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孔子的义利观论文答辩问题有哪些

孔子的义利观论文答辩问题有哪些

发布时间:

孔子的义利观论文答辩问题有哪些

在当代社会中,义利观常表现于商业中的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现象。良好的义利观,通常以重义轻利为基础,为社会普遍群众创造价值,汲取较少的物质财富;而歪曲的义利观,具体表现为拜金主义,甚至忽视道德,践踏诚信等。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正确的义利观占有很高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人民所推崇的做人经商的终极追求。

扩展资料

作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弘扬正确义利观既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正确义利观的外交理念,深受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积淀成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价值观。

正确义利观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国将始终坚持公道正义、互利共赢的理念,在国际交往中做到见利思义,必要时舍利取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确义利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利观

孔子之义利观义,"义者,宜也"(《中庸》),便是"适宜"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利,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这概念出现得很早。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重创要的作用。 几千年来,历代思想家对它进行了反复讨论。诸子中,法家提出了"贵利轻义"主张;道家以既超道义有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利;而墨子既不是重义轻利,也不是重利轻义,而是义利合一,志功双规;而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或者说"先义后利")思想。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孔子一方面继承了春秋中期晋国大夫丕郑、里克的观点,也认为"义以生利",所不同的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认识到利益是使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素,治国安民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论语·子路》里,孔子在进入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一段在"庶"(人口兴旺)、"富"(生活富裕)、之后进行"教"(教育)。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一言以蔽,我们不难发现"重义轻利"是适合我们现在社会的义利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明显的凹现出来了。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孔子所说的"见利思义",有助于启迪社会成员在这方面做出正确的道德取向。 尽人皆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蔚然成风,"物欲横流"势不可挡。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应是去规范,也就是如何让它'理性'。而我们完全可以鉴借孔子的"重义轻利"来近行调节。孔子的义利观显然是大题目,不才所学甚浅,故再引卫君翰兄一文,该文观点新颖,见地颇深,今摘录如下——举一些论语中的例子,简要说明一下孔子思想中的义及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里仁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非要怎样不可,也没有一定反对的事情,一切行事只求合于义。 这章直接说明了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改变的。 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徒…是吾忧也。知道义了之后,还不能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义,是我害怕忧虑的啊。 颜渊篇,子张问崇德辨惑…徒义…知道义了之后便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义。 以上这两章说明义由知而来,而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变化。 里仁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一切行事以求利为目标的话,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另解为自己心中容易产生怨恨) 宪问篇,子路问成人….见利思义…利益当前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 季氏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见得思义。见有所得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 宪问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公叔文子对于合于义的东西才拿取,所以别人不觉得他真的有拿取。孔子说:这样吗?真是这样吗?言下之意为孔子不太相信公叔文子已经真的做到此一境界了。 述而篇,子曰饭疏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经由不义而来的富贵对我而言只像是天边的浮云一般。意为看看就算了,怎么也不可能会想要去拥有它的。 里仁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义,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 卫灵公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然也有穷困之时,但不至于像小人一样,一旦穷了就放滥横行。意为君子重义,不像小人一般因穷困便无所不取。以上七章说明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子路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只注意小利,只追逐小利就难成大事。意为不因取小利而失大事能带来的大利,这是义。 泰伯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天下有道,就应该表现自己的才能(是义);天下无道,就应该隐藏起来(是义)。在有道的国家里,贫穷且地位低下是一种耻辱(也是义);但是在无道的国家里,大富大贵也是耻辱的啊(还是义)。此章充分点出君子应该要能掌握义的原则来决定个人的进退,而非一昧地追逐富贵及利益。请注意孔子并未指出隐之后要作什么,至少他自己就不是单纯的隐居起来,因此这里也还隐藏了一个义。宪问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原思问孔子何谓耻?孔子回答:在有道的国家里为官领俸,在无道的国家里也还是为官领俸,就是耻了。此章指出在有道的国家里为官领俸是无可厚非的(是义);但要是国家无道,为官者必须尽全力改变形势,期使无道转回有道(也是义);如果实在无力回天,则不应继续为官领俸了(还是义)。否则就是耻辱了。 卫灵公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国家有道时出仕为官,国家无道便引退而隐居起来。 先进篇,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所谓的大臣,应该是能以正道辅佐君主(这是义),若发现无法做到这个境界,就应该请辞(这也是义)。 季氏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在职位上必须全力以赴,如果实在做不到就应该请辞。 以上六章说明现实生活中义与利的配合。基于以上的观察、了解,应有下列四点结论:1.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改变的。2.须由知来得到义,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改变。 3.合于义的利一定当取,但不合于义的利虽贫不取。 4.义和利之间并不是谁轻谁重的问题。义乃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义对利而言,是衡量在这个时间点上,应不应该取这样的利的标准。二者是根本无法比较的。 孔子的德治思想 卫君翰"德治",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其行为规范变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德治也是孔孟儒学大力提倡的政治主张,后来儒家把这种德治思想进行了发挥与弘扬,对传统政治影响巨大。"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便是历代王朝政教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 下文为卫君翰所作,见地甚为透彻。 孔子的德治思想有以下几个重点来反映:1.德治并不排除法治。 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贤人相继治理国事,也要到百年之后,才能感化残暴之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换句话说,那百年之内当然还是须要刑罚的。 子路篇:…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指罪与刑必须适当,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既然如此,刑罚,而且是适当的刑罚,还是须要的。 尧曰篇…不教而杀谓之虐…。从另一角度来看,教而后杀就不算虐了。 里仁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说君子敬畏刑法,小人贪图利益。 宪问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怨于社会国家时,若不以刑罚报之,何谓直? 2.德治是主观的理想,还须其它很多客观的环境配合,才能达成。 2-1.时间——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同前例,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善人为邦也要百年时间。同篇中: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意指如有圣人为天子,也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使仁道行于天下。 2-2.人民的生活情况——子路篇: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和冉有一齐到了卫国,孔子见卫国人烟稠密,便说:这里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问到:治理国家时,当人口多了以后,我们还能为他们作些什么呢?孔子说:改善大家的生活,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使人民的生活富裕之后,还能为他们再作些什么呢?孔子说:那就是要开始教育、教化他们的时候了。由此可知使人民丰衣足食,也是想要施行德治的基本条件之一。 2-3.政治制度——德治和法治是指治国的方法,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或共产主义制度则指是不同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可采不同或相同的治国方法。 如前所述,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因此一个可长可久又稳定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须的。以孔子当时君主制度的背景而言,想想看善人为邦百年,那必定是要经由好几位贤人持续接力式的努力才能作到的。 综言之,孔子的德治思想可以用下图来表示:养民步骤 庶——>富——>教 治国方法 法治由重而轻而无————————————>德治由轻而重————————————>政治制度 长久稳定合理的政治制度 =============================>法治的特点是方便,收效快速;德治的优点则是:在早期可使法治的效果增加,中后期则可减少治国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民众理性且快乐。故孔子的德治思想在早期增加了法治的成份,在中后期则加重德治的份量,并慢慢将法治成份减到最低,最终的目的还是使民有耻且格。这也是义(宜)的表现之一吧!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人争相发家致富,共绘国强民富蓝图。这本是大好事,应大力鼓励和提倡。但如果忘了道德操守,忘了老祖宗关于“义利观”的教导。一切向钱看,一切利字当先。那就会好事变坏事,危害自身也危害社会,那就危险了!

孔子的“义利观”,并不是将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看待,而是坚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行了。

如孔子在教育上“先富后教”的主张,就是他认识到物质利益(富)对人的重要性。他还进一步表明:“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我们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在对待“义利观”上,有明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思是君子对待事物首先是要分清是非对错,站在道义一边;小人对待事物首先看重利益得失,站到利益这边。“义”是指道义,包括仁义、正义、信义、公义等。

这是超越物质利益的道德价值取向。君子“见利思义”以义为先。而小人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里的君子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小人是指人格低下,损人利己,自私狭隘的人。

义:"义者,宜也"(《中庸》),便是"适宜"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利: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一、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孔子一方面继承了春秋中期晋国大夫丕郑、里克的观点,也认为"义以生利",所不同的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认识到利益是使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素,治国安民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论语·子路》里,孔子在进入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一段在"庶"(人口兴旺)、"富"(生活富裕)、之后进行"教"(教育)。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二、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三、举一些论语中的例子,简要说明一下孔子思想中的义及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1、《里仁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非要怎样不可,也没有一定反对的事情,一切行事只求合于义。 这章直接说明了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改变的。 2、《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徒…是吾忧也。知道义了之后,还不能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义,是我害怕忧虑的啊。 3、《颜渊篇》子张问崇德辨惑…徒义…知道义了之后便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义。4、《宪问篇》子路问成人….见利思义…利益当前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 5、《季氏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见得思义。见有所得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 6、《宪问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公叔文子对于合于义的东西才拿取,所以别人不觉得他真的有拿取。孔子说:这样吗?真是这样吗?言下之意为孔子不太相信公叔文子已经真的做到此一境界了。

孔子的义利观论文答辩问题及答案

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2分) 分析评价: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4分)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人争相发家致富,共绘国强民富蓝图。这本是大好事,应大力鼓励和提倡。但如果忘了道德操守,忘了老祖宗关于“义利观”的教导。一切向钱看,一切利字当先。那就会好事变坏事,危害自身也危害社会,那就危险了!

孔子的“义利观”,并不是将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看待,而是坚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行了。

如孔子在教育上“先富后教”的主张,就是他认识到物质利益(富)对人的重要性。他还进一步表明:“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我们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在对待“义利观”上,有明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思是君子对待事物首先是要分清是非对错,站在道义一边;小人对待事物首先看重利益得失,站到利益这边。“义”是指道义,包括仁义、正义、信义、公义等。

这是超越物质利益的道德价值取向。君子“见利思义”以义为先。而小人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里的君子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小人是指人格低下,损人利己,自私狭隘的人。

孔子之义利观义,"义者,宜也"(《中庸》),便是"适宜"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利,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这概念出现得很早。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重创要的作用。 几千年来,历代思想家对它进行了反复讨论。诸子中,法家提出了"贵利轻义"主张;道家以既超道义有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利;而墨子既不是重义轻利,也不是重利轻义,而是义利合一,志功双规;而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或者说"先义后利")思想。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孔子一方面继承了春秋中期晋国大夫丕郑、里克的观点,也认为"义以生利",所不同的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认识到利益是使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素,治国安民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论语·子路》里,孔子在进入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一段在"庶"(人口兴旺)、"富"(生活富裕)、之后进行"教"(教育)。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一言以蔽,我们不难发现"重义轻利"是适合我们现在社会的义利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明显的凹现出来了。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孔子所说的"见利思义",有助于启迪社会成员在这方面做出正确的道德取向。 尽人皆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蔚然成风,"物欲横流"势不可挡。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应是去规范,也就是如何让它'理性'。而我们完全可以鉴借孔子的"重义轻利"来近行调节。孔子的义利观显然是大题目,不才所学甚浅,故再引卫君翰兄一文,该文观点新颖,见地颇深,今摘录如下——举一些论语中的例子,简要说明一下孔子思想中的义及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里仁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非要怎样不可,也没有一定反对的事情,一切行事只求合于义。 这章直接说明了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改变的。 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徒…是吾忧也。知道义了之后,还不能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义,是我害怕忧虑的啊。 颜渊篇,子张问崇德辨惑…徒义…知道义了之后便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义。 以上这两章说明义由知而来,而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变化。 里仁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一切行事以求利为目标的话,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另解为自己心中容易产生怨恨) 宪问篇,子路问成人….见利思义…利益当前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 季氏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见得思义。见有所得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 宪问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公叔文子对于合于义的东西才拿取,所以别人不觉得他真的有拿取。孔子说:这样吗?真是这样吗?言下之意为孔子不太相信公叔文子已经真的做到此一境界了。 述而篇,子曰饭疏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经由不义而来的富贵对我而言只像是天边的浮云一般。意为看看就算了,怎么也不可能会想要去拥有它的。 里仁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义,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 卫灵公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然也有穷困之时,但不至于像小人一样,一旦穷了就放滥横行。意为君子重义,不像小人一般因穷困便无所不取。以上七章说明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子路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只注意小利,只追逐小利就难成大事。意为不因取小利而失大事能带来的大利,这是义。 泰伯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天下有道,就应该表现自己的才能(是义);天下无道,就应该隐藏起来(是义)。在有道的国家里,贫穷且地位低下是一种耻辱(也是义);但是在无道的国家里,大富大贵也是耻辱的啊(还是义)。此章充分点出君子应该要能掌握义的原则来决定个人的进退,而非一昧地追逐富贵及利益。请注意孔子并未指出隐之后要作什么,至少他自己就不是单纯的隐居起来,因此这里也还隐藏了一个义。宪问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原思问孔子何谓耻?孔子回答:在有道的国家里为官领俸,在无道的国家里也还是为官领俸,就是耻了。此章指出在有道的国家里为官领俸是无可厚非的(是义);但要是国家无道,为官者必须尽全力改变形势,期使无道转回有道(也是义);如果实在无力回天,则不应继续为官领俸了(还是义)。否则就是耻辱了。 卫灵公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国家有道时出仕为官,国家无道便引退而隐居起来。 先进篇,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所谓的大臣,应该是能以正道辅佐君主(这是义),若发现无法做到这个境界,就应该请辞(这也是义)。 季氏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在职位上必须全力以赴,如果实在做不到就应该请辞。 以上六章说明现实生活中义与利的配合。基于以上的观察、了解,应有下列四点结论:1.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改变的。2.须由知来得到义,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改变。 3.合于义的利一定当取,但不合于义的利虽贫不取。 4.义和利之间并不是谁轻谁重的问题。义乃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义对利而言,是衡量在这个时间点上,应不应该取这样的利的标准。二者是根本无法比较的。 孔子的德治思想 卫君翰"德治",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其行为规范变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德治也是孔孟儒学大力提倡的政治主张,后来儒家把这种德治思想进行了发挥与弘扬,对传统政治影响巨大。"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便是历代王朝政教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 下文为卫君翰所作,见地甚为透彻。 孔子的德治思想有以下几个重点来反映:1.德治并不排除法治。 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贤人相继治理国事,也要到百年之后,才能感化残暴之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换句话说,那百年之内当然还是须要刑罚的。 子路篇:…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指罪与刑必须适当,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既然如此,刑罚,而且是适当的刑罚,还是须要的。 尧曰篇…不教而杀谓之虐…。从另一角度来看,教而后杀就不算虐了。 里仁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说君子敬畏刑法,小人贪图利益。 宪问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怨于社会国家时,若不以刑罚报之,何谓直? 2.德治是主观的理想,还须其它很多客观的环境配合,才能达成。 2-1.时间——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同前例,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善人为邦也要百年时间。同篇中: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意指如有圣人为天子,也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使仁道行于天下。 2-2.人民的生活情况——子路篇: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和冉有一齐到了卫国,孔子见卫国人烟稠密,便说:这里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问到:治理国家时,当人口多了以后,我们还能为他们作些什么呢?孔子说:改善大家的生活,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使人民的生活富裕之后,还能为他们再作些什么呢?孔子说:那就是要开始教育、教化他们的时候了。由此可知使人民丰衣足食,也是想要施行德治的基本条件之一。 2-3.政治制度——德治和法治是指治国的方法,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或共产主义制度则指是不同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可采不同或相同的治国方法。 如前所述,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因此一个可长可久又稳定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须的。以孔子当时君主制度的背景而言,想想看善人为邦百年,那必定是要经由好几位贤人持续接力式的努力才能作到的。 综言之,孔子的德治思想可以用下图来表示:养民步骤 庶——>富——>教 治国方法 法治由重而轻而无————————————>德治由轻而重————————————>政治制度 长久稳定合理的政治制度 =============================>法治的特点是方便,收效快速;德治的优点则是:在早期可使法治的效果增加,中后期则可减少治国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民众理性且快乐。故孔子的德治思想在早期增加了法治的成份,在中后期则加重德治的份量,并慢慢将法治成份减到最低,最终的目的还是使民有耻且格。这也是义(宜)的表现之一吧!现代意义:在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潮到来之际.我以为孔子义利观中的不少命题与观点,仍可“古为今用”,有着其积极的现代意义一、 义包括道义和义务两个内容 孔子师徒认为义首先包涵道义的意思,他说:“行义以达其道”(《论语》§16.11),他的徒弟子夏则说:“信近于义”(§1.13),意思都是指人要讲道理、守信用,这便是道义、义。 孔子认为义其次应包涵义务的意思,他的高徒子路曾说:“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18.7),孔子没有反对,这显然把义指为君、臣、民三者之间役使和效劳的关系,即义务。 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他说:“君子义以为上”(§17.21),又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意思是君子处世,无可无不可,要以义为规范准绳。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14.12),“见得思义”(§16.10)。孔子希望明智的君子们要“务民之义”(§6.22),意思是领导人民走向义。孔子认为以身作则是“务民之义”的好方法,他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13.4)。 孔子认为义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他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1),子路秉承孔子的教诲,也曾说:“不仕无义”(§18.7),意思是说,不为帝王当官做事是不义的。 孔子对义的论述,成了千古名言,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历代忠义之士,或高风亮节,安贫乐道;或慷慨为国,视死如归。 二、 利民惠民我不贪利 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如果放纵地追求利就招致怨恨,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4.12)。由此,他自己很少谈论利:“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孔子主张不贪图小利,他说:“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3.17)。孔子认为义是诫止人们不贪利的法宝,他希望人们“见利思义”(§14.12)。 然而利毕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孔子主张要利民、惠民,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20.2),意思是说用民人有利的事物去便利人民。孔子办教育就是这样的实践:民人希望读书获利,情愿交学费学习;孔子收费办学,对民对己都有利。这便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认为利是调动人的一种工具,“小人喻于利”(§4.16),可以使小人听话受治,明智的人会因为行仁获利而保持仁德,他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4.2),意思是仁人会安于仁德,智者会以仁德获利而守于仁德,所谓“吃小亏赚大便宜”正是“智者利仁”的奥妙。 孔子对利的克制态度影响了后人

孔子的义利观论文答辩结果是什么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人争相发家致富,共绘国强民富蓝图。这本是大好事,应大力鼓励和提倡。但如果忘了道德操守,忘了老祖宗关于“义利观”的教导。一切向钱看,一切利字当先。那就会好事变坏事,危害自身也危害社会,那就危险了!

孔子的“义利观”,并不是将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看待,而是坚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行了。

如孔子在教育上“先富后教”的主张,就是他认识到物质利益(富)对人的重要性。他还进一步表明:“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我们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在对待“义利观”上,有明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思是君子对待事物首先是要分清是非对错,站在道义一边;小人对待事物首先看重利益得失,站到利益这边。“义”是指道义,包括仁义、正义、信义、公义等。

这是超越物质利益的道德价值取向。君子“见利思义”以义为先。而小人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里的君子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小人是指人格低下,损人利己,自私狭隘的人。

在当代社会中,义利观常表现于商业中的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现象。良好的义利观,通常以重义轻利为基础,为社会普遍群众创造价值,汲取较少的物质财富;而歪曲的义利观,具体表现为拜金主义,甚至忽视道德,践踏诚信等。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正确的义利观占有很高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人民所推崇的做人经商的终极追求。

扩展资料

作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弘扬正确义利观既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正确义利观的外交理念,深受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积淀成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价值观。

正确义利观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国将始终坚持公道正义、互利共赢的理念,在国际交往中做到见利思义,必要时舍利取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确义利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利观

孔子之义利观义,"义者,宜也"(《中庸》),便是"适宜"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利,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这概念出现得很早。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重创要的作用。 几千年来,历代思想家对它进行了反复讨论。诸子中,法家提出了"贵利轻义"主张;道家以既超道义有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利;而墨子既不是重义轻利,也不是重利轻义,而是义利合一,志功双规;而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或者说"先义后利")思想。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孔子一方面继承了春秋中期晋国大夫丕郑、里克的观点,也认为"义以生利",所不同的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认识到利益是使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素,治国安民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论语·子路》里,孔子在进入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一段在"庶"(人口兴旺)、"富"(生活富裕)、之后进行"教"(教育)。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一言以蔽,我们不难发现"重义轻利"是适合我们现在社会的义利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明显的凹现出来了。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孔子所说的"见利思义",有助于启迪社会成员在这方面做出正确的道德取向。 尽人皆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蔚然成风,"物欲横流"势不可挡。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应是去规范,也就是如何让它'理性'。而我们完全可以鉴借孔子的"重义轻利"来近行调节。孔子的义利观显然是大题目,不才所学甚浅,故再引卫君翰兄一文,该文观点新颖,见地颇深,今摘录如下——举一些论语中的例子,简要说明一下孔子思想中的义及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里仁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非要怎样不可,也没有一定反对的事情,一切行事只求合于义。 这章直接说明了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改变的。 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徒…是吾忧也。知道义了之后,还不能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义,是我害怕忧虑的啊。 颜渊篇,子张问崇德辨惑…徒义…知道义了之后便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义。 以上这两章说明义由知而来,而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变化。 里仁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一切行事以求利为目标的话,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另解为自己心中容易产生怨恨) 宪问篇,子路问成人….见利思义…利益当前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 季氏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见得思义。见有所得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 宪问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公叔文子对于合于义的东西才拿取,所以别人不觉得他真的有拿取。孔子说:这样吗?真是这样吗?言下之意为孔子不太相信公叔文子已经真的做到此一境界了。 述而篇,子曰饭疏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经由不义而来的富贵对我而言只像是天边的浮云一般。意为看看就算了,怎么也不可能会想要去拥有它的。 里仁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义,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 卫灵公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然也有穷困之时,但不至于像小人一样,一旦穷了就放滥横行。意为君子重义,不像小人一般因穷困便无所不取。以上七章说明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子路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只注意小利,只追逐小利就难成大事。意为不因取小利而失大事能带来的大利,这是义。 泰伯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天下有道,就应该表现自己的才能(是义);天下无道,就应该隐藏起来(是义)。在有道的国家里,贫穷且地位低下是一种耻辱(也是义);但是在无道的国家里,大富大贵也是耻辱的啊(还是义)。此章充分点出君子应该要能掌握义的原则来决定个人的进退,而非一昧地追逐富贵及利益。请注意孔子并未指出隐之后要作什么,至少他自己就不是单纯的隐居起来,因此这里也还隐藏了一个义。宪问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原思问孔子何谓耻?孔子回答:在有道的国家里为官领俸,在无道的国家里也还是为官领俸,就是耻了。此章指出在有道的国家里为官领俸是无可厚非的(是义);但要是国家无道,为官者必须尽全力改变形势,期使无道转回有道(也是义);如果实在无力回天,则不应继续为官领俸了(还是义)。否则就是耻辱了。 卫灵公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国家有道时出仕为官,国家无道便引退而隐居起来。 先进篇,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所谓的大臣,应该是能以正道辅佐君主(这是义),若发现无法做到这个境界,就应该请辞(这也是义)。 季氏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在职位上必须全力以赴,如果实在做不到就应该请辞。 以上六章说明现实生活中义与利的配合。基于以上的观察、了解,应有下列四点结论:1.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改变的。2.须由知来得到义,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改变。 3.合于义的利一定当取,但不合于义的利虽贫不取。 4.义和利之间并不是谁轻谁重的问题。义乃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义对利而言,是衡量在这个时间点上,应不应该取这样的利的标准。二者是根本无法比较的。 孔子的德治思想 卫君翰"德治",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其行为规范变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德治也是孔孟儒学大力提倡的政治主张,后来儒家把这种德治思想进行了发挥与弘扬,对传统政治影响巨大。"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便是历代王朝政教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 下文为卫君翰所作,见地甚为透彻。 孔子的德治思想有以下几个重点来反映:1.德治并不排除法治。 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贤人相继治理国事,也要到百年之后,才能感化残暴之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换句话说,那百年之内当然还是须要刑罚的。 子路篇:…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指罪与刑必须适当,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既然如此,刑罚,而且是适当的刑罚,还是须要的。 尧曰篇…不教而杀谓之虐…。从另一角度来看,教而后杀就不算虐了。 里仁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说君子敬畏刑法,小人贪图利益。 宪问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怨于社会国家时,若不以刑罚报之,何谓直? 2.德治是主观的理想,还须其它很多客观的环境配合,才能达成。 2-1.时间——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同前例,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善人为邦也要百年时间。同篇中: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意指如有圣人为天子,也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使仁道行于天下。 2-2.人民的生活情况——子路篇: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和冉有一齐到了卫国,孔子见卫国人烟稠密,便说:这里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问到:治理国家时,当人口多了以后,我们还能为他们作些什么呢?孔子说:改善大家的生活,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使人民的生活富裕之后,还能为他们再作些什么呢?孔子说:那就是要开始教育、教化他们的时候了。由此可知使人民丰衣足食,也是想要施行德治的基本条件之一。 2-3.政治制度——德治和法治是指治国的方法,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或共产主义制度则指是不同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可采不同或相同的治国方法。 如前所述,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因此一个可长可久又稳定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须的。以孔子当时君主制度的背景而言,想想看善人为邦百年,那必定是要经由好几位贤人持续接力式的努力才能作到的。 综言之,孔子的德治思想可以用下图来表示:养民步骤 庶——>富——>教 治国方法 法治由重而轻而无————————————>德治由轻而重————————————>政治制度 长久稳定合理的政治制度 =============================>法治的特点是方便,收效快速;德治的优点则是:在早期可使法治的效果增加,中后期则可减少治国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民众理性且快乐。故孔子的德治思想在早期增加了法治的成份,在中后期则加重德治的份量,并慢慢将法治成份减到最低,最终的目的还是使民有耻且格。这也是义(宜)的表现之一吧!现代意义:在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潮到来之际.我以为孔子义利观中的不少命题与观点,仍可“古为今用”,有着其积极的现代意义一、 义包括道义和义务两个内容 孔子师徒认为义首先包涵道义的意思,他说:“行义以达其道”(《论语》§16.11),他的徒弟子夏则说:“信近于义”(§1.13),意思都是指人要讲道理、守信用,这便是道义、义。 孔子认为义其次应包涵义务的意思,他的高徒子路曾说:“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18.7),孔子没有反对,这显然把义指为君、臣、民三者之间役使和效劳的关系,即义务。 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他说:“君子义以为上”(§17.21),又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意思是君子处世,无可无不可,要以义为规范准绳。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14.12),“见得思义”(§16.10)。孔子希望明智的君子们要“务民之义”(§6.22),意思是领导人民走向义。孔子认为以身作则是“务民之义”的好方法,他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13.4)。 孔子认为义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他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1),子路秉承孔子的教诲,也曾说:“不仕无义”(§18.7),意思是说,不为帝王当官做事是不义的。 孔子对义的论述,成了千古名言,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历代忠义之士,或高风亮节,安贫乐道;或慷慨为国,视死如归。 二、 利民惠民我不贪利 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如果放纵地追求利就招致怨恨,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4.12)。由此,他自己很少谈论利:“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孔子主张不贪图小利,他说:“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3.17)。孔子认为义是诫止人们不贪利的法宝,他希望人们“见利思义”(§14.12)。 然而利毕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孔子主张要利民、惠民,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20.2),意思是说用民人有利的事物去便利人民。孔子办教育就是这样的实践:民人希望读书获利,情愿交学费学习;孔子收费办学,对民对己都有利。这便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认为利是调动人的一种工具,“小人喻于利”(§4.16),可以使小人听话受治,明智的人会因为行仁获利而保持仁德,他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4.2),意思是仁人会安于仁德,智者会以仁德获利而守于仁德,所谓“吃小亏赚大便宜”正是“智者利仁”的奥妙。 孔子对利的克制态度影响了后人

孔子的义利观,更加体现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一方面,因为中国出现很多的拜金主义,他们为了金钱不择手段。。

论文答辩问的问题有哪些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在答辩会上,考官要极力找出来在论文中所表现的水平是真是假。而学生不仅要证明自己的论点是对的,而且还要证明老师是错的。

通常提问会依据先浅后深、先易后难的顺序,答辩人的答题时间会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非答辩教师特别强调要求展开论述,都不必要展开过细,直接回答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去掉旁枝细节,简单干脆,切中要害。

常见问题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扩展资料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

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步了,所以论文答辩非常重要。那么论文答辩一般会问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论文答辩一般会问什么问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答辩一般会问什么问题

1.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

A:选题问题可能涉及到你的研究兴趣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之前已经认真瞭解过,可以大胆的告诉导师,如果还没有确定研究方向,可以和老师说说你的选题来源以及之前搜集过的资料

2.你的论文价值是什么?

A:论文价值问题一般考察你对于现实的关注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一部分可以回答一些论文的现实意义:对目前研究的领域有什么帮助、提出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法等等

3.你的论文理论基础是什么?

A:理论基础考查的是专业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回答时要逻辑清晰,突出知识性和专业性,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来阐述你的论文框架和论文内容,切不可用口语化语言。

4.你的文献综述是如何形成的

A:文献综述可以看出你的研究能力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简单的,阐明获取资料的管道,如知网、学术网站、图书馆等。

5.你的毕业论文进行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A:一些专业在初试中可能不会重点考察研究方法问题,但是在研究实践中研究方法却是基础,所以基础研究方法还没掌握的同学可要好好补补课了,不然没有研究方法怎么做毕业论文的研究啊。

拓展阅读:毕业论文答辩技巧

在整个答辩的过程中,一开始,考官会针对论文提出的问题比较详细、刁钻、具体。因为答辩一开始,考官处于精神饱满状态,心态也比较重视,这是给出的分数往往比较低,(当然啦回答得比较好的,考官也会给高分),因此对于学霸来讲,要好好准备一下。对于学渣来说,可以通过延迟出场顺序,获得高一点的分数。

刚开始的时候,适当地赞美一下考官,通过简洁的开场白在加上对考官的赞美,会给考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即使表现不如意,考官也会适当的留情。(如果在答辩的时候遇见曾经教过你的老师,可以在答辩的过程中有意地提一下,老师会念旧情给高分)

老师的类型通常有这么几种,我简单举个例子:①瞎扯淡型。老师通常抛开论文本身,提出跟论文相关的社会现象让你做出解答。(那你也跟他一本正经的闲扯淡怼回去啊。)②一本正经型。这类老师很认真,会拿你论文中的漏洞还有知识点让你回答。(这种老师学识渊博,基本不是他的对手,跟他扯谎不如老实承认不足和错误,老师会理解的。)③自我满足型。这类老师,嗯,一般都教过你,他提出的问题,往往是由你的论文作为出发点,然后让你谈谈多年前上他这门课时学到的知识啊看法啊什么的,或者是问问你他的这个领悟有哪些比较牛逼的杰出专家。(哦,你忘了,那就承认错误,顺便说点好听话赞美老师让他得到满足)④简简单单型。这类老师,提出的问题比较常规,做出的回答基本都是你论文中可以复述出来的。(老师和蔼可亲,你就要谦卑有礼啊,保持大脑的清醒,简单明了的回答问题即可) 老师的类型很多,我就不多说,在开始答辩之前,可以事先了解,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师对症下药。

论文中要避免的问题①论文的结构一定要齐全啊各位。主题,引言、提纲、副标题什么的,千万不能忘。(老师是不会深读你的论文内容,那既然是看个大概,你的论文缺了什么老师一眼就会看出)②论文的选题。有一个问题,老师都会提一下的,“你这个论文的选题背景是什么?” 嗯,所以。给各位的建议呢,就是论文选题不要太宽泛,如果有实习经历,尽可能的与自己的实习经历相结合;选题也要新颖,有创新性,避免太过陈旧。(毕竟老师都喜欢下“选题新颖切合实际有早研究意义”这种评语。)③论文中的细节问题。论文中的细节问题一定要分析透彻,如果分析不够深入,老师问起的话也要自圆其说;论文中提出的假设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来源,你可以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只要在论文中注明来源即可。(老师真的不喜欢你跟他瞎扯)

电子证据论文答辩问题有哪些

论文答辩会问到的问题!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 “读书”。以下是我J.L分享的论文答辩会问到的问题!,更多毕业论文范文欢迎访问毕业论文网。

一、常问问题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二、答辩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 “读书”。

“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

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有人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

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

沉着冷静,边听边记

精神集中,认真思考

既要自信,又要虚心

实事求是,绝不勉强

听准听清,听懂听明

论文答辩一般会问的问题如下: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辩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

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篇文章我们来介绍一下答辩的主要问题,方便同学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上台的时候一问三不知。论文提问主要是以下几个,随小编一起来阅读1、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目?在选择论文题目的时候,一般会选择自己平时研究的方向,如果并没有明确研究方向,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想通过毕业论文的方式来研究探讨,这两个过程都需要去翻阅一些相关学术资料以及实验的论证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可行性。2、论文价值是什么?有关这个问题主要考察的我们同学思考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方面的关注。在做论文阐述的时候可以针对于论文中的观点以及论证做详细的解答。3、论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个是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有技术掌握的情况。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逻辑清晰,并且要突出自身的专业性和知识点。可以采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释论文的内容,不要太过口语化。4、论文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研究也方法也是在答辩的时候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论文所提出来的观点是否熟悉,以及对于论文中的一些研究方法是否了解,想要流畅的回答得到导师的认可,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功课。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1.论文打印成纸质的这样方便我们阅读,熟悉自己的论文,做到心中有数,答辩老师现场提问的时候就不至于一问三不知能做到对答如流那就会加分了;2.在答辩之前,我们熟悉好自己的论文以及老师常问的几个问题可以找几个同学进行模拟答辩,熟悉答辩的流程上台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慌张应对自如了;3.在模拟和正式答辩都要控制好答辩的时间,每个同学答辩的时间浮动不能太大要不然会影响到下一个同学的答辩时间;4.常见的答辩问题自己可以先用小本子做好回答,同学间模拟答辩的时候就可以用上;5.答辩的PPT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借鉴知道老师平时的ppt样式和风格,不要做得花里胡哨的逼近我们是做的学术研究要简单明了,能美观就更能加分了。更多资讯敬请关注papertime官网,方便论文查重和在线改重降重,感谢与你相遇!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在答辩会上,考官要极力找出来在论文中所表现的水平是真是假。而学生不仅要证明自己的论点是对的,而且还要证明老师是错的。

  • 索引序列
  • 孔子的义利观论文答辩问题有哪些
  • 孔子的义利观论文答辩问题及答案
  • 孔子的义利观论文答辩结果是什么
  • 论文答辩问的问题有哪些
  • 电子证据论文答辩问题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