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茶学研究生论文

茶学研究生论文

发布时间:

茶学研究生论文

重点: 1. 研究茶的历史、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 2. 对具体茶叶品种、茶类别及其生产过程进行分析; 3. 在质量控制方面,研究茶叶贮藏、浸泡、制作等各个环节; 4. 对茶叶的营养价值、功能性成分以及饮用茶时的各种安全风险等,进行系统研究。 难点: 1. 茶叶在生产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因素影响深远,很难准确研究和评估; 2. 茶叶浸泡、制作和饮用过程也有复杂的环境因素,需要对每一个环节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3. 茶叶营养价值、功能性成分以及安全风险等都有多种因素影响,很难准确测试。

茶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15化学(农)

4、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注:各个学校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茶学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茶业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据统计,我国约25%的人基本不饮茶,以及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暗示着中国的茶业市场十分巨大。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我们越来越注重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在茶叶的栽培、育种、加工、包装、销售等过程中,要将其完全弄懂弄透,也由于人们对保健茶、有机茶越来越重视,茶叶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其科技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几年来,茶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进入广阔的东、西欧市场,茶叶贸易的前景逐年看好。特别是随着我国贸易的转型,市场越来越需求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商品。

扩展资料:

茶学考研参考书:

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学》,杨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或面向21世纪教材《有机化学》,杨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章维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

2、《无机及分析化学》,兰叶青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3、635高等数学:《高等数学Ⅰ》王凯捷主编,高教出版社, 《高等数学Ⅱ》杨棋喻主编,高教出版社;《线性代数》 张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同济大学编。

4、801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 杨志敏,蒋立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802 植物生理学:《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6;《植物生理学》潘瑞炽主编,高教出版社(第四版),2001

可以跨考,比如哲学,传播学,法硕(非法学),等等

西南大学的茶学专业这个专业是食品科学学院的,真不好意思,现在这个学院的网站打不开,其他学院的都打得开!!你可以发消息给我要我的QQ,我是本校的学生,改天再给你更多!!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是我国农业部属院校中最早建立的食品学院,拥有全国最早建立的农产品加工贮藏工程学科,该学科为农业部重点学科,也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1998年,获得农产品加工贮藏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西南、西北地区(十省市)唯一的食品加工博士点,2000年获得了茶学博士点,2005年获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学院现有5个博士点、4个硕士点,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茶学、包装工程、茶文化5个本、专科专业。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拥有农业部最早投资,世界银行贷款资助建造的现代化教学科研试验大楼(4600m2)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70人师资阵容,其中博导6人,教授1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1人,正在国外工作和进修5人。现有在校本专科生1011人,硕士、博士生218人。由本学科负责编制度教学计划已成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农产品加工贮藏或食品加工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的基础和主要参考资料。自1983年以来,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50余人,本专科学生3000余人。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大多数成为各农业院校中该学科的教学研究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有的已成为有名的企业家和政府管理干部。20多年来,食品科学学院广泛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日、英、法、德、新、泰、菲、加、澳大利亚、瑞典、以色列、韩国等国及台湾地区有关科研院校同类学科建立了校际联系,派出25位教师赴10余个国家进修学习和攻读学位,大多数学成归国,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在国内外聘请客座教授9人,其中国外2人,台湾2人,国内5人。同时与重庆顶益集团公司、重啤集团、光友集团、龙都香茗集团、乐惠集团、安华集团、瑞洋生物科技公司、太极集团、榨菜集团、德庄集团、四面山花椒有限公司、今普食品有限公司和有友食品有限公司等国内十几家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密切合作关系。先后承担国际、国家级和部省市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级、部省市级成果奖36项,发表重要学术论文1589篇,出版教材与专著30余本。转让技术成果165项,开发新产品150个,新增产值8.5亿元,创税利3.3亿元。 本校茶学系、茶叶研究所于五十年代初期,在当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关怀下成立。在已故著名茶学家吕允福教授(1907-1990)带领下,经历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为具有博士、硕士、学士授予权的多层次、多方向的重点高等学科。茶文化专业已是国家教育部示范专业。 茶学系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员10人,讲师、助教实验人员8人,拥有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化学、茶文化等实验室和多个教学实习基地。该系成立以来,已先后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70余人,本专科学生1300余人,为我国茶叶科学进步和茶叶经济、文化繁荣贡献了力量,成为西部茶区茶叶科研、开发、示范和推广中心,我国西部历史文化研究基地。

小学生研究茶多酚研究论文

因为根据小学生的知识能力,他们不可能有这样的研究发明,所以人们会怀疑。

因为这个研究课题已经超出小学生的能力,所以他们俩能研究并且获奖,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和怀疑。既然能研究就要抵得住别人的质疑。

他们要在人们面前演讲才可以证明自己,要说明这个研究的要点。

因为大家觉得小学生不可能研究出来这种东西,他们背后肯定有人。

小学生烘豆茶的研究论文

薰豆茶又称“烘豆茶”,是一道以薰豆为主料,加上其它辅料一齐冲泡而成的茶点。辅料一般为胡萝卜干、桔皮、桂花、芝麻和绿茶叶之类,另有讲究的人家还加入震泽黑豆腐干、扁尖、笋尖或青橄榄等等。

熏豆茶的缘由,民间有传说:

一、是流传于浙江湖州德清、余杭一带民间关于防风氏的传说。防风氏是与大禹同时的另一位治水能人.防风氏曾在浙江一带治水,当地百姓曾用橘皮、野芝麻泡茶,为他袪湿驱寒,另以土产烘青豆佐茶。防风氏性急,将豆倒入茶中,他连茶汤带烘豆一口吃。这样吃了以后呢,防风氏更加力大无边,治水业绩更加辉煌。这种饮茶习俗沿袭了2800多年,被1200多年的唐代茶圣陆羽所记载.从此,湖州、杭州、嘉兴等城乡吃熏豆茶越来越讲究。

二、是流传于太湖畔的江苏吴江一带关于伍子胥的传说。1700多年前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今吴江市庙港乡开弦弓村屯兵,他在拉弓箭时用力过猛,造成地石震动变形,成立弓弦状而得地名。当地百姓对伍子胥将军屯兵苦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发地采集土产青豆肉烘干,以充军粮,为劳伍将军吃力口干,就用开水冲泡,还加些茶叶,成了香喷喷、仙津津的熏豆茶,从此这种吃茶方法就在太湖沿岸流传 历史

在我国古典文学著作中,常见提到“熏豆子茶”、“木樨青豆茶”,那即是经茶叶、熏豆等泡制的。《易牙遗意》载:明代苏州已有“盐豆”,是用大新黄豆淘净,再用盐水、调料煎煮,烘至汤干,再在火上焙干。到了清朝,以嫩青豆用盐水煮后熏烘,这已与今日的熏青豆无多大差别了。喝熏豆茶,先要制作熏青豆,“沸釜盐汤香乍发,烘炉炭火气微谙;加笾爱此好颜色,冬蓄闺中多豆甘。”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妇女制作熏青豆时的欢乐心情。

我外婆家在农村,我常常到那里去玩。那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其中,最让我忘不了的是那件事—烘熏豆。

一个星期天,我到外婆家去玩,正赶上外婆烘熏豆。于是我提议当外婆的小帮手,外婆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先来到菜园里摘毛豆。只见菜园里的毛豆节节饱满,好象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它门在风中向我们点头,好象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立即拿着袋子采了起来。开始时我和外婆速度差不多,渐渐的,我越来越慢,而外婆似乎越来越快,最后她把袋子撑得鼓鼓的,而我的袋子瘪瘪的。

我和外婆回到家把毛豆全倒在桌子上。啊!这么多毛豆,堆得像一座小山,要剥到什么时候啊?我灵机一动,计上心头,立刻跑到门外叫来许多小伙伴和我一起剥。我们一边剥一边说说笑笑,不一会儿,一堆毛豆就被我们剥完了。

剥完毛豆该烘烤了。这我可不会,只好在旁边看着。只见外婆先把毛豆倒入盐水中浸泡,好让熏豆有咸味,然后倒入一个匾中,把毛豆铺平,接着在有微火的灶上烘烤,还不停地用筷子翻动。我疑惑不解:为什么要不停地翻动呢?外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告诉我:“这样不停地翻动是为了让熏豆不烤焦。我听了,连忙请求外婆让我试试,外婆听了,就答应让我试一下。我就学着外婆的样子,过一会翻一下,过一会又翻一下……过了半小时,香喷喷、绿油油的熏豆就出匾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杯子,放进几粒熏豆,冲上开水,一股奇特的清香就扑鼻而来。我连忙招呼小伙伴一起来品尝这美味的熏豆茶,心里不知有多高兴。

这真是一件难忘的乡村趣事啊。乡村生活是多么美好。我爱乡村生活,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好像有点多

在我国古典文学著作中,常见提到“熏豆子茶”、“木樨青豆茶”,那即是经茶叶、熏豆等泡制的。《易牙遗意》载:明代苏州已有“盐豆”,是用大新黄豆淘净,再用盐水、调料煎煮,烘至汤干,再在火上焙干。到了清朝,以嫩青豆用盐水煮后熏烘,这已与今日的熏青豆无多大差别了。

喝熏豆茶,先要制作熏青豆,“沸釜盐汤香乍发,烘炉炭火气微谙;加笾爱此好颜色,冬蓄闺中多豆甘。”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妇女制作熏青豆时的欢乐心情。

提炼一下需要的就OK啦!!^。

^饮茶: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

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

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

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

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又如在汉朝 ,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 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

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

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我的家乡是个油茶之乡,油菜的翠绿作为家乡的主色调,几乎是把家乡的山山水水装饰得犹如诗画般地亮丽、隽美、清秀,四季如春。

到了仲秋,金风送爽,那挂满枝头的油茶子,又散发出成熟的芳香,迎面扑鼻而来,令人陶醉。我置身在这满山翠谷的青绿之中,心中是倍感着家乡的可爱,油茶树的可亲。

我爱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更爱有着“绿色之母\”美称的油茶树。油茶树作为独具油茶之乡特色的 “母亲之树\”,她拥有的博大无私和她所表现出的不求索取与回报的奉献精神、高贵品质以及那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尤其值得让人钟情、钟爱、赞叹、颂扬和高歌赞美。

我之所以如此钟情钟爱油茶树,最主要的因为她是被家乡父老乡亲称之为“绿色之母\”的常青树。她一年四季不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都能始终保持着她那郁郁葱葱和生机盎然的青春本色。

较之有“常青之树\”的松柏相比,她不仅具有松柏一样的常青翠绿和坚忍不拔的高贵,而且更有自己朴实无华的隽美和清秀;同时,她还更有落叶灌木一样的风华正茂和绚丽夺目以及遇秋而不叶落、逢春而不争艳的鲜明个性。尤其让人值得钟爱不已的是,红梅有一枝独秀笑残冬那样的超然气质,油茶树亦有花团锦簇戏尽秋的傲然风范,而被人们相媲美为“报春花\”和“瑞雪花\”。

油茶树,你无愧是我钟情和钟爱的“绿色之母\”常青树。我之所以如此赞叹颂扬油茶树,更主要的还因为她是家乡绿色经济的“生命之树\”。

油茶树,不仅能给家乡人的精神生活带来绿色和希望,更主要的还是她能给父老乡亲们的物质生活带来经济实惠。作为高附加值的经济林,油茶树的经济价值和作用,真可谓是犹如“摇钱树\”一般,令人羡慕不已,她结出的油茶籽榨出的油,被现代人称之为纯天然绿色食用油,具有“植物油之王\”的美称,人们长期食用,不仅可以延年益寿,同时还可以防止和避免因食用动物油而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油茶树,你不仅是家乡人们靠山吃山的 “摇钱树\”,更是现代人打造时尚绿色经济的“生命之树\”。我之所以如此高歌赞美油茶树,更重要的还因为她是我们油茶之乡的“母亲之树\”,她不仅是油茶之乡的标志,更是故土的象征。

作为故土象征的 “母亲之树\”,最让我感动和难以忘怀的是,她那博大无私和宽厚的高尚品质、不图索取和回报,但求奉献和付出的伟大母爱情怀以及她的有功而不自傲、遇磨难而不叫屈的高风亮节和优秀人格魅力,尤其值得让我敬佩和赞叹!她给予我们的是春天般的温暖和幸福;她赐予油茶之子的是绿色和希望;她恩惠给后人的是乳汁和生命。油茶树,你是家乡人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 “母亲之树\”。

油茶树,我不仅爱您那迷人的翠绿,更爱您那沁人的芳香。

当地人制作熏豆十分讲究。熏豆的烘制是在每年农历秋分过后。首先要选上好的嫩毛豆,必须是秋季的晚黄豆,以香粳豆为佳,或当水稻即将成熟时,用一种名为“落霜青”的稻熟毛豆,它鲜嫩饱满,粒大色青,以不太嫩也不太老的为上品;如果是寒露前后,毛豆饱满而未老之际,选青毛豆。

先剥出豆粒,清水漂洗去豆衣、边膜,然后将豆粒肉放在锅里用开水煮熟。煮豆的柴火需用早春养蚕的桑树上剪下称为“桑钉”的枝条。

在水煮沸青毛豆半熟时,加适量盐和味精,滤干,捞掉豆衣,之后,摊在铁丝网的筛子上,用炭火焙烘,民间称之为“熏”。

“熏”有两种作用,一是经过烘烤,可以杀菌,并使食品中水分大部分挥发,提高防腐能力;二是能产生一种特别的清香。即成为熏青豆。不可用柴火或煤火,否则染烟火气和煤气。火热忌猛,以文火为宜,并须不断翻拌筛内烘豆,一般需五个小时左右熏烘。

当反复翻动至青豆干燥发出“索索”之声后,青豆水份蒸发微硬,青豆表皮起皱,有香气逸出,即成熏豆。这样烘成的薰豆,熟而不焦,酥而不硬,清香可口,余味无穷。

此时,色呈翠绿,嚼之清香软糯,其味鲜美,回味无穷,且开胃生津,老少皆宜。既便于贮藏,又便于携带。农家一般都贮藏于罐内,或用布袋装好,放进土制的石灰窖中,隔年都不会变质。

熏豆茶中只有少量嫩绿的茶叶,更多的是称之为“茶里果”的佐料,其种类繁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叫熏豆,又名熏青豆。采摘嫩绿的优良品种的黄豆,本地人叫“毛豆”,经剥、煮、淘、烘等多种工序加工而成,后再放人干燥器中贮藏备用。它具有馨香扑鼻、咸淡相宜、和胃益中等特点;

第二种是芝麻,一般选用颗粒饱满的白芝麻炒至芳香即可;

第三种,民间叫“卜子”,其学名为“紫苏”。熏豆茶中所用的紫苏以野生为上。只可惜目前野生者渐少,多以人工培育者代之。紫苏经炒制以后,不但芳香浓烈,还具有理气开窍、消食和胃的药理作用;

第四种为橙皮,是一种产于太湖流域的酸橙之皮。也可用蜜饯中的“九制陈皮”代之,但更多的却由民间自制,具有理气健胃之功效;

第五种,名为丁香萝卜干,即胡萝卜干。胡萝卜洗净切丝后有两种制法:一以适量的盐生腌后晒干即成;另一种煮熟后腌制,晾干。后者更适宜牙齿不便的老年人食用。

古韵犹存---- 震泽

震泽犹如一颗无法掩饰光芒的明珠坐落在太湖之滨的 。

震泽是一个小镇,不像城市那样繁华,少了几分喧杂。有一种感 觉,感到十分的清雅,小桥流水,锁住了人们的思想。河上的渔 民;河上的涟漪;河上的鸬鹚,在河水的衬托下,显出一股超俗 之气。也正因为此番秀景,引来了大批文人墨客,正是拜他们所 赐,我们如今才能欣赏到富有意境的诗词歌赋。

震泽历史悠久,物宝天华,人杰地灵。遗“三国孙无之流风”, 传“上古圣贤之伟业”, 塑造了震泽这一个鱼米之乡,思范桥,仁里坊,百年沧桑,可任 浩气尤存…….

震泽美景之最,当仁不让------慈云寺。走进寺庙,一下子 似乎以脱离了人间的俗气,都以被这儿给净化了,寺中香气弥漫 着,,伴随着人们行动的左右。这儿的一尊尊佛像,给人一种无 冥的威武,那眼神,似乎在暗示什么,如果来到此地,不攀登此 塔的话,那不就是今生最大的遗憾了吗?殉步上前,仰望天空, 塔,很高;云,蓝;似乎是绝配,这两者缺一不可,高高的柱 子;高高的塔顶;总是让人感到那么的遥不可及。登上塔的最高 层,你就真正领略一句话:“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阵阵爽风拂 面,被感丝般顺滑。眺眼望 去,目之所及,享受着一份不同寻常的天伦之乐,“咚------- 咚”寺内的大钟敲响了,让人们清醒了几分。钟声是那么悠扬, 寄托着一颗颗美好的心愿……

初来乍到,你肯定会被这儿的乡气所渲染,因为,这儿太有乡间 气息乡田之中也有特色所在,数一数二的非熏豆茶末属。熏豆茶 的配料可讲究了,这样做出来才会格外的香,还夹杂着缕缕清 气,使人头脑清醒,分外振奋。熏豆茶里“宝”真多,有陈皮, 芝麻,萝卜,熏豆等等,在次就略举此样了。拿水泡开,一股悠 然之气顿时冲出,使人感到一种亲切,置身于自然的感觉。喝一 口尝尝,哇噻,口感真好!香香的,甜甜的,还想再吃一口,令 人回味无穷。吃完了熏豆茶,肚子还是有点饿,那就跟我来品品 这儿的黑豆腐干吧,吃一口脆脆的,十分有嚼劲,也十分的美 味。

好山好水都已看尽,也该说再见了,say byebye !

可以围绕一个主题,你可以写成一个故事,小说类型的,里面要穿插这个就行了,故事性的作文比较好写

薰豆茶又称“烘豆茶”,是一道以薰豆为主料,加上其它辅料一齐冲泡而成的茶点。辅料一般为胡萝卜干、桔皮、桂花、芝麻和绿茶叶之类,另有讲究的人家还加入震泽黑豆腐干、扁尖、笋尖或青橄榄等等。熏豆茶的缘由,民间有传说:一、是流传于浙江湖州德清、余杭一带民间关于防风氏的传说。防风氏是与大禹同时的另一位治水能人.防风氏曾在浙江一带治水,当地百姓曾用橘皮、野芝麻泡茶,为他袪湿驱寒,另以土产烘青豆佐茶。防风氏性急,将豆倒入茶中,他连茶汤带烘豆一口吃。这样吃了以后呢,防风氏更加力大无边,治水业绩更加辉煌。这种饮茶习俗沿袭了2800多年,被1200多年的唐代茶圣陆羽所记载.从此,湖州、杭州、嘉兴等城乡吃熏豆茶越来越讲究。二、是流传于太湖畔的江苏吴江一带关于伍子胥的传说。1700多年前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今吴江市庙港乡开弦弓村屯兵,他在拉弓箭时用力过猛,造成地石震动变形,成立弓弦状而得地名。当地百姓对伍子胥将军屯兵苦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发地采集土产青豆肉烘干,以充军粮,为劳伍将军吃力口干,就用开水冲泡,还加些茶叶,成了香喷喷、仙津津的熏豆茶,从此这种吃茶方法就在太湖沿岸流传历史在我国古典文学著作中,常见提到“熏豆子茶”、“木樨青豆茶”,那即是经茶叶、熏豆等泡制的。《易牙遗意》载:明代苏州已有“盐豆”,是用大新黄豆淘净,再用盐水、调料煎煮,烘至汤干,再在火上焙干。到了清朝,以嫩青豆用盐水煮后熏烘,这已与今日的熏青豆无多大差别了。喝熏豆茶,先要制作熏青豆,“沸釜盐汤香乍发,烘炉炭火气微谙;加笾爱此好颜色,冬蓄闺中多豆甘。”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妇女制作熏青豆时的欢乐心情。

烘豆茶又名防风茶,据传古时候防风受禹命至下渚湖治水。当地百姓用橘皮、野芝麻泡茶,为他袪湿驱寒,另以土产烘青豆佐茶。有一次防风不慎将豆倾入茶汤食之,尔后神功大增,力大无穷,治水遂成。这种饮茶习俗沿袭了2800多年,为唐代茶圣陆羽所记载。烘豆茶的由来在太湖畔的传说中与伍子胥有关。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今吴江市庙港乡开弦弓村屯兵。当地百姓为感念伍子胥将军,自发地采集土产青豆肉烘干,以充军粮,为劳伍将军吃力口干,就用开水冲泡,还加些茶叶,成了香喷喷、仙津津的熏豆茶,从此这种吃茶方法就在太湖沿岸流传。“烘豆茶”即用烘青豆泡成的茶,俗称咸茶,它采用本地炒青茶叶,加烘青豆以及盐渍过的橙子皮、野芝麻、香干丁等佐料冲泡而成,另有讲究的人家还加入震泽黑豆腐干、扁尖、笋尖或青橄榄等辅料,是一种色、香、味齐全的解馋的茶。烘豆茶茶汤绿中呈黄,嫩茶的清香和熏豆的鲜味混为一体,饮了提神,开胃,还能补充温饱。在南浔区的大部分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瓜果豆荚,熏制烘豆,并制成熏豆茶,且把熏豆茶作为正月招待亲友及婚礼宴席的首选饮品。

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论文

库搜索文档或关键词茶多酚 抗氧化茶多酚抗氧化性质综述共享文档 2012-07-02 5页 用App免费查看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质学 院: 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学 号: 201016020121姓 名: 何诗瑾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101指导老师: 倪勤学二零一二年六月十日前 言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茶多酚是茶叶生物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摘 要 该文综述了茶多酚的组成与抗氧化作用机理,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在水产品、饲料和保健品等产品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茶多酚的应用前景。关键词 茶多酚;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正 文茶叶是一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饮品,自古就享有养生之誉。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证实茶叶具有抗氧化性、抗衰老、抗突变、抗癌变、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生物功能,其主要成分为茶多酚。茶叶中含30多种茶多酚,占茶水冻干物的25﹪~35﹪,其中主要成分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儿茶素(EC)等四种儿茶素,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许多研究揭示茶多酚的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均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与其他天然抗氧化剂相比,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强,且涉及多方面机制。茶多酚(teapolyphenals,TP),是从绿茶中提取出来的最主要的对人体最有益成分,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俗名茶单宁、茶鞣质。其主要组分为(1)儿茶素类(黄烷醇类);(2黄酮及黄酮醇类;(3)花色素类;(4)酚酸及缩酚酸类多化合物的复合体。其中儿茶素类约占总量的80% ,包括4种形式的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50%-60%)、、没食子儿茶素(EGC) (15%-20%)、、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10%-15%)、儿茶素(EC) (5%-10%)。结构式如图所示:茶多酚纯品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热水、乙醇、醋酸乙酯,微溶于油脂,难溶于苯、氯仿、石油醚;略有吸湿性;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易氧化褐变[1]。近年来经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表明茶多酚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有关茶多酚的药理研究进展。1 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人在生命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自由基,自由基极强的氧化能力会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LPO(过氧化脂质),累积的LPO会削弱生物膜的正常功能,影响活性物质的正常代谢,诱发肝炎、癌症、衰老、心血管等疾病。而TP因多酚羟基极易被氧化为醌类而产生H+,故有强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是TP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是其抑癌抗癌药理作用的基础[2]。1.1 清除自由基从上面的结构式可以看出,TP具有多个邻位酚羟基结构,这极易被氧化成醌类而提供质子H+ ,故具有较强的供氢能力,使其能够显著地清除体内的有害自由基。同时TP自身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抑制原来的自由基链锁反应,从而保护细胞成分不受损伤,与其他抗氧化剂相比,TP清除氧自由基具有高效性.与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比,1 mg TP清除O2-的效能相当于9 μg Cu,ZnSOD;与强抗氧化剂VitC,VitE相比,其清除O2-,OH-效能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3]。1.2螯合金属离子茶多酚的邻位酚羟基可螯合钙、铜、铁等金属离子,减少金属离子对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但是,茶多酚主要是螯合过量游离铁,不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它螯合细胞内钙,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生成,起到抗氧化作用[4]。1.3结合氧化酶及促进抗氧化酶在反应体系中,茶多酚能与氧化酶蛋白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而降低该酶对氧化作用的催化活性。如绿茶茶多酚能抑制由黄嘌呤氧化酶引起的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的活力和形态。茶多酚也能促进和调节机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5]。1.4 抗氧化作用TP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它一方面可通过抑制氧化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以提高其抗氧化作用,(它对生物体内多种和自由基生成相关的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如TP对体内、外脂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环氧酶,细胞色素P450酶系,髓过氧化物酶,均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不但能通过灭活自由基保护抗氧化酶,还能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而增强抗氧化作用。TP具有SOD样活性,可直接升高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活力[4];另外,通过螯合金属离子,TP的抗氧化作用发挥得更为显著。众多体内外实验均已证明TP通过螯合Fe2+ 可减轻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并且TP不抑制食物中铁的吸收,也不会争夺络合Fe2+,还可以通过螯合Cu2+而抑制黄嘌呤氧化物的生长,起抗氧化作用;再者,TP与VitC,VitE有极好的协同作用。它可以再生和保护体内VitC,VitE,提高体内VitC,VitE的含量(VitC,VitE分别是体内水溶性、脂溶性强抗氧化剂),而且TP可能同时以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方式清除自由基,比单一的还原剂更有效地保护αVitE[3]。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的4-6倍,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0.01-0.03%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儿茶素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并能消除异味。实际上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同时配上植酸防腐效果更佳。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达不到的。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了茶多酚对鲜鱼的保鲜作用,包括鲫鱼、草鱼、鲤鱼、带鱼等,表明茶多酚能够明显地延缓鲜鱼腐败变质的速度。在-30C条件下碎冰贮藏时喷淋0.2%茶多酚对鱼肉的保鲜作用。结果发现,茶多酚能有效地抑制鱼肉组织内源酶的活性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明显降低鱼肉的PH和TVB-N值[6]

茶多酚是黄烷醇化合物的复合体。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因此它能够抑制物质的过氧化,起了一个抗衰老的作用,它还是人体能够清除氧自由基,而且能有效地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防止这种血管平滑肌的,斑块的形成和这个血管的异常的增生,因此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等。而且它还具有抗辐射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它能够降低氧代谢,避免人体中毒,总之茶多酚的作用是比较广泛的。

茶多酚生活应用研究

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大不到的。以下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茶多酚生活应用研究论文,希望您能喜欢。

摘要: 茶多酚(GreenTeaPolyphenols,简称GTP)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复合物,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重要化学物质,茶多酚由约30种以上的酚性物质组成,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儿茶素、黄酮及类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缩酚酸4类。

关键词: 茶多酚,食品及应用

1.茶多酚的概念及性质

茶多酚(GreenTea Polyphenols,简称GTP)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复合物,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重要化学物质,茶多酚由约30种以上的酚性物质组成,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儿茶素、黄酮及类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缩酚酸4类。

茶多酚是很稳定的,pH在4-8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存放于阴凉、避光、干燥处,一般保质期为两年。是较安全的无毒性的添加剂。茶多酚的感观指标:1、外观:茶多酚TVP20为棕褐色的粉状固体,TVP40、TVP50为棕绿色带茶香粉状固体;其它均为淡黄或淡绿色粉状固体。2、性状:本品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味苦涩。

2.茶多酚在日常生活和食品工业中的作用

2.1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大不到的。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其主要用途如下:

2.1.1 用于糕点及乳制品

对高脂肪糕点及乳制品,如月饼、饼干、蛋糕、方便面、奶粉、奶酪、牛奶等,加入茶多酚不仅可保持其原有的风味,防腐朽,延长保鲜期,防止食品退色,抑制和杀灭细菌,提高食品卫生标准,延长食品的销售寿命。另外,还可使甜味“酸尾”消失,味感甘爽。

2.1.2 用于饮料生产

茶多酚不仅可配制果味茶、柠檬茶等饮料,而且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具有保护作用,可防止食品褪色,提高稳定性,据称其效果较维生素C高出20倍。茶多酚应用到果汁饮料的加工保鲜过程中,添加0.02%茶多酚能抑制蜜柑汁液缩异臭的产生,添加茶多酚0.005-0.01%于果汁、豆奶、汽水、等饮料中,能抑制维生素A、维生素B1和β-胡萝卜素的降解破坏,保证果汁饮料的有效成品和产品质量以及各种营养成份。

2.1.3 用于水果、水产和蔬菜保鲜

在新鲜水果和蔬菜上喷洒低浓度的茶多酚溶液,就可抑制细菌繁殖,保持水果、蔬菜原有的颜色,达到保鲜防腐的目的.,水产品用茶多酚配液浸泡具有抑菌、防褐变、除异味的功能。

2.1.4 用于畜肉制品

茶多酚对肉类及其腌制品如香肠、肉食罐头、腊肉等,具有良好的保质抗损效果,尤其是对罐头类食品中耐热的芽胞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并有消除臭味、腥味,防止氧化变色的作用。

2.2茶多酚在油炸、焙烤良品中的应用

茶多酚中酚羟基有提供活泼质子的能力,能捕获油脂自动氧化形成的自由基是天然油脂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其对活性自由基的清除达 98%以上,使连锁反应中断,防止油脂继续氧化,是BHT、BHA理想的天然替代物。油炸食品一般含有20%左右的油脂,并经高温煎炸,极易氧化变质。加入茶多酚可延长其保质期1-2倍。免费论文网

2.3 茶多酚在日化工业中的应用

化妆品中通常使用的油脂、蜡、烃类等油性原料、以及香料、表面活性剂等,易与空气中的氧起反应,反应(自动氧化)后生成的过氧化物、酸、醛等对皮肤有刺激,并会引起皮肤炎症、变色,放出酸败臭味等。而茶多酚不仅是良好的油脂抗氧化剂,且有抗菌止痒,愈合伤口,增进毛细血管韧性等功效,同时还是较好的紫外线过滤器,可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形成,能去除雀斑与老年斑,达到护肤之目的。在食用油贮藏中加入茶多酚,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从而防止油脂的质变哈败,使油脂的贮藏期延长一倍以上。

2.4 茶多酚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茶多酚可去除污水中的 铅等金属离子,可望在污水处理方面获得应用

2.5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2.5.1 抗氧化、延缓衰老

茶多酚可消除人体内产生过多的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减缓人体衰老,大量试验表明,茶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恬性比维生素E还强,若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E配合还具有增效作用。

2.5.2 防龋作用

过去茶叶的防龋作用被认为是茶汤中"氟"的功效。氟元素可取代牙齿中羟磷灰石的羟基成为氟磷灰石,使牙釉质对产酸物质的侵蚀具有抵抗力。现在临床上又证明茶多酚能强烈抑制致龋菌,明显减少菌斑和牙周指数,而对口腔中其他有益微生物则没有影响。

2.5.3抗菌抗病毒

中国古医书已有用茶治疗炎症的记载,绿茶和花茶的抑菌效果比红茶强,这与它们含有的茶多酚数量不同有关。有人认为,茶多酚的抗菌作用在于多酚类物质能沉淀菌体蛋白,使菌体蛋白变性而失活。近代科研则认为,茶的功效主要来自所含儿茶素类对很多引起人体致病微生物,如肉毒杆菌有抑制的效果,而又不伤害肠内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的繁衍,具有清理肠道内的功能。临床医学文献中有使用茶汤治疗赤痢及抑制病原菌繁殖的报告。免费论文网。利用茶多酚抗菌,抗病毒的原理,国外已将儿茶素,安装于空调机内,以除菌和除病毒。自1998年新型空调机上市以来,深受好评。

2.5.4 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多酚类化合物对有机体的脂肪代谢产生重要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上升的作用,具有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的效果,因此它不但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有减肥的效果,上海医科大学一课题组应用茶多酚在江苏海门市对200位乡村居民随机分4组送药,服药10个月,进行双盲对照试验,发现可使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约19%,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实验前后比值相差 36.1%,说明茶多酚有预防高脂血症、减少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

2.5.5 多种药理作用

茶多酚特别是儿茶素衍生物具有抑制癌细胞增生、抗癌、抗突变的效果。此外,儿茶素衍生物还有减轻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以及抗辐射作用。免费论文网。美国一公司根据儿茶-素有防辐射的功能,开发出粉底霜化妆品,该产品标示的功能为预防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皮肤癌以及预防皮肤的早期衰老。由于茶多酚能保护大脑,防止荧屏射线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因而用它加工的饮品被誉为“电脑时代的饮料”。

2.6 酶工程方面

天然制品茶多酚能通过氢键与蛋白质和酶结合形成沉淀,分离出酶和蛋白质,以保证 食品医药用酶对安全卫生和特殊要求。

总之,由于茶多酚的医药和保健价值,茶多酚已成为医药、食品界开发的热点,目前除了茶多酚片剂、胶囊剂等外,作为抗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在粮油食品、方便食品、水产品、肉制品、配制品、调味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钱哗,赵伯涛,张卫明.茶多酚提取、分离工艺研究[J].中成药,1998.

[2]浙江大学茶学系主编.茶叶大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贾之慎,扬贤强.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J],食品科学,1990,(11):1—5.

[4]扬贤强,叶立场,贾之慎.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开发与应用[J].福建茶叶,1990,(3):3—13.

[5]梁晚风.茶多酚的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简报,1994,(1):6—8.

好像效果还不错,你可以试试。

绿茶红茶茶多糖的工艺研究论文

绿茶: 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红茶: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一 绿茶功效1.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3.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4.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6.有助于美容护肤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7.有助于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8.有助于利尿解乏 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9.有助于降脂助消化,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用当今时尚语言说,就是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10 有助于护齿明目 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为10毫克——15毫克,且80%为水溶性成份。若每人每天饮茶叶10克,则可吸收水溶性氟1毫克——1.5毫克,而且茶叶是碱性饮料,可抑制人体钙质的减少,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二 乌龙茶功效1.减肥: 用乌龙茶减肥,三餐前后都要喝一杯。最好喝热茶,不加糖。而且,不要饭后马上喝,隔1小时左右比较恰当。喝茶也要适应个人体质,如果喝茶后感到不舒服,像胃痛或睡不着觉,最好还是适可而止。泡茶时,水温要控制在80℃—90℃左右;泡好的茶要在30—60分钟内喝掉,否则茶里的营养成分会被氧化。 2.美容 乌龙茶对血清中性脂肪及胆固醇有降低作用;延缓衰老的临床实验又提示,乌龙茶能提高SOD酶活性。由此可推知,乌龙茶大概对皮肤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作为健康性皮肤的指标,可举出以下几种,如皮肤湿润、有弹性、张力,血行良好等等。3.活化自律神经,减轻压力 乌龙茶能提升自律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活动,能预防因压力过大造成的暴饮暴食、以及因为想抑制焦躁而拼命吃东西的窘境,并有助减肥。 4.提高能量代谢 曰本对水、绿茶、乌龙茶进行提升基础代谢功能的测试,结果发现水并无特殊功效,绿茶则1小时能提高4卡的代谢,而乌龙茶最多,能提高9卡的代谢。。三 红茶的功效1.提神消疲经由医学实验发现,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它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2.生津清热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剌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同时咖啡碱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调节体温,它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和污物的排泄,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3.利尿在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4.消炎杀菌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经由实验发现,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细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民间也常用浓茶涂伤口、褥疮和香港脚。5.解毒据实验证明,红茶中的茶多碱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项福音。6.强壮骨骼2002年5月13日美国医师协会发表对男性497人、女性540人10年以上调查,指出饮用红茶的人骨骼强壮,红茶中的多酚类(绿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为了防治女性常见骨质疏松症,建议每天服用一小杯红茶,坚持数年效果明显。如在红茶中加上柠檬,强壮骨骼,效果更强,在红茶中也可加上各种水果,能起协同作用。7.养胃护胃人在没吃饭的时候饮用绿茶会感到胃部不舒服,这是因为茶叶中所含的重要物质--茶多酚具有收敛性,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况下刺激性更强。而红茶就不一样了。它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8.增强免疫力关于茶叶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说法很流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也对此做过许多的探索,但是一般认为茶叶的增强免疫力作用主要表现在绿茶方面,但是现在有了新的进展。研究发现,红茶同绿茶一样,同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四 黑茶功效1.补充膳食营养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2.助消化黑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3.降低血脂黑茶中含量丰富的茶多糖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液中过氧化物活性的作用。4.抗氧化黑茶中的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含量较多的复杂类黄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因而黑茶的功效与作用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5.防癌抗癌黑茶的功效与作用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降血压茶叶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早有报道。最近,日本报道,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茶氨酸能通过活化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7.降血糖黑茶中的茶多糖复合物是降血糖的主要成分。茶多糖复合物通常称为茶多糖,是一类组成成分复杂且变化较大的混合物。8.杀菌消炎黑茶汤色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茶黄素和茶红素。研究表明,茶黄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还对肉毒芽杆菌、肠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9.利尿解毒黑茶中咖啡碱的利尿功能是通过肾促进尿液中水的滤出率来实现的。同时,咖啡碱对膀胱的刺激作用既能协助利尿,又有助于醒酒,解除酒毒。

拥有健康的身体,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如:不偏食、不厌食、不挑食!并且要做到每天体育锻炼!还有多喝水,多吃水果。健康来自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为大家推荐健康小妙方。

中国的茶叶历史非常悠久,种类也非常繁多,有传统名茶,也有历史名茶,所以中国有十大名茶在过去也有很多说法。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时,将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都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茶叶的种类那么多,对于我们外行来说很少有人知道这么详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喝茶的时候只会分为红茶和绿茶,而且茶叶的等级也是不同的,便宜的有几十块钱一斤,贵的几千块一斤。人们之所以喜欢喝茶,是因为茶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咖啡因等,这些物质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养生功效。很多人都觉高血压的人多喝点茶有好处,但是却不知道高血压应该喝哪种茶,也说不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绿茶,绿茶一种不需要进行发酵的茶叶,属于未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保留了90%的茶多酚,所以绿茶区别于其他的种类的茶,绿茶的抗氧化能力是最强的,但是绿茶的性质比较寒凉,如果是偏寒体质的人尽量不要喝太多,而且冬天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喝太多绿茶。

而红茶是属于全发酵型的茶叶,在红茶的制作过程中茶多酚降低了90%,红茶的性质比较温和,比较适合体寒或者是冬天的时候来喝,营养是非常全面的。

高血压适合喝哪种茶?

因为上面提到过绿茶与红茶在茶多酚方面有所差距,绿茶的茶多酚含量比较高,对于降低血压或者是稳定血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红茶也有茶多酚,对于稳定血压也有一定的好处。所以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比较适合喝绿茶,但是绿茶的性质比较寒凉,也要看自己体质是否能喝,实在喝不了绿茶也可以喝红茶。

喝茶的禁忌

很多人觉得既然喝茶能够降低血压,是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其实喝茶还是以清淡为主,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非常高,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虽然可以提神,但是喝过多的时候也会影响睡眠,对于血压高的人来说,如果天天喝浓茶反而会影响到血压的控制,因为咖啡碱含量太高时,不适合血压偏高的人。而且浓茶会刺激我们的消化系统,容易导致胃痛产生,所以在喝茶的时候要少放茶叶。

相信大家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现在已经变成了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有数据显示每年会导致死亡人数400万,占总死亡数的40%以上,位居首位!而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近50%的心血管发病和20%的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高血压!看到这个数字,您是否觉得触目惊心呢?

所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血压人群,开始特别注意血压的控制,除了规律地吃药,大家也开始关注饮食方面是否有帮助辅助降压的作用,而饮茶是其中比较容易被关注的重点,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饮茶与降压的关系!

01茶叶是否有降压作用呢?

答案是,有!

无论红茶或者是绿茶,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数据:

●Khalesi 2014年的研究,系统地回顾分析了1995年至2013年发表的关于绿茶和血压关系论文,结果表明饮用绿茶可以降低收缩压2.08毫米汞柱,降低舒张压1.71毫米汞柱。

●Greyling 2014年的研究了红茶与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定期饮用红茶可以降低收缩压1.8毫米汞柱,舒张压1.3毫米汞柱。

●刘刚 2014年发表的论文,结果表明饮用绿茶收缩压可以降低2.1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1.7毫米汞柱,;饮用红茶收缩压降低1.4毫米汞柱,舒张压压降低1.1毫米汞柱。

●Yi-Ching Yang等 2004年论文《习惯性饮茶对高血压的保护作用》,研究了771位男性和796位女性饮茶与血压的关系,发现那些每天至少饮用120毫升中等强度绿茶和乌龙茶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比不喝茶的人降低了46%,那些每天喝120至599毫升的人群当中,高血压的风险居然降低了65%。

02分析

这一类的研究还有很多,就不给大家一一列举了,从这些研究当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绿茶、红茶或者是乌龙茶,只要长期饮用,对于辅助降血压是有一定作用的,饮用绿茶和红茶降低血压的效果相似,很难说谁比谁强一点,如果从数据上来看,绿茶相对来讲比红茶降血压的效果略微高一点点,由于各种研究涉及的各种因素都是不同的,在不同研究当中,绿茶和红茶降压孰弱孰强,还是有不一样的结果,但总的研究结果显示饮茶还是与血压升高呈负相关的!

实验研究的数据表明,茶以及茶叶提取物在放松平滑肌收缩、减少血管炎症、抑制肾素活性和抗血管氧化应激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以上的这些作用,才使茶以及提取物有了降压的效果。

对于茶叶降压,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那就是它降低的血压并不是特别的多,它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如果一位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已经很高了,想要单纯地通过饮茶就把血压控制住,是完全不现实的!还是要接受正规医生的建议,科学合理的用药,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同时呢,辅助喝茶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

毕竟,食物就是食物,它不能替代药物!

03其他降低血压的生活方式,一样重要!

对于高血压的朋友来讲,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合理的饮食,一定要控制自己的盐摄入,建议每天摄入的食盐应逐渐减少至5克,而且还要注意减少含有钠的调味品使用,比如酱油、鱼露等。要增加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深海鱼类、全谷类、富含纤维的食材,富含钾和矿物质食物的摄入。

同时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可以通过慢跑,游泳以及快走等运动,逐渐地把自己的体重控制下来,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要强求成绩,慢慢来,可以适当地进行无氧运动,但是切记冲重量、互相攀比,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有氧运动建议最少每周150分钟,也就是每天30分钟,每周最少5次!

注意,是最少这个运动量,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素质调整运动量!

有氧运动强调要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也就是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能与其他的朋友舒适地攀谈,但不会诱发心慌、心悸、气短等异常感受,研究显示科学的有氧运动可以使收缩压降低3.84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2.58毫米汞柱。

另外相信大家也一定知道,高血压的朋友就不建议吸烟、饮酒了,这两项习惯本来就对我们的身体没有好处,如果您已经有高血压,有以上这两项习惯,建议您还是戒了吧!如果场合上实在需要饮酒,建议饮酒的量,男性不要超过25克,女性不要超过15克,这个量接近于低度白酒75毫升左右,啤酒一听左右。

04总结

饮茶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我们国家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也发现,饮茶确实对我们的血压有一定的下降作用,无论是红茶、绿茶还是乌龙茶,如果您还没有这个习惯,慢慢培养它吧!

  • 索引序列
  • 茶学研究生论文
  • 小学生研究茶多酚研究论文
  • 小学生烘豆茶的研究论文
  • 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论文
  • 绿茶红茶茶多糖的工艺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