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毕业论文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毕业论文

6000字。甘肃政法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属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由中国政法大学对口支援。该校的商学院学生毕业论文需要字数达到6000字以上,而且全文采用word文档,格式有一定的要求。论文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法律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越来越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本科法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代中国私立法律 教育 经历了由严禁到准允的转变,打破了官办法律教育的专制垄断体制,为这一时期法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从无到有,大量涌现,很快就遍布全国,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其办学理念的时代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办学主体观念的转变;二是教育体制的完备;三是教学内容及形式的改善。在其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识的价值和特点,启示着我们进一步认识法律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

【关键词】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办学理念;现代化

中国传统教育向来是官学和私学并存,及至近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仍承袭了这一传统。但近代中国新式法律教育在清末一度是被官办学校所垄断的,后因立宪形势紧迫才开通禁令。就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而言,其经历了由严禁到准允的转变。私立法律教育从无到有,再到大量涌现,并很快遍布全国。虽打破了官办法律教育的专制垄断体制,在近代中国新式法律教育办学主体上增加了一种新形式,是对官办法律教育的一种补充,为这一时期法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毋庸讳言,由于其发展中呈现出泛滥成灾的趋势,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本篇拟以办学理念为视角,探索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发展,并 总结 其正反两方面的历史 经验 和教训。

一、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办学理念

近代中国的新式法律教育是伴随着法律制度的变革发展起来的。写作论文在清末法制改革中,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清政府不得不把法律人才的培养和法制变革紧密结合起来,开始以西方资产阶级法学教育的思想、 方法 来培育法律人才。但在其起始阶段,私立法律教育并未纳入清廷政策的许可范围。1904年的《学务纲要》明令规定:“私学堂禁专习政治法律”。直到1910年清廷才明令准办并推广私立法政学堂的设置。此后,私立法政学堂从无到有到大量涌现,很快就遍布全国,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

第一,以养成专门法政学识,足资应用为宗旨。清末,由官治走向自治,在时人看来,“所有议员自治职员审判官吏,非有法政之素养不足以趋赴事机,需才既众,自宜广加培成以资任使,若专恃官立学堂为途未免稍狭”,需要另辟办学 渠道 、扩大办学规模,进而培养大批具有法学专门知识的人才,进入立法、司法、执法和行政部门。也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1910年学部奏议复浙江巡抚折,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政治法律。同年,为进一步适应立宪形势发展的需要,学部在改订法政学堂章程的立学总义中.将此前的“以造已仕人员,研精中外法律各具政治知识足资应用为宗旨”,[2]改定为“以养成专门法政学识,足资应用为宗旨”。[3]这一培养宗旨的调整,不仅突破了先前“以造已仕人员”的局限,将招生对象扩大了,而且用“以养成专门法政学识”置换“研精中外法律各具政治知识”,很显然较之前更强调法政学堂教育的应用性。

第二,取法日本法学教育模式,与官办法政学堂整齐戈哇一。在1910年的《学部奏改定法政学堂章程折》中,虽明言“参考各国学制,拟具改订法政学堂章程三十一条”,但无论是其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其课程所反映的教学内容大多都蹈袭日本,这一局面及至民初也没有大的改变。为整肃私立法政教育,不仅在此前颁布的《学部奏议复浙抚奏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致折》中规定,“各科课程、学生入学程度均按照官立法政学堂本科章程办理”,而且在《学部奏改定法政学堂章程折》中又申令,此后京外新开的私立法政学堂,均按照此改定章程办理。

第三,适应时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因时制宜调整办学层次和规模。在《学部奏议复浙抚奏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折》中,为防范“趋于简易,以滋速成之弊”,明令私立法政学堂“附设别科,惟不得专设别科”。但时隔半年之久,面对当时中学毕业生人数过少,各处法政学堂的正科难以正常开办的实际困境,为应一时之需,学部认为“自应量予变通,准其先设别科,以应急需,俟将来中学堂毕业生渐多,再将别科章程废止,¨做了应时变通的调整。及至民国二年,“各处法政专门学校纷纷添设别科,入学新生,动辄数百。考其内容,大率有专门之名,无专门之实。”学部为遏止流弊的发生,则严令“不得再招考别科新生”。同年,教育部又通咨各省,严令“所有省外私立法政专门学校.非属繁盛商埠、经费充裕、办理合法、不滋流弊者,应请贵民政长酌量情形,饬令停办或改为法政讲习所可也。”通过强化监督管理,关闭了一些条件不合格的私立法政学校。

第四,适当放宽办学地点,使用统编的审定教材。1910年,清廷在解禁私立法政学堂之始,为便于监督,参照日本的做法,将私立法政专门学堂的办学地点限于省会。但时隔不到半年,鉴于“按照光绪三十四年宪政编查馆奏定逐年筹备清单,省城及商埠地方等处各级审判厅须于第三年内一律成立。则通商口岸须用司法人材实与省城同关紧要,自应将私立法政学堂限于省会一节,酌量推广”,规定“凡繁盛商埠及交通便利之地,经费充裕课程完备者,一律准于呈请设立法政学堂,以广造就。”[7]与此同时,学部基于“各国法政之学派别不同,各有系统,必折衷于一是,始可以杜歧趋而崇政体”的判断,拟取京师法政学堂和京师法律学堂的各科讲义,“慎选妥员审定刊行,以资研究而端趋向,庶于制宜通变之中,仍寓划一整齐之意。”[8]在解禁私立法政学堂的同时,设想以颁发统一教材的办法来加以调控。

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办学理念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对新式法律人才的需求,而由于私立法律教育本身是在转型社会矛盾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办学理念自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某些它自己无法彻底解决的矛盾,清末民初私立法政教育的畸形繁荣就是其外在的表现。

二、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办学理念的时代意义

任何时代的特定社会的教育,都是这一时代和特定社会的产物。写作毕业论文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也不例外。其办学理念所体现的就是尽可能满足和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可以说,它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构成。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产生和发展不仅仅表现在新式法律教育量的增加和扩展,更体现于其办学理念的时代意义中。具体而言,其办学理念的时代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办学主体观念的转变;二是教育体制的完备;三是教学内容及形式的改善。

在1904年《学务纲要》中,清政府出于对濒危政治统治自救的目的,一方面,肯定了学习外国法律的重要意义,反对那种认为学堂没立政法一科将启自由民权之渐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害怕学生们可能会反对它而闹事,会蔑视皇帝的权威和不分轻重地一味坚持他们的权利”,极力诋毁人们谈论民权自由,严令“除京师大学堂、各省城官设之高等学堂外,余均宜注重普通实业两途。其私设学堂,概不准讲习政治法律专科,以防空谈妄论之流弊。应由学务大臣咨行各省切实考察禁止”,、法律教育完全官方垄断而排除私人加入。[10]

但在新政浪潮的推动下,法律教育变革的风帆已经高高扬起,没有任何势力能阻止其前进的步伐,转型社会的历史推动着清政府不由自主地进行变革。1907年10月,清廷谕令在中央设资政院不久,又令各省在省会设咨议局,并预筹各府州县议事会。接着,1908年7月22日颁布《咨议局章程》62条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l15条,限令各省于一年内成立咨议局。新政的迅猛发展,要求打破官办法律教育的专制垄断体制,开禁民间法律教育.从而满足社会变革对新式法律人才的广泛需求。为此,1909年浙江巡抚增韫上奏清廷,要求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1910年,学部奏准“各省私立学堂专习法政,以广教育而重宪政。”[11]自此,近代中国法政教育官方一统的垄断局面彻底被打破,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化。

清政府由严禁私立学堂专习政治法律,到明令准办并私立法政学堂的设置,这不仅在办学主体上增加了一种新形式,带来了办学主体观念的转变,而且更重要的是办学主体观念一定程度的转变也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备,法律教育的布局、层次和结构日趋复杂多样。在私立法政学堂开禁之初,虽规定开办地点应局限于省会,但此后不久,这一规定即被突破,私立法政学堂扩展到包括繁盛商埠及交通便利之地,官办和私立法政学堂迅速地遍布全国。在1913年,仅江苏一省就兴办了15所官办、私立法政大学和法政专门学校,学生数为4742人。其中,私立法政大学和法政专门学校有13所。[12]

为配合法政教育的发展,1910年,学部参考各国学制,拟定了改订法政学堂章程,出台了一整套法政教育的具体规划。分设正科和别科,正科分法律、政治和经济三门,均四年毕业。别科不分门,三年毕业。如因学生过少,正别两科不能同时许设的,准其先办一科。正科学生须在中学堂得有毕业文凭者,经考试录取后,始准入学。别科学生以已仕人员及举、贡、生、监,年在二十五岁以上、品行端正,中学具有根底者,经考试录取后始准入学。每年级学生名额,按照各地方情形酌定,但每级至少在百名左右。[13]列官办法政教育与私立法政教育并重政策的制订,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法政教育偏狭的局面,推进了法律教育的大发展。

教育体制的完备要求教学内容的相应改善,其努力方向是进一步规范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提升办学层次。自清束至民国,学部(教育部)都与时俱进改革原有课程,增设新课,对于法律门(科)的应设课程作了详细规定。在1910年的《学部奏改定法政学堂章程折》中,其明确规定:“从前所定法政学堂章程,其应修改者,约有三端:一日课程。当订章之际,各种新律均未颁布,故除大清会典、大清律例之外,更无本国法令可供教授。今则宪法大纲、法院编制法、地方自治章程等,均经先后颁行,新刑律亦不日议决,奏请钦定施行,此后法政学堂此项功课,自当以中国法律为主,此应改者一。”在其法律门课程表下又特附注:“民法、商法、诉讼等法,现暂就外国法律比较教授,俟本国法律编订奏行后,即统照本国法律教授。”及至民国,教育部在1912年公布的《专门学校令》中,又首次提出“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的教育宗旨,规定“专门学校学生入学之资格,须在中学校毕业或经试验有同等学力者”,将法政专门学校完全定位为高等学校层次。与此同时,在同年教育部颁布的《法政专门学校规程》十条中,又把法律科的必修课目定为:宪法、行政法、罗马法、刑法、民法、商法、破产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外国语;把法律科的选修课目定为:刑事政策、法制史、比较法制史、财政学和法理学。此时,法律教育虽仍处于模仿引进阶段,但较之以前课程设计明显趋于成熟。

三、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历史 反思

在我国传统法律教育向现代法律教育的转型中,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识的价值和特点,启示着我们进一步认识法律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具体而言有:

第一,法律教育不应是政治的简单附庸,不应是服务于短期政治目标的实用工具。教育既有别于政治,写作硕士论文又从属于政治。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教育制度,都不可能游离于这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发展史不仅反映了近代中国法律命运的变迁史,而且也折射出了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新政”之初,在清廷统治者看来,“盖科学皆有实艺,政法易涉空谈,崇实戒虚,最为防患正俗要领”,因而私立法政学堂“概不准讲习政治法律专科,以防空谈妄论之流弊。”一直至1910年,才因立宪政治对新式法律人才的急需而有限开禁。很显然,新式法律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不单单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结果,政治因素的影响也至为明显。清政府在法律教育发展之初就已把兴办法律教育与政治稳定联系在一起,且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对法律教育本身的价值和特点重视不够,忽视了其发展的独立性。这就导致近代中国新式法律教育从一开始就染上了政治至上的病毒,并一直隐藏于其肌体中起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性作用,严重制约了法政教育的健康发展,使得近代中国新式法律教育在产生的阶段就是个先天不足的畸型儿。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现代化之所以表现出贫困和幼稚,这可以说是病根之一。

第二,时代落差造成的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现代化变革,其形式上的模仿并不等于已认识到了西方近代法律教育的真正内涵。由于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并非是传统社会的自我演进,而是在西方法 文化 与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冲撞交融中整合而成的,从已经凝固的文化心理、情感和观念出发,中国传统法文化必然对西方法文化产生某种抗阻。在新式法律教育中,往往是封建思想的束缚依然故我,“新式法律教育”培养的只是“本领要新,思想要旧”的“新人才”。以《学部奏议复浙抚奏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折》为例,清廷学部就明言:“学术之所宗,必求与政治相应”,“盖君主立宪政体之国,一切法制必择其与国体相宜者然后施行,无杆格之弊,此则讲求法政学者所必应共喻者也。”[15]很显然,中国新教育的主持者并未真正领悟西方近代法律教育的精髓,不过是为消解内忧外患的交相煎迫,运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推证,极力模仿西方法律教育制度而已。这就使得在磨难中产生的近代中国法律教育陷入既丰富多样又肤浅粗糙的困境,最终难以形成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严密的法律教育体系。

第三,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价值目标和高昂的教育理想,法律教育发展就会丧失意义和迷失方向。清末民初,为适应国家由专制而走向立宪、进而创共和的形势需要,私立法政学堂从无到有到大量涌现,很快遍布全国,出现了举国学法政的繁荣景象。但其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并未同步实现。据1913年教育部经过调查后发现,数量众多的私立法政专门学校,多为迎合人们寻找新的入仕之阶而设,“考其内容,大率有专门之名,而无专门之实。创办者视为营业之市场,就学者藉作猎官之途径,弊端百出,殊堪殷忧”,[16]一些私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办学已完全背离了教育部制订的法政专门学校规程,沦为失去灵魂、见利不见人的“教育工厂”。

第四,私立法政专门学校的畸形繁荣,导致教育设置的结构性失调。私立法政专门学堂自清末设立并推广后,进入民国即在数量上高居不下,写作医学有泛滥成灾之势。黄炎培在《读中华民国最近教育统计》一文中径言:“盖当民国初元,国家乍脱专制而创共和,社会对于政治兴味非常亢进;一时法政学校遍于全国,有以一省城而多至八九校者,其获列于政府统计,仅其一部分耳。”据其在民国二年的调查统计,在江宁、苏州、上海、镇江、清江等五处,即办有13所私立法政专门学校。对此,他大声疾呼:“诸学校之学生,与法政学校之学生较,其数乃不足十之一。”[17]这种私立法政专门学校过度兴旺的发展态势,自然阻碍了此时整个教育体系中门类的协调和均衡的发展,带来法政人才的相对过剩。与此同时,这种畸形的比例又掩盖了另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据(1916年8月一l9l7年7月全国专门学校统计表》统计,吉林、黑龙江、安徽、陕西、甘肃和察哈尔等省份,名义上虽已遵照新学制办起了高等教育,但实际上仅仅办了一所法政专门学校,造成地区分布上的严重失衡。这种教育结构发展不合理的现状,必然会对一些地区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长期以往,将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带来长久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超级秘书网

第五,在谋求现代化急速发展的后进国家,法律教育必须协调好发展规模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清末民初,为满足政治制度由封建帝制到民主共和的人才需求,私立法律教育一哄而上。但此时因综合国力太弱,造成师资、生源、经费、设备和校舍等配套条件都无法跟上。私立法律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大致以各校无基本金,仅恃学费收入,支给校用”,“教员资格不合,学生程度甚差,规则违背部章,教授毫无成绩,学额任意填报,学生来去无常,教习常有缺席,实属办理敷衍”,[18]教育质量毫无保证。1913年,教育部虽通咨各省酌量停办私立法政学校或改办讲习科,但并未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一个法治健全社会的标准衡量,这种局面是极为危险的,因为法学的失误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结果”。[19]

平心而论,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对中国法律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既有适应和促进的一面,又有制约和滞后的一面。而在此双重效应中,适应大于制约是毋庸置疑的。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中产生的问题,比之官办法律教育的一统局面,总是一大进步。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近代中国新式法律教育在社会极其动荡的环境下仍有较大发展的事实中得到证明。可以说,近代中国波涌浪击、多元并争的法律教育浪潮,拓展了中国教育界的视野,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昭示我们:法律教育制度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其现代化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8][I1][15]学部奏议复浙抚奏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敢折[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90,491,490,491.

[2]外务部右侍郎伍刑部左侍郎沈奏请设立法学学堂折(附章程)[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71.

[3][4][13]学部奏改定法政学堂章程折[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93,492,493.

[5]教育部限制法政学校招考别科生令[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613.

[6]教育部通咨各省私立法政专门学校酌量停办或改为讲习科[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615.

[7]学部附奏推广私立法政学堂片[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91—492.

[9]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442.

[10][14]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06,206.

[12][17]黄炎培.教育前途危险之现象[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56,656.

[16]教育部通咨各省私立法政专门学校酌量停办或改为讲习科[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15.

[18]1913年教育部派员察视私立法政之结果[A].朱有璃.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47.

[19]杨振山.中国法学教育沿革之研究[J].政法论坛.2000,(4)。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法c

法学核心期刊都是C类以上。

学好法律的方法:

1、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2、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

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上好自习的方法:

1、立好规矩,强调自习课的纪律。

上自习课之前,就和学生约法三章,给学生立好规矩,给学生说明自习课应该怎么上,强调自习课的纪律,对于违法纪律的,要有相应的处罚。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让学生制定好学习计划和目标。

自习课应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明确这节课学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没有目的随意性学习,肯定效率不高,选择一门课或两门课进行学习,不要学会这个,学会那个,换来换去,浪费了时间,一节课过去了,没学到东西。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排名2008年度“复印报刊资料”法学期刊全文转载量第9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荣获“第二届全国百强学报”称号并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获“甘肃省优秀期刊”荣誉称号;《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入选2006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04年、2006年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08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目录。

这个你可以向核心期刊网的小编咨询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类学术期刊,原名《政法学刊》,1994年改为现名,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公开发行。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电话

随着法学硕士,特别是法律硕士的泛滥,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办了法学、法律硕士,据不完全统计,开办院校高达近300所!部分法学院校的法学、法律硕士的招生名额远远多于本科生的招生。甚至一些以职业培训为主的,师资力量极度薄弱的高校也办起了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已经不再是关乎人与神的学科,已经泛滥成有几名教授或者副教授即可办起的普通学科。下面给大家介绍法学硕士比较好发表的核心期刊有哪些。1.人民检察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人民检察》(半月刊)自1956年6月创刊至今已走过50余年的历程。是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物、国家法律类核心期刊.

《人民检察》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宗旨,及时反映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部署,交流推广各地检察机关工作经验,探讨法学理论、检察理论以及检察制度建设、法律适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详实地记录我国检察事业及相关法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2.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CSSCI南大核心期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类学术期刊,原名《政法学刊》,1994年改为现名,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公开发行。《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是法学类专业学术期刊,是我国重要的法学刊物,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原名《政法学刊》,1994年改为现名,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公开发行。原为季刊,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

今年公安分院好像不招新生了.如果是男生,公安分院的就业的确不错,至少比师大的有前途.如果你是不喜欢学习的报公安分院就来混吧.如果想学习,最好别来,误人志向.公安分院的学生毕业的时候大多数什么也学不到.就一个个变成流氓.最最主要的是学校的补助一年给你发一两个月的就不错了.学校里面特别黑,如果你爹是高干倒是特别划算上政法.如果不是,最好别来.

一、甘肃政法学院邮编是多少 甘肃政法学院的邮编为730070,该校地址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西路6号,是一所甘肃省省属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属本科政法院校。 二、甘肃政法学院简介 甘肃政法大学是甘肃省省属的唯一一所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属本科政法院校,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1984年正式成立甘肃政法学院,开办普通高等教育。学校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07年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开办国际生教育,同年被确定为甘肃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全国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6月,经教育部同意,更名为甘肃政法大学。 【机构设置】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建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省级智库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兰州市安宁西路校区、兰州市安宁万新路校区、兰州新区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66.59亩,校舍建筑面积39.7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16.8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910.12万元,现有纸质图书126.31万册、电子图书80.80万册,建有现代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建有专业实验室46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64个。能够满足办学需要。 【人才培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21人,其中本科生10145人,硕士研究生876人。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良好”。学校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7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894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633人,高级职称教师41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13人,博士127人,博士在读67人,聘请兼职、客座教授282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5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 “飞天学者”8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13人,“甘肃省园丁奖”9人,陇原师德先进个人1人。 【学科专业】学校现有34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社会学科、管理学、工学、人文学科为学校主要学科门类。有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特色专业。法学学科为甘肃省优势学科,证据科学、工商管理2个学科为甘肃省特色学科。有法学、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科学研究】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近五年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9项,其中教育部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国家民委优秀社科成果奖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基金项目38项。《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国际合作】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哈萨克斯坦法律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联合培养等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智库建设与社会服务】学校积极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主动服务法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主动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疆治藏治边方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实用人才支撑;二是发挥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智库作用,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开展国别法治比较研究,积极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四是发挥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司法鉴定中心、犯罪心理测试中心等科研服务平台功能,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公正司法提供科技服务。 【办学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办博士研究生教育,拓展国际学生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定位:法学创一流,管理学树品牌,证据科学显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具有法治信仰、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甘肃,面向全国,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积极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西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服务。发展目标定位:经过5-10年的建设与发展,把学校办成西部一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有较高知名度,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政法大学。 甘肃政法学院在哪里 甘肃政法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甘肃政法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甘肃政法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甘肃政法学院教务处电话 甘肃政法学院有几个校区 甘肃政法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甘肃政法学院招生办电话 甘肃政法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甘肃政法学院有什么专业 附招生专业目录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外审

随着法学硕士,特别是法律硕士的泛滥,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办了法学、法律硕士,据不完全统计,开办院校高达近300所!部分法学院校的法学、法律硕士的招生名额远远多于本科生的招生。甚至一些以职业培训为主的,师资力量极度薄弱的高校也办起了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已经不再是关乎人与神的学科,已经泛滥成有几名教授或者副教授即可办起的普通学科。下面给大家介绍法学硕士比较好发表的核心期刊有哪些。1.人民检察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人民检察》(半月刊)自1956年6月创刊至今已走过50余年的历程。是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物、国家法律类核心期刊.

《人民检察》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宗旨,及时反映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部署,交流推广各地检察机关工作经验,探讨法学理论、检察理论以及检察制度建设、法律适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详实地记录我国检察事业及相关法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2.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CSSCI南大核心期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类学术期刊,原名《政法学刊》,1994年改为现名,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公开发行。《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是法学类专业学术期刊,是我国重要的法学刊物,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有时候审稿意见没有发给作者,有可能是外审专家拒审

我的也是呢 你后来怎么解决的呢

甘肃政法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一般自己学校网站会有吧

以下两个文章需要你再文字进行精心的整理,我能做的就到这里了,祝你好运A 谈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中式风格许(甘肃政法学院林兰州730070)摘要:在室内设计中,千干何一种风格形式,都是一个设计的结果所自然表现出来的感觉,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受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影u}uJ很人,中式风格应从内在的修养上接近中国占代的中国室内空问表现分为三种型态,也是三种气质的表现现代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应是传统的中国室内空问与现代建筑空问的配合,与现代美学观的配合,与现代设计观念的配合由于设计观念及美学观的改变,家贝的表现方式,在中国传统的室内空问里和现代室内空问里有很人的不同现代利会中,如能藉着室内空问的设计,充实精神生活和艺术文化水平,才是真正发挥了室内设计的意义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中式风格很多人都在思考现在室内设计中是不是流行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何为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站在一个非常喜爱中国风格的人的立场来说,我不希望它那么流行,更不喜欢有人常以粗略的分类如中国式、法国式、美国式、现代式、占典式等等来看设计,因为他们只?I重表而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任何一种风格形式,都是一个设计的结果所自然表现出来的感觉,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中式风格的起源,在于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喜爱,而对艺术的喜爱,起源于个人的修养和品味自上川纪中叶,就有许多艺术工作者和学者专家们一自苦苦思索研究一个问题:子}么才是现代中国的艺术(绘画、音乐、建筑、雕朔……)?虽然他们创作了许多作品,但至今始终还没有找到一个方问我以为艺术创作与作别的学问不同,你刻意地去追求,愈刻意地去设计创作,反而愈离井它自然的木质知识分子又很客易背上利会使命感的包袱,而陷于自划的小格局中,如果不能有J卜阔的心胸,不能有顺其自然的态没,怎能走出方问所以我怕强调中式风格,观念上会产生这种错误的导问,欲速则不达现在是处于一个文化转变的过渡时期,产生一此传统与现代的矛后也是必然的现象,只要我们知道,艺术创作的起源在于对生命及生活热爱的一种表现,而风格是自然带出,不能把现代中国艺术文化的前途走问当作创作的使命所谓风格自然带出,其实受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影u}uJ很人,简中的说就是文化背景和环境的影uluJ ,所以真正的中式风格应从内在的修养上接近中国,谈形式的表现已经是等而卜乙了谈到室内空问设计,这几十年来,我们从不缺少中式风格的设计,这与有没有室内设计这个行业J宇无关系例如我们常常看到尤其老一辈的家庭里,他们的布置就相当有中式风格:人套的红术家贝,墙而和人花板上或可见到中国式图案的修饰这一类中式风格的产生绝不是我所谓的对中国艺术的品味修养所得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是属于一种习惯它不是生活的习惯或视觉的习惯,而是思想上的习惯这类情况所产生的中国风格l州与艺术、修养、美学无关,所以表现的结果不是粗陋与呆板,就是浮华而俗气归纳中国人所喜爱的表现方式,应该与民族性格有自接的关系自占以来中国人的思想深受三种析学影uluJ儒家思想-一主张道德、礼仪、规范佛家思想-一主张出}fl、禁欲的观念道家思想-一主张自然、无为的观念这三种思想深深影u}uJ中国的宗教及利会生活,当然也自接影u}uJ艺术表现及文化中国风格到底是子}么样呢?占代的中国室内空问表现的风味,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种型态,也是三种气质的表现1表现“敦厚稳重,端庄气派”的感觉,可称乙为“典雅乙气”是正统的中国占典风味2表现一种“潇洒飘逸,含蓄优雅”的气质,可称乙为“灵秀乙气”属于文人雅}_的品味,是艺术家的风格3表现“纯朴占拙”的味道,追求“反扑归真”的理想,可称乙为“乡土乙气”这种表现可以感觉出人与自然或人与土地乙问的结合以上三种都是中国传统风格表现出的不同形态此外在某此时段,中国人还喜欢一种热闹、丰富、欣欣问荣、喜气洋洋的气氛,如过年过{犷或喜庆时候的布置现代建筑与传统中国建筑相比,确实有了极人的改变,室内空问当然也变了而且时代改变了,利会结构、经济、政治等人环境也变了,甚至现代人的思想、需求、价值标准及美学观都有了很人的改变故从理论上来看,现代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应是传统的中国室内空问与现代建筑空问的配合,与现代美学观的配合,与现代设计观念的配合在现在这个转变的过渡时期里,室内设计的中国风格表现的形式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三种:(一)装饰性的设计方式这是一种最普遍的表现方式,这种设计方式是由欧美井始的,当然这也是欧美的设计家们所能做到的表现中国风格的唯一方式,这种设计观念和方法影u}u}到国内,渐渐被人家接受,而所谓的中国风流行乙说,就来自这里刚才我所说我们这几十年来J宇不缺少的中国风格室内设计,也是属于这种方式,只是在观念上和这种设计方式有此不同(一)室内空问设计上表现中国精神的方式也可以说在内在精神上、品味上表现了中国的气质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难的设计方法,Itl为1.现代建筑贝有着现代空问,用现代空问表现出中国传统空问的精神或气质,事实上是一种感觉上的问题设计者必须贝备相当的条件,才能创造得出感觉的人也同样得要贝备相当的条件,才能感觉得出这样好像已是属于纯艺术的创作层而了,Itl为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沟通都是很主观的2.占代的中国风格的表现,从汉唐的粗壮雄浑,到宋代的朴实典雅,至明清而口趋精细复杂,每个时代的表现都有相当人的差异完全要靠设计者木身的修养和品味来发挥其精神,所以说这种设计的方式很难(三)以比例和强调的手法,再加上一点Is语或夸张的方式,利用现代的设计观念和材料、技术,靠造型或色彩或图案及质感来表现出中国风味由于设计观念及美学观的改变,家贝的表现方式,在中国传统的室内空问里和现代室内空问里有很人的不同:1传统的家贝表现方式必须是“成套”的而现代设计的观念,尊重每一个体的价值,可以“个别”“中独”的使用2传统的用法讲求“整齐”少对称”的配置,现代设计的用法可以是“自由的”少不规则”的组合3传统的表现要求“统一”少和谐”,不论在造型、质感和色彩上都要突出和谐女静的美感现代设计则可以从“混合”与“复杂”的观念出发,运用“对比”少强调”的效果,得到变化中的美感有不少人以为中国占典家贝,不适合用在现代的空问里,或是认为传统家贝实用价值很低,甚至不能使用其实只要了解上而这三点知道在现代空问里要用现代的设计观念来运用家贝,以适合现代的生活和美学观,就不会产生怀疑了我把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中国占典家贝的特殊方法可归纳为三种:1“搭配”在现代的设计理念里,认为所有美好的、有艺术价值的东西,不带它是中国的还是西洋的占典风格,或是以现代材料作的现代造型的家贝,每样东西的表情虽不相同,基木上却贝有一种共通性,因为他们只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一种相同的价值在室内设计里,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风格和形式的家贝或艺术品,运用设计的技巧,依现代美学观来组合,甚至可以使占今中外的艺术风格汇聚一堂,不但不冲突反而更贝变化和丰富的趣味其实表现出来的倒不一定是中国风格或是西方风味,而是使用者个人的风格所以重要的是你所选择的物品,那正是个人修养和品味的反映2“翻新设计”把老式家贝或民艺品更新设计赋护新貌,使有新的技能和新的造型,而不是自接的当作一件占董的方式来保存只是加进去现代的设计观念和技术例如一座六、七十年前的老衣柜,把它两侧及门扇上的薄板拆除,保留基木的架构及线脚、花边.I l}刻等,改装上磨了边的厚玻璃,成了一个带有中国风味的新造型还有把老式的术床或榻,配上现代感的人卜垫和靠垫,成为很雅致的沙发这种更新设计的想法的产生,是因为老旧的家贝已有损毁,不易修复,于是把值得保留的存卜来,重新改造以老旧家贝和民艺品,动脑构思,重新设计,使它产生带着占典气息的新式家贝3."改变用途”这种情形很客易被一般人所忽略意指我们收藏的老式家贝不一定还以原来的用途来使用有很多运用太师椅搭配在现代室内空问的设计,但还是拿它自由的放在床头,上而放一盏台灯,当成床头几来用或者把它当成花架,放在床边,让光线透过它椅背上的雕花而洒卜以前八仙桌旁的方术凳,如用来当作沙发旁的边几,相当合适有此老水缸、金鱼缸表而图案处理很美,放入一棵人盆栽,把它当作花盆套,或者在底部配个矮术架,缸内依然养金鱼,上而再放一块圆形厚玻璃板,可当作摆设用的小圆桌有一此漂亮的青花瓷鼓凳,置于沙发旁做边几用,非常潇洒老式的洗脸架,木身的造型和雕刻都很美,可以作为放小盆栽的花架,或是就自接把它当作雕朔看待,陈设于室内这一类的运用方法有很人的弹性,可以随着空问的改变来作调整,更增添了许多生活上的情趣我个人喜爱中国风格的设计,也非常赞成中国风格的室内设计,J宇不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或以发扬文化、承先启后为己任,而是觉得我们处于现代利会中,如能藉着室内空问的设计,提供一点潇洒飘逸或敦厚朴实的气质,充实提升自己和卜一代的精神生活和艺术文化水平,才是真正发挥了室内设计的意义B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追求文潜(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机械系,成都610023)摘要我国室内设计的理念己从简中一的满足功能和强调材料的豪华气派,转移到更注重室内环境所表达的内涵上,即对情感的追求。表现在:注重以人为木,通过对小同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表达,以及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创造出既富有神韵和内涵,又富有情感的室内空间,以满足人们对室内设计的更高要求。0引言室内设计的含义就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含义,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旱在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己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而;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上地而;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而上也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己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而的功能同时给子了关注。商朝的宫室,出上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卜置有石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现己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上的瓦当、器1111一等实物,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权、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己经相当精细和华丽。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旱在上个世纪so年代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己经起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得益于改革开放,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力一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方而都有了蓬勃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间设计好坏的评定,除了其功能满足程度外,史注重以人为木的设计理念,注重空间的文化内涵,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对精神的追求、对情感的追求。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室内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创造室内空阳J环境为人服务。设计者始终需要把人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包括物质使用和精神两方而,放在设计的首位。设计的过程中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千头力-绪,需要设计者清醒地把握住以人为木,为人服务,为确保人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这个设计的核心。从为人服务这一“功能的基石”出发,需要设计者细致入微、设身处地地为人们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因此,现代室内设计特别重视人体工程、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而的}JI-究,用以科学地、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而对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既然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卜,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而日‘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涉及材料、设备、法规以及与施工管理的协调等诸多问题,因此可以认为现代室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现代室内设计需要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对象,相应地考虑不同的要求。例如幼儿园室内的窗台,己考虑到适应幼儿的尺度。窗台高度山通常的900- 1000<。降至450- SSOcm,楼梯踏步的高度也需考虑在12<。左右,Jl设置适应儿童}I!成人尺度的两档扶手。又如公共建筑需顾及残疾人的通行和活动,在室内外高差、垂直交通、厕所}x}洗等许多方而应作无障碍设计。再如上海的地铁车站的疏散设计就考虑到了老年人和活动反应较迟缓的人们的疏散安全,引入了为这些人安全疏散多留一米的疏散时间设计。上而的二个例子,着重是从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人们的行为生理的特点来考虑。在室内空间的组织、色彩和照明的选用方而,以及对相应的室内环境氛围的烘托等方而,史需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心理、视觉感受方而的要求。例如现代的办公室室内设计,己经打破了常规的严谨和死板,融入了史多的“人性理念和人性关怀”,设计中强调办公空间里“家”的归属感。设计师黄为设计的台湾宏基电脑公司的办公室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显然,在信h,量大、工作强度高的空间里,人们史需要环境赋子的人情味。因此在空间处理上,强调内外空间的分离,在风格把握上,强调公共空间的大众审美趋向。这有些像“家”的会客厅,其设计的手法以及造型的选择是将弧线推向与人触及的地方,如接待台、等候区的沙发等。窗台前随意摆放的吧凳,可以让员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短暂的放松,这种随意性也体现了一种“家”的亲切感。同时在色彩和很多的细节上,也可以感受到设计者对人的关怀,强调了舒适的感觉。(参见《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年第8期)2注重空间的文化内涵把为人的空间作为主体的室内设计,属于技术与艺术的范畴,是一门综合的环境艺术。我们把室内空阳J理解为一种广义的文化场所,因此在创造室内装饰与空间规划的过程中,要把特定的文化内涵及形态结构的含义呈现于装饰构造上,通过室内空间环境和环境氛围,借助感知、联想和!想象使人产生某种情感信急。 就工业世界所造就的当代社会来讲,高科技在室内环境中不断渗透,满足了人们史多的物质追求,但是高科技留卜的情感空白Jl不能山“怀旧、伤感”来完全填补。高科技的发展需要高情感与之平衡。人们从非此即彼的选择转向多元化,史加强调文化特点,推崇民族的多样性,注重高科技与深厚感情的结合,这就促使着设计师在创造每一个室内空间时史注重各空间所在的文化背景及文化诸多因素。因为对室内设计形式美的创作只有体现出各文化场所与文化内涵的自身的特点,才能有自己的装饰风格,才会有自己的美学品位,才能满足人们对高情感的多方位需求。所谓“文化内涵”是在后现代建筑理论和实践中经常出现的Comtextuali。一词的翻译,在建筑中它的意思就是“重视环境”。即强调空间环境的整体及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具体体现在以卜方而。2. 1地域性所谓设计的地域性是指设计上吸收木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木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而地域的形成离不开二个主要的因素:( 1)木地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2)历史遗风、先辈祖训及生活方式;(3)民俗礼仪、木上文化、风上人情。上述因素构建出地域性的独特风貌。如泰国布纳格建筑设计事务所19%年设计的印度尼西亚巴原岛的诺维特·别诺阿旅馆,新加坡建筑家贝德玛1997年设计的瑞士俱乐部会所等等,都体现出地域性的设计特点。它们在功能和构造上都遵循了现代的标准和需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地表达出吸收传统的动机。2. 2传统文化一个整体意义的室内形象通常是山许多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单元所组成。它们之间的结合不是简中一的Jl列与罗列,而是通过一种共同的内在秩序将它们融为一体,最终达到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著名建筑师梁思诚就说过要“中而新”。这无疑为每一位设计师指出了正确借鉴和应用传统文化的原则:即在现代结构、材料、技术的建筑内部空间运用传统的室内处理和装饰手法,以及某些传统构件来进行设计,使中国传统式样和现代建筑达到统一,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如香港聚英汇有限公司位于上海的高智能商务中心AABizCenter。设计师根据企业服务对象所针对的地区性,以现代化中国特色为基调,在暖色调中加入漂亮的“中国蓝”。一块长型石海Ixl案地毯贯通主入口及客户服务中心入口。等候区摆放着明式家具,以配合整个办公环境的酒店格调,表现礼宾大堂之气派。中国传统佛教窗花作为独特的设计语言史是始终贯穿整个空间,史显设计师的匠心独具。整个布局运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协调手法,显得精致而沉稳,点缀的两个红灯笼史有幽龙点睛之妙。整个大堂散发出浓浓的中国味,公司自身的特点与文化背景一目了然。(参见《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年第3期)2. 3民族、民间特色审美意识的民族性是创造民族特色的基础,同时也是民族风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之根,是母体的艺术、木元的艺术,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每个地区和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室内空间风格。设计师通过对有形物质的大胆改造,达到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才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对占朴而自然的世界的情感追求。例如成都的拉萨大酒店就大胆创造了一个富有藏族文化韵味的中庭空间。其入口处是非常醒目的两根西藏风味的立柱,上部连接形成一个大拱门。这个符号色彩响亮(大红,大绿),造型朴实、有力,木雕构件繁多,而日‘工艺细致。中庭上部的银色球形铰钢网架卜方架起的八张白色细帆布铺底的蓝色“八宝图”(西藏著名的吉祥图),朴素别致,界定了向空中延伸的空间。设计者尽兴发挥,在回廊上空一圈白色乳胶漆的墙而上,挂了一圈醒目的番布,色彩鲜亮,再加上西藏特产的花布,使稍显沉静的室内一卜子“火”了起来,充满动感。3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和交流自然环境是人类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室内设计中对自然要素的引用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室内环境的期望不仅是类似“小桥,流水,人家”诗情幽意式的情感慰藉,也不仅是环境中的情调渲染,而是渴望在室内环境中加强人与人的情感交流,消除人与高技术之间的情感对立,找回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寄托。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不论是建筑内部,还是建筑外部,也不论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场所,其绿化和绿化空间所展现出的幽雅、丰富的自然景观,人长日久都可以给人以重要的影响。为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因此室内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人然材料,也常运用人然木、石、藤、竹等质朴材质。让材料的纹理透显出清新淡雅,体现自然的亲切感。现在,人们正在不遗余力地把自然界中的植物、水体、山石等引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来,在人类生存的空间中进行自然景观的再创造。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人,让人们在生存空间中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己成为可能。4结束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木需求和享受。设计应该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性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性协调,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与精神品质的追求,以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为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室内设计的实质目标,不只是以服务于个别对象或发挥设计的功能为满足,其积极的意义在于掌握时代的特征、地域的特点和技术的可行,在深入了解历史则富、地方资源和环境特征后,塑造出一个既合乎潮流又具有生态科技含量的高层文化品质生活环境。室内设计中体现的情感追求,不仅将时间和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史使室内空间富有“神”和“意”,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关键词室内设计情感以人为木文化

我刚找到,应该就这个吧

  • 索引序列
  •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毕业论文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法c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电话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外审
  • 甘肃政法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