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审稿周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审稿周期

发布时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审稿周期

防灾减灾救灾的刊普有《防灾减灾工程学报》,《震灾防御技术》,《地震地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刊期:双月刊。是由江苏省地震局主管,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核心期刊。《震灾防御技术》刊期:季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办的核心期刊。《地震地质》刊期:双月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核心期刊。

一看你这问题就知道是同行,共享给你!望采纳

不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1.《岩土工程技术》2.《水运工程》(中文核心期刊)出版速度较快,主要面向港口航道类的3.《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中文核心期刊)4.《强度与环境》统计源期刊5.《洁净与空调技术》(有稿费拿)6.《砖瓦》 建材核心 有稿费7.《水利发展研究》8.《中国水利》给200左右的稿费9.《钢结构》10.《交通企业管理》有少量稿费11.《中国建筑防水》有稿费12.《城市交通》13.《新型建筑材料》14.《公路》(中文核心期刊)15.《施工技术》(如果是高校作者,要交800元版面费)16.《建筑材料学报》EI收录,收100元审稿费,无版面费17.《建筑技术》中文核心期刊18.《力学学报》(英文版)SCI收录(中文刊收版面费)19.《科学通报》(英文版)SCI收录(中文刊要收一定的版面费)另外大部分国外期刊都无审稿费+版面费-------------------------------------------------------------------------------------不收审稿费的国内期刊:1.《中国公路学报》( EI 期刊)2.《中国铁道科学》( EI 期刊)3.《中南大学学报》( EI 期刊)4.《土木工程学报》( EI 期刊)5.《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6.《工程勘察》(核心)7.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征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1.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100 版面费:200一页2.建筑结构学报3.土木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0 版面费:300一页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审稿费:1005.建筑结构6.工业建筑7.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审稿费:100元,录用后收取.版面费150/页(审稿周期3个月,EI收录率高,主要收本校文章,选择地发表校外及海外作者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的优秀论文.)稿酬:1008.中国给水排水9.岩土力学 月刊 审稿费:100,版面费:220元/版(审稿一般3个月)10.给水排水11.施工技术12.建筑技术13.世界建筑14.建筑科学15.世界地震工程16.建筑学报17.混凝土18.工程勘察 月刊 版面费:800/篇 审稿周期:岩土工程约3个月,测绘工程约4个月,水文地质约4个月,工程物探约4个月。19.城市规划20.暖通空调2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3.建筑机械24.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审稿费:10025.土木建筑及环境工程学报(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审稿费:10026.新型建筑材料27.空间结构28.城市规划汇刊29.中国公路学报 无审稿费,版面费 300/页30.水利学报 审稿费:100,版面费:6页以下150/页,以上200/页31.建筑材料学报 版面费:032.四川大学学报 审稿费:100(校内稿件免论文评审费)感谢:geosdu00733.中南大学学报 审稿费:034.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中文核心,版面费:1800元35.工程力学 审稿费:20036.地质通报 版面费:150/页37.科技导报 版面费:600元38.煤田地质与勘探 版面费:500元39.地质与勘探 版面费:600元40.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版面费: 1600元41.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版面费:600元42.灾害学 版面费:900元43.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版面费800元44.世界地质 版面费:500元/页45.岩土工程界 版面费:600元/篇(200元一个版面)46.岩土工程技术 双月刊47.路基工程 双月刊 版面费:900元48.矿业研究与开发 版面费:600元49.铁道建筑 版面费:1000元50.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版面费:600元51.煤炭科学技术 版面费:1500元52.《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审稿费:0 版面费:4页之内共500,超过4页的,每页20053.《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版面费:500,不论页数54.《水力发电》版面费:800,不论页数54.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审稿费50,版面费200/页 稿酬:10055. 科学通报 审稿费:056.《城市公共交通》版面费:200元一面57.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审稿费:50

防灾减灾期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基础性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内容包括:地震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爆炸与火灾、植物灾变以及其它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各类灾害。开展多种灾害学间的学术和科技成果交流,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灾害科学方面的结合,推动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有效减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防灾减灾救灾的刊普有《防灾减灾工程学报》,《震灾防御技术》,《地震地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刊期:双月刊。是由江苏省地震局主管,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核心期刊。《震灾防御技术》刊期:季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办的核心期刊。《地震地质》刊期:双月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核心期刊。

查资料,这方面的期刊主要有:1《地震》中文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核心期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等主佃。2《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中文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办。3《地震学报》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地震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4《防灾减灾学报》

防灾减灾学报算核心吗

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1.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岩土工程学报3.建筑结构学报4.岩土力学5.土木工程学报6.城市规划7.工业建筑8.建筑结构9.城市规划学刊10.工程地质学报11.中国给水排水12.空间结构13.建筑材料学报14.给水排水15.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改名为: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16.混凝土17.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18.世界地震工程19.建筑学报20.暖通空调21.中国园林22.建筑钢结构进展23.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4.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7.规划师28.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9.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国际城市规划31.建筑科学32.施工技术33.结构工程师核心没有哪个好发,都有难度的

<建筑结构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

《建筑结构》等都是。

建筑科学类的核心期刊有:1.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岩土工程学报3.建筑结构学报 4.岩土力学 5.土木工程学报 6.城市规划 7.工业建筑 8.建筑结构 9.城市规划学刊 10.中国地质学报 11.中国给水排水 12.空间结构 13.建筑材料学报 14.给水排水 15.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改名为: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16.混凝土 17.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18.世界地震工程 19.建筑学报 20.暖通空调 21.中国园林 22.建筑钢结构进展 23.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4.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7.规划师 28.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9.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国际城市规划 31.建筑科学 32.施工技术 33.结构工程师

防震减灾工程研究论文

17.1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40年来,每年由气象、海洋、洪涝、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此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态恶化,尤其是灾害高风险区内人口、资产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 17.2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西部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陆海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天气形势异常多变,各种气象与海洋灾害时有发生;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另外,近代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更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风险度。 17.3中国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50年代初,组织了大规模的江河治理,逐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防洪、防潮、排涝、灌溉工程体系,使常遇洪、涝、旱灾得到初步控制。70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后,加强了地震灾害监测、预防的组织领导。80年代以来注重了建立健全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规划及对自然灾害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科基本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队伍。监测主要自然灾害的台网已初具规模,取得了大批有科研价值的观测资料。对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发展规律有了一些认识,积累了一定的预测、预报经验,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其中一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一些重大自然灾害作出了较成功的预测、预报。各项防灾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有了一定进步。这些都是今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 17.490年代为国际减灾十年。从基本国情出发,中国既难以象一些人口密度低的国家那样采取严厉限制向灾害高风险区发展的策略,也无力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投资来降低灾害的风险度。针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总目标是: (a)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b)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约束; (c)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止灾情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17.5本章以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洪水、干旱以及其他灾害,如地震、台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及病、虫、鼠等生物灾害的防治为主要论述对象,并涉及减少由人类活动导致灾害风险加重的问题。对于以人为因素为主的环境公害、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等问题,分别在其他有关章节中予以论述。 17.6本章设3个方案领域 A.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 B.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C.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加重的自然灾害。 方案领域 A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 行动依据 17.7灾害管理是政府、有关单位与社会集团为防灾、减灾所进行的一系列立法、规划、组织、协调、干预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总和,贯穿防灾活动的全过程,是社会减灾行动系统的中枢。 17.8自然灾害的发生,一般具备灾害源、灾害载体和受灾体三个条件,包含自然与人为两方面因素。自然灾害的可管理性,体现在通过科学地规划与协调人类的活动,在顺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类的积极作用,有可能消除、削弱或回避灾害源,调节、控制或疏导灾害载体,保护、转移受灾体或提高受灾体的承灾能力,减少人为因素诱发的灾害源,达到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的目的。 17.9灾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灾害管理体制的健全。中国现有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在经济不发达、技术起点低的困难条件下形成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有较大差距,灾害管理法制尚不健全,国家尚缺乏防灾的总体规划,灾害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以及协调运作机制均有必要加强。 目标 17.10本方案领域的目标为: (a)健全灾害管理的法律、制度、规范及规划,提高其科学性、权威性与可行性; (b)增强灾害管理的协调、监督、奖惩、教育机制,推动灾害管理体制的完善; (c)促进灾害管理方式由部门、区域、环节、学科相分离的封闭式的单项管理向综合、系统、协调式的管理方向发展; (d)提高社会发展与减灾防灾要求相协调的能力。 行动 17.11加强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和健全减灾规划管理制度: (a)制定综合的灾害管理基本法,洪水、地震等重大灾害的灾害管理法,部分配套法规,加强地方减灾立法等,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b)制定国家的减灾总体规划,并将其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使经济建设与减灾工作协调进行; (c)在国家减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自上而下制定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的切实可行的减灾规划,对已有的减灾规划重新审议,补充、提高、完善; (d)制定各级政府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行动计划,用于指导政府、有关部门、厂矿企业及居民在重大灾害发生后作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灾害损失。 17.12进一步加强灾害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中国在长期的减灾实践中形成了由政府内灾害管理职能部门、辅助救灾部门、救灾决策指挥机构和临时性协调机构所构成的灾害管理组织体系。在重大灾害发生的地区,各级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接受救灾决策指挥机构的领导,实行岗位责任制。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机构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的主要方面有: (a)增强协调机构的职能:政府部门临时性协调机构下设常务性行政办事机构、可以依托的灾害信息管理机构和从事宏观灾害管理研究的专家组织;对负责统筹规划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的流域管理机构,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其管理权限和保障这些权力实施的各种措施,加强中央政府对流域管理机构的支持和管理上的直接参与,协调解决流域治理中地方行政区域间的冲突; (b)健全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和监督职能; (c)制定提高行政领导灾害管理水平的培训计划,形成制度,长期实施; (d)健全灾害调查、评估与统计的组织管理体系; 17.13加强和深入开展自然灾害管理的科学研究,主要活动有: (a)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辩识、风险估算、风险评价三个部分;目前,急需开展重要经济开发区的自然灾害风险综合分析和城市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合理确定城市灾害防御标准,科学制定防灾方案,优化防灾体系建设的实施顺序; (b)深入开展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研究:根据灾害种类的空间分布、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及风险度,结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而进行区划,制定区域性的减灾对策与实施政策,组织协调行政区之间的减灾活动,对土地利用模式与经济发展布局作出合理调整; (c)加强自然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的研究,制定自然灾害评估方法和标准。 17.14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与信息管理: (a)筹建“国家灾害信息管理中心”,加强区域、部门之间灾害信息的交流与管理; (b)在“国家灾害信息管理中心”、有关部门、地区、科研单位或大学有计划地建立不同层次的若干个自然灾害数据库; (c)以年鉴或其他适当形式汇编中国自然灾害统计资料,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制建设、科技研究、对策实施等的年度进展情况,公开发行。 17.15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与协调: (a)加强学术交流,组织不同层次的灾害管理讲习班或研讨会;组织力量系统翻译、整理、研究各国有关灾害管理的文献,从中吸收有益的经验;组织必要的出国考察; (b)灾害管理法规中有关海洋、大气、跨国河流等部分要与国际社会通行惯例相协调; (c)增强与国际有关自然灾害管理组织的信息交流与交往。 B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行动依据 17.17防灾减灾体系是人类社会为了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增强抗御、承受灾害的能力,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而建立的灾害管理、防御、救援等组织体系与防灾工程、技术设施体系,包括灾害研究、监测、灾害信息处理、灾害预报、预警、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系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体系。 17.1880年代以来,中国不仅自然灾害总损失在增加,受灾面积也在增加,反映了防灾体系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必须大力加强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建设。 目标 17.19本方案领域的目标为: (a)建立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灾害综合防御体系,提高社会防灾抗灾总体能力; (b)加强灾害科学与防灾减灾技术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c)提高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速度,尽快消除灾害的不利影响。 行动 17.20加强大型防灾抗灾骨干工程的统筹规划与建设管理。同时解决重建设、轻管理、轻配套、已建工程老化失修和关键时刻无力发挥作用等问题。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央、地方与社会集团在防灾工程建设上的投资分摊比例,对工程进行减灾效益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力求防灾工程产生多目标的综合效益。 17.21开展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减灾综合对策的研究。针对不同灾种,不同城市发展的特点,制定协调各部门联合防灾减灾行动的规划,制定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性减灾对策。 17.22建立城市和地区性的减灾综合实验区,探索在灾害测、报、防、抗、救、援等方面的总体经验和技术,积极推广有效的减灾防灾技术。 17.23开展减灾政策的研究。目前急需研究的问题有: (a)实行灾害保险的政策研究; (b)建立减灾基金制度的政策研究; (c)分滞洪区应用后的补偿政策研究等。 17.24开展对各种自然灾害观测和监测技术的研究,逐步建立灾害监测系统。重点是: (a)地震观测与实验设备的研究; (b)灾害性天气、气候和洪水监测系统的研究; (c)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动态监测技术的研究; (d)海洋灾害监测数据实时收集系统的研究; (e)大气监测数据处理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等。 17.25各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与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 (a)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的数值预报方法; (b)地震预测、预报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c)海洋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d)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动态模拟技术和数值预报方法; (e)中国地质灾害发育趋势的预测研究; (f)多沙游荡型宽浅槽河流洪水演进预报模型的研究等。 17.26防灾、抗灾、救灾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如: (a)防灾对策最佳组合方案的研究; (b)防灾工程体系灾时优化调度方案; (c)居民避难系统的优化设计; (d)城市重点生命线工程的防灾保护与应急措施; (e)救灾快速反应系统装备技术现代化; (f)灾区大批死、伤、病人紧急处置、疫情控制、灾民饮食饮水清洁处理等医疗卫生技术等。 17.27加强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 (a)大力改善通讯系统; (b)进一步发展海洋灾害警报传播分发系统,保障渔民和其他海上活动的安全; (c)促进遥感等高技术在灾情监测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17.28建立综合防治重大自然灾害的示范工程项目,如: (a)淮河、太湖流域水利工程; (b)海南防台风工程; (c)四川省滑坡、泥石流治理工程; (d)山东省莱州湾海水侵染治理工程等。 17.29在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中,应大力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如: (a)在灾害监测、信息处理、预警、预报、通讯联络等系统的建设中,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b)综合防治重大自然灾害的示范工程项目的国际合作,如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向国内外公开招标等; (c)发展西太平洋沿岸国家区域海洋灾害联合警报业务,充分利用中国海洋灾害预警系统的资源和中国的地域优势,加强区域合作,逐步形成统一的业务系统; (d)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争取国际社会的救援,以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e)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合作研究。 C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加重的自然灾害 行动依据 17.30现代社会中自然灾害不断加重的趋势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森林减少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是加重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加速河道、湖泊的淤积和导致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以及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等一系列问题。 17.31灾害高风险区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是灾害损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灾害高风险区的开发在中国是不可回避的。经济发展既可能加重灾害威胁,又增加了防灾抗灾的能力,因此探讨发展规模、发展方式与防灾减灾保护措施的相互协调是最重要的。 目标 17.32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加重自然灾害。具体目标如下: (a)预测人类活动及其造成的环境破坏的变化趋势,研究未来自然灾害的演变特征及防御对策; (b)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式或减缓人类活动强度,减少未来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的频率,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 行动 17.33加强区域规划和开发建设项目的灾害影响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a)开发建设项目是否对其周围环境引发灾害性后果; (b)项目实施区域周围的环境是否对开发建设项目有潜在的灾害影响; (c)重大工程设施设计标准、抗灾能力与保护措施的是否经济合理。 17.34加强执法机构的建设。对破坏森林、草原、土地、矿山、海洋资源和破坏灾害监测、通讯、防灾设施等违法行为给予坚决打击与纠正,克服有法不依的现象。 17.35研究人类活动及其造成的环境破坏与各种自然灾害的相关关系: (a)围湖造田与洪、涝、旱灾害的相关关系; (b)毁林开荒、开垦草原与山地灾害、水旱灾害、风沙灾害的相关关系; (c)地下水超采与各种自然灾害的相关关系; (d)大型工程建设与各种自然灾害的相关关系。 17.36研究人为因素引起的未来自然灾害的演变特征及防御对策: (a)城市空间立体开发引起的地震、火、水、风、地面沉降等各种灾害的演变特征及防御对策; (b)大量施用农药引起的农业病虫害灾害的演变特征及防御对策; (c)矿产开发引发的自然灾害。 17.37探讨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式或减缓人类活动强度,减少未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可能性和减轻其危害的途径。 17.38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认真汲取世界的经验和教训。

以前也写过,东拼西凑了一下 咔咔五月的那场地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灾害。面对自然,人类又是显得多么的渺小。这次5.12地震,我们尝到了血的代价,也应该深刻感觉到,防灾减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多么的重要。也许我们阻止不了灾难的发生,也不能保证没有任何人员的伤亡或财产损失,但起码我们可以把损失减到最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些灾难都可以预测到。当有关部门发出预警时,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并且极力配合。而我们自己其实也可以预测灾难。在许多灾难发生前,动物们会有一些反常的行为。就像地震发生前,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那么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灾难来临时,一定不要慌张,要保持镇静。就像这次的大地震,当你被压在废墟地下时,要冷静,可以看看边上的东西是不是可以移开一点,给自己留尽可能多的空间,保持呼吸顺畅。千万不能觉得自己死定了,应该要有活下去的信心;如果在室内,可以躲到桌子底下,保护好头部。如果在室外,应该避免一些高大的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不能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灾害呢?其实,很多都是由于环境所导致的。保护环境也是避免灾害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真是每况愈下。过多的废气排放,和白色污染让城市变得乌烟瘴气,还有资源紧缺,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不乱丢垃圾,共建美好环境。不要以为灾难离我们很遥远,它说来也就来了。如果我们不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的话,很可能会遇到危险,就从现在起,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就都能从容的面对了。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防灾减灾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关键词防震、减灾、自然灾害、美好家园、防范意识、人造灾害、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17.1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40年来,每年由气象、海洋、洪涝、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此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态恶化,尤其是灾害高风险区内人口、资产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 17.2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西部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陆海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天气形势异常多变,各种气象与海洋灾害时有发生;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另外,近代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更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风险度。 17.3中国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50年代初,组织了大规模的江河治理,逐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防洪、防潮、排涝、灌溉工程体系,使常遇洪、涝、旱灾得到初步控制。70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后,加强了地震灾害监测、预防的组织领导。80年代以来注重了建立健全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规划及对自然灾害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科基本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队伍。监测主要自然灾害的台网已初具规模,取得了大批有科研价值的观测资料。对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发展规律有了一些认识,积累了一定的预测、预报经验,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其中一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一些重大自然灾害作出了较成功的预测、预报。各项防灾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有了一定进步。这些都是今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 17.490年代为国际减灾十年。从基本国情出发,中国既难以象一些人口密度低的国家那样采取严厉限制向灾害高风险区发展的策略,也无力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投资来降低灾害的风险度。针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总目标是: (a)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b)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约束; (c)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止灾情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17.5本章以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洪水、干旱以及其他灾害,如地震、台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及病、虫、鼠等生物灾害的防治为主要论述对象,并涉及减少由人类活动导致灾害风险加重的问题。对于以人为因素为主的环境公害、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等问题,分别在其他有关章节中予以论述。 17.6本章设3个方案领域 A.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 B.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C.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加重的自然灾害。 方案领域 A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 行动依据 17.7灾害管理是政府、有关单位与社会集团为防灾、减灾所进行的一系列立法、规划、组织、协调、干预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总和,贯穿防灾活动的全过程,是社会减灾行动系统的中枢。 17.8自然灾害的发生,一般具备灾害源、灾害载体和受灾体三个条件,包含自然与人为两方面因素。自然灾害的可管理性,体现在通过科学地规划与协调人类的活动,在顺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类的积极作用,有可能消除、削弱或回避灾害源,调节、控制或疏导灾害载体,保护、转移受灾体或提高受灾体的承灾能力,减少人为因素诱发的灾害源,达到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的目的。 17.9灾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灾害管理体制的健全。中国现有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在经济不发达、技术起点低的困难条件下形成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有较大差距,灾害管理法制尚不健全,国家尚缺乏防灾的总体规划,灾害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以及协调运作机制均有必要加强。 目标 17.10本方案领域的目标为: (a)健全灾害管理的法律、制度、规范及规划,提高其科学性、权威性与可行性; (b)增强灾害管理的协调、监督、奖惩、教育机制,推动灾害管理体制的完善; (c)促进灾害管理方式由部门、区域、环节、学科相分离的封闭式的单项管理向综合、系统、协调式的管理方向发展; (d)提高社会发展与减灾防灾要求相协调的能力。 行动 17.11加强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和健全减灾规划管理制度: (a)制定综合的灾害管理基本法,洪水、地震等重大灾害的灾害管理法,部分配套法规,加强地方减灾立法等,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b)制定国家的减灾总体规划,并将其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使经济建设与减灾工作协调进行; (c)在国家减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自上而下制定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的切实可行的减灾规划,对已有的减灾规划重新审议,补充、提高、完善; (d)制定各级政府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行动计划,用于指导政府、有关部门、厂矿企业及居民在重大灾害发生后作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灾害损失。 17.12进一步加强灾害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中国在长期的减灾实践中形成了由政府内灾害管理职能部门、辅助救灾部门、救灾决策指挥机构和临时性协调机构所构成的灾害管理组织体系。在重大灾害发生的地区,各级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接受救灾决策指挥机构的领导,实行岗位责任制。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机构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的主要方面有: (a)增强协调机构的职能:政府部门临时性协调机构下设常务性行政办事机构、可以依托的灾害信息管理机构和从事宏观灾害管理研究的专家组织;对负责统筹规划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的流域管理机构,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其管理权限和保障这些权力实施的各种措施,加强中央政府对流域管理机构的支持和管理上的直接参与,协调解决流域治理中地方行政区域间的冲突; (b)健全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和监督职能; (c)制定提高行政领导灾害管理水平的培训计划,形成制度,长期实施; (d)健全灾害调查、评估与统计的组织管理体系; 17.13加强和深入开展自然灾害管理的科学研究,主要活动有: (a)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辩识、风险估算、风险评价三个部分;目前,急需开展重要经济开发区的自然灾害风险综合分析和城市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合理确定城市灾害防御标准,科学制定防灾方案,优化防灾体系建设的实施顺序; (b)深入开展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研究:根据灾害种类的空间分布、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及风险度,结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而进行区划,制定区域性的减灾对策与实施政策,组织协调行政区之间的减灾活动,对土地利用模式与经济发展布局作出合理调整; (c)加强自然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的研究,制定自然灾害评估方法和标准。 17.14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与信息管理: (a)筹建“国家灾害信息管理中心”,加强区域、部门之间灾害信息的交流与管理; (b)在“国家灾害信息管理中心”、有关部门、地区、科研单位或大学有计划地建立不同层次的若干个自然灾害数据库; (c)以年鉴或其他适当形式汇编中国自然灾害统计资料,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制建设、科技研究、对策实施等的年度进展情况,公开发行。 17.15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与协调: (a)加强学术交流,组织不同层次的灾害管理讲习班或研讨会;组织力量系统翻译、整理、研究各国有关灾害管理的文献,从中吸收有益的经验;组织必要的出国考察; (b)灾害管理法规中有关海洋、大气、跨国河流等部分要与国际社会通行惯例相协调; (c)增强与国际有关自然灾害管理组织的信息交流与交往。 B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行动依据 17.17防灾减灾体系是人类社会为了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增强抗御、承受灾害的能力,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而建立的灾害管理、防御、救援等组织体系与防灾工程、技术设施体系,包括灾害研究、监测、灾害信息处理、灾害预报、预警、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系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体系。 17.1880年代以来,中国不仅自然灾害总损失在增加,受灾面积也在增加,反映了防灾体系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必须大力加强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建设。 目标 17.19本方案领域的目标为: (a)建立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灾害综合防御体系,提高社会防灾抗灾总体能力; (b)加强灾害科学与防灾减灾技术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c)提高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速度,尽快消除灾害的不利影响。 行动 17.20加强大型防灾抗灾骨干工程的统筹规划与建设管理。同时解决重建设、轻管理、轻配套、已建工程老化失修和关键时刻无力发挥作用等问题。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央、地方与社会集团在防灾工程建设上的投资分摊比例,对工程进行减灾效益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力求防灾工程产生多目标的综合效益。 17.21开展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减灾综合对策的研究。针对不同灾种,不同城市发展的特点,制定协调各部门联合防灾减灾行动的规划,制定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性减灾对策。 17.22建立城市和地区性的减灾综合实验区,探索在灾害测、报、防、抗、救、援等方面的总体经验和技术,积极推广有效的减灾防灾技术。 17.23开展减灾政策的研究。目前急需研究的问题有: (a)实行灾害保险的政策研究; (b)建立减灾基金制度的政策研究; (c)分滞洪区应用后的补偿政策研究等。 17.24开展对各种自然灾害观测和监测技术的研究,逐步建立灾害监测系统。重点是: (a)地震观测与实验设备的研究; (b)灾害性天气、气候和洪水监测系统的研究; (c)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动态监测技术的研究; (d)海洋灾害监测数据实时收集系统的研究; (e)大气监测数据处理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等。 17.25各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与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 (a)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的数值预报方法; (b)地震预测、预报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c)海洋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d)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动态模拟技术和数值预报方法; (e)中国地质灾害发育趋势的预测研究; (f)多沙游荡型宽浅槽河流洪水演进预报模型的研究等。 17.26防灾、抗灾、救灾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如: (a)防灾对策最佳组合方案的研究; (b)防灾工程体系灾时优化调度方案; (c)居民避难系统的优化设计; (d)城市重点生命线工程的防灾保护与应急措施; (e)救灾快速反应系统装备技术现代化; (f)灾区大批死、伤、病人紧急处置、疫情控制、灾民饮食饮水清洁处理等医疗卫生技术等。 17.27加强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 (a)大力改善通讯系统; (b)进一步发展海洋灾害警报传播分发系统,保障渔民和其他海上活动的安全; (c)促进遥感等高技术在灾情监测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17.28建立综合防治重大自然灾害的示范工程项目,如: (a)淮河、太湖流域水利工程; (b)海南防台风工程; (c)四川省滑坡、泥石流治理工程; (d)山东省莱州湾海水侵染治理工程等。 17.29在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中,应大力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如: (a)在灾害监测、信息处理、预警、预报、通讯联络等系统的建设中,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b)综合防治重大自然灾害的示范工程项目的国际合作,如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向国内外公开招标等; (c)发展西太平洋沿岸国家区域海洋灾害联合警报业务,充分利用中国海洋灾害预警系统的资源和中国的地域优势,加强区域合作,逐步形成统一的业务系统; (d)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争取国际社会的救援,以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e)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合作研究。 C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加重的自然灾害 行动依据 17.30现代社会中自然灾害不断加重的趋势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森林减少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是加重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加速河道、湖泊的淤积和导致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以及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等一系列问题。 17.31灾害高风险区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是灾害损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灾害高风险区的开发在中国是不可回避的。经济发展既可能加重灾害威胁,又增加了防灾抗灾的能力,因此探讨发展规模、发展方式与防灾减灾保护措施的相互协调是最重要的。 目标 17.32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加重自然灾害。具体目标如下: (a)预测人类活动及其造成的环境破坏的变化趋势,研究未来自然灾害的演变特征及防御对策; (b)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式或减缓人类活动强度,减少未来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的频率,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 行动 17.33加强区域规划和开发建设项目的灾害影响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a)开发建设项目是否对其周围环境引发灾害性后果; (b)项目实施区域周围的环境是否对开发建设项目有潜在的灾害影响; (c)重大工程设施设计标准、抗灾能力与保护措施的是否经济合理。 17.34加强执法机构的建设。对破坏森林、草原、土地、矿山、海洋资源和破坏灾害监测、通讯、防灾设施等违法行为给予坚决打击与纠正,克服有法不依的现象。 17.35研究人类活动及其造成的环境破坏与各种自然灾害的相关关系: (a)围湖造田与洪、涝、旱灾害的相关关系; (b)毁林开荒、开垦草原与山地灾害、水旱灾害、风沙灾害的相关关系; (c)地下水超采与各种自然灾害的相关关系; (d)大型工程建设与各种自然灾害的相关关系。 17.36研究人为因素引起的未来自然灾害的演变特征及防御对策: (a)城市空间立体开发引起的地震、火、水、风、地面沉降等各种灾害的演变特征及防御对策; (b)大量施用农药引起的农业病虫害灾害的演变特征及防御对策; (c)矿产开发引发的自然灾害。 17.37探讨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式或减缓人类活动强度,减少未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可能性和减轻其危害的途径。 17.38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认真汲取世界的经验和教训。

以前也写过,东拼西凑了一下 咔咔五月的那场地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灾害。面对自然,人类又是显得多么的渺小。这次5.12地震,我们尝到了血的代价,也应该深刻感觉到,防灾减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多么的重要。也许我们阻止不了灾难的发生,也不能保证没有任何人员的伤亡或财产损失,但起码我们可以把损失减到最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些灾难都可以预测到。当有关部门发出预警时,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并且极力配合。而我们自己其实也可以预测灾难。在许多灾难发生前,动物们会有一些反常的行为。就像地震发生前,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那么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灾难来临时,一定不要慌张,要保持镇静。就像这次的大地震,当你被压在废墟地下时,要冷静,可以看看边上的东西是不是可以移开一点,给自己留尽可能多的空间,保持呼吸顺畅。千万不能觉得自己死定了,应该要有活下去的信心;如果在室内,可以躲到桌子底下,保护好头部。如果在室外,应该避免一些高大的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不能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灾害呢?其实,很多都是由于环境所导致的。保护环境也是避免灾害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真是每况愈下。过多的废气排放,和白色污染让城市变得乌烟瘴气,还有资源紧缺,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不乱丢垃圾,共建美好环境。不要以为灾难离我们很遥远,它说来也就来了。如果我们不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的话,很可能会遇到危险,就从现在起,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就都能从容的面对了。

  • 索引序列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审稿周期
  • 防灾减灾期刊
  • 防灾减灾学报算核心吗
  • 防震减灾工程研究论文
  •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