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oroson J S, Hoster T J, Jiang J, et al. Nature′s carbohydrate chemists: the enzymatic glycosylation of bioactive bacterial metabolites [J]. Curr Org Chem,2001,5(2):139[2] Weymouth?Wilson A C. The role of carbohydrates in biologically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J]. Nat Prod Rep,1997,14(2):99[3] Losey H C, Peczuh M W, Chen Z, et al. Tandem action of glycosyltransferases in the maturation of vancomycin and teicoplanin aglycones: novel glycopeptides [J]. Biochemistry,2001,40(15):4745[4] Cudic P, Kranz J K, Behenna D C, et al. Complexation of peptidoglycan intermediates by the lipoglycodepsipeptide antibiotic ramoplanin: minimal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for intermolecular complexation and fibril formation [J]. Proc Natl Acad Sci,2002,99(11):7384[5] Gellert M, O′Dea M H, Itoh T, et al. Novobiocin and coumermycin inhibit DNA supercoiling catalyzed by DNA gyrase [J]. Proc Natl Acad Sci,1976,73(12):4474[6] Sosio M, Stinchi S, Beltrametti F, et al. The gene cluster for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glycopeptide antibiotic A40926 by nonomuraea species [J]. Chem Biol,2003,10(6):541[7] Quiros L M, Aguirrezabalaga I, Olano C, et al. Two glycosyltransferases and a glycosidase are involved in oleandomycin modification during its biosynthesis by 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J]. Mol Microbiol,1998,28(6):1177[8] Gourmelen A, Blondelet?Rouault M H, Pernodet J L. Characterization of a glycosyl transferase inactivating macrolides, encoded by gimA from Streptomyces ambofaciens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8,42(10):2612[9] 代焕琴. 安丝菌素生物合成的后修饰研究[D]. 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40[10] Walsh C T, Losey H C, Freel C L. Antibiotic glycosyltransferases [J]. Biochem Soc Trans,2003,31(Pt3):487[11] Lu C, Bai L, Shen Y. A novel amide N?glycoside of ansamitocins from Actinosynnema pretiosum [J]. J Antibiot,2004,57(5):348[12] Hoffmeister D, Ichinose K, Bechthold A. Two sequence elements of glycosyltransferases involved in urdamycin biosynthesis are responsible for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enzymatic activity [J]. Chem Biol,2001,8(16):557[13] Mulichak A M, Losey H C, Walsh C T, et al. Structure of the UDP?glucosyltransferase GtfB that modifies the heptapeptide aglycon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vancomycin group antibiotics [J]. Structure,2001,9(7):547[14] Sanchez C, ButovichI A, Brana A F, et al. The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for the antitumor rebeccamycin: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ration of indolocarbazole derivatives [J]. Chem Biol,2002,9(4):519[15] Otten S L, Liu X, Ferguson J, et al.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eptomyces peucetius dnrQS genes encoding a daunosamine biosynthesis enzyme and a glycosyltransferase involved in daunorubicin biosynthesis [J]. J Bacteriol,1995,177(22):6688[16] Zhao Y, Ahlert J, Xue Y, et al. Engineering a methy?mycin/pikromycin?calicheamicin hybrid: construction of two new macrolides carrying a designed sugar moiety [J]. J Am Chem Soc,1999,121(42):9881[17] Hoffmeister D, Ichinose K, Domann S, et al. The NDP?sugar co?substrate concentration and the enzyme expression level influence the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glycosyltransferases: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eoxysugar biosynthetic genes of the urda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J]. Chem Biol,2000,7(11):821[18] Walsh C, Freel C L, Losey H C. Antibiotic glycosyltransferases: antibiotic maturation and prospects for reprogramming [J]. J Med Chem,2003,46(16):3425[19] Blanco G, Patallo E P, Brana A F,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sugar flexible glycosyltransferase from Streptomyces olivaceus: the producer of the antitumor polyketide elloramycin [J]. Chem Biol,2001,8(3):253[20] Dürr C, Hoffmeister D, Wohlert S E, et al. The glycosyltransferase UrdGT2 establishes both C? and O?glycosidic bonds [J]. Angewandte,2004,43(22):2962[21] Freel C L, Anderson J W, Kahne D, et al. Ini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novobiocic acid noviosyl transferase activity of NovM in biosynthesis of the antibiotic novobiocin [J]. Biochemistry,2002,42(14):4179[22] Mendez C, Salas J A. Altering the glycosylation patter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J]. Trends Biotechnol,2001,19(11):449[23] He X, M Liu, H W. Formation of unusual sugars: mechanistic studies and biosynthetic applications [J]. Annu Rev Biochem,2002,71:701[24] Oberthur M, Leimkuhler C, Kruger R G, et al.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synthetic utility of glycopeptide glycosyltransferases [J]. J Am Chem Soc,2005,127(30):10747[25] Wohlert S E, Blanco G, Lombo F, et al. Novel hybrid tetracenomycins through 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 using a glycosyltransferase encoded by elm genes in cosmid 16F4 and which shows a broad sugar substrate specificity [J]. J Am Chem Soc,1998,120(41):10596[26] Salas J A, Mendez C. Biosynthesis pathways for deoxysugars in antibiotic?producing actinomycetes: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ration of novel glycosylated derivatives [J]. J Mo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5,9(2):77[27] Sanchez C, Zhu L, Brana A F, et al. 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 of antitumor indolocarbazole compounds [J]. Proc Natl Acad Sci,2005,102(2):461[28] Salas A P, Zhu L, Sanchez C, et al. Deciphering the late step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anti?tumour indolocarbazole staurosporine: sugar donor substrate flexibility of the StaG glycosyltransferase [J]. Mol Microbiol,2005,58(1):17[29] Doumith M, Legrand R, Lang C, et al. Interspecies complementation in 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 elucid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oleP1, oleG1 and oleG2 from the oleando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of 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and generation of new ery
目录一、摘要二、现代生物技术与健康1、现代生物技术中蛋白质与健康2、现代生物技术中糖类与健康3、现代生物技术中与健康4、现代生物技术中与健康三、总结四、后序五、鸣谢六、参考文献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健康摘 要现代生物技术以其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而逐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关注。据估计生物技术可以给人类创造数千亿美元的收入,但比这更重要的是现代生物技术挽救了数亿人的生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青霉素的使用,因为青霉素的使用而使人类的平均年龄增加十几年。人类的生活条件也因生物技术的使用而大有改善。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大国,生物技术对保证国民的身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现代生物技术与健康又有哪些连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究活动性报告,使您对现代生物技术与健康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与健康1、现代生物技术中蛋白质与健康(1)蛋白质的定义及概述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旧称“朊”。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条多肽链二十~数百个氨基酸残基不等;各种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对应基因所编码。除了遗传密码所编码的20种“标准”氨基酸,在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残基还可以被翻译后修饰而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从而对蛋白质进行激活或调控。多个蛋白质可以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折叠或螺旋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发挥某一特定功能。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质量的16.3%,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8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被食入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在体内主要用于重新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人体蛋白质,同时新的蛋白质又在不断代谢与分解,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质的质和量、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到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孕产妇的优生优育、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都与膳食中蛋白质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蛋白质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可见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2、修补人体组织。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例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两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反之,人则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组织受损后,若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肌体衰退。3、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比如血红蛋白一输送氧、脂蛋白一输送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和转运蛋白等。4、白蛋白: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及体液平衡。5、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6、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有白蛋白、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等。七天更新一次。当蛋白质充足时,这个部队就很强,在需要时,数小时内可以增加100倍.7、构成人体必需的各种酶。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每一种只能催化一种生化反应。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的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8、激素的主要原料。激素可以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动。如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组合成,生长素是由19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的。9、构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氨等。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味觉、视觉和记忆。10、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 ,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骼。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在大脑脑细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胶原细胞,并且形成血脑屏障保护大脑)。11、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3)现代生物技术在蛋白质重点应用保持健康所需要的蛋白质含量因人而异。普通健康男性或女性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0.8克蛋白质。婴幼儿、青少年、怀孕期间的妇女、伤员和运动员通常每日可能需要摄入更多蛋白质。蛋白质缺乏:成年人:肌肉消瘦、肌体免疫力下降、贫血,严重者将产生水肿。未成年:成长发育停滞、贫血、智力发育差,视力差。蛋白质过量: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贮存,多了肌体无法吸收,过量摄入蛋白质,将会因代谢障碍产生蛋白质中毒甚至死亡。面对这些问题营养师根据人体对不同蛋白质的需要量进行膳食调配以及人工添加或减少蛋白质的方法来保证人体内蛋白质含量的相对稳定。而生物学家则通过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出一些新型的药品,这些药品不仅能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的运输和吸收,而且还能预防由于外界环境或病毒引起的蛋白质变性。当然在临床医学上,这些变性因素也常被应用来消毒及灭菌。对防止蛋白质变性也是有效保存蛋白质制剂(如疫苗等)的必要条件。此外在蛋白质领域运用的现在生物技术还有X线衍射技术和磁共振技术等。它们的应用都能有效控制和制备蛋白质,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2、现代生物技术中糖类与健康(1)糖的定义及概述糖是一类化学本质为多羟酮及其衍生物的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糖的主要形成是葡萄糖及糖原。葡萄糖是糖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在肌体糖代谢中占据主要地位;糖原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包括肝糖原、肌糖原和肾糖原等,是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葡萄糖和糖原都能在体内氧化提供能量。食物中的糖是机体中糖的主要来源,被人体摄入经消化成单糖吸收后,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机体内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糖异生以及其他已糖代谢等。(2)糖的生理功能糖分是我们身体必不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人们摄入谷物、蔬菜等,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单糖(如葡萄糖等)进入血液,运送到全体细胞,作为能量的来源。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称为血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进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血糖。可见于饥饿时间过长,持续的剧烈体力活动,严重肝肾疾病,垂体前叶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低血糖时,脑组织首先对低血糖出现反应,表现为头晕、心悸、出冷汗以及饥饿感等。如果血糖持续下降到低于45毫克%,就可发生低血糖昏迷。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糖一时消耗不了,则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肝脏可储存70~120克,约张肝重的6~10%。细胞所能储存的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摄入的糖分过多,多于的糖即转变为脂肪。当食物消化完毕后,储存的肝糖即成为糖的正常来源,维持血糖的正常浓度。在剧烈运动时,或者长时间没有补充食物情况,肝糖也会消耗完,此时细胞将分解脂肪来供应能量。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细胞必需要糖来维持生存,必要时人体将分泌激素,把人体的某些部分(如肌肉、皮肤甚至脏器)摧毁,将其中的蛋白质转化为糖,以维持生存。(3)现代生物技术在糖类中的应用由于血糖高和血糖低对人体来说都是有害的。为此,有关科学家为了保证人体内糖类的正常供应,对低血糖人群提供含有浓缩糖的含片和糖果。开发出浓缩糖技术,保证他们维持血糖浓度恒定。而对高血糖患者,则用降血糖药物加以控制。在临床上静脉滴注葡萄糖过快,也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所以对于血糖过高的病人点滴速度不应过快,而这些也都基于一定生物技术基础上。从而保证了人们身体的健康。3、现代生物技术脂质与健康(1)脂质的定义及概述脂质(lipids)是脂肪及类脂的总体,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液,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脂肪是三脂肪酸甘油或称甘油三酯。脂肪的生理功能是储存能量及氧化供能。类脂包括固醇及其脂、磷脂及糖脂等,是细胞的膜结构重要部分。(2)脂质的生理功能及影响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储能物质,当人们摄食过足时,人体会将多余的能力主要以脂肪形成储存下来。过去的日子中,在旧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总以“肥头大耳”为富贵的象征,甚至到当今社会。但肥胖并不是富,更是一种负担。肥胖会带来许多疾病,威胁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当人们身体肥胖,自然他们的血液中脂质的含量升高,随着血液的全身巡回,使他们和心力衰竭的正常体重者多1倍;冠心病多2-5倍;高血压多2-6倍;糖尿病多4倍;胆石病多4-6倍。这些疾病都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像正处于成长期的人来说,肥胖不仅带来的是智力上的影响,更有心理上的一系列影响。所以在平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显得异常重要。有人喜欢大鱼大肉,时常酒足饭饱之后修身养性,静如止水,像这种生活习惯,终有一天会猝死在饭桌之上。胆固醇是由体内储有的脂肪转化而来的,而胆固醇又能合成乳汁、皮脂以及类固醇激素,保证人们内、外分系统的正常运转。胆固醇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是,胆固醇过多压迫血管,使血液的径流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淤血等,严重的会导致人死亡。性激素则是一种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激素,它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乱食性激素会使人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会内分泌失调,严重的还会变成“双性“人,大大减少其自身的寿命。(3)现代生物技术在脂质中应用面对这些现象,生物学家采用现代溶脂技术除去多余脂肪。通过一种溶解药物,舒缓血管,溶解多余胆固醇。面对因肥胖而造成心力衰竭的病人,科学家还采用强心剂等生物化学药物经行急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发病率,降低了死亡率,使人们的健康得以延续。4、现代生物技术中维生素与健康(1)、维生素的定义和概述维生素是近百年才被陆续发现的一组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共同特点:它们都不供应热量,也不是有机体的构造成分,但却是维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繁殖等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起着调节身体各种功能的作用,身体对它们的需要量很少,但供应不足时会出现各种代谢障碍和症状,称为维生素缺乏病。(2)、维生素的种类及应用V—A:缺乏维生素A会造成皮肤老化,维生素A是丘脑、脑垂体等内分泌腺体活动所需要的极为重要的营养成分。想要保持年轻靓丽,尽量多吃些维生素A高的动物性食物,如:肝、瘦肉、卵黄等。V—B2:维生素B2会促进脂肪的分解。V—B6: 与氨基酸及代谢关系,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的生长所需,对脂肪代谢都会有影响,与皮脂分泌紧密相关。V—L: 维生素L缺乏会影响结缔组织中中股原纤维的形成。V—E:公认有抗衰老作用,能促进皮肤血液的循环和肉芽组织的生长。谷维素:是从米粮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物质,其成分为以三萜(稀)醇类主体的阿魏酸酯的混合物,它对植物中枢功能有调节和激活作用。它能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提高人的皮肤血管循环机能,会使皮肤温度升高,四肢皮肤表面血流?增加,被称为“美容素”此外,谷维素还能降血脂,并含强有力的生长促进因子,有助于我们的亲少年成长。(3)现代生物技术在维生素中的应用。针对现在人体内维生素缺乏现象,有关药剂师及营养师在食品及保健品中添加适量维生素。同时生物学家也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通过生物制药技术,将大量维生素合成在一个小药片内,制造出补充维生素的药片,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现在爱吃肉类而不爱吃蔬菜的都市人群体内的维生素,使人体内维生素含量保持在一个平稳水平上,使人们身体更加健康。总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我们一切生活的基础,但一个人要做到健康,是十分不易的,这与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都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爱护自己的身体,是否决心要要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糖类、脂肪、蛋白质等都是构成我们身体的重要物质,像维生素,各种无机盐等这样的物质在人类体内的含量虽然相对较少,但其作用也是不忽视的。上述物质共同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前面已经提到了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及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对人身体的具体作用,例如在对身体的生长,身体器官的功能的影响都一一列出,同时也告诫了我们如果缺少了这些物质,将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然而这些物质都来源于我们日常的食物中,所以合理膳食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惟一路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科学家已经将着眼点放在人的身体营养健康上,科学家研发新的生物技术来改善人们的身体状况,减轻许多人身体上的痛苦和伤害。作为青年的我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所以我们更应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我们以后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后 序如今,好好学习生物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事。生物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无数变革。而“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都是当今最热门的生物技术项目。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药物都是通过生物技术得到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生物技术我们的生活究竟会怎样。我想一定非常糟糕,甚至我们的寿命将会变短,越来越多的问题都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而如果没有生物技术对人体内蛋白质、维生素等重要物质的研究与应用,我们将会对自己一无所知,更提不上身体健康这些话,所以现代生物技术保护了我们自身的健康。现代生物技术不容忽视。而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我们责无旁贷。鸣 谢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大家分工明确,都不辞辛苦的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在此感谢本小组各位成员,以及为我们提供资料的各出版社,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在大家共同合作下,本次探究活动终于圆满结束。再次由衷致谢!参考文献:1、《生物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生物化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 周爱儒副主编:查锡良3、《登上健康快车》北京出版社主编:关春若4、《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手册》第七次修改 北京教育出版社主编:薛金星这是我们小组写的,网上绝对跟这一样的。
1 邱雁临.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前景[J].粮食与饲料科技,2001,30~31 2 刘耘,鄢满秀.纤维素酒精发酵的研究进展[J].广州食品工业发酵,1999,15(2):51~54,63 3 戴四发,金光明,王立克,等.纤维素酶研究现状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5(3):32~38 4 阎伯旭,齐飞,张颖舒,等.纤维素酶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26(3):233~237 5 张鸿雁,陈锡时.微生物纤维素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2003,13(3):41~42 6 杨礼富,微生物学通报,2003, 30 (4):9 987 史雅娟,吕永龙,环境科学进展1999, 7 ( 6)3} 378 宋桂经,纤维素科学与技术,广西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29(1):73- 769 曲杳波,高培基.开展生物质转化为洒精研究实现液态燃料可持续供应}c}.发酵工程学科的进展一第一次全国发酵工程学术讨论会.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4一39.
郑承纲 李宗田 张汝生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针对中低温油藏压裂破胶施工的需求,筛选出生物破胶酶生产菌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G1,通过两水平试验设计确定了该菌株产酶培养基中的显著因素(碳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在此基础上,又通过中心法则试验设计对该菌株的产酶培养基组成做进一步优化,最终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组成为4.08g/L碳源,11.74g/L有机氮源,5.22g/L无机氮源,2g/L磷源,1.0g/L硫源,0.05g/L微量元素。采用该优化培养基,BG1菌株的生物破胶酶产量达239 U/L。该菌株所产生物破胶酶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低于50℃中温浴6h,酶活力保持率可达85%以上,同时该酶对非极端pH条件、常规地层离子和化学助剂亦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对该酶破胶性能进行研究,发现该酶在中、低温环境下破胶效果好,30 ~60℃温度下破胶后的压裂液黏度分别为11.1cp、2.23cP、1.97cP和4.65cP,破胶返排后地层伤害小,模拟实验伤害率仅为11.37%,体现了该生物破胶酶在中、低温油藏压裂施工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生物破胶酶 中低温油藏 稳定性 破胶效能
Production of Enzymatic Gel Breaker and Its
Gel Breaking Potential Evaluation
ZHENG Chenggang,LI Zongtian,ZHANG Rusheng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ill the fracturing gel breaking demand in those moderate-/low-temperature reservoirs, Bacillus licheniformis BG1 was selec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enzymatic gel breaker(EGB).The significant variables in the EGB fermentation medium were identified as carbon source,organic nitrogen and inorganic nitrogen source by two-level factorial design and were further optimized through full-factorial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The optimal composition of EGB fermentation medium was 4.08 g/L carbon source,11.74 g/L organic nitrogen,5.22 g/L inorganic nitrogen,2 g/L phosphorus source,1.0 g/L sulfur source,0.05 g/L trace elements and the maximum EGB production yield was 239U/L.The EGB produced by B.licheniformis BG1 exhibited good thermostability that after incubation at a temperature below 50 ℃for 6 h,the residual activity was still above 85% retention rate.The enzymatic breaker also showed a good stability withthe non-extreme pH conditions,conventional ion formation and chemical additives.The viscosities of broken fracturing fluids were 11.1 cP,2.23 cP,1.97 cP and 4.65 cP at a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30℃ to 60℃,respectively.EGB operation caused little damage to the formation that the damage rate was merely 11.37% in the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is work,the enzymatic gel breaker presents a good prospect in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Key words Bacillus licheniformis;enzymatic gel breaker;moderate-/low-temperature reservoirs; stability;gel breaking efficiency
水力压裂是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全国压裂措施工艺每年达上万井次,年增油近千万吨。其过程是用压裂泵组将压裂液以高压力压开地层,形成裂缝;并用支撑剂支撑裂缝,增加导流能力、减小流动阻力,是一种增产、增注措施。压裂液的性能是影响压裂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压裂液的破胶效果直接影响压裂液的反排和增产效果,破胶失败或者不理想会造成严重的地层伤害。根据低渗透储层的特点,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及岩心流动试验进行了压裂液伤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黏滞力和大分子基团滞留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因素。因而提高破胶效果,降低压裂液的黏滞阻力,是解决压裂液伤害的一个重要办法[1,2]。
大多数水基压裂液所使用的稠化剂为(变性)胍豆胶,压裂作业中常用化学(氧化型)破胶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其优点是价格低、使用方便、破胶迅速、破胶液黏度在10mPa·s以下。但在实际应用中,氧化破胶剂存在着一些缺陷,包括:(1)反应时间及其活性主要依赖于温度,温度低于50℃时,反应很慢,必须添加低温催化剂,而高于93℃时降解反应发生很快,反应不易控制,反应迅速,使压裂液提前降解而失去输送支撑剂的能力,甚至导致压裂施工失败;(2)它属于非特殊性反应物,能和遇到的任何反应物如管材、地层基质和烃类等发生反应,易生成与地层不配伍的污染物,造成地层伤害;(3)作用时间短,氧化型破胶剂往往在到达目的裂缝前消耗殆尽,达不到有效破胶的目的;(4)反应不彻底,造成胍豆胶不能完全降解,约20%的分子量大于2.0×106的聚合物基本上未降解,并产生大量残渣。而生物破胶酶是具有高催化能力和很好活性的生物蛋白,它在催化反应时自身的形态和结构不发生改变,其反应特异性决定了其专一性分解多糖聚合物结构中特定的糖苷键,并将其降解为单糖和二糖,这些特异性的生物破胶酶主要有Beta-1,4甘露聚糖酶、Beta-甘露糖苷酶和Alpha-半乳糖苷酶等。研究表明,化学破胶剂破胶后的聚合物分子量为(1.0~3.0)×105Da,而生物酶破胶方法后的胶液分子量仅为2000~4000Da,其破胶性能大大高于氧化型破胶剂,压裂后无残渣,返排效果好[3]。同时,生物破胶酶主要应用于30~60℃的油藏,有效弥补化学破胶剂在中、低温油藏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如反应缓慢、需要添加催化剂、破胶难以控制)[4~6]。本文对新型压裂液生物破胶酶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其发酵生产条件,并对其破胶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
1 生物破胶酶的发酵生产和纯化
1.1 菌种、培养基和发酵条件
本研究中所用生物破胶酶生产菌株为本实验所保存菌种BG1,分离自某油田原油污染土样,经16SrD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保存于-80℃冰箱甘油管(20%,v/v)中,使用前经固体培养基进行活化后作为接种物。
种子液培养采用LB培养基,其组成为:10g/L蛋白胨,5g/L酵母膏,10g/L氯化钠,pH=7.0~7.2;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4.08g/L碳源,11.74g/L有机氮源,5.22g/L无机氮源,2g/L磷源,1.0g/L硫源,0.05g/L微量元素。接种浓度为2.0%,接种后的培养物置于37℃摇床中在转速180rpm条件下培养48h。
1.2 酶活力的测定
本研究中破胶酶的酶活力检测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分别以0mg/mL、2mg/mL、4mg/mL、6mg/mL、8mg/mL和10mg/mL浓度的还原糖溶液作为反应物制作标准曲线。将发酵结束后的菌液于4℃下转速为8000rpm离心10min,去除菌体,取上清液作为粗酶液,以0.6%浓度胍豆胶溶液作为底物进行水解反应,反应条件为50℃温浴中反应10min,检测反应物中还原糖的浓度。1个酶活力单位(U)定义为:在50℃温浴条件下,每分钟释放1μ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7]。
1.3 破胶酶发酵生产的优化
为了获得高产量的生物破胶酶,在菌株最佳培养的基础上,对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首先将破胶酶发酵生产中的碳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磷源、硫源和微量元素,作为培养基优化实验中的6个试验因素(X1—X6),通过两水平试验设计(Two-level factorial design)筛选其中的显著因素,进而对显著因素的浓度进行进一步优化。本实验中,因素的两水平包括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的因素均取高值,负效应的因素均取低值,通过使因素同时朝响应值增大的方向变化,找出峰值,从而确定逼近最大响应区域的水平值,并把对响应值影响较大的因素(F<0.05,置信度95%)作为显著因素[8]。
两水平试验设计及其响应值如表1所示,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对破胶酶的生产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碳源(99.90%)、有机氮源(99.51%)和无机氮源(95.11%),而磷源(10.52%)、硫源(32.27%)和微量元素(33.11%)对发酵液酶产量影响较小。6个试验因素中,碳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和磷源对破胶酶的发酵生产均呈现负效应,而硫源和微量元素对破胶酶的合成呈现正效应。将碳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3个显著因素分别作为自变量(A、B和C),采用中心法则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对影响破胶酶发酵生产的底物浓度水平进行优化。中心法则试验设计共包括20组实验,其中交互试验23组、中心点6组和边际点6组,每一自变量的5个试验水平分别以-1.68、-1 、0、+1和+1.68进行编码[9],如表2所示。
表1 两水平试验设计及其响应值(n=6)
续表
表2 中心法则试验设计及其响应值
通过拟合得到一个描述响应值与自变量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如公式(1)所示。模型的P-value值为0.0041,该值远远小于0.05,表明回归方程的F检验显著,所获得的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破胶酶的发酵生产情况。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由响应面回归分析和回归方程拟合绘制酶产量与碳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的响应面,如图1所示。
图1 碳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对破胶酶产量影响的响应面
通过该模型计算出响应值(酶产量)对因素A、B、C存在极值点,对Y进行极值分析,确定3个因子最优试验点(A、B、C)的代码值(0.57、0.25、0.41),即碳源浓度为4.08g/L,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浓度分别为11.74g/L和5.22g/L时,该模型预测的破胶酶产量存在极大值,通过实验验证实际酶产量为239U/mL。
1.4 破胶酶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破胶酶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在转速5000~10000rpm情况下离心30min去除菌体,并用0.22μm滤除去残余菌体和不溶物质,将获得的粗酶液经琼脂糖层析柱(20mm×250mm)洗脱:层析柱以pH=7.3的Tris-HCl缓冲液平衡后以0.5~1.5mol的NaCl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速率为5~15mL/h,收集酶液并用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将获得的破胶酶由缓冲液稀释至200~400U/mL后低温保存[10]。用于压裂液破胶酶保存的缓冲液组成为:0.1M的pH=7.2的磷酸缓冲液,杀菌剂50×10-6,甘油50%。
2 生物破胶酶稳定性研究
由于生物破胶酶使用过程中要面临油藏复杂的物理化学条件,同时其破胶活性还会受到压裂液体系中其他助剂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中考察了各种物理化学因素(温度、pH、地层离子和化学助剂等)对生物破胶酶活力的影响。
2.1 温度和pH因素对酶活力保持率的影响
首先,研究温度和pH因素对生物酶活力保持情况的影响,酶活力保持率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破胶酶在中低温条件下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低于50℃的环境中温浴6h后,其酶活力保持率能达到85%以上,而超过50℃后,酶活力保持率随温度升高开始下降,70℃时,温浴后的酶活力仅为初始值的35%;生物破胶酶在非极端pH环境中(pH =5.0~9.0)能较好地维持其活性,而超出这一pH值范围后,酶活力保持率会迅速下降。
图2 温度和pH因素对酶活力保持率的影响
2.2 地层离子和化学助剂对酶活力保持率的影响
本文还对地层离子和化学助剂对生物酶活力保持情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如表3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地层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对破胶酶活力无明显影响;而压裂体系中的常规助剂对酶活力的保持有一定影响,本实验中,生物破胶酶在含有EDTA、杀菌剂和交联剂的溶液中温浴6h后,酶活力的保持率分别为81%、76%和94%。现场的压裂液体系非常复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必要对各种助剂组分对生物酶活性的影响进行预实验。
表3 地层离子和化学助剂对酶活力保持率的影响
3 生物破胶酶的破胶性能研究
3.1 生物酶破胶降黏性能研究
针对中、低温储层的特点,本实验中所使用的压裂液配方为0.35%羟丙基胍胶、6%交联剂(1.0%硼砂溶液)、1.0%黏土稳定剂、0.5%杀菌剂,pH =8.5,生物破胶酶的添加浓度为20U/L。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20~80℃)的破胶效果,压裂液的降黏效果如图3所示,在40℃和50℃下反应10h后,破胶后的胶液黏度仅为2.23cP和1.97cP,而在30℃和60℃时,破胶后的胶液黏度分别为11.1cP和4.65cP。在破胶反应30min时,压裂液尚保持较高的黏度,维持了较好的携砂能力。可见,本研究中的生物破胶酶,完全可以满足中、低温油藏压裂施工的作业要求。
3.2 物理模拟破胶岩心伤害实验
当压裂液返排时,由于破胶不彻底往往留下很多残渣(固体不溶物),降低裂缝的导流能力。在室内应用物理模拟实验,制作人工胶结岩心模型(10cm×2.5cm)模拟水力压裂伤害过程,50℃恒温箱中,驱替人工配制的模拟地层水并计算模型的原始渗透率;将模型饱和含有20U/L破胶酶的压裂液液,关闭驱替系统,并在恒温箱中进行破胶反应12h;反应结束后,以模拟地层水进行反向驱替,计算返排后的模型渗透率(驱替至压力恒定),并以未添加破胶酶(APS破胶)的实验组作为对照模拟地层伤害实验,并计算伤害率[11]。
图3 不同温度下破胶酶的破胶效果
表4 地层伤害实验
从表4的结果不难看出,相比空白对照,生物破胶酶的加入可以有效实现压裂液破胶降黏,由于生物酶的破胶作用彻底,实验岩心并未观察到显著的地层伤害(伤害率仅为11.37%),远低于对照组30.67%的伤害率,体现了生物酶破胶剂在中、低温油藏压裂施工作业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4 结论
本研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获得了影响地衣芽孢杆菌BG1菌株发酵生产生物破胶酶的培养基组成中的显著因素,并通过建立多项数学模型,采用统计分析对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来优化发酵培养基。优化得到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4.08g/L碳源,11.74g/L有机氮源,5.22g/L无机氮源,2g/L磷源,1.0g/L硫源,0.05g/L微量元素。在优化的条件下,地衣芽孢杆菌BG1菌株的生物破胶酶活力达239U/L,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是提高菌株产酶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而为该技术的推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该菌株产生的生物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较好地耐受中低温和非极端pH环境,并较好耐受各种无机离子和化学助剂。通过对其破胶性能进行研究,发现该破胶酶能够有效降低压裂液黏度,破胶彻底,对地层伤害小,因此,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在中、低温油藏压裂施工作业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致谢 本研究工作是在中国石化前瞻性项目 “微生物降解压裂残渣和重烃研究” 资助下完成的。在研究中,李宗田教授,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工程研究所苏建政所长和苏长明高级专家都给予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王维明.VES-18清洁压裂液性能试验与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38(3):24~31.
[2]周继春,叶仲斌,赖南君.低温低渗气藏酸基新型压裂液增稠剂的研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131 ~133.
[3]胡凯,易绍金,邓勇.生物酶破胶剂的现状及展望[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159.
[4]龙增伟,杨振周,陈凯,等.吉林两井地区低残渣缔合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9,26(3):56~58.
[5]Reiniche A,Rybacki E,Stanchits S,et al.Hydraulic fracturing stimulation techniques and formation damage mechanism-Implications from laboratory testing of tight sandstone -proppant systems[J].Chemie der Erde,2010,70(53):107~117.
[6]Rahman M K,Suarez Y A,Chen Z,et al.Unsuccessful hydraulic fracturing cases in Australia: Investigation into causes of failures and their remedies[J].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7,57(70):70~81.
[7]Duffaud G D,McCutchen C M,Leduc P,et al.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xtremely thermostable beta-mannanase,beta-mannosidase,and alpha-galactosidase from the hyperthermophilic eubacterium Thermotoga neapolitana 5068[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7,63(1):169 ~177.
[8]Gu X,Zheng Z,Yu H,et al.Optimization of medium constituents for a novel lipopeptide production by Bacillus subtilis MO-01 by a response surface method[J].Process Biochemistry,2005,40:3196~3201.
[9]Joshi S,Yadav S,Desai A.Application of response-surface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optimum medium components for the enhanced production of lichenysin by Bacillus licheniformis R2[J].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8,41:122~127.
[10]Tamaru Y,Araki T,Amagoi H,et al.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xtracellular beta-1 ,4 - Mannanase from a Marine Bacterium,Vibrio sp.Strain MA - 138[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5,61(12):4454~4458.
[11]徐兵威,王世彬,郭建春,等.低伤害压裂液体系伤害性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2010,33(4):87~89.
[1] Thoroson J S, Hoster T J, Jiang J, et al. Nature′s carbohydrate chemists: the enzymatic glycosylation of bioactive bacterial metabolites [J]. Curr Org Chem,2001,5(2):139[2] Weymouth?Wilson A C. The role of carbohydrates in biologically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J]. Nat Prod Rep,1997,14(2):99[3] Losey H C, Peczuh M W, Chen Z, et al. Tandem action of glycosyltransferases in the maturation of vancomycin and teicoplanin aglycones: novel glycopeptides [J]. Biochemistry,2001,40(15):4745[4] Cudic P, Kranz J K, Behenna D C, et al. Complexation of peptidoglycan intermediates by the lipoglycodepsipeptide antibiotic ramoplanin: minimal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for intermolecular complexation and fibril formation [J]. Proc Natl Acad Sci,2002,99(11):7384[5] Gellert M, O′Dea M H, Itoh T, et al. Novobiocin and coumermycin inhibit DNA supercoiling catalyzed by DNA gyrase [J]. Proc Natl Acad Sci,1976,73(12):4474[6] Sosio M, Stinchi S, Beltrametti F, et al. The gene cluster for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glycopeptide antibiotic A40926 by nonomuraea species [J]. Chem Biol,2003,10(6):541[7] Quiros L M, Aguirrezabalaga I, Olano C, et al. Two glycosyltransferases and a glycosidase are involved in oleandomycin modification during its biosynthesis by 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J]. Mol Microbiol,1998,28(6):1177[8] Gourmelen A, Blondelet?Rouault M H, Pernodet J L. Characterization of a glycosyl transferase inactivating macrolides, encoded by gimA from Streptomyces ambofaciens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8,42(10):2612[9] 代焕琴. 安丝菌素生物合成的后修饰研究[D]. 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40[10] Walsh C T, Losey H C, Freel C L. Antibiotic glycosyltransferases [J]. Biochem Soc Trans,2003,31(Pt3):487[11] Lu C, Bai L, Shen Y. A novel amide N?glycoside of ansamitocins from Actinosynnema pretiosum [J]. J Antibiot,2004,57(5):348[12] Hoffmeister D, Ichinose K, Bechthold A. Two sequence elements of glycosyltransferases involved in urdamycin biosynthesis are responsible for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enzymatic activity [J]. Chem Biol,2001,8(16):557[13] Mulichak A M, Losey H C, Walsh C T, et al. Structure of the UDP?glucosyltransferase GtfB that modifies the heptapeptide aglycon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vancomycin group antibiotics [J]. Structure,2001,9(7):547[14] Sanchez C, ButovichI A, Brana A F, et al. The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for the antitumor rebeccamycin: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ration of indolocarbazole derivatives [J]. Chem Biol,2002,9(4):519[15] Otten S L, Liu X, Ferguson J, et al.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eptomyces peucetius dnrQS genes encoding a daunosamine biosynthesis enzyme and a glycosyltransferase involved in daunorubicin biosynthesis [J]. J Bacteriol,1995,177(22):6688[16] Zhao Y, Ahlert J, Xue Y, et al. Engineering a methy?mycin/pikromycin?calicheamicin hybrid: construction of two new macrolides carrying a designed sugar moiety [J]. J Am Chem Soc,1999,121(42):9881[17] Hoffmeister D, Ichinose K, Domann S, et al. The NDP?sugar co?substrate concentration and the enzyme expression level influence the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glycosyltransferases: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eoxysugar biosynthetic genes of the urda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J]. Chem Biol,2000,7(11):821[18] Walsh C, Freel C L, Losey H C. Antibiotic glycosyltransferases: antibiotic maturation and prospects for reprogramming [J]. J Med Chem,2003,46(16):3425[19] Blanco G, Patallo E P, Brana A F,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sugar flexible glycosyltransferase from Streptomyces olivaceus: the producer of the antitumor polyketide elloramycin [J]. Chem Biol,2001,8(3):253[20] Dürr C, Hoffmeister D, Wohlert S E, et al. The glycosyltransferase UrdGT2 establishes both C? and O?glycosidic bonds [J]. Angewandte,2004,43(22):2962[21] Freel C L, Anderson J W, Kahne D, et al. Ini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novobiocic acid noviosyl transferase activity of NovM in biosynthesis of the antibiotic novobiocin [J]. Biochemistry,2002,42(14):4179[22] Mendez C, Salas J A. Altering the glycosylation patter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J]. Trends Biotechnol,2001,19(11):449[23] He X, M Liu, H W. Formation of unusual sugars: mechanistic studies and biosynthetic applications [J]. Annu Rev Biochem,2002,71:701[24] Oberthur M, Leimkuhler C, Kruger R G, et al.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synthetic utility of glycopeptide glycosyltransferases [J]. J Am Chem Soc,2005,127(30):10747[25] Wohlert S E, Blanco G, Lombo F, et al. Novel hybrid tetracenomycins through 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 using a glycosyltransferase encoded by elm genes in cosmid 16F4 and which shows a broad sugar substrate specificity [J]. J Am Chem Soc,1998,120(41):10596[26] Salas J A, Mendez C. Biosynthesis pathways for deoxysugars in antibiotic?producing actinomycetes: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ration of novel glycosylated derivatives [J]. J Mo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5,9(2):77[27] Sanchez C, Zhu L, Brana A F, et al. 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 of antitumor indolocarbazole compounds [J]. Proc Natl Acad Sci,2005,102(2):461[28] Salas A P, Zhu L, Sanchez C, et al. Deciphering the late step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anti?tumour indolocarbazole staurosporine: sugar donor substrate flexibility of the StaG glycosyltransferase [J]. Mol Microbiol,2005,58(1):17[29] Doumith M, Legrand R, Lang C, et al. Interspecies complementation in 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 elucid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oleP1, oleG1 and oleG2 from the oleando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of 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and generation of new ery
浅谈蛋白质折叠的有关问题 [关键字]生物 大分子 分子伴侣 蛋白质的折叠 识别 结合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了解分子水平的先象的基础。没有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就没有分子生物学。正如没有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没有遗传传达传递的中心法则,也就没有今天的分子生物学。结构分子以由第一分子进入对复和物乃至多亚基,多分子复和体结构研究。同时,过去难以研究的分子水平上的生命运动情况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而逐渐由难点变为热点。蛋白质晶体学研究已从生物大分子静态(时间统计)的结构分析开始进入动态(时间分辨)的结构分析及动力学分析。第十三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的25个专题讨论会中有一半以上涉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而“结构与功能”又强调“动力学(Dynamics)”,即动态的结构或结构的运动与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关系,以及对大分子相互作用的贡献。 蛋白质折叠问题被列为“21世纪的生物物理学”的重要课题,它是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尚未解决的一个重大生物学问题。从一级序列预测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并进一步预测其功能,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研究蛋白质折叠,尤其是折叠早期过程,即新生肽段的折叠过程是全面的最终阐明中心法则的一个根本问题,在这一领域中,近年来的新发现对新生肽段能够自发进行折叠的传统概念做了根本的修正。这其中,X射线晶体衍射和各种波谱技术以及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十三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上,Nobel奖获得者Ernst在报告中强调指出,NMR用于研究蛋白质的一个主要优点在于它能极为详细的研究蛋白质分子的动力学,即动态的结构或结构的运动与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关系。目前的NMR技术已经能够在秒到皮秒的时间域上观察蛋白质结构的运动过程,其中包括主链和侧链的运动,以及在各种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蛋白质的折叠和去折叠过程。蛋白质大分子的结构分析也不仅仅只是解出某个具体的结构,而是更加关注结构的涨落和运动。例如,运输小分子的酶和蛋白质通常存在着两种构象,结合配体的和未结合配体的。一种构象内的结构涨落是构象转变所必需的前奏,因此需要把光谱学,波谱学和X射线结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结构涨落的平衡,构象改变和改变过程中形成的多种中间态,又如,为了了解蛋白质是如何折叠的,就必须知道折叠时几个基本过程的时间尺度和机制,包括二级结构(螺旋和折叠)的形成,卷曲,长程相互作用以及未折叠肽段的全面崩溃。多种技术用于研究次过程,如快速核磁共振,快速光谱技术(荧光,远紫外和近紫外圆二色)。 一、新生肽段折叠研究中的新观点 长期以来关于蛋白质折叠,形成了自组装(self-assembly)的主导学说,因此,在研究新生肽段的折叠时,就很自然的把在体外蛋白质折叠研究中得到的规律推广到体内,用变性蛋白的复性作为新生肽段折叠的模型,并认为细胞中新合成的多肽链,不需要别的分子的帮助,不需要额外能量的补充,就应该能够自发的折叠而形成它的功能状态。 1988年,邹承鲁明确指出,新生肽段的折叠在合成早期业已开始,而不是合成完后才开始进行,随着肽段的延伸同时折叠,又不断进行构象的调整,先形成的结构会作用于后合成的肽段的折叠,而后合成的结构又会影响前面已形成的结构的调整。因此,在肽段延伸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往往不一定是最终功能蛋白中的结构。这样,三维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同时进行着的,协调的动态过程。九十年代一类具有新的生物功能的蛋白,分子伴侣(Molecularchaperone)的发现,以及在更广泛意义上说的帮助蛋白质折叠的辅助蛋白(Accessoryprotein)的提出,说明细胞内新生肽段的折叠一般意义上说是需要帮助的,而不是自发进行的。 二、蛋白质分子的折叠和分子伴侣的作用 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除了共价的肽键和二硫键,还靠大量极其复杂的弱次级键共同作用。因此新生肽段在一边合成一边折叠过程中有可能暂时形成在最终成熟蛋白中不存在不该有的结构,他们常常是一些疏水表面,它们之间很可能发生本不应该有的错误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非功能的分子,甚至造成分子的聚集和沉淀。按照自组装学说,每一步折叠都是正确的,充分的,必要的。实际上折叠过程是一个正确途径和错误途径相互竞争的过程,为了提高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效率的,应该有帮助正确途径的竞争机制,分子伴侣就是这样通过进化应运而生的。它们的功能是识别新生肽段折叠过程中暂时暴露的错误结构的,与之结合,生成复和物,从而防止这些表面之间过早的相互作用,阻止不正确的非功能的折叠途径,抑制不可逆聚合物产生,这样必然促进折叠向正确方向进行。(从哲学的观点说,似乎很容易驳斥自组装学说,它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试想,如果蛋白质的每一步折叠均是正确的,充分的,必要的,岂不是在无任何矛盾的前提下,完成了复杂的最稳定构象的形成,即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伟大飞跃,从无活性的肽链变成有活性的功能蛋白,这显然是违背哲学基本原理的。换一个角度想,生物进化的过程本来就充满着不定向的变异,这些变异中有适应环境的,也有不适应环境的,“物竞天择”,自然的选择淘汰了那些不适应的,保留了那些适应的。蛋白质分子的折叠不也与此类似吗?我想,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只是肽链折叠并形成功能蛋白的特定三维结构的内因,实际上,多肽链在形成活性蛋白的每一步,都有潜在的可能形成“不正确”的折叠,如果没有象分子伴侣或其它帮助蛋白等外部因素的作用,多肽链也永远不能折叠成为活性蛋百。) 三,分子伴侣的作用机制 分子伴侣的作用机制实际上就是它如何与靶蛋白识别,结合,又解离的机制。有的分子伴侣具高度专一性,如一些分子内分子伴侣,还有细菌Pseudomonascepacia的酯酶,有它自己的“私有分子伴侣”。它是由基因limA编码的,与酯酶的基因LipA只隔3个碱基,可能是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分裂造成的。而一般的分子伴侣识别特异性不高,它是怎样识别需要它帮助的对象的呢?现在只能说分子伴侣识别非天然构象,而不去理会天然的构象。由于在天然分子中,疏水残基多半位于分子的内部而形成疏水核,去折叠后就可能暴露出来,或者在新生肽段的折叠过程中,会暂时形成在天然构象中本应该存在于分子内部的疏水表面,因此认为分子伴侣最有可能是与疏水表面相结合,如硫氰酸酶(Rhodanese)分子α-helix的疏水侧面。但是只有β-sheet结构的蛋白质才可为分子伴侣识别。 最近关于识别机制有较大的进展。Bip是内质网管腔内的分子伴侣,用一种affinitypanning的方法检查Bip与有随机序列的十二肽结合的特异性,结果发现,Hy-(W/X)-Hy-X-Hy-X-Hymotif与Bipj结合最强,Hy最多的是Trp、Leu、Phe,即较大的疏水残基。一般来说,2-4个疏水残基就足够进行结合。还有一种较普遍的说法是分子伴侣识别所谓熔球体结构(moltenglobule)。另一方面,分子伴侣本身与肽结合部位的结构分析最近也有些进展。譬如,PapD的晶体结构表明,多肽结合在它的β-sheet区。GroEL中,约40kD的153-531结构域是核苷酸的结合区。 分子伴侣作用的第二步是与靶蛋白形成复合物。非常盛行的一种模型认为分子伴侣常常以多聚`体形式而形成中心空洞的结构,用电子显微镜已经观察到由二圈层圆面包圈形组成的十四体GroEL分子和一个一层圆面包圈的七体GroES分子协同作用形成中空的非对称笼状结构(cagemodel),推测靶蛋白可以在与周围环境隔离的中间空腔内不受干扰的进一步折叠。但是不久前一个日本实验室发现GroEL的一个亚基,甚至其N端去除78个氨基酸残基的50kD片段,已经不能再组装成十四体结构,都有确定的分子伴侣功能。由此,我想:也许环状分子伴侣并非每个部位都是有效的结合部位,也就是说,该二层圆面包圈组成的十四体GroEL分子只有一个或若干个部位能够与疏水残基或所谓的熔球体结构结合,而其余部位起识别作用,就像一个探测器一样,整个十四体GroEL分子以圈层或笼状结构”包裹”在多肽链的主链上,以旋进方式再多肽链的链体上运动,一旦环状多聚体的某一识别部位发现疏水结构或所谓的熔球体结构等新生肽链折叠过程中暂时暴露的错误结构,经信号转导,多聚体的结合部位便与之结合,生成复合物,抑制不正确的折叠。以上完全是我个人的猜想,是基于上述两个试验现象的矛盾而试图作一番解释。至于为什么假设以旋进方式在多肽链上运动,我并没有相应的根据,只是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作了一番狂妄的假想,另外,我觉得也许可以用X射线衍射来探测一下分子伴侣GroEL和GroES组成的笼状结构,看看它的a×b×c是否足以容纳多肽链的某一段,或者它的内部和外部的疏水性质和其他一些物化性质如何,也许可以找到支持或驳斥上述假设的证据。 以上谈的都是蛋白质的分子伴侣。不久前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DNAchaperones”,DNA分子伴侣,这种分子伴侣是与DNA相结合并帮助DNA折叠的。在这种复合物中,DNA分子包围在蛋白质分子的表面,既是高度有序的,又是在一定程度上结构已有所改变的。DNA与蛋白的这种相互作用对DNA的转录,复制以及重组都十分重要;或如在核小体中,对DNA的包装是必须的。DNA在溶液中的结构有相当的刚性,必须克服一个能障才能转变成它的蛋白复合物中的结构,分子伴侣的作用就是帮助DNA分子进行折叠和扭曲,从而把DNA稳定在一个适合于和蛋白结构的特定构型中。这种结合是协同的,可逆的在形成复合物之后便解离下来。因此,不论是DNA分子伴侣还是蛋白分子伴侣,都与DNA和蛋白的相互作用有关,与基因调控有关,看来,分子伴侣确实与最终阐明中心法则当前主要问题有密切关系。 四、分子伴侣和酶的区别 与分子伴侣不同,以确定为帮助蛋白质折叠的酶目前只有两个,一个是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disulfideisomerase,PDI);另一个是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cis-transisomerase,PPI)。以PDI为例,众所周知,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与新生肽段的折叠密切相关,对维系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也有重要作用。PDI定位在内质网管腔内,含量丰富,催化蛋白质分子内巯基与二硫键之间的交换反应。同时,它是目前发现的最为突出的多功能蛋白,除了二硫键的异构酶的基本功能外,它还是脯氨酸-4-羟化酶的α亚基;又是微粒体内甘油三酯转移蛋白复合物的小亚基,还是一种糖基化位点结合蛋白(gkycisylationsitebindingprotein)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它有与多肽结合的能力,可以结合具有不同序列,长度和电荷分布的肽,特异性较低,主要是与肽的主链相作用,但对巯基尚有一些偏爱。按照分子伴侣的定义,一般认为PDI和分子伴侣是两类不同的帮助蛋白,但是我国上海生物物理研究所最近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也具有分子伴侣的功能。 蛋白质分子中天然二硫键的形成要求这些在肽链上往往处于不相邻位置的巯基,首先通过肽链一定程度的折叠,才能相互接近到可以正确形成二硫键的位置。肽链的自身折叠是一个慢过程,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催化蛋白质天然二硫键的形成却是一个快过程。另一方面,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具有低特异性的与各种不同肽链相结合的能力,在内质网中以极高的浓度存在,又是是一个钙结合蛋白,是一个能被磷酸化的蛋白,这些都已经符合了分子伴侣的条件。因此他们推测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很可能首先通过它与伸展的,或部分折叠的肽段的结合,阻止错误的折叠途径,促进正确的中间物生成,帮助肽链折叠是相应的巯基配对,从而是正确的二硫键得以形成;然后催化巯基的氧化或二硫键的异构而形成天然二硫键。他们认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酶活性与它的分子伴侣功能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密切相关,协调统一的。分子伴侣与帮助新生肽链折叠的酶之间,大概不应该,也不能够划一条绝对的分界线。我想:酶的最主要特性就是催化生化反应,分子伴侣的主要作用是与新生肽段的错误构象结合,从而阻止肽链不正确的非功能的折叠途径,促使其向正确的折叠方向反应,这难道不可以理解成间接的催化肽链的折叠吗?从表观上看,抑制不正确的折叠途径等于加快了正确反应的速度。所以,我本人也很赞成他们的观点。最近的试验已经为这一假说提供了很好的证据。PDI明显抑制变性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在复性股过程中的严重聚合,有效的提高它的复性效率,与典型的分子伴侣GroE系统对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复性的效应极其相似。 五、分子伴侣的结构 目前唯一解出晶体结构的分子伴侣是E.coli的PapD,帮助鞭毛蛋白折叠的分子伴侣。还有HSP70的N端结构域,即ATP结合域也以有晶体结构。用电子显微镜已经清楚的看到了GroEL的十四聚体和GroEL的七聚体的四级结构,象两个圆形中空的面包圈叠在一起,用NMR以及各种溶液构象变化是研究分子伴侣作用机制的有效手段。 六、分子伴侣研究的实际应用 分子伴侣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大大加深我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同时也一定会增加我们与自然斗争的能力和自身生存的能力。由于分子伴侣在生命活动的各个层次都具有重要作用,它的突变和损伤也必定会引起疾病,因此可以期望运用分子伴侣的知识来治疗所谓的”分子伴侣病”。另一方面,利用对分子伴侣的研究成果从根本上提高基因工程和蛋白工程的成功率,也必将对大幅度提高人类生活水平起重要作用。 [参考书目] 1.李宝健主编,面向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93-104页 2.郝柏林刘寄星主编,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29-58页 3.中国生物物理代表团,从第十三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看生物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第十五卷第四期:826-827页
石油论文参考文献
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石油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爆炸荷载作用下大型立式圆柱形储油罐动力响应分析
延迟焦化装置主分馏塔及吸收稳定系统的模拟计算与优化
天然气管道无线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定向井井眼轨迹可视化技术研究
精细控压钻井井内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分隔壁塔双效精馏热集成系统的稳态和动态行为研究
高层办公建筑的空间流线解析及研究
再生水源热泵应用于供热系统的研究与评价
基于MVC的图形定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电磁感应数据传输系统的硬件研制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优化研究
长春岭低温低压高含蜡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固—气—液”联产的生物质能源转换工艺及产物利用的研究
香菇纤维素酶基因cel6B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碳钢热浸镀铝镀层的组织与性能及稀土改性研究
大型半潜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与市场评估研究
吉林油田公司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规范流程的设计
新立油田整体改造工程可行性分析
管道局管道工程项目物流整合研究
新型PIP系统在大型石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变温荷载作用下饱和粉质粘土的固结特性研究
XX油田井下作业工程公司配液站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
吉林油田公司企业生产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有机涂层下船用钢电偶腐蚀规律研究
逆向跨国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研究
基于GIS的海上石油平台溢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
一类n+1维乘积型偏微分方程Cauchy问题
燃气轮机—加热炉系统集成优化研究
古平一井井眼轨道设计与控制
大规模稀疏线性方程组的预条件迭代法的研究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海洋工程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
疏浚工程对碣石湾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改性提高生物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耐撕裂性的研究
共聚物橡胶的结构性能分析及其物理特性的'分子模拟
半纤维素基温敏性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基于危险率分析的风浪参数联合设计标准研究
深水采油管柱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导管架平台结构整体安全水平分析与标定
采油螺杆泵光杆扭矩和轴向力集成传感器的研究
随钻地层压力测量装置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石油钻进工程中竖直井钻柱振动问题的ANSYS模拟计算与分析
微介孔复合炭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中国石油山东天然气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
化学反应放热失控安全泄放设计及评估技术研究
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支承塔架的结构选型和受力性能研究
天然气涡旋压缩机增压装置供油系统压力和流量的优化控制
烃类厌氧降解过程中互营细菌的分布特征和系统发育研究
中石油南美地区工程项目冲突管理研究
面向吊装工程的履带起重机站位优化研究
多尺度三维地质对象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xiān wéi sù méi
cellulas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纤维素酶(cellulase)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不是单成分酶,而是由多个酶起协同作用的多酶体系。人们已对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纤维素酶的生产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在扩大食品工业原料和植物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净化环境和开辟新能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纤维素酶的来源非常广泛,昆虫、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由于放线菌的纤维素酶产量极低,所以研究很少。细菌产量也不高,主要是葡萄糖内切酶,但大多数对结晶纤维素没有活性,并且所产生的酶是胞内酶或吸附在菌壁上,很少能分泌到细胞外,增加了提取纯化的难度,在工业上很少应用。目前,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菌种较多的是丝真菌,其中酶活力较强的菌种为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特别是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de)及其近缘菌株等较为典型,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纤维素酶生产菌。现已制成制剂的有绿色木霉、黑曲霉、镰刀霉等纤维素酶。同时,反刍动物依靠瘤胃微生物可消化纤维素,因此可以利用瘤胃液获得纤维酶的粗酶制剂。另外,也可利用组织培养法获得所需要的微生物。
目前,纤维素酶的生产主要有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两种方法。
固体发酵法固体发酵法是以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其投资少,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纤维素生产厂家均采用该技术生产纤维素酶。然而固体发酵法存在根本上的缺陷,以秸秆为原料的固体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很难提取、精制。目前,我国纤维素酶生产厂家只能采用直接干燥法粉碎得到固体酶制剂或用水浸泡后压滤得到液体酶制剂,其产品外观粗糙且质量不稳定,发酵水平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易污染杂菌,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液体发酵法液体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将玉米秸秆粉碎至20目以下进行灭菌处理,然后送发酵釜内发酵,同时加入纤维素酶菌种,发酵时间约为70h,温度低于60℃。采用除菌后的无菌空气从釜低通入进行通气搅拌,发酵完毕后的物料经压滤机板框过滤、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制得纤维素酶产品。液态深层发酵由于具有培养条件容易控制,不易染杂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和开发方向。
制酒在进行酒精发酵时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酒精和白酒的出酒率和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溶液的黏度,缩短发酵时间,而且酒的口感醇香,杂醇油含量低。纤维素酶提高出酒率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原料中部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供酵母使用;另外,由于纤维素酶对植物细胞壁的分解,有利于淀粉的释放和被利用。
将纤维素酶应用于啤酒工业的麦芽生产中可增加麦粒溶解性,加快发芽,减少糖化液中单一葡萄糖含量,改进过滤性能,有利于酒精蒸馏。
酱油酿造在酱油的酿造过程中添加纤维素酶、可使大豆类原料的细胞膜膨胀软化破坏,使包藏在细胞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释放,这样既可提高酱油浓度,改善酱油质量,又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并且使其各项主要指标提高3%。
饮料加工日本有专利报道,用纤维素酶处理豆腐渣后接入乳酸菌进行发酵,可制得营养、品味俱佳的发酵饮料。将纤维素酶应用于果蔬榨汁、花粉饮料中,可提高汁液的提取率(约10%)和促进汁液澄清,使汁液透明,不沉淀,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并可将果皮综合利用。目前,有报道已成功地将柑橘皮渣酶解制取全果饮料,其中的粗纤维有50%降解为短链低聚糖,即全果饮料中的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保健医疗价值。
纤维废渣的回收利用应用纤维素酶或微生物把农副产品和城市废料中的纤维转化成葡萄糖、酒精和单细胞蛋白质等,这对于开辟食品工业原料来源,提供新能源和变废为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果品和蔬菜加工过程中如果采用纤维素酶适当处理,可使植物组织软化膨松,能提高可消化性和口感。
将纤维素酶用于处理大豆,可促使其脱皮,同时,由于它能使细胞壁破坏,使包含其中的蛋白质、油脂完全分离,增加其从大豆和豆饼中提取优质水溶性蛋白质和油脂的获得率,既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时间,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植物纤维原料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而又可再生的资源,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利用一直是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课题。利用的途径和整体思路是利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先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成可发酵糖,进而通过发酵制取酒精、单细胞蛋白、有机酸、甘油、丙酮及其他重要的化学化工原料。此外,纤维素、半纤维素通过纤维素酶的限制性降解还可制备成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如微晶纤维素、膳食纤维和功能性低聚糖等。
总之,纤维素酶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液态发酵生产技术含量较高,在大规模生产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对纤维素酶液态发酵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若能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则可以使之早日进入工业化生产,一方面可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较好地解决纤维素的生物转化问题,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纤维素酶
Cellulase
康彼身;康彼申;bizym
消化系统药物 > 助消化药物
0.5g。
每片含有胰酶220mg,相当于脂肪酶(lipase)74OOu(FIP),蛋白酶(protease)420u(FIP),淀粉酶(amylase)7000u(FIP);含米曲菌提取酶120mg,相当于纤维素酶(cellulase)70u(FIP),蛋白酶(protease)10u(FIP),淀粉酶(amylase)170u(FIP)。
用于各类消化不良症状,老年人消化不良。治疗胰酶分泌不足,在肠液中消化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起促进食欲的作用。
对纤维素酶过敏者、急性胰腺炎患者禁用。
纤维素酶不可嚼碎。
偶有腹泻及软便。
每次2片,每日3次,饭前服。
不宜与酸性或堿性药物同服。
纤维素酶(英文:cellulase)是酶的一种,在分解纤维素时起生物催化作用。是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寡糖或单糖的蛋白质。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细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一般用于生产的纤维素酶来自于真菌,比较典型的有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产生纤维素酶的菌种容易退化,导致产酶能力降低。细菌产纤维素酶的产量较少,主要是葡聚糖内切酶,大多数对结晶纤维素无降解活性,且所产生的酶多是胞内酶或吸附在细胞壁上,不分泌到培养液中,增加了提取纯化的难度,因此对细菌的研究较少。但由细菌所产生的纤维素酶一般最适pH 为中性至偏碱性。近20年来,随着中性纤维素酶和碱性纤维素酶在棉织品水洗整理工艺及洗涤剂工业中的成功应用,细菌纤维素酶制剂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纤维素酶在食品行业和环境行业均有广泛应用。在进行酒精发酵时,纤维素酶的添加可以增加原料的利用率,并对酒质有所提升。由于纤维素酶难以提纯,实际应用时一般还含有半纤维素酶和其他相关的酶,如淀粉酶(amylase)、蛋白酶(Protease)等。纤维素酶种类繁多,来源很广。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其结构和功能相差很大。由于真菌纤维素酶产量高、活性大,故在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中应用的纤维素酶主要是真菌纤维素酶。英文名称 Cellulase英文别名 Cellulase [USAN]; Ku-zyme; Kutrase; Cellulase, aspergillus niger; Cellulase, trichoderma viride; Fungal cellulaseEINECS 232-734-4
1 邱雁临.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前景[J].粮食与饲料科技,2001,30~31 2 刘耘,鄢满秀.纤维素酒精发酵的研究进展[J].广州食品工业发酵,1999,15(2):51~54,63 3 戴四发,金光明,王立克,等.纤维素酶研究现状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5(3):32~38 4 阎伯旭,齐飞,张颖舒,等.纤维素酶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26(3):233~237 5 张鸿雁,陈锡时.微生物纤维素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2003,13(3):41~42 6 杨礼富,微生物学通报,2003, 30 (4):9 987 史雅娟,吕永龙,环境科学进展1999, 7 ( 6)3} 378 宋桂经,纤维素科学与技术,广西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29(1):73- 769 曲杳波,高培基.开展生物质转化为洒精研究实现液态燃料可持续供应}c}.发酵工程学科的进展一第一次全国发酵工程学术讨论会.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4一39.
[1] Thoroson J S, Hoster T J, Jiang J, et al. Nature′s carbohydrate chemists: the enzymatic glycosylation of bioactive bacterial metabolites [J]. Curr Org Chem,2001,5(2):139[2] Weymouth?Wilson A C. The role of carbohydrates in biologically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J]. Nat Prod Rep,1997,14(2):99[3] Losey H C, Peczuh M W, Chen Z, et al. Tandem action of glycosyltransferases in the maturation of vancomycin and teicoplanin aglycones: novel glycopeptides [J]. Biochemistry,2001,40(15):4745[4] Cudic P, Kranz J K, Behenna D C, et al. Complexation of peptidoglycan intermediates by the lipoglycodepsipeptide antibiotic ramoplanin: minimal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for intermolecular complexation and fibril formation [J]. Proc Natl Acad Sci,2002,99(11):7384[5] Gellert M, O′Dea M H, Itoh T, et al. Novobiocin and coumermycin inhibit DNA supercoiling catalyzed by DNA gyrase [J]. Proc Natl Acad Sci,1976,73(12):4474[6] Sosio M, Stinchi S, Beltrametti F, et al. The gene cluster for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glycopeptide antibiotic A40926 by nonomuraea species [J]. Chem Biol,2003,10(6):541[7] Quiros L M, Aguirrezabalaga I, Olano C, et al. Two glycosyltransferases and a glycosidase are involved in oleandomycin modification during its biosynthesis by 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J]. Mol Microbiol,1998,28(6):1177[8] Gourmelen A, Blondelet?Rouault M H, Pernodet J L. Characterization of a glycosyl transferase inactivating macrolides, encoded by gimA from Streptomyces ambofaciens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8,42(10):2612[9] 代焕琴. 安丝菌素生物合成的后修饰研究[D]. 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40[10] Walsh C T, Losey H C, Freel C L. Antibiotic glycosyltransferases [J]. Biochem Soc Trans,2003,31(Pt3):487[11] Lu C, Bai L, Shen Y. A novel amide N?glycoside of ansamitocins from Actinosynnema pretiosum [J]. J Antibiot,2004,57(5):348[12] Hoffmeister D, Ichinose K, Bechthold A. Two sequence elements of glycosyltransferases involved in urdamycin biosynthesis are responsible for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enzymatic activity [J]. Chem Biol,2001,8(16):557[13] Mulichak A M, Losey H C, Walsh C T, et al. Structure of the UDP?glucosyltransferase GtfB that modifies the heptapeptide aglycon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vancomycin group antibiotics [J]. Structure,2001,9(7):547[14] Sanchez C, ButovichI A, Brana A F, et al. The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for the antitumor rebeccamycin: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ration of indolocarbazole derivatives [J]. Chem Biol,2002,9(4):519[15] Otten S L, Liu X, Ferguson J, et al.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eptomyces peucetius dnrQS genes encoding a daunosamine biosynthesis enzyme and a glycosyltransferase involved in daunorubicin biosynthesis [J]. J Bacteriol,1995,177(22):6688[16] Zhao Y, Ahlert J, Xue Y, et al. Engineering a methy?mycin/pikromycin?calicheamicin hybrid: construction of two new macrolides carrying a designed sugar moiety [J]. J Am Chem Soc,1999,121(42):9881[17] Hoffmeister D, Ichinose K, Domann S, et al. The NDP?sugar co?substrate concentration and the enzyme expression level influence the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glycosyltransferases: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eoxysugar biosynthetic genes of the urda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J]. Chem Biol,2000,7(11):821[18] Walsh C, Freel C L, Losey H C. Antibiotic glycosyltransferases: antibiotic maturation and prospects for reprogramming [J]. J Med Chem,2003,46(16):3425[19] Blanco G, Patallo E P, Brana A F,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sugar flexible glycosyltransferase from Streptomyces olivaceus: the producer of the antitumor polyketide elloramycin [J]. Chem Biol,2001,8(3):253[20] Dürr C, Hoffmeister D, Wohlert S E, et al. The glycosyltransferase UrdGT2 establishes both C? and O?glycosidic bonds [J]. Angewandte,2004,43(22):2962[21] Freel C L, Anderson J W, Kahne D, et al. Ini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novobiocic acid noviosyl transferase activity of NovM in biosynthesis of the antibiotic novobiocin [J]. Biochemistry,2002,42(14):4179[22] Mendez C, Salas J A. Altering the glycosylation patter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J]. Trends Biotechnol,2001,19(11):449[23] He X, M Liu, H W. Formation of unusual sugars: mechanistic studies and biosynthetic applications [J]. Annu Rev Biochem,2002,71:701[24] Oberthur M, Leimkuhler C, Kruger R G, et al.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synthetic utility of glycopeptide glycosyltransferases [J]. J Am Chem Soc,2005,127(30):10747[25] Wohlert S E, Blanco G, Lombo F, et al. Novel hybrid tetracenomycins through 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 using a glycosyltransferase encoded by elm genes in cosmid 16F4 and which shows a broad sugar substrate specificity [J]. J Am Chem Soc,1998,120(41):10596[26] Salas J A, Mendez C. Biosynthesis pathways for deoxysugars in antibiotic?producing actinomycetes: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ration of novel glycosylated derivatives [J]. J Mo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5,9(2):77[27] Sanchez C, Zhu L, Brana A F, et al. 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 of antitumor indolocarbazole compounds [J]. Proc Natl Acad Sci,2005,102(2):461[28] Salas A P, Zhu L, Sanchez C, et al. Deciphering the late step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anti?tumour indolocarbazole staurosporine: sugar donor substrate flexibility of the StaG glycosyltransferase [J]. Mol Microbiol,2005,58(1):17[29] Doumith M, Legrand R, Lang C, et al. Interspecies complementation in 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 elucid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oleP1, oleG1 and oleG2 from the oleando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of 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and generation of new ery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不仅为论文写作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丰富了我们论文的内容。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化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一) [1]管用时.导线内交变电流趋肤效应近似分析[J].邵阳高专学报.1994(03) [2]李海元,栗保明,____,宁广炯,王争论,杨春霞.等离子体点火密闭爆发器中火药燃速特性的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4(02) [3]谢玉树,袁亚雄,张小兵.等离子体增强发射药燃烧的实验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1(03) [4]张洪海,张明安,龚海刚,杨国信.结构参数变化对等离子体发生器性能的影响[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4(03) [5]孟绍良.电热化学炮用脉冲电源及等离子体发生器电特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6]戴荣,栗保明,张建奇.固体含能工质等离子体单药粒点火特性分析[J].火炸药学报.2001(01) [7]赵科义,李治源,吕庆敖,段晓军,朱建方.电爆炸金属导体在Marx发生器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3(10) [8]弯港.基于格子Boltzmann 方法 的流动控制机理数值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9]李海元.固体发射药燃速的等离子体增强机理及多维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10]王争论.中心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在电热化学炮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11]成剑,栗保明.电爆炸过程导体放电电阻的一种计算模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12]李海元,栗保明,____.膛内等离子体点火及燃烧增强过程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2(03) [13]龚兴根.电爆炸断路开关[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04) [14]戴荣,栗保明,宁广炯,董健年.SPETC炮等离子体发生器自由喷射放电特性研究[J].兵工学报.2001(04) [15]刘锡三.高功率脉冲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核物理动态.1995(04)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二) [1] 林庆华,栗保明. 等离子体辐射对固体火药燃烧速度影响的研究[J]. 弹道学报. 2005(03) [2] 李倩,徐送宁,宁日波. 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弧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1(01) [3] 狄加伟,杨敏涛,张明安,赵斌. 电热化学发射技术在大口径火炮上的应用前景[J].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0(02) [4] 杨家志,刘钟阳,牛秦洲,范兴明. 电爆炸过程中金属丝电阻变化规律的仿真分析[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0(02) [5] 郭军,邱爱慈. 熔丝电爆炸过程电气特性的数字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 2006(01) [6] 苏茂根,陈冠英,张树东,薛思敏,李澜. 空气中激光烧蚀Cu产生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5(03) [7] 李兵,张明安,狄加伟,魏建国,李媛. 电热化学炮内弹道参数敏感性研究[J]. 电气技术. 2010(S1) [8] 赵晓梅,余斌,张玉成,严文荣. ETPE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燃烧特性[J]. 火炸药学报. 2009(05) [9] 杨宇,谢卫平,王敏华,郝世荣,韩文辉,张南川,伍友成. 含电爆炸元件电路的PSpice模拟和实验研究[J]. 高压电器. 2007(06) [10] 郝世荣,谢卫平,丁伯南,王敏华,杨宇,伍友成,张南川,韩文辉. 一种基于电爆炸丝断路开关的多脉冲产生技术[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08) [11] 伍友成,邓建军,郝世荣,王敏华,韩文辉,杨宇. 电爆炸丝方法产生纳米二氧化钛粉末[J]. 高电压技术. 2006(06) [12] 林庆华,栗保明. 高装填密度钝感发射装药的内弹道遗传算法优化[J]. 弹道学报. 2008(03) [13] 王桂吉,蒋吉昊,邓向阳,谭福利,赵剑衡. 电爆炸驱动小尺寸冲击片实验与数值计算研究[J]. 兵工学报. 2008(06) [14] 林庆华,栗保明. 电热化学炮内弹道过程的势平衡分析[J]. 兵工学报. 2008(04) [15] 蒋吉昊,王桂吉,杨宇. 一种测量金属电爆炸过程中电导率的新方法[J]. 物理学报. 2008(02)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三) [1.] 詹晓北, 王卫平, 朱莉. 食用胶的生产、性能与应用[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20-36. [2.] O'Neill M A, Selvendran R R, Morris V J. Structure of the acidic extracellular gelling polysaccharideproduced by Pseudomonas elodea[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3, 124(1): 123-133. [3.] Jansson P. E., Lindberg B, Sandford P A. Structural studies of gellan gum, an extracellularpolysaccharide elaborated by Pseudomonas elodea[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3, 124(1): 135-139. [4.] Morris E R., Nishinari K, Rinaudo M. Gelation of gellan–A review[J]. Food Hydrocolloids, 2012,28(2): 373-411. [5.] Kuo M S, Mort A J, Dell A. Identification and location of L-glycerate, an unusual acyl substituent ingellan gum[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6. 156: 173-187. [6.] 张晨, 谈俊, 朱莉, 等. 糖醇对结冷胶凝胶质构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4. 35(9): 48-52. [7.] Kang K S, Veeder G T, Mirrasoul P J, et al. Agar-like polysaccharide produced by a Pseudomonasspecies: production and basic properties[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82. 43(5):1086-1091. [8.] Grasdalen H, Smidsr d O. Gelation of gellan gum[J]. Carbohydrate Polymers, 1987, 7(5): 371-393. [9.] 詹晓北. 结冷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1999, 2: 66-69. [10. ]孟岳成, 邱蓉. 高酰基结冷胶 (HA) 特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8(5): 45-49. [11. ]Chandrasekaran R, Puigjaner L C, Joyce K L, et al. Cation interactions in gellan: an X-ray study of thepotassium salt[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8, 181: 23-40. [12.] Arnott S, Scott W E, Rees D A, et al. I-Carrageenan: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packing ofpolysaccharide double helices in oriented fibres of divalent cation salts[J]. Journal of MolecularBiology, 1974, 90(2): 253-267. [13. ]Chandrasekaran, R., Radha A, and Thailambal V G. Roles of potassium ions, acetyl and L-glycerylgroups in native gellan double helix: an X-ray study[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92, 224: 1-17. [14.] Morris E R, Gothard M G E, Hember M W N, et al. Conformational and rheological transitions ofwelan, rhamsan and acylated gellan[J]. Carbohydrate Polymers, 1996, 30(2): 165-175. [15.] 李海军, 颜震, 朱希强, 等. 结冷胶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06, 7(12A): 3-8.猜你喜欢: 1. 化学论文参考范文 2. 化学论文范文 3. 化学毕业论文范例 4. 化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5. 有关化学论文报告范文
浅谈金属催化有机反应中的碱效应论文
碱, 包括有机碱和无机碱, 在许多催化和计量有机反应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碱的存在不仅可以促进化学反应, 而且可以改变反应途径. 但化学家们对碱的作用的认识仍然不够明确, 缺乏系统的理解. 最近, 北京大学席振峰课题组对近年来涉及到碱的许多催化反应进行了系统分析, 概括出了影响碱作用的诸多因素, 其中包括碱性、溶解度、电离度、聚集度、溶剂、金属离子大小、金属离子Lewis 酸性、金属离子的“软硬”度、阴离子的大小、阴离子的配位作用等. 本文将对该文及相关文章中有关金属催化有机反应中碱的效应进行介绍.碱的强度可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 如夺取质子的能力及亲核性, 亲核性又与底物的性质相关. 目前, 大部分的研究认为碱在化学反应中的主要作用是去质子化和中和体系中的质子或酸.
有机碱的强度与取代基和结构有很大关系, 如常用的有机胺的碱性强度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报道. 在有机溶剂中有很好溶解度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胺基化合物、烷氧基化合物以及其它金属有机化合物也常被看作有机碱, 例如叔丁醇钠, LDA 及M[N(SiMe3)2] (M=Li, Na,K). 典型的无机碱由金属离子和具有碱性或亲核性的负离子构成, 许多无机碱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 常常需要使用极性大的有机溶剂来提高其溶解度. 无机碱的强度与很多因素有关,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配对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及负离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在去质子化反应中, 影响反应效率的因素除了碱的去质子能力之外, 底物去质子后形成的碳负离子或其它负离子的稳定性也对反应产物收率有极大影响, 而后者的稳定性与金属离子密切相关, 因此无论是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性质对反应的效率及其选择性的影响都是非常明显的. 例如,Kobayashi 等在2012 年报道了叔丁醇锂作用下的吲哚3-位羧基化反应该反应最初使用的是钯催化的体系, 反应中选择不同碱会使得反应收率有明显变化.当使用弱碱K2CO3 时能得到痕量的羧基化产物, 而当使用较强的Cs2CO3时, 反应收率有了显著提高. 碱性强弱的影响同样体现在叔丁醇类碱中——使用碱性较弱的叔丁醇锂能得到好的反应收率但碱性相对较强的叔丁醇钠则不能得到预期产物, 这很有可能与形成的碳负离子的稳定性相关. 由此可见, 无机碱中的正负离子的性质是影响反应的核心因素之一.
无机碱中的阴离子种类很多, 在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阴离子包括碳酸根, 磷酸根, 烷氧基和胺基, 卤素及其他类卤素负离子等. 阴离子对反应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反应速度和产率的影响上, 同时也有可能对反应的选择性产生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阴离子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很大, 同时需要维持较低的碱阴离子浓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 在这个特殊的反应中, 阴离子的种类对反应有很大影响, 而阳离子影响很小. Doucet等报道过对于相同的底物, 当使用不同的碱时, 会得到不同的产物.ClCF3[Pd] TBABbase, DMAcF3CNaOAc: 64%; KOAc: 61%; Na2CO3: 61%; Cs2CO3: 25%;CaO: 67%; t-BuONa: 3%; NEt3: 12%+ (2)阴离子也可作为配体与催化剂中的金属配位, 从而影响金属中心的反应性. 在许多Pd 催化的偶联反应中碱的作用很有可能是多方面的, 除了传统的促进转金属化, 其与催化剂作用从而提高活性中心的氧化加成能力也不可忽视, 同时金属中心与无机碱中的阴离子的作用, 也有可能提高阴离子的碱性. Fagnou 等[4]在研究Pd催化偶联反应中提出的.协同的“金属化/去质子化”(concerted metalation/deprotonation, 简称“CMD”)来解释碱的作用: 碱与金属中心Pd 配位, 使碱的去质子化能力提高, 从而可活化C—H 键.
催化剂金属中心和碱的匹配才能产生协同作用, 从而有效促进催化过程. 2014 年Norrby 等报道了碱在Buchwald-Hartwig Amination 反应中的作用. 他们研究了t-BuO-和DBU 在不同溶剂中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并通过Eq. 3 所示反应进一步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 在非极性溶剂中, t-BuO-可以有效地拔除和钯配位的吗啉上胺氢, 进而进行有效的C-N 偶联. 而中性碱DBU 效果不好, 需要在高温和微波下才能促进反应进行. 在极性溶剂中, 尽管计算表明相对非极性溶剂中DBU 参与的反应能垒变小了, 但是和t-BuO-相比效果仍然较差.阳离子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所起到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在偶联反应中, 转金属化的速率与碱中的阳离子种类有很大关系[6]. 阳离子的大小、软硬度以及Lewis 酸性等[6]都有可能对反应结果造成影响. 阳离子也有可能影响反应活性中间体的结构及稳定性. Shibasaki等[8]在2009 年报道了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有机硼酯的反应, 叔丁醇锂、钠、钾都能促进这一反应的进行,但反应的收率和ee 值对应的碱都是t-BuOLi>t-BuONa>t-BuOK, 表明锂离子对该反应的特殊效应. 2010 年,Hayashi 等也提及t-BuOM (M=Li, Na, K)中阳离子会影响反应途径, t-BuO-是一个单电子供体, 配对阳离子如是Na 和K 离子时, 反应会涉及单电子转移(singleelectron transfer, 简称SET)过程.
总之, 碱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极其复杂, 在催化循环中的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对反应结果造成影响, 碱的不同甚至会影响基元反应的本质, 这主要体现在碱对催化剂、配体以及底物和基元反应的影响都不可忽视, 从而使其效应更加复杂. 但碱在许多催化反应中的核心功能会逐渐更加清晰. 席振峰教授课题组通过对文献的分析, 提出了碱对反应影响的诸多因素, 使化学家对碱在催化过程中的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问题, 有待于化学家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