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网络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网络工程专业具有创新意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的高级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网络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针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进行分析,提出计算机工程信息化优势,阐述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何实施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和网络安全意识。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扁平组织结构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主要指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软件平台,将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针对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和传输,最终实现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为保障信息安全可靠传输,弥补传统项目管理中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进行分析运用显得十分必要。

1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全面信息化管理,可以在项目运行系统以及外部环境之间建立相对有效的沟通渠道,进行及时沟通联络,这为工作人员的分权、集权统一性提供保障,并且使临时性组织和经常性组织稳定发展,实现性质的柔性化,促使项目各方面资源有效利用,针对变化环境而保障其适应能力。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全面信息化管理的作用,能够让各个部门之间较为方便地结合数字化数据信息进行协调,对项目进度、质量以及成本进行综合优化,促进技术协调、经济指标可靠实现。另外,处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的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是比较粗略和静态的统计,通常存在明显时滞。因此借助工程信息日报子系统,可以对工程项目进行及时跟踪,凭借项目信息进行分组、筛选和管理,可以对各类工程项目进行核算评估,对工程项目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全方位控制和管理。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功能进一步加强,网络电视、网络监控、视频电话等不断进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的全方位远程管理控制。

2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优势极大,应用十分广泛,但在各领域工程项目开发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各领域各企业的工程项目组织和地点具有较强的临时性,随机性,有些工程项目的组织地点偏远,网络通信条件差,难于用计算机硬件设施和计算机网络作基础,使组织的工程项目难以通过网络工程信息进行管理,阻碍了计算机网络工程向全面信息化方向发展[1]。在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极快,信息化管理日益普及,但全面信息化管理缺乏统一管理标准,大部分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中,只重视自身软件建设,不重视共享,导致不同企业间的软件交互使用性差,阻碍了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信息难以顺利流通。企业开发软件时,主要考虑自身的商业机密和自身经济利益,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在实现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企业由于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保护,对电子文件不信任,只认同传统的办公模式和信息管理传输方式,造成对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普及率低,应用受限。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中存的问题,将影响计算机网络工程向全面信息化方向发展,对于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信息顺利流通等带来了一定阻碍。

3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属于一个系统的社会化工程,需要相关部门提高重视力度,维护信息安全可靠,高效传输,因此,针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进行如下探讨。

3.1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要实现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管理,需要对管理人员实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大力培养管理人员的网络技术技能,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水平。只有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的思想深入人心,才能保障高效有序的进行信息处理,建立良好的信息处理环境。针对人员信息化意识淡薄等原因,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宣传力度,通过计算机硬件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管理人员借助信息工程对各种文档进行储存、处理、传输,对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进行监控,提高防风险意识,促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转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着力推进工程项目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实现。

3.2提高企业在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开发

企业应建设信息化互联网络平台,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开发全新的自动化办公系统,保障企业内部信息共享,沟通及时。应加强对信息软件及计算机软件进行开发应用,使其在现代网络运行过程中得到逐渐增强。同时应对网络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保障数据有效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但要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要提升网络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形成新的管理理念,让数据传输、信息安全、项目应用有机融合,使网络工程信息化得到全面发展,最终为企业实现现代化网络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使企业在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获得最大效益。

3.3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相吻合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有生机,才有发展。而企业文化的滞后,往往是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的制约因素,导致信息设计和实际管理相互脱节。因此,企业需着力建设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企业文化,防止企业文化和信息化建设相背离,影响企业信息化发展。为使企业网络工程信息化得到全面发展,企业应将企业文化和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营造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文化环境,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基石。

3.4实行扁平化组织结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扁平化组织结构应运而生。面对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组织必须做出快速反应和迅速决策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无疑增强了组织快速反应的能力,可以减少行政管理层次,消除冗余人员,最终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组织结构。这种扁平化组织结构形式,它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失误,降低管理成本,扩大管理幅度。而传统企业的层级式组织结构,基本上采用金字塔形式,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企业在对内部信息进行交互过程中,层级多,时间长,效率低,对信息进行处理时也不科学全面,使企业正常运行受到阻碍,管理效率不高。因此,企业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科学优化,实行组织结构扁平化,最终使企业内部信息得到快速交流和传递。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科学优化配置和充分有效共享。因此,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管理的信息交互,同时可根据临时性和全面综合管理结构,促使工程项目管理得到更加高效的运行[3]。在当前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缺少相对规范管理,使项目工程的有效运行受到严重制约,对统一管理标准做出自动完善,属于当前形势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企业之间建立统一管理标准以及相应的软件管理体系,确保系统之间良性竞争,互促发展。

4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时代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信息上注重项目工程的管理,才能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保证项目工程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因此,实施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意义深远。企业建立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具有提高企业自身信息化综合能力,实现企业内部和项目的动态管理,推动企业管理全面信息化和自动化,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战武.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探索[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3,(8):24-26.

[2]朱君瑞卿.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9):11.

[3]钱程乾.浅谈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5,(11):73.

[4]雷小梅.以计算机网络为纽带全面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J].通讯世界,2016,(10):88.

网络作为人类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网络的建设也是网络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建设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伦理建设管窥

【摘要】 当计算机将一切种类的信息数字化、当传载信息的网络将世界联结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正在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为了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对网络伦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建设中国特色的刚柔相济的网络伦理体系。

【关键词】 网络社会 道德危机 道德化 法律化作为信息技术革命产物的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了一个划时代的产业革命――信息革命。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乘上了知识经济的快车,来到了信息时代,当计算机将一切种类的信息数字化、当传载信息的网络将世界联结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正在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但当我们畅游其中时,才发现我们还面临着许多伦理道德难题。为了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对网络伦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否则,我们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再次落伍。

一、信息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

世界正迈向新的文明,“网络”作为信息化的特殊代名词,某种意义上说已是信息社会的一个缩影。而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1.开放性。网络是应军事的需要而产生的,当科学家们在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为了防止核打击的破坏,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必须是完全开放没有中心的。于是便被设计成了不需要控制中心就可以工作的样式,网上也没有可以对传送的信息进行监控、审查和封锁的中心阻塞点。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上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信息可以在网络间无国家、无地域地传播,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交往,于是,不同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的冲撞与融合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2.自由性。当我们畅游在完全开放的,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时,发现“无政府”、“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等口号充斥其中。因为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不必面对面(face to face)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传统“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自在地冲浪,选择信息,上载、发布信息,也没有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和核查系统。网络使每个人都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间难免泥沙俱下、玉石俱存。

3.非人性化。网络虽然为人们的交往与沟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隔着网络这种非人性化的交往中介,人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他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成了数码化的存在。网络社会的非人性化特征彻底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

4.虚拟性。 所谓虚拟就是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自然和人类生活进行人工仿制和再造,即以0和1组合的bit数据对人类现实社会的数字化再现。在虚拟化的网络社会中,那些备受关注的传统特征,诸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可以借助虚拟网络得到隐匿和篡改,于是,人们的行为因“非实体化”而变得“绝对自由”。

二、信息网络时代的道德危机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其行为主要靠法律和道德来调节,信息网络社会也不例外。但由于网络是个新兴事物,其发展速度是以秒在计算,所以,在我们尚未作好充分准备时,网络就好像从原始社会突然进入了制度化时代,没有一点过渡,便呈现在我们面前。传统的法律应接不暇自不必言,就连渗透性极强、适应性极广的传统道德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一)信息网络发展对道德意识的影响

1.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开放的社会是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而价值多元化从逻辑上讲必然导致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道德相对主义者承认道德的存在,认为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也有社会的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这种观点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一结合,就迅速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衍的领域。

2.无政府主义泛滥

当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特征充分展现于信息时代时,在平面媒体上起作用的信息的外在过滤功能也逐渐失效,信息越来越呈现出“原始化”的趋势。所以,在信息时代要控制网上言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正如洛杉矶加州大学网络教授比格尔所说,网络本质上是一个“无政府式的建筑”,它有着极强的抗拒政府调控的性质。

(二)信息网络发展对道德规范的影响

1.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尽管有一些网络道德规范,但都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而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又使得网民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不易被察觉和监督,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就明显减弱了。

2.网络道德规范逐步向法制化转变

网络道德规范在量上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发生质变,向法律法规转化。针对网络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道德规范已经显得软弱无力了,因此国际社会及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一些网络法律规范,力求规范团体和个人在网上的行为。例如联合国制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WTO通过的《全球基础电信协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工商界全球商务行动计划》、欧盟发表的《欧盟隐私保护指令》以及美国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加拿大的《统一电子商务法》,法国的《信息技术法》,菲律宾与新加坡的《电子商务法》等。

我国为了促进Internet的健康发展,也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97刑法,第一次增加了计算机犯罪的罪名,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系统数据、程序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破坏程序罪等;1999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过了《电子交易法令》;200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互联网内容服务管理办法》。目前《电子商务法》也正在审议中,这表明我国计算机法制管理正在步入一个新阶段,并开始和世界接轨。

(三)信息网络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1.不规范行为与日俱增

杜尔凯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成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在网络发展初期,新旧道德规范并存、交替、更迭,造成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钩,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失规范的行为。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形同虚设。面对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从而大量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旧规范的制约,又无新法可依的“真空”状态。例如:某个人通过某个ISP或BBS传播了侵权或违法的信息,那么ISP业者或BBS站长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如是过错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才算有过错呢?对此,法律上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2)网络犯罪。网络的四大特征加速了信息时代前进的步伐,但也暴露了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因为网络是一个跨时空、跨地域,完全开放的无主控的虚拟世界,所以,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黑客”甚至“骇客”。就连美国国家标准局号称固若金汤的DES加密算法也曾两次被人破译。可以说:一台计算机只要一进入网络就绝无安全性可言,网络成了犯罪分子开拓的新领域,网络犯罪由此产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成为信息网络社会的公害。

当然立法的滞后也是网络犯罪现象俱增的一个客观原因。例如,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链接淫秽站点尤其是国外的淫秽站点的行为,算不算犯罪?如果算犯罪,究竞是应当适用刑法第363条第1款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第364条第1款传播淫秽物品罪还是第152条走私淫秽物品罪?目前的法律尚没有明确的规定,那么“罪刑法定”基本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又将如何贯彻?!

2.“触黄”已经成为网民必过的一道“坎”

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网络色情进行的调查,他们考察了约97万种相关的照片、描述、短篇小说和影片剪辑,发现那些储有数字化数据的用户网专题网页上,83.5%的图片都是色情的。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监测出23万个色情网站,而且,网络中的色情网站,还正以每日300至500个的数量增长。这充分显示出“性”是网上文化的第一大洪流。在国内,个人网站已成为当今的一大时尚,在这一时尚的后面,有一股“黄潮”也在蠢蠢欲动,色情内容在一些个人主页也有增多的倾向。许多人做个人网站,除了自己追逐时尚、玩一回外,多少都有一个将来把网站出手赚钱的梦想,而最终决定成交价格的就是这个网站的访问量。为了提高访问量,相当多的网站走的是美女路线,结果是网上“美眉”满天飞,一些网站的“美眉”照片越穿越少,走上了“蜕化变质”的色情路线。对此,有人谈网色变。笔者以为,信息时代离不开网络,网络离不开网民,网民又以年轻人为先,所以,“触黄”仅仅是年轻的网民猎奇时必过的一道“坎”,过去后必然海阔天空!关键看我们如何引导。

计算机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造福人类,又可以无情地损害人类。当然网络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不可能一夜之间形成,所以在评价它的影响时,我们既要有一种超前意识,又要有一种现实的态度,更要立足于现实,对网络伦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三、积极推进网络立法的道德化和网络伦理的法律化进程

1.明确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走出网络化阴影的理论前提

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法律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调整的范畴各不相同。也有部分同志认为,今天是法律万能的时代,一切终断于法。所以在当今时代道德的弱化是必然趋势。这种把法律与道德对立化的观念是依法治国的理论障碍,也是引领我们步入网络化陷阱的理论前提。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但二者发生作用的机制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可以“自由裁量”或“意思自治”。而法律则具有国家强制力,是一种典型的非人格化权威。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所以,法律与道德在“规范”的层面上是相通的。可以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最高的法律。

2.网络伦理的法律化是网络发展的客观要求

计算机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无限的虚拟空间,在网络世界里,每一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人们必须自己确定自己的行为,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可见,网络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的伦理观念、道德行为有很高的自律性。但由于网络技术的超常规发展,在我们尚未作好充分准备时,已经被网络快车送入了信息时代。Internet在带给人们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感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道德和法律上的问题,如黑客入侵、色情网站、病毒泛滥、安全性差、侵权等,使一些人谈网色变。

的确,在网络世界里,小则发布虚假信息,大则利用网络犯罪,如黄色信息、恶意的政治信息、文化霸权主义、行为主体的匿名性等。这些都极大地加剧了电子空间中国家、地区之间道德和文化的冲突,增大了维持国家观念、民族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的难度。匿名性所体现的许多观念很难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谎言、偷窃的责任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传统意义的社会直接接触,责任者之外的他人难以有针对性地做出道德反应并采取道德措施。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如果自律性尚不足以维持其正常运行的话,就必须引入刚性的法律!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解器,信息网络对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影响必然对传统法律产生巨大的冲击。而法律的发展又总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原有的传统法律面对新兴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制定新的法律规范,调整在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设、经营和应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规范人们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保障网络建设、经营与应用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所谓网络伦理的法律化就是立法者将网络社会自发形成的或约定俗成的网络道德理念、网络伦理规范或网络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这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更是网络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从1990年9月通过的《著作权法》首次将“计算机软件”列入了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起,就开始了计算机信息网络立法的探讨,尽管其目前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层次并不高,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计算机信息网络立法的重要性。计算机信息网络是现代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用信息网络法和其它一些法律规范,共同调整网络上的社会关系,对于信息社会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就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而言,信息网络法很难直接归属某一个法律部门,所以在标榜不懂计算机的人将是21世纪新文盲的今天,信息网络法应当也必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3.网络立法的道德化是规范网络行为的根本途径

中国有句古语“徒法不足于自行”,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虽然人们的行为主要依靠严密的法律来规范,但是,法总是要人去制定、去遵守、去执行的。如果人的网络伦理素质不高,网络伦理观念不强,就会缺乏遵守信息网络法规的内在要求,缺乏弃恶从善、抑恶扬善的自觉信念和“慎独”精神,从而也就不可能自觉地去遵守法纪;就会有法不依,甚至知法犯法;就会挖空心思地投机钻营,钻法律的空子,甚至利用网络法制的某些不完备去做损人利己、图利害人之事。进而信息网络法律、法规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市场经济就会变形而不能正常运行;网络犯罪就会屡禁而不止,社会风气也就不可能净化。可见,道德是法律的“助手”,稳定社会离不开法律,也离不开道德。

所谓网络立法的道德化是指法律主体(如信息网络时代的网民)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以道德义务对待法律义务。假如没有这种道德义务,那么服从法律就仅仅是暴力下的被迫服从,当法律由人“不得不”而不是“自觉”遵守的时候,法律终将成为纸上的文字游戏,守法精神蜕化为避法精神,建立法治国家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在信息时代、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和网络伦理素质,使其在网络世界遨游、追逐网络利益的同时,把信息时代的外在行为准则要求变为其内在的道德律令,由外在的社会立法,变成其内在的心灵立法,由他律变为自律,在正确处理好法律与道德、情与法、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中驱人为善,避人为恶,形成良好的网络社会风尚。这是走出网络伦理教育怪圈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网络伦理体系的根本途径。

浅议网络文明建设

【摘要】从90年代初,互联网被人们所认识,通过技术的不断成熟,速度的不断提升,在学习、生活、管理、金融、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9年,中国网民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可是互联网在带给人类方面和快捷的同时,其在中国的各种负面影响也不断的呈现在大众眼前。在国家倡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网络文明的建设也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网络文明;建设;伦理;法律

网络作为人类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它的诞生无疑提升了全球人类生活品质。网络以其不可阻挡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网络虚拟的空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大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似乎昼夜之间,人类生活的地方仿佛只是一个村——“地球村”。网络让人类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生活更加快乐和丰富。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给我们中职生带来了许多的隐患。其负面的影响愈来愈突出,各种黑色的阴影正向我们慢慢袭来。例如黄毒,暴力,非法网站,网络游戏仿佛裹着糖果的炮弹向我们发射。因此,网络又仿佛一个战斗的阵地,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去占领,就会被那些精神垃圾占领。

一、网络虚拟性与共享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我国网络技术落后于西方等发达国家

中国的网络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当时的西方国家,网络及其相关管理已经基本健全,无论在网络基础设施还是相关技巧方面我国都有着较大差距,而这一差距也成为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短板所在。

(二)网络的自身特征导致网络文明建设难度的增加

互联网自身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征,人们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空间中时,现实社会的法律和道德无法起到约束其行为的作用,而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又无法有效的抵制网络犯罪的发生,从而使得网络垃圾文化和负面影响无法进行有效过滤和抵御,从而使网络成为国家想管却又无法可管的死角。

(三)我国现有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还处于起步的初期

阶段

无法行之有效的对网络不文明、违法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最近几年,虽然由于各种网络犯罪的频繁发生,使国家开始逐渐重视互联网法制和文明的建设,但是多以规章、通知、措施、文件的形式发布,不具有法律效应,无法真正达到抵制和改善的效果。

(四)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在互联网上的作用有限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民族传统思想对人们的行为起到限制和束缚的作用的无形束缚,使人们压制住人性的阴暗面;但是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空间特性,使得人性中被现实社会中法律、道德等被压抑的阴暗面失去了束缚,使得自制力不强的,尤其是喜欢新鲜和刺激的青少年群体将阴暗面释放出来。因此,网络上的道德伦理问题一直屡见不鲜,又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快速、无地域性,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受到西方思想的冲级和腐蚀,加之网民自身道德修养普遍不高,很容易受到其不良影响。

(五)西方等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渗透等手段严

重阻碍了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步伐

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有将近一半以上都设置在西方国家,其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使得西方文化在互联网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文化的传播和意识的交流。西方诸国利用其网络优势不断向我国释放其资产主义的不良思想和文化垃圾,由因为之前提到过的,我国设备和技术实力的落后,导致我国无法进行有效抵御,这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促进网络文明建设的若干建议

现阶段,网络文明建设的重点是采取一系列复合我国现有情况,从而提出可行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抵制和降低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的网络实名制建设就成为推进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必要步骤以及实施以下建议的基础构架。

(一)大力提倡正确的上网理念

从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出发,以中国现有的思想理论为基础,利用舆论、传媒等传播方式建立并引导网民正确、健康的绿色上网理念,从根本上培养网民自身思想和道德意识,主动抵制网络垃圾信息,为建设和谐的网络环境打下基础。

(二)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单靠引导网民从自身修养出发,主动抵制网络负面影响,营造和谐上网环境是不够的。在引导的同时更应该加紧完善互联网的法制体系,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威慑力,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督、管理、追责机制,将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使网民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了以后的严重后果和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极大的打击各种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由于现在网络的法律体系还处在摸索和实践阶段,但这更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快速、准确的对已有的或新出现的网络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和颁布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有效限制,而不是敷衍了事,确保落实实处,最终目的是从点到面,逐步完善我国互联网的法律体系。

(三)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加强网络监控和打击力度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网络技术平台,要对其实施管理和有效监控,为打击网络不文明、违法行为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这就需要对应的技术实力和硬件水平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只有技术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加强,才能真正实现对互联网的管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抵制互联网不文明信息的传播和西方不良思想对我国网民的腐蚀,才能真正的让在网络上进行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只有我国自身技术和能力达到相应的水准,我国构建网络文明建设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四)利用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文化、伦理资源

互联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那么就不能忽略伦理道德的教育。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长河的筛选中已经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因该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财富,通过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有目的、有步骤的通过互联网将其传递给民众,通过优良的传统文化抵制网络负面文化的影响,将祖先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建立成现代网络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三、总结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在带来各种便捷的同时,其危害在我国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中逐渐显现,控制其危害已经刻不容缓,但是依然有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而没有产生应有的警惕心理。光靠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只能治标,根本还是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其危害,并从自身素质、思想品德培养着手,主动抵制网络垃圾文化的侵蚀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共同携手参与到网络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才能真正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网络精神文明家园。

参 考 文 献

[1]张波,闫建芳.道德主体教导与网络文明建设[J].大连科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2(22):32

[2]盛湘卾.略论网络伦理教导[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7):169

关于网络建设论文范文资料

随着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日趋庞大,功能完善且独立。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论文5000字 范文 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工作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在办公以及管理方面已经大范围实行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网路可以进行信息共享,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关于单位的机密信息都会录入到电脑中,而在计算机网络面临安全问题时,就可能会导致信息的泄露,由此对单位的发展造成不利。所以对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安全维护 措施 ,对于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事业单位;管理

计算机网络由于办公自动化程度高,运行速度快,所以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现阶段,在事业单位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各种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通过单位的内部网络,可以详细的获取单位所有信息。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自身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并且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方式,所以对事业单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网络信息泄漏,不仅会导致客户信息的泄露,同时企业内部的各种机密信息也面临巨大的风险,会严重损害到个人以及单位的切身利益。所以应该加强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工作,从制度建设到实际操作执行,都需要有健全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单位内部信息资料的安全性。

1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1.1网络资源的共享性

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运行的主要特征,在资源共享下才能够加深各部门之间的联络,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也正是因为资源共享性才为攻击者提供了破坏安全的技术,因为在单位内部的信息资源准许外部服务请求时,攻击者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获取单位内部信息。

1.2网络的开放性

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到网络中来。并且随着网络信息网的功能逐步扩大,在网络上要想获取单位以及个人的信息将更加容易。比如网络中使用的人肉搜索,可以通过全体网民的参与,或者任何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已经和现实社会直接关联。

1.3网络 操作系统 的漏洞

网络操作系统是进行网络信息运行的主要形式,通过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操作,能够实现各种网络行为。但是由于网络协议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缺陷和漏洞,这是目前还无法彻底解决的安全问题。

1.4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

网络设计是指拓扑结构的设计和各种网络设备的选择等。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都会直接带来安全隐患。合理的网络设计在节约资源的情况下,还可以提供较好的安全性,不合理的网络设计则会成为网络的安全威胁。

1.5恶意攻击

恶意攻击是计算机网络面临的最重要的安全问题,黑客通过高超的技术手段,利用木马病毒等手段入侵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网络,从而恶意篡改或者窃取单位内部信息,为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这种黑客恶意攻击的行为,随着黑客水平的提高,其入侵的成功率就越高,对于一般性的事业单位其防范能力较弱。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2.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是指一个由软件或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处于单位或网络群体计算机与外界通道之间,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及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当一个网络接上Internet之后,系统的安全除了考虑计算机病毒、系统的健壮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而目前防止的措施主要是靠防火墙技术完成。

防火墙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防火墙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配置在防火墙上。其次,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做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再次,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降低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

2.2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相对于防火墙技术而言,数据加密和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则显得比较灵活,尤其是对于单位内部的信息安全防范具有较好的效果。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应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在面对外部攻击时,能够及时的检测出攻击行为,并且给予相应的保护,而对于被动攻击,则能够有效的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是通过“密钥”的方式来完成,密钥只能是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掌握,可有效的保护信息安全。而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是根据单位内部的信息机密程度而对访问者进行控制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在操作系统中实现。单位根据信息的机密程度将其分为若干个安全等级,然后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人才可以访问相应等级的信息,一般是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的双重防护方式来实现。

2.3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是从多种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中收集信息,再通过这此信息分析入侵特征的网络安全系统。IDS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它能使在入侵攻击对系统发生危害前,检测到入侵攻击,并利用报警与防护系统驱逐入侵攻击;在入侵攻击过程中,能减少入侵攻击所造成的损失;在被入侵攻击后,收集入侵攻击的相关信息,作为防范系统的知识,添加入策略集中,增强系统的防范能力,避免系统再次受到同类型的入侵。此外,还有防病毒技术,主要为防病毒软件的使用。加强单位内部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提升网络主机的操作 系统安全 和物理安全,为防火墙技术的发挥提供有利的基础保障。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功能异常强大,但是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果网络信息被篡改或者窃取,那么将会对单位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在单位内部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为了确保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需要加强全体人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并且使用先进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做好全面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为单位的高效运行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黄翔.加强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1.

[2]谭人玮.浅谈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4,8.

[3]周伟.试论当前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6,15.

试论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 方法

摘要:本文就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注重把握涉密系统的安全保密工程建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密建议。

关键词:涉密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策略

涉密系统的安全保密工程较为复杂,在对这一问题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涉密系统的保密方案,通过保密方案的有效设计,满足涉密计算机实际需要。本文在对该问题分析过程中,从保密方案设计、安全保密策略两个方面入手,具体的分析内容如下。

一、安全保密方案设计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系统包括了计算机终端、服务器、无线移动平台三个部分,涵盖的内容较多,并且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对使用人员的权限进行认证,通过身份识别后,才能够登录系统,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网络安全控制系统包括了授权、控制USB、网络接口以及授信涉密终端的访问,通过对网络传输数据进行控制和监测,避免系统内部重要信息遭到泄露,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

一般来说,在进行保密方案设计过程中,通常考虑以下几点:

(一)服务器安全:服务器安全问题涉及到了服务器与通信端口的链接和加密操作,并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身份认证。同时,服务器安全保密方案设计还应该涉及到管理权限的控制,并利用USB令牌密码,实现控制目的。

(二)客户端安全:客户端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了文件的传输保护,包括了传输进程、注册表、远程接入监控等相关内容。客户端安全需要避免客户端代理出现被破坏的情况,并且需要采取双向的保护措施,从USB接口、I/O端口、本地硬盘等进行加密操作,保证客户端安全。

(三)管理安全:管理安全主要在于对管理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通过USB令牌,可以使管理人员获得管理权限,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

二、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的解决方法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问题的解决,要考虑到涉密系统与非涉密系统的区分,在涉密系统内部对安全域进行划分,并能够针对于重要文件信息进行重点管理,从而提升涉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体的解决方法如下所示:

(一)划分涉密系统与非涉密系统。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方案的应用,要对涉密系统和非涉密系统进行区分,能够使二者之间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限,这样一来,可以对涉密系统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涉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进行国际联网,应该采取物理层的区分方式。同时,结合安全保密技术,对涉密系统进行重点管理,对非涉密系统采取基本的管理方式即可,对保密费用进行合理划分,降低保密成本。涉密系统保密过程中,还需要对涉密系统的规模和范围予以明确,从而保证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一般来说,涉密系统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着定密太严和定密不规范的情况,导致安全保密成本增加,也使得一些需要保密的信息遭到忽略,不利于涉密系统的安全工作。针对于这一情况,明确定密工作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在具 体操 作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保密措施,提升系统安全性。

(二)加强安全域的划分。

涉密系统内部设置了相应的安全域,安全域包括了安全策略域和保护主客体两个部分。系统内部在进行安全域划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局域网、逻辑子网等网络结构,从而对涉密系统内部安全域划分问题予以有效考虑。安全域结构组成,需要针对于信息密级和重要性进行划分,并且融入VLAN、域等理念,保证安全域划分与实际需要保持一致性。

(三)注重加强管理。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保密过程中,由于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导致系统安全可能存在一定的隐患。这样一来,针对于技术缺陷,可以通过管理对问题予以弥补。一般来说,涉密计算机系统安全系统保密的管理与技术比例为7:3,管理对于涉密计算机安全性重要程度更高。在保密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强管理工作,实现管理手段与技术手段的紧密结合,从而提升保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关键点在于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系统遭受非法入侵几率。但是由于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安全问题影响到了涉密计算机系统,针对于这一情况,要注重对涉密系统与非涉密系统进行分离,并对涉密系统内部的安全域进行有效划分,加强管理,以保证重要信息不被泄露,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俞迪.基于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4,03:35.

[2]刘勇.基于涉密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解决方案的分析[J].信息通信,2014,02:92.

网络作为人类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网络的建设也是网络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建设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伦理建设管窥

【摘要】 当计算机将一切种类的信息数字化、当传载信息的网络将世界联结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正在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为了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对网络伦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建设中国特色的刚柔相济的网络伦理体系。

【关键词】 网络社会 道德危机 道德化 法律化作为信息技术革命产物的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了一个划时代的产业革命――信息革命。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乘上了知识经济的快车,来到了信息时代,当计算机将一切种类的信息数字化、当传载信息的网络将世界联结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正在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但当我们畅游其中时,才发现我们还面临着许多伦理道德难题。为了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对网络伦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否则,我们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再次落伍。

一、信息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

世界正迈向新的文明,“网络”作为信息化的特殊代名词,某种意义上说已是信息社会的一个缩影。而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1.开放性。网络是应军事的需要而产生的,当科学家们在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为了防止核打击的破坏,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必须是完全开放没有中心的。于是便被设计成了不需要控制中心就可以工作的样式,网上也没有可以对传送的信息进行监控、审查和封锁的中心阻塞点。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上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信息可以在网络间无国家、无地域地传播,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交往,于是,不同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的冲撞与融合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2.自由性。当我们畅游在完全开放的,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时,发现“无政府”、“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等口号充斥其中。因为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不必面对面(face to face)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传统“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自在地冲浪,选择信息,上载、发布信息,也没有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和核查系统。网络使每个人都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间难免泥沙俱下、玉石俱存。

3.非人性化。网络虽然为人们的交往与沟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隔着网络这种非人性化的交往中介,人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他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成了数码化的存在。网络社会的非人性化特征彻底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

4.虚拟性。 所谓虚拟就是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自然和人类生活进行人工仿制和再造,即以0和1组合的bit数据对人类现实社会的数字化再现。在虚拟化的网络社会中,那些备受关注的传统特征,诸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可以借助虚拟网络得到隐匿和篡改,于是,人们的行为因“非实体化”而变得“绝对自由”。

二、信息网络时代的道德危机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其行为主要靠法律和道德来调节,信息网络社会也不例外。但由于网络是个新兴事物,其发展速度是以秒在计算,所以,在我们尚未作好充分准备时,网络就好像从原始社会突然进入了制度化时代,没有一点过渡,便呈现在我们面前。传统的法律应接不暇自不必言,就连渗透性极强、适应性极广的传统道德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一)信息网络发展对道德意识的影响

1.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开放的社会是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而价值多元化从逻辑上讲必然导致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道德相对主义者承认道德的存在,认为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也有社会的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这种观点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一结合,就迅速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衍的领域。

2.无政府主义泛滥

当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特征充分展现于信息时代时,在平面媒体上起作用的信息的外在过滤功能也逐渐失效,信息越来越呈现出“原始化”的趋势。所以,在信息时代要控制网上言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正如洛杉矶加州大学网络教授比格尔所说,网络本质上是一个“无政府式的建筑”,它有着极强的抗拒政府调控的性质。

(二)信息网络发展对道德规范的影响

1.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尽管有一些网络道德规范,但都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而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又使得网民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不易被察觉和监督,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就明显减弱了。

2.网络道德规范逐步向法制化转变

网络道德规范在量上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发生质变,向法律法规转化。针对网络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道德规范已经显得软弱无力了,因此国际社会及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一些网络法律规范,力求规范团体和个人在网上的行为。例如联合国制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WTO通过的《全球基础电信协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工商界全球商务行动计划》、欧盟发表的《欧盟隐私保护指令》以及美国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加拿大的《统一电子商务法》,法国的《信息技术法》,菲律宾与新加坡的《电子商务法》等。

我国为了促进Internet的健康发展,也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97刑法,第一次增加了计算机犯罪的罪名,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系统数据、程序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破坏程序罪等;1999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过了《电子交易法令》;200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互联网内容服务管理办法》。目前《电子商务法》也正在审议中,这表明我国计算机法制管理正在步入一个新阶段,并开始和世界接轨。

(三)信息网络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1.不规范行为与日俱增

杜尔凯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成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在网络发展初期,新旧道德规范并存、交替、更迭,造成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钩,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失规范的行为。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形同虚设。面对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从而大量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旧规范的制约,又无新法可依的“真空”状态。例如:某个人通过某个ISP或BBS传播了侵权或违法的信息,那么ISP业者或BBS站长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如是过错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才算有过错呢?对此,法律上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2)网络犯罪。网络的四大特征加速了信息时代前进的步伐,但也暴露了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因为网络是一个跨时空、跨地域,完全开放的无主控的虚拟世界,所以,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黑客”甚至“骇客”。就连美国国家标准局号称固若金汤的DES加密算法也曾两次被人破译。可以说:一台计算机只要一进入网络就绝无安全性可言,网络成了犯罪分子开拓的新领域,网络犯罪由此产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成为信息网络社会的公害。

当然立法的滞后也是网络犯罪现象俱增的一个客观原因。例如,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链接淫秽站点尤其是国外的淫秽站点的行为,算不算犯罪?如果算犯罪,究竞是应当适用刑法第363条第1款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第364条第1款传播淫秽物品罪还是第152条走私淫秽物品罪?目前的法律尚没有明确的规定,那么“罪刑法定”基本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又将如何贯彻?!

2.“触黄”已经成为网民必过的一道“坎”

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网络色情进行的调查,他们考察了约97万种相关的照片、描述、短篇小说和影片剪辑,发现那些储有数字化数据的用户网专题网页上,83.5%的图片都是色情的。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监测出23万个色情网站,而且,网络中的色情网站,还正以每日300至500个的数量增长。这充分显示出“性”是网上文化的第一大洪流。在国内,个人网站已成为当今的一大时尚,在这一时尚的后面,有一股“黄潮”也在蠢蠢欲动,色情内容在一些个人主页也有增多的倾向。许多人做个人网站,除了自己追逐时尚、玩一回外,多少都有一个将来把网站出手赚钱的梦想,而最终决定成交价格的就是这个网站的访问量。为了提高访问量,相当多的网站走的是美女路线,结果是网上“美眉”满天飞,一些网站的“美眉”照片越穿越少,走上了“蜕化变质”的色情路线。对此,有人谈网色变。笔者以为,信息时代离不开网络,网络离不开网民,网民又以年轻人为先,所以,“触黄”仅仅是年轻的网民猎奇时必过的一道“坎”,过去后必然海阔天空!关键看我们如何引导。

计算机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造福人类,又可以无情地损害人类。当然网络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不可能一夜之间形成,所以在评价它的影响时,我们既要有一种超前意识,又要有一种现实的态度,更要立足于现实,对网络伦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三、积极推进网络立法的道德化和网络伦理的法律化进程

1.明确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走出网络化阴影的理论前提

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法律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调整的范畴各不相同。也有部分同志认为,今天是法律万能的时代,一切终断于法。所以在当今时代道德的弱化是必然趋势。这种把法律与道德对立化的观念是依法治国的理论障碍,也是引领我们步入网络化陷阱的理论前提。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但二者发生作用的机制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可以“自由裁量”或“意思自治”。而法律则具有国家强制力,是一种典型的非人格化权威。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所以,法律与道德在“规范”的层面上是相通的。可以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最高的法律。

2.网络伦理的法律化是网络发展的客观要求

计算机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无限的虚拟空间,在网络世界里,每一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人们必须自己确定自己的行为,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可见,网络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的伦理观念、道德行为有很高的自律性。但由于网络技术的超常规发展,在我们尚未作好充分准备时,已经被网络快车送入了信息时代。Internet在带给人们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感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道德和法律上的问题,如黑客入侵、色情网站、病毒泛滥、安全性差、侵权等,使一些人谈网色变。

的确,在网络世界里,小则发布虚假信息,大则利用网络犯罪,如黄色信息、恶意的政治信息、文化霸权主义、行为主体的匿名性等。这些都极大地加剧了电子空间中国家、地区之间道德和文化的冲突,增大了维持国家观念、民族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的难度。匿名性所体现的许多观念很难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谎言、偷窃的责任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传统意义的社会直接接触,责任者之外的他人难以有针对性地做出道德反应并采取道德措施。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如果自律性尚不足以维持其正常运行的话,就必须引入刚性的法律!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解器,信息网络对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影响必然对传统法律产生巨大的冲击。而法律的发展又总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原有的传统法律面对新兴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制定新的法律规范,调整在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设、经营和应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规范人们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保障网络建设、经营与应用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所谓网络伦理的法律化就是立法者将网络社会自发形成的或约定俗成的网络道德理念、网络伦理规范或网络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这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更是网络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从1990年9月通过的《著作权法》首次将“计算机软件”列入了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起,就开始了计算机信息网络立法的探讨,尽管其目前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层次并不高,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计算机信息网络立法的重要性。计算机信息网络是现代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用信息网络法和其它一些法律规范,共同调整网络上的社会关系,对于信息社会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就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而言,信息网络法很难直接归属某一个法律部门,所以在标榜不懂计算机的人将是21世纪新文盲的今天,信息网络法应当也必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3.网络立法的道德化是规范网络行为的根本途径

中国有句古语“徒法不足于自行”,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虽然人们的行为主要依靠严密的法律来规范,但是,法总是要人去制定、去遵守、去执行的。如果人的网络伦理素质不高,网络伦理观念不强,就会缺乏遵守信息网络法规的内在要求,缺乏弃恶从善、抑恶扬善的自觉信念和“慎独”精神,从而也就不可能自觉地去遵守法纪;就会有法不依,甚至知法犯法;就会挖空心思地投机钻营,钻法律的空子,甚至利用网络法制的某些不完备去做损人利己、图利害人之事。进而信息网络法律、法规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市场经济就会变形而不能正常运行;网络犯罪就会屡禁而不止,社会风气也就不可能净化。可见,道德是法律的“助手”,稳定社会离不开法律,也离不开道德。

所谓网络立法的道德化是指法律主体(如信息网络时代的网民)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以道德义务对待法律义务。假如没有这种道德义务,那么服从法律就仅仅是暴力下的被迫服从,当法律由人“不得不”而不是“自觉”遵守的时候,法律终将成为纸上的文字游戏,守法精神蜕化为避法精神,建立法治国家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在信息时代、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和网络伦理素质,使其在网络世界遨游、追逐网络利益的同时,把信息时代的外在行为准则要求变为其内在的道德律令,由外在的社会立法,变成其内在的心灵立法,由他律变为自律,在正确处理好法律与道德、情与法、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中驱人为善,避人为恶,形成良好的网络社会风尚。这是走出网络伦理教育怪圈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网络伦理体系的根本途径。

浅议网络文明建设

【摘要】从90年代初,互联网被人们所认识,通过技术的不断成熟,速度的不断提升,在学习、生活、管理、金融、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9年,中国网民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可是互联网在带给人类方面和快捷的同时,其在中国的各种负面影响也不断的呈现在大众眼前。在国家倡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网络文明的建设也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网络文明;建设;伦理;法律

网络作为人类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它的诞生无疑提升了全球人类生活品质。网络以其不可阻挡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网络虚拟的空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大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似乎昼夜之间,人类生活的地方仿佛只是一个村——“地球村”。网络让人类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生活更加快乐和丰富。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给我们中职生带来了许多的隐患。其负面的影响愈来愈突出,各种黑色的阴影正向我们慢慢袭来。例如黄毒,暴力,非法网站,网络游戏仿佛裹着糖果的炮弹向我们发射。因此,网络又仿佛一个战斗的阵地,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去占领,就会被那些精神垃圾占领。

一、网络虚拟性与共享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我国网络技术落后于西方等发达国家

中国的网络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当时的西方国家,网络及其相关管理已经基本健全,无论在网络基础设施还是相关技巧方面我国都有着较大差距,而这一差距也成为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短板所在。

(二)网络的自身特征导致网络文明建设难度的增加

互联网自身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征,人们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空间中时,现实社会的法律和道德无法起到约束其行为的作用,而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又无法有效的抵制网络犯罪的发生,从而使得网络垃圾文化和负面影响无法进行有效过滤和抵御,从而使网络成为国家想管却又无法可管的死角。

(三)我国现有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还处于起步的初期

阶段

无法行之有效的对网络不文明、违法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最近几年,虽然由于各种网络犯罪的频繁发生,使国家开始逐渐重视互联网法制和文明的建设,但是多以规章、通知、措施、文件的形式发布,不具有法律效应,无法真正达到抵制和改善的效果。

(四)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在互联网上的作用有限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民族传统思想对人们的行为起到限制和束缚的作用的无形束缚,使人们压制住人性的阴暗面;但是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空间特性,使得人性中被现实社会中法律、道德等被压抑的阴暗面失去了束缚,使得自制力不强的,尤其是喜欢新鲜和刺激的青少年群体将阴暗面释放出来。因此,网络上的道德伦理问题一直屡见不鲜,又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快速、无地域性,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受到西方思想的冲级和腐蚀,加之网民自身道德修养普遍不高,很容易受到其不良影响。

(五)西方等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渗透等手段严

重阻碍了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步伐

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有将近一半以上都设置在西方国家,其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使得西方文化在互联网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文化的传播和意识的交流。西方诸国利用其网络优势不断向我国释放其资产主义的不良思想和文化垃圾,由因为之前提到过的,我国设备和技术实力的落后,导致我国无法进行有效抵御,这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促进网络文明建设的若干建议

现阶段,网络文明建设的重点是采取一系列复合我国现有情况,从而提出可行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抵制和降低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的网络实名制建设就成为推进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必要步骤以及实施以下建议的基础构架。

(一)大力提倡正确的上网理念

从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出发,以中国现有的思想理论为基础,利用舆论、传媒等传播方式建立并引导网民正确、健康的绿色上网理念,从根本上培养网民自身思想和道德意识,主动抵制网络垃圾信息,为建设和谐的网络环境打下基础。

(二)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单靠引导网民从自身修养出发,主动抵制网络负面影响,营造和谐上网环境是不够的。在引导的同时更应该加紧完善互联网的法制体系,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威慑力,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督、管理、追责机制,将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使网民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了以后的严重后果和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极大的打击各种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由于现在网络的法律体系还处在摸索和实践阶段,但这更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快速、准确的对已有的或新出现的网络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和颁布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有效限制,而不是敷衍了事,确保落实实处,最终目的是从点到面,逐步完善我国互联网的法律体系。

(三)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加强网络监控和打击力度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网络技术平台,要对其实施管理和有效监控,为打击网络不文明、违法行为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这就需要对应的技术实力和硬件水平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只有技术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加强,才能真正实现对互联网的管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抵制互联网不文明信息的传播和西方不良思想对我国网民的腐蚀,才能真正的让在网络上进行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只有我国自身技术和能力达到相应的水准,我国构建网络文明建设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四)利用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文化、伦理资源

互联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那么就不能忽略伦理道德的教育。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长河的筛选中已经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因该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财富,通过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有目的、有步骤的通过互联网将其传递给民众,通过优良的传统文化抵制网络负面文化的影响,将祖先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建立成现代网络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三、总结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在带来各种便捷的同时,其危害在我国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中逐渐显现,控制其危害已经刻不容缓,但是依然有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而没有产生应有的警惕心理。光靠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只能治标,根本还是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其危害,并从自身素质、思想品德培养着手,主动抵制网络垃圾文化的侵蚀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共同携手参与到网络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才能真正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网络精神文明家园。

参 考 文 献

[1]张波,闫建芳.道德主体教导与网络文明建设[J].大连科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2(22):32

[2]盛湘卾.略论网络伦理教导[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7):169

校园网网络建设与设计毕业论文

恩,马上发到你邮箱~希望没完,呵呵~

浏阳市第一中学校园网设计与实现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网络在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学校作为教育的前沿重地,为我国未来信息化人才提供重要的学习环境。因此,校园网络的规模和应用水平将是体现学校教学环境和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就浏阳第一中学校园网设计建设的相关知识技术要求作了必要的介绍,然后基于工程建设实际,重点对校园网建设的需求分析、主干网组网技术、网络拓朴结构、方案总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描述,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设备选型。关键词 Intranet技术,校园网,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目 录第1章校园网建设背景 71.1学校背景 71.2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 8第2章校园网需求分析 102.1校园网面临的问题 102.2校园网应提供的功能 102.3校园网应满足的要求 112.4校园网对网络设备的要求 122.5校园网主建筑群应用分析 122.5.1校园网络中心 122.5.2办公子网 132.5.3教学楼子网 142.5.4宿舍楼子网 14第3章校园网设计原则 15第4章校园网设计目标 16第5章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 175.1网络技术选型 185.2网络设备选型 195.3传输介质选型 205.4校园网建设方案与特点 215.5校园网软件的使用 215.5.1网络采用的协议 225.5.2 校园机房操作系统 225.6主要网络设备的规格性能 225.7校园网络拓扑图 25第6章校园网布线方案 276.1校园网的组成 276.2综合布线设计目标 276.3校园网主干 286.4校园网水平和终端 296.5校园网终端数量需求 306.7综合布线过程(科技楼) 30第7章施工组织与验收 327.1 施工前期准备 327.2 施工过程管理 327.3 工程测试 337.4 工程验收 337.4.1初步验收阶段 347.4.2试运行阶段 347.4.3最终验收阶段 357.4.4保修运行阶段 357.4.5竣工技术资料文件 357.5 验收标准 367.5.1 设备验收标准 367.5.2 系统验收标准 36第8章工程预算报价 37第9章总结 38参考文献 38附录1 设备信息参数 39

校园网络搭建毕业论文

维护校园网网络安全需要从网络的搭建及网络安全设计方面着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校园网网络进行搭建,通过物理、数据等方面的设计对网络安全进行完善是解决上策,现在我就整理了一份,校园网搭建的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校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高速的、具有先进性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学校领导、广大师生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校未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是构筑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上,通过加大信息网络教育的投入,开展网络化教学,开展教育信息服务和远程教育服务等将成为未来建设的具体内容。

调研情况

学校有几栋建筑需纳入局域网,其中原有计算机教室将并入整个校园网络。根据校方要求,总的信息点将达到 3000个左右。信息节点的分布比较分散。将涉及到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主控室可设在教学楼的一层,图书馆、实验楼和教学楼为信息点密集区。

需求功能

校园网最终必须是一个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项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并能够有效促进现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提高学校办公质量和效率,以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设计特点

根据校园网络项目,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设备选型的性能价格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为学校设计成一个技术先进、灵活可用、性能优秀、可升级扩展的校园网络。考虑到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网络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系统性能以及远程教学等各个方面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最大程度地保护学校的投资。学校借助校园网的建设,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应用系统及教学资源,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信息快捷、无地理限制等优势,真正把现代化管理、教育技术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与办公管理当中。学校校园网具体功能和特点如下:

技术先进

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高带宽1000Mbps 速率的主干,100Mbps 到桌面,运行目前的各种应用系统绰绰有余,还可轻松应付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应用要求,且易于升级和扩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投资;

网络设备选型为国际知名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先进、产品系列全及完善的服务保证;

采用支持网络管理的交换设备,足不出户即可管理配置整个网络。

网络互联:

提供国际互联网ISDN 专线接入(或DDN),实现与各公共网的连接;

可扩容的远程拨号接入/拨出,共享资源、发布信息等。应用系统及教学资源丰富;

有综合网络办公系统及各个应用管理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

有以WEB数据库为中心的综合信息平台,可进行消息发布,招生广告、形象宣传、课业辅导、教案参考展示、资料查询、邮件服务及远程教学等。

三、校园网布局结构

校园比较大,建筑楼群多、布局比较分散。因此在设计校园网主干结构时既要考虑到目前实际应用有所侧重,又要兼顾未来的发展需求。主干网以中控室为中心,设几个主干交换节点,包括中控室、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中心交换机和主干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纤交换机。中控室至图书馆、校园网的主干即中控室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之间全部采用8芯室外光缆;楼内选用进口6芯室内光缆和5类线。

根据学校的实际应用,配服务器7台,用途如下:

① 主服务器2台:装有Solaris操作系统,负责整个校园网的管理,教育资源管理等。其中一台服务器装有DNS服务,负责整个校园网中各个域名的解析。另一台服务器装有电子邮件系统,负责整个校园网中各个用户的邮件管理。

②WWW服务器1台:装有Linux操作系统,负责远程服务管理及WEB站点的管理。WEB服务器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APACHE服务器,用PHP语言进行开发,连接MYSQL数据库,形成了完整的动态网站。

③电子阅览服务器1台:多媒体资料的阅览、查询及文件管理等;

④教师备课服务器1台:教师备课、课件制作、资料查询等文件管理以及Proxy服务等。

⑤光盘服务器1台:负责多媒体光盘及视频点播服务。

⑥图书管理服务器1台:负责图书资料管理。

在充分考虑学校未来的应用,整个校园的信息节点设计为3000个左右。交换机总数约 50台左右,其中主干交换机5台,配有千兆光纤接口。原有计算机机房通过各自的交换机接入最近的主交换节点,并配成多媒体教学网。INTERNET接入采用路由器接ISDN方案,也可选用DDN专线。可保证多用户群的数据浏览和下载。

四、网络拓扑图

光纤以太网技术是现在两大主流通信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即以太网和光网络。它集中了以太网和光网络的优点,如以太网应用普遍、价格低廉、组网灵活、管理简单,光网络可靠性高、容量大。光以太网的高速率、大容量消除了存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带宽瓶颈,将成为未来融合话音、数据和视频的单一网络结构。光纤以太网产品可以借助以太网设备采用以太网数据包格式实现WAN通信业务。目前,光纤以太网可以实现10Mbps、100Mbps以及1Gbps等标准以太网速度。

光纤以太网设备是以第2层LAN交换机、第3层LAN交换机,SONET设备和DWDM为基础。一些公司推出专为出了光纤以太网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具有多种特性,可以尽量确保服务质量(如实现数据包分类和拥塞管理等)。这种产品均可能要求下列关键技术和性能:高可靠性、高端口密度、服务质量保证等功能。

光纤以太网业务与其他宽带接入相比更为经济高效,但到目前为止它的使用只限于办公大楼或楼群内已铺设光纤的地方。使用以太网的这种新方法的战略价值不仅仅限于廉价的接入。它既可用于接入网,也可用于服务供应商网络中的本地骨干网。它可以只用在第2 层,也可以作为实现第3层业务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支持IP、IPX以及其他传统协议。此外,由于在本质上它仍属于LAN,因此可用来帮助服务供应商管理企业LAN及企业LAN和其他网之间的互连。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论文

网络文明论文3000字范文

网络文明论文3000字范文,网络的运用很广泛,网络更是呈现给我们人一个美丽而精彩的世界,众所周知慢慢的网络成了大染缸,好的坏的接踵而至。以下分享网络文明论文3000字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就像一列快车,加快我们向未来迈进的脚步。它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东西。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坐在电脑面前,鼠标一点,世界就出现在眼前。好听的音乐,有趣的文章,好看的电影;奇闻异事;大好河山使我们开阔眼界,不出门便走遍大江南北;网上购书,读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网络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乐在其中!

当我们遇到难题时,按一按键盘,点一点鼠标,难题就迎刃而解;当我们无聊时,玩一会游戏,会让我们心情感到愉悦;当我们在因为学习压力大时,可以通过网络,听听歌,与朋友聊聊天,让我们那有压力的心放轻松;当有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时,可以通过网上求救,从而找到病因,使这个垂危的生命获得了重生……

我们不需要担心没有朋友在你无聊时陪着你;我们不用担心要出远门才能上补习班;我们也不用担心要大费周折才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网络在我们身边有求必应,同时它也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让我们离世界更近。

网络的好数不胜数。

但网络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

网络上有着许多我们书本的知识。因此,我们对网络便产生了依赖性,因为网络什么都有,动动手指就可以知道,所以我们开始变得懒惰。写作文,不用想,电脑上有现成的;做题目,小case,动动键盘电脑会告诉我。有些人做作业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只要完成就够了。

老师为了让我们将知识记得更牢固而辛辛苦苦布置的作业,他们都顺手抄了,并没有真正的记住,离开了电脑他们什么都不是,什么不会。

网络是把一双刃剑,它给予我们许多,带给我们方便,让我们了解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各国的文化;同时又让我们沉醉、依赖于它,成了一个个网虫,渐渐因为没有满足而走向违法犯罪。我们只要利用好手上这把剑,做到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网络对我们就会百利而无一害。

当新世纪的阳光丝丝缕缕地倾泻在我们的笑脸上时,你是否强烈地感觉到另一种“辞旧迎新”的气息?挥手别旧日,抬头看信息,你是否已捷足先登于信息高速公路,饱览一路风光无限?抑或依然“一吟双泪流”“捻断数茎须”呢?面对信息时代,你,真正,准备好了么?

除了“瞬息万变”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词更能准确地形容信息时代。知识是爆炸式地增加,信息是争分夺秒般地涌现;再不必众里寻她千百度,只需鼠标一点,按钮一按,鲜花已到手中,信息新闻任你挑。

而没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没有基本的外语水平,你又怎么可能轻松上网,遍览信息呢?在扎实坚固的基础上,我们既专又博,百事皆通的梦想才不会只是“梦里面想想”,如此而已。

这个时代,落后,也是只是睡一次懒觉后就的面对的问题。然而时下,却有很多人利用网络的“漏洞”,不断地在退后着。例如,部分大学声迷恋网上游戏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有人因此而荒废学业。家长为之顿足,老师为之痛心,同学为之惋惜。

一些青少年受了网络的负面影响,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活动,制造并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上通过盗用他人银行帐号等方式谋取钱财、攻击合法网站、通过网络窃取他人研究成果。

还有一些网上不良广告,个人隐私泄露,网络犯罪等不文明现象频频发生。这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也败坏了社会风气,给人们的精神与思想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是的,网络的精彩使我们迷恋着它,网络的丰富吸引着我们,但网络的复杂也常常在困惑着我们,网络的色彩也在诱惑着我们。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在加速信息交流,促进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跗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对我们青少年影响尤甚。应当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变,而网络面向全世界开放后,文明上网便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的好坏双重性就好比我们两个好朋友,互不分离,看年如何正确对待,合理利用。更多时候,网络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网络的危害性,有抵制“不健康网络”的决心,养成狼毫的文明上网的习惯,使网络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只有我们上文明网,做文明人,使用文明网络语言,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不容易忽视的好处,否则只会卷入网络的漩涡,不可自拔,伤其自身。

上网时,我们应该遵守《全国青少年的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拥有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创造。从我坐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让我们的网络环境更加美好,文明,我相信只要我们去做,我们的网络环境一定会一天天的好起来,而这一点正是“从我做起”的真正含义,亦是真正准备好面对信息时代的表现!

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整个世界看起来更加紧密。正因网络,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又有多少人懂得文明上网呢?

网上有着许多我们都很好奇的事物,它们中有很多都是我们未曾见过或是听过的,其中有好有坏,而这一切也会带领不同的人走上不同的'道路。也正因如此,我们常会听到“文明上网”这个词语。

要上网就必须要学会选择,在当我们上网的时候,常常都会有不良网站突然跳出,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谨记我们是文明人,我们要文明上网!不能被这一小小的事物而诱惑,要知道在这个世上是有多少的诱惑呀。

网络就像是一个渔网,在当它入海中的那一刹那,它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将网到什么,是好是坏这一切其实都是有可能的,但若仔细了,选定了那将会是不可想象的收获呀!

网络最能网住的还是要数那心智要成熟不成熟的青少年了,所以,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要把持好自己,不要被那居心剖测得网给网住了。我们现在正处于地平线上,我们的每一步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关系着我们前面的风景,也是我们自己的父母的希望呀!

我们学习其实并不是只为了我们自己而学习的,也是为了我们的父母而学习的。所以,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还是在电脑上学习,我们都要想着我们的父母,想着他们的辛苦。

文明,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具有深刻含义的词语。要了解这个词语,那还需要用尽我们聪慧的大脑去思考。

文明上网,把持自己,掌握方向,向前进发,给自己打造出一个平坦的路径,让光明向自己的身上照耀,从而放出璀璨光芒。

网络文明建设作文

网络文明建设作文,网络的运用很广泛,网络更是呈现给我们人一个美丽而精彩的世界,众所周知慢慢的网络成了大染缸,好的坏的接踵而至。以下分享网络文明建设作文。

今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网络平台俨然成为各类公共信息和意见的聚集地、舆论场,不乏出现不和谐声音及问题,导致网络文明秩序被扰乱,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倡导全民共建网络文明,用文明筑牢“防火墙”,构建清朗、和谐、健康网络空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共建网络文明,应加强思想引导

网络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发挥网络传播优势。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努力运用科学理论、先进文化和正确价值取向占领网络阵地,引领网络发展前进方向,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推动我国网络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共建网络文明,应加强依法管治

严格执法是保证网络安全、防止网络伦理失范的重要保障。因此,各级网信部门要强化依法管网治网,合理利用自身管理权力与职责,加强网络执法统筹协调,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大力惩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对网络暴力、“饭圈”乱象等网络不文明行为的整治力度,积极动员广大网民参与监督。

同时,要创新网络普法方式,让普法宣传更“走心”,需迎合当前网络传播趋势,运用直播带“货”、文艺普法等接地气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让人们在网络生活中切实做到用道德良知和法律规范要求自己。

共建网络文明,应人人当做践行

网络生态良好关系到每位公民的利益,建设美好网络精神家园人人有责。作为新时代网民,我们要做理性自律的践行者。网上交流要注重内容健康向上,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信谣、不传谣,不发布、不转发各类有害信息,决不能出现有辱人格、有损国格或其他不当言论。

作为新时代网民,要做维护网络文明的先锋队。要积极跟有害信息作斗争,敢于对不良信息亮剑,积极维护健康文明有序网络环境。作为新时代网民,要做倡导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网络社会发展需要正义阳光、需要文明道德、需要善行义举来引领前行,这就亟需广大网民积极弘扬社会正气,为爱国爱党点赞,为奋斗进取加油,广泛传播向善向上向好义举,让网络空间永葆风清气正。

践行网络文明,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争当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网络环境的践行者,共同携手为建设美好网络文明社会而努力。

若说网络,可能会有两方别派,一方觉网络无论对日常生活亦或对工作有极大的好处、方便;而另一方会觉网络颠倒是非黑白、曲直,对些许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是了,网络就是如此,正如道家老子先生所认知的: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两面。网络亦是如此,有黑,亦有白;有正,亦有反。可是,人们又是否想过,对立两面是可相互转化的。

我曾在网络上看到些许的文章,确是颠倒了事物的实意;但我也看到过些许文章,写的自然是极好的,不但把世界上的事物写的“清白”,且亦反映了当下这个世界的丑恶、虚伪。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人写文章会颠倒实意,而有人会写出深度、奥义呢?

我想,是因为写文的人性格、心里不似罢;亦或有些人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妄下断语”,而有些人却会看清事物再作言论。然,在如今社会里大多是前者颇多、后者略少些罢了。这种现象,深刻的表现出了许多东西,也反映了当代人的素质、修养等。

我每每看到那些恶语相向、颠倒是非黑白的文章时,我会疑问,是有着怎样心理的人才会写出如此之文章,又是如何有那所谓的“勇气”发表的,当他看到自己的文章或被唾弃、或被赞同时,又是何表情与心理的呢?

再看看那些正能量的好文章,我们会被感动、震撼,因为我们心怀正义之心,我们心存善念之举,我们心向光明之道,我们常怀感念之爱。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中常有感动、正能量陪伴,而这些感动、正能量需要网络来传达,传达给每一个人,让我们心存善念,让这份温暖辐射你我。

纵观我们学校、我们身边,处处充满这份温暖:老师的诲人不倦,同学的互帮互助,课上的争相发言,课下的交流探讨,竞技场上的呐喊助威,大家的齐心协力……

作为学生的我,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不会去学那些恶语连篇的人发表言论,更不会追随颠倒黑白的作者,我会更多的掌握文化知识,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好网民。

当代大学生不仅生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还成长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里。同时,大学生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是网民的主体、互联网运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互联网影响和塑造着青年学生,青年学生也影响和塑造着互联网。

构建清朗文明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成为真实便捷的知识库、温暖可靠的朋友圈、文明理性的舆论场,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的愿望,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担负起的青春责任。为增强同学们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在此,我们特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新风尚。网络不能成为文明荒原,与现实社会一样,需要坚守和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崇尚奋斗、崇尚美德的思想观念,为励志进取点赞,为好人善举点赞,对假恶丑现象坚决说不,让我们的网络空间风清气正、充满阳光。

二、理性上网,明辨是非,释放正能量。网络中,可以宣泄对现实的不满,也可以对某件事情提出质疑,这是网络的真实性,但这一切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作保障,文明的语言为基础,这样不仅体现自我涵养,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第一步。

网络上的思想探讨本是常态,但面对当前一些片面极端的思潮、别有用心的言论,我们要拿出青年的正义感和担当精神,理直气壮地倡导正确思想、驳斥错误言论,不让网络成为消减国家发展信心、消解民族凝聚力、妨碍社会平安稳定、影响青年健康成长的负面舆论场。

三、依法上网,严格自律,提高媒介素养。网络不能成为法外之地,人人在网上知法守法,网络秩序才有规范,网络才能健康发展。我们要自觉对网上行为负责,讲诚信、守底线、不信谣、不传谣,远离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用从自身做起的点滴努力,为法治网络、法治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网络空间文明的建设,青年大学生不做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要做勇于担当的生力军。这是因为,时代的进步中,有青年的责任;祖国的梦想中,有青年的梦想。

网络空间文明,看我青年力量!亲爱的同学们,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崭新的生活画面,美好的网络生活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创造。让我们树立起正确使用网络、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

网络文明建设研究论文

网络文明论文2000字

网络文明论文2000字,网络的运用很广泛,网络更是呈现给我们人一个美丽而精彩的世界,众所周知慢慢的网络成了大染缸,好的坏的接踵而至。以下分享网络文明论文2000字。

若说网络,可能会有两方别派,一方觉网络无论对日常生活亦或对工作有极大的好处、方便;而另一方会觉网络颠倒是非黑白、曲直,对些许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是了,网络就是如此,正如道家老子先生所认知的: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两面。网络亦是如此,有黑,亦有白;有正,亦有反。可是,人们又是否想过,对立两面是可相互转化的。

我曾在网络上看到些许的文章,确是颠倒了事物的实意;但我也看到过些许文章,写的自然是极好的,不但把世界上的事物写的“清白”,且亦反映了当下这个世界的丑恶、虚伪。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人写文章会颠倒实意,而有人会写出深度、奥义呢?

我想,是因为写文的人性格、心里不似罢;亦或有些人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妄下断语”,而有些人却会看清事物再作言论。然,在如今社会里大多是前者颇多、后者略少些罢了。这种现象,深刻的表现出了许多东西,也反映了当代人的素质、修养等。

我每每看到那些恶语相向、颠倒是非黑白的文章时,我会疑问,是有着怎样心理的人才会写出如此之文章,又是如何有那所谓的“勇气”发表的,当他看到自己的文章或被唾弃、或被赞同时,又是何表情与心理的呢?

再看看那些正能量的好文章,我们会被感动、震撼,因为我们心怀正义之心,我们心存善念之举,我们心向光明之道,我们常怀感念之爱。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中常有感动、正能量陪伴,而这些感动、正能量需要网络来传达,传达给每一个人,让我们心存善念,让这份温暖辐射你我。

纵观我们学校、我们身边,处处充满这份温暖:老师的诲人不倦,同学的互帮互助,课上的争相发言,课下的交流探讨,竞技场上的呐喊助威,大家的齐心协力……

作为学生的我,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不会去学那些恶语连篇的人发表言论,更不会追随颠倒黑白的作者,我会更多的掌握文化知识,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好网民。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信息时代。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已来到我们的身边,网络更是呈现给我们人一个美丽而精彩的世界。我们需要它,上网查资料、画画、放松时玩一玩游戏。但是电脑上的网络信息有好也有不好的,我们应该文明使用网络,上文明网,做文明人。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起,在经历发展中,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网络的发明标志着人类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今上网也成了一项越来越频繁的活动。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内容、种类和数量空前丰富的媒体,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对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极大帮助。

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迄今为止所拥有的容量最大、内容最全面、传递速度最快的信息中心。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我们上网,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避免“网毒”的伤害。

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网络交往,不仅包括橡树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也包括陌生人之间方方面面的交往,如网上求诊、网上寻亲、网上求教等。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就可以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如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等。

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总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对自己无益的事情上。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要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更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科技,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上网易受网上游戏和其他不良信息的影响,长期沉迷于此容易使学生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且诱惑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沉迷于网络的同学,我们应该讲明危害,劝其改正,告诉他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依法自律:及时告诉家长老师或有关部门;帮助其离开不良网络、网站,积极倡导健康上网,注意浏览与学习相关的信息。

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应该成为网络的俘虏,而要做网络的主人。

网络在提高人们社会劳动质量的同时,可能对部分网络使用者造成伤害。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

面对网络,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有问题时,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助解决。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网络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同时网络还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中学生应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依法自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高雅情趣,遵守网络公约,不浏览不健康信息,不随便约会网友,自觉抵制问不良诱惑,文明上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阔。所以就要求我们从意识上做起,做到健康上网。网络世界五彩缤纷,但也存在相当一部分不健康的内容,为了避免受害,让我们携手并进,遵纪守法“绿色上网,健康上网”,惜光阴,勤奋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共创一片明净蓝天。

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计算机也“飞入寻常百姓家”网络,一个大家熟悉的名词,一个高科技的产物,世界中一个虚拟的社会,它给了我们别样的生活。

如今的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公司、医院、学校、银行等等,到处都能找到它活跃的身影,今天网络更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的机会。大家能体验到异地存取款的便捷,这是银行的网络化;

大家感受过QQ、MSN交流的快感,这是通讯服务的网络化;大家可以在网上学习,这是教育的网络化;打开电脑,连上网,一切新闻尽收眼底,这是信息的网络化;

有什么病不清楚,可以到医疗网站上看看,说不定还有专家帮你解答,这就是医疗的网络化。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就是网络的世界。世界也正在变成一个没有时差、没有距离的整体,变成一个超越传统时空的网络时空。

网络服务更是层出不穷,比如你远方的大学同学过生日、你只需上网到网上花店订购一束鲜花,其他的事就让网络为你效劳。而如果某某同事的亲人患上了疑难杂症,正愁投医无门,不妨到某个知名站点发起求助,也许会得到数百个“白求恩”们的支援。

你可以查找你想找的资料,图书,新闻,游戏,音乐,娱乐……等。数之不尽。如果想留住这些资料,那么点击一个‘下载’便OK!

由于我对电脑网络的酷爱,向网络深领域发展,开始制作自己的网页。做网页的过程很辛苦但是却很快乐,网友们的肯定,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价值。网页就是承载我梦想的美丽翅膀,网络帮助我建立了自信。

网络,让我吸收了许多资信,网络,让我增广知识面。我相信我与网络会一直联系在一起。每一个故事的开始都注定一个奇特的出场,皆大欢喜的结局或是一个美好回忆的过程,而我和网络将不会有结局,只会是每天一个开始,每天一个新故事。

网络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而它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它是那么认真实在,它已经不是仅仅是高科技下的一种产物,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上不可缺少的用具,甚至是人类的左右手。在网络中不仅仅只有网络游戏,还有QQ,和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东西,能看电影、听音乐,更炫的是不出门就可以在网上购物,真是太方便了。

进入网络,现代文明的窗口便向你敞开,多姿多彩的世界瞬间便展现在你眼前。本来你已经为生活而疲倦,网络含情脉脉地看着你,让你倾诉又开导你,让你整个浸泡在它里面,包容你,融化你,突然间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有了新的意义,有了无限美好的一面,我们靠着网络找到了另一种满足。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有许多原先名不见经传的歌手、作家、艺术家通过网络这个自由舞台,尽情地推销自己,完美地表演自我,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向世人展示,独特天赋得以让世人知晓。

只要是千里马,就会通过网络媒介被天下的`伯乐相中:庞龙的“两只蝴蝶”在网络中翩翩飞舞,刀郎那穿透力极强的男子汉歌喉让世人心动,文学少年韩寒也在这自由的天空中地尽情地抒写着青春……网络架起了了人类的亲情桥。网络为现代人提供了“天涯若比邻”的交流空间,其中不乏真诚的情感交流。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在和网友面对的世界里,心里有事就可无所顾忌地“手谈”,聊人生、评时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讲自己想做的事,放松心情,解忧释愁。在和亲人亲密接触的视屏前,在那声、影、像织成的温馨氛围中,割不断的血脉在沸腾着,荡漾着,天伦融融,温情融融。

有的人认为,上网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感情的一项综合运动,对此我持反对意见。上网后,有时为了搞清某个页面中的某个单词,要翻阅多本字典。久而久之,我养成了边上网,边翻字典的习惯,从而大大丰富了我的英语单词提高了英语水平。所以说上网可以对学识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可以大大扩宽知识面。我爱互联网,它为我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与生活的空间。

于是我出现在网络上,尽情抒发自己内心的空虚和不愉快,肆无忌惮释放自己的快乐,假期,与网友天南海北的高谈阔论,网上看书是我娱乐中最喜欢的一件事了,在接触游戏和谈天后,我觉的看书是最有意义的了,不仅能打发时间,还能学到很多的东西,网络真是一举多得。

“网络小天地,生活大舞台。”毋庸讳言的是,网络中也有“水中月”般的欺诈和陷阱,也有“镜中花”式的阴谋和诱惑。“网络既是天使又是魔鬼”,网络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创造精彩的娱乐时空的同时,也在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大量事实证明,对于今天的某些中学生来说,上网已不只是一种时尚,而是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带来巨大社会效能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出严峻挑战。良莠并存的信息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其影响尤为显着。

文明上网,势在必行。我们一定要把网络文明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网络建设是网络文明的基础,而自觉性也至关重要,我们每一位同学,在网络这个大平台上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发布者,网上的一言一行,应该时刻拿“八荣八耻”作为参照。

在现实生活中不允许,在网上也同样应该被清除掉。如果大家都能把真实生活的道德标准应用于网上,严肃对待网络生活,就能还网络一个清平空间、有序世界。

网上的世界真精彩,这是不容质疑的。我们期盼着有一天,网络能如同电话一样家家普及,那么我们就能利用网络做更多的事,真正实现家庭现代化,真正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上网就如同吃饭,会吃的人长精神,不会吃的人长病疽。作为现代人,要有驾驭网络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先进条件,借网络为已用,化网络为神奇,让生命之舟在网络这个自由海洋里,破激流,越险滩,乘风破浪,鼓帆竞航,奔向理想的彼岸。

“每个人都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网上规范言行!”“让网络成为一方净土,从我做起!我们一定要知荣明耻,树网络新风,一句话,网络是我们大家的朋友,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我们应当让网络成为我们的朋友,成为我们健康成长的又一个人生舞台。

我们应当远离网络的阴暗面,坚决上绿色的网站,做文明的中学生让我们拥有网络吧!它会使你的生活更精彩;让我们拥有网络吧!它会让奔小康的路更宽、更阔!让我们一起呼吁——“绿色上网”!让网络时空绽开文明之花!

网络作为人类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网络的建设也是网络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建设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伦理建设管窥

【摘要】 当计算机将一切种类的信息数字化、当传载信息的网络将世界联结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正在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为了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对网络伦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建设中国特色的刚柔相济的网络伦理体系。

【关键词】 网络社会 道德危机 道德化 法律化作为信息技术革命产物的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了一个划时代的产业革命――信息革命。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乘上了知识经济的快车,来到了信息时代,当计算机将一切种类的信息数字化、当传载信息的网络将世界联结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正在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但当我们畅游其中时,才发现我们还面临着许多伦理道德难题。为了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对网络伦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否则,我们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再次落伍。

一、信息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

世界正迈向新的文明,“网络”作为信息化的特殊代名词,某种意义上说已是信息社会的一个缩影。而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1.开放性。网络是应军事的需要而产生的,当科学家们在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为了防止核打击的破坏,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必须是完全开放没有中心的。于是便被设计成了不需要控制中心就可以工作的样式,网上也没有可以对传送的信息进行监控、审查和封锁的中心阻塞点。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上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信息可以在网络间无国家、无地域地传播,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交往,于是,不同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的冲撞与融合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2.自由性。当我们畅游在完全开放的,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时,发现“无政府”、“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等口号充斥其中。因为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不必面对面(face to face)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传统“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自在地冲浪,选择信息,上载、发布信息,也没有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和核查系统。网络使每个人都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间难免泥沙俱下、玉石俱存。

3.非人性化。网络虽然为人们的交往与沟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隔着网络这种非人性化的交往中介,人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他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成了数码化的存在。网络社会的非人性化特征彻底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

4.虚拟性。 所谓虚拟就是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自然和人类生活进行人工仿制和再造,即以0和1组合的bit数据对人类现实社会的数字化再现。在虚拟化的网络社会中,那些备受关注的传统特征,诸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可以借助虚拟网络得到隐匿和篡改,于是,人们的行为因“非实体化”而变得“绝对自由”。

二、信息网络时代的道德危机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其行为主要靠法律和道德来调节,信息网络社会也不例外。但由于网络是个新兴事物,其发展速度是以秒在计算,所以,在我们尚未作好充分准备时,网络就好像从原始社会突然进入了制度化时代,没有一点过渡,便呈现在我们面前。传统的法律应接不暇自不必言,就连渗透性极强、适应性极广的传统道德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一)信息网络发展对道德意识的影响

1.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开放的社会是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而价值多元化从逻辑上讲必然导致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道德相对主义者承认道德的存在,认为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也有社会的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这种观点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一结合,就迅速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衍的领域。

2.无政府主义泛滥

当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特征充分展现于信息时代时,在平面媒体上起作用的信息的外在过滤功能也逐渐失效,信息越来越呈现出“原始化”的趋势。所以,在信息时代要控制网上言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正如洛杉矶加州大学网络教授比格尔所说,网络本质上是一个“无政府式的建筑”,它有着极强的抗拒政府调控的性质。

(二)信息网络发展对道德规范的影响

1.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尽管有一些网络道德规范,但都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而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又使得网民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不易被察觉和监督,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就明显减弱了。

2.网络道德规范逐步向法制化转变

网络道德规范在量上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发生质变,向法律法规转化。针对网络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道德规范已经显得软弱无力了,因此国际社会及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一些网络法律规范,力求规范团体和个人在网上的行为。例如联合国制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WTO通过的《全球基础电信协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工商界全球商务行动计划》、欧盟发表的《欧盟隐私保护指令》以及美国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加拿大的《统一电子商务法》,法国的《信息技术法》,菲律宾与新加坡的《电子商务法》等。

我国为了促进Internet的健康发展,也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97刑法,第一次增加了计算机犯罪的罪名,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系统数据、程序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破坏程序罪等;1999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过了《电子交易法令》;200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互联网内容服务管理办法》。目前《电子商务法》也正在审议中,这表明我国计算机法制管理正在步入一个新阶段,并开始和世界接轨。

(三)信息网络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1.不规范行为与日俱增

杜尔凯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成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在网络发展初期,新旧道德规范并存、交替、更迭,造成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钩,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失规范的行为。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形同虚设。面对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从而大量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旧规范的制约,又无新法可依的“真空”状态。例如:某个人通过某个ISP或BBS传播了侵权或违法的信息,那么ISP业者或BBS站长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如是过错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才算有过错呢?对此,法律上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2)网络犯罪。网络的四大特征加速了信息时代前进的步伐,但也暴露了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因为网络是一个跨时空、跨地域,完全开放的无主控的虚拟世界,所以,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黑客”甚至“骇客”。就连美国国家标准局号称固若金汤的DES加密算法也曾两次被人破译。可以说:一台计算机只要一进入网络就绝无安全性可言,网络成了犯罪分子开拓的新领域,网络犯罪由此产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成为信息网络社会的公害。

当然立法的滞后也是网络犯罪现象俱增的一个客观原因。例如,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链接淫秽站点尤其是国外的淫秽站点的行为,算不算犯罪?如果算犯罪,究竞是应当适用刑法第363条第1款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第364条第1款传播淫秽物品罪还是第152条走私淫秽物品罪?目前的法律尚没有明确的规定,那么“罪刑法定”基本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又将如何贯彻?!

2.“触黄”已经成为网民必过的一道“坎”

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网络色情进行的调查,他们考察了约97万种相关的照片、描述、短篇小说和影片剪辑,发现那些储有数字化数据的用户网专题网页上,83.5%的图片都是色情的。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监测出23万个色情网站,而且,网络中的色情网站,还正以每日300至500个的数量增长。这充分显示出“性”是网上文化的第一大洪流。在国内,个人网站已成为当今的一大时尚,在这一时尚的后面,有一股“黄潮”也在蠢蠢欲动,色情内容在一些个人主页也有增多的倾向。许多人做个人网站,除了自己追逐时尚、玩一回外,多少都有一个将来把网站出手赚钱的梦想,而最终决定成交价格的就是这个网站的访问量。为了提高访问量,相当多的网站走的是美女路线,结果是网上“美眉”满天飞,一些网站的“美眉”照片越穿越少,走上了“蜕化变质”的色情路线。对此,有人谈网色变。笔者以为,信息时代离不开网络,网络离不开网民,网民又以年轻人为先,所以,“触黄”仅仅是年轻的网民猎奇时必过的一道“坎”,过去后必然海阔天空!关键看我们如何引导。

计算机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造福人类,又可以无情地损害人类。当然网络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不可能一夜之间形成,所以在评价它的影响时,我们既要有一种超前意识,又要有一种现实的态度,更要立足于现实,对网络伦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三、积极推进网络立法的道德化和网络伦理的法律化进程

1.明确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走出网络化阴影的理论前提

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法律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调整的范畴各不相同。也有部分同志认为,今天是法律万能的时代,一切终断于法。所以在当今时代道德的弱化是必然趋势。这种把法律与道德对立化的观念是依法治国的理论障碍,也是引领我们步入网络化陷阱的理论前提。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但二者发生作用的机制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可以“自由裁量”或“意思自治”。而法律则具有国家强制力,是一种典型的非人格化权威。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所以,法律与道德在“规范”的层面上是相通的。可以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最高的法律。

2.网络伦理的法律化是网络发展的客观要求

计算机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无限的虚拟空间,在网络世界里,每一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人们必须自己确定自己的行为,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可见,网络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的伦理观念、道德行为有很高的自律性。但由于网络技术的超常规发展,在我们尚未作好充分准备时,已经被网络快车送入了信息时代。Internet在带给人们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感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道德和法律上的问题,如黑客入侵、色情网站、病毒泛滥、安全性差、侵权等,使一些人谈网色变。

的确,在网络世界里,小则发布虚假信息,大则利用网络犯罪,如黄色信息、恶意的政治信息、文化霸权主义、行为主体的匿名性等。这些都极大地加剧了电子空间中国家、地区之间道德和文化的冲突,增大了维持国家观念、民族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的难度。匿名性所体现的许多观念很难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谎言、偷窃的责任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传统意义的社会直接接触,责任者之外的他人难以有针对性地做出道德反应并采取道德措施。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如果自律性尚不足以维持其正常运行的话,就必须引入刚性的法律!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解器,信息网络对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影响必然对传统法律产生巨大的冲击。而法律的发展又总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原有的传统法律面对新兴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制定新的法律规范,调整在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设、经营和应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规范人们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保障网络建设、经营与应用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所谓网络伦理的法律化就是立法者将网络社会自发形成的或约定俗成的网络道德理念、网络伦理规范或网络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这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更是网络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从1990年9月通过的《著作权法》首次将“计算机软件”列入了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起,就开始了计算机信息网络立法的探讨,尽管其目前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层次并不高,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计算机信息网络立法的重要性。计算机信息网络是现代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用信息网络法和其它一些法律规范,共同调整网络上的社会关系,对于信息社会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就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而言,信息网络法很难直接归属某一个法律部门,所以在标榜不懂计算机的人将是21世纪新文盲的今天,信息网络法应当也必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3.网络立法的道德化是规范网络行为的根本途径

中国有句古语“徒法不足于自行”,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虽然人们的行为主要依靠严密的法律来规范,但是,法总是要人去制定、去遵守、去执行的。如果人的网络伦理素质不高,网络伦理观念不强,就会缺乏遵守信息网络法规的内在要求,缺乏弃恶从善、抑恶扬善的自觉信念和“慎独”精神,从而也就不可能自觉地去遵守法纪;就会有法不依,甚至知法犯法;就会挖空心思地投机钻营,钻法律的空子,甚至利用网络法制的某些不完备去做损人利己、图利害人之事。进而信息网络法律、法规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市场经济就会变形而不能正常运行;网络犯罪就会屡禁而不止,社会风气也就不可能净化。可见,道德是法律的“助手”,稳定社会离不开法律,也离不开道德。

所谓网络立法的道德化是指法律主体(如信息网络时代的网民)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以道德义务对待法律义务。假如没有这种道德义务,那么服从法律就仅仅是暴力下的被迫服从,当法律由人“不得不”而不是“自觉”遵守的时候,法律终将成为纸上的文字游戏,守法精神蜕化为避法精神,建立法治国家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在信息时代、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和网络伦理素质,使其在网络世界遨游、追逐网络利益的同时,把信息时代的外在行为准则要求变为其内在的道德律令,由外在的社会立法,变成其内在的心灵立法,由他律变为自律,在正确处理好法律与道德、情与法、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中驱人为善,避人为恶,形成良好的网络社会风尚。这是走出网络伦理教育怪圈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网络伦理体系的根本途径。

浅议网络文明建设

【摘要】从90年代初,互联网被人们所认识,通过技术的不断成熟,速度的不断提升,在学习、生活、管理、金融、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9年,中国网民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可是互联网在带给人类方面和快捷的同时,其在中国的各种负面影响也不断的呈现在大众眼前。在国家倡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网络文明的建设也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网络文明;建设;伦理;法律

网络作为人类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它的诞生无疑提升了全球人类生活品质。网络以其不可阻挡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网络虚拟的空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大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似乎昼夜之间,人类生活的地方仿佛只是一个村——“地球村”。网络让人类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生活更加快乐和丰富。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给我们中职生带来了许多的隐患。其负面的影响愈来愈突出,各种黑色的阴影正向我们慢慢袭来。例如黄毒,暴力,非法网站,网络游戏仿佛裹着糖果的炮弹向我们发射。因此,网络又仿佛一个战斗的阵地,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去占领,就会被那些精神垃圾占领。

一、网络虚拟性与共享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我国网络技术落后于西方等发达国家

中国的网络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当时的西方国家,网络及其相关管理已经基本健全,无论在网络基础设施还是相关技巧方面我国都有着较大差距,而这一差距也成为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短板所在。

(二)网络的自身特征导致网络文明建设难度的增加

互联网自身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征,人们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空间中时,现实社会的法律和道德无法起到约束其行为的作用,而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又无法有效的抵制网络犯罪的发生,从而使得网络垃圾文化和负面影响无法进行有效过滤和抵御,从而使网络成为国家想管却又无法可管的死角。

(三)我国现有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还处于起步的初期

阶段

无法行之有效的对网络不文明、违法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最近几年,虽然由于各种网络犯罪的频繁发生,使国家开始逐渐重视互联网法制和文明的建设,但是多以规章、通知、措施、文件的形式发布,不具有法律效应,无法真正达到抵制和改善的效果。

(四)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在互联网上的作用有限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民族传统思想对人们的行为起到限制和束缚的作用的无形束缚,使人们压制住人性的阴暗面;但是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空间特性,使得人性中被现实社会中法律、道德等被压抑的阴暗面失去了束缚,使得自制力不强的,尤其是喜欢新鲜和刺激的青少年群体将阴暗面释放出来。因此,网络上的道德伦理问题一直屡见不鲜,又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快速、无地域性,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受到西方思想的冲级和腐蚀,加之网民自身道德修养普遍不高,很容易受到其不良影响。

(五)西方等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渗透等手段严

重阻碍了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步伐

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有将近一半以上都设置在西方国家,其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使得西方文化在互联网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文化的传播和意识的交流。西方诸国利用其网络优势不断向我国释放其资产主义的不良思想和文化垃圾,由因为之前提到过的,我国设备和技术实力的落后,导致我国无法进行有效抵御,这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促进网络文明建设的若干建议

现阶段,网络文明建设的重点是采取一系列复合我国现有情况,从而提出可行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抵制和降低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的网络实名制建设就成为推进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必要步骤以及实施以下建议的基础构架。

(一)大力提倡正确的上网理念

从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出发,以中国现有的思想理论为基础,利用舆论、传媒等传播方式建立并引导网民正确、健康的绿色上网理念,从根本上培养网民自身思想和道德意识,主动抵制网络垃圾信息,为建设和谐的网络环境打下基础。

(二)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单靠引导网民从自身修养出发,主动抵制网络负面影响,营造和谐上网环境是不够的。在引导的同时更应该加紧完善互联网的法制体系,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威慑力,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督、管理、追责机制,将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使网民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了以后的严重后果和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极大的打击各种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由于现在网络的法律体系还处在摸索和实践阶段,但这更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快速、准确的对已有的或新出现的网络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和颁布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有效限制,而不是敷衍了事,确保落实实处,最终目的是从点到面,逐步完善我国互联网的法律体系。

(三)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加强网络监控和打击力度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网络技术平台,要对其实施管理和有效监控,为打击网络不文明、违法行为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这就需要对应的技术实力和硬件水平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只有技术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加强,才能真正实现对互联网的管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抵制互联网不文明信息的传播和西方不良思想对我国网民的腐蚀,才能真正的让在网络上进行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只有我国自身技术和能力达到相应的水准,我国构建网络文明建设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四)利用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文化、伦理资源

互联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那么就不能忽略伦理道德的教育。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长河的筛选中已经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因该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财富,通过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有目的、有步骤的通过互联网将其传递给民众,通过优良的传统文化抵制网络负面文化的影响,将祖先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建立成现代网络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三、总结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在带来各种便捷的同时,其危害在我国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中逐渐显现,控制其危害已经刻不容缓,但是依然有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而没有产生应有的警惕心理。光靠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只能治标,根本还是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其危害,并从自身素质、思想品德培养着手,主动抵制网络垃圾文化的侵蚀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共同携手参与到网络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才能真正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网络精神文明家园。

参 考 文 献

[1]张波,闫建芳.道德主体教导与网络文明建设[J].大连科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2(22):32

[2]盛湘卾.略论网络伦理教导[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7):169

  • 索引序列
  • 网络建设论文范文
  • 关于网络建设论文范文资料
  • 校园网网络建设与设计毕业论文
  •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论文
  • 网络文明建设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