒作用但有一定限度;氨对大脑有毒性作用;复方谷氨酸钠溶液有缓氨中毒的作用。

《肝硬化并发症治疗的某些进展》《重视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和自发性腹膜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化病人饮食治疗与其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针刺治疗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肝硬化晚期急性并发症分析》《肝硬化并发症三:肝性脑病》《肝硬化并发症二:腹水》《肝硬化并发症一: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并发症四:肝肾综合征》等等,很多的,你上网找找看就可以了,谢谢,求采纳

  • 索引序列
  • 乙肝发病率分析毕业论文
  •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分析论文
  • 乙肝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 乙肝病毒检测专科论文
  • 肝性脑病论文分析模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