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我有一篇现成的,保证原创,价格合理,有兴趣就加我好友吧。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学前 教育 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本,供大家参考。

《 中职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师风的培养 》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 儿童 、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是我国现阶段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这其中把师德建设作为主要的任务来抓。教师的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这是教师的一种职业自觉行为。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就能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师德的核心内容就是“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此,中职师范院校要培养优秀幼教人才,就要建立完成师德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幼儿教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建立师德教育体系

学校是学前教育师范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学生在校能够受到物质 文化 和精神文化的熏陶,因此,应该建立师德教育体系,确立学生的师德目标,让他们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师范生在学生时代就要有这样崇高的教育信念,然后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去实践。但是实践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制定学生过程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比如兴趣、 爱好 、学习差异、年级差异等,都要考虑进去,然后逐步建立实施规则。将师德体系内化成学生行动的指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师德师风的目的。在落实学生阶段行师德目标时,我们让刚入的学生签订《师德建设目标 责任书 》,让学生明确在思想和行动上该如何做,让师德建设更高效;让高年级即将进入幼儿园工作的学生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自查自纠表》,让学生对着自己的情况,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师德要求,从而查漏补缺,弥补自己在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足。因此,建立师德教育体系是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通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制定,然后让学生进行师德实践与自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师德师风,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德育素养。

2有效开展德育课堂

学生的师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还是在课堂教学,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德育课堂也是一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升德育课堂的实效,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因此,为了有效开展学前教育示范生的德育课堂,进行了三方面的努力。首先,以“师德常识”为纲,开发校本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其最大作用就是以学校实际入手,让课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德育课程也是一样,我们要根据师德的内涵,把学前教育和职业结合起来,挖掘德育教育的功效,编制学校的校本课程,从而提升德育课堂的实效。其次,创新德育课堂。“师德常识”是一门公共课,是以理论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往往采取的就是讲授的 方法 ,学生只是听课,缺乏实践案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而道德知识,不仅仅是知道是怎么回事,同样要知行合一。因此,教师只靠讲授教学内容是不行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才能理解师德要求的含义,并落实在实际行动当中。比如,在德育课中,教师要根据理论知识,提前进行相关案例的整理,以便于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实践去理解师德理论知识。然后,改进考评制定。以往德育课程的测试主要是卷面考试为主,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考察学生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但是,卷面考试不能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以及他人的评价,已经开展德育活动的表现等为参考依据,综合评价学生的德育素养。采取灵活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自己的德育素养,从而完善自己的师德修养。最后,建议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师德方面的课程,都是以师德常识性的课程进行的。由于职业道德的范围比较宽泛,我们要抓住当前主要的问题,开展实用的课程,职业道德规范除了开展师德常识外,还要进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这也是当前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当务之急,学生要了解自己,了解专业,才能向着自己的目标去迈进。笔者在课程中让学生知道劳动者应该具有一定的素养,如何求职、如果发展职业生涯等内容,这些都是与职业道德有关的,人的“三观”教育要渗透到方方面面,通过不同的课程、不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师德修养。

3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 言行举止 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可以说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是学生师德教育的前提。但这不仅仅是限制于某位教师,而是教师这一个群体。我们要为学生做好表率,发挥正能量。因此,对学生的师德教育还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我们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提升学校教师的师德修养,用教师影响学生,做到言传身教,这样比说教更有效,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意识,通过课堂教学中把师德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教育学生,学生就会感同身受,从而理解职业道德方法的思想和概念。其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师德教育环境。学校可以邀请幼儿教育方面的专家举办师德讲座、师德知识竞赛和社团活动等,把师德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教师职业道德观,并把师德建设落实好。

4规范学生实习教育

中职师范学校一般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要在最后一学期离开学校,到幼儿园去见习,这也是师范学参与幼儿实践教育的重要阶段,可以把自己的学到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丰富自己的从教 经验 。但是一些中职学校没有足够重视,往往要求 毕业 生自己去找见习单位。这样就不利于师范生的发展,因为他们只是具有了理论知识,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还是需要老师实时指导,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从而有利于师范生尽快进入幼儿教师角色。因此,学校应该规范学生的见习教育,学校要联系实力强的幼儿园,还要安排见习指导教师,并指定见习规定,若实习教师发现师范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比如,师范生没有爱心,体罚幼儿,这样就违法了师德,指导教师除了要及时教育,还有把情况如实的反馈给学校,由学校来对学生毕业进行鉴定。规范师范生的见习规定,是给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做最后警告和保护,希望指导他们如何搞好本职工作,牢记师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总之,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师德、师风的展示,而学前教育的师范生就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让他们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才能无愧于教师这样的职业。教师言行影响到幼儿教育,儿童具有天生的模仿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未来教师的德育素养的培养,这关系到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于当前社会复杂性,出现了各类事件,这也充分体现了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德才兼备的幼儿教师的迫切性。

作者:沈英萍 单位: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筠,李静,张芬.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途径和 措施 ——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5):43-44.

[2]张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以上饶师范学校为例[J].学园,2015,(14):158-159.

《 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

摘要: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关键,是基础。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对学前的教育起着教育、指引、推进的积极作用。由于人们对教育越来越关注,我国的教育管理体系的工作重心内容就是日益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的管理体制还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且提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改进方法,以期改善我国学前教育现状。

关键词: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问题;挑战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同时学前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家长们更重视孩子的成长,所以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

一、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应对的问题

1)学前教育的一些机构设立不明确。在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设立并不是很明确,设立的机构标准并不准确,在一些机构中人的数量较多,还有设立机构的性质,一些机构的状况都不是很详细,所以我国设立的学校教育机构随意性非常大,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是不同的,所以在设置机构和机构人员的方面上有很大的冲突,不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的设立会严重阻碍学前教育的发展[1]。2)由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体制的作用不明确。由于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从以往的计划性经济已经转变成为了市场型经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曾计划过办理学校的思想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现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了,所以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化。由于我国现在的教育管理体制制度非常不健全,并且现在的教育事业也呈现了不断下降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我国的政府进行有力的指导,指导在这种经济状态下如何发展教育事业。我国在2010年曾颁布过《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准确的指出来由政府指导的学前教育。但是现在还无法明确该如何用政府来指引学前教育体制的改革。3)法律的监督机构不是很确全。现在,我国的监督机构并不是很全面,尤其是学前的教育质量方面的监督更是不全面。我国其中一部分省份已经明确制定了一些相对应的国家办立幼儿园的分类,并且也具有很严格的监督机制。但是这些措施方案只是针对一些国家办立的幼儿园而进行的措施,对于大部分的私立学校这些监督机构并没有完全实施,对实施监督系统并不是很完善。在这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缺少法律的监督和控制,这些方面主要表现在,学前管理教育的监督并不是很全面,监督的一些标准并不是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监督的机制并不完善。然而根据现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现状来看,国家设立的幼小儿学员在不断的完善监督和法律效力,而民间办的幼儿园的数量在不断扩大,并且办立这些学校的监管范围也是在不断扩大,由于幼儿园办立的越来越多,则法律监管的漏洞则越来越多。所以我国在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中法律要加大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的监督手段。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办法

(一)解决办法

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在学前教育体制中并不是很完善,所以要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就要完善法律的监督,用立法来保障和促进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是现在我国政府的中心内容,用法律的方法来帮助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能够解除掉我国学前教育的很多问题。但是由于部分的地区采用一些措施来发展学前教育的作用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中法律的效力还是很缺乏的。所以,要管理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就要做出完善的法律制度,也必须要知道政府的责任和职责所在,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方案,面对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我国还要加大力度的进行财力补充,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水平的高峰。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便是要求政府不断的发挥主体地位,不断的完善并发展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且还要根据情况来设置适合的人员需要和机构配置要求。这些要求是能否发展好学前教育体制管理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进行实际的管理操作中,我国政府投入的资金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国在教育当中所花的经费很多,但是还需要投入更高的资金,但是在建设教育过程中,资金经费已经明显显得不够用。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经济的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我国只有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投入充足的费用,才能够让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体制具有充足的物质动力。只有加大学前教育制度管理,才能够提升整个教育界的水平发展[2]。

(二)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

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教育发展的事业关注度的不断加重,而且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出台了很多新的关于教育政策的方针,这些方针要全部落实到全国各地区,大到城市小到乡区,要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就要从根本做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进行良好的教育管理体制,要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发展空间,提高学前的教育质量,是首要任务。在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政治方面的因素,经济方面的因素,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是来自于更优秀的国家不断的发展,并取得优秀成果。这样看来,能够带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增长,就是要靠取全方位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水平普遍提高,但是还有很大部分的人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幼儿园,导致了现在的很多小孩子无法到幼儿园上学,耽误了自己的发展。并且有些幼儿园的学费对比其他幼儿园的学费是很贵的,这些都是因为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还有一些黑心校园用一些优势条件取代了很多正规学校,这些都需要我国的监管和政府的有力指导。

三、结语

要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就要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并要求政府要对学前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我国要不断创新管理教育体制,不断健全政府关于教育的机构,同时还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这不仅仅是我国教育的管理体制的发展目标还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这也更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努力成果。要不断增强学前的教育管理,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好的学习发展环境,从而促进其未来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唯一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晓波.当代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分析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3.

[2]王优娟.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J],教育界,2015,07.

《 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及路径选择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相关部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愈来愈高。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也随之成为时代的大背景,而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更多人士的关注。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免费学前教育实施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

关键词:学前教育;免费教育;可行性;路径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和背景。几年前,倡导学前教育的政策出炉,部分学者也顺势提出了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举措,并且建议“在经济条件、教育条件成熟的地方,可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范围相对较广的城市或地区作为进行免费学前教育的试点,然后循序渐进地推广。”

1.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非常重要,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具有全面性和前导性之作用;同时学前教育又是人生教育的起点,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从长久看,学前教育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不可估算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前教育的经济回馈相对较高,社会效益是无法估计的,在整体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有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解析

2.1个人缴费和政府投入

免费教育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个人缴费,二是教育机构经费。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家庭缴费要减免,就要得到教育经费的支持,其中心问题是经费问题。所以,这就涉及到很多问题。免费学前教育所减免的对象是谁,减免的费用有哪些,减免的费用是多少,这些经费有谁来支持,投入多少等。免费学前教育的实施,需要政策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清晰明确的设计。

2.2免费学前教育群体的选择

制定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首先要确定享有免费学前教育的对象和依据原则。实施免费学前教育所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资助对象的范围、经费投入的范围,其所反映出的是特定社会价值取向。在免费群体选择上,现行的政策有两种:一是将所有的幼儿园幼儿纳入其中,其条件是入读的、经过注册的、合法的幼儿园幼儿都有权利接受免费教育。这一政策可以理解为,不管户籍是否在本地、也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管入读的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不管家庭经济条件怎样,只要年龄在3~6岁的适龄儿童就都可以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这种免费学前教育制度,不分户籍、不分儿童所就读的幼儿园的体制、不分家庭经济水平,一律均等,没有差别。它体现的是免费学前教育的一律平等原则,充分体现了其公共性与公益属性。可是,这种制度涉及的范围广,投入的费用较多。二是特定群体优先。即使限制了户籍的所在地,限制了适龄儿童的年龄,但对其就读的幼儿园的体制不设限,例如山西省长治县。还有限制了户籍所在地,限制了幼儿园的体制,并限制了幼儿的年龄,如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对于学前免费教育的制度。不难看出,一些地方政策对免费的学前教育进行了差别对待设置的原则。从户籍、城乡、幼儿园的性质、学前教育儿童的年龄上进行了规定,规定中的条件有的是一个,有的是多个,适龄儿童可以根据其标准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这种制度,减小了免费规模的同时,也使在此方面投入的费用减少。如果免费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和社会公平的关键,便是哪些群体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在资源分配上,如果弱势群体得不到免费学前教育补偿,那么儿童的地位差别可能会因此而加剧。

3.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3.1财政与教育支出比例

这些年,对于教育,我国的经济投入比例不断增大,而且每年都比往年不断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我国在教育方面投入了14500.74亿元,2009年,我国投入了16502.71亿元,不难算出,两年内我国在教育上就增加了13.81%;2010年,教育经费为19561.85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18.54%。2006年,我国平均每人在教育上投入了42美元,和印度相比,多投入24美元,俄罗斯人均投入教育费用267美元,相当于我国的6.4倍;美国每人投入的教育费用为2684美元,比我国高出63.9倍。如果把人口算在内,以人均GDP作比较,我国人均公共教育在支出上只有人均GDP收入的0.82%,印度是0.92%,俄罗斯是1.87%,巴西为2.29%,由此得出,我国的教育投入与别的国家有差异。但由此可以看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占国内总值的比重有着很大的延展性。

3.2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投入的分配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经费在所占的比例一直在1.2%-1.7%之间,这个比例说明我国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分配比例非常少,远不如其他教育投入的多。据统计,2011年我国各类教育经费在总财政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高校比例为20.21%,其他类教育费用为15.95%,学前教育费用为1.67%。从这几个数字中不难看出,学前教育经费所投入的比例非常小,与高校投入和其他教育相比,还不到其1/10。2005年,美国在学前教育经费上的投入比例为5.8%,瑞典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比例为8.5%,荷兰的投入为7.3%,匈牙利的投入为15.3%,西班牙的投入为13.1%。从这组数字中很容易得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学前教育投入远没有这些国家高。通过以上对比,很明显地看出,我国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偏低,而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投入偏高,这说明我国在教育投入分配比例上,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学前教育经费比例的提高有非常大的空间,这也为我国实施免费的学前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4.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路径

4.1按年龄、群体、项目逐步实施

免费学前教育制度的实施,在设计路径上要合理,还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项目逐步实现。免费学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实施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其一,要有雄厚的财力;其二,要要众多的人力;其三,还要有强大的物力。没有这些条件的支持,免费学前教育恐怕难以实施。如果要全面实施学前免费教育,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有些国家已经实施了免费学前教育,纵观这些国家,其在对政策和实践发展历程就能够发现,多数是先将学前教育免费一年,然后再逐渐增加年龄范围;先让处于弱势中的群体享有免费教育,再逐步推广扩大,最后免去全部幼儿教材费用。实际上,免费的学前教育得以实施,其过程要有条不紊,不断增加免费类别,享受免费学前教育的人群也要由少到多,先小范围,再扩大;在公共财政投入上,其力度也是一点点加大,使其发展进程由点到面,有局部到整体。根据我国实际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将其与我国儿童人口基数相结合,在实施免费学前教育时,不适合采取全面推进、一下子到位,应该因地制宜、循规蹈矩,按年龄、按群体、按项目逐渐扩展。哪个地区有条件,就以此为起点,先让农村适龄儿童享有此待遇,在扩展到城市,学前教育先实施一年免费,然后逐步扩展,免去所有儿童学前教育的所有费用,这是比较可行的路径。

4.2科学合理的经费投入

免费学前教育以国家的经济投入为基础,以科学合理的制度为保障。现有免费学前教育中,多数为县级财政投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从而使政策不完善、流动儿童不被接纳。这些困难的发生均源于国家在教育费用上的投入不够。儿童发展和学前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经费保障机制设置上,要遵循其规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基础,根据幼儿园的班级规模、环境设置、设备材料配备、教师配备等标准进行投入,从而达到满足幼儿园正常教学的基本需求。同时,要科学地研制学前教育办学标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并为政府提供投入标准的科学依据。

5.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施免费的学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机制保障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从有条件的地区开始,按照年龄、群体、项目的顺序进行逐渐扩大和推广,先实施一年的特殊群体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再扩展到所有适龄儿童都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先从实施一年的免费教育,再逐步增加年限,一直到学前教育全部免费,即由“点”到“面”地将免费的学前教育逐渐地进行推广扩大。

作者:李梦媛 单位: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月娟,杨毅,刘敏.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能性与路径选择[J].教育学报,2014,10(3):89~93.

[2]海鹰,蔡迎旗.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时代金融,2013,(4):211~217.

[3]潘月娟,杨毅,刘敏.我国农村地区实行免费学前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5,(7):57~63.

[4]但柳松.农村学前教育挑战、机遇与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0,(3):51~53.

[5]张鸿,王艳霞.从“宁陕模式”看免费基础教育的可行性[J].教学与管理,2013,(2):3~5.

有关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本推荐:

1.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

2.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4.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 学前教育本科论文范文

6.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

7.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8.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学前教育方面的研究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指导作用。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学前教育毕业设计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摘要:

在改革开放经济复苏的社会中,我国发展的脚步快速稳健的大步朝前,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所以,在对物质的需求标准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时代在发展,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造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幼儿的教育教育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文本以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解析为主题,针对我国幼儿教育目前的现状以及在幼儿教育教学事业上所需要作出的改进,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保证了幼儿与小学教育衔接,为我国未来的教育发展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

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节奏,在社会中对人才的需要上看,教育要从根本入手,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中,幼儿的早期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的重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才的培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才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人才的教育要从幼儿时期着手,重视幼儿综合能力的教育,当前,国际教育教学部门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方式都在积极的探索和发现,因此,在我国国内,幼儿学前教育也逐步走向正规化,作为我国首要教育重点将全面进行改革。在幼儿教育中,教育学者应当首先了解幼儿面对学前教育的心理和态度,并且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幼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也较成年人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能力,并且幼儿在性格上有较为明显的可塑性,所以,具备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对我国幼儿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我国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已经与国际接轨,在西方的各大国家普遍开始关注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教育特别提到了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是一切发展方向的根本,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全部掌握在幼儿未来的发展前途中。在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正式施行是在20世纪末,但是,在当时我国的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在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1.1当前的教育相关学者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被深入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享受的标准在不断的提高,而相对应的,对于子女的在接受教育上的问题上逐渐开始重视,这也就涉及到了幼儿教育的根本和关键所在。这种重视的形成,对于我国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具有极大的帮助。由于社会上的教育形式繁多,鱼龙混杂,从而导致了部分家长在对子女学前教育的意识上出现了偏差,一味的注重课堂教学将学习成绩看的很重要,重视孩子的理论学习能力同时,被家长忽略的不仅是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早成长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早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对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充满好奇的心理,在幼儿进入这个可塑性极强的成长阶段,教师和家长要进行及时沟通,对孩子的行为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在孩子未来的生活中引导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1.2在我国,幼儿的学前教育缺少系统的管理体系和教学保障:政府精简政策的出台,部分区域的教育相关部门对幼儿学前的教育教学的重要意识还没有被深入的渗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中,幼儿学前教育不能被相关部门所重视,从而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更甚者,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工作,由于教育工作上的忽视,造成幼儿学前教育地区化,或是空白化,在当代发展形势下,幼儿教育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提高,将对当地幼儿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在幼儿学前教育发展上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根据时代的需要,教育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在日益严格,由此,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进行改变。在新时代开启的同时,教育相关学者意识到,教育要从根本着手,在教育的整体理念中,教育不仅要对幼儿在知识和实践技能上进行相关的培养,并且,还要对幼儿的创新思维进行积极有效的开发,使幼儿在接受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对事物进行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创造。这样以来,幼儿在面对未来学习生活所出出现的困难时,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使幼儿在教育中塑造完美的言行举止。

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时将开发智力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中:学前教育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的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思想,这种教学经验的诞生,有益于幼儿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在培养幼儿的语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正面教学,比如,“我爱祖国,我爱学习”等等,以贴近幼儿生活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对语言的学习中感悟情感。

2.2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培养良好的'品行素质: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教师能够有效的将正确的道德品质灌输于学生的思想中,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的需要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幼儿的学前教学中不需要死板的课本和枯燥乏味的课堂,相反,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却能够有效的打开幼儿的心扉,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寓言故事的情节作为教学的载体,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在《守株待兔》的故事中,教师为幼儿讲述以为农夫在田中干活,偶然间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了大树上,于是,农夫美美的大餐了一顿,从此,农夫日夜守在树旁希望能在等到兔子撞上大树,从此荒废了农耕。在教师绘声绘色的对故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深切的明白,在生活或学习中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由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个道理对幼儿的生活习惯进行规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幼儿学前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水平两大方面,所以,在幼儿早期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的把握好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辅助指导的环节,在学前教学中,较比更高等教育的方式,更要将教学做到细致化,只有充分的将幼儿的实际情况与优质的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智慧与多变两种具有矛盾性质的教学方式进行融合,才能对幼儿教学模式的优化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学前教育教学质量上,需要教师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以及创新的思想,综合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从而使幼儿在学前课堂教学中更好的接受知识的传授。总而言之,在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苦心研究中,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为之而不断的努力,为国家的未来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近年来,学前 教育 专业被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它的发展备受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水彩画教学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结合实际,给学生创造“学来容易”之感;选择练习,给学生创造“画来顺手”之感;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学来愉快”之感;增强信心,让学生有“喜获成功”之感;“画无定法”,教学也无固定 方法 ,只要不违反教学原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教育机智,把美育渗透、能力培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到知识、练就技能、提高素质。

关键词:水彩画教学;学前教育;教学方式

水彩画教学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色彩的主要科目;水彩画工具简便,利于普及,适合作为美术学科的色彩基础课,是一门技法技巧性较强的学科,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然而,近几年受“高中热”的影响,我校生源素质急剧下降,大多数学生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厌学情绪十分严重。美术在学生心里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加之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正规上过水彩画课,导致学生对水彩画缺乏认识,美术基本功很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水彩画很难很刻苦,不愿上水彩画课;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不妥,不能使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兴趣,内容过难,要求过高,不易理解,甚至受到教师过分的指责、批评、挖苦,导致学生对水彩画学习失去信心,逐渐产生逆反心理,使水彩画教学无法进行,甚至搁浅。针对学生这种现状,如何做好水彩画教学呢?经过实践探索,我将自己的教学方法 总结 如下:

一、结合实际,给学生创造“学来容易”之感

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水彩课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控制难度,调整节奏;先从了解色彩基础知识,掌握水彩颜料的特性入手。通过练习把颜色涂平、加水逐渐变淡、重叠产生混合色,颜料多加水会自然渗化等内容,学生在轻松状态下了解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和加水渗化的特性,同时初步掌握水彩画的关键是时间和水分的把握;然后练习 素描 淡彩,就是利用铅笔或钢笔在画好素描稿的基础上根据色彩变化规律略施淡彩;最后过渡到水彩画单个物体、多个物体练习,先临摹再写生,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水彩画不好学,那么难,不会画了,学生能在自觉不自觉中独立完成较好的作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增强了自信心,感觉到学画容易了。

二、选择练习,给学生创造“画来顺手”之感

课堂练习中,设计几套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接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进行练习,这样画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之后再适当增加习题难度,使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感到画起来顺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加强美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途径,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选材,参考幼儿读物或 儿童 连环画等材料,进行色彩临摹,经过大量临摹练习,学生收获很大,不但提高了水彩画表现技法,还提高了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造型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和幼儿园环境设计布置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

三、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学来愉快”之感

根据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启发学生的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把作画当成一种快乐的追求和精神上的享受。如色彩渗化这一节课中,由于不同颜色在纸面上在水的作用下会自然融合在一起,产生绝妙的变化,色彩鲜艳,趣味无穷;教师只演示基本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及绘制要点,通过语言和画面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时并能积极投入到练习中,在练中学生会有成功感,同时遇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可以尝试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实验、练习,每个学生都不厌其烦地画了好多张、好多遍,最后选取几张自己满意的并裁好粘贴在画面上,在剪贴中,学生又进行画面形式美术探究,有的剪成圆形、有的剪成花朵形、有的剪成棱形的等,形式多样,千变万化;能体现出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的愉悦心情。学生的能力在这种愉悦环境下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增强信心,让学生有“喜获成功”之感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即使是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免在学习中出现挫折,特别是后进生,总认为自己没有美术方面的天赋,怎么学也不会画,画不好就产生自卑感,所以,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增强信心,经常以“再画一张试试”、“下一张一定能成功”、“你一定行”、“一定能成功”等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水彩画技法“撒盐法”一课中,崔凯同学美术基础较差,做了两张均没有撒盐的特殊效果,这时他有些灰心,于是我鼓励他“再画一张试试”,结果第三张画果然成功了,并得了95分,他心里非常高兴,获得了成功感;其他同学发现自己的作业不够理想,也纷纷重画,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学生有了成功感,对学习美术增加了动力,增强了信心。“画无定法”,教学也无固定方法,只要不违反教学原则,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育机智,把美育渗透、能力培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到知识、练就技能、提高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美术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天祥,赵友萍,著.写生色彩学浅谈[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罗猛省.中韩师范美术教育比较谈[J].中国美术教育,1999.5.

[3]青柳三郎,著.白晓彦,申彦奎,译.儿童绘画指导[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摘要: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写作等语文的应用能力,能为他们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开发能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教学资源,构建完善的课外延伸教学体系以拓展学生视野,结合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语文能力训练,改革目前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语文能力的考核。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语文应用能力

一、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教材是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选用的大学 语文教材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根据选文内容的接近来进行归类,“以精美 文章 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学生 文化 素质的主要目的”[1];另一类是是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或体裁不同来编排,力图通过对文学史的梳理提高学生对文学发生发展及各类文体的认识。这两种编排方式各有优势,但都有过多关注大学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而忽略其基础性、工具性的缺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充分利用原有教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利用有限课时,灵活处理教材,淡化学科本位,彰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促进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语文应用能力。以徐中玉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在讲解唐诗宋词等韵文体文学时,除了以经典篇目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外,可以适当介绍诗词的韵律和节奏,适当让学生参照古代诗词用韵规律和节奏来学习创作儿歌等幼儿文学作品;在讲授《垓下之围》这样的历史 散文 时,在让学生在感受司马迁、项羽的人格魅力的同时,可以把重点放在古代叙事文体人物描写重在细节而不在心理等文学规律上,让他们在写作中借鉴;在讲解《谏逐客书》等古代散文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公文也可以写得如此有美感,让他们在借鉴李斯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用白话文创作一篇公文作品。总之,使用教材的时候,要在不牺牲审美目标的前提下,尽量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职业需求。有研究者感慨:“基本上还没有‘适岗’‘适合专业’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用的大学语文教材。”[2]但教材不是万能的,即使有了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材,也不可能适应所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内外资源,多方面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增添一些有专业特点、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如古代文学可增加古代神话、 传说 ,现代文学部分可增加叶圣陶、郑渊洁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外国文学可增加安徒生、拉格洛夫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同时,在开发课程资源时,也应充分考虑当地文化资源,以作者所在的四川地区为例,可以将学生们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三国文化以及李白、杜甫、扬雄、苏轼、郭沫若等文学名家留下的遗迹、传说等作为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既能让学生感受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通过布置实地调查 报告 、小论文等作业的方式,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二、开展语文大课堂,拓展学生视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仅仅依靠几十个学时就能取得明显成效。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程本身,而应从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也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语文大课堂,构建一个融文学、交际口语及实用文写作于一体的较完善的课外延伸教学体系,以便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使大学语文走向更为广阔的大课堂。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学校网站上开辟“大学语文教研网”,设置“教研新闻”“网络课程”“优秀影视作品”“学生自作”“经典篇目研读论坛”“人文讲坛”“视频资料”等栏目并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使之成为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重要阵地。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以弥补大学语文课时少、针对性不足等缺陷。如为满足部分学生提高阅读、欣赏水平的需要,开设“名作欣赏”“儿童影视赏”;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开设“实用写作”“儿童文学写作”;为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对社会和自我推销的能力,开设“ 演讲与口才 ”“实用口才”等。三是开展“人文讲坛”活动,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名家文学讲座视频,邀请校内外专家组织文学专题讲座,用贴近现实、观点新颖的讲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将语文大课堂与学校艺术节、读书月及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等相结合,为学生拟定阅读篇目,加强对学生写作、演讲、 辩论 、墙报、朗诵、讲 故事 等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办好校报文学栏目,指导学生办文学社团刊物,推荐优秀学生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习作。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断拓展学生视野,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同时,把大学 语文知识 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结合实践环节,加强能力训练

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而是与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双轨课程体系”[3],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技能实训、幼儿园教育见习、幼儿园专项教育实习、幼儿园顶岗实习等四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层次和环节[4]。在这四个环节中,教师口语、歌曲弹唱、讲幼儿故事、教案写作、说课、幼儿园语言教学等内容都与语文应用能力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学生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不断加强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例如:在听的训练中,除了基本的听辨能力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针对不同群体(如幼儿园同事、家长、幼儿)时的聆听技巧和相关礼仪。在说的训练中,除 自我介绍 、讲幼儿故事等常规训练外,还要把学生放在模拟或真实的幼儿教育活动情境中,通过应聘 面试 、与家长或幼儿沟通、说课等形式,深刻理解不同的说的方式以及声音的轻重缓急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读的训练中,除了要多读儿歌、幼儿诗、童话、科学文艺等幼儿文学作品,加强自身阅读理解能力外,还要学会通过具体作品挖掘幼儿文学独具的稚拙美、纯真美和荒诞美,学会恰当使用朗读、讲解、表演等方式指导幼儿进行文学阅读。在写的训练中,除了要学会说课稿、教学计划、见习 实习总结 、听课笔记、教案的写作之外,还要全面掌握幼儿文学作为“人之初”文学的基本特点,学会各类幼儿文学体裁的创作和改编。当然,在加强学生训练的同时,也要求大学语文教师要学习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充分掌握幼儿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如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幼儿文学作品、歌曲,要指导他们正确理解意境,分析音韵、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在教师口语方面,要指导他们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形成富含人文情感、富有幼儿情趣、能彰显师表风范的优雅的职业口语;在学生见习过程中,可指导他们如何听幼儿语言教学课,如何作听课笔记;在教育实习中,要加强对教案写作、说课、上课的指导。可以说,语文应用能力贯穿在整个实践环节中,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因此,结合实践教学,加强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将来更好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四、更新评价模式,注重过程和能力考核

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都需要一套相应的评价机制。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主要采用试题考试的方式,试卷内容主要由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语文基础知识或再加上某一方面的写作题目组成,评价方式单一、可信度低,对学生平时的创造性表现以及语文应用能力难以有效评价。梅健对重庆21所高校的调查表明:“考试分数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一般情况下,为了方便学生就业,只要选修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师最终会给学生一个体面的分数,而这个简单的分数并未能真实反映出大学生掌握和运用母语能力的实际状况。”[5]同时,这种评价模式也难以有效的促进师生和大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评价模式,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一是化整为零,采用多次测试的方式代替目前单一的试题考试方式,例如可以采取月考的方式,每月对所学某一方面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这样既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又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二是把考试重点由基础知识变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语文应用能力,把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职业口语能力、幼儿文学解读能力、幼儿文学作品创编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并分次考查。三是教师评价、 学生 自我评价 与学生间评价相结合,在每一个评价环节科学制定三种评价的比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在思维过程和能力的养成,弥补单一教师评价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卓霞.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2):152-153.

[3]王建华,唐敏.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5):29-32.

[4]蒋荣辉.学前专业“一体两面四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164-166.

[5]梅健.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4-128.

摘 要: 儿童早期潜力发展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时期,需要好好把握,孩子的发展是一维的、不可逆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种育人艺术,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把握好学前教育方向,走出学前教育的误区,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 早期潜力教育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一句话。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养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将对幼儿日后健康成长和身心发育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将直接影响幼儿一生的品格与行为。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社会其他群体不具备的优势,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得很好,对幼儿早期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良好的第一教育,则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树立“德智并举”的学前儿童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各种行为习惯,在日常养成教育中教给幼儿对待人生的基本准则,培养幼儿对人生的良好心态和积极态度,这些最为重要,家长对儿童的学前教育必须与儿童独特的 学习方法 相适应,让儿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只有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懂礼貌、讲文明、尊敬长辈、有爱同辈的好孩子,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比较完美的人。

二、坚持理智施爱、严而有格的学前儿童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孩子时除关心和热爱孩子外,需要理智地严格要求孩子。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发展。首先,家长在教育实践中要做到理性施爱。家长通过无私的爱感化孩子,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对其进行教育,既不拔苗助长,又不放任自流,既不一味溺爱,又不过分限制、压迫孩子,而是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爱。其次,家长要做到要求适度。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但严格要求不等于过度苛刻、不合理的要求,而是从教育目标出发,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再次,家长要做到严爱结合。严要出于爱,严要合理,爱要适当。

三、培养学前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为大多数家长所忽视,幼儿不仅参加劳动的机会少、劳动技能差、自理能力不足,而且劳动观念淡漠,表现为不爱护公共财物、浪费粮食、怕吃苦、不能勇敢面对困难等。应从小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在教给孩子 安全知识 的情况下,先让幼儿做自己的事,然后教育孩子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优良的劳动品德,从小教育幼儿形成自尊、自重、自强的性格。这样幼儿成人后才能正确对待挫折,适应能力强。

四、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学前儿童。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家长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锻炼。为了提高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家长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炼,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耐挫力。如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角色游戏中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

五、为学前儿童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磨炼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六、家长在学前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表率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大量需求高尖端人才的时代,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尤其加强幼儿教育,因为它是人生中的启蒙教育。那么幼儿教育中最初的教育是在学校还是家庭?最先的教育者是老师还是父母?一些专家认为幼儿最基本的教育是在家庭,显而易见,最先的教育者应该是家长而非老师。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现代幼儿教育不仅包括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共识。父母要做好幼儿的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幼儿,幼儿对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想学,父母的语言、行为、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会对幼儿起到很大的作用。

儿童的早期潜力发展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时期,需要好好把握,孩子的发展是一维的、不可逆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种育人艺术。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把握好学前教育的方向,走出学前教育的误区,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从而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华.走出幼儿家庭教育的误区.

[2]李红.走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

[3]龚小河.浅谈幼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4]李连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偏差及修正策略.

1.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2. 有关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3. 电大学前教育论文

4. 大学生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5. 关于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电大虚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近年来,学前 教育 专业被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它的发展备受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水彩画教学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结合实际,给学生创造“学来容易”之感;选择练习,给学生创造“画来顺手”之感;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学来愉快”之感;增强信心,让学生有“喜获成功”之感;“画无定法”,教学也无固定 方法 ,只要不违反教学原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教育机智,把美育渗透、能力培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到知识、练就技能、提高素质。

关键词:水彩画教学;学前教育;教学方式

水彩画教学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色彩的主要科目;水彩画工具简便,利于普及,适合作为美术学科的色彩基础课,是一门技法技巧性较强的学科,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然而,近几年受“高中热”的影响,我校生源素质急剧下降,大多数学生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厌学情绪十分严重。美术在学生心里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加之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正规上过水彩画课,导致学生对水彩画缺乏认识,美术基本功很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水彩画很难很刻苦,不愿上水彩画课;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不妥,不能使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兴趣,内容过难,要求过高,不易理解,甚至受到教师过分的指责、批评、挖苦,导致学生对水彩画学习失去信心,逐渐产生逆反心理,使水彩画教学无法进行,甚至搁浅。针对学生这种现状,如何做好水彩画教学呢?经过实践探索,我将自己的教学方法 总结 如下:

一、结合实际,给学生创造“学来容易”之感

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水彩课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控制难度,调整节奏;先从了解色彩基础知识,掌握水彩颜料的特性入手。通过练习把颜色涂平、加水逐渐变淡、重叠产生混合色,颜料多加水会自然渗化等内容,学生在轻松状态下了解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和加水渗化的特性,同时初步掌握水彩画的关键是时间和水分的把握;然后练习 素描 淡彩,就是利用铅笔或钢笔在画好素描稿的基础上根据色彩变化规律略施淡彩;最后过渡到水彩画单个物体、多个物体练习,先临摹再写生,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水彩画不好学,那么难,不会画了,学生能在自觉不自觉中独立完成较好的作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增强了自信心,感觉到学画容易了。

二、选择练习,给学生创造“画来顺手”之感

课堂练习中,设计几套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接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进行练习,这样画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之后再适当增加习题难度,使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感到画起来顺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加强美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途径,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选材,参考幼儿读物或 儿童 连环画等材料,进行色彩临摹,经过大量临摹练习,学生收获很大,不但提高了水彩画表现技法,还提高了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造型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和幼儿园环境设计布置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

三、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学来愉快”之感

根据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启发学生的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把作画当成一种快乐的追求和精神上的享受。如色彩渗化这一节课中,由于不同颜色在纸面上在水的作用下会自然融合在一起,产生绝妙的变化,色彩鲜艳,趣味无穷;教师只演示基本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及绘制要点,通过语言和画面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时并能积极投入到练习中,在练中学生会有成功感,同时遇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可以尝试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实验、练习,每个学生都不厌其烦地画了好多张、好多遍,最后选取几张自己满意的并裁好粘贴在画面上,在剪贴中,学生又进行画面形式美术探究,有的剪成圆形、有的剪成花朵形、有的剪成棱形的等,形式多样,千变万化;能体现出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的愉悦心情。学生的能力在这种愉悦环境下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增强信心,让学生有“喜获成功”之感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即使是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免在学习中出现挫折,特别是后进生,总认为自己没有美术方面的天赋,怎么学也不会画,画不好就产生自卑感,所以,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增强信心,经常以“再画一张试试”、“下一张一定能成功”、“你一定行”、“一定能成功”等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水彩画技法“撒盐法”一课中,崔凯同学美术基础较差,做了两张均没有撒盐的特殊效果,这时他有些灰心,于是我鼓励他“再画一张试试”,结果第三张画果然成功了,并得了95分,他心里非常高兴,获得了成功感;其他同学发现自己的作业不够理想,也纷纷重画,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学生有了成功感,对学习美术增加了动力,增强了信心。“画无定法”,教学也无固定方法,只要不违反教学原则,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育机智,把美育渗透、能力培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到知识、练就技能、提高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美术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天祥,赵友萍,著.写生色彩学浅谈[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罗猛省.中韩师范美术教育比较谈[J].中国美术教育,1999.5.

[3]青柳三郎,著.白晓彦,申彦奎,译.儿童绘画指导[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摘要: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写作等语文的应用能力,能为他们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开发能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教学资源,构建完善的课外延伸教学体系以拓展学生视野,结合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语文能力训练,改革目前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语文能力的考核。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语文应用能力

一、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教材是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选用的大学 语文教材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根据选文内容的接近来进行归类,“以精美 文章 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学生 文化 素质的主要目的”[1];另一类是是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或体裁不同来编排,力图通过对文学史的梳理提高学生对文学发生发展及各类文体的认识。这两种编排方式各有优势,但都有过多关注大学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而忽略其基础性、工具性的缺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充分利用原有教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利用有限课时,灵活处理教材,淡化学科本位,彰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促进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语文应用能力。以徐中玉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在讲解唐诗宋词等韵文体文学时,除了以经典篇目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外,可以适当介绍诗词的韵律和节奏,适当让学生参照古代诗词用韵规律和节奏来学习创作儿歌等幼儿文学作品;在讲授《垓下之围》这样的历史 散文 时,在让学生在感受司马迁、项羽的人格魅力的同时,可以把重点放在古代叙事文体人物描写重在细节而不在心理等文学规律上,让他们在写作中借鉴;在讲解《谏逐客书》等古代散文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公文也可以写得如此有美感,让他们在借鉴李斯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用白话文创作一篇公文作品。总之,使用教材的时候,要在不牺牲审美目标的前提下,尽量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职业需求。有研究者感慨:“基本上还没有‘适岗’‘适合专业’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用的大学语文教材。”[2]但教材不是万能的,即使有了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材,也不可能适应所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内外资源,多方面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增添一些有专业特点、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如古代文学可增加古代神话、 传说 ,现代文学部分可增加叶圣陶、郑渊洁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外国文学可增加安徒生、拉格洛夫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同时,在开发课程资源时,也应充分考虑当地文化资源,以作者所在的四川地区为例,可以将学生们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三国文化以及李白、杜甫、扬雄、苏轼、郭沫若等文学名家留下的遗迹、传说等作为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既能让学生感受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通过布置实地调查 报告 、小论文等作业的方式,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二、开展语文大课堂,拓展学生视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仅仅依靠几十个学时就能取得明显成效。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程本身,而应从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也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语文大课堂,构建一个融文学、交际口语及实用文写作于一体的较完善的课外延伸教学体系,以便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使大学语文走向更为广阔的大课堂。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学校网站上开辟“大学语文教研网”,设置“教研新闻”“网络课程”“优秀影视作品”“学生自作”“经典篇目研读论坛”“人文讲坛”“视频资料”等栏目并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使之成为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重要阵地。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以弥补大学语文课时少、针对性不足等缺陷。如为满足部分学生提高阅读、欣赏水平的需要,开设“名作欣赏”“儿童影视赏”;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开设“实用写作”“儿童文学写作”;为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对社会和自我推销的能力,开设“ 演讲与口才 ”“实用口才”等。三是开展“人文讲坛”活动,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名家文学讲座视频,邀请校内外专家组织文学专题讲座,用贴近现实、观点新颖的讲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将语文大课堂与学校艺术节、读书月及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等相结合,为学生拟定阅读篇目,加强对学生写作、演讲、 辩论 、墙报、朗诵、讲 故事 等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办好校报文学栏目,指导学生办文学社团刊物,推荐优秀学生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习作。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断拓展学生视野,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同时,把大学 语文知识 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结合实践环节,加强能力训练

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而是与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双轨课程体系”[3],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技能实训、幼儿园教育见习、幼儿园专项教育实习、幼儿园顶岗实习等四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层次和环节[4]。在这四个环节中,教师口语、歌曲弹唱、讲幼儿故事、教案写作、说课、幼儿园语言教学等内容都与语文应用能力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学生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不断加强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例如:在听的训练中,除了基本的听辨能力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针对不同群体(如幼儿园同事、家长、幼儿)时的聆听技巧和相关礼仪。在说的训练中,除 自我介绍 、讲幼儿故事等常规训练外,还要把学生放在模拟或真实的幼儿教育活动情境中,通过应聘 面试 、与家长或幼儿沟通、说课等形式,深刻理解不同的说的方式以及声音的轻重缓急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读的训练中,除了要多读儿歌、幼儿诗、童话、科学文艺等幼儿文学作品,加强自身阅读理解能力外,还要学会通过具体作品挖掘幼儿文学独具的稚拙美、纯真美和荒诞美,学会恰当使用朗读、讲解、表演等方式指导幼儿进行文学阅读。在写的训练中,除了要学会说课稿、教学计划、见习 实习总结 、听课笔记、教案的写作之外,还要全面掌握幼儿文学作为“人之初”文学的基本特点,学会各类幼儿文学体裁的创作和改编。当然,在加强学生训练的同时,也要求大学语文教师要学习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充分掌握幼儿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如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幼儿文学作品、歌曲,要指导他们正确理解意境,分析音韵、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在教师口语方面,要指导他们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形成富含人文情感、富有幼儿情趣、能彰显师表风范的优雅的职业口语;在学生见习过程中,可指导他们如何听幼儿语言教学课,如何作听课笔记;在教育实习中,要加强对教案写作、说课、上课的指导。可以说,语文应用能力贯穿在整个实践环节中,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因此,结合实践教学,加强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将来更好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四、更新评价模式,注重过程和能力考核

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都需要一套相应的评价机制。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主要采用试题考试的方式,试卷内容主要由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语文基础知识或再加上某一方面的写作题目组成,评价方式单一、可信度低,对学生平时的创造性表现以及语文应用能力难以有效评价。梅健对重庆21所高校的调查表明:“考试分数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一般情况下,为了方便学生就业,只要选修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师最终会给学生一个体面的分数,而这个简单的分数并未能真实反映出大学生掌握和运用母语能力的实际状况。”[5]同时,这种评价模式也难以有效的促进师生和大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评价模式,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一是化整为零,采用多次测试的方式代替目前单一的试题考试方式,例如可以采取月考的方式,每月对所学某一方面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这样既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又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二是把考试重点由基础知识变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语文应用能力,把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职业口语能力、幼儿文学解读能力、幼儿文学作品创编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并分次考查。三是教师评价、 学生 自我评价 与学生间评价相结合,在每一个评价环节科学制定三种评价的比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在思维过程和能力的养成,弥补单一教师评价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卓霞.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2):152-153.

[3]王建华,唐敏.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5):29-32.

[4]蒋荣辉.学前专业“一体两面四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164-166.

[5]梅健.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4-128.

摘 要: 儿童早期潜力发展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时期,需要好好把握,孩子的发展是一维的、不可逆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种育人艺术,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把握好学前教育方向,走出学前教育的误区,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 早期潜力教育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一句话。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养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将对幼儿日后健康成长和身心发育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将直接影响幼儿一生的品格与行为。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社会其他群体不具备的优势,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得很好,对幼儿早期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良好的第一教育,则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树立“德智并举”的学前儿童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各种行为习惯,在日常养成教育中教给幼儿对待人生的基本准则,培养幼儿对人生的良好心态和积极态度,这些最为重要,家长对儿童的学前教育必须与儿童独特的 学习方法 相适应,让儿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只有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懂礼貌、讲文明、尊敬长辈、有爱同辈的好孩子,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比较完美的人。

二、坚持理智施爱、严而有格的学前儿童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孩子时除关心和热爱孩子外,需要理智地严格要求孩子。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发展。首先,家长在教育实践中要做到理性施爱。家长通过无私的爱感化孩子,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对其进行教育,既不拔苗助长,又不放任自流,既不一味溺爱,又不过分限制、压迫孩子,而是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爱。其次,家长要做到要求适度。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但严格要求不等于过度苛刻、不合理的要求,而是从教育目标出发,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再次,家长要做到严爱结合。严要出于爱,严要合理,爱要适当。

三、培养学前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为大多数家长所忽视,幼儿不仅参加劳动的机会少、劳动技能差、自理能力不足,而且劳动观念淡漠,表现为不爱护公共财物、浪费粮食、怕吃苦、不能勇敢面对困难等。应从小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在教给孩子 安全知识 的情况下,先让幼儿做自己的事,然后教育孩子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优良的劳动品德,从小教育幼儿形成自尊、自重、自强的性格。这样幼儿成人后才能正确对待挫折,适应能力强。

四、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学前儿童。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家长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锻炼。为了提高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家长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炼,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耐挫力。如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角色游戏中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

五、为学前儿童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磨炼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六、家长在学前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表率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大量需求高尖端人才的时代,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尤其加强幼儿教育,因为它是人生中的启蒙教育。那么幼儿教育中最初的教育是在学校还是家庭?最先的教育者是老师还是父母?一些专家认为幼儿最基本的教育是在家庭,显而易见,最先的教育者应该是家长而非老师。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现代幼儿教育不仅包括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共识。父母要做好幼儿的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幼儿,幼儿对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想学,父母的语言、行为、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会对幼儿起到很大的作用。

儿童的早期潜力发展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时期,需要好好把握,孩子的发展是一维的、不可逆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种育人艺术。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把握好学前教育的方向,走出学前教育的误区,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从而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华.走出幼儿家庭教育的误区.

[2]李红.走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

[3]龚小河.浅谈幼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4]李连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偏差及修正策略.

1.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2. 有关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3. 电大学前教育论文

4. 大学生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5. 关于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学前教育方面的研究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指导作用。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学前教育毕业设计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摘要:

在改革开放经济复苏的社会中,我国发展的脚步快速稳健的大步朝前,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所以,在对物质的需求标准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时代在发展,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造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幼儿的教育教育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文本以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解析为主题,针对我国幼儿教育目前的现状以及在幼儿教育教学事业上所需要作出的改进,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保证了幼儿与小学教育衔接,为我国未来的教育发展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

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节奏,在社会中对人才的需要上看,教育要从根本入手,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中,幼儿的早期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的重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才的培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才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人才的教育要从幼儿时期着手,重视幼儿综合能力的教育,当前,国际教育教学部门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方式都在积极的探索和发现,因此,在我国国内,幼儿学前教育也逐步走向正规化,作为我国首要教育重点将全面进行改革。在幼儿教育中,教育学者应当首先了解幼儿面对学前教育的心理和态度,并且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幼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也较成年人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能力,并且幼儿在性格上有较为明显的可塑性,所以,具备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对我国幼儿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我国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已经与国际接轨,在西方的各大国家普遍开始关注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教育特别提到了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是一切发展方向的根本,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全部掌握在幼儿未来的发展前途中。在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正式施行是在20世纪末,但是,在当时我国的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在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1.1当前的教育相关学者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被深入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享受的标准在不断的提高,而相对应的,对于子女的在接受教育上的问题上逐渐开始重视,这也就涉及到了幼儿教育的根本和关键所在。这种重视的形成,对于我国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具有极大的帮助。由于社会上的教育形式繁多,鱼龙混杂,从而导致了部分家长在对子女学前教育的意识上出现了偏差,一味的注重课堂教学将学习成绩看的很重要,重视孩子的理论学习能力同时,被家长忽略的不仅是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早成长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早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对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充满好奇的心理,在幼儿进入这个可塑性极强的成长阶段,教师和家长要进行及时沟通,对孩子的行为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在孩子未来的生活中引导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1.2在我国,幼儿的学前教育缺少系统的管理体系和教学保障:政府精简政策的出台,部分区域的教育相关部门对幼儿学前的教育教学的重要意识还没有被深入的渗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中,幼儿学前教育不能被相关部门所重视,从而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更甚者,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工作,由于教育工作上的忽视,造成幼儿学前教育地区化,或是空白化,在当代发展形势下,幼儿教育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提高,将对当地幼儿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在幼儿学前教育发展上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根据时代的需要,教育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在日益严格,由此,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进行改变。在新时代开启的同时,教育相关学者意识到,教育要从根本着手,在教育的整体理念中,教育不仅要对幼儿在知识和实践技能上进行相关的培养,并且,还要对幼儿的创新思维进行积极有效的开发,使幼儿在接受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对事物进行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创造。这样以来,幼儿在面对未来学习生活所出出现的困难时,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使幼儿在教育中塑造完美的言行举止。

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时将开发智力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中:学前教育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的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思想,这种教学经验的诞生,有益于幼儿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在培养幼儿的语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正面教学,比如,“我爱祖国,我爱学习”等等,以贴近幼儿生活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对语言的学习中感悟情感。

2.2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培养良好的'品行素质: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教师能够有效的将正确的道德品质灌输于学生的思想中,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的需要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幼儿的学前教学中不需要死板的课本和枯燥乏味的课堂,相反,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却能够有效的打开幼儿的心扉,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寓言故事的情节作为教学的载体,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在《守株待兔》的故事中,教师为幼儿讲述以为农夫在田中干活,偶然间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了大树上,于是,农夫美美的大餐了一顿,从此,农夫日夜守在树旁希望能在等到兔子撞上大树,从此荒废了农耕。在教师绘声绘色的对故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深切的明白,在生活或学习中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由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个道理对幼儿的生活习惯进行规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幼儿学前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水平两大方面,所以,在幼儿早期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的把握好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辅助指导的环节,在学前教学中,较比更高等教育的方式,更要将教学做到细致化,只有充分的将幼儿的实际情况与优质的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智慧与多变两种具有矛盾性质的教学方式进行融合,才能对幼儿教学模式的优化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学前教育教学质量上,需要教师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以及创新的思想,综合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从而使幼儿在学前课堂教学中更好的接受知识的传授。总而言之,在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苦心研究中,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为之而不断的努力,为国家的未来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5000

对了叔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3000字到5000字左右过去还有更多的字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探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对保障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500字以上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学前教育方法初探》

摘 要: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着问题,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不当,进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幼儿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独立思想能力较弱,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较弱。所以,良好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变的规范。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方法

幼儿的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影响孩子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阶段孩子没有自控的能力,所以只有靠教师来引导、教育幼儿,培养幼儿的认知和感知能力,所以幼儿学前教育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可以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三年制幼儿园教育是我国现行学制的起点,属学校教育系统,虽有别于正规的学业教育,但同样是正规教育范畴,对3~6岁幼儿施行科学保教,绝不仅仅是幼儿家庭的责任,也是现代国家和政府的责任。脑科学、儿童心理学和儿童生理学的研究早已揭示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国家应从民族和未来的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

二、从主观的幼儿本身为出发点进行探讨

1.把握好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心理与成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幼儿教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清楚的知道幼儿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幼儿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抽象性很差、模仿能力较强、行为随意性较强几个方面。针对孩子在心理上诸多的特点,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回答孩子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耐心而细致,随时关注孩子的理解程度。幼儿时期的孩子善于模仿,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不要让孩子在大人口中学会一些不良的脏话、口头禅等。因此,加强对幼儿教育时的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2.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时期非常容易模仿别人,好的不好的、善的与恶的孩子都会模仿,那么要想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和家庭的正确引导。孩子对于现代的家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父母长辈们都会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也就造成孩子在生活中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关注其他人的感受,且对父母产生了过分的依赖。但是,这时候的幼儿身心发展都还处于可塑阶段,如果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还是够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当孩子在接受幼儿教育的时候,教师会对其灌正确的行为思想,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还是需要与家长相互配合,要不然一切努力都将会徒劳无功。幼儿园应该对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幼儿。还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便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学校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与不同,同时也可以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家庭也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良好的审美观能够帮助一个人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与认知。审美的感知能力是审美心理构成的重要成分,所以对幼儿进行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使其对接触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1)帮助幼儿接触并感受艺术的美感。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工作,这并不意味着让他们能够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这是要让孩子在学习美术中感受到美好的事物,对他们进行艺术上的熏陶。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课程与活动,使孩子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其展现出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不仅仅是美术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音乐对于孩子的艺术审美观的培养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孩子在唱歌与跳舞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够对美好的事物更多的接触和体验。

(2)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能够高品位的游戏中感受到美丽的存在。但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在多种多样的游戏当中,真正的做到对美的正确认识,教师就要下一番功夫了,只有好的游戏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东西,才能真正的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3)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的存在。为了使孩子的情感培养更加浓厚,让幼儿们充分的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新鲜事物、去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感受到他们的质朴和美,以此来激发他们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三、从客观的生活环境进行探讨

1.大力开展“三化”教育工作

“三化”教育是指建立教育工作的民主化、环境化和个性化。

(1)民主化教育。对于幼儿时期的学前教育而言,进行民主化教育主要是给幼儿更多自由发言的机会,制定一些规定并且试图能够与孩子们商量进行,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幼儿自觉遵守规定,而且要能够使幼儿的学习能力提高。对于表现较好的幼儿奖励,激励更多的幼儿。

(2)环境化教育。幼儿在学校学习的环境主要有教室、卧室、图书室和洗手间等,学校可在教室中制作一个文化墙,将优秀的孩子的照片贴在上面;在卧室中画一些能够有助于好好休息的图画与宣传语;在图书室中张贴一些认真看书的画面与标语;在洗手间中粘贴一些节约用水以及常洗手的标语,通过这些实质性的熏陶,让孩子对此产生一定的反应。

(3)个性化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幼儿年龄较小,其理解能力也很有限。将每个孩子的个性充分的展现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对于个性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在个性化教育时,教师要对孩子进行帮助帮孩子们制定符合他们的计划,并且根据不同幼儿的个性来采取不同的方案。

2.幼儿学前教育注重本土化

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本土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本土化的加强。幼教界的教育改革,首先要以教育实验为主导,从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与师资培训三个方面出发,建立了适合中国幼儿学前教育的体系,然后才能进一步促进了幼教界的本土化的发展。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发展,他经过了模仿性学习、适应性学习以及自主发展性学习三个阶段。需要引入国外成功教育理念,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不断调整,最后发展成完全适应我国的学前教育。

四、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本文对学前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但更大意义上是为了能够说明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能够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出应该具备的能力与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锻炼,所以做好幼儿学前教育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事情,我们应该高度的重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500字以上范文

幼儿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愈来愈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可是,由于人们认识的片面性,很多家长普遍存在重智轻德、倚技弱情的错误观点。于是就有幼儿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愈来愈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可是,由于人们认识的片面性,很多家长普遍存在重智轻德、倚技弱情的错误观点。于是就有了很多不负责任的幼儿园为了追求利益和迎合家长口味,在教育过程中随意进行珠心算、早期识字及双语等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超前教育现象严重存在。幼儿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身心健全的人,培养具有良好情感素质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对这种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教育才是负责任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可以看出,情感教育是首位的。国家教育部在世纪之交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也将学生的情感目标放在了综合评价的第一位,从此更不难看出情感培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可综观当前幼儿园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在教育过程中与现代儿童观、教育观背道而驰,重智轻德、倚技弱情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如果这些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当前幼儿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对情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近年来,虽然幼儿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社会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幼儿教育存在错误的理解和认识,特别在很多中小城市,家长仍旧过多的注重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早早的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班,对孩子进行着知识的灌输,以为自己的孩子在学前就能认几千个字,能算加减法,英语说得朗朗上口就是聪明有为的表现。如果与这些家长沟通一下便不难发觉,家长都有一套自以为颇有道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怕别人都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就落后;怕社会竞争激烈,孩子长大后没有立足之地等等。望子成龙乃人之常情,我们也都可以理解,但是以孩子认多少字、会算多少加减法、会多少英语单词为荣耀的做法我们却着实不能认同。幼儿教育应该适当,应该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样把超出孩子接受能力的知识强加给他们,剥夺他们快乐的童年,真的就能塑造一个我们想要的人才吗?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超前教育现象严重存在不可置否,我国幼儿情感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幼儿园在情感教育的具体开展上仍然存在很多压力和问题,最主要的,便是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口味或进行市场炒作,随意进行的珠心算、早期识字及双语等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如今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带有“双语”、“艺术”、“实验”等字样的幼儿园招牌,仿佛见证了当前幼儿园的高水平办学和超前的质量意识。然而,如果我们能蹲下来问一问那里的孩子:“你快乐吗?”得出的结果往往令我们心痛。这些幼儿园的超前教育,也许能教会孩子唱歌、跳舞、画画,也许能使孩子们学会不少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却无法给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感知美的眼睛、充满爱的心灵以及快乐的心态。已有调查显示,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幼儿因为在入小学前就掌握了小学的知识,造成他们对小学的重复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老师讲的课根本听不进去,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肯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学前教育首先注重的应该是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其社会适应力。当前这些幼儿园忽视孩子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的做法,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3、幼儿园开展情感教育的效果参差不齐 对于负责任的幼儿园来说,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始终是实施贯彻的教育理念,但教育的效果却是参差不齐,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肯定有幼儿年龄小、认知有限、不容易理解接受的因素,但更多的应该是教师自身的差距。强调情感教育,必然要提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因为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幼儿情感发展的直接因素。幼儿的情感不仅脆弱,而且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本身必须有积极健康的情感,并且懂得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然而目前教师的状况却不能令人满意。 曾有研究对部分幼儿园的教师作了这样一次专项调查,要求教师对实例进行分析。提供的实例是:某幼儿园小班的一位家长向带班教师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吃饭(午餐)没吃饱。教师听到反映后不高兴,便在以后进餐时故意给这个孩子盛超过其饭量的饭菜,并要求孩子必须吃完,请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调查结果一致认为这位教师的行为是错误的,在说明其错误时包含有这样几种观点:①使幼儿消化不良,影响幼儿身体健康;②影响情绪,使幼儿对教师或幼儿园产生逆反心理;③产生不良社会效果,影响幼儿园声誉;④影响教师的自身形象和发展前途等。上述不良后果提出的人数顺序是:①③②④。从强调早期情感教育这一高度出发,这个分析排列的顺序是欠妥的,它反映了目前教师在加强情感教育这一问题上存在的差距。首先是教师缺乏情感教育意识。由于教师没有把情感教育提到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因而在对实例中教师错误行为的分析时,便更多看重对生理上的直接影响,而忽略了错误行为给幼儿情感上造成的伤害。其次是缺乏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不了解早期情感教育的特点,因而忽略了日常生活活动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最后还反映出教师本身情感素质较差。实例中的孩子由吃不饱到吃不了这是一种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前者是教师无意的,那么后者则是教师存心的,这是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而这一点在调查分析中没有反映出来。在实际观察中,我们身边也可以发现有实例中类似的情况。例如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不常喝水,于是在个别教师中就会出现给孩子倒满一大杯水,“让你喝个够”的现象,结果是孩子受委屈。上述问题既反映在调查中,也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这样肯定不利于幼儿园情感教育的实施,即使勉强在开展,效果也可想而知。 二、转变观念,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主要是育人之情的教育。幼儿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发展幼儿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行为,对于提高其社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理解了情感教育的意义以后,要改变目前情感教育中出现的这种种现状,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一)教师的挚爱和真诚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 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爱学生是教师之本,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因此,可以说,无论教育水平多高、教育理论多深的幼儿教师,都不可能离开这一个“爱”字而孤身试教。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由于他们年龄小,认知有限,对成人的依赖更加强烈,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幼儿园时,内心都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表现为恐惧、哭闹等排斥现象。这时,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幼儿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尽管他们可能不会作更多的分析,但是却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程度。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幼儿园的情感体验。因此,热爱幼儿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先去温暖孩子的心田,打动他们幼小的心灵,引导孩子的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然后才能要求他们学会去关爱别人。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首先从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走进孩子的心灵,分析他们的语言行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爱就是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如:孩子刚入园时,老师面带微笑地去迎接、拥抱每一个孩子,并主动向孩子们问好,当班里小朋友因病请假时,主动打电话或家访了解其病情……这些生活中看似可有可无、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幼儿最直接的心理需要。但是,爱绝不等于溺爱、迁就和纵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爱”、有“度”,绝不能感情用事,失去理智,或者忽松忽紧,要前后一贯,始终如一。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使孩子的情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刚刚迈出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来到陌生的幼儿园环境,要适应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些对于任性、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对幼儿进行育人之情的情感教育,必须首先让幼儿明辨是非,培养孩子善良的意识,知道如何做是对的?如何做是错的?为什么?在提出教育要求的同时要让幼儿懂得这样做的好处,即对于幼儿的积极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哪怕是极其微弱的闪光点,而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则要及时地批评纠正。以求通过这样的正负强化,让幼儿逐渐形成是非标准,增强战胜缺点的信心和勇气,促使幼儿的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逐渐学会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同情别人,最终生成健康的情感,形成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三)利用各种生活资源随机向幼儿渗透情感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可见,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作为幼儿学习的引领者,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需要,切实根据孩子的需要,在生活中选取活动资源,从生活中创编教育活动,引导孩子的情感积极、健康的发展。 具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方面,在情感目标思想指导下,举办一些以情感教育为目的的日常常规性活动,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例如:举办幼儿自愿报名,主动参与的“小百灵”歌唱表演活动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自我肯定意识;定时开启共同探索的“小问号”信箱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等等。另一方面可结合偶发事件,加强情感的随机培养。比如:刚入园时大部分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差,但其中有个别能力强一点的幼儿主动帮助了能力弱的幼儿穿脱衣服,扣纽扣、系鞋带;游戏时有幼儿将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了别人;有的幼儿偶尔说出了一些礼貌的话语等等,抓住这些事例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便是最好的随即培养。而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动辄打骂的孩子则随时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以使幼儿养成明辨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孩子的心灵。另外,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让幼儿通过绘画、歌曲、游戏等活动,送上祝福来表达幼儿热爱和感恩的情感;还可以鼓励幼儿帮助父母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收拾玩具、摆放碗筷、扫地、洗碗等,培养幼儿以自己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关心他人的情感。 (四)巧用多种趣味形式激发幼儿情感共鸣 学前期的儿童在认识上具有具体形象化的特点,他们的认识活动对行动具有直接依赖性,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作直接推理,不会进行逻辑推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种趣味形式,生动、形象的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 1、利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的情感。幼儿时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喜欢拟人,把小猫、小狗甚至小瓶子、小凳子等都想象成“人”;二是“真假不分”,对虚幻与真实缺乏分析。这两个特点正是童话故事中经常出现的。另外,童话故事还有口语多,篇幅小,角色少,主题简单明了,好坏分明,易于幼儿接受和模仿的特点,所以学前期的孩子总是特别喜欢听童话故事。在听故事时,故事中的情景、角色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栩栩如生,此时幼儿的情感也最鲜明,对一些遭遇到不幸的人物和小动物,容易产生同情心。因此,我们若能注意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他们听,利用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去打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勤劳,什么是懒惰,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教育效果。记得,有一次我给我们班小朋友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到第二天早上区域活动时,我就看到我们班的琴琴小朋友一直在画各种各样的火柴,于是我就问她,“你画这么多火柴干嘛”?她说:“我要画好多好多的火柴,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她永远也用不完”!看着她那稚嫩的小脸上露出的坚定的表情,我感动地说:“好!老师也帮你画。”其实,像这样的很多童话故事对幼儿善良情感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2、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情感。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学前期儿童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的浓厚兴趣,使游戏成为了他们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游戏也完全可以是学前期情感教育重要的教育手段,通过课上和课间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发展幼儿的感知、思维和创造等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独立性、坚持性、与伙伴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比如:我们用歌表演的形式来演绎《好朋友》,让孩子们相互结伴边唱边给对方梳梳头、扣扣纽扣等等;为《迷路的小花鸭》、《对不起,没关系》等创设友爱情境,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角色,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3、利用电影和动画片中正面而具体的人物形象,影响幼儿。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孩子的世界是模仿的世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模仿是他们最初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他们掌握实际生活知识的基本形式。正是在模仿成人的行为过程中,儿童才从“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因为年龄和认知的关系,他们尤其喜欢模仿电影和动画片中的英雄形象。但由于幼儿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是非判断标准还很模糊,模仿往往还只局限于人物的外部形象,而缺乏对人物所表现的品质和精神的领会与学习。所以,具体操作中,教师首先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行为准则,为幼儿树一个可供模仿的正确榜样。第二,教育者应针对电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经常和幼儿一起讨论研究,正确引导幼儿分析人物,不停留于表面情节和人物的直观形象,教育幼儿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顽强,憎恨敌人的卑鄙凶残。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给孩子讲雷锋、葫芦娃、孙悟空等英雄人物的故事,观看有关的电影、电视,向幼儿展示他们的事迹,激发孩子向他们学习的愿望,从而学会自觉地关心他人、富有正义感等优秀品质。(五)家园一致是巩固幼儿情感教育成果的重要环节 幼儿良好、成功的情感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如何使幼儿的情感认识变为行为进而成为道德习惯,就需要通过巩固这个重要的环节。幼儿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家庭环境和家人的态度对幼儿道德认识的巩固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儿童在家里没有受到情感教育,他就不可能用心灵认识世界和接受老师的话,他所了解的是他听到和谈到东西的逻辑意义,而情感上、心灵上的潜台词他是不会明白的。”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启蒙教育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反之就会事倍功半。但是,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孩子们个个是“小皇帝”、 “小公主”,父母长辈对他们的要求向来是有求必应,说一不二。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共识呢? 1、开展主题活动时,邀请家长一同前来进行亲子活动,将我们的情感教育默默地渗透到家庭,为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地培养和巩固幼儿的情感做好铺垫。 2、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等,向家长宣传关于家庭对幼儿情感形成的重要性,并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基本的家教知识,从而使得大部分家长能主动地与教师相互配合,互相探讨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使情感教育真正获得成效。 3、开展家长助教活动。通过教师与家长的直接沟通将我们的情感教育理念渗透给家长,使家长既有机会充分的实践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也使孩子们在了解相关行业知识,了解爸爸妈妈工作辛苦的同时,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劳动者及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情感。幼儿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身心健全的人,培养具有良好情感素质的人。因为这不仅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用爱作为纽带连接我们和幼儿、家长的关系,多沟通、多协调,注重在共同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肯定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唯有如此,我们的幼儿教育才是负责任的教育。 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儿童的世界也不完全是一片净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压力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孩子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提早察觉孩子是否正承受着心理压力;一旦孩子已经处于压力之中,我们还可以尽量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压力。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规范教育行为,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相反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认为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以真诚关怀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使他们形成安全感。要教育儿童,首先必须理解儿童。我们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教师和孩子的关系,首先是爱的关系,只有透过爱,教师才能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与幼儿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幼儿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进而热爱、信任老师,与老师心心相印,相融无间。教师的爱心应当是理智的爱。由于先天素质和家庭环境的具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智能和性格,我们应了解其产生的根源,平等地对他们亲切、关怀,并提出严格的要求。不管孩子们的性格、长相、能力、背景如何,我们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地关爱每个幼儿,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雨露下健康成长。例如,要从生活照料入手,向所有幼儿传递爱的信息,要给安全感受到威胁的幼儿以特殊的关怀,要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挑衅和不服从行为等等。师幼之间只有建立了和谐、亲切、友好尊重、充满社会情感的关系,才能使幼儿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敞开心扉地自然表达心理动态和全部智能,并且扩展为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用规范的教育行为创设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我们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千万不要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进幼儿园。同时,还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作深刻的反思,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三、用积极的评价发展幼儿的自尊感。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都希望教师关注与称赞自己,要求教师关心与重视他。我们要用赞赏的目光期待孩子,不吝惜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注意避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向比较。教师在活动中要随时注意幼儿的表现,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教育的时机,引导幼儿快乐积极地活动。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和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

其实论文都是有一定的模板等等这些的,关键是你得找准一些关键字词,那么我们一个如何写呢?

最后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帮助你。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018

21.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发展的必然趋势(字数:7092,页数:05 22. 论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字数:10576,页数:11 23. 挖掘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特色化活动(字数:3378,页数:09 24.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发展的必然趋势(字数:8058,页数:06 25. 为幼儿营造一个有创意的“全语言”环境(字数:3952,页数:06 26.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奠定人生发展基石(字数:6142,页数:06 27. 体育教学中幼儿自主性的研究(字数:6906,页数:06 28. 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字数:7087,页数:10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学前 教育 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本,供大家参考。

《 中职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师风的培养 》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 儿童 、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是我国现阶段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这其中把师德建设作为主要的任务来抓。教师的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这是教师的一种职业自觉行为。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就能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师德的核心内容就是“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此,中职师范院校要培养优秀幼教人才,就要建立完成师德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幼儿教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建立师德教育体系

学校是学前教育师范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学生在校能够受到物质 文化 和精神文化的熏陶,因此,应该建立师德教育体系,确立学生的师德目标,让他们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师范生在学生时代就要有这样崇高的教育信念,然后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去实践。但是实践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制定学生过程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比如兴趣、 爱好 、学习差异、年级差异等,都要考虑进去,然后逐步建立实施规则。将师德体系内化成学生行动的指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师德师风的目的。在落实学生阶段行师德目标时,我们让刚入的学生签订《师德建设目标 责任书 》,让学生明确在思想和行动上该如何做,让师德建设更高效;让高年级即将进入幼儿园工作的学生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自查自纠表》,让学生对着自己的情况,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师德要求,从而查漏补缺,弥补自己在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足。因此,建立师德教育体系是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通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制定,然后让学生进行师德实践与自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师德师风,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德育素养。

2有效开展德育课堂

学生的师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还是在课堂教学,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德育课堂也是一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升德育课堂的实效,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因此,为了有效开展学前教育示范生的德育课堂,进行了三方面的努力。首先,以“师德常识”为纲,开发校本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其最大作用就是以学校实际入手,让课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德育课程也是一样,我们要根据师德的内涵,把学前教育和职业结合起来,挖掘德育教育的功效,编制学校的校本课程,从而提升德育课堂的实效。其次,创新德育课堂。“师德常识”是一门公共课,是以理论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往往采取的就是讲授的 方法 ,学生只是听课,缺乏实践案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而道德知识,不仅仅是知道是怎么回事,同样要知行合一。因此,教师只靠讲授教学内容是不行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才能理解师德要求的含义,并落实在实际行动当中。比如,在德育课中,教师要根据理论知识,提前进行相关案例的整理,以便于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实践去理解师德理论知识。然后,改进考评制定。以往德育课程的测试主要是卷面考试为主,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考察学生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但是,卷面考试不能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以及他人的评价,已经开展德育活动的表现等为参考依据,综合评价学生的德育素养。采取灵活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自己的德育素养,从而完善自己的师德修养。最后,建议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师德方面的课程,都是以师德常识性的课程进行的。由于职业道德的范围比较宽泛,我们要抓住当前主要的问题,开展实用的课程,职业道德规范除了开展师德常识外,还要进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这也是当前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当务之急,学生要了解自己,了解专业,才能向着自己的目标去迈进。笔者在课程中让学生知道劳动者应该具有一定的素养,如何求职、如果发展职业生涯等内容,这些都是与职业道德有关的,人的“三观”教育要渗透到方方面面,通过不同的课程、不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师德修养。

3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 言行举止 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可以说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是学生师德教育的前提。但这不仅仅是限制于某位教师,而是教师这一个群体。我们要为学生做好表率,发挥正能量。因此,对学生的师德教育还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我们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提升学校教师的师德修养,用教师影响学生,做到言传身教,这样比说教更有效,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意识,通过课堂教学中把师德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教育学生,学生就会感同身受,从而理解职业道德方法的思想和概念。其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师德教育环境。学校可以邀请幼儿教育方面的专家举办师德讲座、师德知识竞赛和社团活动等,把师德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教师职业道德观,并把师德建设落实好。

4规范学生实习教育

中职师范学校一般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要在最后一学期离开学校,到幼儿园去见习,这也是师范学参与幼儿实践教育的重要阶段,可以把自己的学到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丰富自己的从教 经验 。但是一些中职学校没有足够重视,往往要求 毕业 生自己去找见习单位。这样就不利于师范生的发展,因为他们只是具有了理论知识,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还是需要老师实时指导,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从而有利于师范生尽快进入幼儿教师角色。因此,学校应该规范学生的见习教育,学校要联系实力强的幼儿园,还要安排见习指导教师,并指定见习规定,若实习教师发现师范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比如,师范生没有爱心,体罚幼儿,这样就违法了师德,指导教师除了要及时教育,还有把情况如实的反馈给学校,由学校来对学生毕业进行鉴定。规范师范生的见习规定,是给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做最后警告和保护,希望指导他们如何搞好本职工作,牢记师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总之,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师德、师风的展示,而学前教育的师范生就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让他们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才能无愧于教师这样的职业。教师言行影响到幼儿教育,儿童具有天生的模仿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未来教师的德育素养的培养,这关系到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于当前社会复杂性,出现了各类事件,这也充分体现了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德才兼备的幼儿教师的迫切性。

作者:沈英萍 单位: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筠,李静,张芬.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途径和 措施 ——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5):43-44.

[2]张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以上饶师范学校为例[J].学园,2015,(14):158-159.

《 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

摘要: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关键,是基础。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对学前的教育起着教育、指引、推进的积极作用。由于人们对教育越来越关注,我国的教育管理体系的工作重心内容就是日益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的管理体制还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且提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改进方法,以期改善我国学前教育现状。

关键词: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问题;挑战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同时学前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家长们更重视孩子的成长,所以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

一、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应对的问题

1)学前教育的一些机构设立不明确。在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设立并不是很明确,设立的机构标准并不准确,在一些机构中人的数量较多,还有设立机构的性质,一些机构的状况都不是很详细,所以我国设立的学校教育机构随意性非常大,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是不同的,所以在设置机构和机构人员的方面上有很大的冲突,不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的设立会严重阻碍学前教育的发展[1]。2)由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体制的作用不明确。由于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从以往的计划性经济已经转变成为了市场型经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曾计划过办理学校的思想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现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了,所以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化。由于我国现在的教育管理体制制度非常不健全,并且现在的教育事业也呈现了不断下降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我国的政府进行有力的指导,指导在这种经济状态下如何发展教育事业。我国在2010年曾颁布过《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准确的指出来由政府指导的学前教育。但是现在还无法明确该如何用政府来指引学前教育体制的改革。3)法律的监督机构不是很确全。现在,我国的监督机构并不是很全面,尤其是学前的教育质量方面的监督更是不全面。我国其中一部分省份已经明确制定了一些相对应的国家办立幼儿园的分类,并且也具有很严格的监督机制。但是这些措施方案只是针对一些国家办立的幼儿园而进行的措施,对于大部分的私立学校这些监督机构并没有完全实施,对实施监督系统并不是很完善。在这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缺少法律的监督和控制,这些方面主要表现在,学前管理教育的监督并不是很全面,监督的一些标准并不是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监督的机制并不完善。然而根据现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现状来看,国家设立的幼小儿学员在不断的完善监督和法律效力,而民间办的幼儿园的数量在不断扩大,并且办立这些学校的监管范围也是在不断扩大,由于幼儿园办立的越来越多,则法律监管的漏洞则越来越多。所以我国在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中法律要加大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的监督手段。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办法

(一)解决办法

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在学前教育体制中并不是很完善,所以要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就要完善法律的监督,用立法来保障和促进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是现在我国政府的中心内容,用法律的方法来帮助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能够解除掉我国学前教育的很多问题。但是由于部分的地区采用一些措施来发展学前教育的作用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中法律的效力还是很缺乏的。所以,要管理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就要做出完善的法律制度,也必须要知道政府的责任和职责所在,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方案,面对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我国还要加大力度的进行财力补充,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水平的高峰。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便是要求政府不断的发挥主体地位,不断的完善并发展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且还要根据情况来设置适合的人员需要和机构配置要求。这些要求是能否发展好学前教育体制管理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进行实际的管理操作中,我国政府投入的资金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国在教育当中所花的经费很多,但是还需要投入更高的资金,但是在建设教育过程中,资金经费已经明显显得不够用。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经济的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我国只有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投入充足的费用,才能够让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体制具有充足的物质动力。只有加大学前教育制度管理,才能够提升整个教育界的水平发展[2]。

(二)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

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教育发展的事业关注度的不断加重,而且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出台了很多新的关于教育政策的方针,这些方针要全部落实到全国各地区,大到城市小到乡区,要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就要从根本做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进行良好的教育管理体制,要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发展空间,提高学前的教育质量,是首要任务。在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政治方面的因素,经济方面的因素,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是来自于更优秀的国家不断的发展,并取得优秀成果。这样看来,能够带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增长,就是要靠取全方位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水平普遍提高,但是还有很大部分的人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幼儿园,导致了现在的很多小孩子无法到幼儿园上学,耽误了自己的发展。并且有些幼儿园的学费对比其他幼儿园的学费是很贵的,这些都是因为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还有一些黑心校园用一些优势条件取代了很多正规学校,这些都需要我国的监管和政府的有力指导。

三、结语

要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就要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并要求政府要对学前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我国要不断创新管理教育体制,不断健全政府关于教育的机构,同时还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这不仅仅是我国教育的管理体制的发展目标还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这也更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努力成果。要不断增强学前的教育管理,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好的学习发展环境,从而促进其未来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唯一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晓波.当代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分析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3.

[2]王优娟.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J],教育界,2015,07.

《 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及路径选择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相关部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愈来愈高。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也随之成为时代的大背景,而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更多人士的关注。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免费学前教育实施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

关键词:学前教育;免费教育;可行性;路径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和背景。几年前,倡导学前教育的政策出炉,部分学者也顺势提出了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举措,并且建议“在经济条件、教育条件成熟的地方,可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范围相对较广的城市或地区作为进行免费学前教育的试点,然后循序渐进地推广。”

1.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非常重要,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具有全面性和前导性之作用;同时学前教育又是人生教育的起点,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从长久看,学前教育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不可估算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前教育的经济回馈相对较高,社会效益是无法估计的,在整体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有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解析

2.1个人缴费和政府投入

免费教育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个人缴费,二是教育机构经费。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家庭缴费要减免,就要得到教育经费的支持,其中心问题是经费问题。所以,这就涉及到很多问题。免费学前教育所减免的对象是谁,减免的费用有哪些,减免的费用是多少,这些经费有谁来支持,投入多少等。免费学前教育的实施,需要政策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清晰明确的设计。

2.2免费学前教育群体的选择

制定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首先要确定享有免费学前教育的对象和依据原则。实施免费学前教育所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资助对象的范围、经费投入的范围,其所反映出的是特定社会价值取向。在免费群体选择上,现行的政策有两种:一是将所有的幼儿园幼儿纳入其中,其条件是入读的、经过注册的、合法的幼儿园幼儿都有权利接受免费教育。这一政策可以理解为,不管户籍是否在本地、也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管入读的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不管家庭经济条件怎样,只要年龄在3~6岁的适龄儿童就都可以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这种免费学前教育制度,不分户籍、不分儿童所就读的幼儿园的体制、不分家庭经济水平,一律均等,没有差别。它体现的是免费学前教育的一律平等原则,充分体现了其公共性与公益属性。可是,这种制度涉及的范围广,投入的费用较多。二是特定群体优先。即使限制了户籍的所在地,限制了适龄儿童的年龄,但对其就读的幼儿园的体制不设限,例如山西省长治县。还有限制了户籍所在地,限制了幼儿园的体制,并限制了幼儿的年龄,如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对于学前免费教育的制度。不难看出,一些地方政策对免费的学前教育进行了差别对待设置的原则。从户籍、城乡、幼儿园的性质、学前教育儿童的年龄上进行了规定,规定中的条件有的是一个,有的是多个,适龄儿童可以根据其标准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这种制度,减小了免费规模的同时,也使在此方面投入的费用减少。如果免费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和社会公平的关键,便是哪些群体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在资源分配上,如果弱势群体得不到免费学前教育补偿,那么儿童的地位差别可能会因此而加剧。

3.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3.1财政与教育支出比例

这些年,对于教育,我国的经济投入比例不断增大,而且每年都比往年不断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我国在教育方面投入了14500.74亿元,2009年,我国投入了16502.71亿元,不难算出,两年内我国在教育上就增加了13.81%;2010年,教育经费为19561.85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18.54%。2006年,我国平均每人在教育上投入了42美元,和印度相比,多投入24美元,俄罗斯人均投入教育费用267美元,相当于我国的6.4倍;美国每人投入的教育费用为2684美元,比我国高出63.9倍。如果把人口算在内,以人均GDP作比较,我国人均公共教育在支出上只有人均GDP收入的0.82%,印度是0.92%,俄罗斯是1.87%,巴西为2.29%,由此得出,我国的教育投入与别的国家有差异。但由此可以看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占国内总值的比重有着很大的延展性。

3.2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投入的分配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经费在所占的比例一直在1.2%-1.7%之间,这个比例说明我国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分配比例非常少,远不如其他教育投入的多。据统计,2011年我国各类教育经费在总财政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高校比例为20.21%,其他类教育费用为15.95%,学前教育费用为1.67%。从这几个数字中不难看出,学前教育经费所投入的比例非常小,与高校投入和其他教育相比,还不到其1/10。2005年,美国在学前教育经费上的投入比例为5.8%,瑞典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比例为8.5%,荷兰的投入为7.3%,匈牙利的投入为15.3%,西班牙的投入为13.1%。从这组数字中很容易得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学前教育投入远没有这些国家高。通过以上对比,很明显地看出,我国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偏低,而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投入偏高,这说明我国在教育投入分配比例上,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学前教育经费比例的提高有非常大的空间,这也为我国实施免费的学前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4.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路径

4.1按年龄、群体、项目逐步实施

免费学前教育制度的实施,在设计路径上要合理,还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项目逐步实现。免费学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实施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其一,要有雄厚的财力;其二,要要众多的人力;其三,还要有强大的物力。没有这些条件的支持,免费学前教育恐怕难以实施。如果要全面实施学前免费教育,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有些国家已经实施了免费学前教育,纵观这些国家,其在对政策和实践发展历程就能够发现,多数是先将学前教育免费一年,然后再逐渐增加年龄范围;先让处于弱势中的群体享有免费教育,再逐步推广扩大,最后免去全部幼儿教材费用。实际上,免费的学前教育得以实施,其过程要有条不紊,不断增加免费类别,享受免费学前教育的人群也要由少到多,先小范围,再扩大;在公共财政投入上,其力度也是一点点加大,使其发展进程由点到面,有局部到整体。根据我国实际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将其与我国儿童人口基数相结合,在实施免费学前教育时,不适合采取全面推进、一下子到位,应该因地制宜、循规蹈矩,按年龄、按群体、按项目逐渐扩展。哪个地区有条件,就以此为起点,先让农村适龄儿童享有此待遇,在扩展到城市,学前教育先实施一年免费,然后逐步扩展,免去所有儿童学前教育的所有费用,这是比较可行的路径。

4.2科学合理的经费投入

免费学前教育以国家的经济投入为基础,以科学合理的制度为保障。现有免费学前教育中,多数为县级财政投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从而使政策不完善、流动儿童不被接纳。这些困难的发生均源于国家在教育费用上的投入不够。儿童发展和学前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经费保障机制设置上,要遵循其规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基础,根据幼儿园的班级规模、环境设置、设备材料配备、教师配备等标准进行投入,从而达到满足幼儿园正常教学的基本需求。同时,要科学地研制学前教育办学标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并为政府提供投入标准的科学依据。

5.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施免费的学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机制保障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从有条件的地区开始,按照年龄、群体、项目的顺序进行逐渐扩大和推广,先实施一年的特殊群体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再扩展到所有适龄儿童都享有免费的学前教育;先从实施一年的免费教育,再逐步增加年限,一直到学前教育全部免费,即由“点”到“面”地将免费的学前教育逐渐地进行推广扩大。

作者:李梦媛 单位: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月娟,杨毅,刘敏.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能性与路径选择[J].教育学报,2014,10(3):89~93.

[2]海鹰,蔡迎旗.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时代金融,2013,(4):211~217.

[3]潘月娟,杨毅,刘敏.我国农村地区实行免费学前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5,(7):57~63.

[4]但柳松.农村学前教育挑战、机遇与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0,(3):51~53.

[5]张鸿,王艳霞.从“宁陕模式”看免费基础教育的可行性[J].教学与管理,2013,(2):3~5.

有关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本推荐:

1.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

2.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4.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 学前教育本科论文范文

6.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

7.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8.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 索引序列
  • 学前教育电大毕业论文
  •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 电大虚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5000
  •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018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