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中学几何研究论文

中学几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学几何研究论文

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分析其他问题的能力,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你有什么独到的看法呢?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篇一:初中数学智能教学研究 一、初中生智能 智能简单地说,就是智慧和能力。主要体现于大脑的功能,表现为大脑对外界信息加工处理的本领,它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判断的能力,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是智慧的基础,想象能力和思维判断的能力是智慧的核心。反映在数学上,就是区分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不同变量变化的规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抽象概括思维—— 逻辑思维 ,对前人 总结 的定理、公示、法则的在现,洞察二维、三维空间物体相互位置关系,以及以记忆为基础的各种思维判断能力。中学生经过六年小学阶段 教育 ,已具备一定的“数学与逻辑推理能力”,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其大脑的四个功能区,即感受区、判断区、想象区已基本成熟,接近成年人这一阶段,人的认识呈“飞跃”式发展。初中生从十一、二岁进入学校,到十四、五岁初中 毕业 ,这一段时间有人把它称为人生中“黄金时段”我们就要抓住人生中的“黄金时段”,适时开发中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获得智能资源的大丰收。 二、发展智能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成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作为教师不能奢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代娇子,但也完全可能让每个学生在他现有智能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提高整个一代人的智能水平做出最大努力,这一出发点也可列为中学教师应尽的责任之一。中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那种把发展智能和传授知识相对立起来,或者严重脱节的倾向,把发展智能神秘化,甚至认为高不可攀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作为一名学生教师应该清楚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智能的开发者,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开发学生的智能上,在人生的最重要的“黄金时段”发掘人的最宝贵的东西——智能。 三、初中生的智能开发 开发学生的智能,要遵循客观规律。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得到发展,凡有利于这一工作的工作,都属于开发智能的范畴。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在开发学生智能方面应该认识并做到以下几点:从人性角度看,人既是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讲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内在的、直接的动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是发展学生智能的基础。有人说:“生趣才能爱学,爱学才能增加,增加才能长智。”可见,生趣是爱学、增加、长智的起点。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每节课都必须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函数”时授课前让学生先计算:2的4次方是多少?2/3的三分之二次方是多少?学生在解决了第一题后,所学知识不能解出第二题,于是就有了找到解法的欲望。这时教师就顺势导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函数。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篇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培养 一、数学思维的特点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是具备了严谨性和抽象性的显著特点,只有牢牢把握数学的特点,在严谨性和抽象性特点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 思维方式 。 1.数学思维具有严谨性 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性思维要求十分严格的学科,它要求教学人员对概念和定义有精准的把握和透彻的理解,对于问题的结论,也应做到反复论证,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完整的表达数学名词的实质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够向数学科学一样做到绝对精准,这就要求老师因材施教,差别化的对待不同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进而逐步走向严谨。 2.数学思维具有抽象性 所谓抽象性,就是指用数学来表示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所有的数学定义都是从客观事物中总结归纳而来的,并不断提升,不断探索新的规律和法则,最终形成的完整的数学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抽象性不断加深,概况性不断提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就不断加深。因此,与其他学科思维相比,数学学习所需的 抽象思维 更有层次性。 二、培养初中生良好思维方式的 方法 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而思维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作铺垫。在初中教学中,也应掌握恰当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不同技巧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引导。 1.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授讲解固然重要,但也应适当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在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把握和充分理解。教师在对一些特殊概念和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应与学生深入探讨,而非停留在只教授不讨论、只讲概念不深入探究的阶段。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逐步拓宽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在学生错误解答题目或错误理解概念时,应当深入分析出错的原因,从根本上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 2.运用正确的引导方式和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明确的思维逻辑方式,在讲解过程中应有步骤、有层次的进行讲解。例如,在初中数学中引入绝对值的概念,这就区别于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介绍负数的概念给学生,从而拓宽了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范围。对于|x|,x的值不是单一的+x,而是分成不同的情况。它的值可能是-x,也可能是+x,也可能是0。而教师在讲解绝对值概念时,也应结合数轴上的点来介绍绝对值的大小,即到原点零的距离。另外,对于不同版本的课本和教材,也应有不同的 教学方法 和顺序,适时调整教学活动,不拘泥于课本,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快速的理解知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非被动听课。同时,应关心稍稍落后的学生,适时的给予鼓励和并加以引导,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不断发掘新问题,提出疑惑,并和学生一同思考解答。例如,在讲解“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问题时,应带领学生尝试不同方法进行求解。详细介绍因式分解法、图象求解法、配方法等多种方法,并对应习题进行练习讲解,而不是固定的只讲解一种方法,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 4.运用现代教学方式和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电子技术的进步,应将其综合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对于几何学的教学,可采用动态图的演示方式,更加具体的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的规律,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对于没有条件的地区,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有过硬的绘图功底,通过绘制主要的图形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拓宽思维。 三、结束语 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分析其他问题的能力,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当引起教学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在适当时应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结合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篇三: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研究 一、进行课堂小结的方式 1.梳理课堂知识.一种常见的课堂小结方式,就是把整堂课的知识用简短的话从头到尾梳理一遍,这种梳理不是通篇的叙述,而是有重点的、分层次的总结.例如,在讲“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课堂小结就主要是把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结合黑板上的图例再次梳理一遍.这种总结方式,可以让学生全面地复习一遍所讲内容,对新知识有整体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网络式记忆,把知识延伸到整个学习系统中. 2.概括课堂知识.教师还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几句话的概括总结,这种概括要涉及新课内容的关键点,通常用于新课内容有多个重要知识的情况下. 3.联系以前知识.有些新课的内容是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而来,或者是新课与所学知识有着一定的相似度.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两者进行联系,进行对照解读.这样的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所学内容.当然,当遇到新课与旧知识有着明显反差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拿来对比解读,以避免学生对新知识和旧知识产生混淆.这样一来,学生心中的知识脉络就会更加清晰. 4.和学生共同回想课堂知识.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往往是单方面讲授课堂内容给学生,而很少有和学生进行互动的,这都是因为学科的特性和课堂时间的紧迫,而缺乏互动可能导致学生和课堂的融入度不够,容易造成开小差的现象.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时可以有意地和学生进行互动,共同复习整堂课的知识.可以是对学生进行课堂关键内容的提问,也可以是向学生询问他们所认为的难点内容来再一次讲解以答疑和强化记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亲近课堂,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同时让学生对难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消化. 二、进行课堂小结的注意点 课堂小结不是教师一味地总结讲课知识,这里的本体应该是学生自己,是学生来回味和消化课堂所学内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起到串联和辅导作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总结,才能提高复习效果. 1.课堂小结的概括性.课堂小结要简单明了,用几句概括性的话语进行总结,不宜多次重复复杂内容,这样不仅起不到总结的效果,还会让学生更加混淆,对所学知识产生过多疑问.另外,课堂小结应该用最直接的语言讲述出课堂内容,不应该加以多少修饰,以避免所述内容的冗长,导致上课时间的不够. 2.课堂小结要有重点.有的人说,一堂课里有一半的时间讲重点内容就很难得,而学生只要把这些重点听明白,他们这堂课的收益就很大.课堂小结相对于课堂上的详细讲解而言,是为大部分学生整理的要点总结,不需要对整堂课的内容都重述一遍,而要对讲课内容的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回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堂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练习和记忆. 3.课堂小结要能引导课外学习.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结尾总结,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一个开始.课堂小结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例如,在讲解例题后,可以让学生寻找课外相似的题目进行训练,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学习拓展.同时,能使课堂与课外连接起来,促进学生的课外学习.总之,课堂小结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做好课堂的总结是每个教师的分内之事,它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做好课堂小结,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有效率,而且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授课总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全等三角形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的开篇,是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基础之一。本章是在学过了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以及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七年级教材中的一些简单的说理内容之后来学习,为学习全等三角形奠定了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好基础。 本节教材在编排上意在通过全等图案引入新课教学,在新课教学中又由直观演示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过渡,学生容易接受。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目标为: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对应的元素; 2、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4、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及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5、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文字阅读与图形阅读,构建数学知识,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全等三角形【课题】全等三角形【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二册P21全等三角形【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1、会说出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3、会说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4、通过演绎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呈现出它们之间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难点是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应元素【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或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设计:我们身边经常看到“一模一样”的图形,比如两张由同一底片冲印出来的完全相同的照片,用两张纸重叠在一起剪出的两张窗花等,你还能举一些这样的“一模一样”的例子吗?二、教学设计:问题:几何中,我们把上面所列举的“一模一样”的图形叫做“全等形”,那么我们怎么给“全等形”下一个几何定义呢?是:(1)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2)大小相等的两个图形?(3)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讨论结果: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教师讲述:(1)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注意对应顶点的对应位置要对齐)[演示实验设计](1)将重合的两块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沿一边所在的直线移动,观察移动过程中两个三角形有哪几种不同的位置。给出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组合图形,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2)将重合的两块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以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翻折180度,观察翻折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给出组合图形,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3)将重合的两块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以某一个顶点为中心旋转0~~180度,观察移动过程中两个三角形有哪几种不同的位置。给出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组合图形,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实验小结]1、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它们的对应顶点2、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对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用不同的方法变换出许多不几何图形,大家仔细寻找一下,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位置变化了,它们的对应角和对应边是否也发生了变化?

(一)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本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进行学习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继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并且是用以说明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苏科版教材将“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五个基本事实之一,说明本节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几何说理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 教学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边角边”这一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2)掌握“边角边”这一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条件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三) 教材重难点 由于本节课是第一次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故我确立了以“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必要条件的个数及探究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将其发现过程以及边边角的辨析作为教学的难点。同时,我将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媒体演示的方式以及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四)教学具准备,教具:相关多媒体课件;学具:剪刀、纸片、直尺。画有相关图片的作业纸。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是“边角边”这一基本事实的发现,故我在课堂教学中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让学生自得知识、自寻方法、自觅规律、自悟原理。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首先,我出示一个实际问题:问题:皮皮公司接到一批三角形架的加工任务,客户的要求是所有的三角形必须全等。质检部门为了使产品顺利过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逐一检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是不是都相等。技术科的毛毛提出了质疑:分别检查三条边、三个角这6个数据固然可以。但为了提高我们的效率,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更优化的方法,只量一个数据可以吗?两个呢?……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毛毛已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同学们是否可以和毛毛一起来攻克这个难题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二)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来揭示“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活动一:让学生通过画图或者举例说明,只量一个数据,即一条边或一个角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活动二:让学生就测量两个数据展开讨论。先让学生分析有几种情况:即边边、边角、角角。再由各小组自行探索。同样可以让学生举反例说明,也可以通过画图说明。活动三:在两个条件不能判定的基础上,只能再添加一个条件。先让学生讨论分几种情况,教师在启发学生有序思考,避免漏解。

初中几何研究论文

随着教育科研意识的不断深化,很多教师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 根据笔者的切身经历,我认为初写数学论文的教师, 为了尽可能的少走弯路,应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一、借鉴成果,博采众长 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吸收消化,为我所用,这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在做、并且必须做的事情. 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水平等毕竟是有限的,要弥补这个“先天性缺陷”,就一定要向他人学习借鉴. 就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我们所涉猎的范围自然应以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科研信息为主,但还应兼顾高中和小学的数学,以及计算机、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信息. 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书面形式,比如各种书籍、报纸、刊物等;(2)口头形式,比如各种会议、听课、交流、咨询等;(3)电子形式,比如以网络、光盘、软盘等为载体的信息. 来源于不同形式的信息各有千秋,有的权威性高,有的时效性快,有的针对性强,有的信息量大. 这些信息的保存方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四种:(1)制卡片,简要注明作者、题目、出处、摘要、编号、日期等项内容,主要用于一般性的信息;(2)做摘记,写在本上,编好序号目录,以便查找,所记内容比卡片更详尽,适用于比较重要的信息;(3)复印,对于特别重要并且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全文复印,复印件应用同样大小的复印纸,对不同大小的原件缩放得一样大,便于装订、排序、编目;(4)存盘,这是针对电子信息形式的特殊性采用的一种保存方式,复制到微机硬盘或软盘上. 有条件的,还能使用录音、录像、刻录光盘等等方式. 自1996年以来,我手抄20多万字,复印存盘10多万字,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为我的教育科研和论文写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完备素材,厚积薄发 论文只是教研结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有人提出“论文还自教研始”、“论文在研不在写”等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只看重论文发表这一结果,急功近利,做无病之呻吟,效果肯定不好. “厚积”是基础,没有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教训、数据统计等等素材的积累,想要写出比较有价值的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些素材源于何处?如何去发现这些素材呢?答案是那句古话“处处留心皆学问”. 具体说来,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课堂教学,它是教研工作的主阵地,也是素材最重要的来源,这不但是一个教学实践的过程,还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向学生学习的过程;(2)课后反思,对每节课的成败得失都及时的总结下来,以便进一步研究;(3)作业记录,从学生作业中不但能发现具有共性的问题,提示我们教学教研的改革方向,而且学生中也会有许多新颖的解题思想,值得教师学习;(4)考试总结,测验考试是对学生知识的集中检验,即使在素质教育中,也不能把考试视为应试教育的“余孽”,“打入冷宫”,关键是如何改革考试制度和内容,适应素质教育;(5)解题分析,教师平时应坚持解答一定数量的数学题,解题是数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这样做可以活跃思维,并从中探索解题规律和命题趋势;(6)调查反馈,调查可以用谈心、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从中所反馈的信息是难得的写作素材;(7)成果质疑,学习他人但不要迷信他人,在阅读他人的论文时,有时也能发现其存在的不足甚至是错误之处,对此只要自己的理由充分就要敢于质疑;(8)探讨争论,在日常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发生激烈争论是常有的事,从中往往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程度;(9)灵感顿悟,事实上很多自选课题的素材是平时工作、学习、生活甚至睡梦中突然想到的,但这种灵感是对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果,如果没有自觉教研的精神,灵感就无从谈起. 几年来,我以“教学手记“形式,积累的素材已达200多份45万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理成文,已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各类数学论文(或文章)100余篇17万字. 其中,有些论文的素材积累投入了很大力度,比如发表于《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01年第10期的《“动”了五年的压轴题》一文,是在对1997年~2001年五年间,河北省中考压轴题的命题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汇总整理而成的;发表于《校园学习·数学》2002年第1~2期的《方程(组)中考复习精要》一文,素材源于对2001年70余份中考试题的分析精选. 三、立足实践,提炼新意 初中数学教师都从事着一线教学工作,最清楚教学中的困惑和喜悦,最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看法,最直接的进行着实践和改革,这些是专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和部门所难以具备的. 正因如此,一线教师的论文多数源于实践,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鲜明的针对性,对于我们的这些优势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 近期,我正负责河北省“创新教育”子课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工作,这一课题也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将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常用方法》,参加了2000年8月在京举办的“全国初中数学教育第十届年会”论文评选,荣获二等奖. 再比如,教学中的一些“冷点”问题虽不常见,但一旦出现便会使学生无从插手,据此李凤君老师和我合作写成《怎样判断勾股数》一文,发表在《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第2期上. 论文的新意如何出?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在主题上,立意新颖,视角独特;二是在时间上,意识超前,创作及时. 就拿对中考试题的研究来说:河北省2000年中考于6月22日结束,我随即对当年的中考试题加以分析,从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角度深入剖析,于7月份创作完成了《注重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000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题评析》并寄给《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后来发表于该刊2001年第3期;一般每年的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资料最早在10月份面世,通过研究我发现,1998年的中考试题中不等式应用题异军突起,而且当年考生的得分率偏低,必将引起以后中考师生的注意,针对这一新动向,我于11月份写成《例谈中考不等式(组)应用题》一文,对此进行分类研究,并补充编拟新试题,指出命题趋势,该文发表于《河北教研》1999年第2期. 四、从小到大,循序渐进 写论文需要一个过程,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按照一般情况,提醒初写者先尝试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练习写学习辅导类的文章. 几年来,我在《学习报》、《少年智力开发报》、《初中生周报》等报纸上,发表学习辅导类文章数十篇. 这些虽然一般称不上“论文”,但是进行这样的写作,既可以当作练笔,又可以用于教学,还可以视为一次小小的课题研究. 学习辅导类的报刊面向广大学生,通常用稿量大,发表得快;其内容突出针对性,深入浅出,形式灵活;所需稿件短小精悍,通常有1000字左右;要求与教学同步,应该比教学进度提前3个月寄稿;写稿还应分析用稿动向,目前学习辅导类报刊多数存在高年级稿多、低年级稿少,综合知识稿多、单个知识稿少等等现象,初写者可以倾向于写“少”的方面的稿;稿件写完后要反复修改,确保无误,再抄写或打印寄出. 第二步,进行教学研究类论文的写作,侧重于解题方法研究等实践性强的,由浅入深,不要急于写理论性太强的论文. 可以先探讨解题技巧,再挖掘思想方法,后深究素质能力,进而分析命题原则,预测趋势走向等. 如果写有些理论性的文章,可以从教学实践中去寻找适应教育发展趋势的新课题,比如发表于《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01年第9期的《谈计算器的教学》一文,就是在此方面的尝试. 需要指出的是,一篇论文的范围不求广,但求分析透彻,凝练精华;论文篇幅不求长,大家都知道的少说或不说,适可而止,相信读者的阅读水平,主要适于教师阅读的论文,长短不一,就我发表的论文而言,短的仅千余字,长的近7000字,一般在3000字左右;此类论文与学习辅导类的文章相比,格式要规范得多,但对与教学同步性的要求则比较宽松;为提高发稿率,应认真研读报刊风格,留心新增栏目、征稿启事,对发现的问题勇于质疑争鸣. 五、文外功夫,提高修养 文外功夫,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个人修养、意志品格等方面的表现. 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讲究文德,不要过分看重名利、沽名钓誉. 必须信守承诺,尤其是应约写稿,一定要迅速及时,保质保量;如所约稿件较多,也可以多写几篇给编辑以选择的余地;为避免信件丢失,可用挂号信寄稿,有时还需用特快专递、传真、发E-mail等方式. 当前很多单位(甚至有的是个人)利用教师希望发表论文的迫切心理,征集各种名目的“自助论文”,对此应慎重对待,不能为了名利,就写一些没有价值的文字,花钱发表. 一稿多发一般是由一稿多投所致,如果在约定时间内未收到用稿通知、样报样刊或稿费,而再投他刊造成重复发表的尚有情可原;但有的把一篇稿同时寄往多家报刊,甚至明知已经发表录用又另投他刊,即使侥幸被重复发表,无论间隔时间长短,也很容易被读者识破,这样做既不尊重编辑,影响报刊质量,又坑害读者,降低个人声誉,结果适得其反. 更为严重的是剽窃抄袭他人论文,不但可耻,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我从1996年初开始着手于素材的积累,不断自觉的夯实基本功,历时一年多,直至1997年开始投稿,结果投寄的第3篇论文《代数式求值十法》就被发表于《理科考试研究》1997年第6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细细回味,一年多的“寂寞”也是初次收获的重要因素,如果坚持不下来,也只能是半途而废了. 相对于更多的论文作者来说,我还算是幸运的,他们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提到投稿数十次、甚至近百次以后才有作品问世,其间的酸甜苦辣、经验体会是难以言传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上所谈是我对初中数学论文写作的几点看法,希望能给刚刚开始写作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所涉及的内容较为肤浅,如要在论文写作的道路上不断提高,还需要借鉴更多人的成功之道,但无论如何,个人的实践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金华四中 初一(9)班 毛以华 指导老师:方云兵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几何图形已经成了生活中的”常客”,处处都有几何图形的身影,比如说:三角形的自行车架,圆形的窨井盖和汽车轮子,圆柱型的花盆等等,这种种说明几何图形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材料一:窨井盖为什么是圆形的?1. 小学中我们学到过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所以窨井盖也是用了这一原理,所以说,圆形的窨井盖所用的材料是最少。2. 圆有一个圆心,在圆内,直径都相等,而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长是不相等的,所以圆的承受力是最大的。3. 圆形的窨井盖还有便于运输的优点。材料二:为什么自行车架是三角形?1. 三角形有一种特性,就是三角形稳定性。任取三角形两条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第三条边连接 。∵第三条边不可伸缩或弯折 。∴两端点距离固定 。∴这两条边的夹角固定 。∵这两条边是任取的 。∴三角形三个角都固定,进而将三角形固定 。∴三角形有稳定性 。任取n边形(n≥4)两条相邻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不止一条边连接 。∴两端点距离不固定 。∴这两边夹角不固定 。∴n边形(n≥4)每个角都不固定,所以n边形(n≥4)没有稳定性。材料三: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由几何图形构成的商标例如奥迪(图1),雪佛兰(图2),宝马等等。在生活中几何图形的应用真是无处不在,人们利用几何图形的种种特性来方便我们生活。就如罗丹说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生活中不是没有数学,而是看你有没有去发现它了。(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生活中的数学 有一个谜语:有一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请问它是什么?谜底是:空气。而数学,也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身边。 奇妙的“黄金数” 取一条线段,在线段上找到一个点,使这个点将线段分成一长一短两部分,而长段与短段的比恰好等于整段与长段的比,这个点就是这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这个比值为:1:0.618…而0.618…这个数就被叫作“黄金数”。 有趣的事,这个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有些植物茎上相邻的两片叶子的夹角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0.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 建筑师们对数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圣母院,或是近代的埃菲尔铁塔,都少不了0.618…这个数。人们还发现,一些名画,雕塑,摄影的主体大都在画面的0.618…处。音乐家们则认为将琴马放在琴弦的0.618…处会使琴声更柔和甜美。 数0.618…还使优选法成为可能。优选法是一种求最优化问题的方法。如在炼钢时需要加入某种化学元素来增加钢材的强度,假设已知在每吨钢中需加某化学元素的量在1000—2000克之间。为了求得最恰当的加入量,通常是取区间的中点进行试验,然后将实验结果分别与1000克与2000克时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从中选取强度较高的两点作为新的区间,再取新区间的中点做实验,直到得到最理想的效果为止。但这种方法效率不高,如果将试验点取在区间的0.618处,效率将大大提高,这种方法被称作“0.618法”,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因素的问题,用“0.618法”做16次试验,就可以达到前一种方法做2500次试验的效果! “黄金数”在生活中竟有如此多的实例和运用。或许,在它的身上,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寻,使它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解决更多问题。 美妙的轴对称 如果在一个图形上能找到一条直线,将这个图形沿着条直线对这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飞机是一个标准的轴对称物体,俯视看,它的机翼、机身、机尾都呈左右对称。轴对称使它飞行起来更平稳,如果飞机没有轴对称,那飞行起来就会东倒西歪,那时,还有谁愿意乘飞机呢? 再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许多艺术品也成轴对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桥。它算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品了(应该算艺术品吧),就拿金华的桥来说:通济桥、金虹桥、双龙大桥、河磐桥。个个都呈轴对称。中国的古代建筑就更明显了,古代宫殿,基本上都呈轴对称。再说个有名的:北京城的布局。这可是最典型的轴对称布局了。它以故宫、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门为中轴线成左右对称。将轴对称用在艺术上,能使艺术品看上去更优美。 轴对称还是一种生物现象:人的耳、眼、四肢、都是对称生长的。耳的轴对称,使我们听到的声音具有强烈的立体感,还可以确定声源的位置;而眼的对称,可以使我们看物体更准确。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轴对称。 数学离我们很近,它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离不开数学,数学,无处不在,上面只是两个极普通的例子,这样的例子根本举不完。我认为,生活中的数学能给人带来更多地发现。

数学研究几何小论文初中

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金华四中 初一(9)班 毛以华 指导老师:方云兵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几何图形已经成了生活中的”常客”,处处都有几何图形的身影,比如说:三角形的自行车架,圆形的窨井盖和汽车轮子,圆柱型的花盆等等,这种种说明几何图形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材料一:窨井盖为什么是圆形的?1. 小学中我们学到过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所以窨井盖也是用了这一原理,所以说,圆形的窨井盖所用的材料是最少。2. 圆有一个圆心,在圆内,直径都相等,而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长是不相等的,所以圆的承受力是最大的。3. 圆形的窨井盖还有便于运输的优点。材料二:为什么自行车架是三角形?1. 三角形有一种特性,就是三角形稳定性。任取三角形两条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第三条边连接 。∵第三条边不可伸缩或弯折 。∴两端点距离固定 。∴这两条边的夹角固定 。∵这两条边是任取的 。∴三角形三个角都固定,进而将三角形固定 。∴三角形有稳定性 。任取n边形(n≥4)两条相邻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不止一条边连接 。∴两端点距离不固定 。∴这两边夹角不固定 。∴n边形(n≥4)每个角都不固定,所以n边形(n≥4)没有稳定性。材料三: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由几何图形构成的商标例如奥迪(图1),雪佛兰(图2),宝马等等。在生活中几何图形的应用真是无处不在,人们利用几何图形的种种特性来方便我们生活。就如罗丹说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生活中不是没有数学,而是看你有没有去发现它了。(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初中数学小论文今天,在我们数学俱乐部里,老师给我们研究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其实也是一道有些复杂的找规律题目,题目是这样的“有一列数:1,2,3,2,1,2,3,4,3,2,3,4,5,4,3,4,5,……。这列数字中前24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我一拿到题目,心里猛然想到,这题目必须得按照规律来做。想法一:开始我便先试着先3个一组来求和,6,5,10,9,12,15,14……。这样一看,这些数字各有特征,关键就是找不出合适的规律。于是,我又找4个一组来求和,8,10,12,16,20……。仔细一看,好像也没什么规律,我只好再试着找5个一组来求和,9,14,19,24……,这样一来就非常明显的看出它们是等数列,我非常高兴,再把240÷5=48(组),5个一组,(1、2、3、2、1),(2、3、4、3、2),(3、4、5、4、3),(4、5、6、5、4)……那么就可以求出末项的和,9+47×5=244,把首项加末项的和乘项数除以2,(9+244)×48÷2=6072。这样就完成了!想法二:我又发现每组开头第一个数字恰好分别是1,2,3,4……48,那么另一种方法就产生了,(1+48)×48÷2×2+(2+49)×48÷2×2+(3+50)×48÷2×2=6072。这样想也合乎情理,也是一个理得清楚而且又实用的方法!想法三:我又发现有N组时,他的和也是把(1+2+3+4+……+N)×5+4N=你要求那N组数的和,比如(1+2+3+4+……+48)×5+4×48=6072。这个规律也是要通过不断来细心观察与研究得来的,这个规律虽然有些抽象,但如果是自己弄明白了,那还要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容易些。我做的只是其中的三种解法,其实方法还有很多,但是要靠自己来找其中的规律,解其中的奥秘!

浅谈诚实与数学

几何画板数学研究论文

可以的首先是数学绘图软件,个人觉得几何画板这款软件是比较好的,不仅可以画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也可以构造复杂的空间立体几何图形,利用其中的点、线、圆工具和多边形工具等,可以画出各种几何图形,还可以借助其中的构造命令构造出平行线、垂线和圆等,总之可以在短时间内画出需要的几何图形。其次,数学公式可以借助专业的公式编辑器MathType来完成,这个软件界面非常清晰,在公式编辑区域上方都是公式模版,模版下面还有很多可选模版,所以说包括的数学符号有太多了,不管是什么样的公式,都是可以用它编辑的。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积极的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篇一:高中数学教学 反思 一、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积极的与时俱进,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侧重于对各种数学知识的讲授。在新课程大背景下,教师要积极的更新教学理念,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大胆的抛弃以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数学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然后予以合理的 总结 和引导。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气氛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积极的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难度较大,整体学习压力较大。而且,很多学生都认为高中数学十分枯噪乏味,甚至晦涩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严谨性院,因此实际课堂气氛往往会流于便沉闷,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院。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便要注意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各种数学问题展开教学。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紧密围绕学生这个中心。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很多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主宰着整个课堂。处于这样的模式之下,学生只能十分被动的、机械的跟随教师的脚步,接受教师对各种数学知识的讲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显然无法很好的开展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要注意积极的转变自身的角色,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将自己放在服务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并始终围绕学生为主体这个中心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并积极的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发挥自身主体性院的空间。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和学生进行互动,并鼓励学生随时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积极完善 教学 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对高中数学来讲,涉及到大量的数学知识,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注意积极的完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展开针对性较强的教学。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应用演示法,向学生展示各种几何模型。并借助教学模型,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各种几何结论。而且,在一节课中,按照实际教学需要,教师还可以积极的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全面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总之,只要能够为教学活动服务,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五、将现代化技术引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开始被大量的应用到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要注意熟练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并将其合理的应用于教学活动中。高中数学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和公式等,单纯由教师进行口头讲授,学生大多会感到十分枯噪乏味。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还会出现难于理解的现象,影响教学效果。此时,教师便可以积极的将各种现代化技术利用引入课堂。课前,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并从网络上收集一些有趣的教学素材和案例等,制作出内容丰富,趣味十足的课件。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适时的将PPT展示给学生们观看。并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课件内容,分析各种数学问题。这样一来,不但有效的增加了课堂容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中一些问题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题目和相关图形直观的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在讲解棱锥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电脑进行演示。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篇二:高中数学信息技术的运用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形成动态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高中数学的内容与图形有关的较多,高中生的各方面能力发展还不完善,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其理解难度较大的图形问题,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使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原本静态的图形“动起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在教学立体图形三视图时,以长方体为例,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让学生对长方体的直观图有所了解,然后从这些生活物品中分离出的长方体直观图,让学生对长方体的高、长、宽有初步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找出屏幕上长方体的高、长、宽,并进行三视图的绘画。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培养学生的空间 想象力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分析 1.对软件进行模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高中数学的教学,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创新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应用,给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空间四边形时,假如教师单纯地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图,学生很容易形成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是相交的这一错误观念。教学时借助几何画板可为学生画出立体的空间四边形,并向学生展示旋转的空间四边形。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空间四边形有了形象具体的认识,使学生的空间感得到增强,提高了其想象力和观察力,对异面直线的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 2.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入本节知识的内容,有时直接提出本节课程要学习的知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方式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学习才会有动力,才能主动学习,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将会降低教学的最终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将声音、动画和视频进行有效的结合,为学生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讲述象棋发明的小 故事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从而引出本节要学习的等比数列求和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要学习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进行思考,国王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发明者提出的要求,让学生自主研究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 三总结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再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情况,说明了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篇三:高中数学新课程实践 一、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转变 现在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有不同的版本,其中又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和内容,满足个性化的发展,摒弃了以前的高中数学教材以往所有高中生一种教材的教学诟病。其特点突出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双基,删除了过时的内容并且补充了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内容,注重对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 文化 价值;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较好的把握了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内容的要求。例如,必修3中新增了算法的内容。“算法”在当今数学和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已经凸现出来,他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学习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对于理解算理、提高 逻辑思维 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也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感受、学习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习和体验算法的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言;并将算法的思想方法渗透到高中数学的有关内容中,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二、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把教科书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照本宣科,不加分析的满堂灌,学生则听得很乏味,感觉有点看电影。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是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处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不能大包大揽,把结论或推理直接展现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让师生、生生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多边互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同时,由于学生认知方式、水平、思维策略和学习能力的不同,一定会有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实施“差异教学”使人人参与,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这样也体现了教学中的民主、平等关系。 三、高中数学教学结构的转变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所有问题皆在课堂内解决(尤其高中数学课),学生时时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下,高中数学课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给学生广阔的学习时空。教师开放组织形式,如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单位、厂矿里各种生产情况、入口年龄分布情况等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开放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等。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家庭、社会寻找鲜活的数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课前自学、尝试练习、提出疑问、小组合作等不受限制。开放教学过程。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时刻关注并捕捉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四、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它呼唤课堂教学要走向现代化,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使用、 网络技术 的应用等,一改以往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教学必修3中“统计”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习题时,教师利用电脑设计教学情境,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屏幕上有声有色地出现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路口,学生在实景中搜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高涨,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快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如教学必修4中探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利用多媒体展现图象的平移、变换实况,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变化的过程情景,自然容易接受。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探索数学结论,还应鼓励学生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处理繁杂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以取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转变 如今新的课程标准下,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整体性、激励性、发展性功能,注重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标准多元。一改以往以分数论英雄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评价,要求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既关注数学学习结果,也关注数学学习过程,既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也关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变化,再者,客观上,由于所选模块的不同,班与班,学生与学生失去可比性,在新的评价体系中,还引入了模糊的等级评价以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如选课时数、平时成绩、模块成绩等占不同比例,对评价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更趋科学合理,对转变应试 教育 为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对未来高考的改革、人才的选拔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就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而言,目前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不能怨天尤人。高中数学课程必须改,但怎么改,不仅是专家的事,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都要自觉学习、贯彻课改新理念,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客观冷静地分析和对待高中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争取尽快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

去找导师啊,想当年我毕业论文网上都搜不到什么,导师给一部分,自己做一部分,在就差不多啦

初中几何动点问题研究论文

动点题型是现在比较火的一个题型,首先做动点题一定要有很敏捷的思维,也要很心细,同时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要强,具备这三点不论是哪一种动点题都可以比较轻松解决,但是少不了的是你的基础功底。做动点题的时候你可以参照一些方法:第一是以静化动,把问的某某秒后的那个时间想想成一个点,然后再去解,第二是对称性,如果是二次函数的题,一定要注意对称性。第三是关系法:你可以就按照图来,就算是图画的在不对,只要你把该要的条件列成一些关系,列出一些方程来。中等的动点题也就没问题了。但是在难一点的动点题就要你的能力了,比如让你找等腰三角形的题,最好带着圆规,这样的题你要从三个顶点考虑,每一条边都要想好,然后再求出来看看在不在某个范围内,当然方法有很多,你要多做题,善于总结

【初一数学:令人头疼的数轴动点问题,解题技巧,一招必会】¥Z4zbq6faEa%22%3A%22779%22%2C%22poster%22%3A%22http%253A%252F%252Fvdposter.bdstatic.com%252F823b4337aff64f4e88b7c3043ffff686.jpeg%22%2C%22source%22%3A%22%5Cu597d%5Cu770b%5Cu89c6%5Cu9891%22%2C%22s%22%3A%22bffb477c1406152e04290490c6f78cfd%22%2C%22isHttps%22%3A1%2C%22isCompilation%22%3Anull%2C%22jsy%22%3A1%7D&top=%7B%22sfhs%22%3A1%2C%22_hold%22%3A2%7D&videoapp=1&vlib=1&trace=6348726884012304794

仔细读题,把关键句找出来,写在草稿纸上。最好用铅笔画图,避免卷子污损导致看不清题,扰乱自己的视线。——芊【满意请采纳,谢谢!

  • 索引序列
  • 中学几何研究论文
  • 初中几何研究论文
  • 数学研究几何小论文初中
  • 几何画板数学研究论文
  • 初中几何动点问题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