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hlr设计方法研究论文

hlr设计方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hlr设计方法研究论文

《重构》(Martin Fowler)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重构

作者:Martin Fowler

译者:熊节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

页数:428

内容简介:

重构,一言以蔽之,就是在不改变外部行为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改善代码。多年前,正是本书原版的出版,使重构终于从编程高手们的小圈子走出,成为众多普通程序员日常开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也因此成为与《设计模式》齐名的经典著作,被译为中、德、俄、日等众多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畅销不衰。

本书凝聚了软件开发社区专家多年摸索而获得的宝贵经验,拥有不因时光流逝而磨灭的价值。今天,无论是重构本身,业界对重构的理解,还是开发工具对重构的支持力度,都与本书最初出版时不可同日而语,但书中所蕴涵的意味和精华,依然值得反复咀嚼,而且往往能够常读常新。

作者简介:

Martin Fowler 世界软件开发大师,在面向对象分析设计、UML、模式、XP和重构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现为著名软件开发咨询公司ThoughtWorks的首席科学家。他的多部著作《分析模式》、《UML精粹》和《企业应用架构模式》等都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

其他参编者——

Kent Beck 软件开发方法学的泰斗,极限编程的创始人。他是Three Rivers Institute公司总裁,也是Agitar Software的成员。

John Brant和Don Roberts The Refactory公司的创始人,Refactoring Browser ()的开发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研究重构的实践与理论。

William Opdyke 目前在朗讯贝尔实验室工作,他写的关于面向对象框架的博士论文是重构方面的第一篇著名文章。

你们学校的学报可以先尝试发发,还有有的时候你自己的学生身份第一作者不会被选用,换个社会身份,可能会更好。核心期刊太多了,你自己看看

核心期刊要求都很高,你写的好的话当然都OK!

论文研究方法与设计方法

在论文写作这一环节,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的,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做事情都要讲究一个方法,方法用对了,就会事半功倍,论文课题研究也是一样。本文主要讲的是毕业论文设计具体有哪些研究方法。一、调查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二、实验法 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 特点: (1)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2)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3)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三、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1)规范研究法 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 目的: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 (2)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 目的: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该方法步骤: (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因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行为是有其特征所决定,试图把所有复杂因素都包括进去,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对某一理论所使用的条件进行设定。当然,假设的条件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问题,必须正确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于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过证明的结论。假说对研究对象现象的经验性概括和总结,但还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4)验证。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检验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动发展进行预测。 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1)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2)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五、文献综合法和个案研究法 (1)文献综合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作用: 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2)个案研究法 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基本类型: 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 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 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六、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早检测论文查重系统我祝大家顺利通过~~~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范文如下:

范文一:

本文以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重点分析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存在的弊端。首先,分析关联方交易的必要性、关联方交易的利弊。其次,分析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论证关联方交易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范文二:

本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严格按照调查筛选—_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一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先对中学班主任沟通现状作全面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再组织本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研究步骤。

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研究活动,了解非暴力沟通的发展历史与特征,建立起中学班主任语言暴力消减路径体系,依托长沙市德育名师工作室及相关课题实验研究中学班主任专业交流平台,完成中学班主任非暴力沟通评价体系,以此推动非暴力沟通的应用与发展。

范文三:

设计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实例分析法、十字坐标法、调查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希望点例举法、仿生学法、类比法、逆向思维法,缩小扩大法、缺点列举法,图表列举法,但所选择的课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可能只用到一种设计方法。

可以说明在设计的某—阶段主要采用什么设计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进行市场调查时,应明确制定调查表,明确如何进行分析包括综合分析和设计分析。

论文设计研究方法

论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取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数据较少。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近我也在写论文的开题报告。下面是我复制的,百分之百正确。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模拟法(模型方法)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探索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系统科学方法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论文研究方案设计方法

论文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论文选题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下面是我整理的论文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实训目标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集中实践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的实施,指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学会调查研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并在论文写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善调查、懂研究、能说会写的合格的毕业生。

二、论文设计指导小组

组长:xxx

组员:xxx

三、论文设计(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在校所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技能工具与方法等,研究和探讨实际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它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

1、  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

2、  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分析报告。

3、  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有独创性;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准确、通顺流畅。

4、  毕业论文按统一版式的规范化要求(参见系部统一格式),正文字数要求10000-15000字。

四、论文设计实施环节

1、组织动员

时间:10年4月27日

地点:二教(501)

对象:国贸08级全体同学

方式:集体动员会

班主任(辅导员)要协助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2、学生报名分组

毕业论文为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11届毕业生要在5月1日前提交报名申请。根据报名情况对其进行分组。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原则上每组不超过18人。

3、指导教师聘任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以对口专业,具有本科学历,且实践能力较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职老师来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全程指导工作。

指导教师的职责有:

(1)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组织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

(2)指导教师对论文的选题方向、思想观点、结构格式及文字质量负指导责任,并负责在论文定稿的指定位置按要求签署评阅意见;

评阅意见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选题是否恰当,论文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理,表述是否准确、流畅;选用资料是否恰当、充分,是否具有代表性;论述的逻辑性是否合理等。

(3)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及时与老师联系,按时提交写作提纲、初稿、修改稿和正稿。

(4)指导教师须将指导意见记录在工作纪录本上;

(5)指导教师对每学生的论文指导时间不低于5学时/周。

4、学生设计(撰写)论文

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确定选题。选题要求:

(1)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应结合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思考,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4)选题一经确定,一般不再作变动。

在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帮助解决学生在设计(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须写出符合整个论文设计过程情况的初评成绩与评语。

5、时间安排(共5周)

布置动员、确定选题阶段:4月27-5月10日;

拟定论文大纲阶段:5月10-24日;

设计(撰写)论文初稿阶段:5月25-6月24日;

修改阶段:20xx年6月25日-2010年6月

提交论文及论文成绩初评、答辩阶段:2011年6月底-7月。

五、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百分制体现,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优(90分以上)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2)论文选题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独到性与现实性,并有一定的新意;

(3)论文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足,论证过程逻辑性强,文章结构合理,表述流畅,层次清楚。

2、良(80-89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2)论文选题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论文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证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通顺。

3、及格(60-79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欠充实;

(2)论文的论点较明确,尚能联系实际经济工作;

(3)论文资料尚充足、具体,但比较陈旧,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缺乏说服力。文章有一定的条理,文字尚通顺。

4、不及格(60分以下)

凡具有以下条款之一者均为不及格。

(1)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或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缺乏写作技能;

(2)论文选题不当,缺乏中心思想和论述主线,结构混乱,层次混淆不清,无逻辑性,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3)论文严重抄袭他人文章、成果、著作,或直接摘自网络文章。

毕业论文研究方案可以这样写:

1、第1周:确定论文主题方向,进行论文题目的筛选。2、第2周:以论文题目为核心,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翻阅。3、第3周:对已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论证分析论文的可行性、实际性,将论文题目和大致范围确定下来,进行开题报告。4、第4周:整合已有资料、构筑论文的大纲。5、第5—8周:根据查找的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详实的论文编写工作,对论文编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研究其解决方案,推敲整合,并进行修改完善,准备论文中期检查。6、第9-13周:完成论文的初稿部分,向指导老师寻求意见,优化论文的结构,润色语句,修改不当之处,补充不足之处。7、第14-15周,论文资料整合,最终定稿,为最终的答辩做好各方面准备,熟悉论文内容,增强自己对论文内容的把握,进行一定的思维发散,设计论文答辩。8、第16周: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

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同意确定。均应是本专业学科发展或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环节,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查阅、评述文献,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处理数据或整理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项初步训练。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服务设计设计方法研究论文

▾ 服务设计 • 阿里茶山服务设计实践-1 • 服务设计实践 • 参考书籍与文献: 《服务设计微日记》 《这就是服务设计思考:基础概念-工具-实际案例》 Services design toolkit cases: We explain Experience Design in a few simple steps: 服务设计如何成就迪士尼? 服务设计的12种工具: 关于服务设计的笔记与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服务设计相对于其他设计在学科中的位置,包括UX、UI和产品设计。接下来,我们将更详细地了解使用服务设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义,确定服务设计最适合解决的问题。 最后,我们会在全球日益复杂,相互关联的挑战中,找到一些提供给服务设计人员的机会。 1、服务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的区别 “用户体验”(UX)设计这个术语可能令人困惑的原因之一是,从本质上说,所有的设计原则都应该是针对他们所设计的用户的体验。无论是一个金属螺栓,一个印刷的音乐会程序,还是一台计算机,每一个设计好的对象都有一个需要考虑的最终用户,以及用户体验的形式。 “用户体验(UX)设计”这个术语是唐诺曼在他对日常事物设计的兴趣中创造出来的。谈到他在苹果公司工作时,他解释了他的团队如何致力于塑造用户体验,而不仅仅是通过软件或界面,更包括所有的经验: “我发明这个词,是因为我认为人机界面和可用性太过狭隘。我想要涵盖一个人对系统的所有操作包括工业设计,图形,界面,物理交互,还有手册。” 然而,在当今的行业中,用户体验设计通常指的是数字产品的设计比如网站和应用程序。考虑到唐诺尔曼最初的雄心壮志,我们可能会有些遗憾看待这个显示——但在分析就业市场时,这是需要考虑的。 因此,UX设计与服务设计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试图解决的设计问题的性质的区别。UX设计师通常会解决局限于单个产品的问题,或者是服务中单独的“接触点”。 就连上面的唐诺曼的引用也暗示了用户体验设计师倾向于将这些触点视为独立的、离散的设计问题,这种“一个接一个”的方法证明了服务设计人员有时将其视为设计“孤岛”。 一般来说,UX设计师在一个项目中并不是后退一步,设计一个完整的服务。在他们将技能应用到服务水平问题的时候,他们进入了服务设计的领域。 交互设计流程 仅描述交互设计与服务设计间的概念区别可能会有些抽象,这里让我们举一个航空公司的案例来说明。 在当今的市场下,航空公司很有可能招募一名交互设计师,他的职责是设计一款可以帮助人们订票的app。在这种情境下,交互设计师开始的职责很有可能是以下这些职责: 谁最有可能使用这个app? 目标客户的需求和目标是什么? 他们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他们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害怕或烦恼的地方? 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上,交互设计师可能会让用户在app完成一些其设定好的重要任务。对于每一个任务,设计师都会规划好不同的任务路径使用户完成该目标,重复app上的所有任务。交互设计师的最终产出物是一系列界面直接交给开发者,由开发者实现功能。 服务设计流程 如果我们从全局来看,航空公司要做的不仅仅是订票。事实上,航空公司提供的是由很多“触点”组成的服务;手机app只是其中一个触点。其他的触点包括: 公司广告、网站、服务台、餐车都可以进行设计 。 从整体上看,像航空公司这样复杂的服务可能会有成百的触点。当服务设计师关注每个触点的用户体验时,同时也要关注触点间的连接,人们是如何获得服务的以及他们通过各触点连接起的旅程。 服务设计师按照这样的流程,将会在每个点发现更多的细节,从用户与服务人员的角度进行设计。服务设计人员往往是出一套全局的解决方案,有时要针对不同情况对服务多个部分进行修改。 例如:如果航空公司一直收到用户的差评,但却找不出具体是哪一个触点出了问题,这时可以试图从大的功能入手去寻找。 2、服务设计师是做什么的?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在UX设计和服务设计之间存在模糊界限,其中一个原因是,两者工作目的存在重叠: 创造最佳的用户体验。 两者用于设计研究的方法也有重叠:访问用户、观察用户,找出他们的需求点,设计交互原型和接触点。 然而不同点在于:服务设计还有专用的其他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服务设计不仅对用户体验的接触点等级感兴趣,而且对系统如何全面运行以提供服务的“全局”感兴趣。 以下是服务设计方法的一些示例,其中明确的独特的全局方法。 服务生态图 服务生态图,是显示服务中所有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图表。它们还可以描述由这些关系促成的交易,例如:付给用户的价格或付给企业的钱。 上面的图表代表汽车制造商汇总,通过图表可以了解服务各个方向,以及他们是如何连接不同服务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动机。 服务蓝图 服务蓝图通常为如上所示的表,每列代表用户旅程图中的一个步骤,每一行代表服务操作的不同项。一个完整的服务蓝图,包括面向用户的接触点和所有服务的“后台”元素。 服务设计的作者说:从洞察到灵感,服务设计蓝图的提供了这种解释: “服务设计蓝图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所有接触点上的不同元素不孤立存在。蓝图使得每个接触点的设计更规范,并作为一种方式来协调它们。” 在用户体验设计中,用户旅程地图通常使用单个节点来体现良好的用户体验。但在服务设计中,用户旅程地图通过服务显示用户的端到端旅程。这可能涵盖很长一段时间——通常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就像保险这样的服务而言。 虽然可以通过服务蓝图跟踪用户旅程,但用户旅程映射是一种独特的方法,梅根•埃琳•米勒(Megan Erin Miller)在这篇出色的文章中对此进行了探讨。特别重要的是,包含用户在体验中每个阶段的思考、感受和体验的额外细节。 3、服务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吗? 服务设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但是它对用户的定义与用户体验设计和其他学科的定义是不同的。在用户体验设计中,当我们谈论“用户”时,我们几乎总是在谈论客户,或者至少是“在服务之外”的最终用户。 至关重要的是,服务设计者不仅要收集客户的体验和需求,还要收集服务“内部”用户的体验和需求。他们还与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涉众合作,共同创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改进。 这是因为员工在提供服务时也会与自己的接触点进行交互,他们使用这些接触点的体验的质量——以及他们围绕服务“后台”的轻松旅程——可能会对客户体验的最终质量产生强烈的影响。 在尼尔森诺曼集团的《宣言》中,服务设计对塑造人们服务体验的兴趣甚至被认定为服务设计的主要目的: 服务设计是对企业资源(人员、道具、流程)进行规划和组织的活动,目的是: 直接提高员工的体验;间接提高客户的体验。 除了为客户端和服务端上的用户设计之外,服务设计还检查系统本身的组织,寻找机会重新设计关系或重新安排用户旅程。 4、箭头指示的设计体验 服务设计是作为一门学科出现的,其中包括大型复杂系统——国家或跨国家层面运营的服务,并拥有广发的利益相关者。 医疗保健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例子,医疗保健系统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在整个系统内包含了许多附属的服务,医疗保健系统也往往就是服务设计试图打破的那种“孤岛”设计的例子。 就个人而言,病人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特定接触点可能设计得很好,而且他们在每个服务接触点都可能有非常良好的体验。但是,病人可能会对他们的整体体验给予负面评价,人们在对他们的整体医疗体验表示不满的同时,会对与他们接触的所有单个医护人员的工作表达感激,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例如:患者可能在门诊诊所有很好的体验,他们在舒适的环境中短暂的等待,之后友好且称职的医生会看到他们,并将他们引导到系统的另一部分进行检查。 但是当他们离开诊所时,他们对于接下来的经历感到茫然。 通常在接触点之间或者在较大的医疗保健系统内的辅助服务之间的交界处,体验就会出问题。 此时,门诊部的工作已完成,将患者转诊到系统的另一部分。 但患者现在的感受却与之截然不同,因为对他们而言,这项工作远未完成。 当他们离开诊所时,他们可能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我想知道我什么时候能拿到我的化验结果。 来想一想,我需要联系他们,还是他们会联系我? 也许我还需要进行检查,因为医生认为有些不对劲。 我怎么了? 在这种情况下,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一切正常:患者已经在存在于系统的一部分,并且他们正在前往该过程的下一阶段。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接触点之间的担心和不安全的时刻,不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且不清楚他们应该找谁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在服务设计,从洞察力到灵感,作者作出了这一敏锐的观察: 大多数人忘记了箭头指示设计的经验,这是从一个接触点到下一个接触点的过渡。然而,这些联系包含了良好体验中一些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们象征着时间和空间上的运动。如果您正在寻找一种快速记住服务设计的方法,那么您可能会比将服务设计视为设计箭头体验的过程更糟糕。 因此,我们可能认为服务设计既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也是以系统为中心的。服务设计将服务命题与客户和服务端用户的需求联系起来,并计划如何简化客户在系统接触点之间的旅程。 5、从产品设计到服务设计 产品和服务有什么区别? 英国设计委员会首席设计官Mat Hunter表示: “服务是我使用但不拥有的东西”。 产品是客户一次性购买的东西,然后获得所有权。 服务的特征在于与服务提供商的持续关系,服务提供商提供对提供某种形式价值的服务的访问。 服务提供者,无论是公共服务还是商业服务,通常都把自己理解为提供产品。这很可能意味着那些运行这些服务的人专注于其操作中更具产品性的方面,而不太可能习惯于后退一步来评估他们提供的服务的大局。 实际上,处于这个位置的组织可能从服务设计师的建议中获益最多。 这里有一个例子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购买电影DVD是一种产品交易(客户拥有的实),而订阅Netflix是一种服务事务(客户被授予访问流媒体服务的权限)。 这是数字设计世界的另一个例子, 近年来,Adobe在向市场提供软件方面已从产品模型转变为服务模式,用户不再以一次性价格购买特定版本的Creative Suite。相反,他们订阅了Adobe Creative Cloud,以便持续访问该软件的最新版本。 这种转变通常对各方都有好处。以Adobe为例,其好处如下: 对消费者: 他们无需为专业设计软件支付数百或数千美元的初始费用; 只要他们订阅,就可以访问最新版本的软件; 他们不会冒着风险去寻找高价值且易碎的实物产品(即软件的DVD); 他们得益于更好的软件安全性和与客户和同事的兼容性,因为人们更有可能运行最新版本的软件。 对公司: 基于每月订阅而非离散产品发布的更稳定,更可预测的收入流; 盗版软件贬值; 与产品模型相比,在服务模型中提供更多价值的机会(例如:提供云存储和其他附加服务); 通过降低制造和分销实物产品(盒装DVD)减少资源影响; 除了这些即时的收益,服务设计思维创造了一个像Adobe这样的服务提供商的机会客户的经验,因为他们有更大的控制权客户体验他们的软件。 结论:为什么你应该拥抱服务设计? 服务设计的范围最初很难掌握,因为它与其他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学科有很多共同点,特别是UX设计。在服务设计不同于UX设计的地方,它有能力在整个服务或系统的层次上定义设计问题,并用服务中的股份来捕获每个人的观点,无论他们是客户还是服务人员。 塑造整体服务体验,意味着关注服务如何服务于系统内的所有参与者的需求。服务设计最令人兴奋的事情之一是,我们正朝着一个更加面向服务的世界迈进。高速互联网的接入使数字服务取代物理产品成为可能(记住Netflix vs DVD)。 但在未来几十年,数字领域以外的社会,在面对前所未有的需求、客户期望和环境有限的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公共服务将面临巨大挑战。这些挑战的另一面是巨大的服务机会,设计师不仅仅是塑造数字体验,而是帮助构建一个适合未来的全球社会和经济基础设施。 关于服务设计的6个问题 服务设计师的目标是: 深入理解组织或公司的服务主张 ; 识别服务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和参与者的需求——客户和服务提供者; 通过服务生态、服务蓝图绘制服务用户路径; 合作创造可能的解决方案或改进与服务利益相关者; 对于真实的客户和员工原型和试点新服务体验设计; 在个人的细节之间不断地放大和缩小触摸点与整体服务设计。 更多资源 这篇关于服务设计的 维基百科 文章涵盖了该术语的一些早期历史 尼尔森诺曼集团有一个伟大的 “服务设计101” 梅甘艾琳米勒解释 了服务蓝图和地图旅行之间的差别 下面是来自尼尔森的 服务蓝图 的详细说明 服务设计:从洞察到实现 是一本精彩的书本综述

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研究摘要:连锁零售业的经营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交易频繁和需求变化大,这就要求物流系统能根据消费需求把商品及时配送到各销售点,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文从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配送中心在其经营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三种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比较,并针对国内连锁零售业在建立、运作配送中心时将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连锁经营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配送中心0引言近年来,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统计,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同比增长25%,大大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7%的增幅。连锁零售业销售规模逐步扩大,配送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高低,影响企业赢利的能力。1连锁零售业物流特点1.1物流是连锁零售业的核心业务连锁零售业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物流活动,即商品的采购、组织和配送;二是商品销售,同样也需要物流配送作坚强的后盾。可见,物流配送体现连锁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高度专业化、网络化的物流配送探析有助于企业实现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战略。1.2体现集中分拣、配送和仓储功能对具有自己的配送中心的连锁零售企业来讲,为了获得一个比较低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和满足消费者的随时需要,一般都会要求供应商直接把货物送到配送中心,然后再根据各个门店的需求,由配送中心对货物进行集中分拣和配送,将货物及时、安全地分送到各个零售店。这种配送中心,既有利于形成规模运输效益、降低运输成本,又能作为仓储存货地,以满足消费者在不同时段的特殊需求。1.3利用网络平台降低运输成本连锁零售业的经营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交易频繁和需求变化大,这就要求物流系统能根据消费需求把商品及时配送到各销售点,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当连锁店铺较多、分布零散时,频繁少量的补货对配送中心的配送成本降低造成很大的压力。而物流配送中心则利用与各门店的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各门店商品的销售信息,做到一次货物运送各门店均能补货,降低了物流成本。2配送中心的含义以及在连锁零售业经营中的作用2.1配送的概念以及功能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里,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用,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体,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将货物送达的目的。特殊的配送则还要以加工活动为支撑,所以包括的方面更广。但是,配送的主体活动与一般物流却有不同,一般物流是运输及保管,而配送则是运输及分拣配货,分拣配货是配送的独特要求,也是配送中有特点的活动,以送货为目的的运输则是最后实现配送的主要手段,从这一主要手段出发,常常将配送简化地看成运输中之一种。从商流来讲,配送和物流不同之处在于,物流是商物分离的产物而配送则是商物合一的产物,配送本身就是一种商业形式。虽然配送具体实施时,也有以商物分离形式实现的,但从配送的发展趋势看,商流与物流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障。从配送的概念来看,配送是物流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的并具有商流特征的物流活动形式,它不仅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体,涉及物流的所有职能,而且还涉及商品采购、商品销售和商流信息等商流、信息流的活动。所以,配送的功能是一种综合性的功能,除了具有运输、包装、搬运、保管和流通加工等物流要素的功能外,还具有降低采购成本、促进销售和提高商流效率等功能。2.2配送中心的含义对于“配送中心”称谓,国际上还没有做到规范化。因此,搞清“配送中心”的含义,对于正确开展配送,正确进行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对于能够正确的交流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物流用语国家标准》把配送中心定义为: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储备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从配送中心的定义来看,配送中心专指为有效保证商品流通而建立的物流综合管理、控制、调配的机构。它从供应者手里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包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求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2.3配送中心在连锁零售业经营中的作用随着我国连锁零售业稳定持续的发展,配送中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的关键环节,是连锁经营的核心竞争力。连锁经营的集中化、统一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物流配送中心来具体实现。通过配送中心的的配送活动,不仅可以大大简化门店的作业活动,从而降低连锁零售业的物流总费用,而且还能实现商品在流通领域的增值。配送中心对连锁零售业经营的主要作用如下:①降低进货成本。②变分散库存为集中库存,降低库存成本。③进行流通加工,提高商品的附加值。④传递商品流通信息,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3我国连锁零售业现有配送中心模式分析目前国际连锁零售业主要是采用以下三种配送方法:自营模式,第三方经营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3.1自营模式连锁零售业独自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对内部各门店的商品供应配送。自用型配送中心是连锁零售企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灵活性,能够满足门店独特的需求。但是这种小而全的模式建设成本和管理费用高,会造成企业资源浪费。3.2第三方经营模式为了避免自营模式的缺点,出现了由第三方经营的配送中心。它是由供求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按照货主的要求,提供现代、系统和全程物流服务的营业性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规模较大,各种配送功能齐全。优点是专业性强、服务水平高、物流配送成本低,而且管理先进、技术设备先进;缺点是在利益的驱动下,物流中心一般会按80/20原则把客户分为主要客户和一般客户,从而提供不同的物流服务,尤其是特殊的、临时的服务,没有健全的行业标准,无法保证配送服务的质量。3.3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的配送中心是由连锁企业和批发商、生产商共同投资建设的配送中心。通过对商品销售、在途中和库存的共同管理,降低了配送费用,提高了配送效率。缺点是组织协调难度大,因为各个货主对自己的货物的配送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时间、地点、安全、数量都存在差导,要把这些要素统一起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利益分配上的矛盾,由于共同配送所实现的利益在各货主之间进行分配时缺乏客观的标准,难以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各经营主体的商业秘密由于共同配送不易保密,有些货主不愿参加出于对自己商业秘密的保护。三种配送中心模式各有利弊,具体采用哪一种还要看企业本身的实力和市场、环境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模式。4我国连锁零售业在配送中心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我国的连锁零售企业来看,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不论其规模大小,大部分连锁零售连锁企业还都停留在探索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的层面上,可尽管如此,还是暴露出不少的问题。4.1配送效率低下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有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仓库改建而成,或者只是换了个名字,缺乏与物流运作配套的技术与管理。从目前看,没有一家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能够对分店经营的商品达到100%的配送,平均配送效率只有60%-70%,这一配送效率仅局限于中心城市或某一个地区,如果市场范围扩大,其配送效率会明显降低,即我国的零售业配送能力有限。而国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其配送效率一般都在80%-90%,足见差距所在。连锁零售企业建立配送中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配送水平来降低整个系统的物流总成本,实现销售利润的最大化,因而它不是传统的仓库和运输方式所能实现的。不能实现统一配送就意味着没有统一进货,不能统一进货就没有了超市连锁经营的根基。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的技巧如即时制等,许多连锁零售企业还没有系统的经营理念,这样就使得分店的进货要求不能得到及时、迅速的供应,给分店经营带来不利,连锁经营的优势也就难以发挥了。4.2硬件设施落后、自动化水平偏低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对仓库、车辆、装卸搬运设备等投入不足,导致物流配送作业仍以人工操作为主,运作效率很低,既影响了配送质量,又影响了配送速度。但是要改造现有的硬件设施,建立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成本过高,投资周期较长,因此,我国连锁经营的自动化水平偏低。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国外的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装卸搬运由吊车、电动叉车和传送带完成,设有高层货架的立体仓库,充分利用储存空间。而且各种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也分别应用于配送中心的各个方面。4.3经营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多数连锁经营企业宁可增加投入成本,构建自己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也不愿与其他同行合作。我国连锁零售企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配送中心,专门负责为门店进行商品配送,有些建立的配送中心离供应商的配送中心只有几百米的距离,造成了商品的重复装卸运输、运输成本增加。5提高我国连锁零售业配送中心效率的对策研究配送中心的建设应科学合理,既要具有现代化的水平,又要注重实用性。因此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中,要根据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结合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确定配送中心的类型、地址、布局、设备和功能要素等,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5.1强化对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的认识配送中心在服务内容上由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机结合;在流通环节上由经过多个流通环节发展到由单个配送中心完成流通全过程。作为物流运动枢纽的配送中心,要发挥其集中供货的作用。配送中心还必须有比较强的加工能力,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流通加工。从这个意义上讲,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基地。5.2对配送中心的建设加大力度要把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纳入连锁零售企业发展和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物流服务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中心与各连锁店之间、连锁企业与社会专业物流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第三,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及信息传递、跟踪、反馈,提高经营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5.3多方面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物流配送所需的人才可以采用三种方式进行培养:一是选派人员出国考察和委托国外先进企业进行培训。二是设立自己的培训机构,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三是依靠大专院校、研究单位的力量,联合培养高素质的连锁经营和物流人才。未来我国社会化、专业化的配送中心将成为发展趋势,同时,也将形成区域性布局的发展趋势。这种布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流通领域的物流走向合理化,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策制造商和各级供货商的销售体制和物流线的调整。参考文献:[1]赵凡禹.零售巨头沃尔玛———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承购奥秘[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4).[2]徐丽群.运输物流管理[M].上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郑光财.连锁企业物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赵凯.连锁零售企业逆向物流框架分析及体系构建[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6.

关键词:城市物流;配送;规划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093-02 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是以城市道路网为载体,以主要物资的生产地、集散地为依托,通过构建具有合理规模、优良服务、先进技术的...www.wsdxs.cn/html/Profession/20090509/74755.html

酒店业务管理,酒店开发

  • 索引序列
  • hlr设计方法研究论文
  • 论文研究方法与设计方法
  • 论文设计研究方法
  • 论文研究方案设计方法
  • 服务设计设计方法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