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密斯凡德罗论文参考文献

密斯凡德罗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密斯凡德罗论文参考文献

密斯的一些主要的住宅的作品如下: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German Pavilion of Barcelona International Fair 1929

巴塞罗纳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大理石壁面

有十字形柱的巴塞罗纳国际博览会德国馆(1928-1929)

十字形柱

在现代建筑发展史里,有一个人的名字紧紧与这个时代相连。他就是密斯,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密斯的成功在于,他的建筑理念非常恰当的体现了工业时代对建筑的要求。他的经典设计哲学“少就是多”一直被很多后来的人所追捧。他也是现代玻璃幕墙的缔造者。我们知道在欧洲的传统建筑设计里,装饰是被崇尚的,建筑在某种程度上被看成是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

我们看看巴黎的卢浮宫,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还有古罗马的亚典卫城…这些作品无一不是建筑装饰的经典范例。应该来说,这种设计传统在欧洲是根深蒂固的。然而,密斯在他的建筑设计里,追求用简洁的形式来满足功能的需要。他的这种设计理念是对传统的一种背离。

1、艾洛伊斯·里尔(Alois Riehl)住宅,柏林,(1906-1907年)

2、佩尔斯(Perls)住宅,柏林,(1911年)

3、黑尔街(Heerstraße)住宅,柏林,(1913年)

4、坎丕勒(Kampner)住宅(已毁),柏林,(1921年)

5、莫司勒(Mosler)住宅,柏林,(1924年)

6、沃尔夫(Wolf)住宅(已毁),古本(1926年)

7、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主持人,斯图加特,(1925-1927年)

8、吐根哈特住宅(Tugendhat House),捷克(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1928年-1930年)

扩展资料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

密斯从事建筑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建筑系统来实现的,而正是这种建筑结构把他带到建筑前沿。同时,他提倡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物质加入建筑行业的观点也经常在他的设计中得以运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现代简约参考文献

现代简约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现代简约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

[1]白玉成。室内家居空间中的简欧之美[J].现代装饰(理论),2014,01:49-50.

[2]郭日情。密斯凡德罗与现代简约风格[J].大众文艺,2014,09:92.

[3]张佩瑜。现代简约风格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4,10:15.

[4]张众宜。现代简约设计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关联性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05:118.

[5]刘丹。浮华里的淡定--探析现代家居设计中的简约美[J].现代装饰(理论),2014,08:36.

[6]马高娃。以人为本,简约设计--丹麦现代家具设计简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9:137-139.

[7]丁丁。现代简约风格在家装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4,09:98-99.

[8]刘毅哲。浅谈室内设计中的现代简约风格[J].设计,2014,09:73-74.

[9]王波。现代简约风格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D].贵州师范大学,2014.

[10]王琳。基于现代简约风格下的佛寺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11]韩方方。简约理念下的现代书籍视觉语言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

[12]常思斯。现代简约[J].安家,2010,04:142-145.

[13]喻鹏。极简哲学的透明光芒透视样板间之“现代简约风格”[J].安家,2010,04:146-147.

[14]孙慕芳。简约不简单新现代简约主义软装饰设计[J].城市住宅,2010,07:73-74.

[15]吕玉龙。简约主义风格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6:33-34.

[16]刘洋。浅谈现代简约家具[J].科技信息,2010,17:701+656.

[17]常鹤岭。浅论室内设计中现代简约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1:98-100.

[18].现代简约爱之小筑[J].温州人,2010,24:90.

[19]王紫轩。浅谈室内设计中的现代简约风格[J].科技与企业,2015,23:170.

[20]唐亮。探究现代简约风格对包装设计的影响[J].设计,2015,24:124-125.

[21]高满霞,袁涛。浅析现代室内设计中简约风格的体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8:256.

[22]刘崧。现代领导变革中的简约主义价值探赜[J].领导科学,2016,11:28-31.

[23]唐俊。现代简约与传统中式风格的融合--以桂林市江山领秀园林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6,05:122-123+178.

[24]李琼艳。办公空间设计中现代简约风格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05:96-97.

[25]赵莹。论现代简约风格在室内家居设计中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03:47.

[26]迟玉华。简约主义风格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03:103.

[27]黄鹏志。现代简约风格室内装饰的.设计与实现--以泉州海景国际花园一户型为例[J].江西建材,2016,14:36-37.

[28]魏攀,李建建。简约理念下的现代包装设计视觉语言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07:149-151.

[29]陈志莹,李鸿聿。简约设计理念在现代标志图形设计中的体现[J].设计,2016,15:144-145.

[30]陆冠东。浅谈现代居室空间中的简约家具设计[J].艺术科技,2016,08:275.

[31]苏专,王电章,刘亚军。解读现代简约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J].住宅产业,2016,09:59-61.

[32]秦丹丹。梁志天现代简约风格设计艺术初探[J].艺术教育,2016,11:219-220.

[33]武斐。现代简约气质下的东方美[J].建材与装修情报,2012,03:34-35.

[34]陈丹。浅谈现代简约的卧室设计[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52-53.

[35]杨晓君。现代简约主义编织品的艺术魅力[J].大众文艺,2012,09:295.

[36]林源。巴洛克风格在现代简约装修中的应用[J].艺术研究,2012,03:146-148.

[37]白钢传。如何把简约主义风格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J].科技信息,2012,31:458.

[38]闫启文,王捷特。谈现代简约式家居设计新主张[J].美术大观,2012,10:142.

[39]梁景华。典雅沉稳无锡保利达江湾城一期12E户型现代简约样板房[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2,12:82-87.

[40]蒋卫平。谈现代简约风格办公空间设计--以湖南省交通厅综合办公大楼室内装饰设计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01:70-71.

[41]郑慧芳。现代室内设计中简约主义[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3:281-282.

[42]张威威。浅析简约主义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3:295.

[43]李欣遥。“简约”·潮流·格调--试论现代设计中的简约主义风格[J].美术大观,2011,10:137.

[44]张颖。软装设计师眼中的现代简约风--简练与多变[J].建材与装修情报,2011,12:154-158.

[45]李晓辉。现代简约风格室内设计中的色彩特征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7,01:98-100.

[46]王男。浅析现代简约风格--客厅设计[J].江西建材,2017,09:15.

[47]高虹飞。从《长物志》器具中看现代简约设计[J].今传媒,2017,01:147-148.

[48]张剡锋。从芬兰现代陶瓷产品设计看简约主义[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

[49]李磊。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在现代简约式建筑装饰中的表现与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50]郭文博,陆小彪。解读视觉空间在现代简约风格家居设计中的运用--以上海石库门民居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8:99-100.

[51]杨钢,张俊飞。论“简约”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21:100+103.

[52].费罗娜水泥砖打造现代简约风格办公楼[J].现代装饰,2014,10:147.

[53]曾丹。探析家居设计中经济适用的现代简约风格[J].现代装饰(理论),2014,12:25.

[54]曾丹。浅析当代青年白领对现代简约家居设计风格的需求[J].中国包装工业,2014,24:52.

[55]陈卓。现代简约设计风格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04:104.

[56]胡玲。“简约”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包装工业,2015,08:72+74.

[57]王磊。浅谈如何将中式元素融入现代简约风格咖啡厅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47.

[58]唐姊茜,周会国,潘思君。试论现代简约风格之住宅家居装饰设计[J].求知导刊,2015,14:118.

[59]宋百文。现代简约风格室内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5,19:186.

[60]王朝杰。试论现代简约主义的室内设计--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简约主义风格[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2:155-156.

[61]铁兰叶,黄鹏壁。在简约中展示华丽--论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J].装饰,2008,12:92-93.

[62]耿怀亮。论现代设计中的简约化和抽象艺术[J].科技信息,2008,35:55+105.

[63]黄斌,施亮,陈霞。简约与现代南京泉峰总部办公楼室内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8,02:10-17.

[64]蔡静。现代简约高品质大气雅致显格调[J].建材与装修情报,2008,05:28-29.

[65]马朝珉,薛丽杰,杨新振,王朋。中式元素融入现代简约主义风格的家具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8,07:24-25.

[66]傅微芳,杨洲。现代简约风范新主张[J].温州了望,2008,14:104-105.

[67]王钰锋。中国式的简约设计[D].湖南师范大学,2006.

[68]凌锦。浅谈现代简约设计与中式禅宗思想的融合[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71-73.

[69]陈菁菁。“人文关怀”在现代简约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体现[J].艺海,2013,06:139-140.

[70]廉一明。从莫兰迪绘画语言看现代包装设计的简约风格[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2:171-172.

[71]杜娟。谈现代简约风格居室室内环境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3,06:52.

[72]春华。现代简约风格的家[J].城市住宅,2009,03:70-71.

[73]吴彩东。“府安花园”--现代简约家居设计[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02:48-51.

[74]欧阳丹。浅析现代平面设计中色彩的简约化趋势[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93-94.

[75].荷兰现代简约住宅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09,06:21.

[76]王楠。中式元素点缀下的“现代简约”家[J].建材与装修情报,2009,09:74-75.

[77]向梅花。室内设计中的现代简约风格[J].北方文学(下旬),2017,02:157-158.

[78]王宇。中国传统简约思想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

[79]徐静娴。现代简约风格家具专卖店灯光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80]尹丽娜。简约主义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

[81]刘毅哲。简约风格的别墅室内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5.

[82]边晴。简约主义在现代陶瓷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

[83]胡优华。简约主义在现代花艺设计中的影响[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12:38-41.

[84]罗丹,王周,欧秦君。现代家具设计的简约主义[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7,07:16-17.

俄罗斯茶文章参考文献

俄罗斯最主要的是红茶。

在喝茶方面俄罗斯与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以绿茶为主,而俄罗斯则以红茶为主,且喝红茶的时候要加糖。

俄国人喝茶,常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特别是各式的甜点,乃俄罗斯人饮茶的标配。

扩展资料:

俄语“茶叶”一词,来源于中国,是毋庸置疑的。俄语“茶叶”和中文茶叶的发音很接近,俄语管茶叶叫“恰—衣”。听起来就是“茶—叶”的音儿。

走进俄罗斯人的生活,会发现他们有上午茶和下午茶,是俄罗斯人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雷打不动的习俗。

俄罗斯人喝茶通常以红茶为主,也有不少人喜欢花茶。随着减肥风和保健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知道并开始尝试绿茶。由于俄罗斯人在喝茶时习惯加糖,甚至有人同时加上牛奶,所以大多数俄罗斯人在喝绿茶时也加糖。

前苏联时期,俄罗斯人喝的红茶大多来自印度,主要是印度政府用红茶来偿还欠苏联的外债,所以大部分是廉价的低级品。近年来,中国茶叶不断涌入俄罗斯市场。基辅火车站的烟茶批发市场是莫斯科最大的烟茶批发市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俄罗斯人爱喝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俄罗斯红茶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人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 俄国人饮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俄国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历史上,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这一过程没有西欧国家的介人。据一些史书和百科全书的记载,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是在1638年。当时,作为友好使者 的俄国贵族瓦西里·斯塔尔可夫遵沙皇之命赠予给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赠的礼品便是4普特(约64公斤)的茶。品尝之后,沙皇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从此茶便堂尔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随后进入贵族家庭。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关于俄国从中国长期进口茶叶的协定。但是,从中国进口茶叶,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数量也有限。因此,茶在17、18世纪的俄罗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饮品”,其饮用者的范围局限在上层社会的贵族、有钱人,喝茶则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直到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地区,如当时的马卡里叶夫,如今的下诺夫哥罗德地区。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始盛行。然而,事实上,有关史料证实,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的时间还要早些,是在1567年。当年到过中国的两位哥萨克首领彼得罗夫和亚雷舍夫曾经描述过一种不知名的稀奇的中国饮品,这种饮品在当时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及中亚地区已经比较普及。但可能因为哥萨克首领的描述没有引起沙皇贵族的注重,因此,这段历史也就鲜为人知了。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中国人饮茶一向是香茗一杯 ,细品慢饮;俄国人喝茶,则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 、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从功能上看,中国人饮茶多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 ;俄国人喝茶则经常为三餐外的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当然,喝茶之际谈天说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人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之际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而独自饮茶则可以给自己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进行一种“我”与“我”的交流。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中国人喜喝绿茶,俄罗斯人则酷爱红茶。有趣的是红茶在俄语是“ 椐拽猝擐恣? 椐学邸 ,直译为"黑茶"。之所以称之为“黑茶”,似乎有合乎逻辑的道理:一来红茶在没泡入水中时呈黑色,二来俄罗斯人喜喝酽茶,浓浓的酽红茶也呈黑色。从饮茶的味道看,俄国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罗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人们用糖茶来表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谢意。从饮茶的具体方式看,俄罗斯人喝甜茶有三种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里,用勺搅拌后喝;二是将一小块糖含在嘴里喝茶;三是看糖喝茶,既不把糖搁到茶水里,也不含在嘴里,而是看着或想着糖喝茶。第一种方式最为普遍,第二种方式多为老年人和农民接受,第三种方式其实经常是指在没有糖的情形下,喝茶人意念当中想着糖,一边品着茶,结果是似乎也品出了茶里的甜味,很有些“望梅止渴”的感觉。

俄罗斯人喝茶量是很大的。以红茶为主,近年绿茶比较走俏。包装方式以袋装茶常见。就质量而言,那些袋装茶在中国南方的茶乡眼里,简直就是垃圾。目前市场上卖的茶全部是进口,因为俄罗斯的产茶地已经划为外国了。

俄罗斯喝茶吗?

俄罗斯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疆域横跨欧亚两大洲,总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其中,俄罗斯亚洲部分领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欧洲部分领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不过,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虽然位于亚洲,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欧洲这边,因此俄罗斯是个名副其实的欧洲国家。

然而,俄罗斯虽是欧洲的一部分,但它与多数欧洲国家关系一直都不好,历史上除俄罗斯外的那些欧洲大陆国家只要强大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东征俄罗斯,而俄罗斯强大到一定程度也必然挥师西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俄罗斯会与多数欧洲国家格格不入呢?其实问题根源还在一千年前的一次关键选择。

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公认以国家形式出现的政权是公元882年建立的基辅罗斯。当时的基辅罗斯还远不像今天的俄罗斯那么强大,巅峰时期也只是控制着从伏尔加河到多瑙河平原的领土。

公元955年或956年,基辅罗斯发生了一件大事。摄政奥丽加(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的母亲)在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受洗成为一名基督教徒,并得到一个基督教名字叶莲娜。奥丽加并非基辅罗斯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信徒,但却是第一个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信徒。

奥丽加的皈依只代表她个人,而并不代表整个基辅罗斯。但以她的身份地位来说,她的信仰显然足以在基辅罗斯影响很多人。

奥丽加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没有追随母亲的信仰,但她的孙子、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在自己执政时期选择了基督教,并正式将其引入基辅罗斯。弗拉基米尔的这一举动具有深远影响,基辅罗斯原本只是通过武力控制着疆域内的部族,并迫使这些部族向其纳贡。当宗教引入后,人们在同一信仰的感召下产生联结,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王国。

那么,弗拉基米尔将宗教引入基辅罗斯又和后来的俄罗斯与多数欧洲国家不和有什么关系呢?这就牵涉到了基督教中的两大分支:天主教和东正教。

天主教和东正教源出一脉,但后来随着东西教会大分裂而形成了两个流派。基辅罗斯的基督教是从拜占庭引入而不是从罗马引入,所以罗斯人对拜占庭教会的忠诚要远高于对罗马教会的忠诚。这导致了基辅罗斯置身于罗马天主教之外,同时也使它处于相对孤立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地位。

宗教信仰上的分歧使基辅罗斯以及后来的历代俄罗斯王朝丧失了分享罗马天主教的一些文明成果,也刺激了俄罗斯对西方的怀疑和敌意。其中最为明显的就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与信奉天主教的波兰之间一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在历史上不断重复上演的入侵与反入侵,其矛盾根源便在于此。

参考文献:《俄罗斯史》

是社会主义革命。。

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复杂的生命形态:个性意识的觉醒,使他们萌发去寻找精神解放的途径,而自身性格软弱的钳制,又使他们找不到新生活的定位,徘徊、孤独、苦闷。他们既不满俄国社会现状,愤世嫉俗,但又不愿站在人民一边,精神上无所寄托。他们一面觉得在鄙俗的上流社会无以容身,但又对上流社会以外的生活同样感到索然无味。因而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关于“多余人”这个概念早在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章的一种译稿中就出现了,写到奥涅金时有这样的两句:有人远在他们之外,像多余的东西茕茕孑立。后来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 文学反映青年的生活已形成诸多传统的主题,“多余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 一、 近现代研究“多余人”形象现状一瞥回眸我国对“多余人”形象的研究,首先是从俄国“多余人”形象入手,进而对世界文学之中与俄国“多余人”相类似的典型进行探讨,从狭义到广义的比较研究中萌生出一个新命题,即“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1)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我国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研究,我国评论界几乎一直囿于“多余人”是俄国文学“特产”的认识阶段,普遍惯性地使用这个定型的结论。而各个历史时期对这一形象的认识都基于时代所需,是一种“感性”的理解。在动乱前,我们对俄国文学的介绍、翻译和研究倾向是“以我所需”、“急我所用”、“拿来天火”给苦难的大众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的现实斗争服务。这是个“全面肯定”的时期,我们对“多余人”身上的觉醒和抗争的积极方面,给予了最充分的关注,却有意无意地疏忽了他们身上的消极方面。进入极左时期,对俄国文学的研究进入冰冻,“多余人”真正变得多余,并销声匿迹。总体上,这个阶段我们对“多余人”形象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一个分散的初级认识阶段,对“多余人”也多是从介绍的角度进行普及性传播。第二阶段是20世纪末的20年至今,这一阶段进入理性化思考。一大批对“多余人”问题的研究论文逐渐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开拓,主要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其一,对读者熟悉的非“多余人”典型重新审视,发现了“新”的“多余人”。不满足于已有定论,勇于开拓发现。有文章指出“达吉雅娜与奥涅金一样,只有觉醒,没有真正的反抗”,认为达吉雅娜也具有“多余人”的色彩。其二,对于那些原本公认的“多余人”形象或提出质疑或重新评价。其三,从整体上对俄国“多余人”产生、发展情况、进步意义等重要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在刘亚丁的专著《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一书中提出俄国“多余人”产生实际上“是外来文化撞击古老俄国的结果,外来文化第一批接受者是青年贵族,他们无法停息被撞击后的震荡。”同时这个高峰时期俄国“多余人”的影响,也唤起了我国一代青年的觉醒和一代作家的创作。(2)“多余人”现象的初步联网以俄国“多余人”为稳固的经线,我们打破国界,在“多余人”研究中出现横向“联网”。评论家首先把视线投向了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和“孤独者”。如《屠格涅夫和郁达夫的“多余人”比较研究》、《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孤独者”》。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贾宝玉和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贾宝玉与奥涅金之比较》等。其次,评论者在日本和法国文学中找到了俄国“多余人”的兄弟。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形象,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画廊里一个典型的悲剧性的“多余人”。有的论述了日俄“多余人”的相似之处后,还从价值观、伦理、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等方面阐释了日俄“多余人”的差异。另有把法国的“世纪儿” 和“孤独者”联系起来,启示我们追溯中法文学的姻缘。对于中日“多余人”之异同也有专文进行了论述。以日本“私小说”为切入点,阐述了对中国“零余者”的影响。(3)一个新命题的萌生——“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 对于世界近200年间的“多余人”现象,沿着二百多年的不断的发展历史轨迹,得出了“多余人的演化”轨迹。从18世纪末维特的出现为起点,其后是19世纪初“世纪儿”的“世纪症”蔓延,几乎与此同时“拜伦式英雄”和哈洛尔德震动欧洲;到了19世纪20至50年代,俄国的“多余人”以强大的阵容和整齐的队伍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逃遁者”面世,中国的“孤独者”、“零余者”便接踵而至。而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的“反映雄”虽然姗姗来迟,却与法国的“局外人”、英国的“愤怒青年”和德国的“新维特”,互相呼应,携手问世,构成了当代“多余人”联网。这一联网真正实现了歌德最早提出的“世界文学的梦想。从“世界文学”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各国文学的自身的实际来重新审视“多余人”现象,就不是孤立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共同发展。经全方位普查和多角度扫描,评论界定质定量地给世界“多余人”现象得出一个纵横交叉的历史发展模式,得出这样一个简略的图示:(美国) “反英雄” (20世纪中) (中国) “孤独者” (20世纪初) (日本) “逃遁者” (20世纪初) (俄国) “多余人” (19世纪前叶) (英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愤怒青年” “拜伦式” “维特热” “世纪儿” “局外人” (20世纪中) (19世纪初)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20世纪中) (德国) “新维特” (20世纪中) 本图示基本表示出世界各国文学在相同和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相近“多余人”类型的各自姓氏代号。每个代号的专用名称几乎都包含着一个群体系列。同时图示中的国际性的排列组合,克服了本土文学的自足性和排他性,反映出互相交融、理解和创造的新局面。 二、“多余人“形象研究之我见(1)“多余人”的特征 “多余人”是多棱多角多面的立体,身上混杂着复合的色彩,反映了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报晓的先觉者”,行动上则是“贫乏的残疾者”。他们是属于精神世界中最鲜活和最忧郁的“精神贵族”。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是,意识和意志的不相协调。意识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这也是“多余人”大起大落的精神历程和悲剧。他们有勇气从厌恶的环境中拔了旧根,却找不到适宜的土壤扎新根,成了“无根浮萍”、“身外客”、“局外人”、“逃遁者”、“隐身人”。(2)国度“多余人”典型的分析 ①自省和探索——俄国“多余人” 俄国“多余人”的精神探索,具有东方人的忧患意识和民族的整体特征,在民族兴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使俄国“多余人”闪耀着某种灵光,格外动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俄国“多余人”在文学家笔下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俄国“多余人”是从俄国的旧文化和欧洲新文化撞击融合的血肉土地上产生出来的。这是“多余人”产生的一般性回答。俄国盛产“多余人”特别是从贵族阶级中不断地裂变处“多余人”,与俄国贵族阶级所处的特殊历史地位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在这些反映传统主题的杰作里,我们明显地看出文学家本人的精神和心理与他所塑造的主人公的亲缘关系。因此,这些“传统主题”中的贵族青年形象在一定意义上是作家的精神的再生儿。 ②东方隐士——日本“逃遁者” 无论是二叶亭四迷《浮云》的主人公内海文山,还是夏目漱石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日本式“多余人”形象,都表现出“隐士”的特点。他们是“内向的”,拘谨、沉重、迟缓,远没有欧洲和俄国“多余人”那种无所顾忌的洒脱、豁达和冒险精神,但它们具有更强的忍耐力和承受力。首先是旧思想的强大和根深蒂固,羁绊着“多余人”新思潮的萌发;其次,东亚文化儒释道的精神和日本民族传统的打“和”精神对他们“隐士”精神的造成有着密切的制约作用。日本“逃遁者”是东方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批“多余人”形象,它为年轻而短暂的日本近代文学开拓了现实主义道路。同时也为中国“零余者”的诞生不断吹来了春风。 ③最具社会和民族责任感——中国“零余者” 从郁达夫笔下的自叙的“沉沦者”到鲁迅笔下的孤独的魏连殳,从丁玲笔下的沙菲到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周如水,从老舍笔下的祁瑞宣到钱钟书《围城》中的方鸿渐,中国“零余者”蜂拥而来。古老的封建王国在不可避免的社会大变革中,开始整个民族的蜕变,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轨道,是中国“零余者”大批萌生的文化背景。同时,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速,成为了中国“零余者”的催生剂。“五四”时期中国觉醒的知识青年,与近代西方意识的接轨决定了中国“零余者”精神含量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决定了中国“零余者”思考的浓缩性和情感的强烈尖锐度。(3)“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首先来自形象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内涵,这是由“多余人”的崇高的悲剧性格所决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社会人都一定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某个点上,而对于“多余人”来说,他们恰恰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最敏感点上,因而他们的性格悲剧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而且较之一般性像,他们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关系两极的对立和冲突,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两极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的产物。 其次,“多余人”都具有性格缺陷,因而形成其悲剧的性格特征。在灵与肉、理智与感情的冲突中往往陷于强烈的内省和忏悔意识。从而产生一种深刻的“内源性”忧郁症。在这种复杂的性格中,才真正体现人物性格真实的美,同时产生复杂的美学效应,使读者获得悲与喜交融、崇高与滑稽相混杂的复杂深刻的审美感受。这就是多余人形象具有强大感染力的美学原因。阅读“多余人”,走进他们的世界,你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瞬间发现“自我”,产生共鸣,带来思索。 参考书目: 1、《“多余人”论纲——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探讨》,张伟著,东方出版社,1998年 2、《比较文学基本原理》,方汉文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东西方跨世纪作家比较研究》,张承举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4、《《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译林出版社,1996年

原创,,,,代笔

俄罗斯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如何自动生成参考文献

德国特里尔的罗马时期建筑、大教堂和圣玛丽亚教堂【名称】特里尔的罗马时期建筑、大教堂和圣玛丽亚教堂【类别】文化遗产【批准年号】1986年【遗产原属】公元41-45年属罗马帝国城镇【遗产现状】德国特里尔市【简介】德国,特里尔的罗马时期建筑、大教堂和圣玛丽亚教堂,文化遗产,198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元1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城镇,后来的一个世纪成了商业中心,3世纪晚期被称为第二个罗马。从保存的记功碑的数量和质量可以看出当时罗马文明的繁荣。现在是德国保存罗马时期建筑最多的城市。特里尔(又称特雷维斯)位于德国莱因兰--普法尔茨州,有"北方的罗马"之称,城内有大量古迹,使该城成为古罗马文明的杰出见证,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古罗马城市建于公元41-45年,当时名为"科隆·奥古斯都·特雷维罗鲁姻"。大约公元2世纪中叶,特里尔四周修筑起6500米长的城墙,并构筑碉堡和城防工事,巩固其军事重镇的地位。公元293年罗马建立"四头政治",特里尔成为首都之一,从此繁华起来,被称为"第二个罗马",康斯坦齐奥·克洛罗进行城市重建工程,公元306年由君土坦丁继续进行,修复了露天剧场和公共浴池,修建了马克西姆马戏院和宏伟的皇宫。公元326年,君土坦丁为纪念其执政20周年,建造了大教堂和圣玛丽亚教堂。哥特人入侵后,帝都迁往米兰,特里尔开始衰落。但它一直保持着2世纪的城建布局。城内两条主要街道交叉组成拉丁十字形,构成整座城市的两条主轴线,名胜古迹按十字分布,其中有摩泽尔河上建于公元45年的罗马桥、"巴巴拉"公共浴场和皇家浴池,依佩特里斯山而建的安菲剧场、大会堂和波塔尼加广场。波塔尼加广场仅为一块空地,旁有一座名为"波塔尼加"的城堡。"波塔尼加"在拉丁语中意为黑门,据说是因建筑用料中的黑色沙石而得名。黑门建于公元2世纪,是罗马人为抵御日耳曼人进攻而修筑的,长36米,宽21米半,高30米,由两座半圆城门和上面的双层碉堡构成。1041年黑门被改建成教堂。特里尔城内教堂已堪称欧洲少数教堂建筑的杰出代表,它始建于4世纪,由连接在一起的圣彼得教堂和圣玛丽亚教堂组成。圣彼得大教堂集钟楼、祈祷室、唱诗班排演厅、神职人员寓所和墓区殡葬室于一身,由于年代久远,经反复修整,其建筑风格十分复杂,有古罗马时代的围墙,中世纪时期的城堡,巴洛克风格的屋顶和19世纪建造的光塔。教堂内部有耶稣与圣玛丽亚和彼得在一起的雕像,还有早期文艺复兴的壁画和许多价值连城的宗教器皿,以及经典善本和金银珠宝。圣玛丽亚教堂是德国最古老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教堂的地基像一朵玫瑰,既象征了圣玛丽亚的美丽纯洁,也代表了耶稣的几个门徒,教堂内随处可见极具基督教色彩的五彩玻璃窗和惟妙惟肖的壁画,其中,屋顶画描述了圣母玛丽亚领受天使向她传递上帝的旨意,告知她将由圣灵感召而生耶稣的故事,画中人物多达30余个,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二战期间,圣母堂遭到严重毁坏,特里尔人在战后进行全力整修,使建筑基本恢复面貌。现圣母堂除一部份留作宗教场所外,大多殿堂布置成为文物展览馆。德国维尔茨堡宫、宫廷花园和广场【名称】维尔茨堡宫、宫廷花园和广场【类别】文化遗产【批准年号】1981年【遗产原属】18世纪维尔茨堡主教兼大公的府邸【遗产现状】德国境内最大最美丽的宫殿【简介】德国,维尔茨堡宫、宫廷花园和广场,文化遗产,198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宫殿于18世纪建成,周围有绚丽多彩的花园。这所华丽的巴洛克式宫殿,当时是维尔茨堡主教兼大公的府邸,是德国境内最大最美丽的宫殿之一。维尔茨堡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下法克尼亚区。它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居住在此的凯尔特部落。维尔茨堡中的"堡"其最初含义就是依山而建的原始城寨,亦即后来城市的雏形。凯尔特人紧临美因河与维尔茨山而建的"城堡"世代捕鱼为生。公元6世纪被法兰克人纳入管辖区,并就此成了法兰克公爵的世袭领地。从8世纪初开始,维尔茨堡人大量修建教堂,并推举布卡德为第一任地区主教。于是这里成了莱茵河右岸地区的宗教中心。1030年10月13日,国王康拉德二世宣布成为该城主教,并获得税收、制币和司法的自主权。到了德国中世纪的辉煌盛世施陶芬时期,维尔茨堡再次繁荣昌盛。1573年,尤利乌斯·艾希特当选地区大主教,他的上任标志着维尔茨堡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开创了一种"尤利乌斯流派"的建筑风格。1802年,主教统治结束,巴伐利亚人统治该城。但仅过了两年,拿破仑军队又征服了这里,并将它划归哈布斯堡大公管辖。1814年,巴伐利亚人卷土重来,收复失地,真正成为维尔茨堡的主人,并一直延续至今。维尔茨堡宫是德国最大、最宏伟的巴洛克式王宫之一,包括宫殿、花园和广场三部分,由巴洛克式建筑专家、宫廷建筑师巴尔塔萨尔·诺伊曼与马克西密里安·冯·维尔什于1719年合作设计建造。后来由于当地两任主教兼大公极力保护而保存至今。它既是维尔茨堡主教兼大公府邸的代表性建筑,也是欧洲封建王权的登峰造极之作。这座号称"万宫之宫"的建筑平面呈马蹄形,长宽各为175米和90米,两翼有环绕两个庭院而建的宏大侧楼。其中主楼三层,配楼两层。主楼有大理雕刻装饰,突出的门厅朝向花园。侧楼中央部位正面也有椭圆形大厅,这些大厅属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十分庄重,但又明显受法国建筑的影响。主楼内的宫廷教堂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作,它在设计理念上运用了椭圆形与三角形的巧妙结合,配以富丽堂皇的立柱雕塑,辅之以欧洲名画家的大手笔,使得这座教堂简直成了艺术宫。主楼会客厅的装饰宏伟壮观。从前厅起,越向里走,装饰气魄越宏大,皇帝宝殿达到顶峰。巴尔塔萨尔在南楼设计修建的宽大楼梯分为三段,匠心独具。皇帝寝室的装饰表现出18世纪艺术如何从类似法国摄政时期的装饰风格发展到洛可可风格。其中最有价值是当时威尼斯画派的吉奥瓦尼·巴蒂斯塔·提坡埃罗的巨幅群像天顶画。在宫殿的东侧是一片宫廷花园。与法国人不同,德国人在修建宫殿时对于花园的设计并不十分重视。倒是花园里大大小小的雕塑十分引人入胜。19世纪花园重新修缮,改变布局,在东侧增修了一座堡垒式建筑,使得花园和古堡相映成趣,这在宫廷花园的建筑设计中实属罕见。希望有帮到你

这个是什么问题啊

关于俄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导语:俄罗斯是我们祖国最大的邻国了,两国的交流非常频繁,所以,很多的中国学生到俄罗斯留学。而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撰写俄语专业毕业论文是一件非常困恼的事情。下面是我分享的俄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欢迎阅读!

俄语论文(包括初稿)必须打字。页码标注采用底部居中的方式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加黑。目录内容独立排页。封面用学校统一的模板制作,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

1. 汉语封面: 包括中文题目、作者姓名、班级、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应注意:序号即为学生学号,应填写完整,例如“050141008”,不能填写“8号”或“08“等,专业名称填写本专业的全称,例如“俄英专业”,不能填写“俄英”等。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副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其它项目用四号宋体字。

2. 俄语论文封面包括: 俄文题目(可加一个副标题 )、学校名称、院系名称、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生姓名、班级。学校名称上空一行,用黑体一号字,居中;下空一行后,写院系名称,用黑体小二号字,居中;下空两行,写论文题目,用黑体小二号字,副标题用黑体小三号字,居中;下空四至六行,写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作对齐,右侧写学生姓名班级,用黑体四号字;下空两行,写城市名及时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

3. 摘要: 摘要分俄语摘要和汉语摘要两部分。中文摘要一般要求500字以内。论文摘要另起页并排在标题页之后,先俄文后中文,分页打印。摘要部分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俄文题目用Times New Roman三号字居中打印。之后,空两行开始摘要部分。将“Тезис”一词加方括号,前空两格,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俄文摘要内容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中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居中,空两行开始打摘要部分。将中文“摘要”二字加方括号,前空两格,用黑体四号字。中文摘要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

4. 关键词: 中文摘要内容下空一行加方括号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中文关键词之间空四格(或一个Tab键),不加标点符号。俄语摘要内容下空一行加方括号打印Ключевые слова ,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俄文关键词之间空四格(或一个Tab键),不加标点符号,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必须提供3-5个关键词。

5. 目录: 写出目录,标明页码。目录页应另起页并排在摘要页之后。上空1-2行,“Содержание”字体为Times New Roman黑体四号字。下空两行,书写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内容部分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书写。

6. 正文: 另起页排在目录页之后。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行距为固定值20。页边距:上62.5px,下62.5px,左75px,右62.5px。正文中的例句要用斜体小四号字。例如:Пример: Старик был просто в восторге, записку настрочил, послал за лошадьми. (Ф.М.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Все как будто были в восторге, как будто выдавали кого-то замуж. (Л.Н. Толстой) Тут они был в совершенном восторге; в восторге от Израиля, в восторге от арабов, и от Голландских высот в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В.Ерофеев) Он был в бешенстве и сознавал, что от этого сам смешон. (Ф.М. Достоевский)

(1)绪论(Введение)。Введение一词上空一行,居中,字体用Times New Roman三号字加黑。之后隔行打印绪论内容,应包含актуальность темы, цель работы, задачи, объект рассмотрения, практическая значимость, структура работы等内容,以上词语加黑。绪论内容字体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绪论部分完成后,需另页开始本论部分。

(2)标题层次。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标题符号从大到小依次为:

(3)

Глава 1 Глава 2 Глава 3 Глава 4 Глава 5 …Заключение (上下各空一行,第一个字母大写,Times New Roman小三号字加黑,居中打字) 俄语论文

1.1. 1.2. 1.3. 1.4. 1.5 ... Выводы(上空一行,第一个字母大写,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

1.1.1. 1.1.2. 1.1.3. 2.1.1. 2.1.2. 2.1.3. 3.1.1. …(上空一行,第一个字母大写,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加黑)

(3) 引文。正文中的引文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短句混排在正文中,其后必须用圆括号注出作者姓名,出版年,页码, 例:(Кузнецов 1978: 76)(刘润清2001: 234)

(4)谢词。结论结束后,空一行,写谢词,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给予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

7. 参考文献: Литература一词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上空一行,居中。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开列出15本(篇)以上的引用书目(文章)。中俄文参考书目的.比例为8:7。

8.(1)俄文书目的著录格式:

作者姓名,如: Кузнецов А. В.

作者姓名后空一格,写作品标题,如作品系某一书,则在作品标题后点俄文句号。句号后写出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代(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代之间用俄文逗号连接)。如:Кузнецов А. В.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и 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 М., Диалог МГУ, 1998.

如引文引自某一书或某一杂志中的一篇文章,则在作者姓名后空一格,写文章名称,文章名称加句号后加双斜线 // ,然后写书或杂志名,加句号并空格后写出版地、出版社名(杂志可不写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代(份)。如:Голованова А. В. К вопросу о категории ценности и её репрезентации в языке.// Язык и культура. Волгоград, Перемена, 2003. Голованова А. В. К вопросу о категории ценности и её репрезентации в языке. //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в школе. 2003. № 5.

引用页码。如正文中的括号标出时此处不必再加。

(2)中文书目的著录格式:

1)专著注录格式:作者,书名,版本(版本为第一版时可省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

2) 文的注录格式:作者,题目名称 //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刊)号。参考文献部分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

如: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吴国华,论世界语言图景 //外语学刊,2003年第2期。

9. 附录: 正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包括放在正文中过分冗长的图表及有关说明等。附录排在参考书目之后,如没有可不带附录。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

论文的装订要求

按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

(1) 汉语封面

(2) 俄语封面

(3) 俄文摘要(含关键词)

(4) 中文摘要(含关键词)

(4) 目录

(5) 正文 (含谢词)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封底

知识扩展:俄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集锦

1.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分析 Анализ женских образов в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е девятнадцатого века

2. 小说《罪与罚》的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分析 Образы героев и сюжетное развитие романа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3. 浅析布宁作品集《幽暗的林荫道》 Анализ сборника И.А. Бунина “Темные аллеи”

4. 索氏文学情怀—《俄罗斯问题》 “Русский вопрос”- тема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А.Солженицына

5.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童话的总体研究 Комплексное рассмотрение сказок Салтыкова-Шедрина

6.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的象征主义 Символы в романе И.С.Тургенева "Отцы и дети"

7. 俄语委婉语研究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эвфемизмов в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8. 俄汉谚语中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образа женщины в китайских и русских пословицах

9. 契诃夫的喜剧《樱桃园》中主人公的时代特征 Черты эпохи героев в комедии “Вишневый сад” А.П. Чехова

10. 浅谈俄语中带身体部位元素的成语 О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ах с семантикой “части тела” в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11. 俄汉语幽默对比分析 Сопостав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юмора в русском и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ах

12. 从俄语语义视角看俄语词“死” О слове "смерть"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семантики русског языка

13. 屠格涅夫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以《猎人笔记》为例) Описание природы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И. С. Тургенева (на атериале"Записки охотника")

14. 论现代俄语的演变 Об эволюции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15. 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 Образ "Маленького человека"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Л. Петрушевской

16. 浅析契诃夫作品《三姐妹》中的人物形象 Об образах героев в 《Три сестры》А. П. Чехова

17. 浅析普希金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Об образах женщины в творчестве А. С. Пушкина

18. 契诃夫作品中的庄园形象 Образ русской усадьбы в пьесах Чехова

19. 俄语词汇的同音异义现象初探 Омонимии в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20.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白痴》中纳斯塔西娅·菲里波芙娜的形象分析 Образ Настасьи илипповны Барашковой в романе Ф.М.Достовского "Идиот"

21. 浅谈儿童文学作品对俄罗斯民族价值观的影

罗尔斯正义论论文参考文献

《正义论》([美]约翰.罗尔斯(Rawls,J.))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正义论

豆瓣评分:8.9

作者:[美]约翰.罗尔斯(Rawls,J.)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原作名: A Theory of Justice

译者: 何怀宏 / 何包钢 / 廖申白

出版年: 2001-6

页数: 627

内容简介

自由主义中的保守派只能接受形式上的平等,也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而自由平等主义者则表现出对于实质平等的强烈关怀。罗尔斯在《正义论》当中提出了关于正义的两条原则:第一条是所谓平等的自由原则,即每个人应该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第二条原则包括差别原则与机会平等原则。前者要求在进行分配的时候,如果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平等的话,这种不平等应该有利于境遇最差的人们的最大利益,就是说,利益分配应该像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倾斜;后者要求将机会平等的原则应用于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使具有同等能力、技术与动机的人们享有平等的获得职位的机会。煌煌50万言的文字,便是围绕这两个原则展开的。

作者简介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就学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1950-1952)、康奈尔大学(1953-1962)、哈佛大学(1962-)任教,现任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自五十年代起便潜心于社会正义问题的研究。先后发表了《作为公平的正义》(1958)、《宪法自由和正义观念》(1963)、《正义感》(1963)、《非暴力反抗》(1966)、《分配的正义》(1967-1968)等论文。《正义论》是他集这些论文之精粹并经过重新思考而形成的一部完整而一贯的理论著作。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自1971年问世后,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重视,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出版之后,受到热烈讨论,被列为不少大学课程的必读书籍之一。由它引发的各类争鸣或研讨文章,更是汗牛充栋,目不暇接。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罗伯特·达尔表示:罗尔斯的著作在英语国家立即被承认是对政治哲学的一个根本性的贡献。《正义论》一书之所以能起到如石击水的效应,关键在于它打破了西方政治哲学万马齐喑的冷清局面。西方政治哲学的衰落已是众所周知,专攻政治理论的学者爱·麦·伯恩斯说:在政治学说的阳光下没有多少新东西。这充分表明了西方传统思辨方法构筑的理论体系的困境。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则以其独特性和思辨性令人耳目一新。 约翰·罗尔斯1921年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43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又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1950—1952年)、康奈尔大学(1953-1959年)、马萨诸塞理工学院(1960-1962年)和哈佛大学(1962-)任教。作为一名从大学氛围中产生的学者,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充满了学究气。有的评论家把罗尔斯与柏拉图、阿奎那和黑格尔这些思想泰斗相提并论,但罗尔斯与他们有所不同。那些思想大师均著作甚丰,涉猎颇广,而罗尔斯的主要著作只有《正义论》一本。《正义论》一书,洋洋洒洒40余万字,实际上是一本论文集。罗尔斯在前言中表示:“在提出关于正义的理论时,我试图把过去十几年中我所撰写的论文中的思想集中起来,使它们成为一种条理分明的观点。”罗尔斯最早于1951年发表了初鸣之作《适用于伦理学的一种决定程序纲要》。基本观念的确立是《正义即公平》(1958年)。其后陆续写出《宪法自由权与正义概念》(1963年)、《正义感》(1963年)、《非暴力抵抗》(1966年)、《分配的正义》(1967年)等。1969年至1978年。罗尔斯在斯坦福的高级研究中心完成了对全书的整理和加工。在这20年中,罗尔斯不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挑战,这促使他写出一篇又一篇的论文来完善自己的立论,反驳对方的观点。这样一个过程也使得《正义论》一书显得非常晦涩难懂,概念成群。为了说明一个问题,罗尔斯往往不得不一而再、而三地发掘论据。但他的前言展示了他的思想脉络。 《正义论》,顾名思义,是研讨正义的。正义观念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正如真实是思想体系的第一美德一样(第1节)。罗尔斯把正义观的规定视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正义论》一书共分3编9章,第一编“理论”讨论对正义的界定,正义的历史发展,正义的作用,正义的内涵以及原始状态等观点;第二编“体制”分析如何用第一编确定的正义原则来剖析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生活,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层面,这里较为详尽地反映出罗尔斯高度思辨的正义观的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他作为一名学者提出的解决西方社会矛盾、冲突、民瘼的方策;第三编“目的”探讨伦理和道德领域中的课题,涉及善、自尊、美德、正义感、道德感情、自律等一系列课题。这一编与前两编不同,论述和分析似都与他的正义原则稍微疏远一些。其实罗尔斯认为这一部分相当重要,如果不考虑最后那一部分的论据,关于正义的理论也会被人误解(前言)。的确,如果一种正义原则要想在一个社会中通行,关键就是人们能否接受并相信它,这就牵涉到道德心理学和正义感形成的问题。如果众人没有一种正义的心理氛围和文化环境,一种正义原则就不可能被接受,这就是罗尔斯所讲的“正义即公平的相对稳定性”。尽管这一编的内容不如前两编那样新奇,但在整个理论中是不可或缺的。 正义,历来就是一个众说纷坛、各执一端的价值观念。在最早的文字记录中,正义指一般意义上的相当和正当,正义包括全部美德和完好的道德行为模式,后来正义逐渐与平等、慈善区分开来。但正义概念依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的思想家作出不同的界定,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正义就是社会中各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得其所。亚里士多德相信平等就是正义,但正义又分为“数量相等”和“比值相等”,前者指平均的正义,即在平等的个人之间各人的所得在数目和容量上都相等,后者指分配的正义,即在不平等的个人之间根据各人的价值不等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休谟认为公共福利是正义的唯一源泉。穆勒断定正义是关于人类基本福利的一些道德规则,如此等等。在当代世界,正义依然是人们争论的中心,尤其是在社会发展迅速、矛盾突出和社会大幅度变革的时代。罗尔斯热衷于介入正义问题的争论,绝非出于纯学术的偏好,而是响应社会的感召。正义问题的争论之所以引起关注,也非源自人们的主观情感,而是因为现代社会存在着大量的不正义现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不正义现象并没有因经济的繁荣迎刃而解,反而愈加突出,成为社会冲突层出不穷的一个根源。罗尔斯正是在这种氛围下致力于正义研究的,其意图显而易见。如果《正义论》只是纯学术的产物,那它就绝对不会引起这样大的轰动。 罗尔斯对此是明确的,他开宗明义地讲,正义的主题就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者说得更准确些,就是主要的社会体制分配基本权利与义务和确定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的分配方式(第2节)。罗尔斯把既存的主导西方社会的正义理论分为两大类:(一)功利主义的正义观。罗尔斯将其概述为:如果社会主要体制的安排获得了社会全体成员总满足的最大净差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井井有条的社会,因而也是正义的社会(第5节)。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谋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功利主义思考问题的思路是:每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时都会根据自己的所得来衡量自己的所失,社会的幸福由个人的幸福构成,个人的原则是尽量扩大自己的福利,满足自己的欲望,社会的原则则是尽量扩大群体的福利,最大限度地实现所有成员的欲望构成的总的欲望体系;(二)直觉主义的正义观(第7节)。直觉主义不从个人或群体的得失思考问题,而是通过对自身的反思来达到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基本的原则是至高无上的。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互相冲突的正义原则。直觉主义不包括其他的衡量方法,人们依靠直觉,依靠那种在人们看来最接近正确的东西来衡量。直觉主义强调道德事实的复杂性使人们往往无法 解释人们的判断,直觉主义认为,“确定不同正义原则的恰当重点的任何更高一级的推定标准,都是不存在的。”这两种正义观具有明显的差别:一种依据功利,一种依据直觉。 罗尔斯对这两者均不赞同。但他尤其反对功利主义。他认为在现代道德哲学的许多理论中,某种形式的功利主义始终占据上风。道德哲学是社会理想生活模式的基础之一,不改变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哲学,使不可能改变这个社会的各种体制。从这点出发,罗尔斯便把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当作了批判对象。从事实上看,由休谟、边沁、亚当·斯密和穆勒等人所传播的功利主义观念在西方社会历来是占统治地位的,这些观念原则奠定了西方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基础。然而这些体制并没有克服社会上存在的深刻的矛盾。罗尔斯是一位改良论者,他相信要改良西方社会体制,关键在于改变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的正义观。这是罗尔斯为自己确定的目标。 罗尔斯确信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存在着几个弊端:(一)它没有揭示自由和权利的要求与社会福利的增长欲望之间的原则区别,它没有肯定正义的优先原则,正义否认使一些人享受较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政治交易和社会利益不能成为妨碍基本权利的理由;(二)它假定一个人类社团的调节原则只是个人选择原则的扩大是不足取的,这里没有把人们将一致赞同的原则视为正义的基础,其原则内容无法成为调节全体人的宏观标准;(三)它是一种目的论的理论,用最大量地增加善来解释正当的理论,而真正的正义原则是事先设定的,不能从结果来看正义与否;(四)它认为任何欲望的满足本身都具有价值,而没有区别这些欲望的性质,不问这些满足的来源和性质以及它们对幸福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怎样看待人们在相互歧视或者损害别人的自由以提高自己的尊严中得到快乐的行为(第6节)。这里直接表现为对功利主义的批评,也间接地批评了西方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公正现象,如分配不平等,欲望至上,种族歧视,贫困问题等。 既然功利主义的正义观不敷所用,纰缪甚多,那么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正义观呢?罗尔斯的观点十分明确:“我所要做的就是把以洛克、卢梭和康德为代表的传统的社会契约论加以归纳,并将它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前言)因此,罗尔斯所依据的是传统的契约论的方法。契约论在西方有着颇为悠久的历史,近代的一些思想大家均为契约论者,如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他们的契约思想曾在西方历史上起过震撼人心的作用,但后来时过境迁,契约论让位于功利主义。可以说,契约论代表了一种政治上的激进主义,功利主义则意味着一种经济上的实惠思想。在资本主义体制确立后,功利主义取契约论而代之是不奇怪的。罗尔斯重新举起契约论的旗子,这本身就属别出机杼。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一言以蔽之,可称作正义即公平的理论。得出这个理论的各项原则,首先需要说明一个前提,这就是社会契约是如何产生的。这里就必须做一个理性上或逻辑上的假设。罗尔斯把这个假设环境称作“原始状态”(Original Po- sition),相当于自然状态在卢梭、洛克等人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原始状态纯粹是理性上的设想,在实践历史中无法论证。罗尔斯知道这一点,他说过原始状态是一种纯粹假设的状态(第20节)。在确定正义观的过程中,罗尔斯常常部分地倚重于直觉主义,他表示,正义即公平这种直觉观点将把正义的原则著作是在一种适当规定的原始状态中达成的原始契约的目标(第20节)。原始状态的设计意图是排除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给出一个纯粹逻辑思维的状态,使人们产生正义原则。在原始状态中,所有各方都是道德的主体,都受到平等的待遇,他们选择的结果不决定于随意性的偶然事故,也不决定于社会力量的相对平衡。但是光有原始状态还不足以达成正义的首要原则,还必须设定其他一些条件。 为了设定原始状态,罗尔斯进一步提出几个核心概念:(一)正义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类的合作是可能的和必需的,客观条件包括一个确定的地理区域,体质状态和精神状态相似,存在着中等程度的匮乏,主观条件包括各方都有大致相似的需求和利益,各方又有各自的生活计划,而且还存在哲学、宗教信仰、政治和社会理论上的分歧,这样人们就既有合作又有冲突,因而需要有一些原则来指导人们决定利益划分(第22节);(二)正当观念的形式限制。原始状态中的人们还得接受某些限制,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地确定和选择原则,这些限制是,原则应当是一般性质的而不应是特指的,首要的原则必须能够作为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的共同蓝图;原则在应用中应对每个有道德人格的人起作用,限制的条件应当是公开的,让每个人知晓,还要赋予各种互相冲突的要求以一种次序,最后从原始状态推出的原则应当是决定性的,在它们之上没有更高的标准(第23节)。这里规定了正义原则的性质;(三)无知之幕。这个概念是更为大胆的假设,以便能运用纯粹程序正义的概念。原始状态是一种假设,它要求人们摆脱现时现刻的各种感觉和知识,在现实社会面前拉上一道大幕,使人们纯粹从零点开始思考正义的原则。无知之幕假定各方不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阶级出身、天生资质、自然能力、理智和力量等情形,也没人知道他的关于善的观念,他的合理生活计划和心理特征,各方也不知道这一社会的经济或政治状况。因为每个人所据有的社会地位、条件或个人气质均会影响一个人对正义原则的判断,必须用无知之幕将它们全部隔开,这样原始状态才能成立(第24节)(四)推理的合理性。原始状态的方法要取得成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这就是必须假定处在原始状态中的人是有理性的。所谓理性,就是人们在选择原则时都力图尽量推进自身的利益,他们的选择有前后相连的倾向,他们也具有建立正义感的能力,他们努力寻求一种尽可能高的绝对得分,而不计对方的得失如何(第25节)。当然,这样的人也是理论上假定的人,而非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实生活中的人有七情六欲,受社会及各种背景因素制约,不可能像罗尔斯在理论上假设的那样行动。以上四方面的条件确定了原始状态的基本属性,由此可以演绎出正义原则。 在得出正义原则之前。还得解决人们如何达到正义原则的问题。罗尔斯首先确定一个前提: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各方都是平等的,在选择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拥有相同的权利,作为有道德主体;有自己关于善的观念和正义感的人,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人们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确定正义的原则(第4节)。根据原始状态及各项条件,罗尔斯推论出正义原则的一般表述: 所有社会价值—一自由与机会、收入与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都应平等地分配,除非任何价值的不平等分配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策11节)。 这个一般的正义观又可分解为两个层次,这就是罗尔斯最著名的两个正义原则: 第一,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 第二,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1)可以合理地指望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2)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第11节)。 这两个正义原则与罗尔斯对社会的基本结构相配套,第一个原则用于确定和保障公民的平等自由,第二个原则用于规定和建立社会及经济不平等。第一个原则包括公民的基本自由权等原则,与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并无二致。争议最大的是第二个原则,这第二个原则大致适用于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因为在社会上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往往是不平等的,但这种不平等分配应对每一个人有利,于是人们使权力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来实行第二个原则。第二个原则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财富和收入的分配是绝对不平等的,那么平等原则如何才能实现呢?实质上罗尔斯的重点在这里,其改良主义的理论出发点也在这里。 确定了正义的两个原则之后,罗尔斯便将它们贯彻于社会基本结构。罗尔斯将社会解释为一种互利的合作事业,其基本结构是一种公共的规则体系,它规定了一种活动设计,这种设计使人们共同行动,以产生更大数量的利益。并按照收益中应得的份额把某些公认的权利分配给每一个人(第14节)。如何使正义原则演化为具体的制度,罗尔斯提出了“四个阶段的顺序”(第31节),第一阶段人们接受两个正义原则的选择;第二阶段召开制宪会议,确定政治结构的正义并选择一部宪法,设定制度,这个阶段主要是确定平等的公民权和各种自由权;第三阶段为立法阶段,在这个阶段正义的第二个原则发挥主要作用;第四阶段是具体运用规范的阶段,法官和行政官员把制定的规范用于具体的事务,公民则普遍遵循规范。在这个部分,罗尔斯还深入讨论了自由权概念、良心平等自由、宽容与共同利益、政治正义和宪法、参与原则、法治、自由权优先性的规定等课题,较为明晰地展现了他设想的理想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经过这番论述,他重新表述了第一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每个人都应享有与人人享有的一种类似的自由权相一致的最广泛的、全面的、平等的基本自由权的平等权利。 优先规则:正义的原则应按词汇式序列来安排,因此自由权只有为了自由权本身才能受到限制。这里有两种情况:(1)不太广泛的自由权应能使人人享有的自由权总体系得到加强,和(2)不太平等的自由权必须是享有较少自由权的那些公民能够接受的(第39节)。 罗尔斯用这一抽象化的标准来评判现代西方民主制度,他是持一种批判态度的。他表示,立宪政体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它不能确保政治自由权的公平价值,对此现象从未采取过纠正措施,财产和财富分配上的悬殊远远超出了可以与政治自由权并存的程度,但却为法律所容忍,这种缺陷在于民主的政治过程充其量只是一种有控制的竞争,政治制度中不正义的影响比市场的缺陷严重得多,政治权力积聚,变得不平等,得到好处的人利用国家的强制性工具和国家法律来确保自己的有利地位。经济和社会制度中的不平等很快就破坏了任何政治平等,普选制不足以抵消这种不平等,只要政党和选举经费来自私人捐助,政治讲坛就会受占支配地位的势力的控制(第36节)。罗尔斯点明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缺点,但他没有作更深入的分析,值的这种改良主义倾向在论述第二个原则时表述得更为清楚。 第一个原则被确定为是优先于第二个原则的,按罗尔斯的话讲,这两个正义原则是按照“词汇式序列”排列的,即只有第一个原则被满足后才能满足第二个原则(第8节)。事实上,因为第一个原则已有公论,罗尔斯并没有作什么创造性的论述,他花了大量的气力来论证第二个原则。在论述第二个原则时,他提出了几项论证:(一)反效率原则。在分配上,效率原则是不包含正义原则的,因而一个人得到全部产品的分配或其他不平等分配的方式也可能是有效率的,因而仅仅效率原则本身不可能是正义的,应当寻找既有功利也是正义的分配方式,超越单纯的功利观念(第12节);(二)差别原则。差别原则通过挑出某种特殊的地位来判断社会基本结构中的不平等问题,这将克服功利原则的不确定性。如企业家比不熟练工人有着更美好的前景,假设他们处在最初状态,那么怎样证明差别的存在是合理的呢?那就必须是这些差别有利于境况较差的人。任何差别的存在,都要能够有利于境况差的人,有利于最少受惠者;这个原则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因为如果要实施这一原则,那就意味着对西方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造,有人甚至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改造;(三)连锁关系。这里假定如果一种利益提高了最底层人们的期望,它也就提高了其他所有各层次人们的期望,当地位最不利者获益时,处于中间状况的人也会获利。如果正义原则得到实现,这种连锁关系就会实现。经过这三个方面的论证,罗尔斯又将第二个原则具体表述为: 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既(1)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又(2)按照公平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使之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第13节)。 差别原则包含着某种平均主义,同时它也反映了自由主义思潮的某些倾向,最基本的就是“平等的倾向”(第17节)。差别原则意味着:(一)补偿原则。即应当对出身和天赋的不平等进行补偿,差别原则不等于补偿原则,但它力图达到补偿原则的目的;(二)互惠的观念。差别原则是追求相互有利的原则;(三)博爱原则。在西方社会中,与自由和平等相比,博爱处于较次要的地位。差别原则表明了一种公民友谊和社会团结。这些均为一些理想主义的原则,罗尔斯认为西方社会没有实现这些原则,或者说没有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为了指明西方社会改良的方向,罗尔斯集中在第五章讨论了社会经济制度。他先确定了“分配正义的背景制度”,这包括:(一)分配部门。负责保持价格体系具有切实的竞争能力;(二)稳定部门。负责实现合理的充分就业;(三)调拨部门。负责维持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四)分配部门。负责通过税收和对财产权的必要调整,以维持分配份额的一种大致的正义性(第43节)。社会通过调节这四个部门的活动实现正义原则。 经过对政治和经济体制的综合考察,罗尔斯又对两个正义原则作了完整的表述(第46节): 正义的第一个原则:每个人都应有平等的权利去享有与人人享有的类似的自由权体系相一致的最广泛的、平等的基本自由权总体系。 正义的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它们(1)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符合正义的储蓄原则,以及(2)在公平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官职和职务联系起来。 第一条优先规则(自由权优先):正义原则应按词汇序列来安排,因此自由权只有为了自由权本身才能受到限制。这里有两种情况。(1)不太广泛的自由权应能使人人享有的自由权总体系得到加强;(2)不太平等的自由权必须是具有较少自由权的那些人能够接受的。 第二条优先规则(正义优先于效率和福利):正义的第二个原则在词汇序列上优先于效率原则和最大限度提高利益总量的原则;而公平机会优先于差别原则。这里有两种情况:(1)机会的不平等必须扩大具有较少机会的那些人的机会;(2)过高的储蓄率在总体上能减轻为此而受苦的人的负担。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一部学术内容丰富、思辨难度颇大的著作,它不仅反映了西方学术界20年来争论的主要问题,而且深刻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内在矛盾,为读者思考正义问题提供了极好的文献。因此,我们应当感谢辛勤迻译此书的谢廷光先生和出版此书的上海译文出版社。

罗尔斯与他的《正义论》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1921-2002),是20世纪美国乃至西方思想界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43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1950-1952年)、康奈尔大学(1953-1959年)、麻省理性工学院(1960-1962年)和哈佛大学(1962-2002)任教,终年81岁。他一生的经历看起来颇为简单,是个典型的当代美国学者,从学校到学校,精心地教学,写作哲学论文和著作。他甚至还不像其他一些重要的哲学家(如法国的萨特),参加过或直接推动了一些激进的社会运动,而只是以自己为数不多、但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成果影响了西方思想界和学术界。他的著名代表作便是三易其稿、并于1971年正式出版发行的《正义论》。 《正义论》一书是罗尔斯积近二十年的努力思考的一部心血之作,它集罗尔斯思想之大成,把罗尔斯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中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条理一贯的体系——即一种继承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现行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 《正义论》出版以后,很快赢得了理论界的高度评价。该书被西方学者推崇为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法律哲学和社会哲学的“最伟大的成就”。人们经常把该书当作与洛克的《政府论》、密尔的《论自由》齐名的“自由民主传统的经典著作”,并认为该书是将道德哲学与政治、伦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尝试,是“在正义与西方文明的当代现实之间的一座桥梁”。这本书在当代政治法律思想史上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致有人认为,任何人在处理这本书所触及的问题时,如果想要学者们重视自己的工作,就必须表示自己的研究与该书没有脱节。 《正义论》展示了罗尔斯精心阐述的严密而条理一贯的理论体系。全书分三大部分:《理论》篇论述了他关于正义的基本理论,主要概念和范畴,基本出发点;《制度》篇论述了正义原则如何运用于社会制度,探讨了自由、宪法、多数原则、政治义务、非暴力反抗等重大政治体制问题;《目的》篇涉及理性、价值、目的、善等伦理价值问题,特别是社会稳定性的伦理基础。罗尔斯由此而设计了人们相互奉献福祉、公正、和谐、稳定的理想王国。全书涉及内容广泛,论述全面而详尽。其风格也与二战以来英语世界大部分哲学著作有所不同,主要是再度采用较为思辨的语言引经据典地阐述实质性的理论问题,而不是像分析哲学那样较多地集中于语言与形式方面。 罗尔斯《正义论》的主要理论贡献表现在政治哲学上重新采用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法学说,全面论述了自己“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基本理论,并对功利主义作了相当深刻而全面的批评。他所反复论述的两个正义原则既突出了公民在秩序良好的社会中应当享受的基本平等及其理论含义,同时又对如何处理经济与社会差别提出了独特的理论标准,并对正义理论的伦理基础作了颇有新意的论证。 政治哲学家虽然往往不情愿受社会现实所左右,而主张以彻底的理论改变世界,但其潜意识中却又摆脱不了与社会现实的干系。反过来,政治哲学的规范性特征也的确可以为某些重大社会政策提供准绳、启发和理论依据。罗尔斯写作《正义论》时的情形便是一个重要的明证。该书的出版正值西方社会中的黑人等少数民族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方兴未艾,政治反对派要求合法地位的呼声日趋高涨,人们在原则肯定自由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体制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和产品的配置的同时,也抱怨此过程还伴随着难以接受的收入、财富和权力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因而像福利国家等新的社会政策、政治上更为激进的对个人权利和收入均等的要求也都诉诸正义的理论。罗尔斯颇为抽象深奥的正义理论在20世纪第一次与权利和分配领域的政策主张直接联系在一起,并将当代新自由主义的社会思潮推向了一个高潮。反过来,作为该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正义理论又推动了西方的社会运动,特别是各种社会团体和少数民族争取平等权利、要求公平待遇、不利者要求有利对待的社会运动。尽管这一运动至今仍在开展中,所取得的成果亦因时因地而异,但思想家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罗尔斯《正义论》的发表成了西方当代政治哲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由于其独特的理论贡献,围绕该书的争论和文献也纷至沓来,一直延续到今天。就在《正义论》出版三年以后,哈佛大学另一位年轻的哲学教授诺齐克出版了《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这一坚持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著作,与罗尔斯进行了正面交锋。而就《正义论》召开的各种理论讨论会、发表的专门文集也相当多,足可见学界对该书所提出的基本问题和所阐述的正义原则的重视。罗尔斯本人尽管并不十分雄辩,他本人说不上是个出色的演说家,但在理论上极其严谨,对于各方面提出的商榷和论争都很有耐心地进行答辩(往往是以书面的方式),发表了一些重要的回应文章。一直到90年代,罗尔斯还在与学界的同仁进行争论。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他与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就正义问题展开的论战。所有这些论争都进一步深化了罗尔斯本人的正义理论,也加深了人们对他的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正义论》一书不仅在美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迅速传播至全世界,引起各国思想界的重视。该书被翻译成欧洲的所有主要文字,成为东西欧思想界特别是政治哲学领域数十年反复讨论的名著。该书在亚洲也产生了影响,被译成中文、日文和朝鲜文。这也反映出当今世界对于社会正义问题的持久兴趣,学者们认真地讨论该书所提出的正义问题,以便为各国的政治和分配制度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 索引序列
  • 密斯凡德罗论文参考文献
  • 俄罗斯茶文章参考文献
  • 俄罗斯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 俄罗斯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罗尔斯正义论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