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华北平原地下水压采方案研究论文

华北平原地下水压采方案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华北平原地下水压采方案研究论文

一、内容概述

地下水是华北平原的主要供水水源,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逐渐增大,据统计,2003年开采地下水量为206.09亿m3,占总用水量的69.4%。近50年来,地下水在华北平原的工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1~2005年历时5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持,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家庄经济学院和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参加,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在充分分析华北平原地下水研究现状和国内外地下水研究趋势的基础上,补充大量野外调查、钻探、同位素、水化学样等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系统构建了华北平原第四纪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按2.58 Ma第四纪下限统一厘定了松散层地层层序,恢复了岩相古地理;原创性地解决了含水岩组和地下水系统划分界面和属性界定难题,准确刻画了各系统水文地质参数,极大地提升了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水平。

(2)编制了地下水同位素平面图、剖面图23张,精确刻画了地下水循环模式。首次全面阐明大规模开采条件下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组成变化特征、机制和更新能力,显著推动区域水文地质学等有关理论发展。

(3)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块状结构、分层结构、地下水循环理论,建立了14万km2的华北平原大区域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尝试性地开展了大区域地下水数值管理和数值评价研究。并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和雨洪时空分布具体情况预测地下水变化趋势,回答了区域面临的重大热点问题,为国家和区划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4)圈定了“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复合大漏斗”,揭示了漏斗演变及其地质环境效应机制,提出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地质阈值,为缓解华北平原缓变地质灾害提供不可缺少的关键科技支撑。

(5)探明了23个应急水源地,可供水量244.5万m3/d;圈定了7个地下水优级可调蓄区,调蓄空间48.58亿m3。

(6)揭示了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现状,提出了可规模利用区、可适量利用区、可分散利用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地质环境功能保护区。

依托项目成果,出版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图集》,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7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7篇次,被三大检索机构收录13次。

项目成果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2009年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中国测绘学会优秀地图作品裴秀金奖,2010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项目成果可为国家和有关省(市)的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基础依据,圈定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和地下水优级可调蓄区,可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决策参考。

项目成果已在国家和区内的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和河南省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地质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规划编制中得到应用,为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等部门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撑。2009年春季大旱中,本项目成果为制定抗旱应急行动方案提供了基础支撑。项目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地下水学科理论,被中国地质大学和相关院校确定为教学参考资料。

三、推广转化方式

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咨询服务等。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联系人:申建梅张兆吉费宇红

通讯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268 号

邮政编码:050061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一、含水层系统对比

(一)含水层结构系统对比

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含水层结构差异非常明显。华北平原是个新生代的沉降平原,第四纪以来平原就接受陆相堆积,由于受古地理、古气候条件的控制,形成两套不同的沉积相。在中下更新世时主要是湖泊堆积,其厚度300~350m,沉积物主要是各类黏性土夹砾石、砂,供水意义不大。晚更新世至今,由于气候干旱、雨量集中,开始了冲洪积相堆积,多形成规模不同的冲洪积扇,在其下游则多为河道堆积,其次是浅的湖泊洼淀沉积。在滨海地区以海相沉积为主,形成海积平原。中晚更新世至今形成了华北平原的主要供水含水层。华北平原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沉积物。山前平原顶部为单层结构区。山前平原底部、中部平原、滨海平原区,砂层和黏性土层相间展布,构成多层水文地质结构,连续分布Ⅰ、Ⅱ、Ⅲ、Ⅳ含水层组,含水层层位明显。东北松嫩平原含水层地质时代和岩性非常复杂,白垩系到古近系、新近系到第四系有多个含水层(组),各含水层组在平面上并不连续分布;第四系单层结构区主要在西部山前倾斜平原,第四系、白垩系双层结构区主要在东部、北部高平原,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多层结构区主要在中部低平原。松嫩平原是一个发育在古生代褶皱基底上的中新生代大型沉降盆地,从白垩纪开始了松辽湖盆的形成和演化,沉积了巨厚的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地层。东部高平原,早白垩世末即已隆起为剥蚀区,直至新近纪末,始终处于剥蚀状态。第四纪早更新世末,在新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第二松花江断裂沿北西西向复活,并伴随有局部地段的下沉,产生了一系列小型盆地,形成了第四系和白垩系的双层含水层结构。中部低平原,基底构造为中央坳陷区,新构造运动总体表现为持续沉降,其中新近纪中新世至第四纪早更新世,沉降速度快、幅度大,堆积了颗粒粗、厚度较大的大安组、泰康组;中更新世沉降速度变缓,堆积了细颗粒的林甸组;晚更新世沉降速度又有加快趋势,沉积了颗粒较粗的冲湖积层,形成了松嫩低平原多层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结构。西部及北部的山前倾斜平原,新构造运动表现为掀斜翘起,地形向盆地中心倾斜,上升幅度由山前向平原逐渐减小,第四纪堆积物由山前向平原增厚。中更新世末有一次明显上升,西部大兴安岭山前沿北北东向抬升,幅度较小,中更新世末又开始缓慢下降,发源于西部山区各河流进入平原便开始散流,堆积了10~40m的砾卵石冲洪积扇形平原,为地下水的赋存提供了有利的赋存空间,形成单层水文地质结构。西北内陆盆地山区含水层地质时代和岩性非常复杂,多以冰积、洪积和冰水堆积碎屑为主。平原区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沉积物,山前地带以早、中更新世冰水、洪积卵砾相沉积地层为主,盆地中心渐变为冲洪积砂与粘土互层。晚更新世以砂卵石层、冰水相砂砾石、砂岩、洪积、冰洪积为主。全新统多以风沙为主,形成了沙漠。各盆地含水层以山前倾斜平原第四系孔隙介质为主。由山边向盆地中心,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分带规律,从山前到盆地的排泄中(湖泊及尾闾湖),含水层从单层潜水含水层向多层承压含水层变化;山前冲洪积扇的中上部,一般为单层结构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系统。在冲洪积扇下部、冲湖积平原和湖积平原都为多层结构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含水层系统,到盆地中心形成多层结构的湖沼低地高矿化地下水带。

总的来看,华北和西北含水层主要是第四纪至今形成的松散堆积物,主要含水层形成于中晚更新世至今的冲洪积相堆积;下更新世主要是湖泊堆积,沉积物主要是各类黏性土夹砾石、砂,供水意义不大。东北松嫩平原含水层形成地质时代非常复杂,从白垩纪到第四纪,形成了多套含水岩组,其中白垩纪、古近-新近纪主要为湖相沉积,第四纪主要河流相冲洪积。不同地区主要含水层受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水层结构和含水介质岩性差异很大。

(二)含水层介质系统对比

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含水介质差异也是非常明显。华北地区含水介质地质时代相对简单,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从山前—滨海,4个含水层组的介质总体上是由粗颗粒向细颗粒变化,山前冲积平原含水层颗粒组分在区内的分布是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逐渐变细,即由卵砾石—砾石夹粗砂—粗砂夹砾—粗中砂至细砂—粉砂。冲积扇顶部厚度大而单一,往下则呈多层,单层厚度越来越小。中部及滨海平原河道带沉积的含水层其颗粒组成表现为上游粗下游细,即由中细砂到细粉砂;其厚度也是上游较厚约20m,下游则多为5~10m。湖泊洼淀沉积主要是淤泥质黏性土与粉砂,供水意义不大且多为咸水。东北松嫩平原含水介质时代和岩性都非常复杂,由第四系、新近系泰康组、大安组,古近系依安组、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明水组,下白垩统青山口组、泉头组构成;不同地质时代的含水介质在岩性上差异很大,不同时代的含水介质在平面上并不连续分布。西部山前倾斜平原含水介质主要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砂砾石层和下更新统冰水堆积物;中部低平原,具有多层含水层结构,含水介质非常复杂,主要有第四系上更新统和下更新统沉积物,新近系泰康组细砂岩、中砂岩、砂砾岩,大安组细砂岩、中砂岩、砂砾岩,古近系依安组细砂岩、中砂岩、砂砾岩和白垩系四方台组、明水组粉砂岩、细砂岩。东部高平原,含水层主要由第四系、白垩系组成,含水介质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砂砾石,中、下更新统冲洪积砂、砂砾石,下更新统冲湖积砂砾石和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明水组粉砂岩、细砂岩,下白垩统青山口组、泉头组粉细砂岩、细砂岩、砂砾岩。西北内陆盆平原的含水介质也相对简单,主体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从山前到盆地排泄中心,由冲洪积扇顶部到冲湖积平原、湖积平原,含水介质岩性颗粒由粗变细,即由卵砾石层逐渐过渡为砂砾石、粗细砂及粉砂、亚砂土。在垂向上由单一卵砾石层过渡为砂砾石、砂层、亚砂土、亚粘土相互叠置的多层结构。

总的来说,西北含水介质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冲湖积形成的松散物;岩性从山前补给区到排泄区,含水介质颗粒由粗变细,由卵砾石层逐渐过渡为砂砾石、粗细砂及粉砂、亚砂土。在垂向上由单一卵砾石层过渡为砂砾石、砂层、亚砂土、亚粘土相互叠置的多层结构。华北平原含水介质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冲湖积形成的松散物,它是我国大型冲洪积、冲湖积平原,滨海地带还接受海相沉积,含水介质的分布和岩性变化规律要远复杂于西北地区。相对于华北、西北,东北松嫩平原含水介质就更为复杂,涉及从白垩纪到第四纪多个地质时代,湖相沉积和河流相沉积互相叠置,形成了多套含水岩组,不同的含水岩组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岩性变化规律非常复杂。

(三)含水层层次系统对比

华北、东北、西北的含水层层次系统既有相似之处,也具有较大差异。相同之处,华北、东北、西北含水层在垂向上都具有浅层含水层系统和中深层含水层系统,垂向上的分级标准都不仅局限于含水层本身,都充分考虑地下水循环特征,尤其是考虑地下水循环交替快慢来分浅层含水层系统和中、深含水层系统。比如西北内陆柴达木盆地山前单一潜水含水层结构区依据地下水循环速率,150~200m以浅的潜水含水层为浅层含水层系统;200m以下,为深层含水层系统。准噶尔盆地中层承压含水层系统主要埋深在200m以内,地下水径流较慢,年龄较老;深层承压水含水层系统,埋深超过200m,地下水径流非常缓慢,年龄老,基本处于滞留状态。华北平原也是主要以水交替循环快慢进行含水层系统垂向划分,浅层含水层系统在全淡水区为第Ⅰ+Ⅱ含水组,在有咸水区为第Ⅰ含水组;深层含水层系统在全淡水区包括Ⅲ+Ⅳ含水组,在有咸水区包括咸水体以下的Ⅱ、Ⅲ、Ⅳ含水组。不同之处,在平面上华北平原浅层含水层系统和深层含水层系统从山前到滨海连续分布,东北松嫩平原、西北地区浅层含水层系统在平面上连续分布,而中、深层含水层系统基本不连续分布。比如东北松嫩平原中深层含水层系统主要分布在中部低平原区和东北高平原区,西部山前平原仅有浅层含水层系统;西北准噶尔盆地从山前到地下水排泄中心,浅层含水层连续分布,而中深层含水层仅分布在冲洪积扇前缘到冲湖积平原、湖积平原区。

在平面上,含水层层次系统形成的控制因素差异较大。华北平原主要为第四纪形成的大型冲洪积、冲湖积平原,含水层主要形成于中晚更新世至今的冲洪积相堆积,不同级别的地表水系对含水层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比如,在华北平原一级孔隙含水层系统中,滦河、海河和古黄河3大地表水系对含水层分布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分别形成从山前到滨海的含水层体系,可分为滦河二级孔隙含水层系统、海河二级孔隙含水层系统和古黄河二级孔隙含水层系统;三级含水层系统主要是在二级系统内,次一级的地表水系对含水层形成和分布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作进一步划分;第四级主要按照次级地表水系上游、中游和下游沉积岩组形成条件及沉积粒径的差异进一步划分为冲洪积扇、古河道以及积海积平原。整体上来说,华北地区含水层系统形成和分布受地表水系统的控制。

西北地区从整体上来说,含水层的分布主要受构造盆地和从山前到盆地的排泄中(湖泊及尾闾湖)的地表流域控制。比如柴达木盆地,盆地中部的山地将主盆地分割为北盆地、南盆地和西盆地3个盆地,3个盆地由于其内部山地进一步分割为尕斯库勒湖、苏干湖、马海、鱼卡、大柴旦、小柴旦、德令哈、乌兰等次一级盆地,形成了“母盆怀子盆,盆中有盆,子盆各领风骚,盆盆相连”的特殊构造地貌格局,不同次级盆地对含水层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成为含水层系统划分的主要依据。准噶尔盆地一级含水层系统内,主要依据构造地貌对含水层分布的控制作用,分为准噶尔盆地南部二级含水层系统和准噶尔盆地北部二级含水层系统,在二级含水层系统内依据山前到不同汇水中心(受次级构造地貌控制)含水层的相对独立性进行划分。

东北松嫩平原含水层系统形成主要受构造、地貌和水系共同控制。其中深层含水层系统主要受构造的控制,如松嫩盆地在早白垩世在侏罗纪断陷小盆地的基础上,发育形成较大规模的断陷盆地,沉积了下白垩统登楼库组;之后断陷盆地迅速发展,形成了统一的大型坳陷盆地,沉积了厚约6000m的下白垩统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晚白垩世初期,盆地边缘隆起上升,湖泊逐渐缩小,盆地面积萎缩,沉积了四方台组;此后盆地东部和北部继续抬升,沉积中心西移,沉积了明水组。古近纪初期,松辽平原处于上升剥蚀期,始新世、渐新世盆地缓慢下降,在盆地中部的广大地区沉积了依安组湖相及湖沼相细屑岩建造。中新世前期,在准平原化的松辽平原上,开始形成古嫩江—西辽河向心状内陆水系,沉积了以湖相为主,并掺有河流相的细碎屑沉积建造的大安组。上新世晚期,松辽凹陷大幅度下沉,形成古近纪以来湖盆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积水最深的湖泊,沉积了泰康组。可以看出深层含水层系统形成主要从白垩纪到古近-新近纪在构造盆地中湖积形成。

浅层含水层系统形成和分布受地貌和地下水系的控制。松嫩平原为一四周高、中间低,由周边向中部缓倾斜的半封闭式、不对称盆地;地貌上分为东部高平原、中部低平原、西部山前倾斜平原;中更新世末又开始缓慢下降,发源于西部山区各河流进入平原便开始散流,堆积了砾卵石冲洪积扇形平原,形成含水层系统。中部低平原中更新世沉降速度变缓,堆积了细颗粒的林甸组;晚更新世沉降速度又有加快趋势,沉积了颗粒较粗的冲湖积层,形成主要浅层含水层系统。东部高平原第四纪早更新世末,产生了一系列小型盆地,受河流相堆积形成了第四系含水层系统。盆地中心嫩江、松花江交汇处形成盆地地下水排泄中心,嫩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成为浅层地下水的排泄通道。可以看出,地貌和水系对浅层含水层形成具有直接控制作用。在松嫩平原松一级孔隙含水层系统内,根据地貌和一级地表水系统,分为东部高平原、中部低平原、西部山前倾斜平原3个二级含水层系统;三级含水层系统是在二级的基础上按照次一级地表水系对含水层形成的控制作用,作进一步划分;第四级是在三级的基础上主要按照次一级河流所形成的冲洪积扇进行划分。

二、地下水输入、输出系统对比

(一)地下水输入系统对比

华北、东北、西北地下水输入系统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华北、西北、东北地区都分为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浅层、中深层地下水的输入各具特点。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输入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山区河流的补给,深层地下水输入主要为山区侧向径流。西北地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山区河流出山口入渗补给,深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山区深部基岩裂隙水侧向补给和山前冲洪积扇深层潜流的侧向补给。松嫩平原浅层地下水西部山前倾斜平原和东部高平原输入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山区河流补给、中部低平原潜水以降水补给为主,同时接受西部和东部地下潜流的补给;深层地下水,在低平原多层承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西部山前倾斜平原和东部高平原的侧向径流补给及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在东部高平原白垩系承压水接受潜水补给和山区地下径流的侧向补给。可以看出华北、西北、东北浅层地下水主要输入方式有所差别,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降水入渗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其次为山区侧向径流补给;而西北内陆盆地降水主要在山区,平原区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山前河流的入渗补给,其次为山区河谷潜流以及基岩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深层地下水补给方式差异较大,西北地区平原内山前冲洪积扇深层潜流的侧向补给是盆地深层承压水的主要输入方式,特点非常鲜明;东北地区深层地下水主要接受西部山前倾斜平原和东部高平原的侧向径流补给,另外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给方式;华北地区深层地下水主要是山区侧向径流补给。

关于越流补给,东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以及各不同承压含水组之间越流补给频繁,越流补给量较大;华北平原越流补给在地下水输入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西北内陆盆主要是在内部冲湖积平原及冲洪积扇前沿分布着多层承压自流水,其含水层与潜水含水层相沟通,形成潜水侧向补给承压自流水,潜水对承压水之间的越流补给比例小,深层承压水缓慢径流到尾闾湖,才以越流补给上层为主,最后通过浅部的潜水及晶间卤水蒸发。

关于河道渗漏补给,华北地区在整个平原区内由于有大的河流存在,河水基本都入渗补给地下水;东北地区,河流上游补给地下水、下游河流主要是地下水排泄通道,在嫩江、松花江沿岸,潜水可直接向河流排泄;西北内陆盆地,河水与地下水多次转化,山区河水在山前地带几乎全部入渗补给地下水,在冲洪积扇前缘溢出地表,形成泉群或泉集河,河流大部分起排泄地下水的作用。

总的来说,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主要输入方式是降水入渗、山区侧向径流补给、河道渗漏补给;深层地下水主要输入方式侧向径流,山前边缘的隐伏岩溶水的顶托补给,以及在开采条件下的浅层水以及相邻含水层组的越流补给。东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主要输入方式是降水入渗、河流入渗和山区地下水侧向径流,深层地下水主要是侧向径流补给及浅层水的越流补给。西北内陆盆地浅层水主要输入方式是山前河水入渗、山区侧向径流补给,深层地下水主要是接受冲洪积扇前缘潜水侧向径流补给。

(二)地下水输出系统对比

华北、东北、西北地下水输入系统差异也较大。华北平原受人为开采影响,目前浅层地下水输出主要为向下游径流、潜水蒸发和人工开采;深层地下水输出,变为以开采为主,向下游侧向径流排泄和向浅层水越流排泄为辅。松嫩平原浅层地下水输出主要为河谷排泄、向深层水越流,以及人工开采;深层地下水主要输出方式是侧向径流于河谷排泄,向浅层水越流,人工开采。西北内陆盆地浅层地下水输出主要为溢出带泉水排泄,(洪积)扇前缘,潜水侧向排泄补给承压自流水,蒸发蒸腾排泄和人工开采排泄;深层地下水向尾闾湖缓慢径流,以越流补给上层为主,最后通过浅部的潜水及晶间卤水蒸发排泄。

关于地下水主要输出方式,华北地区地下水最主要的排泄方式是人工开采和向下游侧向径流排泄;东北平原最主要的排泄方式是侧向径流河谷排泄和越流排泄,其次是人工开采方式排泄;西北地区地下水最主要排泄方式泉集河溢出向湖泊排泄和蒸发蒸腾排泄,其次是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排泄。

关于越流排泄,东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以及各不同承压含水组之间越流排泄频繁,越流排泄量较大,此种排泄方式非常显著。华北平原越流排泄主要是开采条件下,相邻含水层向开采层排泄,人为影响显著。西北地区深层承压水缓慢径流到尾闾湖,才以越流补给上层为主,最后通过浅部的潜水及晶间卤水蒸发排泄。

关于河流作用,西北地区在冲洪积扇前缘溢出地表,形成泉群或泉集河,河流大部分起排泄地下水的作用。东北平原河流在上游补给地下水,在中下游成为地下水的排泄通道,河流总体上说是起到排泄地下水作用。华北平原,由于水位大幅度下降,河流主要是起补给地下水的作用。关于人工开采排泄的程度,华北平原人工开采是地下水的最主要排泄方式,东北平原人工开采影响要小许多,西北内陆盆地人工开采在整个盆地排泄中比例也较低。

三、地下水流系统对比

华北、东北、西北地下水流系统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垂向上地下水基本都具有浅层地下水水流系统和中深层地下水流系统;在横向上,基本都分为区域水流系统、中间水流系统和局部水流系统,中深层地下水一般形成区域性水流系统;地下水一般是在山前接受补给后,向盆地中心或海岸径流排出,地下水径流路径很长,水循环交替很缓慢,地下水年龄老,一般可达到几万年。浅层地下水一般形成局部水流系统,局部流动系统的特点是分布范围小,从源区到汇区地下水流速快、流程短、水交替强烈,地下水年龄新,一般是只有几十年的现代水。中间水流系统介于区域水流系统和局部水流系统之间,地下水径流路径较长,水循环交替缓慢,地下水年龄相对较老。

华北、东北、西北地下水流系统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华北、西北的区域水流系统主要是第四系承压水系统,东北松嫩平原区域水流系统主要为第四系深层承压水和古近-新近系、白垩系承压水系统,区域水流系统内水循环转化非常复杂。西北内陆盆地局部水流系统的显著特点是局部水流系统分带和盐分溶滤、迁移与聚集分带一一对应,水化学场与水动力场具有直接的关系;华北尤其是东北松嫩平原局部水流系统与水化学系统的对应关系不是非常明显。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超采对地下水流系统影响很大,区域水流系统、中间水流系统和局部水流系统天然状态相比产生很大变异,人为干扰的叠加是华北地下水流系统的显著特征;西北尤其是东北地区,人为干扰对地下水流系统影响较小,基本保持天然条件下的水流系统。华北平原从山前到滨海形成一个完整区域水流系统,西北内陆盆中每一个次级盆地或每一个尾闾湖的汇流范围都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水流系统。虽然同为区域水流系统,西北地区地下水径流路径和径流规模要远小于华北地区。与此相对应,华北区域水流系统从山前到滨海,受地表水流域和地质地貌条件的控制,形成了冲洪积扇流动系统、河间流动系统和沿海流动系统。西北内陆盆地从山前到盆地排泄中心地带,形成山前冲洪积扇局部水流系统,冲湖积细土平原局部水流系统和湖积平原局部水流系统。

毕业论文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

如今,很多人会在房子下面建一个地下室来存放一些杂物,地下室结构相对简单,不需要太多装饰,但由于相对湿润,防水工程必须做得好,但是,大多数朋友都不知道在地下室内防水咋样处理,接下来,我将向您介绍地下室内防水施工的方案内容。

1、外部防粘结构

地下室内防水外部防粘防水方法,即在地板垫上铺设防水层线圈,并在护墙结构后施工,瓦楞材料(防水层) )地下室防水的施工方案,直接铺设在外壳的外墙面上,然后采取防护措施。该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的优点是,挡土墙的混凝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干燥,可以很好地防止室内湿度,基坑当采用板桩支护的时候,需要采取。解决影响地下室堵塞的水平支撑点问题的措施。

2、离墙衬式防水结构

地下室内防水除了混凝土墙及其外壳结构内表面的防水措施外,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是在主墙的内侧,增加一个隔墙内墙,以满足地下室堵塞施工的要求 。地下室的内壁和外壁必须浇在一起,外壁是自防水的,所有都使用二次振动过程。新旧砼的接缝,浇筑前24点,施工缝用高压水冲洗,接头润湿数次,使新旧接头良好。

3、外部内粘结构

地下室内防水外部内粘方法,是在底层底层完全完成保护墙,把卷材(防水层)铺在保护墙和底层底层,直至防水层为止。地下室完工,浇筑完成。结构混凝土。该地下室防水施工的方案,施工在环境条件有限,且难以实施外部防粘方法时必须采用的基础堵漏施工方法。

经过以上介绍的地下室内防水的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应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要把防水的施工方案了解好在做。

牋当地下室有漏水问题出现的时候,也需要采用合适的地下室防水堵漏施工方案。牋一、地下室防水堵漏施工工艺牋1、地下室堵漏外防外贴法:外防外贴防水法,即在底板垫层上铺设卷材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墙体施工完成后,再将立面防水卷材层直接铺贴在围护结构的外墙面,然后采取保护措施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地下室堵漏此方案的优点是随时间的推移,围护结构墙体的混凝土将会逐渐干燥,能有效防止室内潮湿,地下室堵漏但当基坑采取大开挖和板桩支护时,就需要采取措施,以解决水平支撑部位影响地下室堵漏的问题。牋2、外防内贴法:外防内贴法,是在底板垫层上先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完,地下室堵漏再将防水卷材铺贴在永久性保护墙和底板垫层上,待地下室防水层全部做完,最后浇筑围护结构混凝土。此方案在施工环境条件受到限制,地下室堵漏很难通过外贴法来进行处理的。牋3、离壁式衬砌防水法:地下室堵漏离壁式衬砌防水法,除了在围护结构的混凝土墙体及其内表面采取防水措施外,为达到地下室堵漏施工要求,再在主墙内侧增设1道离壁式内墙。此方案虽属多道设防并有利于排水,但存在造价高,围护结构墙体不易得到充分干燥,以及较难确保柱、墙混凝土接缝部位的水密性等问题。牋二、地下室防水堵漏施工方案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孔隙是导致砼建筑物损坏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比较令人烦恼,因为砼内部的裂缝是完全无规则的。一般传统堵漏的方法,是将裂缝或漏水处凿开,进行表面堵漏,但结果往往是堵住这里,那里又开始渗漏。因为水可以在砼内部裂缝中无规则运动,从相对薄弱部位渗出。采用化学灌浆法。就是利用机械的高压动力(高压灌注机),将化学灌浆材料注入混凝土裂缝中,当浆液遇到混凝土裂缝中的水分会迅速分散、膨胀、乳化、固结,水溶性聚胺脂灌浆材料进入裂缝的深度与裂缝宽度相关:裂缝越宽,浆液流速越大,进入裂缝就越深,灌浆效果越好。水溶性聚胺脂初始膨胀率能够达到100%,形成胶凝体以后,第一次膨胀消失,但具有很好的弹性,成为稳定的类似止水橡皮的弹性体。这样固结的弹性体填充混凝土所有裂缝,将水流完全地堵塞在混凝土结构体之外,达到真正堵漏的目的。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采用水溶性聚胺脂浆材进行灌浆处理;小于0.2mm裂缝采用环氧树脂胶封缝(对于干燥缝:采用改性环氧树脂基液封堵;对于潮湿缝:尽可能采用水溶性聚胺脂灌浆,止水干燥后采用改性环氧树脂基液封闭加固。灌浆困难的裂缝采用“堵漏灵”堵漏止水,干燥后用改性环氧树脂基液封闭)。注:水性聚氨脂灌浆后,视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进行改性环氧树脂灌浆。地下室防水堵漏施工工艺如上,可以在地下室施工的时候,按照相关的要求来进行防水堵漏,保证地下室防水工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地下室防水堵漏施工方案如上,建议在施工的时候多留意相关技巧,保证地下室能到最理想的状态居住。牋

华北根据地研究论文

左权 永远的丰碑 左权:党之模范 ■抗日英雄谱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诗。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5军团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和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 全国抗战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威震敌后。其高超的指挥艺术,严密细致的参谋业务,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受朱、彭的赞扬。1940年秋,协助彭德怀指挥著名的百团大战。1941年11月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进行黄崖洞保卫战,经8昼夜激战,以较小的代价歼敌千余人,被中央军委称为“‘反扫荡’的模范战斗”。他还“是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从1939年至1941年,他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战术问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文章40余篇。左权为创建并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为八路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名将阵亡,太行山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看,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看,既有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奋起抵抗的内在原因,也有世界各国人民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外在原因。从两个原因的主次关系看,内在原因起了决定性作用。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内在原因看,起作用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但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今天我就围绕这个问题作个发言,谈五个问题与大家探讨和交流。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 1 我谈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抗击者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采取什么态度,这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能得到民众拥护、是否能领导和影响民众的一个重要标尺。而能否广泛地组织和发动民众,这是抗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前提和条件。众所周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的。这个时间比1939年9月德国侵略波兰早8年,比1941年6月德国进攻莫斯科和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爆发太平洋战争早10年。尽管这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还是局部的,但是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立即发起了抗战号召和组织开展了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即9月19日、20日,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中央就先后分别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和《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1932年4月,成立还不到半年时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发布了《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这比国民党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早9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和武装当时虽然力量还很弱小,而且没有所谓的合法地位,还不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但是,却表现出了对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开展了东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推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由局部抗战逐步转向全民族抗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奋起抵抗,组织了各种抵抗武装。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同东北抗日义勇军等武装力量的联系,并组织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斗争。在此前后中共中央陆续派出了杨靖宇、赵一曼等多批干部到东北工作,加强各级党组织的 领导力 量。这两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干部最后都英勇牺牲,成为受后人景仰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英雄。到1933年初,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巴彦、南满等几支游击队相继成立,逐渐成为东北的主要抗日武装力量。从1936年初到1937年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东北抗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等抗日武装陆续改编成东北抗日联军。 这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共有11个军3万多人,开辟了三大游击区,同日伪军进行了数千次的战斗,曾粉碎敌人上百次“讨伐”,歼灭日军1万余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牵制了大量侵华日军,支援、鼓舞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努力下,中国大地形成了一股要求团结抗日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参与和推动国民党内的抗日派进行局部抵抗。1932年1月,日军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国民党第19路军发起淞沪抗战,中国共产党通过上海党组织发动群众积极支援。1933年6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等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掀起了察哈尔抗战,中国共产党派遣了300多名共产党员参与其中,这次抗战曾乘胜收复了察东重镇多伦等大部分失地。吉鸿昌就是这次抗战中涌现出的闻名全国的抗日民族英雄。1936年,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第35军军长傅作义发起了绥远抗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声援。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了抗日民族先锋的历史重任。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 2 我谈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鼓舞者和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 抗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是根本保证。那么,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力量是由谁团结凝聚起来的呢?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的全民族抗战是谁领导和主导的呢?按理说应该由当时处在全国执政地位的中国国民党及其政府领导和主导。但是,从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过程看,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历史的特殊原因,中国的抗战则是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和主导的。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是如何形成的?又是谁倡导的、谁促成的、谁坚持和维护下来的呢?历史告诉我们,是中国共产党。 如前所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尔后,1935年又制造了华北事变。在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顺应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要求,适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早在1933年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就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一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并开始在东北组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又适时提出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1936年间,中国共产党逐步实现了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政策转变。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的结束,两党合作抗日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始终以民族解放为己任,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宽广胸怀,捐弃前嫌,放下了国民党对共产党人血腥屠杀的深仇大恨,努力促成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为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创造了基本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始终尽力维护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和统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中国的抗战就有倒退的危险,就有失败的危险,也就有使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局出发,提出“抗日高于一切”的原则。在抗战防御阶段,国共两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合作抗日的旗帜下协同作战,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抗击,使日军实力受到较大损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手段,英美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再加上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壮大的敌视和畏惧,中国抗日几度出现逆转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和原则,维持了国共合作抗战到底的局面,避免了倒退,克服了危险,防止了分裂,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也实际上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坚强政治领导核心。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 3 我谈的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抗日战争正确战略的提出者、指导者和引领者 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军事力量又非常弱小,如何抗战、怎样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就至关重要。从全民族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号召全国人民实行总动员,主张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强调在坚决抗战的方针下,必须实行全国军队和人民的总动员以及革新政治等一整套办法。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洛川召开会议,讨论制定了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途径,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这与国民党实行的仅仅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形成鲜明对照。这两种不同的抗战路线,决定着中国抗日战争的不同方向和中国人民的不同命运。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必胜,日本必败,而且这个胜利将会是人民的胜利。如果按照国民党片面的抗战路线,则会得到相反的结果。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不懈努力,历史和人民作了第一种选择。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为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提供了战胜敌人的科学思想和正确 方法 。早在1935年12月,毛泽东即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提出“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的观点。1936年7月,他在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提出了通过持久战取得胜利的方针。 1938年5月,他集中全党的智慧撰写了《论持久战》。这部光辉的军事哲学著作深刻分析了中日双方的特点,科学揭示了中日战争的发展规律,正确回答了中国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的、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最后胜利为什么属于中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以极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描绘了中国持久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路线图。持久战总的战略方针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也在国民党及其政府和军队中产生积极影响,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中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全国抗战形势后来的发展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科学预见。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游击战的战略理论及一系列与之相配合的战略战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略战术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日双方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它也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下正确战略战术的展开和具体实施。1937年8月1日,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指出红军作战的原则,是“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提出,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 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强调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由于敌强我弱以及由此产生的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主要不是在内线、在战役战斗上配合正规战,而是在外线即在敌之深远后方独立作战,担负配合友军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它是长期贯穿于抗日战争的战争形式,是敌强我弱形势下人民战争的最佳方式,是不断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积小胜为大胜,从游击军和游击战逐步向正规军和正规战发展,最终彻底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独特有效战法。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 4 我谈的第四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广大敌后战场和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逐步成为整个抗战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和主力 如上所述,领导和主导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中国抗战的特殊领导和组织形式。而中国的抗日战场由于国共领导的武装力量不同、抗战路线和战略战术不同,形成了正面和敌后两大战场,这又造成了中国抗战的特殊战略布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领导的武装力量,采取先山区、后平原,波浪式向前推进的方式,先后开辟了华北、华中和华南敌后战场,创建了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些敌后战场的形成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不但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图谋,而且构成了对日军后方的致命威胁。敌后战场的开辟是侵华日军对中国停止战略进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步上升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成为敌我力量消长变化的关键因素。到战略反攻阶段时,敌后战场成为全面反攻、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前沿阵地。敌后战场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轨迹,逐步成为中国坚持抗战和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这些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与敌人作战的立足点,是牵制、袭扰、消灭敌人的出发地和前沿阵地,是实施游击战争的基本条件。这些区域不是从国民党政府的手中划定而得到的,而是从已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又从日本侵略者的手中夺回来的。在抗日根据地内,中国共产党把坚持抗战与实现民主统一起来,加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 文化 建设。通过各项建设,抗日根据地不仅成为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坚强阵地和全国抗战的重要堡垒,而且成为抗日民主建设的典范和新中国社会的雏形。 这一切与国民党统治区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在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抗战的骨干和主力。在战略防御阶段,随着日军进攻的深入和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的败退,八路军、新四军果断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创建抗日根据地,成为遏止日军持续进攻的生力军。全民族抗战一开始,八路军115师就取得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战信心。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在战略防御阶段的一年多时间里,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游击区)总人口达到5000万以上。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范围,从陕甘宁一隅迅速发展到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造成对日军重点占领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局面。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公里,桥梁、隧洞和火车站260多处,导致日军赖以运输兵力和物资的华北主要交通线瘫痪,迫使日军将兵力转向后方,迟滞了日军南下的步伐。从抗战全局看,构成了与正面战场相对应,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的,独立的广大的敌后战场。在全民族的抗战中,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 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有力地证明这个问题。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与正面战场常规作战的一次次战役不同,敌后游击战的重点是面而不是点,是持续而不是阶段,是整体而不是个别,是战略而不是战役,实质上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场特殊的战略大会战。在极为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中,敌后军民创造了很多极为有效、灵活多样的歼敌方法,如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围困战、水上游击战、铁道游击战等等,使日伪军犹如困兽,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可自拔。日本旧陆海军档案和战史丛书里,有众多“治安战”的记载,充斥着对中共游击战无可奈何的感叹。 可以说,这一时期,敌后游击战成为消耗日军力量最为恰当的攻势战略,也成为消耗日军胆略与士气最为有效的心理战略,为改变中日战争力量对比,促使中国度过最为艰难、也最为重要的相持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943年敌后战场部分地区开展了攻势作战,1944年开始进入局部反攻阶段,1945年8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开始全面反攻。由于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解放区包围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上承担起对日军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到1945年底,在全面反攻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共歼灭日伪军近40万人,收复县以上城市250余座。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1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坚持长期艰苦抗战,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独当一面的抗日战场,同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坚力量。1945年3月18日,日本东京《同盟世界周刊》写道:“根据我们的见解,真正的抗日势力,始终一贯的是中国共产党。”连当年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也认为:八路军“作战勇敢,内部团结,只是武器装备太差”。由此可见,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游击战场的关键作用和决定性作用是不容抹煞的,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论文 5 我谈的第五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弘扬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被侵略、受欺辱的中华民族能否取得胜利、能否获得解放,精神的力量不可或缺,精神的作用十分重要。在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野蛮凶狠,惨无人道,其铁蹄践踏之下,中国大地到处是人间地狱,城市遭到轰炸,村庄遭到焚毁,无辜平民遭到杀戮,妇女遭到奸淫,大好河山遭到蹂躏。面对侵略者的残暴与横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以高昂的抗日热情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感染和激励着中国人民。 毛泽东就曾指出:“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决不让日本法西斯不付重大代价而达到其无法无天的目的。我们的方法就是战争与牺牲,拿战争对抗战争,拿革命的正义战对抗野蛮的侵略战。”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正像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为铸就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输入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深刻内涵。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后开展的游击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艰苦卓绝的战争。他们兵力弱小,装备落后,却要面对强大的日军的反复“扫荡”,而日本法西斯实行的是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人包围中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大多是穷乡僻壤,物质条件极为贫乏,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不怕困难,不畏强暴,英勇杀敌。因此,在消灭了大量敌人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战中指战员伤亡60余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伤亡600余万人。其中,晋察冀根据地伤亡的群众约71万人,晋冀鲁豫根据地伤亡的群众约120余万人。 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最大时才100余万平方公里,只占全国总面积不到1/9。人口最多时也才约1亿,也只占全国总人口的约1/4。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以非常有限的资源,直接取得如此巨大的抗战胜利成果,实属不易。最后,我以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一点感悟作发言的结束语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和重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它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点,也成为人类和平正义事业不可逆转的伟大历史坐标。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候,它一诞生就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重任。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推动者、践行者,也是人类和平正义事业的坚定捍卫者、维护者。历史启迪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所系,前途所在。今天,我们研究和回顾这段历史,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此来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历史是不可忘记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可以警示当下,烛照未来,它可以作为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不拍挨批的话,就写中央第一代领导人,随便一个人在网上搜下资料就一大堆了。

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原因研究论文

我国是缺水国家,北方部分城市缺水尤其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2年底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它的建成将极大缓解北方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西线、中线已破土动工,建成后将解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的用水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重视水质和生态问题。总体方案: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跨流域调水对调水区、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引起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东、中、西三条线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基本相同: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证,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遏止并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三条线路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利影响,经研究后认为:采取必要措施后,这些不利影响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不影响工程决策。

建议你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下载几篇文章,可以 提取里面有价值的信息,怎么说也能整到2000字吧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动计划建议摘要: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核心在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水,水的兴衰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基础产业地位的真正到位。同时取决于水利部门从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战略性转移、广大水利干部和社会公众对传统水利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 关键词: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行动计划 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核心在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水,水的兴衰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基础产业地位的真正到位。同时取决于水利部门从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战略性转移、广大水利干部和社会公众对传统水利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资源型水利的战略目标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型水利的战略目标要贯穿到水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的关键取决于国家的水利经济政策和国家的投资政策与法规。鉴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取决于国际化的统一准则和行动。综合以上分析,针对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特提出以下行动计划建议。 一、制定一个“碧水绿洲”行动计划,大力增强全民族水的忧患意识 (1)增强公众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整体意识,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2)增强全民对水灾的忧患意识,要有抗大洪的思想准备和应急措施。 (3)增强公众对水危机的意识,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鼓励社会公众的参与,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参与。 (4)各级政府及其宣传部门要以水多为患、水少成灾、水脏贻害为中心,在全社会开展保护水、爱惜水、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节约用水、防治污水等一系列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 (5)教育部门要把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把水与人类、水与经济社会、水与环境等,系统地编写到教材中去,从小学开始进行普及教育。各级政府直到村民自治组织都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 二、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1)在制定2050年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和供水能力。 (2)重新审查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要根据水资源条件,调整发展规模和生产力布局。已建的耗水大的工业要向水源丰富地区或可利用海水的沿海地区转移,规划中耗水大的项目必须布局在丰水地区。 (3)中国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异性极大,由此决定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对不同地区,比如对东、中、西三类不同的经济地带,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各地要严格按供水量配额制定地区发展规划。 三、重新审查水利发展战略及长远规划 (1)中国水的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水利部门要审定水利发展战略规划,重视中长期发展的预测工作,尤其要加强水资源的宏观战略研究和管理。 (2)面对21世纪中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根据水资源条件的变化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对全国水资源重新进行全面评价。 (3)防洪安全事关全局,未来大江大河的防洪问题仍然是江河治理的重中之重,应根据新的防洪形势,修订和完善防洪规划,尤其要加强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规划。 (4)水利发展应将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的巩固、配套、挖潜和更新改造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因此,要下决心改革过去计划经济投资分配的格局,在基本建设投资中重点安排。巩固提高这些基础设施的效益,直接关系到21世纪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5)农业用水要实行总量控制,灌溉面积的增长要依靠科技创新,在节水中求发展。 四、全面理解和正确贯彻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 开源与节流并举,以节水为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将节水排列在资源节约的首位,十五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把节水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党中央制定的节水战略方针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 (1)缓解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在节水,要从战略的高度尽快建立节水型的经济发展和节水型的社会体系。国家对节水要作为一项工程,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全方位制定节水工程的发展规划和经济政策。 (2)在抓好节水工程的同时,必须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多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提高雨洪资源化及其利用程度,有计划地兴建一批大型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要适度进行开发。在干旱地区以及山区,广泛发动群众兴修小型、微型水利及雨水集流工程。沿海地区要研究海水的利用,适当地进行海水淡化与微咸水的利用。 五、加快跨流域调水的步伐 (1)进一步加快跨流域调水的规划和论证,逐步实施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无论是近期还是从长远来看,南水北调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研究调水线路和方案必须服从区域性水资源的最佳配置。实施方案应采取先易后难、先通后畅、分段实施的步骤,应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基础设施为原则。在研究解决北方缺水时,当地水资源仍然是利用的主体,调水是补水性质。因此,应立足于本区域内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及统一调度,在此基础上研究跨流域性的调水方案。 (2)不管南水北调采取何种方案,为保障21世纪中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在2015年以前,一定要抓紧实施南水北调来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重点是解决北方地区的工业和城市用水,调入各省、市的水量,各省、市应与本地区供水量统筹安排,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应遵循市场经济体制,按商品水制定价格政策;农业用水应采取以工补农的经济政策。 (3)黄河水资源已超负荷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问题必须从上、中、下游全局来研究,不宜再考虑向现有供水区以外引水,黄河接济海河、淮河的用水应考虑由长江供水。从长远看,在普及节水的基础上,要加快对黄河补水方案的研究,远期要考虑南水北调西线供水。 (4)华北地区缺水已成定局,在南水北调工程未实施以前,近期缺水如何解决应研究应急方案。建议在“十五”期间,从整个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出发,结合引丹济黄、引黄济冀、引江济鲁等分段引水方案,建议研究滦河、潮白河、永定河可利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大型水库的联合调度问题。以优化配置、统一管理、联合调度为手段,形成华北地区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的网络。 六、依法完善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建议成立国家水资源委员会 (1)实现水资源的统一和有效管理,必须积极推进水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推进水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一定要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水资源管理新体制,以加强对全国水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 (2)要通过法规确立对水资源实行统一、集中、综合管理体制,建立仿照国家防汛总指挥部的模式,组建具有权威和决策能力的国家级的水资源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水利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研究发展战略、审定发展规划、协调水的分配和水事纠纷。同时加强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在国家水资源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各流域分别成立流域级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并作为流域机构的主要职能。 (3)水资源的统一、集中、综合管理机构确立以后,必须健全有效的水管理政策。水的有效管理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水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水的分配和统一调度,以及各用水部门与用水户的有效管理。改进水管理必须从观念、技术、经济、社会、卫生、环境、立法等各个领域共同承担责任,同时国家要有相应的投入和经济政策。 (4)要尽快修订《水法》,制定各大江河的流域法规,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纳入国家宪法和国家政策,制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规和道德准则,完善水法规体系

写作思路:可以把“南水北调”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过程描述一下,中心要明确,语言要通顺连贯等等。

正文:

作为一名方城人,我感到很骄傲,因为南水北调工程从我家门前经过。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在我生活的这座小城里,有一道宽宽的、清澈的、与其它小河不同的——“水沟”。不管妈妈带我从城区往南的方向还是往北的方向我都能看到她,每次路过那里,我都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这条水沟沟这么长,不但不让钓鱼、下水玩,竟然还用铁丝网拦着呢?”

妈妈笑了笑,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孩子,你说的这条‘水沟沟’可不一般,她可是沿线人民的生命之水,她有着很长很长的故事,很深很深的意义。

她不是一道水沟,也不是一条河,她有一个令我们方城人都为之骄傲的名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于是,在妈妈细心详细地讲解下,我终于知道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发展历程和伟大的历史意义。

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听取关于引江济黄的设想汇报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从此,拉开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大幕,而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的其中一段就从我们美丽的方城流过,一江清水,贯穿了全县的南北,就这样牵动着带着方城人民的爱国情怀奔流北上,直到送到国家的首都——北京。

南水北调工程投入使用已将近六年了,为缓解京津冀等地用水紧张问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了农业有效灌溉面积,提升了用水品质,更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妈妈的讲解中我又了解到,为保障丹江水南水北上的安全性,沿线有多少个企业和工厂被迫关闭,有多少个家庭为此告别故乡,有多少位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为了这个利在千秋万代的使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凭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韧劲,一直被国内外人认为不可思议、前所未有、震惊全世界的伟大壮举——南水北调工程,就这样诞生了。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为有这样的世界奇迹而骄傲,为有方城承载着的使命而自豪!

地下水国内外研究论文

(一)美国百年地下水开发利用史的启示

美国是开展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研究比较早的国家。早在1883年美国学者Chamber⁃lin即出版了《自流井》,首次论述了自流井的成井条件和开发理论。1897年Iowa州地质调查局Norton在《Iowa自流井》报告中首次使用“含水层”理念。Todd于1900年提出,过多的自流井将导致自流水量衰减。1923年Meinzer出版了《美国地下水形成与理论探讨》和《地下水文学概要》,系统地总结了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和理论进展,同时首次对全国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估,阐述了美国地下水发生、补给、排泄、径流、数量、质量、开发利用等各个方面(陈美贞,2006;陈仁升等,2003)。1935年Theis提出非稳定流理论,使许多实际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在地下水开发方面,人们开始意识到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20世纪30年代Tolman及同事发现了地下水开采所引发的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现象。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州为单位先后进行了各州地下水资源调查和均衡法地下水资源评价。1963年McGuinness总结了各州及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成果。

1977年美国发生了特大干旱,197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启动了“区域水系统分析项目(RASA)”,历时近20年,调查和研究了全国28个以流域为单元的水系统,采用三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地下水开发前后地下水动态变化,并于1990~2000年期间编制出版了各个水系统的地下水图集(比例尺为1:250万~1:10万)。

目前,美国的地下水开采量占总用水量的 20.7%。其中,98.3% 的家庭用水、57.4%的牲畜用水和41.5%的灌溉用水都依赖于开采地下水源供给,而且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为此,美国正在开展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计划”(GWRP),研究重点已从过去的以州为单位转向整个水系统、水文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从过去偏重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转向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综合调查评价研究,强调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研究。

近百年来美国地下水开发利用史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理念及其生态-地质环境功能研究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在19世纪以前,地下水仅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种补充性资源,在水资源中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研究占主导地位。进入20世纪60年代,地下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愈来愈依赖的基础资源,特别是在持续干旱年份,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得到空前的重视,同时含水层疏干、依赖地下水维持的生态系统急剧退化、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等环境问题日趋显现。据USGS统计,在美国公共供水中,地下水的比重从1950年的26%增到2000年的37%。80年代,地下水保护问题受到重视,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和提高用水效率的多项保护法规,到2000年亩均灌水量比1950年减少了30%。在《2000~2010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部科学战略》和《1998~2008年水资源部发展战略》中,突出了地下水的可用性和可持续性研究,包括城市化和市郊化对地下水影响调查、海岸带土地利用和人口增长对地下水影响调查和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研究。

(二)国内地下水评价研究动态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质矿产部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地下水及其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工作,包括区域水文地质、供水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质、地下水资源评价与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经过50多年来的水文地质工作,基本查明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区域分布规律,并且把西北和华北的地下水勘察研究作为一项主要战略任务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并开始把地下水作为水圈、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境因子,开展地球表层四大圈层相互关系及大陆水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把地下水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中思考,利用大剖面、同位素等研究地下水循环方式,极大地改变着地下水评价的传统思维与方式,尤其是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对地下水评价的速度。

50多年的地下水评价工作,具有如下特点:①体现国家意志、服从国家目标,成为地下水评价的宗旨;②发挥水文地质工作优势,体现地下水区域性、基础性评价服务于国家建设;③取得的丰富资料和经验,奠定了地下水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应用数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的相互渗透,以及电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丰富并突破了传统水文地质学的内容,使地下水评价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阶段。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从稳定流发展到非稳定流,从二维流发展到三维流,从一般均衡法和比拟法,发展到解析法和有限单元或有限差分数值法及相关分析法。地下水质量评价从单项评价发展到综合评价,从一般数理统计方法发展到聚类、神经网络和灰色系统评价方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开始把主要目标转向管理模型的研究,涉及与地下水开发活动有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经济环境等各方面问题。

但是,面对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地下水评价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新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基于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发展过程,在评价指导思想、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诸方面,都存在历史的局限性,急需按新的要求进行完善和发展。例如由于受当时认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局限,对地下水系统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属性功能的基本认识和评价方式中,有关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水循环理念体现不足,静态思维比较突出。

1.地下水资源分类与概念演变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普遍采用前苏联的“四大储存量”的概念,即动储存量、静储存量、调节储存量和开采储存量。在欧美一些国家也都使用过这些概念(曲焕林等,1991)。经过水文地质工作者的多年实践,普遍感到应用“四大储存量”的概念评价地下水资源存在许多缺陷(陈雨荪,1982;刘光亚,1982;王强忠等,1982),现在已基本停止使用。

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三种水量”的概念,即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并于1989年纳入国家标准(GBJ27-88)。但是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其局限性和理论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徐恒力等,2001)。方案中沿袭以含水层(或水源地)为评价单元的思维模式,没有体现地下水资源整体性和系统性;补给量和储存量的时空概念含糊,容易造成水量重复计算;允许开采量仅仅是一种笼统的提法,在实践中难以操作等。

20世纪80年代“资源”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先后采用了地下水资源的概念,陆续出现了“潜在可更新资源”(Potential Renewable Resource)、“实际可更新资源”(Actual Renewable Resource)、“可用更新资源”(Available Renewable Resource)、“安全开采量”(Safe Yield)、“可持续开采量”(Sustainable Yield)和“实际可持续开采量”(Practical Sustained Yield)等。

我国学者王大纯教授(1995)等人,从地下水资源自然属性出发,将地下水资源划分为“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两类。“补给资源”被定义为“含水系统可以恢复再生的水量”。将含水系统的多年平均补给量作为补给资源量,单位为m3/a。“储存资源”被定义为“含水系统在地质历史时期积累保存下来的水量”。将含水系统多年平均低水位以下的重力水体积作为储存资源量,单位为m3。

陈梦熊院士等1983年提出的、后经过不断调整和补充(2002)的地下水资源分类,也具有广泛代表性。在该分类中,将地下水资源分为“天然资源”和“可采资源”。“天然资源”被定义为“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系统)内,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入渗补给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水化学特征、可资利用并按水文周期呈现规律变化的多年平均补给量”,一般可用区域内各项补给量的总和或排泄量的总和来表征。“可采资源”被定义为“在经济技术条件合理、开采过程中不发生水质恶化或其他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并对生态平衡不致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有保证的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资源”。

2.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达西(Darcy)定律和水量均衡是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的理论基础,由此产生了两种评价方法,即“地下水系统水量均衡法”和“地下水系统水动力学法”。

“地下水系统水量均衡法”是直接利用质量均衡原理,通过建立地下水系统的补给量、排泄量和储变量之间水量关系,确定地下水资源数量。“地下水系统水量均衡法”既可用于区域地下水资源的水量计算,又可用于局域地下水资源的水量计算;既可估算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和排泄的总量,又可计算地下水系统的各单项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地下水系统水动力学法”是根据达西定律和水量均衡原理,建立描述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实现对地下水系统水量状态评价。

按照微分方程的解法,划分为“解析法”和“数值法”。解析法是根据地下水井流理论进行地下水量评价,主要适用于均衡区范围较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均质含水系统。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解析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仍然是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主要方法。但是当把解析法应用于大范围水系统时,由于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远较解析法所假设的条件要复杂得多,其局限性就暴露了出来(薛禹群等,1986)。

为了解决随地下水开采规模进一步扩大所出现的问题,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物理模拟(电模拟和砂槽模拟等)技术,但是仍不能很好地解决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所面临的问题。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推广,使一些复杂地下水流模拟成为可能,而且开始考虑含水介质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对复杂的越流系统和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各类边界条件,以及多相流和双重介质等问题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在概念模型中更多地保留了实体系统的自然特性。由于数值法既可用于大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又可用于局部的水源地评价;既可处理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又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因此,逐渐成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方法,并因其更易实现系统分析的目标而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工作中。

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常用的方法还有水文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水文地质比拟法等。“水文分析法”是仿照陆地水文学的测流分析,计算地下水补给量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地下水补给量全部转化为地下水泄流的地区,如岩溶管道流区、全排型岩溶大泉的岩溶水系统或基岩山区裂隙水系统等其他方法难以应用的地区,主要有地下径流模数法和基流分割法。“水文地质比拟法”,常用于实际资料缺乏的地区,主要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相似性,用区域内局部地段或相似条件的其他地区的实际资料比拟到全区或研究区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多数用于可采资源的估计。该方法是研究区缺乏资料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其评价结果的精确性较差。“相关分析法”是一种统计学方法,主要用于区域水文地质勘探试验资料不足,但是地下水动态资料较多的地区,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外推时其可靠性很难保证。“开采试验法”,在地下水的非补给期(枯水期),按接近取水工程设计的开采条件,进行较长时间的抽水实验,然后根据抽水量、水位降深动态或开采条件下的水量均衡方程求解出水源地枯季补给量,并以此作为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该方法主要用于水源地允许开采量的评价,在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主要用该方法求取参数。

纵观国内外地下水评价成果,最常用的方法是“地下水系统水量均衡法”和“数值法”。美国1977年开展的“区域水系统分析计划”(简称RASAP,1978~1995年期间)联合运用数值法和均衡法对全国25个主要地下水系统水资源进行了评价(USGS,1998)。在2000年开始的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Ground-water Resources Program)中,仍然以数值法为主(USGS,2001)。欧盟各国联合开展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水量均衡法是主要方法(Fried,1982;Rees and Cole,1997)。此外,亚洲、非洲一些国家也大多采用水量均衡法和数值法进行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Leslie B.Smith and Kadri Külm,2002;Shahin,1989;Lloyd,1990;Ulf Thorweihe and Manfred Heinl,2002)。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均衡法和数值法也是主要评价方法。

随着数学地质的发展,最近在国内外地下水评价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方法,如随机理论和神经网络(Kitanidis,1985;Bates,1992;Gelhar,1993;Brannan,1993;杨金忠等,2000),但是这些方法还处于理论探索之中,目前还难以广泛实际应用。

3.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我国在早期的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一般借用外国学者设计的评价模式,如内梅罗(Nemerow N.L.)指数法等。但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发现这些评价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不足,于是我国地下水质量评价工作者,根据自己实践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适合不同用途的水质量评价方法。如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定量地表示环境质量状况,发展至今已提出许多种计算综合指数的数学模式,这些模式对环境质量的划分一度起了积极的作用。

早期全国性地下水质量评价,尚无“国家地下水水质标准”,主要依据国家建委和卫生部批准试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TJ20-76),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1958年公布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个别评价参数考虑地方“饮用水水质标准”。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指数法、多项参数法和模糊数学法等。在现今的全国地下水质量评价中,虽然在评价项目选定、分类和污染等级划分等方面有所变动,但是其思路和技术方法均沿袭了这一格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模糊数学、灰色聚类和神经网络等方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广泛应用,且随着方法的改进,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因素较多,以至各评价方法都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综合污染指标法的“硬性分级划分”,灰色和模糊系统需要设计若干不同的效用函数(灰色系统的白化函数、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等),以及人为地给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或权函数)等,这些效用函数和指标权重的给定难免不带主观性,造成评价方法难以通用,增加了应用的困难和人为臆断因素对结论的影响。在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中,普遍存在“参数权重”问题,例如指数法把各个水质参数等同,模型法在参数选取和参数权重设定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目前,迅速发展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拓宽了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的视野。

4.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自1968年Margat首次提出“地下水脆弱性”这一术语后,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是至今国内外对“地下水脆弱性”概念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根据自己所考虑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给“地下水脆弱性”以不同的定义。

以1987年为限,“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两个阶段。在1987年以前,有关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多是从水文地质本身的内部要素这一角度来定义的。1970年Margat与Albiet提出的地下水脆弱性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污染源从地表渗透与扩散到地下水面的可能性。Olmer与Rezac则认为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可能遭受危害的程度,这种危害程度由自然条件决定,而与现有污染源无关。Vrana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影响污染物进入含水层的地表与地下条件的复杂性。1983年Villumsen等定义地下水脆弱性是指应用中或废弃于地表的化学物质对地下水的危害性。1987年“土壤与地下水脆弱性国际会议”揭开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新阶段的序幕。多数学者主张在定义地下水脆弱性时应考虑含水层本身的易污染性和人类活动与污染源的影响。有的学者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质量对现在或将来有害于其使用价值的敏感性。

地下水系统脆弱性已经被广泛认同的是指这个系统对来自外部(天然与人类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影响它的状态及性质的处理能力。1991年美国审计署应用“水文地质脆弱性”来表达含水层在自然条件下的易污染性,而用“总脆弱性”来表达含水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易污染性。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于1993年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污染物到达最上层含水层之上某特定位置的倾向性与可能性,并将地下水脆弱性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质脆弱性,即不考虑人类活动和污染源而只考虑水文地质内部因素的脆弱性;另一类是特殊脆弱性,即地下水对某一特定污染源或污染群体或人类活动的脆弱性。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已经以污染治理为重点转变为以防止污染为重点,开展了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并编制了评价图册。

至今国内尚没有明确的“地下水脆弱性”的定义,定义多引用外文资料,多是从水文地质本身内部要素角度出发,针对局部城市或水源地,包括“环境生态脆弱区地下水开发模式及系列编图”工作,研究地下水本质脆弱性,常以“地下水的易污染性”、“污染潜力”、“防污性能”等来代替“地下水脆弱性”这一术语。

5.存在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下水评价工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从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角度考虑,地下水评价工作尚存在如下问题:

1)以往的工作,偏重地下水赋存条件的研究,对地下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研究程度有待深入。作为地下水赋存空间的地下水系统结构和地下水动态,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

2)地下水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制约因素。以往对地下水质量、环境和生态属性功能评价重视不够。

3)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及趋势预测研究缺乏深度,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对地下水前瞻性要求。

4)由于大量的水利工程修建,改变了地表水、地下水循环条件,出现了不少新的水环境问题,特别是地下水补给条件的改变,使得有些地区地下水补给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在新的地下水评价中急需考虑这些变化的影响。

(三)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研究现状

1998年许志荣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五期)上发表了“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初探”,提出了开展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必要性。1999年史瑞青等在《工程勘察》(第一期)上介绍了“灰色聚类分析在地下水区划中应用”的技巧。2001年费为进等在《地下水》(第四期)上发表了“快速灰色分级聚类法在地下水功能区划中应用”,提出灰色分级聚类法是地下水功能区划的一种简明方法。这一时期的地下水功能研究都是从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角度出发,基于传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念。

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角度,作为约束条件,提出开展“地下水功能评价专题研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张光辉研究员主持开展有关地下水功能理念、评价理论与方法探索性研究,于2003年提出了地下水功能评价基本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2004年6月该项目组完成了“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评价的科学体系”构建和论证,包括基本理念、评价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关键技术等,编制了“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技术”,编入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系列》(二、三)中,并先后在兰州、武汉、石家庄、北京、沈阳和呼和浩特主办“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技术骨干培训班,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全面推广应用。2004年唐克旺等在《水资源保护》(第五期)上发表了“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浅谈”,介绍了水利部门进行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基本思路。2005年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定工作的通知》。2006年张光辉等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期)上发表了“区域地下水功能及可持续利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一文,全面阐述了地下水功能评价理论和方法;黄鹏飞等在《中国环境管理》(2006年第二期)上发表了“层次分析法在民勤绿洲地下水功能评价中应用”,介绍了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状况。2007年罗育池等在《中国农村水利水电》(第九期)上发表了“基于MapGIS的河南省浅层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吕红等在《水文》(2007年第三期)上发表了“山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初探”,指出地下水功能区划是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的重要基础;闫成云等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第三、四期)上发表了“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引用大量实例阐述了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的实际效用。2007年范伟完成了“吉林省平原区地下水功能评价”硕士学位论文。张光辉等在《地质通报》(2008年第六期)上论证了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关系。

(四)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现状与趋势

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总的趋势是学科内涵不断拓展、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优先、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与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根本。

1)资源和环境、生态并重,已成为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的主题。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既要保障社会稳定的水供给,又不能牺牲生态-地质环境效益,同时不影响未来长远的水资源利用。恢复由于人类影响而退化的地下水功能、地下水疏干区定量跟踪和调控、增强地下水含水层获得补给途径和机制、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和协调开发、地下水利用和分配的社会-经济规律及管理模式等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2)地球表层系统的水文地质过程研究,已成为现代地下水科学演化的重要专题。土壤、包气带、浅层地下水、湿地与湖泊、绿洲、河流和农业用地等,与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研究密切相关。包气带是介于潜水面和地表之间的多孔介质,化学风化、有机质分解、氮素固定等其他化学物质循环过程均发生在包气带,也是地下水补给、污染物向地下水运移的必经之路。包气带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与水文地质学、土壤学、生态学和环境学关联性愈来愈紧密(甘肃地调院,2007)。

3)建立高效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状况调查和突发应急机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愈来愈迫切。1996年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将“可持续水资源利用”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强调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的完整性,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上,达成一个共识:流域统一管理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抉择。

4)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当今地下水开发利用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它指地下水时空上能够连续下去。Serageldin and Steer将“可持续性”概化为“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适度”、“可持续性强”和“可持续性过强”。“可持续性弱”不关心局部、只关心整体;“可持续性适度”主要以维持系统的整体性为目的,但也适当关照其组分;“可持续性强”要求保持系统组分的良好状态,同时也关照到系统整体,各组分不可互相替换,而且根据某些理解,即使是在组分内部,可替换性也是受到限制的;“可持续性过强”就是保持系统的所有要素完好无损且无任何损耗。

我是武汉地大的,专业设置跟北京地大应该差不多,毕竟刚分的,原来北京那边是研究生院,武汉是本科部,我就说一下我所知道的一些东西吧。我本科学的环境地质,研究生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是环境学院的,北京地大那边叫水文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原名水文地质专业,是地大建校时就有的专业,也是地大的王牌专业,不管是北京地大还是武汉地大。资源勘查工程同样也是地大很强的专业,是资源学院的专业,这个专业目前就业供不应求,固体矿产目前主要就是矿山、金属之类的,能源则偏重油、气、井方向,武汉地大这边资源和工程两个学院都做这个,目前来说,油气井方向更好。海洋工程武汉地大没有这个专业,我认为北京地大这个专业也不会很强,因为听说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洋这方面比较强。地大其他的王牌专业有:地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等等。

国外经济不堪。国内物价自己肯定深有体会。个人感觉09年是金融风暴的开始。08年只是开胃小点而已。看看现在的股市震荡~看看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厂区状况。不容乐观。现在应该是挖掘中国内部地区潜力的时候了。

4 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左其亭 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冯尚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索引序列
  • 华北平原地下水压采方案研究论文
  • 毕业论文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
  • 华北根据地研究论文
  • 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原因研究论文
  • 地下水国内外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