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

发布时间: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是二本大学。

2018年,郑州轻工业学院被确定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12月4日,教育部向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同意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大学的函》(教发函[2018]136号),郑州轻工业学院正式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抓住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

扩展资料:

学校拥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校现有20个二级学院,67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2000余人,全日制研究生1200余人。学校一直面向全国招生,已为国家输送 10 余万名毕业生,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郑州轻工业大学在利用国际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方面走在河南高校的前列。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等国教育集团和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经常选派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考察,并聘请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进行学术交流。

与美国奥克兰大学、意大利卡梅利诺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学校设有河南省最早的雅思考试中心,并被英国驻华使馆誉为“中国最好的考点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州轻工业大学

这个整理起来是比较费时间的。我知道,眼科研究是中文核心期刊。医学类的可以找时间整理下。

本刊坚持开放办刊,一视同仁地发表校内外作者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既尊重名家名作,又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中青年作者。刊载内容遍及文史哲、经管法、文化与艺术等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重点刊载经济与管理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文学与文艺学研究、哲学与历史研究、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社会学与法学研究、艺术与文化研究以及其他专题研究等学术成果。 本刊是河南省一级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计量指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固定全文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加盟期刊,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其刊载的所有资讯均通过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4版)显示,我刊影响因子居于全国理工类院校社科学报第17位。

一、郑州轻工业大学是几本大学 郑州轻工业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骨干高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 二、郑州轻工业大学简介 郑州轻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抓住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属河南省人民政府;2009年被列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约共建郑州轻工业学院;2018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科专业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近年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拥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0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有8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目前拥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4个、省级二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实力雄厚。 师资队伍 学校始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汇聚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国家“”人选、国家“*”教学名师、河南省“*”人选、省级特聘教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省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0余人,形成了以院士及河南省特聘教授为核心,以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博士为中坚,以中青年教师为支撑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学校持续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现有在校生22000余人。学校一直面向全国招生,已为国家输送 10 余万名毕业生,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和“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全国烟草行业、家电行业、电池行业、食品行业、工业设计行业的大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都是我校的毕业生。学校获得“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高校军训先进单位”“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等荣誉称号。 科学研究 学校设有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机械装备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学科平台27个,加入了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拥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5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1800多项,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90余项。自然科学研究论文被SCI、EI、ISTP收录的数量1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00余部。《轻工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南省二十佳期刊。 社会服务 学校与郑州市、许昌市、济源市等地市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国内一批烟草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与轻工及相关领域的大型企业如三全、双汇等知名食品企业,新飞、海尔等知名家电企业保持着长期而深入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香精香料、动力锂离子电池、新型功能材料、食品加工、轻工机械、智能控制的研究等项目,在实现产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长年为红塔集团、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神马集团等著名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东风校区、科学校区和禹州实习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1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学校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7亿元,拥有6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拥有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Elsevier、Wiley、IEEE、SCI和中国知网全库等数据库176个,其中外文数据库86个。拥有功能齐全、应用丰富、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全校的万兆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27G,是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对外交流 学校在利用国际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方面走在河南高校的前列。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等国教育集团和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经常选派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考察,并聘请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进行学术交流。学校设有河南省最早的雅思考试中心,并被英国驻华使馆誉为“中国最好的考点之一”。 校园文化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和“崇德、尚学、和谐、创新”的校风,逐渐凝练形成了以朴实无华的思想作风、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拼搏的担当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成为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潮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 郑州轻工业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郑州轻工业大学在哪里 郑州轻工业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郑州轻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郑州轻工业大学教务处电话 郑州轻工业大学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郑州轻工业大学招生办电话 郑州轻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郑州轻工业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郑州轻工业大学有什么专业 附招生专业目录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审稿

1、《〈尚书〉民族思想初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62-68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期刊);2、《新时期孟子心性论的性质和内涵研究综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9-24页;3、《新时期孟子心性论逻辑架构研究述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118-121页;4、《舜、禹、汤、武本不同——〈尚书〉“圣王”形象“被同质化”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已采用,待发;中文核心期刊);5、《经史分途的“文化层级”和“身份选择”意识——以司马迁及〈史记〉为中心》,《阴山学刊》2011年第9期(已采用,待发)。6、《过度疑古的成因综探》,《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69-72页;7、《近十年孟子诗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5-19页;8、《连续、递嬗与循环——〈尚书〉的历史变动观》,《东方论坛》,2010年第2期,第89-95页;9、《〈尚书〉的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2期,第84-86页及第108页;10、《〈尚书〉的历史本原论和历史主体论初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7页;11、《〈尚书〉的历史审美观初探》,《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7-8期,第94-97页;12、《〈尚书〉“革命”论的提出及其历史影响》,《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62-64页;13、《儒家后嗣观念对宗教意识和历史意识的影响》,《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第129-131页(CSSCI期刊);14、《〈尚书〉历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95-99页;15、《新时期孟子心性论与其他心性学说的比较》,《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52-56页;16、《“李小龙暴猝”?》,《咬文嚼字》,2011年第1期,第19页;17、《“天子”新考》,《文化学刊》,2011年第1期,第140-145页(此文曾在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内部刊物《励学》2010年第3期第29-36页上刊发、内部交流);18、《孟子和汤因比历史思想之比较》,《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2期,第102-108页(中文核心期刊);19、《中国原始历史意识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论中国原始历史意识溯源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求索》,2009年第7期,第200-203页及第211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20、《言语之外的孔子形象——以〈论语·乡党篇〉为中心》,《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37-40页;21、《孟子思想渊源综考》,《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第65-70页;22、《索绪尔其人其事对治史治学的启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101-103页;23、《被忽视的另一面——谈“三礼”中尊重女性和子女的思想》,《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109-112页;24、《〈尚书〉历史变动观的两重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84-87页;25、《文化定向与范式人格》,《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1-23页;26、《〈尚书〉天人关系新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32-36页(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7、《〈尚书〉的大一统思想》,《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47-49页;28、《“法先王”思想与周代的特殊关系》,《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2008年:29、《对孔子“生而知之”论的再辨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88-190页,约7000字;30、《孟子“心性论”文学价值的新时期研究》,《时代文学》(理论版)(中文核心),2008年5月下半月刊,第93页,约2500字;1998-2007年:31、《科普也应讲统一战线》,1998年4月5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约800字;32、《对初中语文教材的改进意见》,收入《新世纪语文改革与探索特辑》,陕西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2001年5月版,第856-857页,约9000字;33、《“道狭草木长”的“长”》《咬文嚼字》(学生版),2001年第1期(创刊号),第23页,约800字;34、《咬一咬高中第二册语文教材》,收入《中国教师优秀论文集成》,珠海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355-356页,约9000字;35、《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指误》,《语文知识》,2004年第10期,第34页,约1000字;36、《“弃养”与“弃世”》,《咬文嚼字》,2005年第9期,第39页,约800字;37、《毕业了,班级公物怎么办?》,《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10期,第29-30页,约2000字(该文入选:《影响班主任的101个经典管理案例》,朱玉忠主编,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8篇,第48-50页)。

本刊坚持开放办刊,一视同仁地发表校内外作者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既尊重名家名作,又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中青年作者。刊载内容遍及文史哲、经管法、文化与艺术等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重点刊载经济与管理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文学与文艺学研究、哲学与历史研究、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社会学与法学研究、艺术与文化研究以及其他专题研究等学术成果。 本刊是河南省一级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计量指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固定全文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加盟期刊,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其刊载的所有资讯均通过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4版)显示,我刊影响因子居于全国理工类院校社科学报第17位。

河南正式期刊入选国内各类核心期刊情况一、 社科期刊部分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统一刊号 地 址 邮编 电 话 社科核心 中文核心 CSSCI社会期刊(中文核心2011年版9种)1 中州学刊 省社科院 省社科院 CN41-1006/C 郑州市文化路50号中州学刊杂志社 450002 00、04、08 04、08、11 08C2 史学月刊 河南大学、省历史学会 河南大学 CN41-1016/K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东一斋 475001 00、04、08 04、08、11 08C3 华夏考古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CN41-1014/K 郑州市陇海路北三街9号 450000 00、04、08 04、08、11 08C4 河南社会科学 省社科联 省社科联 CN41-1213/C 郑州市丰产路23号 450002 00、08 04、08、11 08E5 档案管理 省档案局 省档案局 CN41-1216/G2 郑州市金水路17号(省委北院) 450003 0371-6590230104、08、116 领导科学 省社科联 省社科联 CN41-1024/C 郑州市丰产路23号 450002 0371-6393420904、08、117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省金融学会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CN41-1078/F 郑州市丰产路55号 450002 0371-6579919804、08、118 中原文物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CN41-1012/K 郑州市农业路8号河南博物院 450002 00、08 04、08、119 学习论坛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CN41-1023 郑州市文化路44号 450002 0371-635655101110 新闻爱好者 河南日报社 河南日报社 CN41-1025/G2 郑州市农业路28号 450003 0371-6579613404、0811 企业活力 省社科院 省社科院 CN41-1020/F 郑州市文化路44号附1号 450002 0371-6356551004大学学报(中文核心2011年版7种)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南师大 河南师大 CN41-1011/C 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453007 00、08 04、08、11 08C2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CN41-1027/C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 450001 00、04 04、08、11 08C3 经济经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省教育厅 CN41-1421/F 郑州市文化路80号 450002 00 04、08、11 08C4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解放军总参某部政治部 CN 41-1164/H 河南洛阳036信箱60号 471003 00 04、08、11 08C5 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CN41-1028/C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校内6号楼 475001 00、04、08 04、08、11 08E6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河南省教育厅 CN41-1289/F 郑州市郑花路29号 450011 04 08、11 08E7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改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省教育厅 41-1291/D 郑州市文化路80号 450002 0371-6385144811 10E8 信阳师院学报(哲社版) 信阳师院 信阳师院 CN41-1030/C 信阳市长安路237号信阳师范学院 464000 009 商丘师院学报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省教育厅 CN41-1303/Z 商丘市平原路55号商丘师院 476000 00二、 自然科学期刊部分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统一刊号 地 址 邮编 电 话 科技核心 中文核心 CSCD社会期刊(中文核心2011年版19种)1 电波科学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CN41-1185/TN 新乡市荣校路34号信息产业部第22所138信箱 453003 08 04、08、11 08C2 机械强度 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CN41-1134/TH 郑州市嵩山南路81号 450052 08 04、08、11 08C3 棉花学报 中国农学会 CN41-1163/S 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 455000 08 04、08、11 08C4 眼科研究 省眼科研究所 CN41-1095/R 郑州市纬五路7号 450003 08 04、08、11 08E5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CN41-1308/S 郑州市航海东路南郑州果树研究所 450009 08 04、08、11 08E6 机械传动 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齿轮专业协会 CN41-1129/TH 郑州市嵩山南路81号 450052 08 04、08、11 08E7 灌溉排水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水利学会 CN41-1337/S 新乡市建设路173号 453003 08 04、08、11 08E8 烟草科技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CN41-1137/TS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 450001 08 04、08、119 矿山机械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 CN41-1138/TD 洛阳市涧西区重庆路 471039 08 04、08、1110 轴承 洛阳轴承研究所 CN41-1148/TH 洛阳市吉林路 471039 08 04、08、1111 电光与控制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CN41-1227/TN 洛阳市凯旋西路25号 471009 08 04、08、1112 河南农业科学 省农业科学院 CN41-1092/S 郑州市农业路1号 450002 08 04、08、1113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许昌继电器研究所 CN41-1401/TM 许昌市许继大道1706号 461000 08 04、08、1114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CN 41-1385/P 郑州市陇海中路66号 450052 0371-6353506804、08、1115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CN41-1128/TV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450003 0371-6602240904、08、1116 地域研究与开发 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CN41-1085/P 郑州市陇海中路64号 450052 人文核心 04、08、11 CSSCI17 眼科新进展 新乡医学院 CN41-1105/R 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新乡医学院 453003 08 08、1118 耐火材料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 CN41-1136/TF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3号 471039 08 08、1119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省水利厅 CN41-1387/TV 郑州市纬五路11号省水利厅 450003 08 11 08E20 金刚石与模料模具工程 郑州模料模具磨削研究所 CN41-1243/TG 郑州市华山路121号 450013 08 04、0821 中国棉花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CN41-1140/S 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 455000 08 04、0822 中国水土保持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CN41-1144/TV 郑州市金水路11号 450003 08 04、0823 断块油气田 中原石油勘探局 CN41-1219/TE 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457001 0393-48248570824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郑州大学 CN41-1181/R 郑州大学一附院内 450052 08 0425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CN41-1222/TH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39号 471039 0379-626901080426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新乡医学院 CN41-1106/R 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新乡医学院 453003 0373-38314560427 数学季刊(英文) 河南大学 CN41-1102/OI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 475001 0371-388169604 08E28 炼油技术与工程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CN41-1139/TE 洛阳市七里河063信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471003 08 0429 矿产保护与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CN41-1122/TD 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 450006 0830 中国瓜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CN41-1374/S 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450009 0831 化学研究 河南大学 CN41-1083/O6 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大校内 475001 0832 材料开发与应用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CN41-1149/TB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21号 471039 0833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 CN41-1192/R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450003 08大学学报(中文核心2011年版10种)1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大学 CN41-1100/N 开封市明伦街 475001 08 04、08、11 08E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师范大学 CN41-1109/N 新乡市建设路 453007 08 04、08、11 08E3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大 CN41-1112/S 郑州市文化路 450002 08 04、08、11 08E4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CN41-1340/R 郑州市科学大道 450001 08 04、08、115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工业大学 CN41-1378/N 郑州市嵩山路 450052 08 04、08、116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郑州大学 CN41-1339/T 郑州市科学大道 450001 08 08、11 08E7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郑州大学 CN41-1338/N 郑州市科学大道 450001 08 08、118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科技大学 CN41-1362/N 洛阳市涧西区西 471003 08 08、119 信阳师院学报(自然版) 信阳师范师院 CN41-1107/N 信阳市长安路 464000 08 04、1110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版) 河南理工大学 CN 41-1384/N 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 454003 09 1111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版) 郑州轻工业学院 CN41-1172/TS 郑州市东风路 450002 0812 新乡医学院学报 新乡医学院 CN41-1186/R 新乡市金穗大道 453003 08河南省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数量统计类别 2004年版 2008年版 2011年版 备注社科期刊 10 9 9 2011年版新增1种,出局1种高校社科学报 5 6 7 2011年版新增1种科技期刊 24 22 19 2011年版新增1种,出局4种高校自科学报 6 8 10 2011年版新增2种总计 45 45 45 总数在全国排名第13位说明: 中文核心期刊分七编: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第二编 经济;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第四编 自然科学;第五编 医药、卫生;第六编 农业科学;第七编 工业技术。从2011年起由4年1版改为3年1版,河南期刊入选2008年版44种、2011年版44种,表中刊名黑体的为2011年(第六版)中文核心期刊,有5种期刊退出(蓝色)、5种期刊新进入(红色),与2008年数量相同。其他核心期刊中的人文核心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2008年版;CSSCI为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核心库来源刊;科技核心为科技部主编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每两年遴选一次;CSCD为中国科学院开发研制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核心库来源刊,每两年遴选一次。

核心期刊没有省级之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本刊坚持开放办刊,一视同仁地发表校内外作者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既尊重名家名作,又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中青年作者。刊载内容遍及文史哲、经管法、文化与艺术等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重点刊载经济与管理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文学与文艺学研究、哲学与历史研究、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社会学与法学研究、艺术与文化研究以及其他专题研究等学术成果。 本刊是河南省一级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计量指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固定全文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加盟期刊,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其刊载的所有资讯均通过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4版)显示,我刊影响因子居于全国理工类院校社科学报第17位。

郑州轻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抓住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学校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属河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约共建高校;2009年和2018年两次列入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大学;2020年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近年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拥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化学两个ESI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装备智能制造”2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省级重点学科18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设计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个。,学校始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汇聚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校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近800人,博士学位教师800余人。汇聚了双聘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专家、中原学者、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省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0余人,形成了以院士及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博士为中坚,以中青年教师为支撑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持续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已为国家输送近15万名毕业生,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全国食品行业、烟草行业、家电行业、电池行业、工业设计行业的大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都是我校的毕业生。学校获得“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高校军训先进单位”“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等荣誉称号。,学校设有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食品生产与安全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机械装备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学科平台44个,拥有16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35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130余项。自然科学研究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20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00余部,授权专利900余件。《轻工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充分发挥在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电气装备智能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轻工机械、工艺美术等领域研究优势,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先后与郑州市、许昌市、济源市等地市签订了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内一批烟草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与河南省支柱产业、产业集群、轻工行业的大型企业如大用、三全、双汇、好想你等知名食品企业,与许继、森源、平高等知名电气企业,与美的、海尔等知名家电企业,与平煤神马、濮阳惠成、多氟多等知名化工企业,与宇通客车、中信重工等知名机械企业保持着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学校现有科学校区、东风校区和禹州实习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200余亩。学校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拥有各类中外文纸质图书238万余册,电子图书860万余册;拥有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有Nature、Elsevier、Wiley、IEEE、SCI和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及自建数据库、免费数据库共170余个,拥有全国高校首家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拥有功能齐全、应用丰富、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全校的万兆校园网,是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引进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方面走在河南高校前列。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荷兰、爱尔兰、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家近8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经常选派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考察,并聘请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广泛进行学生交流、联合培养等合作。与美国奥克兰大学、意大利卡梅利诺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学校设有河南省最早的雅思考试中心,并被英国驻华使馆誉为“中国最好的考点之一”。,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渐凝练形成了以“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朴实、务实、扎实”的校风、“立德树人、格物致知”的教风和“勤奋向上、求知笃行”的学风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学校积极开展“最美轻大人”“轻大学子·榜样力量”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潮等第二课堂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获批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高校网络文化试点学校。,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力保证了学校教学、科研、学科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营造了团结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学校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高校‘五好’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国家级特色专业: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艺术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市场营销、朝鲜语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市场营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社会工作、应用化学、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自动化

1、郑州轻工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郑州轻工业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 2、郑州轻工业大学简介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属河南省人民政府;2009年被列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约共建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近年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学校拥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拥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1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设计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个。 师资队伍 学校始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汇聚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国家“”人选、国家“*”教学名师、河南省“*”人选、省级特聘教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省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0余人,形成了以院士及河南省特聘教授为核心,以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博士为中坚,以中青年教师为支撑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学校持续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已为国家输送10余万名毕业生,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全国食品行业、烟草行业、家电行业、电池行业、工业设计行业的大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都是我校的毕业生。学校获得“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高校军训先进单位”“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等荣誉称号。 科学研究 学校设有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食品生产与安全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机械装备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一批轻工特色鲜明的省部级学科平台,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学校拥有16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21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200余项。自然科学研究论文被SCI、EI、ISTP收录的数量2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00余部。《轻工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 社会服务 依托郑州轻工业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轻大钧陶瓷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在香精香料、锂离子电池、新型功能材料、食品加工、轻工机械、智能控制、工艺美术等领域研究优势,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先后与郑州市、许昌市、济源市等地市签订了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内一批烟草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与轻工及相关领域的大型企业如三全、双汇等知名食品企业,与美的、海尔等知名家电企业,与宇通客车、中信重工等知名机械企业保持着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东风校区、科学校区和禹州实习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100余亩。学校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拥有各类中外文纸质图书230余万册,电子图书850余万册;拥有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Elsevier、Wiley、IEEE、SCI和中国知网全库等数据库170余个,自建数据库、试用数据库、免费数据库共160余个。拥有功能齐全、应用丰富、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全校的万兆校园网,是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对外交流 学校在利用国际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方面走在河南高校的前列。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等国教育集团和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经常选派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考察,并聘请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进行学术交流。与美国奥克兰大学、意大利卡梅利诺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等国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学校设有河南省最早的雅思考试中心,并被英国驻华使馆誉为“中国最好的考点之一”。 校园文化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渐凝练形成了以“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朴实、务实、扎实”的校风、“立德树人、格物致知”的教风和“勤奋向上、求知笃行”的学风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学校积极开展“最美轻大人”“轻大学子·榜样力量”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潮等第二课堂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获批为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高校网络文化试点学校。 党建思政 学校始终坚持,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力保证了学校教学、科研、学科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营造了团结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学校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高校‘五好’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郑州轻工业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郑州轻工业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郑州轻工业大学在哪里 郑州轻工业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郑州轻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郑州轻工业大学教务处电话 郑州轻工业大学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郑州轻工业大学招生办电话 郑州轻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郑州轻工业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

郑州轻工业大学的毕业论文

尹志刚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尹志刚,中国人名,同名人物分别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北京行政学院教授、中共原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等。1985年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取得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郑州轻工业学院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工作,1986年10月任助教,1990年3月~1991年10月在郑州大学攻读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理论课程,各门功课优秀。1991年12月晋升讲师,1993年10月被评为郑州轻工业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1996年获原轻工业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所教《有机化学》被评为河南省优秀课程。 1997年10月,以42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6月,研究生毕业,同年8月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期间完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篇,EI收录2篇。2000年9月考入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5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7月获得应用化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期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辽宁省博士点基金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9篇,SCI收录3篇,EI收录1篇。 2003年6月返回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作,同年9月出任化工工艺系主任,并先后同大连理工大学赵德丰教授、美国北卡大学H.S. Freeman教授进行合作进行非诱变性芳胺中间体以及偶氮染料方面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篇,SCI收录3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三项科研项目通过省级鉴定。2003年8月 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004年3月 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第三次素质教育征文活动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2004年5月 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人选(《教育时报》2004-6-29),2004年8月 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2004年9月 获得郑州轻工业学院 “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2002)、郑州轻工业学院科研基金(2002)、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基金(2003)、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4)、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2005)、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启动基金(2005)等基金的资助。

首先,修够学分不光只是说你的学分修够就可以申请毕业的。还需要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比如专业基础课要满足多少学分,专业选修课要满足多少学分。这些都会在你们的教学大纲中具体规定的。其次,你还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然后,你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提出申请,如果提前毕业的各项要求,你都满足的话,就可以提前毕业了。但一般而言,能提前毕业的人很少。打个比方,有一门你必须选修的课程是在第7学期开设的。你没有读到大四就不能选的话,你可能就很难提前毕业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很多同学在问郑州轻工业大学自考难不难?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家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而郑州轻工业大学是河南省主管部门和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官方自考主考院校,郑州轻工业大学是正规公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自考难不难?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答案的。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及学制不同,自考是“宽进严出”。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郑州轻工业大学自考包过可靠吗?首先先问问自己,所有的科目都能坚定能考过吗?自考是一种过程,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尤其是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善于自主学习的考生才是自考的最终胜出者。所以郑州轻工业大学自考难不难?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知道,这个是比较难的。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郑州轻工业大学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大自考全国平均通过率一般在10%--30%左右,郑州轻工业大学自考通过率也可以参考。大自考即是完全通过自己自学,不借助任何辅导班的长线自考。问郑州轻工业大学自考难不难的朋友们,看下这个通过率,虽然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些。自考独立办班俗称小自考。小自考就是人们一般说的短线自考。这种自考主要是参加一些办学单位组织的助学班,同时也就国家的政策即办学单位自己能够组织一些科目的考试,另一部分科目是参加国家组织的国家统一考试。郑州轻工业大学自考包过的说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大家都要统一参加考试,只要是考试就会有不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的考试科目一部分来自郑州轻工业大学自学考试,一部分来自你在的办学单位,这种自考要相对简单些,基本上通过率在80%以上,这类小自考通过率相对高很多。自考很难通过率低是针对社会自学考试的考生,这部分考生大多数是有家有业的在职人员或待业人员,这一类人的学习时间少、精力有限,而且缺乏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因而通过率很低,但是对于各大高校为自考生组织的自学考试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只能通过自学来考试,如果有人跟你说郑州轻工业大学自考包过,那么你就要打个问号了。另外,2023年郑州轻工业大学自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招生老师坐标郑州市,是多所学校助学合作办学点,关于郑州市成人学历提升有想了解的欢迎提问,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郑州轻工业大学自考自考报名入口:

郑州轻工业学院论文格式

郑州轻工业大学招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有三种类型:高中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专科、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学制为5年、高中起点升专科学制为2.5年、专科起点升本科学制为2.5年。对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成人高考本科学历学位证的获取,一般需要达到以下要求:1.英语成绩达标(本科在读期间通过学位英语考试),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学位英语目前大部分省份都是统一考试,个别省份取消学位英语,由报考院校单独组织考试。2.课程达标,学位课程一般每个专业都是三门课程,学位课程的成绩一般要求是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平均分达到80分,不过学位课程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3.论文(普通本科院校其实对论文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字数达标、格式正确即可)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学位证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体而言,学位的申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努力还是可以拿到的,拿到之后对你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另外,2023年郑州轻工业大学成人高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郑州轻工业大学自考成考社会报名入口:

由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标题概括地说明该研究的目的及重要性,并极其扼要地表述是以何种实验材料与方法得出的何种研究结论,突出论文的新见解和研究结果的意义。前言简要表述本研究课题的背景、前人的研究结果和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实验(试验)内容和研究目的。

结果客观描述和科学分析实验(试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写明应用的公式、反应方程式;用表格、坐标图或曲线图准确列出实验中得出的数据;表述实验得出的最终结果。参考文献列出与本研究课题直接有关的前人发表的文献(包括参考前人的成果、方法、材料等)。

扩展资料: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规定:

1、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必须有外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其组成人员由学位授予单位遴选决定。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由学位授予单位确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2、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审查通过学士学位获得者的名单;负责对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报请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决议,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

3、决定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名单,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学位授予单位,在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授予学位的决议后,发给学位获得者相应的学位证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技成果报告

  • 索引序列
  •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审稿
  •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 郑州轻工业大学的毕业论文
  • 郑州轻工业学院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