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一篇文章的影响因子

一篇文章的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一篇文章的影响因子

一篇论文的影响因子是以发表杂志当年的影响因子为准的。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

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

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扩展资料:

IF作为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估的指标之一并非是汤森路透创造的。它的真正发明者是美国科技情报所(ISI),1992年并入了汤森路透。自1975年以来,ISI每年定期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其中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期刊IF。

一般来说,一本期刊的IF越高,证明它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因此,ISI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一种文献计量学的工具来帮助图书馆评估和挑选期刊。后来,IF的数值逐渐变成为反映科学家和学者对于值得关注和有帮助的科学研究的判断。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不是的,是根据该杂志前两年的论文引用情况确定的 比如说2013年的影响因子与2011和2012年的有关

某期刊的某年的影响因子是由它前两年发表的文献的引用率来计算的。所以跟某篇文献的影响因子是没有关系的。

一篇论文的影响因子怎么查

影响因子的查询方法如下:

一、通过SCI或SSCI数据库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

1. 在SCI或者SSCI数据库的“出版物名称”字段输入期刊名称,例如查询期刊《Nature》的影响因子,则在SCI或SSCI数据库中选择“出版物名称”字段,在检索框中输入“nature”。

2. 检索结果页面会显示目前数据库收录的发表在该期刊上的论文题目、作者、期刊、出版时间等题录信息,点击任意一篇论文的期刊名称。

3.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会显示期刊的影响因子等信息。

影响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搜索影响因子的步骤如下:

一、通过SCI或SSCI数据库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

1. 在SCI或者SSCI数据库的“出版物名称”字段输入期刊名称,例如查询期刊《Nature》的影响因子,则在SCI或SSCI数据库中选择“出版物名称”字段,在检索框中输入“nature”。

2. 检索结果页面会显示目前数据库收录的发表在该期刊上的论文题目、作者、期刊、出版时间等题录信息,点击任意一篇论文的期刊名称。

3.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会显示期刊的影响因子等信息。

二、通过JCR数据库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

1、在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的正上方可以找到JCR数据库的链接。

2. 在JCR数据库主页提供的检索框中输入期刊的名称,例如查询期刊《Nature》的影响因子,则在检索框中输入“nature”。

需要注意的是,JCR检索框提供检索词扩展的功能,当输入检索词“Nature”时,会出现“Nature”、“Nature Medicne”、“Nature Microbiology”等相关的期刊名称,这时只需要选择需要查询的期刊名称即可。

查文章影响因子

1.查看某中文论文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以知网为例: 中国知网 第一步,知网搜索论文关键字。第二步,点击“来源”下面的期刊名字选项。

2.查看某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以知网为例,点击“主题”,选择下拉选项中“文献来源”。

3.查看某外文文献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官方查询影响因子的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文献检索数据库。

通过在浏览器里安装第三方插件,可以在Pubmed直接显示影响因子及分区。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插件是Scholarscope和pubmedy。

Web of Science网址: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官网查询,准确可靠,但需要数据库权限,适合在校学生使用。

Pubmed Pro网址:https://www.pubmed.pro/:直接搜索文献,即可直接显示文章的IF影响因子, 带文献翻译功能,对英文不感冒的小伙伴比较适合。

MedSci:针对医学期刊,因为需要熟知期刊名称并在网站中找到查询入口,查询速度下降。

Scimago Journal & Country Rank (scimagojr.com):提供了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以及其他很多信息,需要熟知期刊名称,查询入口简洁,利于查找。

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论文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表征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 (2) 影响因子与期刊论文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3) 是否能用影响因子评价论文质量应取决于评价目的。1 讨论的前提1.1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大规模统计样本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结论可以解释一般性的现象,符合大多数事实。对于与定量研究结论相悖的个别现象或少数事实必须通过定性分析加以调整或解释,切不能用个别现象或少数事实否定能够解释一般性现象的定量研究结论。本文所要论证的问题正是一般性的问题。1.2 同类相比原则在利用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时,应该遵循同类相比这一基本原则。这是因为各数据库在选择来源期刊时很难做到学科结构的合理性。据统计,美国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所报道的近5000种期刊中,医学期刊就占33.71%。来源期刊明显居多的学科,影响因子必然比来源期刊少的学科要高。从1997年JCR所列的各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来看,医学领域最高的影响因子是37.796,而数学领域最高的影响因子仅为2.467。研究还表明,各学科在科研规模、研究方式、合作程度、引文行为等方面存在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各学科在引文频次总体水平上的差异。因此,同类相比是定量研究中必须恪守的原则。这也是本文分析的前提。2 关于影响因子2.1 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期刊影响因子是以期刊为对象, 统计在一定时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在这里,论文量、时间和被引次数是计算影响因子的三个基本要素。论文量是指某期刊在一定时间内的载文量。时间的跨度取决于引文的高峰期。国际著名的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后得出结论认为,科学论文发表后的两年是论文被引用的高峰期。因此,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计算影响因子的引文年度规定为两年。在三个基本要素中,被引频次是一个可变量。当论文量不变,引文时间已定时,影响因子的高低取决于被引频次的多少。期刊影响因子用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揭示了学术思想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它使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变得可以用量化的方法加以测度。这就是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之所在。2.2 引文关系: 影响因子的基础科学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也是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向社会传播,最终转化为社会的科学财富的起始点。然而,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不是孤立进行的,科学的研究必然是在继承、借鉴和积累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的。牛顿那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名言就是对科学活动中继承关系的深刻揭示。科学活动中创新与发展以论文正文的阐述来表现,而对前人学术思想的继承、借鉴抑或批判通常以文后参考文献来表现。这种引证与被引证关系,即为引文关系。3 期刊学术水平与论文质量的关系同行评议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论文发表前的审稿过程中。在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中,通常经过初审、评审和和终审三个阶段。初审主要由责任编辑对来稿作出初步评价并选定审稿人。审稿人对稿件进行评审的过程也就是同行评议的过程。审稿人要就稿件的学术水平给出评判,对内容提出取舍建议及其依据。在此基础上,最终由责任编委决定稿件是否可以接受发表。初审、评审和终审的共同责任是判断论文是否具有学术性,主要是从论文的科学意义和结果的可信性两方面加以考察,对稿件的质量作出评价并决定取舍。可见,编审稿的过程就是同行评议的过程,是论文质量评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同行评议,要在众多的来稿中根据办刊的宗旨和方针筛选出优秀者,甚至需要时,还要把握热点问题主动向知名科学家约稿。同行评议是期刊论文质量前期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审稿人的水平与期刊论文的质量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4讨论4.1影响因子:评价的有限性影响因子作为定量评价的指标不是万能的,其适用范围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任何一项评价工作都是由评价目的、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当评价对象明确, 评价指标能够满足评价目的时, 评价工作才是有效的。本文的分析表明,影响因子与期刊整体学术水平有直接关系,是评价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 影响因子与论文质量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前期的同行评议来实现正相关的关系的。也就是说, 如果认为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载有高水平的论文,其前提是建立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必定同行评议水平也高的假设基础上。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均属于此种情况。因此, 该假设是成立的。

影响因子是对刊物的评价,而不能代表发表于此刊物的每一篇论文的水平。《电子与信息学报》从2001至2005年发表论文1618篇[9],2006年5年被引593次,100篇被引论文贡献了50%的被引频次。77.5%的论文未被引用过。Seglen也通过统计发现,约15%的论文贡献50%刊物总被引频次,50%论文贡献90%被引频次。这表明,好的刊物并不能提高一般水平论文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是有波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以计算2004年if 为例 if 2004= (该杂志2003被引次数 + 该杂志2002被引次数)/(该杂志2003文章数量 + 该杂志2002文章数量)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

扩展资料

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

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0.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知网中一篇论文的影响因子怎么算

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A/B。

A=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

B=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如,美国化学会志、Oncogene等。

中国大陆各大高校(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都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标准。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

它是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

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

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0.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一、看该篇文章发表期刊,好的期刊(比如20以上因子的)不会有低影响因子的(1.5的)文章。二、该篇文章相同或相似的研究方向,研究深度等,通过使用数据,页面浏览量,从Scopus和CrossRef获得的引用次数,社会网络链接(social networlking links),媒体报道,评论以及读者等级(user ratings )等方面鉴定你的文章影响因子。比如,你的文章每年被5篇引用,并保持十年,因子上个9.5差不多。三、注意:传统的IF评价的是一个期刊整体的水平,而不是单个文章的水平。

个人累计影响因子是指一个学者在其职业生涯中发表的所有论文所累积的影响因子之和。计算方法如下:1. 首先,将该学者所有发表的论文的影响因子相加,得到总和。2. 然后,将总和除以该学者发表的论文总数,得到平均影响因子。3. 最后,将平均影响因子乘以该学者发表的论文总数,得到个人累计影响因子。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影响因子是评估一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指标,个人累计影响因子则是将一个学者所有发表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综合起来进行评估。

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是对文献或文献集合获得客观响应,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观度量.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具体算法为: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参见

  • 索引序列
  • 一篇文章的影响因子
  • 一篇论文的影响因子怎么查
  • 查文章影响因子
  • 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论文的影响因子
  • 知网中一篇论文的影响因子怎么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