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花生荚果发育研究进展论文

花生荚果发育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花生荚果发育研究进展论文

花生对土壤有很大的需求。可以选择一块肥沃的土地。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拌药。在播种的时候不要播种太深。在生长的过程当中要预防长虫,在生长期要及时喷药防治。

花生的果实为荚果,果形因品种而异。果壳坚厚,成熟时不开裂,具有纵横网纹,前端突出部分称果嘴。每果通常二室以上,每室间有果腰,但无隔膜。同一品种的荚果,由于形成先后、着生部位不同等原因,其成熟度及果重变化很大。花生从子房开始膨大到荚果成熟,整个过程可分为荚果膨大阶段和充实阶段。前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荚果体积急剧增大。据观察早期形成的荚果在果针入土后10d左右即成鸡头状幼果;10~20d体积增大最快;入土20~30d内,荚果体积即达到最大限度,此时荚果含水量多,内含物主要为可溶性糖,油分很少,荚果网纹不明显,荚果光滑白色。后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荚果干重迅速增长,糖分减少,油分增加;约入土后50~70d干重增长接近停止。在此期间,果壳变厚变硬,网纹明显,种皮变薄,呈现品种特性。栽培种花生荚果形状、网纹深浅、果嘴等方面有较大差异,荚果外形可分为普通形、茧形、葫芦形、斧头形、蜂腰形、曲棍形、串珠形;荚果网纹可分为无网纹、浅网纹、中等网纹、深网纹和极深网纹;果嘴可分为无果嘴、浅果嘴、中等果嘴、深果嘴和极深果嘴。

我国近6000份花生种质资源的平均百果重为146.38g,其类型间平均值的差异为:中间型(173.81g)>普通型(161.25g)>龙生型(142.33g)>珍珠豆型(133.53g)>多粒型(124.04g))。

花生的荚果发育过程

栽培种花生荚果形状

1.普通形2.茧型3.葫芦形4.斧头形5.蜂腰形6.曲棍形7.串珠形。

花生荚果网纹

1.无网纹2.浅网纹3.中等网纹4.深网纹5.极深网纹。

花生荚果果嘴

1.无果嘴2.浅果嘴3.中等果嘴4.深果嘴5.极深果嘴。

栽培种花生开花习性

1.交替开花型2.连续开花型。

1、发芽出苗期:从花生播种到50%的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为发芽出苗期。发芽出苗期需要5—15天,具体出苗时间跟气温有关,春播花生出苗期长,可能需要8—15天,夏播花生出苗期则短很多,一般5—10天即可出苗。 2、幼苗期:从50%种子出苗到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为幼苗期。幼苗期一般在20—35天,具体时间因品种和种植季节差异比较大,春播幼苗期一般在25—35天,夏播幼苗期在20—25天,一些夏播早熟品种甚至只需要20天。 3、开花下针期:自50%植株开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简称花针期。开花下针期在15—35天,根据种植季节和品种,差异很大,春播花生下针期在25—35天,夏播的则在15—20天,在花生开花期要细心地进行养护。 4、结荚期:从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结荚期一般在20—40天,春播在30—40天,夏播在20—30天。这一时期生长特点是大批果针入土形成幼果或秕果,营养生长达到最盛期,水肥消耗量耗水量达到最盛。要保证水分充足,防治死苗和害虫。根外施肥防止早衰,促进荚果发育。 5、饱果成熟期:从50%植株出现饱果到大多数荚果饱满成熟为饱果成熟期,简称饱果期。春播花生饱果期在40—50天,夏播则在30—40天。这一时期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日渐衰退,以生殖生长为主,根瘤停止固氮。这一时期可以根外施肥,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饱果率 。应当注意适时采收,防止果实发芽。

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其荚果发育要求的条件具有特殊性。其一,黑暗是子房膨大的基本条件,果针不入土只能不断伸长,子房始终不能膨大,只要一入土就开始膨大,但如被暴露于地面即停止发育。其二,结果区的水分影响很大,若土壤干燥荚果不能正常发育,土壤干旱阻碍荚果对钙的吸收。其三,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生长十分迅速,呼吸作用相当旺盛,如氧气不足,荚果发育不良,特别是种子发育受到严重抑制,亦容易导致烂果。其四,入土的果针和发育初期的荚果可以从土壤中直接吸收无机营养(N、P、Ca等),结果区矿物营养状况对荚果发育有很大作用。其五,荚果发育所需时间的长短以及荚果发育好坏与温度关系密切。此外,机械刺激也被认为是花生荚果发育的条件之一。

植物花发育研究进展综述论文题目

我先前也是对论文的写作非常非常头大,还好后来找闻闻论文网的老师帮忙才搞定。论文里面的核心部分,分析和数据处理是最难的,包括我身边的一些同学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我都介绍的闻闻论文网给他们,非常专业,有的甚至把整篇都找帮忙的。

菊科植物菊科是比较年青而进化程度较高的一个大科。虽然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较晚,但由于该科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先进,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使这个年青的科在较短的时间内,不论在种的数量上还是分布范围上,均跃居世界种子植物之冠。许多植物分类专家和系统演化专家都一致认为它在被子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发展到了最高阶段。菊科植物的绝大部分属、种的营养体都是草本,木本者甚少,仅占本科植物种数的1.5%。从进化角度看,草本植物以种子或地下器官(根、根茎、块茎、球茎等)度过环境的不良时期,比木本植物适应性强,因而较木本植物进化。菊科植物除少数种类(如百日草、鬼针草)为对生叶外,多为互生单叶。1.菊科植物繁殖器官的特点是头状花序。头状花序是由许多无柄小花(或仅有一朵花)密集着生于花序轴的顶部,聚成头状。外形酷似一朵大花,实为由多花(或一朵)组成的花序。一般再由许多头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伞房花序等。漏芦属的头状花序小,只包含一朵花,由许多小的头状花序又组成较大的复头状花序。头状花序的最外面,包有总苞,一般为绿色,叶状,它的功能无疑是在头状花序未开放之前,包在外面起保护作用。但本科中许多属、种的总苞,特化成具有特殊用途的器官,如蜡菊的总苞变成膜质,并有鲜艳的色彩,用它吸引昆虫;牛蒡、苍术及苍耳等的总苞变成钩刺,腺梗菊、豨莶等的总苞上具粘质的腺毛,可利用动物来传播果实、种子。由许多小花集成头状花序,这就使本来不太明显的每个小花集在一起,显得较大而醒目,尤其当某些属、种花序边缘的舌状花开放后,使花序变得更大、更醒目,以利于招引更多的昆虫。有些属、种的头状花序中,各小花之间有了明确的分工,如向日葵,花序边缘的舌状花是不能结实的无性花,中间的管状花既能产生花粉,又能结果实,是两性花,而金盏菊与之不同,边缘的舌状花是能结实的雌花,而中间的管状花全是只能产花粉而不能结实的雄花。2.头状花序上每朵花的结构,简要概括有如下几点:萼片变成冠毛,花瓣5枚连合,雄蕊聚药、子房2心皮下位。但各属、种之间差异很大,简化或特化现象很普遍。萼片:萼片是保护器官,尤其在花蕾时期。菊科的头状花序外围有总苞统一保护,所以萼片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有些种类特化成为果实顶端刺状、毛状或片状的“冠毛”,成为果实种子的传播器官,如蒲公英、鸦葱等具毛状冠毛,可借风力使果实到处飘扬。又如鬼针草,冠毛变成刺状,可使果实附着于动物身体上,借以传播。花瓣:5枚,互相连合成管状或舌状。从进化角度看,合瓣花是后出性状,要比离瓣花进化。若花瓣的基部连合成较长的管,顶端五个花瓣呈辐射对称排列的,叫管状花,如向日葵花序中央的小花。若花瓣基部连合成较短的管,五个花瓣连合成为片状,两侧对称,向一侧伸展的叫作舌状花,花瓣顶端五个齿,表明该舌状花是由五枚花瓣连合而成。如蒲公英的花。有的种类花瓣基部连合成较长的管,但花瓣五枚形成唇形,分上下二唇,往往有的只发育一个唇,另一个唇退化,形成假舌状花,如金盏菊和向日葵花序外围的小花。在花冠管的基部,有环形的蜜腺,可分泌花蜜贮存在管的基部。雄蕊:5枚,花丝互相分离而花药边缘互相连合形成空筒形,即聚药雄蕊。每当花药成熟时,将花粉粒撒在聚药雄蕊的“筒”中,待雌蕊花柱生长时,将它们“推”出筒外。有些种类花药的基部特化成“尾”状,其功用是保护花瓣管基部的蜜腺和花蜜,免遭灰尘或雨水的侵蚀。在每个花药的顶端有突出的“药隔”,在雄蕊未成熟时,此五个药隔互相靠合形成一个“盖子”,封住花药管的口部,起防护作用。雌蕊:子房下位,二心皮构成,一室,一枚倒生胚珠,基底着生。花柱一条,伸于花药管中,顶端柱头2裂,但在雌蕊尚未成熟时,柱头不张开。在花柱上部,常生有一圈毛,叫“扫粉毛”,每当花柱发育而伸长的过程中,此“扫粉毛”即可将雄蕊花药“撒”在花药管中的花粉粒“推”出,便于来访的昆虫携带。菊科植物花一般都是雄蕊先熟,花柱伸长过程中将花粉粒“推”出后,顶端的柱头再张开来接受其它花传来的花粉。这是避免自花传粉的适应。但是,一旦柱头上没接受到其他花传来的花粉,即异花传粉遭到失败,也无妨,柱头可以下弯,将“授粉面”接触到自己的花柱上,沾上自花产生的花粉粒,完成自花授粉。3.菊科的果实是不开裂的干果,果皮致密,其中只含有一粒种子,一般认为是瘦果。但它来源于二心皮,并且是子房下位形成的,这与由一心皮形成的子房上位的瘦果有所不同,严格说起来应叫“菊果”或“连萼瘦果”(Cypsela)。菊科植物大多数花序较大而鲜艳,适于虫媒传粉,但另外有些属、种的花并不鲜艳,例如蒿属(Artemisia)、苍耳属(Xanthium)及豚草属(Ambrosia)等,它们的花序很小,黄绿色,很不鲜艳。这些植物是由虫媒特化成风媒的一个类型。苍耳属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序较小,还保留扁平的头状花序,花期很短,花谢后即脱落,往往不被人们注意到。雌花序(即所谓的“苍子”)的花序轴(托)木质化,外有许多钩刺,其中包有两朵雌花,每朵雌花只剩下一个子房和二裂的花柱,成熟时整个花序脱落。向日葵在我国各地广为种植,取材容易,而且花序及花都较大,便于观察,下面将它的各部器官作一简述,供教学参考。向日葵是原产北美洲的一年生大型草本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43.9~52%。高2~4米,大型的心脏形叶,互生。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一般直径30厘米,大的可达60厘米。头状花序的花序轴(托)扁平,其中充满白色海绵状的填充物(薄壁细胞)。花序边缘围有3~4层绿色的总苞。最外圈的花为鲜黄色的“舌状花”(边花),中央为黄褐色的管状花(盘花)。舌状花(边花)(见图c)是不育性的无性花,功能就是吸引昆虫来访,帮助传粉。花瓣基部连合成短管,花瓣上部扁平、伸展,由三枚花瓣连合而成,另外两枚花瓣退化,所以有人称它为“假舌状花”。子房三角柱状,内无胚珠,花柱和雄蕊皆退化,不复存在。萼片退化成膜质的“冠毛”,一般三枚,分别着生在子房三个角的顶端。子房基部无明显的苞片。管状花(盘花)(见图B)的五枚花瓣基部连合成管状,上部五个齿,辐射对称。在花瓣管的下部膨大成球形,上生纤毛,其作用有二:1.膨大的空腔内贮花蜜供来访的昆虫采食。2.膨大的部分彼此靠得紧密,填充了花冠管之间的空隙,防止雨水、灰尘或长吻昆虫伤害下面的子房。萼片退化成膜质三角形的小薄片,着生在扁平子房的两个上角,已无明显的作用,果实成熟时脱落。雄蕊的花药黑褐色,连合成管,药隔三角形,黄褐色。雌蕊的子房下位,未成熟时白色,壁薄而软,待成熟后,果皮变硬而具黑色花纹。每个子房的基部都有一枚膜质的苞片包住子房,白色,顶端有三个裂齿,当果实成熟脱落时,此苞片仍存留在扁平的花序轴上。菊科植物依据头状花序内花的形态及乳汁的有无可分为两个亚科12个族。划分标准即:管状花亚科(Asteroideae)植物体不含乳汁,头状花序皆为管状花或至少花序中的盘花为管状花。包括11个族,大多数菊科植物都属于此亚科。应当说明的是我们日常栽培的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虽花序中央的盘花似舌状,那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它无乳汁应归于本亚科。蒿属、向日葵等,也都属于本亚科。舌状花亚科(Cichorioideae)植物体含乳汁,头状花序上皆为舌状花。只包含一个族。蒲公英、莴苣、苣荬菜等都属于本亚科。菊科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有许多著名的观赏花卉如菊花、大丽菊、万寿菊、金盏菊、翠菊、蜡菊、大波斯菊(秋英)、瓜叶菊、雏菊等。日常食用的蔬菜有莴苣、茼蒿(北京称蒿子秆),菊芋(姜不辣),生菜等。药用种类较多如除虫菊、红花、牛蒡、蛔蒿(花序中产驱蛔虫有效成分——山道年)、苍术、泽兰、大蓟等。可提取芳香油的植物有艾纳香(Blumeabalsamifera),蒸馏后提取的挥发性物质即冰片,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全草可提取芳香油。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是北方较寒冷地区的草本橡胶资源植物,苏联曾大量栽培。对人类生活有害的植物如蒿属某些种,专门生长在农田中,是庄稼的大敌。豚草属一些种的花粉对某些人易产生过敏反应。赞同75|评论

菊科植物菊科是比较年青而进化程度较高的一个大科。虽然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较晚,但由于该科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先进,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使这个年青的科在较短的时间内,不论在种的数量上还是分布范围上,均跃居世界种子植物之冠。许多植物分类专家和系统演化专家都一致认为它在被子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发展到了最高阶段。菊科植物的绝大部分属、种的营养体都是草本,木本者甚少,仅占本科植物种数的1.5%。从进化角度看,草本植物以种子或地下器官(根、根茎、块茎、球茎等)度过环境的不良时期,比木本植物适应性强,因而较木本植物进化。菊科植物除少数种类(如百日草、鬼针草)为对生叶外,多为互生单叶。1.菊科植物繁殖器官的特点是头状花序。头状花序是由许多无柄小花(或仅有一朵花)密集着生于花序轴的顶部,聚成头状。外形酷似一朵大花,实为由多花(或一朵)组成的花序。一般再由许多头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伞房花序等。漏芦属的头状花序小,只包含一朵花,由许多小的头状花序又组成较大的复头状花序。头状花序的最外面,包有总苞,一般为绿色,叶状,它的功能无疑是在头状花序未开放之前,包在外面起保护作用。但本科中许多属、种的总苞,特化成具有特殊用途的器官,如蜡菊的总苞变成膜质,并有鲜艳的色彩,用它吸引昆虫;牛蒡、苍术及苍耳等的总苞变成钩刺,腺梗菊、豨莶等的总苞上具粘质的腺毛,可利用动物来传播果实、种子。由许多小花集成头状花序,这就使本来不太明显的每个小花集在一起,显得较大而醒目,尤其当某些属、种花序边缘的舌状花开放后,使花序变得更大、更醒目,以利于招引更多的昆虫。有些属、种的头状花序中,各小花之间有了明确的分工,如向日葵,花序边缘的舌状花是不能结实的无性花,中间的管状花既能产生花粉,又能结果实,是两性花,而金盏菊与之不同,边缘的舌状花是能结实的雌花,而中间的管状花全是只能产花粉而不能结实的雄花。2.头状花序上每朵花的结构,简要概括有如下几点:萼片变成冠毛,花瓣5枚连合,雄蕊聚药、子房2心皮下位。但各属、种之间差异很大,简化或特化现象很普遍。萼片:萼片是保护器官,尤其在花蕾时期。菊科的头状花序外围有总苞统一保护,所以萼片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有些种类特化成为果实顶端刺状、毛状或片状的“冠毛”,成为果实种子的传播器官,如蒲公英、鸦葱等具毛状冠毛,可借风力使果实到处飘扬。又如鬼针草,冠毛变成刺状,可使果实附着于动物身体上,借以传播。花瓣:5枚,互相连合成管状或舌状。从进化角度看,合瓣花是后出性状,要比离瓣花进化。若花瓣的基部连合成较长的管,顶端五个花瓣呈辐射对称排列的,叫管状花,如向日葵花序中央的小花。若花瓣基部连合成较短的管,五个花瓣连合成为片状,两侧对称,向一侧伸展的叫作舌状花,花瓣顶端五个齿,表明该舌状花是由五枚花瓣连合而成。如蒲公英的花。有的种类花瓣基部连合成较长的管,但花瓣五枚形成唇形,分上下二唇,往往有的只发育一个唇,另一个唇退化,形成假舌状花,如金盏菊和向日葵花序外围的小花。在花冠管的基部,有环形的蜜腺,可分泌花蜜贮存在管的基部。雄蕊:5枚,花丝互相分离而花药边缘互相连合形成空筒形,即聚药雄蕊。每当花药成熟时,将花粉粒撒在聚药雄蕊的“筒”中,待雌蕊花柱生长时,将它们“推”出筒外。有些种类花药的基部特化成“尾”状,其功用是保护花瓣管基部的蜜腺和花蜜,免遭灰尘或雨水的侵蚀。在每个花药的顶端有突出的“药隔”,在雄蕊未成熟时,此五个药隔互相靠合形成一个“盖子”,封住花药管的口部,起防护作用。雌蕊:子房下位,二心皮构成,一室,一枚倒生胚珠,基底着生。花柱一条,伸于花药管中,顶端柱头2裂,但在雌蕊尚未成熟时,柱头不张开。在花柱上部,常生有一圈毛,叫“扫粉毛”,每当花柱发育而伸长的过程中,此“扫粉毛”即可将雄蕊花药“撒”在花药管中的花粉粒“推”出,便于来访的昆虫携带。菊科植物花一般都是雄蕊先熟,花柱伸长过程中将花粉粒“推”出后,顶端的柱头再张开来接受其它花传来的花粉。这是避免自花传粉的适应。但是,一旦柱头上没接受到其他花传来的花粉,即异花传粉遭到失败,也无妨,柱头可以下弯,将“授粉面”接触到自己的花柱上,沾上自花产生的花粉粒,完成自花授粉。3.菊科的果实是不开裂的干果,果皮致密,其中只含有一粒种子,一般认为是瘦果。但它来源于二心皮,并且是子房下位形成的,这与由一心皮形成的子房上位的瘦果有所不同,严格说起来应叫“菊果”或“连萼瘦果”(Cypsela)。菊科植物大多数花序较大而鲜艳,适于虫媒传粉,但另外有些属、种的花并不鲜艳,例如蒿属(Artemisia)、苍耳属(Xanthium)及豚草属(Ambrosia)等,它们的花序很小,黄绿色,很不鲜艳。这些植物是由虫媒特化成风媒的一个类型。苍耳属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序较小,还保留扁平的头状花序,花期很短,花谢后即脱落,往往不被人们注意到。雌花序(即所谓的“苍子”)的花序轴(托)木质化,外有许多钩刺,其中包有两朵雌花,每朵雌花只剩下一个子房和二裂的花柱,成熟时整个花序脱落。向日葵在我国各地广为种植,取材容易,而且花序及花都较大,便于观察,下面将它的各部器官作一简述,供教学参考。向日葵是原产北美洲的一年生大型草本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43.9~52%。高2~4米,大型的心脏形叶,互生。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一般直径30厘米,大的可达60厘米。头状花序的花序轴(托)扁平,其中充满白色海绵状的填充物(薄壁细胞)。花序边缘围有3~4层绿色的总苞。最外圈的花为鲜黄色的“舌状花”(边花),中央为黄褐色的管状花(盘花)。舌状花(边花)(见图c)是不育性的无性花,功能就是吸引昆虫来访,帮助传粉。花瓣基部连合成短管,花瓣上部扁平、伸展,由三枚花瓣连合而成,另外两枚花瓣退化,所以有人称它为“假舌状花”。子房三角柱状,内无胚珠,花柱和雄蕊皆退化,不复存在。萼片退化成膜质的“冠毛”,一般三枚,分别着生在子房三个角的顶端。子房基部无明显的苞片。管状花(盘花)(见图B)的五枚花瓣基部连合成管状,上部五个齿,辐射对称。在花瓣管的下部膨大成球形,上生纤毛,其作用有二:1.膨大的空腔内贮花蜜供来访的昆虫采食。2.膨大的部分彼此靠得紧密,填充了花冠管之间的空隙,防止雨水、灰尘或长吻昆虫伤害下面的子房。萼片退化成膜质三角形的小薄片,着生在扁平子房的两个上角,已无明显的作用,果实成熟时脱落。雄蕊的花药黑褐色,连合成管,药隔三角形,黄褐色。雌蕊的子房下位,未成熟时白色,壁薄而软,待成熟后,果皮变硬而具黑色花纹。每个子房的基部都有一枚膜质的苞片包住子房,白色,顶端有三个裂齿,当果实成熟脱落时,此苞片仍存留在扁平的花序轴上。菊科植物依据头状花序内花的形态及乳汁的有无可分为两个亚科12个族。划分标准即:管状花亚科(Asteroideae)植物体不含乳汁,头状花序皆为管状花或至少花序中的盘花为管状花。包括11个族,大多数菊科植物都属于此亚科。应当说明的是我们日常栽培的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虽花序中央的盘花似舌状,那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它无乳汁应归于本亚科。蒿属、向日葵等,也都属于本亚科。舌状花亚科(Cichorioideae)植物体含乳汁,头状花序上皆为舌状花。只包含一个族。蒲公英、莴苣、苣荬菜等都属于本亚科。菊科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有许多著名的观赏花卉如菊花、大丽菊、万寿菊、金盏菊、翠菊、蜡菊、大波斯菊(秋英)、瓜叶菊、雏菊等。日常食用的蔬菜有莴苣、茼蒿(北京称蒿子秆),菊芋(姜不辣),生菜等。药用种类较多如除虫菊、红花、牛蒡、蛔蒿(花序中产驱蛔虫有效成分——山道年)、苍术、泽兰、大蓟等。可提取芳香油的植物有艾纳香(Blumeabalsamifera),蒸馏后提取的挥发性物质即冰片,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全草可提取芳香油。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是北方较寒冷地区的草本橡胶资源植物,苏联曾大量栽培。对人类生活有害的植物如蒿属某些种,专门生长在农田中,是庄稼的大敌。豚草属一些种的花粉对某些人易产生过敏反应。

1. 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2. 全球变暖与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关系3. 植物气孔开关的机理4.二氧化碳施肥的应用5.无土栽培的发展与应用

花生叶药理研究进展论文

【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 花生茎叶细末悬液灌服0.1g/kg或0.63g/kg可显着缩短小鼠断尾出血时间和血凝时间,0.63g/kg还显着拮抗60Co照射所致小鼠血小板数低下。2.降压作用 花生叶醇提取物5g(生药)/kg静注对麻醉犬有显着的降压作用,平均降压百分率为47.3%,降压维持时间39min,阻断颈总动脉、阻断窦神经及切断迷走神经均有显着降压作用,但不能拮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提示其降压作用为中枢性而与外周a-肾上腺素能受体无直接关系。降压的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3.镇静催眠作用 花生叶的水、醇、石油醚等提取物灌服能显着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并明显抑制被动运动,显着增加小鼠从滚棒上的跌落率,表明其有镇静、催眠作用。4.毒性 花生茎叶毒性很小,花生叶水或醇提取液给小鼠灌胃250g/kg不引起死亡。花生茎叶27g/kg灌胃也不引起小鼠死亡。【性味】甘淡;平【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宁神降压。主跌打损伤,痈肿疮毒,失眠,高血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跃打损伤,敷伤处。【摘录】《中华本草》

能够用于治疗失眠,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好处,能够镇定安神,补养心脾。

花生叶煎水饮是可以缓解失眠的,花生叶能够安心神经,常常健忘的人也适合,现代研究表明,花生叶的提取物有镇静、催眠作用,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但是此方只对于高血压导致的失眠效果好,低血压患者忌用此治疗失眠。

农村的花生叶有多种功效,可以煎水喝,能够有效的治疗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的症状。对于头痛心悸等病症也有缓解的功效。

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论文

生物科学论文格式范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科学论文格式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随着我国对科学技术的探究和发展,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成为21世纪以来人类关注的重点话题,其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面貌。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生物科学逐渐运用于现代医疗领域、农学领域和工业领域,它对基因遗传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重视生物科学的发展与应用,是关乎生活的重要话题。本文从生物科学的应用、研究成果进展和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三方面对生物科学的发展与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生物科学;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科学是对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是认识自然的有利工具。20世纪50年代以来,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和基因重组等技术的重大突破发展,使得现代的生物技术逐渐趋于成熟。生物科学的发展对医学领域和农业领域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重视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发展

(一)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破译基因的遗传码,解开生命的奥秘是基因破译的主要目的。目前,科学研究人员对遗传图、物理图和转录图的制作工作已由相关的制作单位完成,这在理论上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很高的商业价值。2013年的1月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小菜蛾基因组,历时三年的研究,终于得出了小菜蛾的基因组图谱,科学家指出,将进一步与国内外人员合作交流,在小菜蛾基因组的研发完成后,将继续开展研究与抗药性和食性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功能基因组学和遗传学,为小菜蛾的有效防御、持续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细胞全能技术的实施与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生物模式经重要的动植物基因组将不断被揭露。细胞全能技术是一项快速纯合创造新品种的先进技术。21世纪后,生物的起源、原始细胞的产生和新生物的形式与改造等重大理论问题在我国已经得到重大的发展。人类对生物生命本质的'认识将会进一步的提高,这对生物细胞全能技术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发展都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新品种作物的选育具有指导性因素。

(三)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依据人类自身所固有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而进行识别的一种技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包括有:指纹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声音识别、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具有不易遗忘、防伪性能高、不易被盗、便于携带等特点,容易和电脑配套使用,从而增强在使用过程中的自动化管理,已广泛用于胜负、军队、银行等地。但生物识别技术中由于其中一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现在还处于试验阶段。

二、生物科学的应用

(一)农业领域的生物科学技术

20世纪以来,在生物科学领域,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已然成为人类社会进步最伟大的事件之一。20世纪末21世纪初,对基因组学的突破性研究推动了生物技术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动植物和微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已对农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农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同时,抗病虫、除草剂的使用推进了转基因棉花、玉米、花生、大豆等的商业化发展。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传统的动植物育种学催生了新型的分子育种学。

(二)生物科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药品领域的开发对生物科学的运用已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改革开放后,生物技术制药受到了相对高度的重视,为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因此,我国生物技术制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达到国际水平。2013年7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亚洲癌症研究组织合作完成干细胞癌基因研究项目,这是继乙肝病毒整合机制研究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生物科学研究成果。通过对88例癌患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一些列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突变,找到了肝细胞癌发生的两条关键性途径,从而为日后肝细胞癌治疗法的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三、生物科学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基础的研究取得了不断突破。我国的生物科学技术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公众认可。在工业化和商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技术具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经验总结得出,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我国的科研管理部门应对高校或科研组的科研项目加大人力财力的扶持,鼓励更多的青年科学家、技术专家投身于生物科学的研究中,并为他们提供多学科的培训,使得多学科科学的发展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从而推进多领域的融合,促进现代社会生物科学技术的革新与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生物科学技术的研究是科学应用研究的源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多种学科的融合发展,生物科学逐渐从单一化发展为多层次、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由宏观逐步发展到微观的可操作性。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赢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生物技术在发展中不断突破,研究成果已遍布全世界,相信如此下去,将会赢得生物科学的巨大成果。加大生物科学技术的研究进程,促进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良性有利发展,以实现我国科学技术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宜君,张淑萍,杨林等.民族高校生物科学类综合性、研究型野外实习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央民族大学实验基地为个案[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5):18-22.

[2]郝建华,卢祥云,韩曜平等.应用型本科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常熟理工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为例[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3):14-16.

[3]赵格日乐图,苏亚拉图,哈斯巴根等.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5):148-151.

[4]李朝晖,周峰,华春等.高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以南京晓庄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25(5):66-68.

[5]叶辉,丁斐,王兆慧等.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一体化建设实践与探索――以南通大学生物科学特色专业与生物学重点学科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85-11887.

格式

(一)题目

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署名

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摘要或提要

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发育生物学又是一门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学科,有关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等过程的研究是动、植物人工繁殖、遗传育种、动物胚胎与生殖工程等生产应用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有关细胞分化机理、基因表达调控与形态模式形成及生物功能的关系研究,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医学难题(如癌症的防治)以及器官与组织培养等新兴的医学产业工程发展的基础,也是基因工程发展为成熟的实用技术的基础。多年来引起世界巨大反响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都是与发育生物学相关的,如1997年的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1999年度超越人类基因组计划而为世界第一大科学新闻的干细胞培养技术等。鱼类发育生物学学科点自50年代中期以来,以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为研究对象,既进行发育生物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注重应用方面的研究,始终坚持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长期从事鱼类及其他水生经济动物生殖生理和遗传育种研究,为养殖鱼类及鳖、龟、蛙类等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和在应用上制定了完整的技术措施,取得了多项理论上的突破和应用方面的成果,得到了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形成了有特色、发展趋势良好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科点。

这是比利时人LIJSEBETTENS M. V.和 MONTAGU M. V.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关于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历史的综述文章。该比较系统的回顾了近60年来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脉络,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应用于植物发育生物学以后,植物发育生物学从技术到理念的全新发展。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一下链接进行阅读。 从发展的历史来看,发育生物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它是在胚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才正式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从叙述胚胎学、比较胚胎学及实验胚胎学发展为化学胚胎学及分子胚胎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上述这些学科的综合和进一步的发展。八十年代起,由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大量新的研究方法的应用,发育生物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发展到配子的发生和形成;受精过程;细胞分化及形态形成,包括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群如何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及空间关系有序地重新配置、特化、进而产生出各种细胞类型,最终器官表型特征的出现和特殊功能的建立;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控制与调节,基因型和表型表达之间的因果关系;发育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细胞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外界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其中细胞分化是发育生物学中的核心问题。 它是生物学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学科之一。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迄今,生物学领域的重大进展都与发育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就是发育生物学的进展。发育生物学成为了近年来世界上生命科学最活跃和最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 发育生物学又是一门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学科,有关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等过程的研究是动、植物人工繁殖、遗传育种、动物胚胎与生殖工程等生产应用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有关细胞分化机理、基因表达调控与形态模式形成及生物功能的关系研究,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医学难题(如癌症的防治)以及器官与组织培养等新兴的医学产业工程发展的基础,也是基因工程发展为成熟的实用技术的基础。

花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

1.含油量和蛋白质

通过对5947份花生种质资源的分析,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27.57%,含量幅度为12.48%~36.82%,最高值为36.82%,大多数在26%~30%之间。含油量平均值50.62%,幅度为32.35%~60.21%,最高值60.21%,大多数品种的含量在45%~50%之间。蛋白质含量高于33%的优异种质有83份,含量高达36%以上的有4份,均属珍珠豆型品种。含油量高于57%的品种有55份,其中达到59%以上的有5份,3份属于珍珠豆型,中间型及多粒型中各1份,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就平均值而言,蛋白质含量在不同类型间的变异为多粒型>中间型>龙生型>普通型>珍珠豆型;含油量平均值在不同类型间的变异较小,多数大粒品种的含油量低于小粒品种。

2.脂肪酸

对5947份花生种质资源7种脂肪酸的分析表明,油酸和亚油酸约占总脂肪酸的80%。油酸含量在67%以上的品种有22份,其中普通型15份。高油酸、低亚油酸是保证花生延长货架寿命的关键性指标,这个比值愈大,品质愈稳定,不易于氧化酸败。分析中发现Zhh1961(狮油红4号)油酸含量高达72.76%,亚油酸12.55%,O/L值5.79;WH3052(从国际半干旱研究所引入)的油酸含量70.91%,亚油酸12.91%,O/L值5.49。O/L比值4.0以上的优异资源有24份。在所分析的花生品种资源中,亚油酸含量>47%的种质有18份,其中多粒型11份。从平均值看,龙生型花生的油酸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最低;多粒型种质的油酸含量最低,亚油酸含量最高。

相同品种材料于不同生态地区种植,其种子蛋白质含量、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相差较大。姜慧芳等(2000年)对“八五”初步鉴定出的优质材料在不同生态区(广西南宁、湖北武汉和山东莱西)种植的种子蛋白质、含油量和油酸/亚油酸作了分析,相同材料在莱西种植蛋白质含量高于南宁和武汉种植的结果;在广西南宁种植则油酸/亚酸比(接近3.0或在3.0以上)高于山东(1.44~1.82)和武汉(2.16~3.08);含油量在不同生态地区的表现与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均不相同,湖北武汉种植的含油量最高(56.58%~58.88%),山东莱西种植的含油量最低(51.49%~54.84%)。温度、土壤类型和养分状况、生育期的水分状况均可能是影响花生品质性状表现的生态因素。

我国栽培种花生品质变异情况

北京12月23日讯 记者庄红韬报道:由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办的“花生营养价值与产业前景国际论坛”于2004年12月2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国际论坛是我国举办的学术水平最高、参加部门最多、代表面最广的有关花生营养与产业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特邀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国际花生研究的权威专家专程来华做主题演讲;会议也专门邀请了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山东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中国营养学界泰斗于若木教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王文哲、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国家有关部委代表、花生产学研单位的领导共100余人出席会议,共商我国花生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大计。会议深入交流了世界花生营养与人类营养保健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花生综合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研究和提出了中国花生产业发展的新的思路和举措。 一、花生在国民营养改善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花生在中国一直被当作一种次要的经济作物对待。但是,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国际花生研究和花生加工技术的进步,国内外花生生产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花生的营养价值和经济地位。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花生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花生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年出口量占世界出口市场的42%, 花生油占国内食用油消费的25%。欧美科学家、科研机构和农业部门新近研究证实花生具有平衡膳食,预防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肥胖,抑制癌症生长和抗衰老的防病保健功能。地中海健康膳食广泛使用花生,美国心脏病学会大力提倡食用花生油,哈佛大学设计出深受欢迎的花生减肥食谱,这些研究和消费引导促使美欧食用花生的消费量连年上升。我国花生及其制品的消费量,不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更不及西方发达国家,食用花生的消费空间有待开发。 二、花生对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花生本身是高能、高蛋白和高脂类的植物性食物,不含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花生富含微量营养素,含有13种维生素和26种矿物元素,特别是维生素E,烟酸、叶酸、维生素B1,镁、钙、铜、钾等微量营养素的含量丰富。花生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富含植物活性化合物,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芦醇、抗氧化剂等,藜芦醇竟是葡萄含量的908倍。对防止营养不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具有显著作用。花生集营养、保健和防病功能于一身,对平衡膳食、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三、发展花生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种植花生的净收益具中国七大农作物之首,单位面积收益率高,比种粮食作物等更有利可图,对农民增收作用较大。发展花生产业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缓解我国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在中国资源条件差、农民收入低的西部地区发展花生产业可以促进西部大开发。 四、发展花生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创汇 当前,国际市场的粮食作物大米、小麦、玉米及油料作物大豆、油菜籽等的价格都低于我国国内价格,只有花生因属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约30%,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花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大宗农作物品种之一。加入WTO后,市场准入机会增加,出口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花生的比较效益优势将更加明显,是中国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产品。发展花生产业会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创汇。 五、发展花生产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食物安全 花生含油率为50%左右,单位面积产油量关于其他油料作物。发展花生产业会提高中国油脂自给率和降低进口风险,并可节省出土地来发展粮食生产,对确保我国粮油食品安全意义重大。同时也可避免大量进口美洲转基因油料产品带来的潜在生物风险。花生是大宗的优质蛋白原料,发展花生产业有助于满足中国食物和饲料蛋白不断增长的需求。花生茎叶,外壳是优质的家畜饲料,可为中国畜牧业提供保障。 六、发展花生产业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花生是国际公认的半干旱豆科固氮作物,可以在土壤贫瘠和气候较为干旱的地方种植,在沙质土壤上种植的效益远高于其他作物。种植花生不仅能减少化肥的使用,还能改善土壤和生态环境,防治荒漠化,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以山东为龙头的黄河沿岸8省区直到新疆一线的“沿黄花生产业带”,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有利于遏制荒漠化蔓延和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七、中国花生生产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中国虽然是花生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却不是花生科技、加工和开发的大国。我国花生研究、加工技术和产业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适于花生生产的广大地区尚未种植花生或着生产水平非常落后,急需开拓和扶持。中国花生及其制品的消费量,不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更不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食用花生消费市场更有待开发。在花生专用品种选育、黄曲霉毒素污染治理、抗旱育种、花生深加工高新技术应用、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花生食品系列开发等方面非常薄弱。由此导致中国花生出口的比例徘徊在5%作用,出口价格远低于美国和国际均价,市场波动加大,农民增产不增收,出口时常遭遇技术壁垒。中国花生产业急需研究、政策和技术支持,深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否则,中国花生已有的优势就会很快丧失。 八、发展花生产业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提高对花生产业重要地位、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认识,高度重视花生产业发展。政府应当像重视大豆那样重视花生。第二,加强花生的科研工作。国家和相关科研机构要加强优质专用品种开发、无公害栽培技术、产后储藏技术、深加工技术、食品卫生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攻关。第三,建议将花生生产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立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并给予相应的产业发展扶持。第四,加强花生的产业化经营。通过建立花生生产者协会,统一产品质量和外销价格,制定生产、加工、运输和贮藏的行业规范,大力扶持花生营销和加工方面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花生产业发展。建立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相配套的产供销体系,确保我国花生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地位。第五,促进花生深加工业的发展。包括花生加工设备的生产和研发与应用,花生油品和食品品种的开发,增加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第六,建立花生种植、生产、储运的良好工作规范,加强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 九、中国花生产业大有可为,发展空间和增值潜力巨大 全球食用植物油需求已超过油料产量,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供应持续看紧。中国是世界缺油大国,缺口量占国内消费需求的40%以上。国内外对食用油的需求决定了花生生产举足轻重的位置。世界花生将从油用向食用方向发展,营养保健价值不断受到重视,食用花生市场孕育着极大的销售潜力。中国花生及其制品的消费量,不及亚洲国家和地区,更不及西方发达国家,食用花生消费市场空间巨大,有待开发。科技进步将进一步提升花生产业水平,品种改良、深度加工、食品开发等使利润空间扩大。 与会的国内专家学者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国际会议的研讨,将会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花生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帮助了解花生营养在改善中国居民营养状况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指导花生的生产和加工;促进国家设立花生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大产、学、研等行业对花生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和发展中国花生产业,使花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我国的农业市场当中,花生作为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受到了种植人员的欢迎。因此,为了提升花生的质量与产量,本文列举出了花生的良种选择与早播、土地管理与土壤改良、精细施肥与合理配比、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使养殖人员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我国花生的种类有很多,这种花生由于种类、生长环境、气侯等要素的差别,造成其产量与质量有所不同。因此,种植人员在开展花生种植以前,应当按照本地的天气状况、土壤成分、养分含量、阳光照射降雨等状况来选择适宜的种类开展种植。

依据调研研究表明,高品质的花生其产量一般在550kg/667m2~650kg/667m2中间,而可以达到这一产量的花生种类为:科花生1号、丰花生2号与5号、山花生7号及其花育21号、25号等。

假如现阶段地域有着青枯病的历史时间,种植人员还可以选择日花1号来开展种植,这类品类的花生其抗旱性很强,可以拥有较高的产量。同时,种植人员应当选择这些发枝较多、含油率高的花生种类开展种植,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当依据花生的成熟与迟熟来明确种植的相对密度,成熟花生种植得比较聚集,迟熟花生则种植比较稀少,土壤质量一般的土地资源中,花生苗木的种植开放度应在8500株/667m2~9500株/667m2中间,工作人员还能依据本地的天气来完成调节,假如本地降水丰富,栽种时应当比较稀少,而假如降水较少,栽种就需要稍微聚集一些。

花生在种植的阶段还会受到土壤温度、当然、花生种类等要素的危害,尤其是开展春花生的栽种时,如果遇见连阴雨、下雪、雨季等问题,都是会造成花生的小苗受到浸蚀、损害,而这种花生即使生长到了最终,其由于植物自身受到损害,营养成分吸收不够。

因此很有可能会发生果子不圆润、油的密度劣等状况,因此,种植人员在种植以前,应当全面掌握本地的天气状况,关心天气预告,以此选择准确的时间段开展栽种。

春花生针对土壤的规定极高,因此,种植人员要想完成春花生的高产,其就应当先改进土壤类型。种植人员可以运用先进的科技来提升土壤的储水工作能力、养分含量、透气性水平,确保花生拥有良好的农田环境。种植人员可以运用深耕细作的农业方式,将种植范围的耕植土进行熟成,更改过去以旋代耕的耕地方式,确保花生的根处正常的下扎。

种植人员在耕地以前,还应当将土地资源里边的石块、绿色植物地下茎、塑料垃圾等不益于花生生长的要素清除出去,种植人员在丰收以后要做好深耕细作,土壤层的深层应当保证在30cm上下,深耕细作关键分成二种,各自为冬耕与秋耕,种植人员可以按照本地的现实标准明确深耕细作工作频率,每四年最少要开展一次深耕细作。

种植人员在深入的并且要对土地资源增加化肥,以此提升土地资源的养分含量,有利于春花生的以后生长。除此之外,局部地区的降雨量比较丰富,其土地资源的粘粘性较强,那样的土地资源有可能会造成花生根处烂掉。

因此,种植人员可以根据压沙的方法来解决土壤的粘粘性,一般在每667m2的土地资源中须要使用15m3的沙子,以此减少土壤对流水的透水性,确保地底环境干湿度水平的适合,进而提升春花生的真实产量。

种植人员在种植春花生时,应当依据土地资源状况来分辨化肥的用途使用量。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化学农药中,不论是五氧化二磷、纯氮或是氧化钾,这种化肥都包括了一定的化学分子,因此种植人员在运用时必须根据一定的比率来施肥。

研究表明,氧化钾化学农药的用量不能超过25kg/667m2,纯氮化学农药的用量不可超过17kg/667m2,而五氧化二磷化学农药的用量不能超过10kg/667m2,三种化肥应当混和应用,其最好占比为1:1.3:1。

除此之外,种植人员还应当采用一些带有营养元素的化肥开展施肥,如,磷钾肥或有机肥料。春花生在生长过程中须要充分的钙元素,假如本地的土壤中并没有非常的钙元素,花生就有很大可能发生果子不圆润、空壳子较多、油的密度劣等状况。

花生在种植的过程中常常会遇见一些病害,这种病害会造成花生的产量减少,进而降低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因此,种植人员应当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性的运用。花生种植时发生的病害主要包含了枯斑病、褐斑病及其炭疽病等,针对这类病害,种植人员应当在患病的早期就开展治疗。

种植人员可以将50%浓度的多菌灵粉剂1000倍液装在喷壶当中,每7~9d对病害花生开展一次喷雾治疗,持续喷雾2~3次就可以治愈。针对花生锈病,种植人员则可以采用浓度为12.5%的唏唑醇粉剂开展治疗。

花生生长过程中最高的对手便是蚜虫,这种蚜虫不但会吸收花生的液汁,其还会传播病毒。因此,种植人员应当加强栽培技术,当发觉蚜虫时,马上应用浓度为10.2%的啶虫脒粉剂3000倍液开展灭虫。

除此之外,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也会危害花生的生长,因此种植人员应当在翻地以前应用浓度为3.1%的片剂呋喃丹开展预防,使用量应当操控在25kg/667m2~35kg/667m2中间,还可以将灭虫剂置放在有机肥料中开展运用,或用包衣剂对种籽开展薄膜包衣,以此具有虫害防止的功效,确保花生的生长不受到地下害虫的损害。

综上所述,种植人员在种植花生时应当运用先进的花生栽培技术。经过上述内容可知,花生在生长的过程中也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难题,因此,种植人员应当高度重视花生的栽培技术,把握花生种植的重点,使花生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此提升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

花生可以榨油;可以做肥料;还有其它生化作用;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

  • 索引序列
  • 花生荚果发育研究进展论文
  • 植物花发育研究进展综述论文题目
  • 花生叶药理研究进展论文
  • 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论文
  • 花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