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攀枝花学院编辑部

攀枝花学院编辑部

发布时间:

攀枝花学院编辑部

教科文卫(部分) 蓝疆 58届 诗人、原《星星》诗刊编辑部主任 马超文 原四川自修大学常务副校长 王锡宇 60届 原四川电大副校长、四川省招生办主 彭斯远 62届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林文询 65届 作家、四川文艺出版社编辑室主任 张声远 68届 原四川省新闻中心主任、四川新闻网总编辑 杨为民 77级 四川宜宾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社长 詹杭伦 78级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导 毛远明 78级 西南大学教授、博导 王鹰78级四川警察学院副院长、教授徐希平 78本/82硕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钟克勋 78级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 兰玉英 78级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张成敏 78级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李亚伟 79级 诗人、“莽汉主义”诗歌流派创始人 万夏 79级 诗人、“莽汉主义”诗歌流派创始人 李润 79届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校长、教授 刘真伦 78级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李万斌 78级 四川文理学院首任党委书记、教授 陈茂全 78级 原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祝尚书 79硕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杨文全 79级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王金星 80级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俞贵邦 82级 湖南工程学院纪委书记、教授 罗国荣 81级 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景志明 81级 西昌学院副院长教授 庄剑 81级 四川宜宾晚报总编辑 董天策 82级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蒋宗福 82级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胡欣 82级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书记、教授 廖智勇 84级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吴佳联 85级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谭显维 86函 四川南充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何永斌 88级 攀枝花学院副院长、教授 基础教育、教育行政(部分)罗辉武 58届 原四川南充高中特级教师 谭文学 75届 原四川遂宁市第一中学书记、校长 王勇 78级 四川荣县教育局局长 朱福全 79级 四川广元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 陶克华 82级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长 龙绍明 84级 四川省汶川中学校长 唐文格 85级 四川盐亭县教育体育局局长 杜胜西 85级 四川盐亭中学党总支书记 易国栋 88级 成都七中党委书记 . 公务员系统廖世孔 60级 四川绵阳市第三届、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母继福 63级 四川广元市委副书记 陈贵华 77级 四川省委、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驻京办党组书记、主任 赵映坤 77级 四川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周俊安 77级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巡视员 张效民 78级 广东深圳市四届、五届政协副主席 陈光志 78级 中共四川九届、十届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刘谦祥 78级 四川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副主任 廖乾修 78级 四川乐山市政协副主席 赵晓平 78级 四川德阳市政协副主席 何群 78级 四川广安市政协副主席 王承先 79级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唐林 79级 重庆市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潘一闽 79级 广东储备物资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雷定伯 79级 四川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平 79函 原四川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蒋仁富 79函 四川绵阳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蔡清顺 79函 四川绵阳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 黄忠 79函 四川内江市政协副主席 郑猛功 79函 四川南充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陈显文 79函 四川德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张礼忠 79函 四川达州市政府秘书长 王怀林 80级 四川甘孜州委常委、副州长 王力平 80级 成都市武侯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慕涛 80级 四川雅安市招商引资局局长 汪建章 80级 四川眉山市仁寿县政协主席 罗国荣 81级 四川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廖继康 81级 四川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宁波 81级 四川自贡市民政局局长 罗成甲 82级 四川广元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党委书记 罗剑平 82级 四川凉山州民政局局长 胡光明 82级 四川南充市委常委、副市长 程青兰 82级 四川巴中市发改委主任 李思明 83级 四川内江市副市长 付云 83级 重庆梁平县委常委、梁平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刘有法 83级 重庆武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永平 83级 四川南充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刘波涛84级四川阿坝州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廖凯 84级 四川绵阳市涪城区委书记 郑鹏程 84级 四川广安市岳池县委书记 何正月 84函 四川资阳市副市长 明亮 84函 四川巴中市委常委、巴中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陈彬 85函 四川德阳市委常委、绵竹市委书记 程立洲 85级 四川南充市政协副主席 胡彦军 85级 四川广安市政府秘书长 陈建春 86级 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蒲波 87级 四川德阳市委书记 余仪 87级 四川广安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彭永辉 88届自 重庆市三届、四届政协副主席 赵飚 88级 四川绵阳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黎明 88级 四川南充市顺庆区委副书记、区长 朱国勇88函四川广元市苍溪县政协主席李晓曦 89级 四川遂宁市射洪县政协主席 覃建生 91函 四川雅安市商务和粮食局局长 张吉广 93级 成都市武侯区副区长 蔡邦银 95级 四川广元市朝天区委书记 赵永韦 97级 四川内江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沈一凡 四川南充市政府秘书长 郑敏 四川内江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李光辉 四川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转眼间,一大批新生又将进入大学了,与此同时,学校各大社团也将开始招新了。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社团招新活动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社团招新活动方案 1

一、活动前期准备阶段〈8月14日—9月2日〉:

针对现在攀枝花学院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我社团现任领导集体对此次招新工作予以了相当的重视,特制定了一系列的招新 措施 和应急处理方案。

1、8月14日,协会召开领导人会议,商议招新工作细节,并用以后的三天进行可行性论断。

2、8月17日,协会再次召开领导人会议,确定要以后招新的工作,并实行的责任到人制。

3协会内部对招新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并制定出一系列问题解决的方案。

二、活动中期宣传阶段〈9月2日—9月20日〉;

在该阶段,我协会将张帖POP海报和通过展板宣传我们的社团,同时在阶段后期也会挂出宣传横幅,以提高我社团在新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正式的招新工作阶段〈9月21日—9月24日〉;

在此阶段中,我们会向广大的的在校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发放3000份余传单,以扩大宣传。与此同时, 其它 的宣传活动不但不会因此而停止,反而会有所加强。每天在10号公寓前设置招新现场,并高挂我协会会旗,吸引更多的人来注意和前来咨询。现场还有象棋的残局展示和各种竞技活动开展,以便吸引更多来访人员,这为赢取时间让它们更好的了解我协会创造一种可能。现场还将设立办公地点,有意向同学可以现场填表入会。

四、招新 总结 工作阶段〈9月25日—9月28日〉;

在此阶段中,我们将通过总结此次活动与招生策划相对比,找出成功与失败之处,作为协会发展中的 经验 总结。增强协会的工作统筹能力和协会的总体工作能力。

五、新成员大会〈9月29日〉;

大会中协会将对协会的基本情况 规章制度 做以更详细的介绍,并对协会以后的工作加以简单讲解。此次大会还将组织会员进行相互认识和了解,并对攀枝花学院和攀枝花市相关情况进行的简单介绍,让协会新会员可以更快的适应此处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

六、宣传工作:

1、悬挂会旗,吸引更多的人注意,扩大社团的知名度。

2、在全校范围内发放传单3000余份。发放传单扩大宣传面和引起更多的棋牌 爱好 者来关心我们社团,了解和加入我们社团。

3、Pop海报宣传。POP海报5张,将POP海报张贴于学校的张贴栏内,突显我社团的工作实力和特色,并尽一进扩大我社团的影响力。

4、在学校各院系进行迎新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协会将动员全体已有会员进行宣传活动,以扩大我社团的影响力。

5、印有各式 中国象棋 的残局的横幅2幅,以突显我社团的特点及工作范围。

6、我协会还将通过校广播站和校报进行宣传。

7、招新现场残局展示及竞技可达到吸引棋牌爱好者到来,并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争取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社团,说服他们加入社团创造一种可能。

8、除以上措施外,我协会还将制定出这学期的会员培训计划,使新生明白我社团是真心为会员服务的社团。以增强新会员对我社团的好奇心,从而加入我社团。

社团招新活动方案2

一 活动背景及活动意义

每一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我们兴奋是时刻,因为有很多的新面孔即将加入。大学生活是丰富的,社团就是大学生 文化 生活的一个载体。心协是一个校级的社团,拥有我们富有特色的活动。我们诚挚希望,在我们这个平台上,能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提供锻炼,并且丰富生活,让他们感觉到心协这个家庭的欢乐,同时也为心协注入一股新鲜并且富有活力的血液。我们相信,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在对心协深入全面了解的时候,对心协满怀深情,热爱心理,并且获得自我的提升。

二 活动对象

在校全体新老学生

三 活动内容

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宣传和活期的招新

(1)前期宣传

时间 :__年9月16日(暂定)

宣传的形式:

我们主要的形式是通过走进宿舍分发宣传单,这就要求宣传单要将我们协会全面介绍,具体要包括:协会宗旨,特色活动,内部机构设置,招新的具体时间等等。需要强调的是,要用协会的全称,要提及我们协会对于自我发展的影响,抓住吸引眼球的点,心理学对于绝大部分的人确实是很有吸引力的,只是他们对于心理学并没有全面的了解。我个人的建议是在宣传单的背面印上错觉图片。

分发宣传单的时候,注意言行,适当关心师弟师妹并介绍我们协会........

办公室负责将宣传单打印,于十四号之前印好。

宣传部负责海报,三张,老地方贴。

分小组分区域进行分发,具体分组情况待定,我们会视情况让10心理同学帮忙。

(2)后期招新

时间:新生 军训 结束以后

地点:待定

内容:

1 摆摊填写报名表

2 多媒体展示

各部门职责:

1 外联部负责摊位以及多媒体教室的申请

2 技术部和编辑部负责ppt的制作,其中需要的照片等等要及时收齐

3 宣传部负责海报,三张

4 办公室负责有关物品的准备,报名表、宣传单以及笔

5 主持由覃丹阳或黄雪梅负责

6 各个部门协调合作

个人想法:在ppt展示的时候做一个简短的心理测试,测试的内容由我来找,目的是让我们的会员了解到我们的专业性,体验到我们这个协会的趣味,引起他们的兴趣。摆摊的时候,横幅或是放在一旁的海报可以新颖一些,可以是富有趣味性的或是一些错觉图片、心理健康小知识等等。

__年9月12日

社团招新活动方案3

舞蹈社团成立于2013年9月,宣传舞蹈、健身、健美等 运动知识 ;成立舞蹈、健身、健美小队;组织会员参与健身、健美活动;举办健身、健美知识讲座以提高在校学生的健身、健美意识,活跃校园文化,增进交流。协会将发展一批舞蹈、健身、健美爱好者,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对其进行培养,丰富会员的健身知识;

舞蹈社团有会长1名,副会长2名,技术部长、宣传部长、活动部长、后勤部长各1名,其中后勤部分为办公室和财务组。

技术部

简介:本部门主要是舞蹈校队成员,负责每次协会训练人员的安排。有相对的舞蹈基础,可以定期带领社团成员练习舞蹈。推荐协会内表现优秀者进入舞蹈校队。

要求:需要一定的舞蹈基础或者 健美操 基础。对舞蹈有较高的兴趣,能吃苦耐劳,耐心好。

宣传部

简介:本部门主要是平时在微博、贴吧、Q群之类推广我们舞蹈社团,在有活动的时候做好宣传工作,负责本协会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在有活动的时候联系广播台的摄影方面。协助后勤部办公室做海报宣传之类的。

要求:平时喜欢微博贴吧,交际圈广,活泼开朗大方,适合做宣传打人际交道的。

活动部

简介:本部门在有人提出举办活动的时候策划活动方案,负责整个活动的流程安排,或者在有意向与其他协会社团举行联谊的时候对外联系。

要求:需要有过做活动 策划方案 的经验,在活动流程安排时能随机应变,应付临时状况。

后勤部

办公室

简介:本部门负责协会需要的海报制作,会基本的PS绘图和手绘,协助活动部工作,每次开会负责通知成员。

要求:需要会简单的PS制图或绘画基础,有耐心,不怕繁琐的工作。

财务组

简介:负责管理协会会费的收入和支出。每次活动需要的物品采购和保管,每次物品采购必须做好相应的记账和发票。

要求:做事认真严谨,有过费用管理的经验。

社团招新活动方案4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展示方舟的风采,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就业方舟,扩大影响力,同时为吸纳一批有能力的同学,为方舟未来的工作的发展输送新的人才,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发展的动力。

二、招新时间:待定

三、招新地点:教学楼

四、活动的具体流程:

1活动前期之准备阶段:召开方舟全体大会,讨论关于招新的有关细节,完善招新流程(收集建议),分配具体任务(包括物资、人员分配等),同时对 面试 官进行针对性培训。

2活动前期之宣传阶段:1、通过贴海报的形式提供同学们方舟的招新报名时间和地点,展示真实的活动照片和活动成果,介绍和展示其活动;2、通过校内摆摊的形式派发宣传单及其报名表;

3、通过博客、微博等网络形式大力宣传;

4、在招新地点,我们将安排团内人员现场介绍和指导同学们报名。同时也会利用展架来宣传我们社团;

5、协调安排到学生寝室楼内派发方舟的简介传单进行宣传;

五、正式的招新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

1.全体动员大会。入学的第一星期召开一次新成员干部的全体的有关招新的动员大会。安排好第一阶段的工作。

2.空闲表的制作。越早做好空闲表越好,而且空闲表是接下来安排工作的基础,这是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力求第一星期完成。(秘书处)

3.机构服设计(开学两周内完成)

4.实践成果展示。两个星期时间,一个星期是资料的收集和创意的构思,另一个星期是美工的完成。秘书长要对此跟进和监督。(技术和校文部完成)

5.传单设计。(技术)双面,一面是方舟宗旨和部门介绍,一面是报名表。

6.招新海报。第二周内完成,具体招新时间先不填写。(宣传部)

7.新生住宿分布调查。了解新生居住的楼层,制作成电子版,共享,为所有扫楼工作打好基矗

社团招新活动方案5

一、背景意义:

201年理工百年历程,金秋的理工大学又将迎来一批批满怀期待与梦想的届新生。他们拥有旺盛的精力、强健的体魄、敏锐的目光,他们睿智、热情,他们定会给我们的菁菁校园带来一片灿烂亮丽的天穹,给计算机协会迎来另一片广阔的天空。

二、工作成员:

大学生计算机协会留会成员

三、招新对象:

河南理工大学2020级全体新生

四、招新原则及工作 方法 :

公开通告,公平竞争,公正录取。

各部门各司其职,认真工作,根据本部现况及发展前景择优录取新贤。

五、招新基本要求:

(一)具有理工大学正式学籍,勤奋好学;

(二)承认本社团章程,有一定的团队精神;

(三)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热爱计算机,对此有一定了解的择优

录取。

六、招新部门简介及要求详情:

秘书组:活动材料和新闻稿的撰写;起草 策划书 ;会议记录及会议总结;宣传稿的撰写;活动会议的通知。

办公室:保存活动审批表、策划书等资料;保管社团财务;记录协会物品的使用情况;每次活动考勤负责。

宣传部:负责协会活动的宣传。

外联部:与其它社团做好交流工作,并对外宣传本社团形象。

技术部:提供技术支持,做好培训工作。协同网络部做好网站建设工作。

网络部:负责协会的网络形象推广,更新维护协会网页,对外制作网页。

财务部:接受各部门财务报账,财务整理预算。

团支部:做好成员的思想 教育 工作,准备并主持每次会议。

义务维修小组:开展义务维修活动。

七、工作流程:

2020年_月_日,召开全体集会,会长部署安排招新前期准备工作。

2020年_月_日,召开全体集会,会长部署安排招新工作。

2020年_月_日,张贴招新公告。

2020年_月_日,在社联指定位置进行招新。

2020年_月_日,在__教室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面试招新。

新贤名单公示

招新 工作总结

2020年社团招新活动方案【5篇】相关 文章 :

★ 2020大学社团活动策划方案5篇

★ 2020年大学社团工作计划精选【五篇】

★ 大学社团招新活动方案2020最新范文

★ 社区活动方案2020【5篇】

★ 2020社团活动方案模板大全

★ 大学社团招新活动方案2020集锦大全

★ 关于学生社团中秋活动方案2020最新5篇

★ 2020最新社团迎新活动策划方案

★ 2020大学社团活动方案精选汇总

★ 2020最新大学生社团活动策划方案大全

攀枝花学院学报投稿

1 操纵未来的100个专业(36) 汉语言文学 李欢成 考试(高考族) 2009/01 2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黄怡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3 3 汉语言文学对湘西民族文学的渗透和影响——以苗族诗人田名瑜为中心 张利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 杨荣 中国成人教育 2009/04 5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试题分析 袁丽 山西旅游 2006/06 6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生毕业论文编排格式 西江教育论丛 2008/01 7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 郑育琛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8/02 8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重建——兼谈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 杜扬 当代教育科学 2009/03 9 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顶岗教育实习的调查与思考 李保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3 10 关于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思考 夏红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08 11 后现代教学观照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潘家明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12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刍议 余艳 硅谷 2009/04 13 思想的碰撞 智慧的融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 钟克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1 14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改思路——以邵阳学院中文系为例 龙钢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S1 15 谈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仇玉文 成才之路 2008/36 16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与现代化建设的途径 刘月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2 17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涂昊 中国成人教育 2008/23 18 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曹国辉 鸡西大学学报 2008/06 19 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泛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及教学的改革 汪聚应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20 网络环境下高师汉语言文学“双主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张海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09 21 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情调查的统计分析 毕建模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4 22 全纳教育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刘欣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4 23 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基于浙江万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社会适应性调研 郑健儿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12 24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伍建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11 25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英语渗透 赵佃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26 强化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刍议 刘之杰 中国成人教育 2008/19 27 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 潘殊闲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8/03 28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陈吉猛 中国电力教育 2008/18 29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岭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30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 潘殊闲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04

攀枝花学院学报,不是北大核心。相关信息,可上编辑部官网查看。有详细介绍。祝你好运。

攀枝花学院学报点评

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课题是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为加强法律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而申报的教改课题。该课题于2003年9月由攀枝花学院批准并列入年度 工作计划 。随后,课题工作人员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该课题,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和基本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法学专业是人文社科学院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之一,自2001年秋开始招收本科以来,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层次和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法学专业发展的重点。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特申请立项该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挖掘法学专业教学的发展潜能,使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能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攀枝花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这个课题蕴涵着丰富的研究内容,我们将课题内容分解为以下方面: 1、教学内容的改革: 2、教学形式的改革; 3、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在以上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中,我们认为该课题选题需要突破的难点有以下两点: 一是法学专业的教学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变化; 二是专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如有机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几项基本原则: 1、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教育部教高[1998]2号文件印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等五个文件精神。 2、本研究特别注重和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重视本地区和本院校的优势和特殊性,使研究富于特色。 3、以研促教,以研促改,通过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项目研究情况 (一)研究计划和项目分工 整个项目的年底进展计划及目标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3年9月——2004年3月拟定法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04年4月——2005年3月实施计划,包括大量阅读理论专著,开展调研,搜集材料,撰写论文等;第三阶段:2005年4月——2005年9月加工整理材料,撰写论文、结题报告、成果应用。 为保证上述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项目组成成员的工作效率,在课题组内部进行了项目分工。其中,付晓梅同志为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及对外联系、撰写结题报告等工作;寇桂君同志承担教学实践环节部分的改革研究;刘德玉同志承担教学内容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罗辉国同志承担教学形式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 (二)项目研究过程回顾 2003年5月,当时的法学教研室主任付晓梅同志在一次教研会上提出,法学专业学生仅有理论水平是不够的,随着社会对本科生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经过这次教研会,达成了“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立项的一致决定。鉴于当时法学教研室师资力量有限,而申报课题对研究者又有职称上的要求,故决定由有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且均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付晓梅、寇桂君、刘德玉、罗辉国四位同志担任该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 2003年9月,该课题获得学院批准并列入该年度工作计划。为此,课题组成员紧接着召开会议讨论、确定关于课题研究的各项具体事宜。这次会议商定了该课题研究中各位研究者的具体任务分工,课题的项目进度即年度进展计划及目标。 2004年4月,课题组成员开始着手实施计划,搜集材料。鉴于研究者研究经验不够丰富,职称不高,课题组成员在着手实施计划的具体工作中,特别作了两项准备工作:一是用教改经费的四分之一购买了一些理论书籍,认真阅读,以提高理论水平、加强理论修养为课题的研究服务;二 是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参考、学习他人在该课题领域内的成功经验,同时加强了对外联系,为实践性改革的具体实施作准备。 2004年4月——2005年3月,课题组成员积极的展开了研究工作。寇桂君同志承担教学实践环节部分的改革研究具体适用于 教学计划 的修订,其中,2004级和2005级的教学计划中,增强了教学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实践性教学环节532学时(21学分,其中军训2学分,专业实践5学分,毕业实践8学分,“两课”社会实践2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占总学时的19﹪。刘德玉同志承担教学内容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更为丰富,时间的配置也更为合理。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学期为期2周的军训,第一或二学年暑期为期3周的“两课”社会实践(调查),第四或五学期为期3周的模拟法庭,第三、五学期为期2周的法律咨询实习,第七学期为期1周的法学专题辩论,第八学期为期12周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罗辉国同志承担教学形式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除了继续坚持运用带领学生去法院听庭审、课堂讨论之外,还增加了运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同时多次要求学院建设一个规范的模拟法庭,方便实践教训环节的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任务和要求,课题组成员积极、认真地开展研究工作。他们在较广泛、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丰富的阶段性成果。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模式、途径、方法的研究 基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课题组认为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是 顺应时代需要,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世界公民的必然要求。经过多次讨论,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可从四个层面加以考虑:一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转变;二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三是对符合其目标的实现途径的探讨;四是对影响其途径实现的若干因素的分析。 课题组对我校与其他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方面如课程体系、教育目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他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均十分重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样,经费投入充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而我校的研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设计的科学化和教学方式多样化等方面存在着差距。 课题组通过本校与其他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论证了当前加强法学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并提出了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新模式。 课题组研究指出,建立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是高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运作机制至少包括办学思想的导向机制、目标引导机制、教师培训和各种保障机制以及监督、反馈、评价、激励和社会参与机制等。 课题组提出法学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务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经费的投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任务是任 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完成的,必须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个职能部门的积极性,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各司其责,形成合力。 课题组提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已构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要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未来性提供了支持,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体性开拓了道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面性拓宽了境界。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课程内容体系研究 该部分的研究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一部分还可由各专业教师针对具体课程继续展开研究,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如有更为系统的体会与认识,可着手教材的编写工作。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测评体系研究 课题组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有客观、科学和完善的测评体系,这样才能以评促改,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收到更为良好的效果。如建立测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若干测评指标,建立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测评方法、创意方案设计测评方法和教学反馈测评方法等。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的关系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的关系中,课题组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占据基础地位,这是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功能所决定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专业教学提供良好的能力基础,为专业教学注人情感激励,为专业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专业教学中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分的途径有二:一是加强对专业课本身的研究,找准切入点充分挖掘专业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联系;二是寓“道”于“业”,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功能。 四、项目研究的几点结论 1、提高对法学专业学生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出和实施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这是因为,以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面向世界培养人才。而恰恰相反,由于我们过去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主观和客观原因,使得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相当一部分法学专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限于理论和法条的死记硬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较差,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较差,思维方式单一,知识面狭窄等等。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只是“片面人”,而不是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全面人”。这是不能适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的。因而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中,整合学科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调整并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特别是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法学专业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还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中尤其是文科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现状,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较低。因此,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 应能力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当务之急。面对21世纪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尽快改变法学专业大学生在能力培养上的诸多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法学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有更高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对我们的高校法学教育所提出的直接要求。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人的素质,就是我国当前进行教育改革的关键。同时,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社会实践的锻炼,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成为“四有”人才;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开矿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2、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基础。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是学科教育,而是综合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军训、“两课”社会实践(调查)、模拟法庭、法律咨询实习、法学专题辩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方式的锻炼,以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必须以专业课的课程内容为依托,使专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能有机整合。如 模拟法庭的运用要于《刑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等课程的开设有机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尽可能覆盖法学主干专业课。另外,从长远考虑,可专门编写这方面的教材,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3、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切实保证。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体现,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贯穿于法学专业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员育人的目的。课题组努力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的方式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该课题自立项研究启动以来,课题参与者按照工作计划积极参与研究,课题进展顺利,项目研究已经形成研究成果,发表了论文两篇(分别发表于《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和2005年第4期),基本完成了阶段任务,形成阶段性成果。但由于本课题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泛,涉及法学教育的各个方面,难度大,学校投入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模拟法庭至今尚未建设起来,加上课题研究人员本身的能力和水平有限,课题研究尚待深入。该课题结题后,我们将加强实践,充实成果内容,提升成果水平,为全面提高法学专业教学质量而努力。 人文社科学院 付晓梅 二00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攀枝花学院学报,不是北大核心。相关信息,可上编辑部官网查看。有详细介绍。祝你好运。

攀枝花学院学报怎么样

攀枝花学院学报,不是北大核心。相关信息,可上编辑部官网查看。有详细介绍。祝你好运。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科学合理是判断一篇学术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的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1]金秋.即兴舞蹈与幼儿舞蹈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戴勤燕.浅论校外艺术教育教研活动的机制与功能[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

[3]张兰.5-6岁儿童自由舞蹈表现特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张晓红.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舞蹈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07)

[5]闫小飞.校外舞蹈教育现状与发展初探[J].内江科技.2009(06)

[6]陈述知.沈亚威歌曲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7]柴亚萍.少儿舞蹈究竟为谁而舞--兼谈少儿校外舞蹈的教育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8]阿斯茹.幼儿舞蹈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9]毕玉娟.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0]杨薇薇.音乐教育在缓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1]苏立.音乐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2]冯蕊.从视听结合到视听融合[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3]金立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学生发展实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4]杨静.音乐剧演唱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5]游嘉颖.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16]翁伟民.试探少年宫舞蹈教育对儿童智能的开发[J].舞蹈.2001(06)

[17]张怡.舞蹈教育与美育--儿童舞蹈教学美育探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18]周仪.中国古代儿童舞蹈的功能类型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19]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兼谈舞蹈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2)

[20]黄明珠.论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21]王宁.略谈基础教育中的舞蹈教育[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22]齐建丽,周艳华.浅析少儿舞蹈培训[J].科技资讯.2006(21)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1]张桂玲.试论我国健身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势[J].鸡西大学学报.2005(06)

[2]蒋桂凤,黄祁平,唐双阳,万艳平.健美操对机体补体活性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3]周涛,夏环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材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4]孙莉莉,黄鸣霞.谈对高校女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1996(03)

[5]李孟军.高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认识情况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04)

[6]孙凌云.对高校俱乐部内健美操教学的初步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5)

[7]陆善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04)

[8]马玉梅.关于高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03)

[9]程小虎,孙竟波,周伟章.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10]马为民.中美(三所)大学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社会学分析--兼论大学生体育意识[D].北京体育大学2004

[11]杨向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12]董金果.蒙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13]袁君秀.苏州市大学生参与低碳体育旅游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4]唐照华,李遵.论健美操的价值观[J].体育学刊.1997(01)

[15]凌晨.高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之管见--首届“大印象”杯全国大学生健身健美操明星大赛调研报告[J].安徽体育科技.2003(02)

[16]章玮.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的调查研究[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17]封雷.高校女生健美操选修课情况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18]陈丽珊.关于拓展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1]王牧华,靳玉乐.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2]顾晓莲.幼儿教师体态语对活动有效性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2)

[3]张银萍.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4]姜美芬.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15)

[5]丁文婷.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6]丁洁.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7]杨晓红.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8]邢羽佳.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9]钟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宋婷婷.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11]王明利.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行为之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12]吴海云.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有效性初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05)

[13]周鹏生.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09)

[14]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现状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

[15]李胜男,岑国桢.生态环境说、人生历程说--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6)

[16]G·德朗舍尔,张人杰.对课堂中口头语言互动的分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2(03)

[17]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02)

[18]许亚莉.交互主体观与幼儿园课程的生态剖析[J].幼儿教育.2003(03)

[19]徐朝,王舟.从非言语语看涵化与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非言语语的调查[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02)

攀枝花学院学报的英文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 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形势与政策的结课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 反思 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反思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思想 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教育力度与取得成效之间不对等的困境。本文拟以独立学院学生为例,从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的外部表现和内部因素出发,通过反思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力图提高社会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识,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健康 发展。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的外部表现

1.诚信缺失负面效应。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教育力度和成效上存在不对等现象。而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是由大学生诚信知行不一引发的。经走访和调查,大学生对诚信普遍持认同的态度,他们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值得提倡的。但是,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上、工作中、生活里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诚信缺失更为突出。独立学院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容易受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些学生,缺乏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思想颓废,缺乏诚信。“从道德心理的角度看,诚信就是一个由诚信需要、诚信动机、诚信行为及相关的心理反馈各因素交互综合作用的动态系统。”良好的诚信意识并不一定代表有良好的道德行为。诚信即使是大学生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但要真正将此行为准则付诸实践还必须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如对方的诚信度、事件的重要程度、自身的利益考虑等等。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才使得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与诚信意识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就是大学生诚信教育不对称性的根本原因。

2.大学生诚信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无论是在学校、社会乃至学生及其家庭重视程度不够,这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处于困境状态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着重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等理想层次教育,弱化了道德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尤其在诚实、守信这种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诚信道德规范教育上力度不够。”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不成熟、不健全,存在着管理与教育的严重脱节,重视专业教育工作,轻视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同时学校诚信教育“各自为战“较多,整体配合少,缺少联动,系统性不足。在 家庭教育 环境下,家长及学生较为重视学生本身 科学 文化 知识的获取,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提高,就业是否理想等,对诚信教育认同和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的内因分析

1.社会“诚信危机”的负面作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文明程度还没有达到完美程度,人们的道德水平的提升滞后社会 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制度、 法律的不完善。相应的道德诚信约束机制不健全,致使社会失信现象屡见不鲜,进而引发以“诚信危机”为中心的社会道德危机。经济上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唯利是图。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监察制度和道德约束体系不健全,市场缺乏了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使守信者未受到应有的鼓励和收益,而失信者未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的分辨是非的界限,形成一块道德灰色地带:失信者的收益高于失信成本,失信者有利可图。这种状况使得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大学生诚信教育必然受其影响。

2.家庭教育的诚信缺失。就目前来看,家庭教育存在诚信教育缺失现象,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年后出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集万千宠爱为一身,家庭教育较为宽松。家长代为做作业、写 作文 现象屡见不鲜。独立学院学生,在高中成绩属于中下游,成绩普遍不好,作弊现象十分严重。家庭教育的诚信缺失是重要原因。一方面,家庭教育基本上是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惟一标准,对道德理念的培养视为可有可无。另一方面,父母自身的失信淡化了教育效果。有些家长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不能成为子女的学习榜样。家长不良的示范、错误的引导使大学生对失信得利逐步产生认同,模糊了诚信和失信的道德界限,与诚信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

3.大学生价值观已基本固定。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的。大学生虽未正式踏入社会,但已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了解了社会。特别是在 网络时代,学生接触社会的 渠道 更为广泛。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难免使部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甚至背离。当前社会价值趋向于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在实际行为中表现为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等。这种以个人物质利益为目的的价值追求、重利轻义的义利观念,直接左右着人们的 经济行为与社会交往。有些大学生是非观念差,意志不够坚定,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影响,价值偏离正确方向。在处理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时,以有利于自我为中心,可以不惜牺牲诚信道德准则为代价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实现价值的 方法 ,助长了不讲诚信风气的形成,严重阻碍了思想 政治工作中诚信 教育的开展。

4.高校自身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诚信环境相对较好,但也并非是一尘不染。有些高校自身的一些不诚信行为,与大学生诚信教育形成悖论。有些高校管理领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和漏洞,如在招生中的暗箱操作、各类评优中的不正之风、学术研究中的失信、学术腐败等等。一些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也存在着工作松散、制度执行不力、监督不力现象,这就给一些不诚信的大学生带来了可乘之机,让失信有了得意滋生的空间。这些负面“示范”,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蔓延,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的反思

1.高校的诚信教育能否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诚信观的形成是要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而诚信教育的实施时间越早对学生的诚信观形成的作用越明显。“我们的德育是倒金字塔的,幼儿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小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中学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进行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说明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没有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认知 规律和心理成长规律,而导致大学生在认知上存在缺陷,导致诚信等道德问题的存在。大学生就像一张被社会上的种种虚假现象涂抹过的一张白纸。而让处在学校教育顶端的高等学校承担起“人之初”就应该重点从事的诚信教育,弥补诚信教育的先天不足,使白纸上已经存在的代表诚信观的线条回到它应该的位置上,这本身就是事倍功半的苦差事,也注定了高校的诚信教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而不能彻底根除。

2.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困境

从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困境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困境,必须具备相应的外部因素。第一,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依托社会大环境。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同时,培育社会诚信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在法制和道德上对诚信问题加以约束,形成奖惩分明的社会诚信氛围。第二,诚信的家庭氛围。家庭的对学生的诚信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要用自己诚信的言行、高贵的品质影响学生,带动他们成长进步,形成将诚信的家庭氛围。第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诚信道德观念的形成的养成要从小做起。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无疑是诚信教育的最佳选择,大学生诚信教育才会事半功倍。第四,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要想走出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必须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全面的、和谐的德育观。“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和谐德育过程中已经不可能截然分开,应该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成多经纬、多频道、多方位的德育组织网络,做到目标一致,相互沟通,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相互联动,形成合力,打一场持久的德育‘攻坚战’。”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必须具备以上几个因素,形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的诚信教育观。细细的对照各种因素,我们才发现,目前这些外部因素都不具备,大学生诚信教育很难走出目前的困境。

3.大学生诚信 教育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继续存在,总体上说,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是全面的、和谐的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应该诸多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放弃努力。具体而言,独立学院更应进行诚信教育:首先,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现象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必然存在的直接原因。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集中学习的地方,是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修正不良观念和意识的理想环境。虽然,大学生诚信教育成效不尽如人意,但是,起码收到了一定成效。其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效用还没有完全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制约其效用的发挥。尽快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迫在眉睫。再次,高校教育处于学校教育的最顶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期学校教育的不足。

参考 文献:

[1]沈绮云,姚晓波.高职院校学生诚信心理调查及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2010(10).

[2]张其娟.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02).

[3]刘兴华.论高校诚信教育难的原因及对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形势与政策的结课论文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科学合理是判断一篇学术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的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1]金秋.即兴舞蹈与幼儿舞蹈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戴勤燕.浅论校外艺术教育教研活动的机制与功能[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

[3]张兰.5-6岁儿童自由舞蹈表现特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张晓红.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舞蹈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07)

[5]闫小飞.校外舞蹈教育现状与发展初探[J].内江科技.2009(06)

[6]陈述知.沈亚威歌曲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7]柴亚萍.少儿舞蹈究竟为谁而舞--兼谈少儿校外舞蹈的教育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8]阿斯茹.幼儿舞蹈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9]毕玉娟.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0]杨薇薇.音乐教育在缓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1]苏立.音乐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2]冯蕊.从视听结合到视听融合[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3]金立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学生发展实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4]杨静.音乐剧演唱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5]游嘉颖.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16]翁伟民.试探少年宫舞蹈教育对儿童智能的开发[J].舞蹈.2001(06)

[17]张怡.舞蹈教育与美育--儿童舞蹈教学美育探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18]周仪.中国古代儿童舞蹈的功能类型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19]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兼谈舞蹈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2)

[20]黄明珠.论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21]王宁.略谈基础教育中的舞蹈教育[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22]齐建丽,周艳华.浅析少儿舞蹈培训[J].科技资讯.2006(21)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1]张桂玲.试论我国健身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势[J].鸡西大学学报.2005(06)

[2]蒋桂凤,黄祁平,唐双阳,万艳平.健美操对机体补体活性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3]周涛,夏环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材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4]孙莉莉,黄鸣霞.谈对高校女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1996(03)

[5]李孟军.高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认识情况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04)

[6]孙凌云.对高校俱乐部内健美操教学的初步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5)

[7]陆善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04)

[8]马玉梅.关于高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03)

[9]程小虎,孙竟波,周伟章.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10]马为民.中美(三所)大学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社会学分析--兼论大学生体育意识[D].北京体育大学2004

[11]杨向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12]董金果.蒙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13]袁君秀.苏州市大学生参与低碳体育旅游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4]唐照华,李遵.论健美操的价值观[J].体育学刊.1997(01)

[15]凌晨.高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之管见--首届“大印象”杯全国大学生健身健美操明星大赛调研报告[J].安徽体育科技.2003(02)

[16]章玮.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的调查研究[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17]封雷.高校女生健美操选修课情况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18]陈丽珊.关于拓展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1]王牧华,靳玉乐.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2]顾晓莲.幼儿教师体态语对活动有效性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2)

[3]张银萍.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4]姜美芬.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15)

[5]丁文婷.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6]丁洁.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7]杨晓红.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8]邢羽佳.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9]钟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宋婷婷.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11]王明利.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行为之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12]吴海云.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有效性初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05)

[13]周鹏生.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09)

[14]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现状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

[15]李胜男,岑国桢.生态环境说、人生历程说--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6)

[16]G·德朗舍尔,张人杰.对课堂中口头语言互动的分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2(03)

[17]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02)

[18]许亚莉.交互主体观与幼儿园课程的生态剖析[J].幼儿教育.2003(03)

[19]徐朝,王舟.从非言语语看涵化与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非言语语的调查[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02)

  • 索引序列
  • 攀枝花学院编辑部
  • 攀枝花学院学报投稿
  • 攀枝花学院学报点评
  • 攀枝花学院学报怎么样
  • 攀枝花学院学报的英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