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现代物流与物流信息化研究论文

现代物流与物流信息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现代物流与物流信息化研究论文

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现代物流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 它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在现代物流中, 信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商品的流动要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离不开信息流动, 资金的及时回笼也离不开相关信息的反馈。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 可使企业迅速地对市场作出及时的反应, 从而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现代物流是一系列繁杂而精密的活动, 要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这一活动, 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并就如何加快我国物流产业信息化进程提出自己的建议。1 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1. 1 互联网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 大大节约社会总交易成本 尽管物流管理同样具有一般企业管理的共性, 它也有其独特的个性。物流管理的大部分内容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因此, 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盲区和难点, 运作不好, 将导致企业物流效率乃至整个企业运作效率的低下。互联网技术则恰好为物流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平台。在网络环境下, 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 使企业可以提高生产力, 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行成本, 为产品提供更大的附加值。 1. 2 网络技术促使物流传输方式产生新变化 互联网是现代物流活动中最大的载体,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有关的物流商品信息。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定货, 剩余的工作就可以由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同时, 有些商品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得, 如音乐、电影、游戏、图片、电子图书、计算机软件、教学节目和以标准的电子信息形式存放的商品等都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 1. 3 物流信息系统极大地方便物流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信息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由于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市场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很容易得到富有价值的商业资讯和情报, 比如客户的定购数量、购买习惯、商品的需求变化特征等等, 这些资料对企业制定营运管理政策、商品开发和销售具有重要的价值。2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和影响下, 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功能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2. 1 全球化——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 当前的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跨国经营在全球范围风行, 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 往往将许多商品的原料生产、半成品生产、零部件加工、成品组装、标志、包装和发运销售, 分别安排在国内外许多不同的地方进行, 并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交叉结合,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越来越成为当前和今后国际物流需求的主要来源, 并成为物流业发展和竞争的焦点。这种全球化战略的趋势, 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生产企业集中精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 而物流企业则集中精力从事物流服务工作, 因此物流企业的业务功能和服务水平都比原来有了更高的要求。 2. 2 信息化——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 在电子商务时代, 要提供最佳的服务, 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在大型的配送公司里, 一般都建立了ECR 和J IT 系统, 通过对客户消费的科学系统分析就可做到在保证商品最低库存的情况之下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提高仓库商品的周转次数。一般情况下仓库商品的周转次数每年 20 次左右, 若利用客户信息反馈这种有效手段, 周转次数就可增加到24 次左右。配送不仅实现了内部的信息网络化, 而且增加了配送货物的跟踪信息, 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降低了成本。 2. 3 多功能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在电子商务时代, 现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 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 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 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即, 就是过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综合运作, 使物流达到最优化, 为客户提供超过客户本身期望的增值服务。3 加快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3. 1 转变观念, 制定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纲要和规划 政府部门和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带给整个物流行业的巨大机遇, 要做出更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决策, 要千方百计的把物流信息化的社会需求激发起来, 这对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快速稳健的发展, 国家有必要做出远景规划。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步伐, 从整体上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 3. 2 突出重点, 推动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目前, 物流信息标准的多样化、不统一、不规范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首先是要统一标准, 政府应当积极倡导并尽快制定各行各业, 尤其是制造、批发、零售等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行业的标准。其次是加快一些急需标准, 如企业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互标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等的研究制定, 以完善物流标准体系。最后是加强物流信息标准的宣贯, 规范物流作业规程, 引导和组织好企业将流程进行数字化转换, 为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扫清基础障碍。 3. 3 立足现实,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构建统一的基于In ternet 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可以为工厂、销售商及物流企业提供按统一的数据标准流转的基础物流信息, 实现信息的共享, 这样既能避免重复劳动, 节约社会资源, 又可以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 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 同时, 通过物流共享信息, 还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3. 4 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物流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相关应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开发, 因此, 国家要加大对物流技术、特别是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力度, 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物流技术创新。鼓励和扶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进物流管理和运营手段, 扶持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创新。政府部门可以将现代物流系统技术方面需要重点研发的项目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并作为鼓励及优先的研究的方向; 组织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全力发展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物流创新成果; 设立专项资金重点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信息化建设。 3. 5 重点培养物流管理人才, 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增值服务体系, 物流企业必须加速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的专业人才队伍。我们可借鉴国外的经验, 在物流行业中推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制度,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学习、钻研物流的有关知识。此外还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 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物流方面的培训班, 培养物流人才。有关部门应该组织专家尽快制定统一的物流专业的评估标准, 规定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 以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3. 6 实行强强联合, 增加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能力低, 在与国际大型物流公司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 国内有条件的中小型物流企业, 可以利用拥有国内网络及设施、人力资源成本低等优势, 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也可以相互收购、兼并, 进行战略性重组和改造, 形成大规模的集团公司, 向综合物流发展。4 结束语 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只要能正确把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下决心加大推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后发优势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会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1 ] 靳 伟. 最新物流讲座[M ].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2 ] 吴 刚, 施 利. 经济增长的引擎—— 信息化[M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 [ 3 ] 陈方建. 应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步伐[J ].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2, (8) : 37~ 38. [ 4 ] 张 详. 电了商务与现代物流[M ]. 北京: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5 ] 赵 波. 信息技术与物流业[J ]. 中国商贸, 2000, (8) : 34. [6 ] 赵同庆.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J ]. 江苏商论, 2003, (5) : 19221

1] 卢云帆. 我国物流信息化状况及启示[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9,(02) . [2] 魏二有.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物流技术, 2009,(07) . [3] 褚阳. 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J]. 科技信息, 2009,(17) . [4] 王凌峰. 物流信息化是中国企业的唯一出路[J]. 电子商务, 2009,(06) . [5] 杨静.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概况[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11) . [6] 翁适. 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3) . [7]物流信息化快速发展受阻[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9,(08) . [8] 王煦辉. 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问题及对策[J]. 硅谷, 2008,(04) . [9] 李练. 探索中国物流的发展方向[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04) . [10] 银淑秋,刘彬. 危机时代的物流信息化[J].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9,(03) .

物流信息化管理研究论文

仓储管理信息化的研究摘要:作为“大后方”的仓储管理一直是整体物流信息化中“进销存”的关键。但是,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仓储管理系统是个不容易看得见效益的模块。更多的企业把注意力放在ERP的搭建,CRM系统和HR系统上,这导致仓储管理处于相对落伍的局势。落后的仓储管理模式和设施对于企业日益增长的货物配送需求愈发难以适应,因此,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改变仓储模式,实现仓库管理的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仓储管理;ERP系统;信息化;自动化 作为“大后方”的仓储管理一直是整体物流信息化中“进销存”的关键。但是,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仓储管理系统是个不容易看得见效益的模块。更多的企业把注意力放在ERP的搭建,CRM系统和HR系统上,这导致仓储管理处于相对落伍的局势。尽管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营业网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而且大部分实施了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但在建设现代化的仓储物流管理体系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在仓储模式的建立和仓储管理方面仍停留在人工操作管理阶段。落后的仓储管理模式和设施对于企业日益增长的货物配送需求愈发难以适应,因此,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改变仓储模式,实现仓库管理的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一、实现“零库存” 信息化是基础近几年,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追求“零库存”为最高目标。“零库存”的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种物品的储存数量很低的一个概念,甚至可以为“零”,即不保持库存。不以库存形式存在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因此,“库存”以受到青睐,就在于给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优点,如高效率、低成本和完美的流程。虽然从目前企业物流现状来看,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零库存只能是一种理想模式,还不可能成为现实,但是通过不断降低库存,企业可以节省很多成本。(一)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仓储环节的信息化至关重要,没有仓储环节的信息化,“零库存”就是空中楼阁。因而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必须按照国际物流标准模数尺寸来设计仓库、托盘、货架等储运设施和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仓储的信息化趋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仓储信息网络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学和管理科学方法对仓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储存、分析和交换的综合系统。它通过对物资统一编码并形成国际间的编码系统,推进通信规则的统一以及票据标准化,以满足电子数据处理的需要。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经费传送(EFT)等形式实现无纸化作业,提高了物资保障的快速性、可靠性、准确性,降低了作业费用,提高了作业效率。信息技术将不仅用于处理仓储具体业务,而且用于控制各种储运设备,如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对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物资运载工具的精确定位跟踪;并与客户的数据共享,减少了供应环节,缩短了物资周转时间,压缩了库存物资,提高了保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实现仓储物资的全程可视化。(二)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是对产品、工作、工程和服务等活动制订统一的标准并贯彻和实施标准的整个过程。为了使物流系统内部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协调地运作,必须保证物流系统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实现物流的标准化。仓储标准化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资源的能力。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与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同时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充分利用仓储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手段,是开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仓储的前提条件。二、提高仓储利用率传统物流界有句俗话叫:仓库有多大,库存就有多高。此言论虽然有点片面化,但的确反映出来了一些仓库管理者的烦恼和痛苦。当初上ERP系统的初衷就是想要把库存降下来,现在ERP系统也在运行,但库存却越来越大。因此,一些管理者开始迷茫。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ERP系统并不是万能的。仓库说白了就是一个水库,怎样合理控制水位和监测到准确的库容数据就非常重要,ERP系统反映的仅仅是一些数据,当每天面对不断更新的各种数据,有没有及时去找到相应的策略来处理这些事情。(一)ERP系统与仓储管理当然,ERP系统与仓储对接只是仓储信息化其中的一环。应该说,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仓储,现代仓储的发展也必然会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和调控中心。现代仓储业在现代服务业中占具着独特地位。在现有仓储环境的基础上,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仓储增值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地将各操作环节合理对接,并使其综合物流业务成为仓储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把仓储业的功能向上下游延伸,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收入。 更进一步的说,仓储业的发展要与国际接轨,离不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革将大大提高仓储业的效率,扩大服务的对象。仓库高度的进一步增高,楼库、立体仓库、货架等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也会更快。在现代化的仓储模式中,从先进技术的应用到作业流程的管理,从货物的入库到接单配送等个各环节,信息技术及管理系统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仓储的重要支柱。现在的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仓储管理的重要作用,逐渐加大仓储现代化改造的步伐,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加大对仓库的硬件投入。这包括库房建设和改造,购置新型货架、托盘、数码自动识别系统和分拣、加工、包装等新型物流设备,大幅度提升现有仓储自动化水平和物流运作效率,增加物流服务功能;其二,加大对仓库的软件投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仓储管理、商品销售、开单结算、配送运输、信息查询、客户管理、货物跟踪查询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可靠、快捷的物流服务信息化。(二)仓储管理与供应链系统除此以外就是供应链管理系统。运输和仓储是目前中国市场最主要的物流业务,也是物流企业信息化中的首要功能。在此基础上,以供应链管理为代表的信息系统近几年开始不断发展。如中储总公司利用供应链管理,依靠IT技术和要素资源整合,较快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使库存货物的平均周转次数由10.6次提高到13.6次,极大地缓解了生产制造企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资金占用。再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物流企业所建设的ERP系统,往往只包括了财务管理、订单管理、分销管理等一些通用模块,并没有体现出物流企业综合管理的独特需求。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了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当我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仓储信息化的利用率也就能够顺其自然地得到提高。三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有待提高拥有专业仓库、专业物流团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被当作是未来中国物流体系中的核心力量。但是从某些数据看,我国只有39%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不论是在第三方物流还是在大型企业自营的物流体系中,仓储管理都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仓储是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包括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因此,仓储既是物资流转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信息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仓储作为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涉及入库、分拣、在库、盘点、出库、补货等各方面,流通的信息量非常大,包括物品种类数量用途、储存位置、库存状况等等。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当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就贴上唯一识别的标签,通过射频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实现产品的入库,使采集的数据自动导入标准化的、联网的数据库。仓储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物流运转效率的非常必要的手段。目前,一些企业正在逐步推进通信规章的统一以及票据标准化,以满足电子数据处理的需要。在物资储运作业阶段,通过把射频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于仓库堆垛机及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运输设备上,使自动化库房初步形成,物资流转效率就更高,可靠性更强。四、仓储信息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关注展望仓储物流信息化未来的发展之路,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可能是值得关注的热点:一是RFID的技术可能会在一些局部、区域性系统的应用上得到突破。应用是推进此项技术发展的动力,包括有关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也要在应用中逐步成熟,更值得关注的是RFID技术对商业模式和物流流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二是系统整合技术更受关注。既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建模方法,也包括系统的开发工具和运营平台的日趋成熟,平台化和基础功能标准件的结构越来越成为管理软件的必然选择。三是信息化与标准化的结合更加紧密。标准化将进入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模块,信息系统处理的单证以及相关的物流术语等等,此外还会涉及到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标准。四是商业智能(BI)技术的应用开始起步。一些有数据积累和信息化管理经验的企业开始进一步提升其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更深入地挖掘数据、寻求规律,目前可以预期的方法论有两大类,数据为基础的识别法建模和经验为基础的先验法建模。五是物流信息化技术供应商的盈利模式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传统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将从制造商销售产品的角色转变为服务商,帮助客户使用信息技术获得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共性的、基础性的服务将被整合,趋于标准化、规模化,与此同时,中小供应商将在十场细分和专业化方向寻求发展。市场竞争会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技术和服务。总体来看,当仓储业作为一个业态存在的时候,物流是其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手段;而在物流业中,仓储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黄中鼎、林慧丹.仓储管理[M].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张念.仓储配送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郭成.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趋势[J].中国储运,2007(3):97-99.按照这个提纲组织:导入:一、 仓储管理信息化概述(一) 概念(二) 特点二、 仓储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三、 仓储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四、 对策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 当仓储业作为一个业态存在的时候,物流是其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手段;而在物流业中,仓储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生产制造企业、连锁超市、零售业等对物流、仓储业务的外包需求逐步增多,加之中小物流企业对仓储租赁的需求,使仓储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在展望2007年时表示,公共仓库的发展,将成为重要的货源和货物集散中心,中小运输企业将在这里找到合适的配载货物。同时,较大的运输企业、物流企业也在加快自有物流中心的建设,一些生产厂家也在纷纷建立集中管理的物流基地,整合成以仓库为核心的区域性的、辐射状的物流网络。 我国的仓储业将在建设与需求同步增长的和谐氛围中发展状大,而网络化、信息化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成为其发展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使水库成为流动的河 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自动化功能是实现仓储现代化的基础,比如高平台的立体仓库、可存放不同种类货物的货架、有效的作业平台、可进行射频扫码的叉车、自动化货物传送装制、温控装制、喷淋装制、监控装制等;信息网络平台的搭建是实现仓储现代化的有效手段,通过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有效地组织、指挥、调度、监督物资的入库、出库、储存、装卸、搬运、计量、保管、财务、安全保卫等各项活动,达到作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西方发达国家,仓储业的现代化程度,为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创造了条件。在我国,一些大的物流企业也正在实践并享受着先进信息化带来的快意。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为适应仓储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需求,三年前对其仓储业务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改造。该信息系统运行以来,通过为企业提供科学规范的业务管理、实时的生产监控调度、全面及时的统计分析、多层次的查询对账功能、包括网上查询在内的多渠道方便灵活的查询方式、新型的增值业务的管理功能,不仅满足了中储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的要求,而且有力地支持了中储开发新客户,已成为其营销和发展的利器。中储以仓储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支撑,整合物流组织体系,重构仓储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良好的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赢得了客户的尊敬与信赖。 在生产制造企业中,仓储是企业物料配送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人员和设备配置以及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操作成本。 在海尔特有的仓储管理模式中,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需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目前,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品种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26万余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海尔通过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使呆滞物资降低了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有1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 由此可见,在现代化的仓储模式中,从先进技术的应用到作业流程的管理,从货物的入库到接单配送等个各环节,信息技术及管理系统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仓储的重要支柱。 信息化:从理想回归现实 在我国,先进仓储业的信息化发达程度,并不能掩盖大多数企业的“初级阶段现状”。 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研分析显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立体仓库目前主要出现在烟草、医药、家电等行业的一些大型生产企业,专业化的仓储或物流企业还极少见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立体仓库。中国仓储协会59家会员企业填报的数据显示:只有31家企业拥有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多数企业只有单一的仓储管理系统。 现代化仓储设施的建设、先进装备的构置和各作业环节信息系统的构建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而所有的高科技技术的实施和信息系统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进行操作,当然,还必需有足够的服务对象的需求才行,因此,我国的仓储现代化还只是在国有大型企业和外资或合资企业中有所体现。在大多数物流企业、仓储企业中体现最多的信息化也只是单一的信息模块的建设,或局部信息技术的使用和部分先进装备的操作。有的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的仓库租赁的简单业务中,除了一纸租赁合同外就什么都不用做了。 信息技术和高科技设施操作人员的缺乏,已经影响了现代化仓储的发展。不注重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操作维修人员缺乏,使一些仓储企业现有装备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在新建库房设计时没有考虑后续的维护和开发,限制着设备的使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安装后,部分系统失灵损坏,配件和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十分困难。 就当前我国自动化仓库而言,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使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企业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因没有做好仓库建设和规划的充分调查分析工作,使自动化仓库在建设前的设计和规划中,存在着重大的决策问题。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没有对其必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建设完成之后才发现在实际的利用中对于自动化的要求很低,利用率很小。对提高仓储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不足,对配备的装备不愿使用,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人工作业的基础上,对新型的自动化仓库信心不足,并没有把自动化仓储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从而在思想上放弃了自动化仓储的研究和使用。由于外部因素和形势发生了变化,即收发任务的变化、作业量的变化、货物种类的变化,但是仓储设备和管理系统没有跟着变化和升级,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仓储处于一种闲置状态。 信息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仓储,现代仓储的发展也必然会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和调控中心。现代仓储业在现代服务业中占具着独特地位。 专家预计,仓储业将向着更加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品牌仓储企业将成为客户的首选对象;仓储业将会运输业日益密切结合;严格的国土政策将对仓储业产生重大影响,仓库基础设施建设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在现有仓储环境的基础上,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仓储增值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地将各操作环节合理对接,并使其综合物流业务成为仓储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把仓储业的功能向上下游延伸,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收入。 仓储业的发展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离不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革将大大提高仓储业的效率,扩大服务的对象。仓库高度的进一步增高,楼库、立体仓库、货架等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也会更快。随着冷库、液体库、化工危险品库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物流中心的专业化方向更为明显,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仓储业要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功能更加齐全、运营更加有效、产出更高的物流中心。库房的建筑密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强、站台库数量增长、起重设备更加先进、调度更为科学将是仓储企业追求的目标。由此,公共仓储信息平台的建立,仓储业的信息系统与客户信息系统的对接,信息技术的先进、适用、价格合理,将引起更多仓储企业的关注。信息服务供应商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而其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大。目前,国外已有较成熟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但其价格较高,对硬件系统资源性能、应用企业的管理水平、操作人员素质以及物流市场大环境的行业标准、行为规范等都有较高要求,还不适合目前仓储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 因此,我国的传统仓储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政府与行业协会的积极引导协调,引进懂技术、懂管理、会操作的物流人才队伍这些外部推动因素之外,还需要仓储企业自身主动应变,积极探索实践。比如:企业建立新的仓库管理标准,以适应少批量、多品种、周转快的商品流转特点;引入ISO9000管理体系,实施标准化管理,快速有效地响应厂家与商家、商家与使用者对物流的需求;做好“仓库装卸自动化”与“收货、发货、仓存管理智能化”这两项基础性工作;企业在原有的储存、保管功能基础上,增加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等增值服务功能;物流企业与先进的生产、营销企业主动结盟,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同时,扩张自己的网点和配送体系。

提供一些物流信息管理的论文题目,供参考。1、xx物流改进方案(某行业或某物流企业)2、xxx供应链的改进策略3、XX公司的物流成本控制4、论XXX公司物流发展对策5、XXX公司物流采购的改进策略6、XXX公司公路运输服务的改进策略7、XXX公司货运业务改进方案8、条形码技术在连锁超市中的应用---XX应用条形码技术分析9、条形码技术在XX管理中的应用10、XX仓储与运输服务及改进策略11、XX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2、第三方物流改进建议---以XX公司为例13、XXX厂库存管理的解决方案14、XXX物流配送方案15、XXX公司的仓储管理及改进对策16、X公司物料与仓储管理的解决方案17、商品条码在XXX连锁超市中的应用18、XXXX配送服务的调查分析19、二维条码在XXX中的应用20、XXX公司仓储管理系统改进策略21、XXX公司货物运输改进策略22、EAN储运单元码在XXX中的应用23、XXX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探讨24、条码技术在XXX超市中的应用25、XXX的物流改进方案26、XXX的业务流程改进27、汉信码在XXX中的应用28、关于XXX公司物流配送的探讨29、XXX公司物流发展策略30、XXX公司加工配送优化31、XXX公司仓库管理的流程优化32、JIT采购理论及其应用---以XXX为例33、XXX公司仓库现状与解决方案34、XXX仓储现状及改进措施35、XXX物流外包方案设计36、XXX公司仓库部流程分析37、XXX公司物流加工配送解决方案XXX公司仓储管理的流程优化38、XXX公司物流解决方案39、XXXX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探讨40、XX公司运输流程优化的建议41、XXXX公司仓储管理优化42、XXXX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43、浅析XXX公司散户库的发展状况44、XXX物流配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45、传统XX行业仓储模式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思考---以XXX公司为例46、XXX产品追踪作业方案设计47、XXXX公司在物流业务上的优化48、如何有效地提高XXXX公司物流的运输合理性49、XX公司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50、XXXX产品在物流作业流程上的优化

物流信息化的研究与发展毕业论文

牟春燕,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研究[J].江苏商论,2006年 06期 霍亮,毋河海. 空间物流信息系统集成策略研究[J]. 测绘学院学报, 2002,(04) . 谢文华. 内蒙古货运物流化发展及信息技术应用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刘伟刚.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长春市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研究[D]. 吉林大学, 2007 . 郭成.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趋势[J].中国储运,2007年 03期 杨德坤. 论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J].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09) . 姚科敏. 信息化与中国物流业[J]. 当代经理人, 2006,(21) . 牟屹东; 牟惟仲;在资源整合中重视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3年 05期赵有广. 利用电子商务整合我国物流业[J]. 财贸经济, 2001,(05) . 周英. 物流信息的采集和交换标准研究[D]. 天津工业大学, 2007 .

物流信息化毕业论文

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 电子商务的物流 摘 要:自从98年以来,在我国兴起了电子商务热潮,国内很多公司纷纷注册电子商务公司,正常的经济被打乱。直到去年电子商务热潮才过去,人们才实实在在的把目光投向了物流,应该说,物流在我国有很大潜力,据不完全的统计,从92年到98年,我国物流的发展为国家的流动资金节约了8000亿左右人民币,而且我国现在的物流成本占GDP20%之多,而发达国家仅只有10%左右,时代呼唤电子物流的产生。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 信息流 商流 资金流 电子物流 第三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 一、电子商务中的物流产生 Internet的发明是近30年来最伟大的社会成就和科技成就,它正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变化,也将引领一场商业领域的变迁与飞跃。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可以说是21世纪经济的新亮点,但是就目前来说,这个亮点尚未闪耀光芒,或许只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无疑,电子商务是21世纪新的商务工具,它将像杠杆一样撬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嬗变,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现代物流与派送产业将成为这个杠杆的支点。 二、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以及物流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同专业物流的关系如同企业与银行的关系。但是,由于电子商务公司同传统的公司比较具有更加容易建立、营运成本低的特点,其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估计将会发展为与物流融合,形成一个公司既有电子商务,也有物流,而各个公司之间如同现在一样,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垄断企业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其垄断不仅仅在某一行业,也可以是某一地区的商务,即产生商务垄断。 它的重要性来源于以下几下方面: (一)物流——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1、物流保障生产 无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电子商务下,生产都是商品流通之本,而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类物流活动支持。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将所采购的材料到位,否则,生产就难以进行;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也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需要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可见,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那无论电子商务是多么便捷的贸易形式,仍将是无米之炊。 2、物流服务于商流 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订的那一刻起,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除了非实物交割的期货交易,一般的商流都必须伴随相应的物流活动,即按照需方(购方)的需求将商品实体由供方(卖方)以适当的方式、途径向需方(购方)转移。而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通过上网点击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电子商务的活动并未结束,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以终结。 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 没有现代化的物流,如何轻松的商流活动都仍会退化为一纸空文。 (二)物流是电子商务概念的重要内容 自从98年开始,电子商务就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特别是与电子商务沾得上一点边的企业上市筹资,都获得成功。而为什么至从去年以来,电子商务就慢慢开始降温了呢?最主要的还是一个物流和配送的瓶颈问题。 从国内电子商务运行的分析,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并不乐观,所谓的电子商务其实也只能说是一块区域电子商务,打个比方吧,我现在在宁波,我如果利用电子商务形式购买商品的话,如果购买本地的东西,电子商务可能的确可以实现,效果、优势可能马上可以体现出来;但试想一下,我如果购买的是新疆商品,而且不是很多,就一个小玩具,能实现吗?能实现的话,是真正的实惠吗?优势还有吗?这就是一个物流瓶颈问题。 从电子商务降温以来,之后就开始了物流热,物流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发展潜力很大。国家领导人也一再强调发展物流行业是中国经济新增长点,降低物流成本也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泉,还有就是把物流行业的发展作为十五规划的一个方面。在这样一个政府支持的软环境下,物流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不管从我国流通成本在GDP的比重看,还是流通成本占用流动资金的多少来看,物流的发展对我国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三)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从原始买卖到如今的电子商务,其中最大改变就是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电子商务可以把所有的商品买卖虚拟成一个大的商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买到世界上任何一种商品。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而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但试想,他们所购的商品迟迟不能送到,或商家所送并非自己所购,那消费者还会选择网上购物吗?网上购物的不安全性,一直是电子商务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不管是B TO B,还是B TO C,我作为消费者、顾客、买了商品,是不是商品能安全迅速地送到我的手中?这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这当中就需要解决物流及配送等问题。一句话: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物流做基础,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四)电子商务服务于物流信息化 电子商务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离开信息化,电子商务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我国物流业中将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装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彻底改变我国物流业的面貌。 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那网上购物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见,物流是电子商务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摒弃原有的“重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而忽视物流电子化”的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以进一步推广电子物流。

4、 仓储物流人员主要职责仓储物流人员主要职责类别:仓储管理 大小:80 KB 日期:2008-02-165、 2007年仓储物流部年度工作总结2007年仓储物流部年度工作总结类别:工作总结 大小:5 KB 日期:2008-02-1611、 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第一部分 相关概念与行业特征分析第一章 物流配送相关概念及行业特征第二部分 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二章 世界物流业发展状况 第三章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状况第四章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第五章 物流...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397 KB 日期:2007-12-2512、 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不断变革中的顾客价值和前景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启示服务提供商的情况和战略物流的发展趋势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486 KB 日期:2007-12-2014、 仓储物流无线局域网方案建议书目 录1 前 言 31.1 NETGEAR公司简介 31.2 NETGEAR公司在国内主要企业级无线局域网案例 52 仓储物流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 72.1 仓储物流信息化的特点...类别:企业MIS 大小:1.42 MB 日期:2007-11-252、 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 我国从改革开放后引入物流的概念,经过20多年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我国物流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我国物流发展比较迟,物流的总体运作效率不高,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物流技术及信息化、...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0 KB 日期:2007-09-3023、 化妆品销售物流项目可行性报告1.1项目名称及主办单位 1.11名称: 化妆品销售物流项目 1.12主办单位:XX化妆品有限公司1.2拟建合资企业计划 1.21企业名称:待定 1.22 企业总部地点:待定 1.23总投资额:RMB...类别:可研报告 大小:24 KB 日期:2007-09-1524、 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的影响摘 要新世纪,因特网的应用所爆发出的能量以几何级的速度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全球的经济将以全新的模式飞速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经营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电子商...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98 KB 日期:2007-08-2326、 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政府行为分析摘要:物流已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点和新的增长点。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物流业面临着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我国物流业要想能应对国外的竞争压力以及健康有序地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支持。本文将从我...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31 KB 日期:2007-08-1527、 物流中心仓库管理软件设计书目 录范围 4A系统目标 4B主要软件需求 4C设计约束、限制 4数据设计 6A:数据结构 6单据描述 6数据结构 6B:数据存放约束 8体系结构设计 9A:数据和控制流 9基础数据设置 9仓库、库...类别:详细设计 大小:695 KB 日期:2007-08-1428、 某物流公司战略优化方案目 录基本框架及说明第一篇 环境分析一、 行业背景分析二、 SWOT及组合分析第二篇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一、成本管理1.1运输管理1.2仓储管理1.3配送管理1.4财务控制二、增值服务2.1信息系统2...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698 KB 日期:2007-07-2929、 现代物流手段和物流技术第一章 物流概述 第一节 物流的含义与性质 第二节 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第三节 物流的职能与作用 第二章 物流系统化 第一节 物流系统化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物流系统化管理 第三节 物流...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165 KB 日期:2007-07-2633、 物流管理系统用户登陆与数据录入管理【摘要】本论文以基于WEB的物流管理系统下的5个子模块的开发为背景进行书写的。这五个子模块为:1、用户登录;2、估算用装卸作业录入;3、请求运输费用录入;4、请求运输费用-上传;5、特别城市设定录入。...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03 KB 日期:2007-07-1442、 物流类企业互联方案物流类企业互联方案类别:网站建设 大小:63 KB 日期:2007-03-2444、 物流设施设备分类体系初探前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一、 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44 KB 日期:2007-02-2645、 物流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用户自定义平台第一章 绪论 21.1课题背景 31.2 课题研究内容 4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5第二章 动态企业建模思想 62.1企业建模的原因 72.2动态企业建模概念 82.3动态企业建模体系结构框架 92....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242 KB 日期:2007-01-2351、 电子商务与物流论述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形式和优点,深入分析了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1介绍了电子商务与物流系统的关系,指出物流系统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提出了我国发展电...类别:电子商务 大小:427 KB 日期:2006-11-1552、 物流管理系统一、业务管理............................................................ 71.订单受理.............................类别:课题课程 大小:197 KB 日期:2006-10-1456、 物流仓储项目策划书一、公司简介---3二、公司服务内容31、仓储服务 --- 32、配送服务 ---43、信息服务 ---44、物流加工服务 ---45、代收款服务 -46、综合解决方案服务 ---47、国际物流服务 ...类别:项目管理 大小:78 KB 日期:2006-08-3057、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实现…………………………………………………………………….4 ABSTRACT………………………………………………………………….5 第一章 绪 论…………………………………………………………...6 第...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457 KB 日期:2006-08-2558、 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系统目录引 言 1第1章 绪论 21.1 系统设计目标 21.2 开发设计思想 21.3 系统设计原则 3第2章 系统分析 42.1可行性分析 42.1.1 经济可行性 42.1.2 技术可行性 42.2...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385 KB 日期:2006-08-2359、 某企业erp系统物流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目录1 引言 61.1 编写目的 61.2 项目背景 61.3 定义 61.4 参考资料 72 任务概述 82.1 总体目标 82.2 使用者特点 82.3 项目特殊说明 92.4 假设与约束 93 ...类别:需求分析 大小:312 KB 日期:2006-08-1260、 物流中心生产力评估指标100诀物流中心生产力评估指标100诀目录前言壹.生产力评估的意义与目的1生产力的意义2评估的意义3生产力评估的目的贰.生产力评估的运用原理1生产力评估的基本原理 2生产力评估的指标考量3选择生产力指标的原则...类别:企业诊断 大小:37 KB 日期:2006-08-1161、 无线仓库条码物流跟踪管理项目建议书无线仓库条码物流跟踪管理项目建议书1. 系统简介 42. 目前环境 43. 解决方案 43.1. 系统目标 53.2. 系统主结构 53.3. 系统主流程图 73.4. 系统工作流程图 83.5. 数...类别:企业MIS 大小:329 KB 日期:2006-08-1162、 综合物流管理系统前 言 2第一章 综合物流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 31.1 设计软件 31.1.1 Delphi简介 31.1.2 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 41.1.3 Delphi的可视化编程环境 51.2 数据库系统 9...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683 KB 日期:2006-08-0963、 物流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1.引言1.1 编写目的1.2背景1.3参考资料2.3 存在的问题2.2.业务概况2.现行组织系统概况2.1组织目标和战略3. 拟建立的信息系统3.1 简要说明3.2 对组织的意义与影响4. 经济可行...类别:可研报告 大小:9 KB 日期:2006-08-0964、 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系统1 需求分析 11.1系统背景分析 11.2超市商品流通业务流程图 61.3数据流程图 91.4数据字典 131.4.1 数据项描述 131.4.2 数据结构 161.4.3 数据流的描述 161.4...类别:概要设计 大小:668 KB 日期:2006-08-0865、 物流有限公司质量记录手册1目的对记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提供的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为验证和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2适用范围本程序对记录的填写、传递、保管、归档、借阅、保存期...类别:质量管理 大小:16 KB 日期:2006-08-0866、 物流管理系统出库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摘 要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应用,是物流现代化极为重要的领域之一。物流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物流系统中进行物流信息处理的管理子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335 KB 日期:2006-08-0667、 开题报告——以KPI为核心的物流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开题报告——以KPI为核心的物流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32 KB 日期:2006-08-0468、 资物流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第一部分 公司简介………………………………………………4第二部分 WYT全息智能化农资物流服务体系的基本含义……7第三部分 市场背景分析与发展机遇……………………………8第四部分 基本优势与...类别:商业计划 大小:35 KB 日期:2006-08-0369、 物流配送系统——需求分析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科技特别发达的当代,每个行业都与其他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各大联锁超市的开设,缺什么只要电话通知,都可以送货上门。我们设计的系统正是针对个大型连锁...类别:需求分析 大小:14 KB 日期:2006-08-0370、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共享平台是连接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政府部门(如交通、海关、外经贸、检验检疫等)、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保险、运输、仓储、港口、机场等)和各类贸易、生产、运输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并集成它们的数据,开展...类别:电子商务 大小:347 KB 日期:2006-08-0371、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物流及仓储项目解决方案一、公司简介--3二、公司服务内容--31、仓储服务 - 32、配送服务 -43、信息服务 -44、物流加工服务 -45、代收款服务 ---46、综合解决方案服务 -47、国际物流服务 -5三、公司服...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77 KB 日期:2006-07-3072、 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趋势美国经济高度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特征。�(一)美国物流业发展概况和结构特点 美国...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63 KB 日期:2006-07-2873、 助理物流师试题助理物流师考证总复习类别:职称考试 大小:19 KB 日期:2006-07-2874、 物流管理部仓库标准操作程序(SOP)1 仓库建筑与设施的管理、维修和更新2 货物入库操作3 装卸作业4 货物在库保养及管理5 每日自我检查6 清洁卫生工作7 仓库温湿度的控制8 害虫防治9 仓库盘点标准操作程序 10 中转仓批次号管理1...类别:仓储管理 大小:59 KB 日期:2006-07-2675、 海尔整体物流方案海尔整体物流系统企业整体物流系统是应用整体系统的方法对实体供给和实体分配,包括市场预测、物料需求、采购、原料供应、货物运输、存货控制、仓储、搬运、包装、顾客服务及物流信息在内的活动予以综合管理,以适当...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18 KB 日期:2006-07-2376、 物流中心的订单处理1、整体流通环境的演变趋势,探讨物流中心所面临的课题,以及那些是订单处理所需克服的。 2、订单处理的范围、订单处理与整体物流作业和信息系统的相关性以及订单处理的作业流程。 3、探讨每个订单处理流程,...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423 KB 日期:2006-07-2277、 开通江苏省货运班车的可行性方案(物流)某快递公司,根据实际的发展状况,由于货量的迅速上升,对开通货运班车进行了研究。此方案对开通货运班车,进行了研究,在实际中具有实用意义!类别:可研报告 大小:28 KB 日期:2006-07-2178、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介绍介绍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及作业流程目 录1.前 言 32.系统流程图 53.仓库信息管理系统 54.仓库控制与监控系统 55.采购管理系统 55.1 请购单 55.2 请购审核 55.3 采购单 55...类别:企业MIS 大小:80 KB 日期:2006-07-2179、 物流配送第一章 物流配送相关概念及行业特征………… 1第一节 物流配送的相关概念 ……………………………… 1什么是物流?什么是配送?物流配送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服务?在当今市场条件下它如何影响着企业的竞...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414 KB 日期:2006-07-2080、 物流配送系统1.1 编写背景和目的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两大趋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将世界带入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的时代。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于一身的物流配送中心,在这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类别:其他 大小:589 KB 日期:2006-07-2081、 物流业务平台需求分析报告目录1 引言 61.1 编写目的 61.2 项目背景 61.3 定义 61.4 参考资料 72 任务概述 82.1 总体目标 82.2 使用者特点 82.3 项目特殊说明 92.4 假设与约束 93 ...类别:需求分析 大小:315 KB 日期:2006-07-2082、 浅析客户关系管理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摘要: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战略和管理手段,本文主要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的特点,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重点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进行客户关系管理进行了研究探...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15 KB 日期:2006-07-1786、 中国物流运输业的现在与未来中国物流运输业的现在与未来 中国的物流运输市场仍处于草创阶段,效率不彰;补强其不足之处,可能正是获利商机之所在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及研究论文

仓储管理信息化的研究摘要:作为“大后方”的仓储管理一直是整体物流信息化中“进销存”的关键。但是,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仓储管理系统是个不容易看得见效益的模块。更多的企业把注意力放在ERP的搭建,CRM系统和HR系统上,这导致仓储管理处于相对落伍的局势。落后的仓储管理模式和设施对于企业日益增长的货物配送需求愈发难以适应,因此,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改变仓储模式,实现仓库管理的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仓储管理;ERP系统;信息化;自动化 作为“大后方”的仓储管理一直是整体物流信息化中“进销存”的关键。但是,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仓储管理系统是个不容易看得见效益的模块。更多的企业把注意力放在ERP的搭建,CRM系统和HR系统上,这导致仓储管理处于相对落伍的局势。尽管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营业网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而且大部分实施了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但在建设现代化的仓储物流管理体系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在仓储模式的建立和仓储管理方面仍停留在人工操作管理阶段。落后的仓储管理模式和设施对于企业日益增长的货物配送需求愈发难以适应,因此,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改变仓储模式,实现仓库管理的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一、实现“零库存” 信息化是基础近几年,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追求“零库存”为最高目标。“零库存”的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种物品的储存数量很低的一个概念,甚至可以为“零”,即不保持库存。不以库存形式存在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因此,“库存”以受到青睐,就在于给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优点,如高效率、低成本和完美的流程。虽然从目前企业物流现状来看,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零库存只能是一种理想模式,还不可能成为现实,但是通过不断降低库存,企业可以节省很多成本。(一)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仓储环节的信息化至关重要,没有仓储环节的信息化,“零库存”就是空中楼阁。因而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必须按照国际物流标准模数尺寸来设计仓库、托盘、货架等储运设施和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仓储的信息化趋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仓储信息网络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学和管理科学方法对仓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储存、分析和交换的综合系统。它通过对物资统一编码并形成国际间的编码系统,推进通信规则的统一以及票据标准化,以满足电子数据处理的需要。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经费传送(EFT)等形式实现无纸化作业,提高了物资保障的快速性、可靠性、准确性,降低了作业费用,提高了作业效率。信息技术将不仅用于处理仓储具体业务,而且用于控制各种储运设备,如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对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物资运载工具的精确定位跟踪;并与客户的数据共享,减少了供应环节,缩短了物资周转时间,压缩了库存物资,提高了保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实现仓储物资的全程可视化。(二)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是对产品、工作、工程和服务等活动制订统一的标准并贯彻和实施标准的整个过程。为了使物流系统内部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协调地运作,必须保证物流系统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实现物流的标准化。仓储标准化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资源的能力。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与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同时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充分利用仓储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手段,是开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仓储的前提条件。二、提高仓储利用率传统物流界有句俗话叫:仓库有多大,库存就有多高。此言论虽然有点片面化,但的确反映出来了一些仓库管理者的烦恼和痛苦。当初上ERP系统的初衷就是想要把库存降下来,现在ERP系统也在运行,但库存却越来越大。因此,一些管理者开始迷茫。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ERP系统并不是万能的。仓库说白了就是一个水库,怎样合理控制水位和监测到准确的库容数据就非常重要,ERP系统反映的仅仅是一些数据,当每天面对不断更新的各种数据,有没有及时去找到相应的策略来处理这些事情。(一)ERP系统与仓储管理当然,ERP系统与仓储对接只是仓储信息化其中的一环。应该说,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仓储,现代仓储的发展也必然会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和调控中心。现代仓储业在现代服务业中占具着独特地位。在现有仓储环境的基础上,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仓储增值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地将各操作环节合理对接,并使其综合物流业务成为仓储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把仓储业的功能向上下游延伸,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收入。 更进一步的说,仓储业的发展要与国际接轨,离不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革将大大提高仓储业的效率,扩大服务的对象。仓库高度的进一步增高,楼库、立体仓库、货架等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也会更快。在现代化的仓储模式中,从先进技术的应用到作业流程的管理,从货物的入库到接单配送等个各环节,信息技术及管理系统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仓储的重要支柱。现在的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仓储管理的重要作用,逐渐加大仓储现代化改造的步伐,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加大对仓库的硬件投入。这包括库房建设和改造,购置新型货架、托盘、数码自动识别系统和分拣、加工、包装等新型物流设备,大幅度提升现有仓储自动化水平和物流运作效率,增加物流服务功能;其二,加大对仓库的软件投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仓储管理、商品销售、开单结算、配送运输、信息查询、客户管理、货物跟踪查询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可靠、快捷的物流服务信息化。(二)仓储管理与供应链系统除此以外就是供应链管理系统。运输和仓储是目前中国市场最主要的物流业务,也是物流企业信息化中的首要功能。在此基础上,以供应链管理为代表的信息系统近几年开始不断发展。如中储总公司利用供应链管理,依靠IT技术和要素资源整合,较快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使库存货物的平均周转次数由10.6次提高到13.6次,极大地缓解了生产制造企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资金占用。再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物流企业所建设的ERP系统,往往只包括了财务管理、订单管理、分销管理等一些通用模块,并没有体现出物流企业综合管理的独特需求。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了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当我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仓储信息化的利用率也就能够顺其自然地得到提高。三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有待提高拥有专业仓库、专业物流团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被当作是未来中国物流体系中的核心力量。但是从某些数据看,我国只有39%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不论是在第三方物流还是在大型企业自营的物流体系中,仓储管理都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仓储是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包括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因此,仓储既是物资流转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信息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仓储作为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涉及入库、分拣、在库、盘点、出库、补货等各方面,流通的信息量非常大,包括物品种类数量用途、储存位置、库存状况等等。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当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就贴上唯一识别的标签,通过射频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实现产品的入库,使采集的数据自动导入标准化的、联网的数据库。仓储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物流运转效率的非常必要的手段。目前,一些企业正在逐步推进通信规章的统一以及票据标准化,以满足电子数据处理的需要。在物资储运作业阶段,通过把射频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于仓库堆垛机及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运输设备上,使自动化库房初步形成,物资流转效率就更高,可靠性更强。四、仓储信息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关注展望仓储物流信息化未来的发展之路,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可能是值得关注的热点:一是RFID的技术可能会在一些局部、区域性系统的应用上得到突破。应用是推进此项技术发展的动力,包括有关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也要在应用中逐步成熟,更值得关注的是RFID技术对商业模式和物流流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二是系统整合技术更受关注。既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建模方法,也包括系统的开发工具和运营平台的日趋成熟,平台化和基础功能标准件的结构越来越成为管理软件的必然选择。三是信息化与标准化的结合更加紧密。标准化将进入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模块,信息系统处理的单证以及相关的物流术语等等,此外还会涉及到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标准。四是商业智能(BI)技术的应用开始起步。一些有数据积累和信息化管理经验的企业开始进一步提升其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更深入地挖掘数据、寻求规律,目前可以预期的方法论有两大类,数据为基础的识别法建模和经验为基础的先验法建模。五是物流信息化技术供应商的盈利模式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传统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将从制造商销售产品的角色转变为服务商,帮助客户使用信息技术获得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共性的、基础性的服务将被整合,趋于标准化、规模化,与此同时,中小供应商将在十场细分和专业化方向寻求发展。市场竞争会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技术和服务。总体来看,当仓储业作为一个业态存在的时候,物流是其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手段;而在物流业中,仓储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黄中鼎、林慧丹.仓储管理[M].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张念.仓储配送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郭成.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趋势[J].中国储运,2007(3):97-99.按照这个提纲组织:导入:一、 仓储管理信息化概述(一) 概念(二) 特点二、 仓储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三、 仓储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四、 对策

  • 索引序列
  • 现代物流与物流信息化研究论文
  • 物流信息化管理研究论文
  • 物流信息化的研究与发展毕业论文
  • 物流信息化毕业论文
  •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及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