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徽州文化研究论文

徽州文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徽州文化研究论文

徽菜文化变迁研究文化论文

摘 要:徽菜作为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深得人们的喜爱。同时徽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其产生至今,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文正是从徽菜原料选用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变迁、徽菜的烹制特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变迁和徽菜的消费群体由以前的特殊群体向现代社会的大众变迁三个方面来阐述徽菜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徽菜;徽菜文化;文化变迁

Abstract: Anhui cuisine, as one of the eight traditional Chinese cuisine, is deeply loved by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Anhui cuisine, as one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hanging times and the changes of people’s need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laborate the cultural changes of Anhui cuisin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iverse materials instead of single material; the modern cooking characteristics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coo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ss consumption instead of previous special group consumption.

Key words: Anhui cuisine the culture of Anhui cuisine the cultural changes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的百姓基于其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使其饭桌上的菜肴各具其地域之“味”,并对其精益求精,再加之其它的因素,从而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国传统八大菜系。

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也是这样产生的。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徽州,原为徽州地区的山野小菜,随着徽商的兴起和繁荣,徽菜由徽商带出山野传遍全国,在与其它菜系交流发展后名扬天下,成为菜之一系,流传至今。由此徽菜既成为底蕴深厚的徽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徽菜也成为一种文化即徽菜文化。

目前学术界多从餐饮、旅游的角度对徽菜进行研究,如《从餐饮业发展的趋势谈徽菜的振兴》(李德明 孙克奎 《中国食品》2008年第15期)、《徽菜发展的几点思考》(金声琅 《中国食品》2008年第16期)。而几乎没有人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对徽菜文化进行研究,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尝试对其进行阐述。

文化变迁历来为文化人类学、文化学等众多学科所关注,一般认为,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和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亦即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播或文化自身的创造。本文将从徽菜的原料选用、徽菜的“三重”特色和徽菜的消费群体三个方面来研究徽菜的文化变迁。

一、徽菜原料选用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迁

1.早期徽菜原料单一,多为徽州地区特产

徽菜源于徽州,即现在黄山一带,原为这一地区人们的日常菜肴,所以关于原料的选取多是就地取材。如笋,徽州六县皆产笋,自然笋成为早期徽菜的原料之一。《安徽通志》云:“笋出微州六邑,以问政山者味最佳,箦红肉白.坠地能碎。”另外还有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盛产石鸡、香菇、石耳等山珍野味;长江、淮河、巢湖是中国淡水鱼的重要产区,其中长江鲥鱼、淮河肥王鱼、巢湖银鱼和大闸蟹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席上珍品;还有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涡阳苔干、太和椿芽、安庆豆酱等产品都是早期徽菜的主要原料,这些原料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

2.明清时期徽菜原料较为丰富,为各地的特产

随着徽商的兴起与繁荣,徽菜走除了徽州,走向了全国,徽菜的厨师们带着徽菜的特殊工艺跟着徽商成为其家厨或者自己开饭馆、挑担子把徽菜带到了全国,这时徽菜的原料选择更加广泛。如徽式烧鱼,不仅烧徽州地区的鱼,而是走到哪就烧哪里的鱼,对所到地别的特产也是如此,出现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有名徽菜,如广东烤乳猪、福建佛跳墙、常熟叫花鸡等。这样既大大丰富了徽菜的原料,也满足了不同地域人们的饮食需求。

由于受储藏条件和保鲜技术的限制,许多季节性的原料还是有明显的限制,如产自夏季的原料在冬季就没有办

法得到,非产笋季节就吃不到笋子。

而有些徽菜的出现正是由于这种储藏和保鲜技术的不足,如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名菜“臭鳜鱼”,鳜鱼产于长江而非徽州,捕捞后取到青阳、太平运到徽州需十天半月之久,虽采取粗盐包裹等保鲜方法,但到达徽州后已经发臭,经过徽菜师傅们的精心烹制,鳜鱼是似臭实香,嫩而鲜美,所以即使在运输和保鲜技术较好的情况下,人们仍把新鲜的鳜鱼采用浅腌久储的方法使其变臭,做成“臭鳜鱼”。

3.现代徽菜非野生型原料极大的丰富,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现代社会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储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徽菜原料的季节和地域的限制不复存在,这对徽菜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如目前全国各地都能把砀山的梨用作徽菜的原料,烹制成“梨都风韵”,同时人们在非产梨季节甚至冬季都能吃到这道新式徽菜。

但是现代徽菜所选取的大多为非野生原料,多为人工培植的,如常入徽菜的鳖、蛙和各种山珍菌类等多为人工养殖或培育。这是情况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徽菜原料消费量的大增和野生原料产量相对较少造成的。目前,徽菜馆遍布全国各地,消费者人数众多,而产于山间野地的徽菜野生原料很是有限,再加上人们保护野生资源和环境的观念的增强,人们自然而然的转向非野生的徽菜原料。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徽菜的'原料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二、徽菜的烹调特色也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变迁

我们知道徽菜的烹调特色为“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重油原于徽州地区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对油腻的需求有关,相传徽州地区人们引用的山水中碱性较大,需用油腻的食物来调和,所以重油这一传统徽菜的特色有益于当时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还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人体内缺乏荤腥,需要重油。但是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长期营养过剩,出现了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三高等文明病,这样就使人们追求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油的徽菜必须随之调整,才能适应现代人们消费的需求,如在烹制徽菜时既保持其原有的特色也满足现代人健康合理的饮食方式。

重色是徽菜的独特调味之处,是以料定色,而非所有徽菜都为黑色。徽菜的重色与其重油有密切的关系,重油的徽菜如不加以着色,就会使人在视觉上对油腻的徽菜产生厌恶之感,难以入口,所以重色更多的是注重徽菜的视觉美感,增加人们的食欲。但同时徽徽菜的重色也非一成不变,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标新立异,同样的菜肴重以不同的色将能增加人们的消费欲望,同时由于重油的变化,重色的需求之然也就降低了。

重火功即讲究炖,这样能保持菜的原汁原味,故有“吃徽菜要等”一说。徽菜重火的特点与徽州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是式密不可分的。首先从自然环境看,徽州地区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可见其山地较多,且徽州地区多为高山密林,盛产木材,这为徽菜的重火所需的很多燃料提供了来源。其次从人们的生活方式看,人们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时间,这为徽菜的炖所需的较多时间提供了保障。在徽商兴起之前,徽州地区的山区环境使这里的居民除农忙外难以有很多外出的活动,一是山路难行,二是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人们就形成了缓慢的生活节奏。而徽商兴起与繁荣之后,徽商们留在徽州地区的家人享受商人们的赚回来的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去追求徽菜的“味”,而随徽商到各地的徽菜厨师们则是专门从事徽菜制作,分工更细,可支配的时间更多了。同时徽商们出于社交活动的需要,也是大力支持厨师们花大量的时间去炖制菜肴。

可是到了现代社会,随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没有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在徽菜的炖上,但是要保证徽菜重火即原汁原味这一特色,人们就找出了许多替代品,如高压锅等现代厨房用具。

可见徽菜的烹调特色也有了明显的变迁。

三、徽菜的消费群体由以前的特殊群体向现代社会的大众变迁

徽菜在产生之处,就是徽州地区的人们的家常小菜,只为徽州地区的人们享用,其消费群体很小,也没有什么市场而言。即使徽菜由徽商带出徽州推向全国,也仅仅为徽商所交往的圈内人士所享用,普通百姓是难饱口福的。就连同时期出现的很多的徽菜馆这种小群体消费的局面改观不大,这是因为受人们当时经济水平所限。

而到了现代社会,徽菜的消费群体变成了社会大众,这是因为一是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消费的能力。而是随着现代烹饪工艺和各种技术的发展以及餐饮业竞争的激烈,徽菜的消费价格也在人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类了。

由此可见,徽菜在原料的选用、烹制工艺和消费群体等方面都因要适应时代、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所以徽菜文化的变迁是徽菜起源于南宋,繁荣于明清至民国和改革开放后喜忧参半局面得以长久存必然因素,同时徽菜文化要想在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其文化的变迁还需进行的更好和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④①

参考文献:

[1]李德明 孙克奎.从餐饮业的发展趋势谈徽菜的振兴[J]. 中国食品,2008.15

[2]金声琅. 徽菜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食品,2008年第16期

[3]高寿仙.徽州文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美)尤金·N·安德森 著 马婴 刘东 译.中国食物[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徽州,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太平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147万。徽州地区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来。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它与敦煌学、藏学有同样影响。徽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密度极大,品位极高,除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外,还有一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世界地质公园,二处国家地质公园,三处国家森林公园和10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国家级历史保护街区。 雄踞域中的国之瑰宝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黄山具备“山上有奇景,山下有奇观”的全方位立体之美。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是徽州物质文明的历史遗存,矗立的牌坊代表着徽州人的精神家园,更多的古村落、古建筑体现了徽州远古的繁华和富荣,牯牛降的原始自然传递出徽州大地的久远、淳朴和原生态的珍藏,横亘黄山南北的新安江、太平湖,更增添了黄山水之灵秀。主要名人: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婺源人。陶行知(1891—1946),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胡雪岩(1823—1885),著名徽商,人称“红顶商人”。名光墉,字雪岩,绩溪人。胡锦涛(194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绩溪人。胡适(1891—1962),著名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绩溪上庄村人。戴震(1724—1777),清代考据学家,思想家。字东原,休宁隆阜人。方腊(?-1121年),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又名方十三,歙县人,一说睦州青溪人。程大位(1533—1606),明代数学家。字汝思,号宾渠,休宁率口人。汪机(1463—1539),新安医学奠基人。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祁门城内朴墅人。吴承仕(1884—1939),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字检斋,歙县人。弘仁(渐江)(1610—1664),新安画派创始人。俗姓江氏,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出家后取法名弘仁,号渐江学人、渐江僧。歙县人。汪士慎(?-1759),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又号溪东外史,休宁人(一说浙江人,或歙县人),流寓扬州。与金农相友善。笔墨习染,逐臻妙境。相关链接徽墨歙砚徽州古道关隘【徽安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庆府城。从歙县沿徽浮古道至祁门县城,由祁门县城北上,经臂岭、大但、大洪岭至雷湖;转向西北,经琅田、古楼墩至金汉培,入石埭县境;再经横渡、七里、矾滩,沿鸿陵溪北行,过唐家渡,经塔坑、九里冲入贵池县境;经十字路、牌楼、吴田、黄溢至安庆。全程210公里。这条古道,以祁门县境内大洪岭段最为难行。明万历年间,祁门县有儒妇郑氏,曾捐银修辟。其后之年久失修,洪水冲刷,山崩道塞,石瞪剥蚀,几至断绝交通。清道光年间,地方人士捐款整修,凿山平路,改善弯道,加铺石板,路况遂有改观。整段岭路上七里下八里,岭头有石碑二块,一刻修路经过及捐款、开支情况;一刻养护道路规定。现屯溪至安庆已通公路,古道荒废。【徽昌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古城至浙江昌化县。出歙县南门,东北行,经渔梁、鲍家庄、呈村降、大阜、霞坑、苏村、粑樟里、三阳、星岭关至浙江昌化县,通杭州。歙城至星岭关62公里。三阳之东,从竹铺至星岭关为高山地带,岭峻路险。其余路段,依山傍河,为走廊地带。星岭关路段相传为1131年岳飞提兵讨杨么过此而建,元代曾整修。这条古道1932年改建为公路。【徽池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庆府城。沿徽州至安庆古道,行至石添唐家渡分路,转向正北,经沟汀、鹪鹩入贵池县境;至虎子渡,沿秋浦河,指北偏西,顺流直下,经高但、殷家汇转。向东北行至贵池城。全程200公里。【徽浮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江西浮梁县。从歙县城西行,经棠樾、唐模至潜口,转向西南,经塘贝,跨丰乐水,过塘坞,至休宁徽光,经万安至休宁县城;出休宁县西门西行,经夹溪桥、川湖街、蓝渡、岩脚至界首,过界首至至黟县渔亭;由渔亭西行,经楠木岭至祁门县的横路头、再西行,经金字牌、洪村至祁门县城;由祁门县城再西行,经新岭、小路口、石坑、大北埠、罗村铺至闪里;由闪里南下直趋浮梁县城,全程200公里。潜口至塘坞10公里,路宽之至3尺,石板路面;徽光至休宁县城10公里,路宽7尺,其路中为石板路面,宽1.5尺;休宁县城至渔亭28公里,蓝渡桥南沿横江至岩脚段古道尚存,路宽7.5尺,路中石板路面宽1.2尺;渔亭至祁门县城27公里;祁门县城至浮梁县城125公里。徽浮古道横贯徽州西部,是古代驿道。现在这条路的大部分路段为慈张公路所利用。【徽泾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泾县。出歙县城向东北行;经吴山铺、牌头、新管、上新入绩溪县境;经临溪、雄路至绩溪县城;从绩溪县城向西北行,经高村、翠岭、镇头、浩寨至分界山(绩溪、旌德县界);过分界山,经七里铺至旌德县城;由旌德县城再向西北行,经新桥、柳山铺、高口铺、三溪铺至浙溪入泾县境;再北上,经榔桥至泾县城。全程94公里。歙绩段30公里,道路平坦,路宽6至9尺,修建慈张公路时被利用。绩溪县城至旌德县城段古代设有驿铺,自唐至清,为官员往来宣州、徽州的官道之一。其间,翠岭段陡峻难行。宋代在翠岭设立关寨,名"翠岭关",1555年在关头重建城蝶,为军事要塞。清康熙年间,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反清,攻绩溪,翠岭一带是两军争夺的战场。宋王安石为江东提刑时,由江西经徽州赴宁国府,经过此道,有"夜过翠岭月明中"诗句。清人施润章亦有《过晕岭》诗:"崇冈郁峻脂,鸟道绕山腹。仰探白日短,俯瞰阴霞伏。鱼贯渡行人,马瘦艰踝囹。春晴多好风,吹我岩壑绿。农耕岭上云,妇饭溪中犊。羁心旷登陈,瘠土见风俗。华阳灵迹闪,杖策寻石屋。 50年代,镇头以北,沿古道走向建成绩溪至旌德公路,翬岭古道已少行人。【徽开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浙江省开化县。出歙县城西门,过太平桥西南行,沿丰乐水直上,绕过圣僧庵,经七里头、冷水铺、梅村至岩寺;自岩寺向南行,经于村至莫墩,转向西南行,进入屯溪;由屯溪再甫行,经阳湖、临溪、汉口至珍源(古为休宁、开化县界),再前行,越马金岭,直趋浙江开化县城)歙县至屯溪段路宽3至4.5尺,现绝大部分为兴建芜屯公路所利用。屯溪至开化段为石板路面,现在大部分路段为屯开公路所利用。【徽宁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宁国县。沿徽径古道至绩溪县城,由绩溪县城向东北行14公里至丛山关,出关入宁国县境再向东北行,经金沙、三十八号桥至宁国县城。此道古代设有驿铺,是官员往来徽州的官道之一。明程敏政由京城返乡,经此道过丛山关,曾赋诗:"江南江北路迢迢,马上朱颜觉渐调。今日故乡初入眼,丛山关下巧溪桥。"此道现为慈张公路所利用。【徽青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青阳县。出歙县北门,西北行,过万年桥,经富惕至许村;由许村北上,经五猖庙、茅舍、茶但至窘岭关;过菩岭,入太平县境,至上岭脚,经谭家桥、感样里、迄溪、马兰地、三口至仙源;西行至甘棠,转向西北,经秧溪河至广阳,广阳北上直通青阳县城。此路多为石板道,石面光滑,路宽3至6尺。【徽婺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婺源县。自歙县至屯溪,从屯溪起,向西南行,经黎阳、高枧、瑶溪、新村、霞阜、龙湾至五城;转向南,经山斗、于金担、官铺街、黄土岭、下但,出休宁县界,前行通婺源县。瑶溪至五城段古道仍存,石板路面。其余路段多为公路利用。古时,此道为婺源和徽州的联系孔道,婺源茶叶由人力通过此道挑运至休宁龙湾,然后由水路或陆路运屯溪;由屯溪运去食盐、布匹、粮食和其它日用品。休宁西南部的茶叶及其它土产,也大部分由此道运至屯溪交流。 "【徽饶古道】 徽饶古道始建于唐代,均用长约4尺青石板条铺砌而成的,由长江以北通往徽州、饶州等地的客商必经之道,故被称“古徽道”,“徽饶道”即属旧时的“国道”。 徽饶古道穿越是徽道的其中一段,全程15公里左右,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尚未完全开发,沿途断崖峭壁林立,崇山峻林,自然风光秀丽,适合初级户外爱好者的穿越体验。【江南第一关】关隘名。又名逍遥岩。位于绩溪县伏岭乡东部。海拔424米。乃徽州至杭州古道要隘。危岩陡绝,南北夹峙,上多怪石,下临深渊。1257年绩溪县人胡旦,随山势开凿瞪道,以便行旅。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间曾重修。从关脚至隘口瞪道约1400余阶,部分绝壁嵌入2米长花岗岩石条,筑成瞪道。关门由四根巨大石条横架在天然石住上构成。东西两媚分别镌有"徽杭锁钥"和"江南第一关"字样。关东施茶亭旁岩石上,刻有记古道小史碑文。关名为明胡宗宪所取。徽州塔桥【下尖塔】塔名。位于徽州区潜口村南。建于1544年。塔七层八角,底层直径约10米,层层缩小,外观如锥,俗称"潜口锥"。塔空心仅两层,第一层:四面砌须弥座,墙上绘有佛像,第二层壁间嵌砖雕楣匾,内镌"翼峰"二大字,旁署"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岁,竹溪翁汪道植谨立"。其余五层为实心。现塔檐及顶部已毁,为徽州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寺塔】塔名。位于徽州区岩寺镇北,西临丰乐河;又名水口塔。始建于1544年,清康熙、道光年间曾作修葺。七层八面,高约66米,底径约8米,逐层略内收。塔楷底层外伸1.5米,向上逐层加码,至第七层檐出3米,使上层檐水直滴至地,为古塔奇构。塔内有砖阶自复壁中盘旋而上,每层皆有佛龛、金匾。清末塔檐被焚,1914年塔顶又被雷击倒坍,现仅存珠墩以下砖砌塔身。塔东有凤山台,与塔同时建造。传说初建时,以塔为笔,以台作砚,以塔西余公桥(已毁)当墨,预示岩寺镇文运昌盛。现为戳州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林水口【徽州园林】区域园林名称。作为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要求而兴建的徽州园林,有文献可稽者,从北宋开始。宋政和年间绩溪许润构乐山书院,建有天月亭、南楼等小筑,常登览其上。婆源朱氏园有池,有亭,朱韦斋写有"方塘荫瓦影,净见鲸鲤行"的诗句。宋至元代,徽州私家园林营筑较多,其中著名的有:宋绩溪乐山书院,婆源朱氏园,歙县醉园、先月楼,休宁竹洲吴氏园亭、首村朱氏园亭、东野山房、璜原吴氏园亭、龙源赵氏园亭,黔县培筠园;元代休宁有林泉风月亭、醉经堂、月潭朱氏园亭、秋江钓月楼等。除黔县培筠园尚存部分水石遗构,其余已不存,只能从有关文献中了解当初的面貌。明清时期,徽商将大量的金钱投入园林建设,使徽州园林达到极盛。徽州区西溪南村老屋阁右侧的私家花园,面积仅400多平方米,营构极精,花园内遍植花木。左侧为一方池塘,称"渔翁塘",养荷放鱼,供人观赏垂钓。池畔建绿绕亭,老屋阁住宅拱立池、园之中,意境清新恬适。岩寺镇有八大名园:娑罗园、菜园、檀山苑、西墅、会心园、茂林修竹、香雪窝、方氏园。村落水口原为风水而建,通过人们的经营,楼、台、亭、阁、塔、桥隐现于古树绿荫丛中,成为普通村民休憩娱乐的场所,是中国最早的公园形式。歙县郑村经郑氏族属的经营规划,全村景致呈现园林化意境,族人郑九夏曾作《十二景图》,每图题诗一首,是人工造园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较早范例。徽州园林崇尚自然,就形造景,寓情于景(参见[竹洲吴氏园亭])。尤其"新安大好山水",处处是景,借景入园,全无人工雕饰的痕迹,为徽州园林的最大特色。【果园】庭园名。位于徽州区西溪南村。始建于明,盛于清。当年园内有亭台楼阁,假山湖池,曲桥石堤,名花修竹。四周花墙围筑,园内景致迷人,花香鸟语,四季如春。此园相传为江南才子祝枝山所设计,今大部分毁于兵灾,仅存假山、仙人洞、湖池及部分围墙遗址。【潜口水口】水口名。位于徽州区潜口村。紫霞峰为黄山山脉南侧起点,有"黄山第一峰"之称,此峰位于潜口村南侧,山下溪水婉蜒而过,石板大道直通村中心,水口即设于此。紫霞峰高不到50米,呈环抱状。山顶古树茂密,以甜丘树和枫树为主。石板道两旁遍植紫荆花。山拗处原建有观音大殿,观音塑像后有泉水流出,甘甜清凉。寺院除大殿外,二厢有附房供僧人住宿。院内地面全用石板铺筑。顺溪水,过小桥,迎面筑有灵官殿。石级迂回而上,有览胜亭。每逢节日或休闲时节,村人常到此游览或祈祷。

3000就写不了了~~~1500左右给你参考一下!关于徽州我也去旅游过~~对那里的历史文化也有了解~总结如下:徽州历史档案具有民间性、具体性、真实性、典型性、系统性等五大特点。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1.民间性:徽州历史档案的最显著特点,即是其民间性。从来源上看。徽州历史档案是在民间发现的,是从徽州平民家庭中流散出来的。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比如现存的徽州赋役、官府等方面的文书、档案,都是徽州民间家庭的一些抄本占大多数。不是抄本的,也是当时历史时期保存于宗族、家庭或基层乡村组织的那一部分文书、档案。以黄册为例,按其来源,在徽州,黄册就有保存在州县的正册和保存在里甲的底册或草册。徽州州县官府都设有专门保存黄册等簿籍的架阁库,正常情况下是应该能够保存下来的。但我们目前发现流传下来的徽州黄册大多是家庭抄本和里甲草册、底册。除黄册外,徽州告示、谕令、诉讼抄本、各种誊录簿等,几乎全是各个家庭和宗族保存下来的。至于文契、账簿、租约等更是徽州民间生活的各种伴生物,都是由徽州民间平民百姓保存下来的。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从徽州历史档案的内容看,它也是以反映民间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为主,记载的绝大多数是与平民百姓休戚相关的事情。如中国社会利·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的徽州历史档案中,官府文书只占5.1%,其余的均为与地主、农民、商人有密切联系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材料。反映的领域以农村经济和社会关系为主。特别是经济文书,总数加起来占84.7%。因此,有学者一提到徽州历史档案,就认为那只是研究徽州社会经济的新材料。这种认识虽然有些偏颇,但徽州历史档案中反映农村经济材料占绝大多数却是事实。这在我国历史档案中是十分罕见和难得的。徽州历史档案同以往发现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突破了以王室部衙类政治史材料为主的局限,表现出厂鲜明的民间性和经济特色,十分具体和实用。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2.具体性:形成于平民社会的徽州历史档案,没有泛泛描述,有的只是具体的、微观的记录。例如,它对徽州大大小小家族的世系递嬗、家族教育、科举状况、土地积累、管理经营、宗祠创建、族产管理和运营、与官府和当地其他家族及农民的关系、商业活动和资产的积累等情况的记载,对徽州平民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各种会社、风俗习惯等日常生活的记录,详细到每家每户,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人。再如,宗族各式账簿,每天的开支、每月的开支到每年的开支,都有流水账和总账相互对应。宗族祭祀登记,更是细到每个支派和各个家庭支丁。土地管理,有的家庭收藏有每一块土地完整的文书、档案,有土地登记和赋税管理的,有税役征派的,有出租收佃和交租谷的,等等。徽州历史档案如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村社会历史百科全书,对农村社会的各个历史领域都有所涉及。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徽州历史档案中,有许多内容如果在官方文书、档案或文献史籍中是不可能记载的。如歙县档案馆保存有一本《古松山舍风雪寒暑墨集》,记载了歙县崔氏平民道光十四年(1834)至咸丰四年(1854)每天生产生活基本情况,除自己每天的开支和活动外,还有一些民间重大活动记载,有民间教馆、冥寿、续弦、出阁、报讣、药帖、宴席等重大事务记录。通过这册文书,我们可以研究既是地主又是商人的崔氏日常生产生活轨迹,又可以弄清民间一些重大社会活动的真实情况。再如黄山市档案馆收藏有一册《复教馆记簿》,记录了光绪二十五年(1899)至民国六年(1917)一位师塾先生的详细收支账目,内有每年学生人数、组成、束修支付、教馆活动等情况,是研究民间师垫生活的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这些有关千民生活的具体记载,正好填补了官方文书、档案和正史官书之空白,成为我们具体研究中国农村平民百姓和社会发展实态的宝贵历史材料。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3.真实性: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使契约文书真正合法有效,其中多载有公证事项,从而在徽州历史档案中留下了许多标识其真实性的地方。如契约文书中除了受契约条件约束的双方当事人外,还有中间人的见证鉴定,而这中间人大多则是由当地很有名望的长辈耆宿、族长房长等担任。税票、契尾、推单等有里甲组织中的公正、公副、弓手、算手、书手、画手、册里等共同立约或签押。乡约合同上则有全村成年男子的署名画鉴押。商业票据中更有许多票号或商人的钤印作为防伪标志。至于诉讼案卷、布告、租簿、实征册等,都有明显的可以鉴定其真实性的地方。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徽州历史档案的真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记载历史实态的原始文书,其记载历史的真实性超过丁任何一种史料,因此,研究它,可以印证某些史籍记载的不实或不准确。比如,在封建社会中,族长是家族的首脑。从史籍上我们了解到族长由族中生活富裕者担任,在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在徽州历史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明初族长的经济状况亦有与史籍记载并不相同的情况。如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初期的契约中,休宁县一位叫朱胜右的,在洪武三十年(1397)订立的卖田赤契中,是作为“主盟族长”具名的。然而从建文元年(1399)订立的另一件卖田赤契中可以知道,朱胜右租佃有他人土地,是一户佃户。在地主将这块土地的一部分出卖与他人后,朱胜右又成为另一家人的佃户。这说明了明初徽州的族长并不一定由族中的富户担任,一般的自耕农即可,甚至具备佃人(并非佃仆)的身份也不影响他的威望和地位。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4.典型性:徽州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政策贯彻十分彻底和最为典型的地方。传统中国农村经济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在徽州的历史积淀很深,因此,徽州历史档案所反映的内容在中国农村历史社会中也最为典型。比如,徽州遗存的赋役文书、档案,如亲供册、黄册、编审册、实征底册、易知由单、串票、滚单、完纳钱粮执照等,构成完整而典型的明清赋税制度,是中国明清赋役文书档案中的典型代表。徽商档案,更是中国封建商业集团传统经营和发展的典型反映。如歙县芳坑江氏茶商档案,形成于嘉庆至清末这段时期,其时正是徽州茶商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时期,也正是中同传统商业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时期,它所反映的商业资本形式、经营方式、利润分配和消费以及其衰落的原因等,是中国这—时期传统商业的典型缩影和反映。徽州历史档案的这种典型性十分明显,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它是“中国农村社会七个世纪的历史缩影-,是研究传统中国文化不可忽缺的典型档案材料。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5.系统性:徽州历史档案的系统性表现在全面性、连续性上。其全面性表现在横纵两方面。横向上,徽州历史档案对农村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其种类之多,所涉范围之广,其他史料难以企及。具体来说,它重点涉及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土地制度、政治制度、商业经营、文化、宗族、教育、风俗、人口、社会关系等方面,系统性很强。纵向上,具有连续性。所谓连续性,是指现存的徽州历史档案在历史年代上的长期性和连续不断。现已收藏的徽州历史档案,若论抄件,最早的是黄山市档案馆收藏的五代十同时期的南唐保大:年(945)渝祭文书,若论原件,最早年代的足黟县档案馆收藏的南宋嘉泰元年(1201)家祭龙简,最晚年代是民国三十八年(1949),时间连续跨度达千年,这在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地方历史文书档案中是绝无仅有的。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如果把徽州历史档案分类别、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各种门类上,徽州历史档案都保持着长期的连续性。徽州土地买卖契约,最早年代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南宋嘉定八年(1215)《祁门县吴拱卖山地契》抄白,最晚的是民国三十八年。其中有些土地的档案,从开垦到管理、买卖到过户、税契到赋粮,每一笔都注册清楚,历经十几个王朝而无一疏漏。诉讼档案,据我们所知较早的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明代宣德八年(1433)民事诉讼案件形成的状纸,最晚的有延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诉讼文书。有关赋役档案较早的有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祁门县谢智甫析税文书,最晚的亦有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文书。徽州宗族档案,最早的是黄山市档案馆收藏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保大三年(945)谕祭文书,最晚的是民国三十八年的。年代就像一条线索,把徽州历史档案紧紧相连,真实地记录了徽州长达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

徽州饮食文化论文

安徽菜很多东西都是甜的,他们比较少会用到辣椒。

徽菜: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之一

只要一提到安慰的饮食文化,想必大家都会想到赫赫有名的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虽然不能说徽菜就是安徽菜,但是它也是来自于安徽。在明清时期,随着徽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大增,徽菜也借着东风风靡了全国。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到 安徽文化 看看安徽风格迥异的饮食文化吧!安徽地处华东腹地,安徽的饮食文化划分为许多方面,不同的地区具有不一样的饮食文化,以为安徽省内拥有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长江和淮河。这两条河在我国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它们将安徽划分为北中南三部分,三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各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三个地区的文化也是大相径庭。 一、淮北主产小麦及山芋(甘薯)、玉米、高粱等杂粮,居民多以面食为主。数十年前,这里十年九淹,灾害频繁,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群众生活困苦,日常菜肴单调,几乎不吃什么菜。 二、皖中包括江淮丘陵地区和长江冲积平原,这里有长江、淮河、巢湖等天然河湖,又有起伏的丘陵和纵横交错的丰饶田畴。盛产大米、棉花、茶叶、水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水产、家禽、家畜也多,是着名的鱼米之乡。较发达的水陆交通,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文化也日臻繁荣,这些都给当地人民的饮食生活的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皖南山区群峰叠嶂,风景秀丽,又有新安江、水阳江、徽水等河流,使山区拥有林茶之利,山麓盆地与河谷地区又适于农业耕作。这里地少人多,居民中经商的较多,加之山区物产需要外销,更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自唐来以来,巨商富贾,历代不乏其人。他们的豪华享乐生活,也必然要给当时的饮食生活与习俗带来某些影响。 众所周知,长江、淮河、巢湖是中国淡水鱼的重要产区,为徽菜提供了鱼、虾、蟹、鳖、菱、藕、莲、芡等丰富的水产资源。其中长江鲥鱼、淮河肥王鱼、巢湖银鱼、大闸蟹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席上珍品;辽阔的淮北平原、肥沃的江淮、江南圩区盛产各种粮、油、蔬果、禽畜、蛋品,例如,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涡阳苔干、大和椿芽、宣城蜜枣、安庆豆酱等都是早已蜚声中外,给徽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徽菜的主要特点是:擅长烧、炖,讲究火功,并习以火腿佐味,冰糖是鲜,善于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用木炭火单炖、单火靠,原锅上桌,不仅体现了徽州古朴典雅的风格,而且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徽菜的烹饪技法,包括刀工、火候和操作技术,徽菜之重火工历来优良传统,其独到处集中体现在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是徽帮厨师造诣深浅的重要标志,也是徽菜能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格的基本手段,徽菜常用的烹饪技法约有20大类50余种,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徽菜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拥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名菜名点、美味佳肴:萧县羊肉,无为板鸭,毛峰熏鲥鱼,宿州符离集烧鸡、石耳炖鸡、方腊鱼、咖喱蚌肉、云雾肉、荠菜圆子、耿福兴酥烧饼、绿豆煎饼、蝴蝶面、太和板面、阜阳格拉条、定远卤老鹅、天长进贡甘露饼等。此外,安徽还有许多美味的地方小吃,游客到安徽,除了领略安徽美丽的风光,也别忘记把那里各种各样的美食都尝一尝。

徽菜文化变迁研究文化论文

摘 要:徽菜作为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深得人们的喜爱。同时徽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其产生至今,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文正是从徽菜原料选用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变迁、徽菜的烹制特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变迁和徽菜的消费群体由以前的特殊群体向现代社会的大众变迁三个方面来阐述徽菜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徽菜;徽菜文化;文化变迁

Abstract: Anhui cuisine, as one of the eight traditional Chinese cuisine, is deeply loved by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Anhui cuisine, as one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hanging times and the changes of people’s need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laborate the cultural changes of Anhui cuisin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iverse materials instead of single material; the modern cooking characteristics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coo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ss consumption instead of previous special group consumption.

Key words: Anhui cuisine the culture of Anhui cuisine the cultural changes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的百姓基于其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使其饭桌上的菜肴各具其地域之“味”,并对其精益求精,再加之其它的因素,从而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国传统八大菜系。

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也是这样产生的。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徽州,原为徽州地区的山野小菜,随着徽商的兴起和繁荣,徽菜由徽商带出山野传遍全国,在与其它菜系交流发展后名扬天下,成为菜之一系,流传至今。由此徽菜既成为底蕴深厚的徽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徽菜也成为一种文化即徽菜文化。

目前学术界多从餐饮、旅游的角度对徽菜进行研究,如《从餐饮业发展的趋势谈徽菜的振兴》(李德明 孙克奎 《中国食品》2008年第15期)、《徽菜发展的几点思考》(金声琅 《中国食品》2008年第16期)。而几乎没有人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对徽菜文化进行研究,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尝试对其进行阐述。

文化变迁历来为文化人类学、文化学等众多学科所关注,一般认为,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和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亦即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播或文化自身的创造。本文将从徽菜的原料选用、徽菜的“三重”特色和徽菜的消费群体三个方面来研究徽菜的文化变迁。

一、徽菜原料选用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迁

1.早期徽菜原料单一,多为徽州地区特产

徽菜源于徽州,即现在黄山一带,原为这一地区人们的日常菜肴,所以关于原料的选取多是就地取材。如笋,徽州六县皆产笋,自然笋成为早期徽菜的原料之一。《安徽通志》云:“笋出微州六邑,以问政山者味最佳,箦红肉白.坠地能碎。”另外还有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盛产石鸡、香菇、石耳等山珍野味;长江、淮河、巢湖是中国淡水鱼的重要产区,其中长江鲥鱼、淮河肥王鱼、巢湖银鱼和大闸蟹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席上珍品;还有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涡阳苔干、太和椿芽、安庆豆酱等产品都是早期徽菜的主要原料,这些原料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

2.明清时期徽菜原料较为丰富,为各地的特产

随着徽商的兴起与繁荣,徽菜走除了徽州,走向了全国,徽菜的厨师们带着徽菜的特殊工艺跟着徽商成为其家厨或者自己开饭馆、挑担子把徽菜带到了全国,这时徽菜的原料选择更加广泛。如徽式烧鱼,不仅烧徽州地区的鱼,而是走到哪就烧哪里的鱼,对所到地别的特产也是如此,出现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有名徽菜,如广东烤乳猪、福建佛跳墙、常熟叫花鸡等。这样既大大丰富了徽菜的原料,也满足了不同地域人们的饮食需求。

由于受储藏条件和保鲜技术的限制,许多季节性的原料还是有明显的限制,如产自夏季的原料在冬季就没有办

法得到,非产笋季节就吃不到笋子。

而有些徽菜的出现正是由于这种储藏和保鲜技术的不足,如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名菜“臭鳜鱼”,鳜鱼产于长江而非徽州,捕捞后取到青阳、太平运到徽州需十天半月之久,虽采取粗盐包裹等保鲜方法,但到达徽州后已经发臭,经过徽菜师傅们的精心烹制,鳜鱼是似臭实香,嫩而鲜美,所以即使在运输和保鲜技术较好的情况下,人们仍把新鲜的鳜鱼采用浅腌久储的方法使其变臭,做成“臭鳜鱼”。

3.现代徽菜非野生型原料极大的丰富,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现代社会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储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徽菜原料的季节和地域的限制不复存在,这对徽菜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如目前全国各地都能把砀山的梨用作徽菜的原料,烹制成“梨都风韵”,同时人们在非产梨季节甚至冬季都能吃到这道新式徽菜。

但是现代徽菜所选取的大多为非野生原料,多为人工培植的,如常入徽菜的鳖、蛙和各种山珍菌类等多为人工养殖或培育。这是情况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徽菜原料消费量的大增和野生原料产量相对较少造成的。目前,徽菜馆遍布全国各地,消费者人数众多,而产于山间野地的徽菜野生原料很是有限,再加上人们保护野生资源和环境的观念的增强,人们自然而然的转向非野生的徽菜原料。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徽菜的'原料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二、徽菜的烹调特色也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变迁

我们知道徽菜的烹调特色为“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重油原于徽州地区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对油腻的需求有关,相传徽州地区人们引用的山水中碱性较大,需用油腻的食物来调和,所以重油这一传统徽菜的特色有益于当时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还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人体内缺乏荤腥,需要重油。但是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长期营养过剩,出现了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三高等文明病,这样就使人们追求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油的徽菜必须随之调整,才能适应现代人们消费的需求,如在烹制徽菜时既保持其原有的特色也满足现代人健康合理的饮食方式。

重色是徽菜的独特调味之处,是以料定色,而非所有徽菜都为黑色。徽菜的重色与其重油有密切的关系,重油的徽菜如不加以着色,就会使人在视觉上对油腻的徽菜产生厌恶之感,难以入口,所以重色更多的是注重徽菜的视觉美感,增加人们的食欲。但同时徽徽菜的重色也非一成不变,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标新立异,同样的菜肴重以不同的色将能增加人们的消费欲望,同时由于重油的变化,重色的需求之然也就降低了。

重火功即讲究炖,这样能保持菜的原汁原味,故有“吃徽菜要等”一说。徽菜重火的特点与徽州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是式密不可分的。首先从自然环境看,徽州地区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可见其山地较多,且徽州地区多为高山密林,盛产木材,这为徽菜的重火所需的很多燃料提供了来源。其次从人们的生活方式看,人们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时间,这为徽菜的炖所需的较多时间提供了保障。在徽商兴起之前,徽州地区的山区环境使这里的居民除农忙外难以有很多外出的活动,一是山路难行,二是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人们就形成了缓慢的生活节奏。而徽商兴起与繁荣之后,徽商们留在徽州地区的家人享受商人们的赚回来的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去追求徽菜的“味”,而随徽商到各地的徽菜厨师们则是专门从事徽菜制作,分工更细,可支配的时间更多了。同时徽商们出于社交活动的需要,也是大力支持厨师们花大量的时间去炖制菜肴。

可是到了现代社会,随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没有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在徽菜的炖上,但是要保证徽菜重火即原汁原味这一特色,人们就找出了许多替代品,如高压锅等现代厨房用具。

可见徽菜的烹调特色也有了明显的变迁。

三、徽菜的消费群体由以前的特殊群体向现代社会的大众变迁

徽菜在产生之处,就是徽州地区的人们的家常小菜,只为徽州地区的人们享用,其消费群体很小,也没有什么市场而言。即使徽菜由徽商带出徽州推向全国,也仅仅为徽商所交往的圈内人士所享用,普通百姓是难饱口福的。就连同时期出现的很多的徽菜馆这种小群体消费的局面改观不大,这是因为受人们当时经济水平所限。

而到了现代社会,徽菜的消费群体变成了社会大众,这是因为一是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消费的能力。而是随着现代烹饪工艺和各种技术的发展以及餐饮业竞争的激烈,徽菜的消费价格也在人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类了。

由此可见,徽菜在原料的选用、烹制工艺和消费群体等方面都因要适应时代、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所以徽菜文化的变迁是徽菜起源于南宋,繁荣于明清至民国和改革开放后喜忧参半局面得以长久存必然因素,同时徽菜文化要想在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其文化的变迁还需进行的更好和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④①

参考文献:

[1]李德明 孙克奎.从餐饮业的发展趋势谈徽菜的振兴[J]. 中国食品,2008.15

[2]金声琅. 徽菜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食品,2008年第16期

[3]高寿仙.徽州文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美)尤金·N·安德森 著 马婴 刘东 译.中国食物[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徽州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徽菜文化变迁研究文化论文

摘 要:徽菜作为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深得人们的喜爱。同时徽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其产生至今,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文正是从徽菜原料选用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变迁、徽菜的烹制特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变迁和徽菜的消费群体由以前的特殊群体向现代社会的大众变迁三个方面来阐述徽菜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徽菜;徽菜文化;文化变迁

Abstract: Anhui cuisine, as one of the eight traditional Chinese cuisine, is deeply loved by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Anhui cuisine, as one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hanging times and the changes of people’s need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laborate the cultural changes of Anhui cuisin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iverse materials instead of single material; the modern cooking characteristics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coo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ss consumption instead of previous special group consumption.

Key words: Anhui cuisine the culture of Anhui cuisine the cultural changes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的百姓基于其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使其饭桌上的菜肴各具其地域之“味”,并对其精益求精,再加之其它的因素,从而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国传统八大菜系。

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也是这样产生的。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徽州,原为徽州地区的山野小菜,随着徽商的兴起和繁荣,徽菜由徽商带出山野传遍全国,在与其它菜系交流发展后名扬天下,成为菜之一系,流传至今。由此徽菜既成为底蕴深厚的徽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徽菜也成为一种文化即徽菜文化。

目前学术界多从餐饮、旅游的角度对徽菜进行研究,如《从餐饮业发展的趋势谈徽菜的振兴》(李德明 孙克奎 《中国食品》2008年第15期)、《徽菜发展的几点思考》(金声琅 《中国食品》2008年第16期)。而几乎没有人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对徽菜文化进行研究,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尝试对其进行阐述。

文化变迁历来为文化人类学、文化学等众多学科所关注,一般认为,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和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亦即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播或文化自身的创造。本文将从徽菜的原料选用、徽菜的“三重”特色和徽菜的消费群体三个方面来研究徽菜的文化变迁。

一、徽菜原料选用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迁

1.早期徽菜原料单一,多为徽州地区特产

徽菜源于徽州,即现在黄山一带,原为这一地区人们的日常菜肴,所以关于原料的选取多是就地取材。如笋,徽州六县皆产笋,自然笋成为早期徽菜的原料之一。《安徽通志》云:“笋出微州六邑,以问政山者味最佳,箦红肉白.坠地能碎。”另外还有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盛产石鸡、香菇、石耳等山珍野味;长江、淮河、巢湖是中国淡水鱼的重要产区,其中长江鲥鱼、淮河肥王鱼、巢湖银鱼和大闸蟹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席上珍品;还有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涡阳苔干、太和椿芽、安庆豆酱等产品都是早期徽菜的主要原料,这些原料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

2.明清时期徽菜原料较为丰富,为各地的特产

随着徽商的兴起与繁荣,徽菜走除了徽州,走向了全国,徽菜的厨师们带着徽菜的特殊工艺跟着徽商成为其家厨或者自己开饭馆、挑担子把徽菜带到了全国,这时徽菜的原料选择更加广泛。如徽式烧鱼,不仅烧徽州地区的鱼,而是走到哪就烧哪里的鱼,对所到地别的特产也是如此,出现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有名徽菜,如广东烤乳猪、福建佛跳墙、常熟叫花鸡等。这样既大大丰富了徽菜的原料,也满足了不同地域人们的饮食需求。

由于受储藏条件和保鲜技术的限制,许多季节性的原料还是有明显的限制,如产自夏季的原料在冬季就没有办

法得到,非产笋季节就吃不到笋子。

而有些徽菜的出现正是由于这种储藏和保鲜技术的不足,如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名菜“臭鳜鱼”,鳜鱼产于长江而非徽州,捕捞后取到青阳、太平运到徽州需十天半月之久,虽采取粗盐包裹等保鲜方法,但到达徽州后已经发臭,经过徽菜师傅们的精心烹制,鳜鱼是似臭实香,嫩而鲜美,所以即使在运输和保鲜技术较好的情况下,人们仍把新鲜的鳜鱼采用浅腌久储的方法使其变臭,做成“臭鳜鱼”。

3.现代徽菜非野生型原料极大的丰富,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现代社会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储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徽菜原料的季节和地域的限制不复存在,这对徽菜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如目前全国各地都能把砀山的梨用作徽菜的原料,烹制成“梨都风韵”,同时人们在非产梨季节甚至冬季都能吃到这道新式徽菜。

但是现代徽菜所选取的大多为非野生原料,多为人工培植的,如常入徽菜的鳖、蛙和各种山珍菌类等多为人工养殖或培育。这是情况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徽菜原料消费量的大增和野生原料产量相对较少造成的。目前,徽菜馆遍布全国各地,消费者人数众多,而产于山间野地的徽菜野生原料很是有限,再加上人们保护野生资源和环境的观念的增强,人们自然而然的转向非野生的徽菜原料。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徽菜的'原料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二、徽菜的烹调特色也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变迁

我们知道徽菜的烹调特色为“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重油原于徽州地区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对油腻的需求有关,相传徽州地区人们引用的山水中碱性较大,需用油腻的食物来调和,所以重油这一传统徽菜的特色有益于当时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还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人体内缺乏荤腥,需要重油。但是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长期营养过剩,出现了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三高等文明病,这样就使人们追求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油的徽菜必须随之调整,才能适应现代人们消费的需求,如在烹制徽菜时既保持其原有的特色也满足现代人健康合理的饮食方式。

重色是徽菜的独特调味之处,是以料定色,而非所有徽菜都为黑色。徽菜的重色与其重油有密切的关系,重油的徽菜如不加以着色,就会使人在视觉上对油腻的徽菜产生厌恶之感,难以入口,所以重色更多的是注重徽菜的视觉美感,增加人们的食欲。但同时徽徽菜的重色也非一成不变,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标新立异,同样的菜肴重以不同的色将能增加人们的消费欲望,同时由于重油的变化,重色的需求之然也就降低了。

重火功即讲究炖,这样能保持菜的原汁原味,故有“吃徽菜要等”一说。徽菜重火的特点与徽州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是式密不可分的。首先从自然环境看,徽州地区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可见其山地较多,且徽州地区多为高山密林,盛产木材,这为徽菜的重火所需的很多燃料提供了来源。其次从人们的生活方式看,人们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时间,这为徽菜的炖所需的较多时间提供了保障。在徽商兴起之前,徽州地区的山区环境使这里的居民除农忙外难以有很多外出的活动,一是山路难行,二是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人们就形成了缓慢的生活节奏。而徽商兴起与繁荣之后,徽商们留在徽州地区的家人享受商人们的赚回来的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去追求徽菜的“味”,而随徽商到各地的徽菜厨师们则是专门从事徽菜制作,分工更细,可支配的时间更多了。同时徽商们出于社交活动的需要,也是大力支持厨师们花大量的时间去炖制菜肴。

可是到了现代社会,随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没有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在徽菜的炖上,但是要保证徽菜重火即原汁原味这一特色,人们就找出了许多替代品,如高压锅等现代厨房用具。

可见徽菜的烹调特色也有了明显的变迁。

三、徽菜的消费群体由以前的特殊群体向现代社会的大众变迁

徽菜在产生之处,就是徽州地区的人们的家常小菜,只为徽州地区的人们享用,其消费群体很小,也没有什么市场而言。即使徽菜由徽商带出徽州推向全国,也仅仅为徽商所交往的圈内人士所享用,普通百姓是难饱口福的。就连同时期出现的很多的徽菜馆这种小群体消费的局面改观不大,这是因为受人们当时经济水平所限。

而到了现代社会,徽菜的消费群体变成了社会大众,这是因为一是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消费的能力。而是随着现代烹饪工艺和各种技术的发展以及餐饮业竞争的激烈,徽菜的消费价格也在人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类了。

由此可见,徽菜在原料的选用、烹制工艺和消费群体等方面都因要适应时代、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所以徽菜文化的变迁是徽菜起源于南宋,繁荣于明清至民国和改革开放后喜忧参半局面得以长久存必然因素,同时徽菜文化要想在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其文化的变迁还需进行的更好和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④①

参考文献:

[1]李德明 孙克奎.从餐饮业的发展趋势谈徽菜的振兴[J]. 中国食品,2008.15

[2]金声琅. 徽菜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食品,2008年第16期

[3]高寿仙.徽州文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美)尤金·N·安德森 著 马婴 刘东 译.中国食物[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几时需要,我可以帮你哦,绝对原创

徽州民居对设计的启示徽州民居在徽州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提起徽州文化,人们就很自然地联想到高高的码头墙,青色的蝴蝶瓦。这里的每一个村落都依山傍水,十里苍翠入眼,四周山色连天。但这村落里却大都极少有树,即便有,也是一些供观赏的灌木或花草,古木大树往往在村外较远的路口或山脚,并不影响村中的视线。从远处看,一堵堵翘角的白墙被灰色的小瓦勾勒出一幢幢民居的轮廓,像一幅幅酣畅淋漓的水墨画,又像一幅幅高调处理的艺术照片。人在山中走,如在画中行,随时随地都能领略迷人的画意,随时随地都能感到醉人的诗情。历史背景徽州古称新安,范围在以黄山为中心的安徽南部地区。古徽州下设黟县、歙县、休宁、祈门、绩溪、鹜源(今属江西省管)六县。 自秦建制两千多年以来,悠久的历史沉淀,加上北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加之在这块被誉为“天然公园”里生活的人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在古徽州大地上,明、清古民居建筑总计有7000栋,明清古村落大致在100多处。 徽州古民居建筑,形式多样,五花八门,总计约十五种之多。如古城、古村镇、祠宇、寺庙、书院、园圃、戏台、牌坊、关隘、桥梁、塔、亭、堤坝、#泉、村落。 徽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虽然山奇水秀,气候湿润温暖,物产丰富,但土地有限,村落密集度大,农民生活困难。而古徽州又盛产木材、茶叶、蚕丝。因此,生活逼得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求衣食于四方”,到外边去发展。一些人从经营木材、茶叶、蚕丝、米发展到经营盐,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户。这些徽商致富后,为光宗耀祖,显赫一方,于是大兴土木,扩建庄园。也就是这些著名的徽商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民居。对设计的启示一是建筑的恢弘、壮观及安全实用建筑形象的突出特征是:白墙、青瓦、码头山墙、砖雕门楼、门罩、木构架、木门窗。内部船都是木构架围以高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外墙无窗或开小窗。方正的外形,马头墙内落水,形如“一颗印”为徽州民居的独特风格。徽州古民居,大都依山傍水,山可以挡风,方便取柴烧火做饭取暖,又给人以美感。村落建于水旁,既可以方便饮用、洗涤,又可以灌溉农田,美化环境。徽居的古村落,街道较笮,白色山墙宽厚高大,灰色马头墙造型别致。这种结构,节约土地,便于防火,防盗,降温、防潮,使各家严格区别,房子的白墙灰瓦,在青山绿水中,十分的美观。徽居的天井,可通风透光,四水归堂,又适应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朴素心理。二是建筑的人文色彩及装饰美徽州古民居建筑,由于地跨江淮的特殊地理位置,处于北方与南方两大建筑风格的交汇融合地带,受楚文化、吴越文化、两淮文化、建安文化、桐城文化、徽商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建筑格局和建筑艺术。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儒家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尊卑有别、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观表现的也十分明显。受儒家思想影响,他们建起豪室后,又向儒商结合,官商结合发展,兴学堂,尊儒学,走学而优则士之路。因此,不少徽商建房时,按官家规定的等级建楼扩园,这就是徽派古民居建筑形成的原因。在徽州,木、石、砖三雕最为出名,人称“徽州三绝”,这“三绝”几乎在每家每户都可能看到。那些门坊、门罩、漏窗上的雕刻,一户之内少有雷同,窗槛、裙板、窗扇、斜撑等处,雕刻更为精美。在西递村,有一户人家天井中的十二个门扇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图,非常精细,虽然封建伦理观念较为浓重,却极有文化研究价值。三是建筑环境设计的园林化情调村落选址“相其阴阳向背,查其山川形势”,以臻天时、地利、人和诸吉皆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以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临街巷。村口广植高大树木,缀以亭台水榭,溪流蜿蜒,田陌纵横,环境极佳。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也是给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了融入大自然环境的范例。建筑,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文明的象征,是当时一段社会生活的缩影,展现了当时徽州人居文化。徽州人在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中,面对动荡不安的历史风云变幻,面对战乱的硝烟烽火,面对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用生命与鲜血,为后世保留了宝贵的民居艺术宝库,对于现代建筑设计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徽州民居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徽州民居建筑和传统雕刻的分析,提出在利用传统徽州图形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设计形象,以此体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在文化价值观上的统一,充分展现地方的传统文化底蕴。关键词:徽州民居文化视觉元素图形符号设计的核心是展现文化特色,失去特色就会失去设计存在的价值。现在,由于过多地模仿西方现代设计,我们的许多设计作品缺乏自身的文化特色。2004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美展设计展的学术研讨会上,很多专家都认为: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现代设计展现给世人的是一张“西方”脸,尤其缺乏“中国元素”,现代、美观、实用且具有“中国元素”才是中国应该有的优秀设计。因此,要充分地发挥和利用自己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设计语言。一、徽州民居文化的启示我国大部分的民居建筑,因各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和民族的差异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装饰风格。不同地区的民居,其室内设计的空间布局、构造和风格都不同,并体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徽州民居文化,是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的徽州文化繁荣昌盛、地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在许多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具有重要的地位。徽州民居多为两层高的合院式建筑,住宅空间狭窄,天井的设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井设计旨在让宅内的人能与天有所接触,“长幼有序、天人合一”是中国大部分民居的建筑观,特别是在布局、结构及规模等方面都体现了儒家的伦理观和宇宙观。阴阳八卦、风水理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将地方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是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趋势,这将极大地丰富现代设计内涵,充分展现徽州地方传统文化的底蕴。二、对称布局的民居文化徽州民居建筑有一种强烈、优美的韵律感,特别鲜明的是白墙黑瓦和马头墙,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长短相间、线条简洁,清晰地勾勒出一幢幢徽州民居的轮廓。徽州民居的个性特征,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内部构造的复杂精致与外部形态的简洁明快形成鲜明对照。徽州民居宅居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厅堂用中门与后厅堂隔开,后厅堂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仍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都是如此,一进套一进,形成屋套屋的格局。民居的前厅或厅侧布置有小型庭院或小花园,缀置花坛、水池,植以花木,摆放盆景。粉墙上饰以砖雕、石雕花窗,或放长条石桌、石凳、点缀小品。徽州民居大多依山傍水,把建筑、山水、花木和所在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建筑的有机功能。建筑的对称美反映出中国人中庸的人生观,而居室的结构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制。徽州民居建筑的风格、工艺特点与营造方式有着极其鲜明的区域特色,反映了徽州人的风水意识和装饰审美观念。因此,无论是人们选择的自然环境,还是人工配置的山水花木,总是和建筑、雕刻装饰共同构筑成充满艺术气氛的文化空间。三、徽州民居文化的元素徽州建筑外墙很少开窗,采光、通风全靠天井,设天井也有“财不外流”的吉利寓意。三间屋的“天井”设在厅前,四合屋的“天井”设在厅中,这种设计使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晴时太阳光自天井泻入堂前,称为“洒金”;雨时雨水落入,称为“流银”;四面屋顶均向天井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时又称为“四水归堂”。中国人认为“水”就是“财”,天井的设计就是遵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风俗,有“四面财源滚滚流入”之意。北京设计师马怡西主持的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室内设计思想围绕“四水归明堂,归水亦宏扬”展开,喻意良性循环,凝聚力与外向力的辩证统一,创造出似内似外的独特氛围。在大厅的四周用抽象手法设计出屋檐的S形轩梁反光灯,把徽州民居文化自然地表现出来,成为新的艺术符号,简洁明快,充分体现了安徽地方特色,装修设计风格符合徽州民居文化的特点。可见设计师对徽州民居建筑的渊源有着较深的了解,在继承中进行了创新,而不是做简单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不是对徽州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建立在真正理解徽州文化的基础上,对历史或地方惯用的词汇进行有意识地提炼、加工、抽象、变形、简化、重新组合等,逐步挖掘和改造传统图形,将传统建筑的造型、色彩加以归纳整理,让繁琐的雕梁画栋图形化,设计出新的装饰构造形式。四、徽州的雕刻与装饰元素徽州雕刻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以及古典家具的装饰。砖雕广泛用于徽州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等处,它是明清以来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雕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木雕主要用于民居的室内,通常用在民居建筑的手架梁、梁托、檐条、楼层栏板、窗扇、栏杆等处,雕工讲究,是独有的建筑特色。徽州木雕以浮雕、半圆雕和透雕为主,用于建筑物和室内用具上的装饰,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如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等。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多为人物故事、风俗民情、山水树木、文字锡联及各种吉祥图案等,既美观又实用。家具方面的木雕较多应用在床与衣橱上,主要用高级木材制作,使用朱漆和金箔装饰木雕的表面,鲜明生动,反映了建筑、生活、文化与传统之间的联系。建筑木雕相对于其它的建筑装饰方式,更注重立面的观赏效果,它属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题材的选择和表现的方式偏向于世俗化和生活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意味。案例一:安徽设计师杨林主持的芜湖陆和村茶馆室内设计,大量地选用徽州木雕作为室内构件的符号元素,让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感受传统的徽州文化魅力,具有极其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木雕一方面有装饰美化建筑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寓意、象征和祈愿的意味,以直观的形象表达非物象本身意义的内容,其艺术特色和美学内涵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的单独把木雕作为装饰品,有的则作为整体设计中的一部分。无论从古代到现代、从形式到意义,木雕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它作为室内环境中的装饰,增添了室内空间的个性化艺术氛围。案例二:浙江设计师陈耀光的杭州某酒店室内设计,充分借助于城隍山周边的市井风情,石井、马头墙、青花陶瓷、民居木窗、江南竹笛、西湖小船桨,还有以“里”、“弄”、“巷”、“坊”等民俗意味的元素作为设计创作的题材,努力保留和表现一些杭州城的古貌遗风。设计中没有斗拱、挂落和传统建筑的雕梁画栋,但却散发着东方气韵,景观的立面表现了红色方体的印章和书法等,以“福”、“禄”、“寿”、“禧”为主题的墙面作为装饰的构成符号,传统的内容、现代的排列组合,充分地反映出设计师的文化底蕴。创造性的构思很少是凭空产生的。美国创造工程学家奥斯本曾说:“所有一切创造发明,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通过重新组合或改进而产生出来的。”美学家朗格也提出,艺术设计创造中的一切形式及技巧,都是在对原型进行的“处理”中发展起来的。艺术设计要通过实地考察,从中寻找创作元素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找出地方文化内涵与自己个性的结合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优秀的设计作品大多具有简单的外在形式,深层的文化内涵,运用发展、延伸的形式进行概括和提炼,以把握物象的本质特征。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反映了人们的怀旧心理,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①马怡西:“四水归明堂”,《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7。/②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沙,2002。/③许亮:“‘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室内设计”,《室内设计》,1999.2。/④陈耀光:“中国风·江南情”,《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9。/⑤中国艺术设计联盟

关于徽州文化的毕业论文

几时需要,我可以帮你哦,绝对原创

徽州古建筑的特色摘要: 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 关键词: 古建筑作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徽州的老房子是在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徽州人,他们服贾四方,或成巨富荣归故里,将域外更高层次的文化引入境内,穷极土木,广侈华丽以明得志,构筑起一幢幢精巧别致的民居建筑。故此,早在晚明时期,“入歙、休之境而遥望高墙白屋”就成为徽州村落的独特景观。与“五岳朝天”并称的“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徽州老房子多是以天井采光、通风及与外界沟通。外墙很少开窗,因此老房子总给人一种幽暗凄迷的感觉。我真正领略徽派建筑是在西递村。这是一个被现代社会遗忘的旧梦。现代的阳光还没有照耀在它青灰的屋瓦上,在都市的喧哗这之外,它抱残守缺,在皖南的清澈中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生活。西递村在黟县,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徽派建筑群。从远处望去,西递村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徽派建筑的形成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这里原来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栏式”建筑。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早期徽派建筑中典型的“楼上厅”形式,楼上厅室特别轩敞,是人们日常活动休憩之处。这是因为山区潮湿,为了防止瘴疠之气,而保留了越人“干栏式”建筑的格局。同时,由于大量移民的涌人,人稠地狭,构建楼房也成为最佳选择,但多依山就势,局促一方,为解决通风光照问题,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变成为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便又产生了马头墙。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文化交融的产物。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由于“贾而好儒”的特点,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徽派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徽派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观念的影响,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徽派建筑工艺特征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徽州古建“三绝”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欲。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牌坊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种式样,造型雅致。根据功用可分为旌表坊和题名坊两类。旌表坊必须经朝廷颁旨才能兴建,只有官绩显赫、孝行义举突出的人以及贞女烈妇,才有资格享受。题名坊一般建在府邸、书院、祠堂、墓门道前,作为庄重、权威的标志。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称为“三间屋”,有明三间、暗三间、回廊三间之别。徽州宅居基本格局的形成传统徽州宅居最基本的格局是三间式,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民间俗称为“一颗印”。平面布局对称,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后或在左右两侧。入口处形成一内天井,作采光通风用。在此基础上建筑纵横发展、组合,可形成四合式、大厅式和穿堂式等格局。四合式大多为人口多的家庭居住,也可说是两组三间式相向组合而成,可分为大四合与小四合。大四合式前厅与后厅相向,中间是大天井。前厅是三间式,但地坪较高,为正厅堂;后厅亦为三间式,但进深可略浅,地坪面较前厅低。前后二厅以厢房相连,活动隔扇,楼梯间有设于厢房的,也有设在前厅背后的。内部木板分隔,外墙均为砖墙出山马头墙。天井则根据地形可大可小,也有的在前厅背后再设厢房、小天井。这种大四合式住宅前后均有楼层。小四合式前厅三间与大四合式同,后厅则为平房,也更小,进深浅,一般中间明堂不能构成后厅,而作为通道,两个房间供居住,天井也较小,楼梯均在前厅背后。大厅式住宅的大厅,主要是用于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和开展祭祀活动等,也作为日常起居场所,它往往是整座住宅的主体部分。大厅多为明厅,三间敞开,两根圆柱显示着大厅的气派。也有用活动隔扇封闭的,以便于冬季使用。一般大厅设二廊,面对天井。大厅式住宅可从正中入口设屏门,平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也有在侧面开边门出入,天井下方则设客房。还有由正门出入,门两侧设二厢房者。穿堂式又名回厅,穿堂的位置均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相连,为由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大部分为木地板,小三间与大厅背向,入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穿堂部分有一明堂,两个小房间,可供客人居住,也可家中人居住。这种穿堂式建筑比正式三间式小,有天井采光。徽州人有聚族而居的习俗。有的大户人家宅屋成片相连,一百多个天井,但也只是上面几种基本格局的拼接组合而已。徽州是复杂的——它亦动亦静、亦俗亦雅。行商坐贾囊中银两的碰击声,交织着乡儒学究的吟哦;精工细作的木雕窗棂,映衬出自然的山水如画。徽州留给后人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遗产,实为一巨大宝藏。它有太多的智慧、启示、经验、鉴戒,值得我们去发掘、提炼、思考、总结。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000就写不了了~~~1500左右给你参考一下!关于徽州我也去旅游过~~对那里的历史文化也有了解~总结如下:徽州历史档案具有民间性、具体性、真实性、典型性、系统性等五大特点。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1.民间性:徽州历史档案的最显著特点,即是其民间性。从来源上看。徽州历史档案是在民间发现的,是从徽州平民家庭中流散出来的。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比如现存的徽州赋役、官府等方面的文书、档案,都是徽州民间家庭的一些抄本占大多数。不是抄本的,也是当时历史时期保存于宗族、家庭或基层乡村组织的那一部分文书、档案。以黄册为例,按其来源,在徽州,黄册就有保存在州县的正册和保存在里甲的底册或草册。徽州州县官府都设有专门保存黄册等簿籍的架阁库,正常情况下是应该能够保存下来的。但我们目前发现流传下来的徽州黄册大多是家庭抄本和里甲草册、底册。除黄册外,徽州告示、谕令、诉讼抄本、各种誊录簿等,几乎全是各个家庭和宗族保存下来的。至于文契、账簿、租约等更是徽州民间生活的各种伴生物,都是由徽州民间平民百姓保存下来的。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从徽州历史档案的内容看,它也是以反映民间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为主,记载的绝大多数是与平民百姓休戚相关的事情。如中国社会利·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的徽州历史档案中,官府文书只占5.1%,其余的均为与地主、农民、商人有密切联系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材料。反映的领域以农村经济和社会关系为主。特别是经济文书,总数加起来占84.7%。因此,有学者一提到徽州历史档案,就认为那只是研究徽州社会经济的新材料。这种认识虽然有些偏颇,但徽州历史档案中反映农村经济材料占绝大多数却是事实。这在我国历史档案中是十分罕见和难得的。徽州历史档案同以往发现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突破了以王室部衙类政治史材料为主的局限,表现出厂鲜明的民间性和经济特色,十分具体和实用。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2.具体性:形成于平民社会的徽州历史档案,没有泛泛描述,有的只是具体的、微观的记录。例如,它对徽州大大小小家族的世系递嬗、家族教育、科举状况、土地积累、管理经营、宗祠创建、族产管理和运营、与官府和当地其他家族及农民的关系、商业活动和资产的积累等情况的记载,对徽州平民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各种会社、风俗习惯等日常生活的记录,详细到每家每户,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人。再如,宗族各式账簿,每天的开支、每月的开支到每年的开支,都有流水账和总账相互对应。宗族祭祀登记,更是细到每个支派和各个家庭支丁。土地管理,有的家庭收藏有每一块土地完整的文书、档案,有土地登记和赋税管理的,有税役征派的,有出租收佃和交租谷的,等等。徽州历史档案如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村社会历史百科全书,对农村社会的各个历史领域都有所涉及。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徽州历史档案中,有许多内容如果在官方文书、档案或文献史籍中是不可能记载的。如歙县档案馆保存有一本《古松山舍风雪寒暑墨集》,记载了歙县崔氏平民道光十四年(1834)至咸丰四年(1854)每天生产生活基本情况,除自己每天的开支和活动外,还有一些民间重大活动记载,有民间教馆、冥寿、续弦、出阁、报讣、药帖、宴席等重大事务记录。通过这册文书,我们可以研究既是地主又是商人的崔氏日常生产生活轨迹,又可以弄清民间一些重大社会活动的真实情况。再如黄山市档案馆收藏有一册《复教馆记簿》,记录了光绪二十五年(1899)至民国六年(1917)一位师塾先生的详细收支账目,内有每年学生人数、组成、束修支付、教馆活动等情况,是研究民间师垫生活的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这些有关千民生活的具体记载,正好填补了官方文书、档案和正史官书之空白,成为我们具体研究中国农村平民百姓和社会发展实态的宝贵历史材料。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3.真实性: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使契约文书真正合法有效,其中多载有公证事项,从而在徽州历史档案中留下了许多标识其真实性的地方。如契约文书中除了受契约条件约束的双方当事人外,还有中间人的见证鉴定,而这中间人大多则是由当地很有名望的长辈耆宿、族长房长等担任。税票、契尾、推单等有里甲组织中的公正、公副、弓手、算手、书手、画手、册里等共同立约或签押。乡约合同上则有全村成年男子的署名画鉴押。商业票据中更有许多票号或商人的钤印作为防伪标志。至于诉讼案卷、布告、租簿、实征册等,都有明显的可以鉴定其真实性的地方。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徽州历史档案的真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记载历史实态的原始文书,其记载历史的真实性超过丁任何一种史料,因此,研究它,可以印证某些史籍记载的不实或不准确。比如,在封建社会中,族长是家族的首脑。从史籍上我们了解到族长由族中生活富裕者担任,在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在徽州历史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明初族长的经济状况亦有与史籍记载并不相同的情况。如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初期的契约中,休宁县一位叫朱胜右的,在洪武三十年(1397)订立的卖田赤契中,是作为“主盟族长”具名的。然而从建文元年(1399)订立的另一件卖田赤契中可以知道,朱胜右租佃有他人土地,是一户佃户。在地主将这块土地的一部分出卖与他人后,朱胜右又成为另一家人的佃户。这说明了明初徽州的族长并不一定由族中的富户担任,一般的自耕农即可,甚至具备佃人(并非佃仆)的身份也不影响他的威望和地位。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4.典型性:徽州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政策贯彻十分彻底和最为典型的地方。传统中国农村经济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在徽州的历史积淀很深,因此,徽州历史档案所反映的内容在中国农村历史社会中也最为典型。比如,徽州遗存的赋役文书、档案,如亲供册、黄册、编审册、实征底册、易知由单、串票、滚单、完纳钱粮执照等,构成完整而典型的明清赋税制度,是中国明清赋役文书档案中的典型代表。徽商档案,更是中国封建商业集团传统经营和发展的典型反映。如歙县芳坑江氏茶商档案,形成于嘉庆至清末这段时期,其时正是徽州茶商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时期,也正是中同传统商业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时期,它所反映的商业资本形式、经营方式、利润分配和消费以及其衰落的原因等,是中国这—时期传统商业的典型缩影和反映。徽州历史档案的这种典型性十分明显,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它是“中国农村社会七个世纪的历史缩影-,是研究传统中国文化不可忽缺的典型档案材料。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5.系统性:徽州历史档案的系统性表现在全面性、连续性上。其全面性表现在横纵两方面。横向上,徽州历史档案对农村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其种类之多,所涉范围之广,其他史料难以企及。具体来说,它重点涉及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土地制度、政治制度、商业经营、文化、宗族、教育、风俗、人口、社会关系等方面,系统性很强。纵向上,具有连续性。所谓连续性,是指现存的徽州历史档案在历史年代上的长期性和连续不断。现已收藏的徽州历史档案,若论抄件,最早的是黄山市档案馆收藏的五代十同时期的南唐保大:年(945)渝祭文书,若论原件,最早年代的足黟县档案馆收藏的南宋嘉泰元年(1201)家祭龙简,最晚年代是民国三十八年(1949),时间连续跨度达千年,这在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地方历史文书档案中是绝无仅有的。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如果把徽州历史档案分类别、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各种门类上,徽州历史档案都保持着长期的连续性。徽州土地买卖契约,最早年代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南宋嘉定八年(1215)《祁门县吴拱卖山地契》抄白,最晚的是民国三十八年。其中有些土地的档案,从开垦到管理、买卖到过户、税契到赋粮,每一笔都注册清楚,历经十几个王朝而无一疏漏。诉讼档案,据我们所知较早的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明代宣德八年(1433)民事诉讼案件形成的状纸,最晚的有延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诉讼文书。有关赋役档案较早的有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祁门县谢智甫析税文书,最晚的亦有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文书。徽州宗族档案,最早的是黄山市档案馆收藏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保大三年(945)谕祭文书,最晚的是民国三十八年的。年代就像一条线索,把徽州历史档案紧紧相连,真实地记录了徽州长达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

安徽亳州地域文化论文范文

改革意味着飞跃,开放预示着富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也奇迹般地改变着我的家乡在太子庙,是个小镇,它虽然没有赛江南的美景,也没有杭州西湖的妖娆,更没有北京文化的深奥,但它却另散发着一种平凡的自然之美。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乡也在飞速的变化着,巨大的变化使原本拥有自然之美的小镇更加艳丽。昔日,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子,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就到处都是一些小水洼,残留在我脑海中的家乡,一眼看去都是一些树林、平房。而所见的树林只是些野花、野草和一些“天外”飘来的不祥种子长大而成的,所见的平房屈指可数,而且大多数都是一些瓦屋,刮风下雨时,不倒也会进水。屋前的泥巴路上冷冷清清,远远不见人影,路边上还没工厂,没商店,更不要说路灯了。一条街道简直是封闭的。在当年,拥有一辆自行车都算富裕人家呢。那时的穷人穿的衣服都有补丁,连鞋子也是靠自己那双灵巧的手做出来的,有草鞋、有布鞋……而如今在改革开放中,我的家乡居然变成了一个繁荣而昌盛,美丽而可爱的小城市从前低矮、破旧的老屋早已被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当年泥泞的古道已不见踪影了。宽阔的高速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辆穿梭来往、川流不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人来人往。以前的瓦房现在变成了豪华的住宅,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栋栋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崭新的高楼大厦。儿童乐园充满着欢乐声,彩灯喷泉装点得像仙境一样。只要你任意走进一个家庭,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如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也得到了普及,不少

我爱我的家乡--安徽 家乡是一首甜美的歌,总是让人感受到温馨。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地方,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充满了古老的魅力。安徽,一个美丽的小城,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中国的南部。

它就是我的家乡。 家乡的黄山, 是我国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

黄山的精华归结于:奇峰,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这里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棵棵奇松破石而出,这里的奇峰怪石比比皆是,横空飘落,匪夷所思。云来时,波涛滚滚,弥漫无际,群峰忽隐忽现。

云去时,稍纵即逝,瞬息万变。至于温泉,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奇,但也能为广大游客送来温暖,使人心旷神怡,这里的水清纯,可饮可浴。

安徽是异常奇特的,也是鬼斧神工的那种美丽,宁静,神秘,自然和天籁,的确是这个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在这片土地上有神奇秀美的黄山,有重峦叠翠的齐云山,有烟雨迷朦的新安江水,还有翡翠一般的太平湖。

山中一夜雨,遍地是飞泉曾。有人这么评价说“很多山都是在外面看起来美,进山之后觉得不过如此,而黄山却不是这样的。

黄山是山外看着美,进山之后,会觉得更美。黄山的美,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它可以一日瞬息万变,并且随着春夏秋冬的交替、晴雨天气的变化、阳光月色的渲染,变幻无穷。

纵使你一千次来黄山,你也会有一千次新的感受和发现。初春,黄山云里花开,香漫幽谷;盛夏,黄山层峦叠翠,飞瀑鸣泉;金秋,黄山枫林似火,山花烂漫;严冬,黄山银装素裹,玉砌冰峰。

唐朝诗人李白在游览这片壮丽山川之后写下了: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笝金芙蓉的诗章。把黄山描绘得象金色莲花般的美妙。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走遍中国,在游览了黄山之后,他也深深的感叹到:薄海内,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对于很多人来说,未到黄山,黄山是一个奇迹,到过黄山,发现黄山是许多奇迹;未到黄山,黄山是一个谜,到了黄山,觉得黄山是个永远的谜。黄山是徽州群山的一个极致。

徽州的每一座山都有独特的风景,独特的美丽,比如奇崛的齐云山,神秘的清凉峰,寂寞的牯牛降,峻峭的小九华,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山峦,也都有着不同反响的秀美之处。 安徽的水是有灵性的,水的灵动与山的敦实构成了截然不同的风格。

安徽的河流负载了很多历史、文化和经济意义。在这片土地上有静谧美丽的太平湖,更有承载了徽州人文内容的新安江。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新安江一见钟情:清溪青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而歙县籍诗人汪洪度的一首诗记载了送别亲人的一番感触:渔火半明媚灭,海月上山背,家乡送别人,已隔青峰外。

新安江在人们的颂咏中默默的流淌着,在她的两边有着无数村庄,也有着无数小码头。正是由于新安江串起了整个徽州,给徽州带来了繁荣、希望,和不断更新的内容。

徽州人从河边的小码头走出去,那往往是黎明或者傍晚,天穹之上一弯冷月,水面上雾霭朦胧,小舟缓缓撑离岸边,游子含泪惜别,走向山外的世界 安徽四季分明,气候适中,非常适合万物生长,竹、木、茶、麻、漆、果、桑各种农林作物一应俱全,古徽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与山水相依的丰厚绿色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山区经济,才培育起淳朴厚重的山区地域文化。 有人说:如果你要了解一个人就必须到他成长的地方看看那里的山水。

我们也只有了解安徽的山水,才会明白安徽的历史,明白安徽的文化。安徽所有的一切可以说都是这片绮丽的山水所赋予的。

徽州人爱山爱水,视绿水青山为生命。他们说新安江是自己的母亲河,太平湖是黄山的情侣湖。

进村的水流称为龙脉,格外珍惜。休宁县的陈霞村,是一座绿水环绕的古堡,青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俨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安徽人既有北方的粗犷,也有江南的精细,同时又有着江准之间的精明和灵活。不仅人如此,城市的风格也如此。

如果阜阳、亳州留给人的印象是大气鸿蒙的话,那么,芜湖和安庆则是明显的江南城市,清新温婉,诗韵流长;至于南边的徽州小城屯溪、歙县、绩溪等,就更显得精致文雅。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庄园 …。

面对这些自然的文化杰作,我们热血沸腾,我们心胸澎湃,我们对家乡的热爱更加深沉,博大。

这里的种种,都在传达着安徽人的理想和愿望,表达着人们对文化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今天,我们以美丽的家乡为荣,明天我们将让家乡以我们为傲!望采纳,谢谢。

我生长在一个美丽可爱的地方,那就是安徽。

这里有美丽的风景。着名的黄山名扬中外,那儿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境内崇山峻岭、连绵起伏,辽阔平原沃土无边。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溪流河川密如蛛网。

我国第一条大河——长江东西横穿。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激起了历历代代的名人志士,欣赏她,赞美她。

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淮南,淮北两大煤矿,马鞍山的铁矿,铜陵的铜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里又是鱼米之乡,天府之国。南部盛产鱼虾、大米和茶叶;北部盛产小麦、五谷和棉花,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这里京泸,京九两大铁路南北贯通。是祖国的大动脉,是祖国的重要交通枢纽。

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在祖国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里又是革命的摇篮,新中国诞生前夕,大别山是革命的根据地。有名的淮海战役也发生在这里。

在中国的革命史上向世上展现了光辉的一页。 这美丽的家乡,这可爱的家乡。

孕育了我,哺育了我。我为我有这样的家乡而骄傲,我为我有这样的家乡而自豪! 安徽,我美丽的家乡,我可爱的家乡,我爱您,我赞美您。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固镇县,地处平原地区,物产丰富,风景秀美,是个可爱的地方。

小荷作文网 春天,树木抽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万物从沉睡中苏醒,柳树轻轻地摆动着它那翠绿的枝条。果园里,桃树开着粉红色的花,梨树也不示弱,也纷纷绽开了雪白的花朵。

田野里,油菜花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蜜蜂在花丛中跳起了集体舞,勤劳的农民在田地里忙着春耕,拖拉机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穿梭。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树木长的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树林封的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菜园里,满是各种各样的蔬菜,红红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嫩绿的黄瓜。

都像比赛似的,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果实。

果园里,白里透红的桃子,红艳艳的李子。

挂满了枝头,把树枝压得弯了腰。

秋天瓜果飘香,红彤彤的苹果熟了、黄灿灿的鸭梨熟了、一串串金黄的葡萄也熟了。

田野里,高粱涨红了脸,玉米长出了长长的胡子,鼓胀胀的花生歪着小嘴,实在招人喜爱。

冬天,雪花飞舞,白茫茫的一片,我们快活地扔雪球、打雪仗、堆雪人。

积雪给小麦盖上暖和的被子,预示着来年有个好收成,真验证了一句谚语“瑞雪兆丰年”。

我喜欢我的家乡,我欢迎你们来做客。

有一个美丽而又充满神圣的地方,它非常纯洁,善良,它用心哺育着几千万人民。他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安徽。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吧!

我的家乡居住在偏北地区,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我家乡的名字还有来历呢,我的家乡也就是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及滁、和、广(德)三州,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其后又成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从安庆、徽州各取两个首字,简称“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皖”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为“锦绣河山”,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

我的家乡还有好多美丽的风景线,比如我们的首都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它居住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着称于世。八达岭长城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十口金镢露着袢,十口金锅露着沿,百样草药到处见。”这是流传在八达岭上的歌谣。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别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打开户口簿,挨个一查,说;“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就不该把魂拘来。”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办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执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太白金星变化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万。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侵略

我爱我的家乡--安徽 家乡是一首甜美的歌,总是让人感受到温馨.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地方,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充满了古老的魅力.安徽,一个美丽的小城,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中国的南部.它就是我的家乡.家乡的黄山,是我国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黄山的精华归结于:奇峰,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这里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棵棵奇松破石而出,这里的奇峰怪石比比皆是,横空飘落,匪夷所思.云来时,波涛滚滚,弥漫无际,群峰忽隐忽现.云去时,稍纵即逝,瞬息万变.至于温泉,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奇,但也能为广大游客送来温暖,使人心旷神怡,这里的水清纯,可饮可浴.安徽是异常奇特的,也是鬼斧神工的那种美丽,宁静,神秘,自然和天籁,的确是这个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在这片土地上有神奇秀美的黄山,有重峦叠翠的齐云山,有烟雨迷朦的新安江水,还有翡翠一般的太平湖.山中一夜雨,遍地是飞泉曾.有人这么评价说“很多山都是在外面看起来美,进山之后觉得不过如此,而黄山却不是这样的.黄山是山外看着美,进山之后,会觉得更美.黄山的美,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它可以一日瞬息万变,并且随着春夏秋冬的交替、晴雨天气的变化、阳光月色的渲染,变幻无穷.纵使你一千次来黄山,你也会有一千次新的感受和发现.初春,黄山云里花开,香漫幽谷;盛夏,黄山层峦叠翠,飞瀑鸣泉;金秋,黄山枫林似火,山花烂漫;严冬,黄山银装素裹,玉砌冰峰. 唐朝诗人李白在游览这片壮丽山川之后写下了: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笝金芙蓉的诗章.把黄山描绘得象金色莲花般的美妙.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走遍中国,在游览了黄山之后,他也深深的感叹到:薄海内,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对于很多人来说,未到黄山,黄山是一个奇迹,到过黄山,发现黄山是许多奇迹;未到黄山,黄山是一个谜,到了黄山,觉得黄山是个永远的谜.黄山是徽州群山的一个极致.徽州的每一座山都有独特的风景,独特的美丽,比如奇崛的齐云山,神秘的清凉峰,寂寞的牯牛降,峻峭的小九华,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山峦,也都有着不同反响的秀美之处. 安徽的水是有灵性的,水的灵动与山的敦实构成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安徽的河流负载了很多历史、文化和经济意义.在这片土地上有静谧美丽的太平湖,更有承载了徽州人文内容的新安江.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新安江一见钟情:清溪青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而歙县籍诗人汪洪度的一首诗记载了送别亲人的一番感触:渔火半明媚灭,海月上山背,家乡送别人,已隔青峰外.新安江在人们的颂咏中默默的流淌着,在她的两边有着无数村庄,也有着无数小码头.正是由于新安江串起了整个徽州,给徽州带来了繁荣、希望,和不断更新的内容.徽州人从河边的小码头走出去,那往往是黎明或者傍晚,天穹之上一弯冷月,水面上雾霭朦胧,小舟缓缓撑离岸边,游子含泪惜别,走向山外的世界 安徽四季分明,气候适中,非常适合万物生长,竹、木、茶、麻、漆、果、桑各种农林作物一应俱全,古徽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与山水相依的丰厚绿色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山区经济,才培育起淳朴厚重的山区地域文化.有人说:如果你要了解一个人就必须到他成长的地方看看那里的山水.我们也只有了解安徽的山水,才会明白安徽的历史,明白安徽的文化.安徽所有的一切可以说都是这片绮丽的山水所赋予的.徽州人爱山爱水,视绿水青山为生命.他们说新安江是自己的母亲河,太平湖是黄山的情侣湖.进村的水流称为龙脉,格外珍惜.休宁县的陈霞村,是一座绿水环绕的古堡,青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俨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安徽人既有北方的粗犷,也有江南的精细,同时又有着江准之间的精明和灵活.不仅人如此,城市的风格也如此.如果阜阳、亳州留给人的印象是大气鸿蒙的话,那么,芜湖和安庆则是明显的江南城市,清新温婉,诗韵流长;至于南边的徽州小城屯溪、歙县、绩溪等,就更显得精致文雅.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庄园 ….面对这些自然的文化杰作,我们热血沸腾,我们心胸澎湃,我们对家乡的热爱更加深沉,博大.这里的种种,都在传达着安徽人的理想和愿望,表达着人们对文化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今天,我们以美丽的家乡为荣,明天我们将让家乡以我们为傲。

游巢湖 今天,阳光明媚,妈妈和我决定来个巢湖水上一日游,巢湖是五大淡水湖之一,是我们安徽省的名湖. 早上七点,我们登上了一艘“夜明珠”号大游船,船分三层,一、二层是供人们休息、娱乐的地方,顶层是露天观光甲板.我们登上顶层,欣赏两岸并不迷人的风光(水很黑,被污染了),河也不是很宽,但是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我和几个小孩上下窜来窜去.过了好一阵子,只听见大人们喊着:“到了,到了!”.我赶紧来到船头,啊,眼前一下开阔起来,一望无际、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书上的成语全涌现出来了.湖中散布着大小岛屿,各种轮船鸣着汽笛不知驶向何方,远处的山峰隐隐约约,景色美极了,八百里巢湖真是名不虚传! 船来到一个小岛靠了岸,岛上有一座红色的大庙,庙有一半矗立在水中,气势宏伟,一问,原来这就是忠庙.大家都进去烧香拜佛,我也学着大人的样,求佛祖保佑全家平安,我考上大学.出了忠庙,上船,又驶向另一个岛屿-姥山岛.上了岛,开始爬山,岛上最高处是一座塔,终于登上了塔,正准备休息,却发现塔里还有一个“云梯”,窄得只容一人通过,稍微胖一点都上不去.妈妈看了看,“吓”得不上了,我勇敢地登了上去,梯子又陡又滑,稍不小心就会滑下去,我战胜恐惧,胜利登顶,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心里那个美呀!下梯更难,我还是有惊无险地顺利下来了. 巢湖这几年的变化还是蛮大的,比如说在黄麓镇正在兴建巢湖第二所本科高等院校长江学院,沃尔玛要来了,等等,可以翻一翻近期的相关新闻.也可以写一写巢湖的人文背景,比如巢湖是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城市历史,巢湖的名人(张治中,冯玉祥,李克农等等),名胜古迹旅游景点,还是有的写的,这些你可以去查一下百度百科.当然,如果是征文比赛的话,必要的客套话还是要写的.至于文章结构和入题,可以采用倒叙的方法,比如你看到巢湖这几年的变化,自豪之情油然而起,于是便联想和回忆起这座城市能够引以为自豪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以蒙太奇的手法将这座城市展现给读者.我想应该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当然以上仅供参考,相信你肯定可以想到更好的,藉此抛砖引玉.。

可怜的娃,搞不好哥是你校友,偶八中的,如今偶在浙江,写这篇作文纯粹是怀念我记忆中的故乡。

歌声中的庐州 “樱花飞舞的初春,半空中落英缤纷,蓝紫色桔梗似将画面停顿。”听着许嵩的歌,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那黄昏中的杏花公园,看着暮色中的藏舟浦书型的石刻,有时候心血来潮摸摸上面的字,一枚枚的像历史的肩章,我会想起千年之前,这里是三国旧地,黄沙战场,张辽在这里横刀立马,曹操在这里持觞谈兵,如今,只有这无声的石刻深嵌时光的秘密,在微凉的街灯下,向未来摊开。

“站在合肥三孝口天桥,俯视仰视 。科教书店觊觎影院,和女人街口深情对视,车水马龙和急速流转的乌云,一样生不逢时。”

这首布拉格小调,立刻把我的思绪带入快节奏的当下,但是合肥是一座快与慢并存的现代都市,急速的流光投影和延长婉转的小巷并存,眼花缭乱的女人街和宁静温馨的爱知书店并存,人头攒动的车站和清幽的环城公园并存,快的是一种发展的活力,慢的是一种文化的沉淀。 当然,我还喜欢蜀山的冬日晴雪,喜欢逍遥津的深秋梧叶,也喜欢外雨花塘淡淡的夏荷,喜欢瑶海公园春日的白山,但这一切,都比不上我对赤阑桥的迷恋。

宋代词人姜夔在赤阑桥写下些许的文字温暖着我的记忆: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我想,在很久以前,这也是一首歌,一首哀婉无奈的歌,唱着桥边的红药为谁而生,因为联姻了我们身居其中的城市,而有了绵绵不尽的寄托。肥水无尽,像一支清丽的歌,永远带着庐州浸透岁月的水印。

我的老家在安徽,那儿是柿子之乡,家家院子里都种着柿子树. 阳春三月,细雨如丝,柿子树悄悄地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一片片毛茸茸橄榄形的叶子,在雨雾中欢快地伸展.春末夏初,柿子树羞涩地挂了一树方形的白花,毫不张扬. 五、六月间,棵棵柿子树挂满了青黄色的果实,但是别急,现在淡青色的柿子可不能吃.否则,她会把你的嘴巴涩麻!这需要你的耐心,和柿子一起成长.从夏末开始,先是柿子慢慢泛黄了,变红了,再接着就是柿叶变红了.随着季节的变化,柿子也由小到大,由青变黄,由硬变软,由涩变甜. 等啊等,当天上的月亮最圆最大的时候,柿子树也全心捧出了果实,那一串串红红的柿子像盏盏红红的灯笼;那一片片红柿叶,在秋风中摇曳,犹如一面面小红旗在招展.红彤彤的一片,漂亮极了! 爸爸爬上屋顶,轻轻摘下一个个红艳欲滴的硕大的尖柿子.柿子软软的,几乎拿不起来,我小心地捧在手里,像捧着个金娃娃.你只需轻轻撕掉一点皮,放在嘴边一吸,就会吸到那比蜜还甜的红色柿汁,从嘴角一直甜到心里.经霜打过的柿子更甜,可奶奶每次总怕太凉,总是放入热水中浸泡八到十分钟,待热透,才剥去薄如蝉翼的表皮,喂进我的嘴里,而奶奶则坐在一旁眯着眼乐呵呵地笑. 我等待着今年的红柿子…… 行不?。

  • 索引序列
  • 徽州文化研究论文
  • 徽州饮食文化论文
  • 徽州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徽州文化的毕业论文
  • 安徽亳州地域文化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