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麻黄的研究进展论文

麻黄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麻黄的研究进展论文

麻黄为裸子植物,其茎为木质茎,属于茎木类药材。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麻黄中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及挥发油成分,挥发油有发汗作用,麻黄碱有显著的平喘作用,而伪麻黄碱则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后两者能使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化学递质的破坏减慢,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各中枢,如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使血压升高,支气管平滑肌发生良好而持久的弛缓,作用于心脏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应激性和加快传导,从而增加心率,增加排出量.大剂量可引起心脏抑制。麻黄碱在治疗剂量即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引起精神兴奋、失眠等症状,亦能兴奋中脑、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服用过量可引起烦躁、失眠等中枢神经兴奋症状,也有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正是因为麻黄的副作用,所以对于麻黄的炮制有着严格的要求。《伤寒论》中麻黄汤13方中均要求“麻黄去节,先煮麻黄,去上沫”。在《金匮要略》中,用麻黄者约 23 方,其中约有 9 方未要求去节先煮麻黄去上沫”。 仲景所谓的“去节”是指去茎间节和根节。《雷公炮炙论》明确指出:“用夹刀剪去节并头,槐砧上用铜刀细锉。”这就足以证明麻黄“去节”,当是“根节”、“茎节”皆去。 麻黄“去节”与否在功效上是有区别的,《伤寒论》太阳病篇中使用麻黄方剂大多注明“去节”,因太阳伤寒病一类证候,正气未虚,故宜使用麻黄汤类急急开腠发汗,鼓荡风寒之邪外出。麻黄“去节”后发汗之力迅猛。《金匮》所论的内伤杂病多因脏腑气血乖戾所致,即使有兼外感者,亦属内虚所致,故其发表宜轻不宜峻;其使用麻黄的目的,也主要取其平喘利尿之功,所以《金匮》用麻黄多不去节。如治疗历节病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青龙汤,用其治疗表寒里饮时,其中的麻黄要“去节”是取其发表散寒温化之力;但用来治疗寒饮挟热的肺胀病时,其麻黄则不去节,是取其宣肺利水之功。于此可见,麻黄的“去节”与否,仲景全是以其病机为准绳。《本草纲目》曰:“麻黄发汗,驶不能御,根节止汗。”因此,麻黄带节虽然发汗力减弱,但没有直接的止汗作用;所以,麻黄带节发汗之力稍弱,不去节时可以适当考虑增加用量。有的学者对古人麻黄去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节、全节和节间三者,对小鼠毒性试验,以节的毒性大,特别是出现惊厥现象”并通过测定含量表明:“麻黄碱主要存在于茎髓部,即节间含量远高于节”。由此可见,麻黄去节使用,不仅有助于提高麻黄疗效,而且可以降低毒性.而近代为简化操作,入药麻黄多不去节。如《中国药典》(九零版)在麻黄炮制载:“麻黄,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文中未有“去节、除沫”的内容,此显然与古人用药不符。 麻黄“先煎”与“去沫”是并列之意,也是两个环节,先煎的目的就是去沫,而“沫,令人烦”,据李心机考证“令人烦”中“烦”为恶心之义,因浊沫难以下咽,令人恶心。笔者认为,在仲景书中,‘心烦”这个术语,在特定条件下,有时是对恶心”的表述,并说在巢元方之前的医学文献中,无恶心这一术语,根据文意和具体病证,烦或心烦有三义:一为恶心之意,二为烦躁之义,三为症状严重。 古代医家在对麻黄的应用观察中认为,麻黄之所以发汗之力迅猛,关健就在其“沫”之中,因为这种力量本身最能体现麻黄的轻扬升散,麻黄一经煎煮,这种轻扬升散的成份首先疾奔急出,浮而上聚而为沫。所以方有执说:“麻黄必须先煎,掠去上沫,恐令人烦,以其轻浮之气过于引气上逆也。”张锡纯说:“麻黄发汗之力甚猛,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实际上,我在大剂量煎熬麻黄时发现,在内蒙地区温度达到90 左右就会泛起大量泡沫,此时水还并未完全沸腾,当然有效成分更未煎熬出来,不去浮沫就很难观察药物煎熬是否得当,就是说要想去浮沫最好单独先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先煮可增加麻黄碱的溶出率,亦可增加其挥发油成份的损失。其泡沫中含有麻黄碱及挥发油成分,挥发油有较强的解热发汗作用,麻黄碱虽以平喘为主,也有发汗作用。麻黄碱量大时可致大汗、烦躁、恶心等副作用,所以去上沫,可使麻黄喊及挥发油的含量降低,其发汗及副作用也随之减弱,即可“减轻其悍烈之性”,有其临床意义。麻黄经适当炮制也可以避免发汗太过及其他副作用。总之.麻黄先煎与否,是非常灵活机动的,要视病情、体质和麻黄用量大小及其配伍情况来选择。一般来说,欲大汗猛汗者,则不不必先煎去沫;欲缓发慢散,务去邪以尽者,必当先煎去沫;体质弱或用量小者,必须先煎去沫,而体质壮实,用量较大者,则勿须先煎去沫;配伍单纯,不相互牵制者,应予先煎去沫,而配伍复杂,有相畏、相杀、相恶者,则不必先煎去沫。麻黄单煎最佳时间为30min;麻黄与葛根共煎最佳煎煮时间为 45min;麻黄、葛根与其他解表药合用时,麻黄与葛根同煎需先煎 35min以上,再与它药合煎。 作者曾经使用大剂量麻黄约40克左右的续命汤煮散,放水3000毫升煎熬一小时,水沸腾后降低温度到90度左右是泛出大量泡沫,去浮末约半小时后浮末散尽后继续熬半小时,从3000熬到1500~1700左右,治疗一中枢性面瘫,大约两周左右恢复~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载麻黄“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 研究结果表明,《伤寒杂病论》中含麻黄的方剂 32 首,占全部方剂的比例为12.40%。其中可进行剂量转换的为30 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麻黄单次用量与药味数、用水量、单次服用水量和服用次数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剩余水量无相关性,这与麻黄单次用量由单次服用水量、用水量、麻黄的剂量计算得出的结果基本相符。 同时,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麻黄是否为主药与以上各因素均无相关性。 因此,麻黄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其因证的轻重、病体的虚实、邪气的兼夹等情况而相应施量配伍的辨证论治思想。 此外,从六经分布来看其在阳证、阴证、阴阳合证中均有使用,与《伤寒来苏集》认为“太阳有麻黄症,阳明亦有麻黄症,则麻黄汤不独为太阳设也,见麻黄症即用麻黄汤,是仲景大法”的认识相符。因此,麻黄配伍特点及其量效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麻黄与杏仁配伍 麻黄为主药以麻黄汤为代表,麻黄用量为3两,杏仁为70个(1.65 两)。非主药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代表,麻黄用量为2两,杏仁为40个(0.94 两)。 剂量分析表明,麻黄为主药与非主药相比仅剩余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麻黄与杏仁配伍时无量效关系。一方面当表邪突出或里邪并不严重时麻黄需要在组方中居于最大剂量以祛邪外出,另一方面当配伍药物的药量大于麻黄时,并不影响其发汗解表的作用。临床使用时,若组方为 6 味药,每日2次,如麻黄为主药,则其服药剂量为 10.29 g(≈10 g),如为非主药则服药剂量为 7.43 g(≈7 g),其二者用量亦无差别。 麻黄与桂枝、芍药配伍 麻黄为主药的为麻黄升麻汤,其中麻黄2.5两、芍药0.25 两、桂枝0.25两,治疗“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 非主药以葛根汤为代表,其中麻黄3两、芍药2两、桂枝2两,方中更加葛根 4 两,区别于桂枝加葛根汤,“无汗”时则需用麻黄以发汗解表。 剂量分析表明,麻黄为主药与非主药相比仅药味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麻黄与桂枝、芍药配伍时,其主要作用仍为发汗解表。若表无外邪,可以通过调整配伍和用量发挥其“散”的作用而作为主药使用,正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载麻黄“止咳逆上气,轻扬能散肺邪。除寒热,散荣卫之外邪。破症坚积聚,散脏腑之内结”均突出其“散”的功效。临床使用时,若组方为 6味药,每日 2次,如麻黄为主药其服药剂量为 2.96g(≈3 g),如为非主药则服药剂量为5.62 g(≈6 g),其二者用量亦无差别。 麻黄与附子配伍 麻黄为主药时以麻黄附子甘草汤为代表,其中麻黄 2 两、附子1 枚(0.76 两)。 非主药时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为代表,其中麻黄2两、附子1枚(0.76 两)。 胡希恕教授认为六经八纲体系中的太阳证和少阴证分别为表证的阳证和阴证,故在甘草麻黄汤证的基础上出现阴证则需加用附子。 剂量分析表明,麻黄为主药与非主药相比各个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麻黄与附子配伍的作用亦为发汗解表,加大麻黄的用量组成麻黄附子汤则发汗力强,若寒证明显则增细辛之热、去甘草之缓,组成麻黄细辛附子汤以温阳发汗。 虽然临床应用时,组方为 6味药,每日 2 次,如麻黄为主药其服药剂量为15.24g(≈15g)明显大于其为非主药的服药剂量4.51g(≈5g),此因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的药味数为7个所致,因此在应用此方剂时应仍按照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使用方法进行辨证应用,不能减少其用量。 麻黄与石膏配伍 麻黄均为非主药,以越婢汤为代表,方中麻黄6两、石膏8两,此二药均是《伤寒杂病论》中最大用量方。说明麻黄与石膏配伍时用法较为单一,主要用于表有邪而里有热,且程度均较重,其中麻黄的作用为发汗解表。 此外,麻黄与石膏配伍时应作为非主药使用,二者使用的最佳比例为 3∶4。 临床使用时,若组方为6味药,每日2次,麻黄服药剂量为27.60g(≈28g)。 麻黄与半夏配伍 从半夏麻黄丸二者等量来看,麻黄在此方中为主药,在厚朴麻黄汤和射干麻黄汤中麻黄则均为非主药,其中麻黄均为4两(55.2g),半夏均为0.5升(合64g)。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胡希恕教授认为此方证见于表实见心下悸者,用于“心下悸,由于水饮停滞引起,应或见浮肿、表实无汗等症”,说明麻黄具有散水气的作用。 而厚朴麻黄汤和射干麻黄汤均治“咳”,麻黄的作用仍为“发汗解表”。 若组方为6味药,每日2次,则麻黄服药剂量为6.13 g(≈6g)。 《伤寒杂病论》中麻黄仅用于表证,主要功效在于发汗解表,仅麻黄升麻汤、半夏麻黄丸使用了其“散”的作用。 而且 麻黄无明显寒热属性 ,出现合并证时则通过配伍其他药物达到治疗复杂临床症状的目的。 量效关系研究发现, 麻黄与其他药物配伍呈非剂量相关 ,作为复方应用时多与杏仁、桂枝和芍药、附子、石膏、半夏进行配伍合用。 另外, 麻黄不与少阳之柴胡,阳明之大黄、芒硝合用,可见发汗时禁与“和法”或“下法”同时使用。 因此,严格遵守麻黄的药物配伍规律,并“依证组方用药”,才能灵活掌握其使用方法。1 外感发热 仲景用麻黄治疗外感发热最为多见。对于太阳伤寒表实证,其用量多根据表邪郁闭程度的轻重来增减,多与桂枝配伍。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小青龙汤等。 《伤寒论》35条载:“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此为表寒外束,卫郁营滞之证,“无汗”为汗不得出,说明寒邪郁闭肌表较重。仲景治以 麻黄汤 ,用麻黄三两开腠发汗,解卫气之郁闭,配伍桂枝二两透营达卫,温通经脉,二者相伍,使发汗解表之力倍增。 桂枝麻黄各半汤 条文言:“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反映了寒邪怫郁在表,欲解而不能解的状态,为表郁轻证。仲景取麻黄汤与桂枝汤各 1/3,麻黄减至一两,桂枝一两十六铢,小发其汗以解表散寒。 桂枝二麻黄一汤 证属已用汗法之后,言“汗出必解”知表郁更轻,故麻黄仅用十六铢合桂枝一两十七铢轻微发汗以解表。 仲景用麻黄还治疗寒邪闭表,郁而化热之发热,常配伍石膏,代表方如 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 越婢汤 等。 大青龙汤 证为外感寒邪郁闭肌腠较甚,卫阳郁滞化热,症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仲景用麻黄开泄卫气,以散寒邪,配伍石膏清泄郁热,因石膏阻碍麻黄的发汗作用,故重用麻黄六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条文言“寒少”为恶寒轻微,说明外邪已衰,“发热”则是阳郁化热未解,此处表邪郁热皆轻,故用小量麻黄十八铢祛微邪,配伍石膏二十四铢微清郁热。 另外,仲景用麻黄还治疗少阴阳虚外感之发热,其用量较小,多配伍附子,代表方如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等。《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此为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导致发热,故以小量麻黄二两解表散寒,以防过汗耗损阳气,配伍炮附子温经扶阳,助麻黄祛邪外出。 2 咳喘 仲景常用麻黄治疗外寒内饮之咳喘,其用量多为三至四两,常配伍细辛、半夏、干姜,方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表寒里饮日久,饮郁化热则配伍石膏,方如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越婢加半夏汤等。 《伤寒论》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发热而咳…… 小青龙汤 主之。”此为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故以麻黄三两发散风寒,宣肺平喘,配伍干姜、细辛、半夏温肺散寒,化痰涤饮。 小青龙加石膏汤证 与小青龙汤证相比,病程更长,里饮郁久化热,热壅气逆而出现“烦躁而喘”,故再伍石膏以清里热。 仲景用麻黄亦治疗外邪束表,里热壅肺之咳喘,其常配伍石膏,代表方如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用治“汗出而喘”。外寒郁肺、邪热上壅,则“喘”;里热蒸津外出,则“汗出”。方中麻黄用四两,解表散邪,宣肺平喘,配伍石膏清泄肺热而畅表,二者温寒相制,使麻黄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清解肺热而不凉遏。 3 身黄 仲景亦用麻黄治疗身黄,其多以小量取微汗,或配伍赤小豆,或单用麻黄,方如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千金》麻黄醇酒汤等。对于伤寒表实无汗,湿热蕴郁于内而发身黄者,治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本经疏证》言:“麻黄非特治表也,凡里病可使从表分消者皆用之。”方中赤小豆清利湿热,使湿热从下而出,麻黄用二两走表祛湿,使湿邪从皮肤外泄, 与赤小豆分消湿热 。 《千金》 麻黄醇酒汤 用治伤寒表实无汗,风寒湿滞于肌表成黄之证,单用麻黄三两发汗,并用清酒助之,行阳开腠,使黄从表解。 4 浮肿 仲景用麻黄治疗浮肿,其用量较大,多配伍白术、石膏、附子,方如越婢加术汤、越婢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等。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 5条:“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 越婢加术汤 主之。”本条为皮水挟热之浮肿。肺失宣通,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下输膀胱,故脉沉、小便不利,水湿既不能上行,亦不可外达,郁滞化热,泛溢肌表,则一身面目黄肿。方中重用麻黄六两发越水气、通调水道,伍白术健脾除湿,使湿从下走,二者合用可内利外散一身表里之水,体现了“开鬼门,洁净府”之旨。再配伍石膏,与麻黄合用可透表里郁闭之热。 对于风水挟热之浮肿,仲景用麻黄六两开鬼门,伍石膏清郁热,如 越婢汤 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 大青龙汤 治“病溢饮者”。 对于素体阳虚,复感风邪之浮肿,则治以 麻黄附子汤 ,方中麻黄减为三两伍炮附子温经助阳、发汗散水。 5 肢节疼痛 仲景用麻黄治疗肢节疼痛,多取小量,常配伍乌头、附子、黄芪、薏苡仁、白术,代表方如 乌头汤 、 桂枝芍药知母汤 、《千金》 三黄汤 、 麻杏苡甘汤 、 麻黄加术汤 等。 仲景用 乌头汤 治疗“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以方测证,其病机当为风寒湿邪流注关节,痹阻经络,症以关节疼痛,遇寒加剧,屈伸不利为主,故以麻黄三两祛风发汗,通阳宣痹,祛逐寒湿,配伍乌头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 桂枝芍药知母汤 则用治风寒湿之邪郁久化热伤阴之关节肿痛,症见“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方中用麻黄二两伍附子开泄行痹、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知母养阴清热。 《千金》三黄汤 则用于素体表虚,风湿困表,化热内郁之证,症见“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以麻黄五分配伍细辛、独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配伍黄芪益气固表以息风祛湿,佐黄芩以清热除烦。 仲景治疗寒湿痹阻之“身烦疼”,方用 麻黄加术汤 ,以麻黄三两发汗解表,散寒除湿,配伍白术,使湿亦从小便而去,且防止麻黄过汗。 麻杏苡甘汤 之表证较前者轻,治疗风寒湿邪凝滞经络,从阳化热之“一身尽疼”,方中用麻黄半两解表祛湿,配伍薏苡仁清热除痹。 6 其他 此外,仲景还用麻黄配伍升麻、干姜、黄芩发越阳郁、清上温下治疗上热下寒之喉痹,如 麻黄升麻汤 ;用麻黄配伍半夏通阳蠲饮治疗饮盛阳郁之心悸,如 半夏麻黄丸 ;用麻黄配伍人参、当归祛风散寒、益气养血治疗气血两虚兼风中腠理、痹阻营卫之风痱,如 《古今录验》续命汤 ;用麻黄配伍牡蛎发越阳气、软坚消结治疗牝疟,如 牡蛎汤 ;用麻黄配伍桂枝、附子、生姜温阳散寒、通利气机、宣行水饮治疗寒饮乘阳虚积结气分之臌胀,如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 历来有多数医家言麻黄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畏其峻烈之性,特别是温病学家惧之不用,致使此味良药束之高阁。章次公亦曾提到“近世畏麻黄不啻猛虎”。通过梳理《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麻黄方剂的条文,发现仲景用麻黄治疗病症广泛,且其根据不同的病机,灵活地选择麻黄的剂量和配伍,为我们临床更好地使用麻黄提供了指导。“方证相应”理论源自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第 317 条:“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阐明的是方剂与证候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将方剂与证候的这种特殊性的对应关系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方证相应”理论。该理论集“理-法-方-药”为一体,以“有是证用是方,用是方治是证”为原则,以“病下系证,证下列方,方随证出,随证治之”为特征,强调了方剂对证候治疗的针对性,逐渐成为历代医家临床施治的用药准则。 1 麻黄配桂枝 麻黄味苦辛,性温,宣肺平喘,能开闭郁之肺气,祛在表之风寒,为伤寒发表第一药 。麻黄配伍桂枝含义有二:一是能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正如《本草正义》强调“麻黄与桂枝并行,乃为散寒之用”,桂枝不仅可以助麻黄解表,增强发汗之力,亦可扶金止咳 ;二是温经止痛,可畅行营阴,缓解疼痛之症。 由表 1 得出,《伤寒论》中麻桂是仲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经比较发现:1)麻桂辛温发汗的常用比例为3:2,可用于各种外感风寒表实证,发汗解表,以开泄太阳表邪;2)若恶寒发热重,急需发汗,如大青龙汤证,则加重麻黄用量至六两,意在麻桂相须,发汗解表开郁闭;3)若用于营卫之小邪不解者,则麻黄用量较少,以减轻发汗解热之力,配伍桂枝构成小汗方,如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等 ;4)若是用于素体阳虚、水湿不化而产生的痰饮,理应温之,故以麻桂发散风寒,并加重桂枝的用量至与麻黄等量,既能助麻黄发汗解表,又能温化寒饮,表里兼治。 2 麻黄配升麻 在《伤寒论》中有一首比较特殊的方剂——麻黄升麻汤。本方是《伤寒论》中用药最多的方剂,并且药物剂量也很小,以麻黄和升麻为君药。其中升麻辛甘微寒,性能升散。古代用升麻就像当今用犀角,它有解热去温毒的作用,善于宣透 。配以散寒解表之麻黄,一可升胃中津液,引甘温之药上行入颃嗓,抵咽喉从而达到实卫固表,宣散肺热之功;二可升散阳明清阳,下至厥阴,培其元气。此般配伍在寒热错杂的一个环境中寒热并用,偏于宣发升散邪气,发越阳郁。配合全方发挥宣上、温下、温中、宣透阳郁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热错杂,唾脓血泄利的证候。 3 麻黄配石膏 石膏性味辛甘大寒,善于清热泻火,解肌退热,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与麻黄配伍后,主要作用于肺经,二者一温一寒,一升一降,有宣肺平喘、清热除烦的作用。根据《伤寒论》,麻黄与石膏的配伍应用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石膏用量最多的麻杏石甘汤,见表 2。该方石膏用量达到半斤,是麻黄的 2 倍。此方中麻黄与石膏两味药联合,麻黄得石膏使全方不至于过分温散,不会散之太过,亦可以不助热,并且存其宣肺平喘之用;石膏得麻黄不会过分凉遏气机,共同起到清宣肺热之效,二者相制相成用于治疗肺热咳喘之主证。大青龙汤中太阳中风证伴见烦躁,卫气郁而发热、烦躁,说明肌腠有热,故需配伍适量石膏以清热散表,可以治疗风寒表实证。表 2 中其余二方均是由于表郁里热过重而成疾,治疗上应以发汗解表为重,兼清里热。故应用石膏配伍麻黄解表开郁兼清阳郁之热,体现了仲景主次分明、标本兼治的思想。 4 麻黄配附子、细辛类 《伤寒论》中麻黄与附子相配伍的方剂仅有治疗少阴伤寒证的麻黄细辛附子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 从表3得知,麻黄和附子的用量比例是3:2,麻黄得附子可散表寒,温补下元之阳,附子配伍麻黄可温固下焦元阳,又可启少阴阳气兼散上焦肌膜之表邪 。二者配伍相得益彰,内扶少阴之命火,外散太阳之风寒,从而达到驱邪不伤正,阳复而寒不留之功。 细辛辛散能力强,为辛热之品,配伍麻黄能够走而不守,增强发汗之力。如麻黄细辛附子汤既能与附子配伍散少阴里寒,又可助麻黄散表寒,表里兼顾,攻守兼施;小青龙汤祛在里、在下的寒水之痰,细辛可帮助麻桂散寒并温散水饮。 而麻黄附子甘草汤病机为少阴病,病程时间长,阳虚更甚,需要附子配炙甘草以助温阳,稍配麻黄以助发汗。 5 麻黄配杏仁 杏仁味苦降泄,为治疗咳喘之要药。清·周岩有言:“杏仁者,所以为麻黄之臂助也。”麻黄得杏仁,宣肺气之中有降,不致肺气宣发太过,杏仁得麻黄,降肺气之中有升,不致肺气肃降太过,是仲景治疗肺系疾病常用的一对经典组合。经研究发现,仲景应用麻黄配伍杏仁的方剂中,杏仁用量最多的当属麻黄汤,用至70个,相当于今天的23g,两者一宣一降,恰似肺性。其次是麻杏石甘汤,见表 4。方中麻黄与杏仁相须为用,既能宣肺散邪,又能降肺平喘,加上石膏共同达到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目的。大青龙汤中,因主证见“不汗出而烦躁”,重点在发汗,故麻黄用量加倍,少辅以杏仁发汗解表。其余二方则以少量杏仁配伍麻黄,微微发汗治疗在表之微邪。 6 麻黄配白芍 白芍味酸,收敛肝阴以养血,养血柔肝而止痛,常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见表5。在麻桂配伍的方剂中,除了和桂枝来进行阴阳双向调节外,还有两点作用,一是可以利用酸收之性,制约麻桂,防止发汗太过而耗伤津液和阴血;二是根据陈永财等的研究发现白芍和麻桂配伍可以使得芍药的有效成分 — 芍药苷从体内消除速度减慢,滞留时间延长,有利于芍药苷在体内持久的发挥缓急止痛的作用,在葛根汤及葛根加半夏汤中白芍就起到了滋津化阴以缓和筋脉之急的作用,所以白芍在麻黄类方中是个佐制药。在用量方面,仲景应用白芍与同方麻黄的用量相近,一般用一两至三两。若因内有里寒出现疼痛症状则需要加重白芍用量以缓急止痛。 7 麻黄配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等诸多作用,素有“药中国老”之称,调节着每一首方剂中的诸多药物,为仲景常用配伍,见表 6。在《伤寒论》中麻黄配伍甘草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缓解药性,补脾扶正。麻黄汤和大青龙汤中以甘草为使药,既可缓和麻桂峻烈之性,避免汗之太过,又可补中助汗源,使正气复而邪自去;麻杏石膏汤中甘草和中益气,调和寒热,避免其寒凉伤胃;小青龙汤中麻草配伍不仅具有祛痰止咳之功,还可以预防药物辛散太过,耗阴动阳,损伤正气;二是发汗解表。麻黄附子甘草汤中甘草不仅可助麻黄少许发汗解表之力,还可配伍附子以温阳;三是缓急止痛。葛根汤和葛根加半夏汤中,甘草同白芍一起缓和筋脉之急,为佐使之用。仲景应用麻黄配伍甘草时后者的用量多在一两至三两之间,且一般情况下以麻黄: 桂枝: 甘草 = 3:2:1 为宜,根据麻黄用量多少可以适量进行调整。 根据“方证相应”理论,麻黄类方治疗不同证候麻黄的配伍规律初步分析如下:应用麻黄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可以根据 3:2 的比例配伍桂枝以开泄太阳表邪;治疗寒热错杂的证候可以配伍少许升麻以宣透阳郁;治疗肺热咳喘证候可以配伍适当石膏宣肺清热,兼配合麻黄解表开郁;治疗少阴伤寒证则需要配伍附子、细辛类以内补命火,外散风寒;治疗肺逆咳喘证候时配伍适当杏仁与麻黄相须为用,宣肺散邪、降肺平喘;白芍配伍桂枝可调和营卫,甘草可缓解药性,故多在麻桂配伍中加以少量白芍和甘草为佐使药,配合麻黄及全方扶正祛邪,调和阴阳,避免汗之大过而伤正。 应用禁忌 体质虚弱者慎用麻黄。 麻黄发汗之力较强, 一般老人 、小儿及体质虚弱者应慎用。如临床虽证属外感风寒,但汗出较多者, 也应慎用麻黄 。 气虚外感者慎用麻黄。 麻黄一般宜于实证, 凡气虚外感风寒, 症见恶风恶寒 、气短乏力、动则自汗 、舌质淡白、脉细弱无力者, 应慎用麻黄。 阴虚血虚和有出血倾向者慎用麻黄 。 麻黄味辛性温,较燥烈, 易伤阴动血。凡阴虚、血虚感冒而症见恶寒怕风、口渴思饮、无汗或少汗、舌红苔少、脉细者, 即使有胸闷咳喘, 也应慎用麻黄。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症见头晕头痛 、盗汗、舌红苔黄、脉弦有力者应忌用麻黄 。 凡心血虚衰 、心神不宁, 症见心悸、胸闷气喘 、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数者, 应忌用麻黄。凡阴虚血热, 症见咯血、吐血、呕血 、尿血、便血、鼻衄 、皮下紫癜或妇女月经过多者, 虽证属外感风寒, 或见咳嗽胸闷, 也应忌用麻黄。凡皮肤斑疹瘙痒、色焮红灼热者应慎用麻黄 。 药理研究表明, 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升高血压等作用, 凡有心情烦躁、易怒 、心悸、失眠及血压升高者慎用。 麻黄碱有兴奋膀胱括约肌的作用, 如过用或久用麻黄可致尿量减少, 甚至尿潴留或尿闭, 故凡小便不畅 、尿少不通者慎用。 麻黄用量不可过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 :成人水煎剂每日3~9g, 一般中毒剂量为30~ 50g, 过量可能导致心悸气促 、震颤及心绞痛发作, 严重中毒时可导致视物不清、瞳孔散大、昏迷、呼吸困难、惊厥等, 甚至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 。 麻黄不宜与洋地黄类强心甙药物合用, 以免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大黄的研究与进展论文

对很多肾病患者来说,尤其是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的肾友们,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肌酐升高这种话,很多肾友也知道降肌酐最常见的办法便是透析治疗,但有很多肌酐刚升高或肌酐三四百,还未到透析的程度的肾友,可以怎么办呢?

太早透析担心,残余的肾功能消失得更快,同时也不愿意让肌酐继续升高“作恶”。那么中医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中药大黄,常被莫主任用于肾衰肌酐升高,大便干结的患者,大黄大苦大寒,长于下通之品。

现代研究认为,大黄鞣质能降低血尿素氮,且能改变氨基酸组成比例, 纠正低钙高磷血症。

大黄当中的成分还能起到抑制体蛋白分解, 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等物质的含量的作用 。

同时大黄有修复肾单位的功效,大黄能起到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肾小球。此外大黄可 降低氧耗量与糖异生量、降低残余肾的高代谢异常,从而缓解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目前临床中应用的所有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中药复方制剂当中几乎是均有大黄成分,可以说大黄成为中医降肌酐的“万金油”。

因为大黄苦寒,所以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温阳类药物淫羊藿、茯苓等,多药配伍以取效, 以免苦寒太过。

吴先生在患有糖尿病9年后出现了肾衰竭,他是莫主任接诊的一位老年肾衰患者,来诊时65岁,就诊时他的肌酐值为405umol/L,尿蛋白(++)。

接诊时,这位患者气阴两虚症状比较明显,且有大便干结的症状,当时他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乏力腰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结,患者自述食欲差。

莫主任选择以参芪地黄汤作为基础方为患者治疗,选择以太子参、茯苓、生黄芪、金银花、丹参、生石膏、麻子仁、生地黄、山药、川续断、山萸肉、制大黄、砂仁、牡丹皮、泽泻、鸡内金、黄连等中药治疗1个月。

二诊时,吴先生已经服用中药30剂,这次复查,他自觉身体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食欲恢复,复查肾功能,血肌酐值为241umol/L。可见上方有效,于是继续以上方治疗1个月。

三诊复查时,吴先生已经先后服用中药60剂,乏力腰酸症状已明显减轻,食欲增加,无口干口苦症状,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值为140umol/L,之后为巩固效果,吴先生又继续以中药调理近半年时间,此后门诊随访中,吴先生定期复查,病情控制稳定,血肌酐稳定在130~200之间。

中医治疗慢性肾病,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中医将人体看做一个整体,治疗时从五脏功能入手,血肌酐、尿蛋白升高的本源原因在于脾肾等脏器功能的下降。

中医治疗时以中药调理患者五脏功能,改善患者肾脏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从本源上解决问题,达到降低指标的目的。

方中黄芪为益气药,能改善机体对抗原的清除力, 减轻并修复基底膜的损伤,使肾小球逐渐修复 。方中丹参等活血药,能松弛肾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 改善肾脏血流量 。而金银花可 抑制免疫复合物和肾脏纤维化 ,多种药物共同作用取得效果。

人们在患病后,经常会找些奇珍异草,当做治病的灵丹妙药,比如人参、灵芝等等,甚至寄希望于营养品,比如燕窝、蜂蜜、阿胶等等。 其实,在正统的中医典籍中,它们都是很普通的药材或食物,现代的科学研究也没有发现它们真的有疗效。而对肾病真有疗效的药材,总是默默无闻的。 坊间流传着一句话: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杀人的说法是言重了,不过也反映出了什么是真正有用的药材。比如大黄,现代医学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治疗肾病确有疗效。 大黄对肾衰竭的治疗作用: 1.调节氮质代谢 传统观点认为,大黄治疗肾衰竭只是因为它有导泻作用,排除体液、钾钠、含氮物质,来降低肌酐、尿素氮。 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黄其实有更广泛而深入的作用。大黄鞣质能降低血尿素氮,是抑制肝脏与肾脏合成尿素,降低血氨,增强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机体的氮质再利用过程。它还能改变氨基酸组成比例,纠正低钙高磷血症。 2.修复肾单位 无论是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还是肾功能下降的患者,大黄都能发挥一定作用。 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主要是肾小球受损,其中一部分是系膜细胞受损,导致肾病加重。大黄能起到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肾小球。 而肾衰竭患者,肾功能会逐步下降。大黄可降低氧耗量与糖异生量、降低残余肾的高代谢异常,从而缓解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3.调节脂代谢 肾衰竭患者常会发生脂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大黄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从而改善脂代谢,延缓肾衰竭进展。 另外,大黄还有抗凝、抗炎与调节免疫等作用。 大黄虽然功效明确,但肾衰竭患者病情复杂,单用一味大黄仍然是不行的。需要和其它药材配伍,掌握好剂量,而且,肾衰竭的治疗中西药也不可少。

麻黄的药理研究论文

可以帮助人发汗,可以消除体内寒气,可以治疗感冒,可以平喘,能够止咳,可以消除水肿。

麻黄的功效就是可以发汗解表,而且还可以治疗由于风寒导致的发热头痛,也有止咳平喘的功效,而且麻黄还可以帮助身体去除水肿,还可以治疗头疼,这些都是麻黄的功效。

可以有助于消肿,也可以及时排出身体中的水分,也可以发汗,也可以缓解咳喘,也对肺部非常的有好处。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用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各种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的科学。重点研究与中医理论有关的现代科学研究中药的成果,通过研究和实验了解中药药理研究的概貌。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使医务工作者在用药时进一步认识中药防病治病的作用原理,以及产生疗效的物质基础。是中药学范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其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实验研究,弄清中药的作用性质和活性强度,有助于阐明祖国医药学理论(2)将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有助于促进中药学的发展。(3)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结合中药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为进一步研究中药的配伍应用、改良剂型、提高疗效、减少毒性,提供科学实验依据。(4)通过实验药理学方法,发展新的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扩大药源,老药新用。中药发展简史及现代研究的主要成就:(1)中药发展简史及本草学主要著作中药的产生和发展,是在广大劳动人民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是劳动人民在自然斗争、生产斗争的实践中得到的药物知识的总结。其中麻黄治喘、常山抗疟、楝实驱虫、大黄泻下等,都是有价值的科学记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民间药物的应用日趋广泛。汉、晋时期,华佗、李当之、吴普等人对药物均有较大贡献。公元六世纪初,梁。陶弘景汇集当时流行的《名医别录》和本草经,整理编写了《本草经集注》,收药73O种,不仅增加了药物品种,而且按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谷等自然来源分类,开创了本草学药品的自然分类法,一直为后世本草如《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所效法。它还设有“诸病通用药”一栏,对于辨证用药,甚为方便。书中并对采药季节,贮藏、保管、真伪鉴别、炮制方法、制药规范及用药方法等,都做出了一系列的说明,这在药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公元七世纪,本草学著作已近三十种,编写体例和内容取材出现了某些重复,证治和解说也互有短长,急待整理提高。因此,唐。苏敬、李勩等二十余人编纂了《新修本草》收载药物844种,并收集了全国各地药材标本绘图,于公元654年颁布,又称《唐本草》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比《纽伦药典》早877年,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它对于国内外的影响甚大。北宋时期,更为重视整理重校古代医籍,先后编纂了《开宝详定本草》和《开宝重定本草》。嘉祐年间,掌各种禹锡主编《嘉祐补注本草》,苏颂编绘《本草图经》,唐慎微据此两书并参考其他医方类书,汇编成大型综合的药物学书《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受到此后历代医家的重视。宋朝先后几次由国家派人修订,续出《经史证类大观本草》、《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等,后世将上述二书统称为《证类本草》,这是一部集宋以前本草学大成的药书,保存了许多古代名著的精华,保留了早期文献的原貌,是《本草纲目》问世以前一直流行的大型本草,被作为研究本草学的范本。书中所引的古代医书有的现己失传,而从本书尚能窥其概略,所以它不但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意义。明,刘文泰等奉命编纂《本草品汇精要》,取材简明精当,是继《新修本草》后由政府组织编写的第二部本草书。稍后,李时珍鉴于《证类本草》之后五百年间出版多种本草学著作,涌现大量实用药物,对药的功能主治又有新的发展,加以他本人积累丰富的采药、辨药、制药和用药的实践经验、乃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经史百家图书近八百种;实地调查研究,鉴别真伪,编成《本草纲目》52卷,分16部,62类,收药1892种,药图1120幅。于1590年初刻于金陵。此书总结了中国十六世纪以前本草学的成就,出版后三百多年来历经多次翻刻,己有英、日、德、法、俄等译本,蜚声国内外,影响深远。 《本草纲目》问世后,清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在它的基础上撰写了与其有关的本草学著作,如增补纠误的《本草纲目拾遗》,删繁就简的《本草纲自摘要》、《本草汇纂》,还有临床实用小型本草《本草备要》,《本草从新》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吴其澞的《植物名实图考》作者以实物为依据,精绘药图,清晰逼真,修正了古代本草图绘的错误,“长编”部分摘录了历代本草及文史杂书中的有关记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普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解放后,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十分关心,先后颁布了中医政策,设立了中医药研究机构,开办了中医药院校。随着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的资源调查,品种鉴定,化学及药理研究,临床观察等,均积累了大量资料。中央卫生部编纂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中药的规格、功效、主治、剂量用法及质量控制,都做了明确规定。不少中药书籍,如《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临床中药学》等,均从不同侧面作了初步总结。还出版了大型综合药物书,如《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和《中药大辞典》等,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药研究的成就,而后者还摘录了古代本草文献,是研究中药的重要参考书。(2)近年来中药药理研究的主要成就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己有八十余载。二十年代初,中国学者首先对麻黄的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和麻黄定碱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及药理研究。由于发现它的特异药理作用,其论文报告不仅震动国内,也受到国外的极大重视,并引起世界学者对麻黄碱及其他中药研究的兴趣,致使麻黄碱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物。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战乱不安,设备简陋,人员极少,故研究缓慢,成果甚少。主要进行了一此单味药的研究,而且没有化学、药理与临床三者的协作。化学方面主要对延胡索、钩藤、麻黄、常山、防己等数十种药材进行研究。药理则主要对麻黄、黄连、常山、延胡索、仙鹤草等数十种药材进行了研究。解放后,政府对中医中药的整理研究和发展十分重视,提出继承、发扬、整理、提高中医中药的重要批示,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省市的中医中药研究机构和各级中医医院,使中药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研究范围从单方发展到复方,研究课题从资源调查到生药鉴定、炮制、化学、药理学药理直至临床,单味药品种之多及研究范围之广,诚属空前。对延胡索、粉防己、人参、黄连、葛根、川芎、丹参、三七、枳实、枳壳、灵芝、莪术、大黄、青蒿、青木香、益母草、天花粉等研究均较深入,还从抗微生物、抗寄生虫、抗肿瘤、解热、镇痛、强心、利尿、抗高血压、抗心律不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筛选。不但对传统中药研究较多,还研究了很多草药,如穿心莲、四季青、毛冬青、矮地茶、福寿草、满山红等,并已提供临床应用,大大丰富了药物品种。综括中草药药理研究,其中部分阐明了中医药理论(如活血化瘀、扶正培本等治则),搞清了某些中药的有效成分(如延胡索乙素、青蒿素、川芎嗪等),改良了某些剂型(如感冒冲剂、生脉注射液等),发现了某些药的新用途(如枳实、青皮、鹤草芽等)。但中药的成分是复杂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一个成分绝不能代表一味中药,某个作用也不能概括其全部功效,固此,中药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国麻黄研究论文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麻黄《神农本草经》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生用、蜜炙或捣绒用。【性能】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麻黄与现代疾病治疗 1. 治疗入冬屡患偏头痛: 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风寒侵袭头部,经脉郁滞, 又兼少阴阳虚,入冬屡患偏头痛者,效果良好。(中国民间疗法,2000,8(11):28)。 2. 治疗老年皮肤瘙痒: 用麻黄6g,桂枝12g以及杏仁、甘草等药物组成桂枝二麻黄一汤,随证配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10天为1疗程,有较好疗效(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2):567)。 3. 治疗冻疮: 麻黄、附子、细辛各25g,大黄、生姜各15g,桂枝10g,制成酊剂,用棉签蘸药涂在患处(新中医,1999,31(10):36)。 4. 治疗耳鸣: 取其宣肺透表,利尿开窍之功,重用单味麻黄10 30g,治疗肺气郁闭,清浊升降失司,清阳之气不能上注于清窍之耳,浊气反升,蒙蔽耳窍,而产生的耳鸣(中国民间疗法,1999,7(1):30)。 5.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用麻黄、益母草、桔梗、生甘草的提取浓缩液,制成鼾静通口服液,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能改善换气,有止咳、化痰、消炎之功(河南中医,2001,20(1):59)。 6. 治疗过敏性鼻炎 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20例,服药后,45min开始显效,效果可持续3 4小时(国医论坛,1998,13(2):44)。 7.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8. 还可以呃逆、上消化道出血、肾衰、腰扭伤、坐骨神经痛、雷诺氏病、感染性化脓性炎症、慢性咽炎、牙痛等。

1、麻黄药材原植物资源和市场品种调查2、连作地黄的生理生态响应与品质评价3、地黄内生真菌促生作用的初步研究4、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5、中药山茱萸SCAR标记的研究6、红芪不同生长时期的剪根剪茎处理对其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7、乌头母根、子根、须根多糖的比较8、微波萃取快速分析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9、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用于白芍配方颗粒原料药材质量控制的研究10、桂皮酸类壳聚糖接枝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

荨麻疹研究进展论文总结

荨麻疹发病原因 是因为吃了导致自身过敏性的食物所影起,如鱼、虾、蟹、蛋、牛肉等。荨麻疹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水肿性红斑等,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形态、大小不一的红斑,越抓越痒,这种突发性的疾病就是荨麻疹,也称为风疹块(风团) 大家都知道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引起荨麻疹的因素甚多,病因较复杂。小儿荨麻疹的发病机理有以下几种:一、过敏性:多数荨麻疹是由过敏性机理引起的。食物中的过敏原(多属于异种蛋白质)刺激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IgE(免疫球蛋白E),这种IgE抗体附着在体内的肥大细胞上或嗜碱性白细胞上,当再吃这种食物时,IgE抗体就和食物中的过敏原相结合,从而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又作用于血管,使之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到皮肤组织中,于是产生荨麻疹。这属于I型过敏性反应。属于这种机理的荨麻疹较多,最常见的有羊肉、鱼、虾、贝壳、蟹、牛奶、蛋类等动物蛋白质,还有草莓、西红柿、大蒜等植物引起的荨麻疹。内服或注射的药物,空气中存在的霉菌孢子、花粉和化学物质被吸入,各种感染或感染性病灶的产物等。非过敏性:有些荨麻疹引起的原因与过敏无关,如:1、非过敏性组织胺释放:如某些药物(阿司匹林、磺胺、青霉素、阿托品等等),其它一些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能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它释放组织胺导致荨麻疹,不需要通过过敏性机理。2、胆碱能性荨麻疹:鱼冷遇热、运动、情绪激动等可使自主神经系统的胆碱能性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直接引起血管扩张,也可促使组织胺释放,引发荨麻疹。3、直接刺激血管可引发荨麻疹。有些因素可直接刺激血管使之扩张和产生荨麻疹,如饮酒、精神紧张、失眠以及可使血管扩张的药物等。4、遗传因素:家族有过敏体质的容易引发过敏性荨麻疹。二、荨麻疹的治疗小儿荨麻疹的治疗最快的方法就是内用药抗组织胺药可以控制大多数患儿症状,但是抗组胺并不能抑制组胺的生成,服用后容易出现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对肝肾造成更大损伤。外用一般家长们会选用激素类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等激素软膏,虽然能很快控制皮肤过敏症状,但是一停用,过敏症状就会复发,长期使用激素类软膏会使皮肤失去正常防御和自我保护能力,最终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故不宜长期使用,最好是在抗过敏治疗和免疫治疗(补充抗过敏益生菌欣敏康)的基础上使用,可达到停药与反复发生的问题。某些儿童单纯使用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扑尔敏)等,不配合免疫治疗或治本措施,这也是导致许多荨麻疹儿童长期使用外用激素软膏而反复发生荨麻疹的重要原因。就此,国际上对儿童过敏性荨麻疹的免疫治疗或治本措施中提倡:过敏性疾病发生时,例如过敏性湿疹、荨麻疹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及反复发作的儿童过敏性咳嗽和哮喘,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会使TH1细胞数量下降,在过敏原的刺激下连续产生多种细胞激素如IgE的产生增多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促使免疫反应朝向TH2途径形成体液免疫反应,小儿荨麻疹多补充可参与免疫细胞因子调节的调节活性抗过敏益生菌组合物-欣敏康益生菌,这种极少数的抗过敏活性益生菌能够促进体内干扰素的分泌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过增进免疫细胞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可增进儿童抗过敏的能力。这种安全的欣敏康益生菌抗过敏免疫参与调节疗法的介入可大大减少或缩短抗过敏西药的疗程,调节免疫减少过敏发生。

荨麻疹疾病在患者们的生活中,极其比较多见,这类疾病的发生会给病人的皮肤健康带来非常大的损害。因此许多病人在患病后,都会及早就医诊治。不过,在医治诊疗丘疹性荨麻疹疾病的时候,太多病人都会遇到疾病加重或复发的情况,为什么明明积极配合医治诊疗了却还是没能治疗好疾病呢?

第一:滥用外敷药,丘疹性荨麻疹疾病一旦疾病发作,病人的皮肤就会出现剧烈的发痒难受感,为了避免在抓它挠它的时候,发生溃破出血的情况,许多病人都会使用一些外敷药,来缓解盼望症状。

真实的情况,丘疹性荨麻疹疾病,不可以胡乱使用外敷药的,假如发痒难受症极其严重,应在专业医师的细心指导下正确用药,避免胡乱用药而使机体产生耐药性,继而引起荨麻疹久治不愈或反反反复复复。

第二:吃东西不当,荨麻疹的过敏源有非常大一部分是来源于食物,病人在医治诊疗期间,应谨记专科医院大夫的叮嘱,特别注意避免食用一些禁禁止食物,避免影响荨麻疹的医治诊疗效果。

第三:时常用热水洗浴,许多病人在出现发痒难受症后,常常会用很热的水来淋浴,以缓解发痒难受的不适症状,殊不知这类做法,会刺激患者的身体内的病菌不断释放,继而加重发痒难受症状,严重时,可能还会使皮肤发生糜烂,或水肿,极大地影响了荨麻疹的医治诊疗效果。

最后总结:关于丘疹性荨麻疹疾病的介绍,今天就介绍这么多,希望各位可以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积极的提前防护疾病的发生,丘疹性荨麻疹疾病这类病,在患者们的生活中,这类疾病的伤害性非常大。

因此积极做好荨麻疹的防治工作,特别注意避免以上几点,避免影响荨麻疹的医治诊疗效果,引起荨麻疹反反复复发作。

麻疹患者全身泛发性风团型皮肤损害,皮疹来去迅速,消退不留痕迹,自觉痒甚,可伴有全身症状和内脏损害,如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常缠绵多年不愈。 因某些食物、药物、感染、花粉及其他吸入物,以及精神因素、物理因素、全身性疾病、遗传素质等都可成为荨麻诊发病的原因。 荨麻疹症状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在接触过敏原或机体内存在致病因子的时候,会在身体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块块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这些产生斑块的部位,会发生发痒的情形,如果没有停止接触过敏原并加以治疗,出疹发痒的情形就会加剧。 治疗荨麻疹,主要是以解除过敏源为主,另外要注意不要用热水洗澡,应用温水擦洗患处,有助于缓解瘙痒。可换穿宽松、棉质的衣物,不要吸烟饮酒等。长沙鸿业皮肤病专科医院专家组多年临床致力于荨麻疹的研究,运用国际先进仪器设备通过总结多年的临床研究结果,同时结合最新生物技术,研制出“生物共振免疫脱敏疗法”,“查过敏源—免疫修复—对症治疗—预防复发”,该疗法融合了中国中医治疗方法和欧洲自然疗法,以及国际先进的德国生物共振疗法、封脐疗法治疗,结合中医特色的洗浴、绿色熏蒸而成的。它内调外治,综合治疗。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临床上荨麻疹以皮肤出现红色或白色风团,压之褪色,发作突然,且发无定处,瘙痒明显,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特点。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以抗组胺药为主,虽短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却不理想常出现嗜睡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荨麻疹,尤其是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有着显著优势,认为风邪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共同病因,因此许多中医学家在治本的基础上,兼从风邪论治,以“祛风”为要。兹将祛风法辨治慢性荨麻疹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辨证施治:“祛风为要”

1、益气固表祛风

《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不足则卫外失固,腠理开泄,风邪乘虚侵入而发病。

临床上以疹小而色淡,伴气短乏力,汗出恶风,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每于汗出遇风而发为辨证要点。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乃因正虚不能胜邪,致风邪滞留,应用祛风固表方。

药物组成:生黄芪、白术、防风、荆芥乌梅、五味子、刺蒺藜、合欢皮蝉蜕、乌梢蛇、酸枣仁。

2、补气养血祛风

现代 社会 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脑力劳动多“思则伤脾”,常致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气虚则易于感受外邪,风邪可乘虚侵袭肌表;血虚则濡养功能失调而化燥肌肤不能得其充养.生风化燥而痒。

临床上以皮疹经年不愈,午后或入夜加重,伴口干心烦易怒、头晕体倦舌淡而少苔脉沉细为辨证要点。治宜益气养血祛风。慢性荨麻疹乃气弱血虚,风从内生,郁于腠理而发疹,或因外感风邪,外风引动内风而发疹。治宜补气养血,疏风散邪。

药用当归、生地黄白芍、荆芥、防风、蒺藜、制何首乌、麻黄。

3、活血化瘀祛风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脉可通行血气,有内养脏腑、外营肌表之功。外感风邪可使脏腑功能失调.致气血不和搏结于肌表,引起经脉不利,气血运行迟缓,久而成瘀闭阻经脉而发病。

临床上以皮肤风团色黯,夜间发作明显,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涩为辨证要点。治宜活血化瘀祛风。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常获佳效。

4、清热凉血祛风

血热型慢性荨麻疹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遭受风、热邪气侵袭邪热郁于肌表而发病。

临床上以风团色鲜红而灼热,瘙痒明显,遇风、热而加重,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洪大为辨证要点。治宜清热凉血祛风。易景媛1认为慢性荨麻疹多因素体本虚复受风、热之邪侵袭所致,常以凉血消风散药物组成:水牛角粉、生地黄、龙骨、紫荆、牡丹皮、射干、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加减治疗。

5. 健脾除湿祛风

饮食不当,致使脾虚运化失司;脾虚则四肢肌肉不实,腠理疏松,风邪易于侵袭;或湿热内犯,郁久而化热生风。

临床上以风团片大水肿明显色白或红,或伴神疲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稀溏或干结,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细为辨证要点。

治宜健脾除湿祛风。张翠月等26认为慢性荨麻疹因长期瘙痒,忧虑过度,寝食难安,致脾气亏虚,湿浊内生,与风合于肌肤而发病。治以参苓白术散加荆芥、蒺藜、白鲜皮、蝉蜕等。

祛风”应贯穿慢性荨麻疹治疗始终,方能祛除病邪,防止复发。

对于病变日久气血耗伤血虚生风者,治宜 益气固表,养血祛风 ;

脉络瘀阻者,治宜 活血化瘀祛风 ;

血热炽盛者,治宜 清热凉血祛风 ;

脾虚湿盛者,治宜 健脾除湿祛风 。

治疗期间及缓解期还应调整情绪注意饮食营养,加强身体锻炼,生活规律。遇天气变化、洗浴后或出汗后均当避风避免热水烫洗过度劳累及各种外界刺激。

  • 索引序列
  • 麻黄的研究进展论文
  • 大黄的研究与进展论文
  • 麻黄的药理研究论文
  • 中国麻黄研究论文
  • 荨麻疹研究进展论文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