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西班牙饮食文化论文

西班牙饮食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

西班牙饮食文化论文

(二)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 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

西班牙的风景,文化,特产,习俗,服饰社交礼仪 仪态礼仪 当地妇女有“扇语”,如当妇女打开扇子,把脸的下部遮起来,意思是:我是爱你的,你喜欢我吗?若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则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妇女,如果不了解扇语,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见礼仪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与熟人相见时,男朋友之间常紧紧地拥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节,前一二节为本人姓名,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通常口头称呼称父姓。 商务礼仪 西班牙人很重视信誉,总是尽可能地履行签订的合同,即便后来发现合同中有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他们也不愿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如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能够善意地帮助他们,则会赢得西班牙人的尊重与友谊。西班牙人只有在参加斗牛比赛活动时才严守时间,但客人应当守时,即便对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责怪。 旅游礼仪 西班牙人性格开朗,热情,但容易激动,有时发生争吵是很正常的,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西班牙人吃东西时,通常会礼貌地邀请周围的人与他分享,但这仅是一种礼仪上的表示,不要贸然接受,否则会被他们视为缺乏教养。新闻出版 全国共有报刊155种,全国性杂志170种,销售量共420万。主要报纸平均日发行量:《国家报》,发行量46万份;《世界报》,31万份;《阿贝塞报》,28万份;《先锋报》,20万份;《加泰罗尼亚报》,17万份;《道理报》15万份。 主要通讯社:埃菲社,官方通讯社,1939年1月创办。另外还有私营的欧洲通讯社、罗戈斯通讯社。 广播电视总局统管电台、电视台。全国共有200多家电台,主要有西班牙国家广播电台和私营的西班牙广播公司、洲际电台、西班牙人民广播电台。 电视台:西班牙电视台为国营、全国性电视台,有两个频道。此外还有安达卢西亚、加泰罗尼亚、加里西亚、巴斯克和马德里等地方电视台。1989年政府批准建立了多频道、天线-3和电视5台3家私营电视台。1997年两家数码电视台开始运营。饮食种类 因地而异,但是大多菜都要加橄榄油。[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气候:中部梅塞塔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西北部较湿润,内陆和东南部较干燥。月平均气温从北到南:1月9.4-10.3℃;7月19.1-28.1℃。年降水量一般350-500毫米,山地高达1,500毫米。中部的马德里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夏季干热,冬季干冷。东北部的巴塞罗那地区则为最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夏季较炎热干燥,降水以冬季为主,一年能保证有250天以上的阳光。 矿藏:汞储量占世界首位,并有煤、铁、铝土、钼、黄铁矿、石油等。森林面积广阔,有欧洲栓皮栎、橡、栗、杉等。盛产沙丁鱼和龙虾等。 位置: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北濒比斯开湾,西邻葡萄牙,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东北与法国、安道尔接壤,东和东南临地中海。西班牙海岸线总长为7921公里,西班牙太阳海岸是著名的代表,其中地中海海岸线长2058公里,大西洋海岸线长1728公里,北部坎塔布里亚海海岸线长1086公里,地中海巴利阿里群岛各岛屿海岸线长1428公里,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岛各岛屿海岸线长1583公里,北非两个飞地----休达和梅利亚的海岸线分别为20公里和9公里,北非一些小岛的海岸线长9公里。境内多山,是欧洲高山国家之一。境内高原和山地相间,全国平均海拔660米,全国35%的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仅占11%,是欧洲地势最高国家之一。主要山脉北有坎塔布连、比利牛斯,南有莫雷纳山脉和安达卢西亚山脉。南部的木拉散峰海拔3478米,为全国最高峰。 国界线:西班牙陆路边境线为2013公里,其中与法国、安道尔边境线为720公里,与葡萄牙边境线为1292公里,与直布罗陀边境线为1公里。 西班牙地处欧洲西南部,与葡萄牙共同分享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位于北纬36度到44度、西经9度18分和东经3度19分之间,南北跨840公里,东西 1000公里。国土面积为504750平方公里,西班牙人说他们的国家形状像一块熟牛皮。西班牙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和法国,居第四位,相当于欧洲总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半岛之外,西班牙的领土包括还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岛和大西洋的大小加那利群岛。 西班牙北部沿海是比斯开湾,东北同法国和安道尔接壤,高耸的比利牛斯山把这几个国家分隔两边;东面和东南面向地中海,向南越过只有14公里宽的直布罗陀海峡便能达到非洲的摩洛哥;长方形的葡萄牙是西班牙西边的邻居。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出大西洋的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西班牙与英国长期以来一直在争夺此地的主权。 不包括巴利阿里群岛和加那利群岛,三面环海的西班牙的海岸线长约3904公里,但是海岸比较平直,真正的天然良港都集中在北部,如费罗尔、蓬特维德拉和维哥等。卡塔赫纳是唯一地处地中海的天然港湾。东南部的海岸线不是以港口,而是以风景旖旎的海滩胜地闻名。西班牙著名的海湾有加的斯湾和瓦伦西亚湾。 西班牙不仅有著名的西班牙太阳海岸,还有巍峨的高山。在欧洲,她是除了瑞士之外最高的国家。西班牙全境大部分是古老的高原。著名的中央高原耸立西班牙正中,约占全国面积的60%,海拔600-700米。中央高原三面被高山阻绝:北部是坎塔布连山脉,南部伫立着莫雷纳山,东部的伊比利亚山脉隔开中部高原与阿拉贡平原。高原西边那一面缓缓延伸,地势渐趋平坦,最后消失在大西洋沿岸。如果你驾车游览西班牙全境,不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白雪皑皑的山峰,一片片起伏不平的丘陵。 西班牙全境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地理区: 北部山区:这里有欧洲著名的比利牛斯山脉,整个山脉绵延千里,景色如画。一年四季,无论山上山下,还是平原陆地,到处是一片翠绿。尤其是阿斯图里亚斯地区,山脉连绵,松涛茫茫,林海郁郁。 紧靠比利牛斯山脉的坎塔布连山脉,海拔达2000米以上,北临茫茫无边的比斯开湾,陆地上林木茂盛,景色十分迷人。许多宽广的河谷置于其间,湖水清澈如镜。更值得一提的是,那里还有数不胜数的飞瀑,从高处倾泻而下,整日水雾弥漫,蔚为壮观。这里既是重要的软木产区,又是牛羊遍地的牧区和工业区。 中央高原:位于高原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将梅塞塔高原分为北部旧卡斯蒂利亚高原和南部新卡斯蒂利亚高原。在这块广袤无垠、山岭起伏的土地上,有着大片著名的橄榄树林和动物保护区。中央高原的西北部和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部分地区是崇山峻岭。一条条山间公路首尾相接,汽车有时在山间行驶大半天,好像还在原来的位置。 阿拉贡平原:阿拉贡平原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东南面的埃布罗河流域,是个大致呈三角形的波状平原。在古地质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浩瀚的内陆湖泊,后来湖水流入地中海,慢慢变成了干涸的陆地。阿拉贡平原常年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土质肥沃,被称为富饶的“丰水宝地”,既是西班牙的天然粮仓,又是重要的葡萄、柑桔等水果产地。 地中海沿岸山地:沿岸山地从东南部安达卢西亚到东北部加泰罗尼亚,长达1500公里。走在细软的沙滩上,海天一色,游人如潮。南端安达卢西亚山脉中的穆拉萨山峻峭高耸,海拔3478米,是伊比利亚半岛的最高点,号称西班牙“民族的脊梁”。这座山终年云烟袅袅,清风悠扬,是个避暑消夏的好去处。 安达卢西亚平原:位于莫莱纳山脉和安达卢西亚山脉之间。这里一马平川,坦坦荡荡;瓜达尔基维尔河由西往东横贯整个平原,灌溉着千万亩良田。由于高耸的安达卢西亚山脉挡住了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所以这里气候干燥,盛夏骄阳似火。[编辑本段]国家历史 简史 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1516年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那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以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外孙资格继承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瓦格纳等国的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的共主邦联的国家。 十六世纪是海上强国,以后渐衰。1837年伊莎贝尔二世在通过君主立宪的法案之后将其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决定用西班牙一词“Espa?a”(腓尼基语,意为“野兔”)命名,自此结束了历经300多年的共主邦联模式。 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国,1936年成立由人民阵线领导的联合政府。1936年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于1939年夺取政权,1947年宣布为君主国。 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王朝复辟。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失去在美洲和亚太的最后几块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会党和共产党参加的联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发动叛乱,经三年内战,于1939年4月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1943年2月与德国缔结军事同盟,参加侵苏战争。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为承继人。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复君主制。1976年7月,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苏亚雷斯为首相,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 史前历史 在西班牙发现最早的人类考古学遗迹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万到五万年,穴居人类的史前岩画为我们提供了伊比利亚半岛史前文明的生活场景。在西班牙发现的最重要的遗迹包括“黑窟”洞穴和“松林”洞穴,当然还有著名的阿尔塔米拉岩洞。 凯尔特西班牙 最新的理论研究认为伊比利亚人是从北非来到半岛的,他们主要定居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更往南的地区,在那里伊比利亚人创造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对于考古学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古希腊的历史中对其中最重要的一支有过记载,希腊人称他们为“图尔多人”。他们是伊比利亚人的一个部落,在瓜达尔基维尔河流域建立了文化灿烂的王国。 公元前1200年,来自中北欧的凯尔特人从北部进入半岛。金发凯尔特人和深色皮肤的伊比利亚人通婚,并且扩展到整个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历史上唯一未被任何外来势力侵入的地区恐怕就是巴斯克人居住的北部山区。历史和社会学家至今没有弄清巴斯克人的起源,她和任何邻近民族之间找不到亲缘关系,却有人在巴斯克语和日语之间找到了共同点,现在唯一知道的就是巴斯克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 腓尼基,希腊和迦太基人 公元前1100年,强大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在半岛上建立了殖民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加迪尔,也就是今天的加的斯。同时,希腊人则在南方和地中海沿岸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人趁机占领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他们留下的著名城市包括卡塔赫纳,这个词正是“新迦太基”的意思。 罗马人和哥特人 罗马人在布匿战争中打败了迦太基人之后,也把殖民地扩展到了西班牙,并且很快占领整个半岛,著名的努曼西亚英雄故事就诞生在伊比利亚人抵抗罗马人入侵的过程中。从此,半岛便作为威震海内的罗马帝国的“西班牙省”而存在。西班牙省在帝国内地位十分重要,两位罗马皇帝特拉加诺和阿德里安以及斯多噶学派伟大的哲学家塞内卡都是在这里出生的。西班牙完全吸收了罗马文化,包括希腊拉丁人和犹太基督教政治、法律、家庭、宗教和习俗,罗马的语言也在半岛上开始使用。梅里达是今天保存古罗马遗迹最完整的西班牙城市,在塞哥维亚,还可以看到古罗马的水渠从半空中穿越城市。半岛上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文明。 公元409年,强悍的哥特蛮族侵入日渐衰颓的罗马帝国,并于公元419年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定都托莱多。但是哥特人没有对西班牙文明的发展做出多大的贡献。 穆斯林西班牙和光复战争 西哥特人的统治持续到了公元711年。当时五万穆斯林战士横跨直布罗陀海峡,用手中的弯刀战胜了曾令罗马人闻风丧胆的哥特武士,赢得了瓜达莱特战役大捷。四年之后,阿拉伯人席卷整个半岛,把她变成了一个埃米尔国,也是庞大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叫做“安达卢斯国”。我国古代称之为“绿衣大食”。尽管半岛北部地区的抵抗运动从未停止过,公元八世纪到十一世纪穆斯林帝国的势力仍旧令人惊叹地不断巩固。西班牙在这个时期吸收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但是逐渐脱离了大马士革的中央统治。 阿卜杜拉三世最终把西班牙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哈里发王朝。在他的统治下,西班牙迎来了文化上的空前繁荣。城市建设和商品经济的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甚至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发展。阿拉伯人带来了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最先进的知识,并且在西班牙的音乐、美术、文学、建筑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阿尔罕布拉宫便是阿拉伯艺术登峰造极之作。同时,阿拉伯语也在西班牙语里留下了许多词汇。当时最重要的城市有瓦伦西亚、萨拉戈萨、塞维利亚和科尔多瓦。拥有五十万居民和一座巨型图书馆的科尔多瓦是十世纪西欧最大的城市和文化中心。 然而,到了十一世纪,王族间(39个王子)的不断内讧使穆斯林帝国分裂败落,光复运动愈演愈烈。北方的国王们一个接一个地取得胜利。到了十四世纪,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只剩下了格拉纳达最后一个据点,他们又坚持了近一百年,直到“天主教国王”将她也并入了卡斯蒂利亚王国的版图。[编辑本段]文化遗产 2008年,西班牙的世界遗产已达37处,在所有国家中名列第一。 科尔多瓦历史中心 格拉纳达的阿兰布拉宫和赫内拉利花园 布尔戈斯大教堂 布尔戈斯大教堂埃斯库里亚尔修道院 巴塞罗那的圭尔公园 圭尔宫和米拉大楼 阿尔塔米拉洞窟 塞哥维亚古镇及高架引水渠 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时期教区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城古镇 阿维拉古镇及城外教堂 特鲁埃尔的穆德哈尔式建筑 历史名城托莱多 加拉霍奈国家公园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卡塞雷斯古镇 塞维利亚大教堂 阿尔卡萨尔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 古城萨拉曼卡 波布莱特修道院 梅里达考古遗迹 瓜达卢佩的圣 玛利亚皇家修道院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 多尼纳国家公园 有城墙的昆卡城 巴伦西亚的丝绸交易市场 拉斯马德拉斯 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厅和圣帕乌医院 圣米兰的尤索和苏索修道院 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盆地岩画艺术 阿尔卡拉的埃纳雷斯堡大学和历史区 伊维萨岛景观 拉拉瓜纳的圣克利斯托瓦尔 阿塔皮尔卡考古遗址 加泰罗尼的维尔德布伊罗马式教堂 塔拉科考古遗址 埃尔切的帕默拉尔 卢戈的罗马城墙 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群úbeda和baeza

西班牙贝亚海鲜饭Paella西班牙贝亚海鲜饭Paella故此每逢公假,北欧人,日耳曼语系国家,一蜂窝的往西班牙,意大利地中海一带的国家跑都属寻常之事。拉丁语系的国家饮食文化相似,那是不容否认的,靠海国家多以海鲜为主食... 西班牙的饮食业西班牙的饮食业像其国家一样丰富多彩。有高质量的饮食原则、古老的传统,民间烹调艺术加之有高级的职业烹调大师,使该国烹调的声誉在欧洲排为第一。简略地说半岛的西班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烹调的大地区。北方地区是烹调技术方面最丰富之一。加利西亚的鱼和海鲜,是世界上最新鲜之一,其烹饪方法很出名。巴斯克菜享... 马德里肉汤马德里肉汤是马德里最有代表性的菜肴,这是一种将豌豆、土豆、胡萝卜、芹菜或者卷心菜混在一起,放上牛肉、猪肉或者其它杂肉一起长时间焖煮,焖到菜和肉不分彼此,成为粘稠的肉汤为止,味道十分鲜美。... 蔬菜冷汤蔬菜冷汤蔬菜冷汤是安达鲁西亚地区极受欢迎的夏令菜,具体做法是将西红柿、黄瓜、洋葱、大蒜头等受人欢迎的蔬菜放进粉碎机里打成糊状,根据自身喜好,还可加上一把菜末,再浇上一些橄榄油、撒上一些胡椒粉就好了,在炎炎夏日里食用具有消暑作用。... 西班牙舞裙下的美食提起西班牙,那节奏明快、风格独具的弗拉门科舞曲便在耳畔响起,风光旖旎的西班牙,东面及东南面濒临地中海,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西班牙人酷爱各种海鲜食品。西班牙盛产土豆、番茄、辣椒、橄榄。在西式餐点中,它的食品烹制从表面看起来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特色,但西班牙美食汇集了西式南北菜肴的烹制方法,其菜... 西班牙美食及饮品海鲜饭、蒜椒炒鳗、烤乳猪、铁板虾、JEREZ饭前酒及MANZANILLA些力甜酒... 西班牙的TAPA谈到欧洲国家的吃,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会条件反射般地想起法国大餐,而与法国仅一山之隔的西班牙菜如何?估计没几个人说得出个所以然。唉,我只能说,西班牙人的宣传意识淡泊了点,其实西班牙的美食和佳酿都十分丰富和出色,一点也不会输给法国!走一趟西班牙,你会发现气候、地理、文化各方面的多元性,成就了西班牙菜美... 西班牙饮食饮食娱乐西班牙的美食西班牙菜肴具有独特的风味,它融合了地中海和东方烹饪的精华,你完全可以通过这些菜中浓郁的橄榄油味和喷香的蒜茸味识别西班牙菜。最具有代表性的西班牙名点"派勒"就体现了这种特点:以橄榄油,炒鱼类、贝类、蔬菜类,再和米饭一起煮熟。在西班牙,午餐是一天中的主餐,西班牙人午休时间较长。

西班牙美食论文开题报告

你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2、目的意义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3、成员分工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4、实施计划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5、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艺术类

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提供了艺术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给大家参考!

学生姓名 专业 艺术设计 班级

题目 江西留缘咖啡厅设计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繁忙的都市生活让人们需要寻找一个舒缓压力的空间。咖啡的乐趣在于其口味、效用和气氛。刚刚冲调好的咖啡,散发着馥郁的香味,那种诱人的香气,清新而另人陶醉。现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咖啡陪伴自己度过许多惬意的时光。而咖啡厅自然而然就成了人们释放紧张,舒缓压力的场所。

工作之余,来到温馨舒适的咖啡厅,喝一杯醒脑,呷一口提神,吃几块点心,和朋友聊天小聚,乐趣无穷。咖啡不仅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也缩短了你我之间的距离。当我们越来越习惯在生活中享受咖啡的香醇,享受咖啡营造的温馨气氛时,正是咖啡厅给了我们如此怡人的享受气氛。

设计方向

留缘咖啡厅温馨舒适,清静怡人。

1. 在空间造型上:以各种形式的点、线、面等来构成不同形式的空间界面,在融入时尚元素的同时,适当加以中国的古典风韵。

2. 在色彩搭配上:环境的色彩搭配会营造出一种氛围,会对人的心理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主体色调以深色为主,来增加稳重感。

x. 在灯光照明上:主要运用柔和的暖色调来营造温馨舒适的怡人氛围。

设计说明(设计原则、重点、难点、及运用手法等方面说明)

设计原则:营造一个温馨舒适,清静怡人的都市休闲娱乐场所。

设计重点:体现自然、温馨、幽静的休憩氛围。

设计难点:灯光的处理以及色彩的运用与环境相符合。

运用手法:通过CAD,xD等软件以及手绘效果图来表达出整个设计。

江西留缘咖啡厅设计文献综述

专业 艺术设计

1.设计目的

餐饮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饮食消费场所,相对于其他的功能空间,餐饮空间是更能为人们营造出多样的风格特征的休闲场所。繁忙的都市生活让人们需要寻找一个舒缓压力的空间。咖啡的乐趣在于其口味、效用和气氛。刚刚冲调好的咖啡,散发着馥郁的香味,那种诱人的香气,清新而另人陶醉。现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咖啡陪伴自己度过许多惬意的时光。而咖啡厅自然而然就成了人们释放紧张,舒缓压力的场所。

工作之余,来到温馨舒适的咖啡厅,喝一杯醒脑,呷一口提神,吃几块点心,和朋友聊天小聚,乐趣无穷。咖啡不仅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也缩短了你我之间的距离。当我们越来越习惯在生活中享受咖啡的香醇,享受咖啡营造的温馨气氛时,正是咖啡厅给了我们如此怡人的享受气氛。

2.文献资料

咖啡厅作为餐饮娱乐空间,是环境与人的行为不断冲突不断融合的空间,人的行为差异对这个环境空间接受的层次也不尽相同。不管这个空间的表征多么的多元化,VI表达多么的丰富化,但功能的组织与环境的塑造却是设计咖啡厅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即形式是为功能服务的。功能、环境要做到协调。

2.1咖啡厅空间设计的定位

餐饮空间的最初设立就是为了解决吃喝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餐饮环境的性能已从传统意义上的美食转化为更加注重情调文化氛围的场所。随着精神与物质需求的提高,人们厌倦单调乏味的生活,喜欢在吃喝上追求某种情调气氛,欣赏美妙的音乐,喝咖啡聊天享受没有压力、轻松自如的境界。

好的咖啡厅设计重在功能的定准。《商业表现经典案例 — 餐饮、娱乐篇》一书中曾说到:“功能的定向其实是设计师最应该努力搞懂的一门商业学问。功能定准了就好比人的骨骼找准了一样。接下来要很好的把它排列,然后再丰富血肉。” 咖啡厅一般是在正餐之外,以喝咖啡为主,进行简单的饮食,以及休息、交往的场所。它讲求轻松的气氛、洁净的环境,适合于少数人会友、晤谈等。所以咖啡厅空间设计要定准休闲娱乐,享受生活这一功能。只有合理的功能空间,才可以更好的用DECO语言来阐述,也便于材质的表现、配饰与家具的选择;所有附加的形式、美的符号,在功能完整的咖啡厅空间里才会显得落落大方。

江西留缘咖啡厅设计将考虑到咖啡厅本身的功能定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社会聚焦的活动日益增多,除了吃饭还要找个地方聊天叙旧,咖啡厅自然是他们所青睐的场所之一。江西留缘咖啡厅设计将着重抓住这一功能,营造浪漫温馨情调,使客人留连忘返。

2.2咖啡厅空间设计的要素

咖啡厅空间的设计包含了众多要素,如形体要素、色彩要素、空间布局与环境气氛等。《室内设计理论及运用》一书第七章第四节餐饮空间的室内设计中说到:“餐饮空间与其他建筑空间一样,其室内设计主要是有四部分内容组成:空间形体设计,界面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光与色的设计。即设计要素。”

平面到立体的衍变:设计要有一个周密的策划,设计风格由室外向室内过渡,既要有整体,又要有局部。成功的餐饮娱乐空间设计都有一个表达准确地主题,与之相对应的室外景观环境,得体的门面招牌,视觉冲击很强的LOGO形象,精制的餐区家具,符合色调的餐布,以及体现经营精髓的菜单设计等。因此,设计表达方式要根据风格的需要进行组织。

文化的沉淀及运用:没有文化的餐饮娱乐空间设计,好比衣着花哨不重内在修养的人一样,显得苍白无趣。所以成功的咖啡厅空间设计一定是要挖掘了一个有涵养的文化母体并加以发挥和渲染,借用手段表达,把这种文化揉和到空间的每一个角落,或繁或简,或夸张或含蓄,点滴见精神。可以说,咖啡厅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喝咖啡、休息娱乐的地方了,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舒适度设计:一个排风、排烟不畅的咖啡厅空间肯定不是一个成功的咖啡厅空间;空气污浊的餐饮环境也不是一个怡人的休闲娱乐环境。咖啡厅空间是人们聚集的场所,人多必定会带来环境负荷的增加,因此要有跟得上的冷暖设备系统,有良好的排风排烟系统,这样人们才会踏踏实实的坐下来消费。

设计与自然风相结合:成功的咖啡厅设计绝对不在粉饰上过度强调,而是一种自然形成,它是一种更多的用建筑语言去表达的空间。其特点可概括为六个字气度、力度、易度。

江西留缘咖啡厅设计将营造一个温馨舒适,清静怡人的休闲娱乐氛围。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全新的空间感受和视觉要求。让人们觉得江西留缘咖啡厅给予的不仅是美食,更是美景,还有文化的熏陶与洗礼。

2.x咖啡厅空间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咖啡厅空间设计作为一个室内空间的装修、装饰,离不开色彩,光影等氛围烘托。杨丽在《商业表现经典案例 — 餐饮、娱乐篇》一书中说过:“餐饮娱乐是以特定的氛围为前提的,餐饮娱乐活动的环境氛围依赖于室内设计师的营造,因此,色彩对于餐饮娱乐空间设计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空间色调气氛:空间色调气氛是指环境设计的色彩心理氛围和色彩所烘托的空间调和性,而不是单独对空间某个具体物的颜色而言。它包括环境维护体所采用的表层用色,尤其是空间光源布光处理。

空间材质选色:任何材质的表现都离不开光与色的影响。材质的选用与处理是确定环境空间的视觉认识与心理影响的基础。同一种材质由于不同色彩、同一种色彩由于不同的光照、同一色彩同一光照由于不同反光,都将对人们造成不同的视觉感受和不同的心理感应。色彩在材质上表现可直接改变材质的轻重感、软硬感、朴实华丽感,甚至大小感、远近感、动静感等视觉心理反应。

空间整体与和谐:咖啡厅环境的色彩设计,是以人的色觉生理、心理的适应性和功能性为要求的。完美的咖啡厅环境色彩设计既要考虑实用功能,也要突出空间的个性。人对色彩视觉的饱厌性,决定了对色彩运用的限制,所以整体与和谐是环境色彩中的基本准则。

江西留缘咖啡厅是人们释放紧张,舒缓压力的场所,所以环境与氛围的烘托很重要。环境的.色彩搭配会营造出一种氛围,会对人的心理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主体色调以深色为主,来增加稳重感。同时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手段,从整体出发,调和空间的整体色调,使环境充满浪漫的视觉艺术效果。从而调节人的心理,让他们的紧张与压力在江西留缘咖啡厅得到释放,享受真正的轻松愉悦。

x.总结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了咖啡厅空间设计的基本设计理论,明确了咖啡厅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向。认识到咖啡厅设计必须具有实用性,所划分的餐饮空间的大小、形式及空间组织,必须从实用出发,必须注重空间设计的合理性。此外,材料和结构是围隔空间的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空间设计必须符合这两者的特性;声、光、热等技术又是为空间营造某种氛围和创造舒适的物理环境的手段,因此,在空间设计中必须满足其技术要求。建筑为人所用,空间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只有在分析人的行为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空间设计,方能为人所喜爱。

江西留缘咖啡厅是人们释放紧张,舒缓压力的场所。重在体现自然、温馨、幽静的休憩氛围。所以江西留缘咖啡厅设计在融入时尚元素的同时,适当加以中国的古典风韵。让人们在感受到现代欧式风情的同时又感受到中国的古朴自然风。具有稳重感的深色调以及柔和的暖色灯光色调又给江西留缘咖啡厅烘托出了浪漫温馨的气氛。喝咖啡的时候,人们的紧张与压力得到释放和舒缓,从而真正体现咖啡厅的功能价值。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

一、选题意义 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领域中,色彩往往是一种先声夺人的传达要素,也是决定设计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要是某一商品具有明显区别与其他商品的视觉特征,达到更富有诱惑消费正的魅力,刺激和引导消费的目的,这都离不开色彩的运用。通过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艺术,可以让我们在了解色彩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的同时,了解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设计的具体含义。让色彩更好的更进一步为视觉传达设计服务,更明确的传达设计者的目的,更完善的完成诉求任务。

二、研究状况

色彩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一个较为古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研究方向大体相同,都是通过色彩本身代表的意义,以及色彩对人的感官系统产生的影响方面来研究的。空前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审美能力越来越高,对视觉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对色彩的专业知识掌握透彻,把握人类的对色彩感觉上的共性,并且对色彩在不同领域中的合理运用进行具体分析。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可以为今后的艺术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艺术。简要阐述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及特点,色彩的构成及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同领域的应用将成为本文的重点论述部分。

二、研究方法

分析法、调查法、举例法、文献资料搜集法。

三、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及特点,随之引入主题,深入分析色彩的构成、表现形式及色彩的应用,最后再转入探讨在具体视觉传达设计中应如何应用色彩,以创造出更为出色的设计。

准备情况(已发表或撰写的相关文章、查阅过的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现有仪器、设备情况等)

一、参考文献

[1] 张福昌。视觉传达设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 约翰内斯 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x] 杜新,王磊。色彩构成[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1)

[4] 许嘉。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C].内蒙古大学,2011 .

[5] 金容淑。色彩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6] 漆明文 ,孟瑞娟 ,蒋建民 .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1 .

[7] 周钧,崔唯。视觉传达色彩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二、调研情况

1、在图书馆阅览室查阅相关书籍,利用网络查阅资料。

2、及时整理调查笔记,并结合图书及网上资料进行整理,理清思路。

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1、201x 年12月10日-12月15日:公布毕业论文工作条例,指导老师根据选题向学生下达任务书。

2、20xx年12月15日-12月25日:学生根据任务书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x、20xx年2月27日-x月12日:进行论文写作并完成初稿,交论文指导老师审查。

4、20xx年x月12日-x月26日: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和建议,完成论文二稿。

5、20xx年x月26日-4月10日:经过进一步补充和润色,完成论文三稿直至论文定稿。

6、20xx年4月10日-4月17日:对毕业论文作最后修改调整,整理完善,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前期基础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色彩在艺术设计中显示着千变万化的作用和力量,视觉传达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专业方向,与色彩密不可分。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设计师应该如何恰到好处的运用色彩是该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建议多搜集查阅相关资料,有问题多与老师沟通,保证如期完成论文写作。

西班牙语(español 或 castellano),即卡斯蒂利亚语,是世界第4大语言,也有资料说是第3大语言。在七大洲中,约有352,000,000人使用,特别是在拉丁美洲国家。很多说西班牙语的人把他们的语言称为西班牙语(Español),而很多说其他语言的西班牙人称西班牙语为卡斯蒂利亚语(castellano)。另一方面,拉美国家的人更喜欢castellano这个词因为Español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民族,而不是一种语言。说英语的人称西班牙语为Spanish,就是Español的英译。但是无论如何,卡斯蒂利亚语是在卡斯蒂利亚使用的一种方言。

中西饮食文化论文

写作思路:可以从中国的历史上的饮食文化进行追溯描述,从古至今的饮食的传承与发展等等,比如“以和为美”与中国食文化,“意境美与中国食文化”等等。

正文:

食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就其内容来说非常广泛,包括烹饪基础理论、烹饪技法、食料食器、餐宴风俗、名厨名菜名楼以及“食文学”等。

中国食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渊源流长,传统审美思想渗透到食文化的整个领域。因为中国饮食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不仅是为获得肉体存在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快感的需求,它如同绘画、音乐一样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以及深厚的审美意境和优雅的和谐美。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通过撰文诵咏美食。

陆游的《鹧鸪天》、苏轼的《老饕赋》、《猪肉颂》、《黄洲食诗帖》等。名画《朝熙载夜宴图》描写了当时唐代餐宴的盛景。画像砖《进食图》生动地描写了店小二送食的情景。这些是中华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典范。

“美”在中国传统艺术语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字的形成与食文化也有内在联系。古人认为,好吃就为美。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美”字采用了“羊大为美”的说法。“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甘,美也,从口含一”。字的构成上“美”字也是“大”字与“羊”字的结合体。

从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对于美的感受是与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感分不开的,其表现形式是直觉化的,二者都是属于自然感受的愉悦。美食所带来的味觉的快感中已蕴含了美感萌芽。羊作为六畜之一,主要是使用,也是美味的象征。

“羊大为美”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美的最原始的理解。中国也有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将味觉与艺术鉴赏联系在一起。如欧阳修:“近诗万古硬,咀嚼苦难嘬,又是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六一诗话》),苏轼:“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送参寥师》)。人们也常用“余香满口”形容优美的诗句,用“秀色可餐”来形容姑娘的美貌等等。

和谐观作为中国传统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根基。古人云“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和”字从“禾”从“口”,“以和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同样对中国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烹饪处处力求达到和谐的境地。

《周礼》中所说的“割烹煎和”,为“和”是贯穿烹饪全部过程的`。西周史伯提出了“五味以调口”,他认为“故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调口……声一无听,物一无闻,味一无味,物一不讲”(《国语·郑语》),史伯认为单一口味的菜肴算不上美味,只有各种味道和才是美味。春秋时齐国的晏婴也提出“和如美羹”,用美羹来说明君臣和谐的道理。

其实,以和为美不但要求是味觉感官上的和谐而且也是与身体健康相统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认识到摄取食物时偏好某一种味道或摄食过多均会引起疾病。《周礼·天官》就讲到,应该根据季节变化调节食物口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只有每天摄入的食物与自然气候相调和,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菜肴与食器搭配生动地体现了“以和为美”审美的观念。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是广集众美的烹调爱好者。纵观古今美食与美器搭配关系的一个精练总结。首先,人们很注重菜肴与食器在色彩上的对比统一的关系,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对比过分强烈也会使人感到不和谐。

如将嫩黄色的蛋羹盛在绿色的莲瓣碗中,色彩格外清丽,产生了清爽悦目的艺术效果。还有,在纹饰上食的料形与器的图案也要求相得益彰。根据菜肴掌故选用图案与其内容相称的器皿,如中国名菜“贵妃鸡”盛在饰有仙女拂袖而舞图案的莲花碗中,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善舞的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

次之,菜肴与器皿在形态上体现了和谐的追求。如人们把八珍汤盛在水晶碗里,汤色莹澈见底,透过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使其增色不少。

中国菜很注重调味适度,宴席也讲究不同口味,不同菜肴与食器之间的相互搭配,有浓有淡,有甜有咸,色泽上对比变化,不但品种要多样,食器的造型和色彩也丰富多彩。这样,佳肴耀目,美器生辉,蔚为壮观的席面美景便会呈现在眼前,才能称之为美食。

意境美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思想境界。中国食文化同样具有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意境美。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人们同样重视菜的视觉形象所带来的优美意境,来满足精神上的快感和对现实生活的体味和享受。

许多菜不但味美,而且通过精美的造型和色彩创造意境,构成一种内在的含蓄的美感。比如《辋川图》是唐代诗人和画家王维的作品,被当时的美食家吸收做成了《辋川图》小样的拼盘。再如,在民间,各种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生辰寿延等人们会做面塑礼花蒸制、供奉、食用,如过年的“如意年糕”,婚礼上的“鸳鸯饼”等等,用来祈求幸福,平安。

民间艺人们用大红、大绿等高纯度色彩,自然随意地涂出欢快、热烈的气氛。不但用笔泼辣帅气,无拘无束,同时造型生动,圆实朴厚。表现了劳动人民自然质朴的审美意境。中华美食不但注重口,而且构思立意独特,意味深长,注重所带来的意境。现代许多高档餐厅的菜名多以写意手法命名,用字典雅瑰丽,含意隽永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把白菇摆在青菜上叫“金钱满地”。

中国食文化历史悠远,名声远扬。中国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让许多外国友人叹为观止。《易经·系辞上》讲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中国饮食这一有形的物,正反映出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格局,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形态,这一无形的道。

看看(食品与营养科学)吧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从中西饮食文化看文化差异论文

饮食是一个广泛的称呼与概念,包含吃、喝相关的文化及做为。 饮食是现代的一种文化,而中华美食则誉满天下。中国饭好吃,外国人爱吃也是不争的事实。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从中西饮食文化看文化差异论文 ,欢迎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在在哲学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饮食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中西文化 饮食文化 差异比较

提到饮食文化,人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错,饮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后,饮食就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了,它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

一、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饮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为食器,并且规定显明,不同规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场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

中国人的餐桌上却不如西方人那么复杂,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但它在饮食文化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们的烹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搅拌器,打个鸡蛋,冲个饮料,无疑都需要筷子的帮忙。与西方如此严谨的规范相比,中国的筷子的确随意得多。

受科学导向的影响,西方烹饪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每道菜肴每次烹饪的过程、方法几乎完全一致,并且其所用的调料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会精确到秒。

西方人对食物的选材极具规范,他们多以荤食为主,烹饪时往往以一整块肉或是一整只的禽类为主要食物,并且不吃内脏,认为内脏是弃料;对于蔬菜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而且在饮食中以蔬菜为装点辅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饮食中蔬菜多为装饰工具。

相较于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方式上就要随意得多。在中国厨师的手上也能变成一道味美的佳肴,这样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猪腰、糟猪肚、韭菜炒猪肝,等等。说到烹饪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不同于西方人的“精确到克”、“精确到秒”,中国人历来都是“随心所欲”,强调凭经验对结果进行把握。中国人喜素食,蔬菜的种类远多过于西方,这样,食材的相互搭配就变化多端,就以炒猪肝为例,可以是大葱炒猪肝,也可以是青椒炒猪肝,更可以是韭菜炒猪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风味。

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他们提倡吃生食,他们认为高温烹调会破坏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属性和原汁原味,那么他们所追求的营养价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

中国饮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要义,因此,中国人会借助一切技术手段、烹饪方式、调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变得鲜美无比,在中国,炒、煮、炖、烩、烧、烤、蒸、煎、炸、焖、熘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熟食性烹调技术。

二、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

(一)哲学体系:形而上学与适度原则

西方哲学体系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点,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么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反映到饮食文化就是所闻即所见,无论是菜单还是对食物的装点、摆盘,都是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人看,追求真实性,没有华丽的点缀,只体现食物的本源属性,这点与西方人的处事原则不谋而合,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视“营养价值”为饮食的第一要义的观念,不在乎饮食的艺术性、创造性,目标性明确,即食物就是用来补充人对于营养需求的工具。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学那样追求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强调所闻即所见,而是凡是讲求分寸、讲求整体配合、讲求一个“度”。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国人将“美味”作为饮食的第一要义。在烹饪上,中国人讲究整体融合,没有西方人的精确,讲究的是凭经验将一道菜的各个部分相协调进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其中的经验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个师傅,每次做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味道,凭借经验对菜肴进行整体的把握,追求烹饪技术的随意性与艺术性,这便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模糊而完美。

(二)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目标高于对群体的忠诚。也就是说每一个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服从其他任何一个集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群体,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永久的,可以随时因为自己需求的改变而重新进行选择。如改变祈祷的教堂,更换雇主,等等。反映在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方人实行分餐制。

与之相对的,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饮食文化中,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的确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宴席多喜用圆桌,从形式上体现了团结、礼貌、共享的氛围。美味佳肴摆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这样的宴会气氛下,饮食已经不是宴会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会的中心。与西方人直截了当的交际方式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目的依仗于一大群人的情感触碰、交流和共鸣。

(三)思维方式:个性与整体

西方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在集体中个性的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追求差异性,凡事求异,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天下万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没有联系,认为个性与个体的独立自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与考虑往往从个性出发,西方人将独特的个性发展放置于一切行为活动的大前提之下。这无疑体现在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泾渭分明的摆盘和装点,虽同在一个盘子中,确是个性突出的各自为政,没有任何调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个性鲜明,味道明确,不会相互影响、相互混合。在烹饪上,同一个盘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开进行加工的,不会将它们放在一起烹煮,处处彰显西方人对于个体与个性的尊重和重视。   中国人注重整体的.发展,强调圆满、整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喜欢过于鲜明的个性张扬,反映在烹饪上更显见,无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再配以各种佐料进行烹调,即使原本个性鲜明,味道独特的食材在这样的磨合之下不会再显得如此锋芒。因此,中国菜尝起来滋味丰富,层次感强烈。再回过头看每一道菜,红不是那样鲜艳的红,绿也不是那样扎眼的绿,而是一种经过调和以后产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

在西方,流水线上的重复作业,实行计件工资制,生活节奏急促,人们有意无意地受到机械的两分法影响,将游戏与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刻板,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响到了西方人对饮食的需求,导致饮食本身的单一性和简单性。

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的随意性在这里体现无遗,不喜欢单纯的、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种经验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欢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国的饮食烹饪一样,存在不稳定性,这样的不稳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稳定,又指工作结果的不稳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让它尝起来不那么咸,南方人可能会选择放糖冲淡咸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风味,就是用糖的甜与醋的酸中和酱油的咸味;而北方人则可能会把这道菜加水烹制食材,让食材变淡的同时改变了菜的性质,可能从一道炒菜变成了一道靓汤,因为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并不稳定的经验性的改变方式,使原来单纯的一道菜变成了现在的三道菜而非两道菜,其中创造性与艺术性油然而生。

三、当前的餐饮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饮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了,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处处彰显中国风,这是一种新型的饮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人们也可以通过了解饮食文化了解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

[1]郭鲁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A].商业经济文荟,2005(5):13-15.

[2]刘岩松.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58-259.

[3]赵奇志.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食品工程,2006.12(4):14-15.

[4]冯勇,何欢欢.从饮食文化角度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消费导刊,2009.5:234

西方饮食文化论文

美国的饮食文化论文

“你吃什么就成为什么样子。”营养专家经常使用这句话来倡导更好的饮食习惯,入嘴的东西确实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我们也可以从另―个角度来看这句话,我们所吃的反映出我们自己――不论就人或文化而言。你想了解另一种文化吗?那么你应该去了解它的食物。以下是我整理的美国的饮食文化论文,欢迎阅读。

何谓“美式食物”?乍听之下你可能认为答案容易得很。对许多人而言,美式食物就是汉堡、热狗、炸鸡和比萨。如果你好吃甜食,你可能会想到苹果派或巧克力片饼干。美国人确实吃这些东西,但这些就是你在美国唯一找得到的食物吗?

除了感恩节火鸡以外,挺难找到典型的美国食物。美国是个移民之国,所以美国人吃的食物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当人们移居美国,他们也将自己的烹饪方式一起带来。那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你几乎可以看到所有不同民族的食物。在某些时候,美国人把外国的食物视为最爱。美国人喜爱意大利的比萨,墨西哥的玉米饼和中国的春卷,但是这些东西的美国版味道却不太地道了!

和许多大国一样,美国被划分为数个区域,每个地区都以自己特有的食物种类为傲。走访美国南部享受乡村式的烹调:到路易斯安那州品尝辛辣的凯郡式料理:走一趟新英格兰试尝它美味的海鲜:再到中西部“美国的面包之乡”品尝可口的烘焙食品:乘船游览至西南部尝试一些好吃的墨西哥式德州小吃,最后到太平洋西北岸,啜饮极品咖啡,作为美食之旅的句点。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美国人通常只能“很快地吃几口”。快餐店为赶时间的人提供各种食物,从炸鸡到炒饭,应有尽有。微波炉晚餐和实时餐点使得在家烧饭省事又快速。当然,最平常的美式快餐之一就是三明治。任何能夹在两片土司中间的东西,美国人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份三明治,花生酱和果酱更是一直都深受美国人的喜爱。

忙碌的美国人也趋向于吃一大堆“垃圾食物”。炸薯片、糖果、汽水和其他甜食都颇受欢迎。许多人吃了太多这类不健康的零食,但是其他人则选择较健康的饮食习惯,有些人甚至选择“全天然”的食物,他们拒绝吃任何含有化学制品或添加物的食物。

美国文化是“你吃什么就成为什么样子”这句话的最佳写照。美国人代表了背景的广泛性和思维的多样性。在美国可享受到的各式食物正反映出个人品味的多样化。这食物可能是国际性也可能是地区性的;有时是快餐,有时也不见得;它可能是垃圾食物:也可能是天然食品。然而无论如何,它们都是美式的。

美国人吃汉堡包、热狗和其他简单、标志性的美食,典型的美国菜“粗犷实在”,食用新鲜的原材料,保持事物的原汁原味;但他们同时也喜爱许多其他国家的菜肴,拥有众多移民带来的各式菜品。于是,美国饮食恍如一个“大熔炉”,汇聚了世界多国的佳肴,并将之持续交融、美国化,形成当今的让人眼花缭乱、活力四射的美国饮食。以下,我们简要溯源一下它的历史。

16世纪以前,美洲印第安人作为美国的原住民并主要居民,他们的饮食就是美国饮食的代表。在这一阶段,他们奠定了美国主食的基础——玉米。但由于生活水平较低、疆域广袤、人口文化分散等原因的限制,美国饮食尚且处于讲究温饱的状态,未能形成全国性饮食和完善的美食体系。

而且,美国一直以来没有王室一说,王室烹饪有助于国家烹饪艺术的统一和进益,以至于美国缺少王室的这一对生活品质,这里强调饮食的驱动力,美食发展在历史进程中相较缓慢。

16世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来到美国,他们并没有只把玉米当作一种好原料而用它做成什么别的东西;他们真正地做到了将他们的想法和印地安人的想法交融一起。如玉米卷烤肉,西班牙人带来猪肉;印地安人提供玉米卷。

后来,清教徒大批移民美国,带来了“为活而吃”的精神特质,追求实用简朴,不讲究食物口味。他们认为人吃东西并消化掉以便再活一天,除了虚荣心,没有哪个思维健全的人会讨论某种食品的味道。他们的对饮食的价值观严重阻碍了烹饪艺术的发展。

17到18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奠定了传统美国菜的基础——英国菜。美国烹饪始自英国,因为大部分美国人是英国移民的后裔。当然,美国菜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美国国土大,气候好,食物种类繁多,交通运输方便,冷藏设备优良,厨师、家庭主妇可随意选择食物,同时他们在烹饪仪器时很讲究营养。美国人的习惯是早餐喜食各种水果和略有咸味的.甜点心,对沙拉很感兴趣。美国人做菜喜欢用水果作辅料,如菠萝鸡腿、苹果烤鸭等,对铁扒一类的菜肴也很喜欢。炸制类的菜品也是常吃。

而后,其他移民开始到来。非洲人被贩卖至美国,对美国烹饪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把一些新奇的食物原料和调味品带到了美国菜桌上——羊角豆、山药、花生等。而且他们还发挥聪明才智把奴隶主嫌弃的“猪下水”变得可口,增加了美国饮食的可选菜品。

19世纪下半叶,中国和意大利移民到来了,开启了美国饮食历史上最重要的“移植”阶段。中国食物随着在西部修建铁路的中国移民而来,或更恰当的说,是随着那些给筑路工人做饭的人来的。各种崭新的美国化中国食物兴起,如“炒杂碎”、炸蛋卷、馄饨汤、炒饭、鸡丝炒面和小排骨等。可惜中国食物始终不是美国最普及的食物,因为虽然大多数美国人吃它,可他们通常不在家里尝试自己做。然而,美国化中国食物确实起到异常重要的作用:它开阔了几乎每个20世纪的美国人对令人垂涎三尺、异国情调的亚洲食物的眼界和品尝,为许多亚洲美食融入我们民众的饮食习惯铺平了道路。

美国化意大利食物堪称美国餐馆文化的主导者,广受欢迎;而且它的真正胜利是在美国的家庭里。比萨饼、卤汁面条、蕃茄沙司烙通心粉、肉丸子、帕尔马干酪小牛肉,无论是冷冻,或登门送食,或自家制作,都在美国日常饮食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此外,它成功证明了来源于另一个国家的食物非但可在美国成为换口味的有趣享受,还能牢固地成为美国主流饮食的组成部分。

20世纪随后的其他年代,美国迎来了多种移民群体,更多的异族美食纳入了美国饮食中,例如,美国人赞美法国人对待食物的方式,把它作为美国饮食的基石;让丹麦糕点在美国早餐中占有牢固的地位。

以上只是美国饮食发展历史的主流,还不是全貌。对美国而言,多元性的人为因素为饮食发展带来了关键性的影响。早期的美国饮食,由于历史与文化的长度及深度不够,美国的立国精神及民风偏向保守朴实以及美国没有宫廷皇室的推动与鼓励,导致饮食发展缓慢,但在19世纪以后,丰富的移民史已经让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具饮食折中主义的地方之一。现在的美国,饮食包含万象,世界各国美食的都是它的菜单,而且它还一直随心所欲的对事物进行“嫁接”,不断创造出世人前所未见的新菜品。

从中西饮食文化看文化差异论文

饮食是一个广泛的称呼与概念,包含吃、喝相关的文化及做为。 饮食是现代的一种文化,而中华美食则誉满天下。中国饭好吃,外国人爱吃也是不争的事实。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从中西饮食文化看文化差异论文 ,欢迎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在在哲学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饮食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中西文化 饮食文化 差异比较

提到饮食文化,人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错,饮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后,饮食就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了,它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

一、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饮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为食器,并且规定显明,不同规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场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

中国人的餐桌上却不如西方人那么复杂,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但它在饮食文化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们的烹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搅拌器,打个鸡蛋,冲个饮料,无疑都需要筷子的帮忙。与西方如此严谨的规范相比,中国的筷子的确随意得多。

受科学导向的影响,西方烹饪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每道菜肴每次烹饪的过程、方法几乎完全一致,并且其所用的调料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会精确到秒。

西方人对食物的选材极具规范,他们多以荤食为主,烹饪时往往以一整块肉或是一整只的禽类为主要食物,并且不吃内脏,认为内脏是弃料;对于蔬菜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而且在饮食中以蔬菜为装点辅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饮食中蔬菜多为装饰工具。

相较于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方式上就要随意得多。在中国厨师的手上也能变成一道味美的佳肴,这样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猪腰、糟猪肚、韭菜炒猪肝,等等。说到烹饪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不同于西方人的“精确到克”、“精确到秒”,中国人历来都是“随心所欲”,强调凭经验对结果进行把握。中国人喜素食,蔬菜的种类远多过于西方,这样,食材的相互搭配就变化多端,就以炒猪肝为例,可以是大葱炒猪肝,也可以是青椒炒猪肝,更可以是韭菜炒猪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风味。

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他们提倡吃生食,他们认为高温烹调会破坏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属性和原汁原味,那么他们所追求的营养价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

中国饮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要义,因此,中国人会借助一切技术手段、烹饪方式、调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变得鲜美无比,在中国,炒、煮、炖、烩、烧、烤、蒸、煎、炸、焖、熘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熟食性烹调技术。

二、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

(一)哲学体系:形而上学与适度原则

西方哲学体系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点,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么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反映到饮食文化就是所闻即所见,无论是菜单还是对食物的装点、摆盘,都是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人看,追求真实性,没有华丽的点缀,只体现食物的本源属性,这点与西方人的处事原则不谋而合,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视“营养价值”为饮食的第一要义的观念,不在乎饮食的艺术性、创造性,目标性明确,即食物就是用来补充人对于营养需求的工具。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学那样追求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强调所闻即所见,而是凡是讲求分寸、讲求整体配合、讲求一个“度”。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国人将“美味”作为饮食的第一要义。在烹饪上,中国人讲究整体融合,没有西方人的精确,讲究的是凭经验将一道菜的各个部分相协调进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其中的经验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个师傅,每次做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味道,凭借经验对菜肴进行整体的把握,追求烹饪技术的随意性与艺术性,这便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模糊而完美。

(二)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目标高于对群体的忠诚。也就是说每一个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服从其他任何一个集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群体,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永久的,可以随时因为自己需求的改变而重新进行选择。如改变祈祷的教堂,更换雇主,等等。反映在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方人实行分餐制。

与之相对的,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饮食文化中,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的确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宴席多喜用圆桌,从形式上体现了团结、礼貌、共享的氛围。美味佳肴摆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这样的宴会气氛下,饮食已经不是宴会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会的中心。与西方人直截了当的交际方式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目的依仗于一大群人的情感触碰、交流和共鸣。

(三)思维方式:个性与整体

西方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在集体中个性的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追求差异性,凡事求异,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天下万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没有联系,认为个性与个体的独立自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与考虑往往从个性出发,西方人将独特的个性发展放置于一切行为活动的大前提之下。这无疑体现在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泾渭分明的摆盘和装点,虽同在一个盘子中,确是个性突出的各自为政,没有任何调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个性鲜明,味道明确,不会相互影响、相互混合。在烹饪上,同一个盘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开进行加工的,不会将它们放在一起烹煮,处处彰显西方人对于个体与个性的尊重和重视。   中国人注重整体的.发展,强调圆满、整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喜欢过于鲜明的个性张扬,反映在烹饪上更显见,无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再配以各种佐料进行烹调,即使原本个性鲜明,味道独特的食材在这样的磨合之下不会再显得如此锋芒。因此,中国菜尝起来滋味丰富,层次感强烈。再回过头看每一道菜,红不是那样鲜艳的红,绿也不是那样扎眼的绿,而是一种经过调和以后产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

在西方,流水线上的重复作业,实行计件工资制,生活节奏急促,人们有意无意地受到机械的两分法影响,将游戏与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刻板,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响到了西方人对饮食的需求,导致饮食本身的单一性和简单性。

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的随意性在这里体现无遗,不喜欢单纯的、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种经验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欢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国的饮食烹饪一样,存在不稳定性,这样的不稳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稳定,又指工作结果的不稳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让它尝起来不那么咸,南方人可能会选择放糖冲淡咸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风味,就是用糖的甜与醋的酸中和酱油的咸味;而北方人则可能会把这道菜加水烹制食材,让食材变淡的同时改变了菜的性质,可能从一道炒菜变成了一道靓汤,因为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并不稳定的经验性的改变方式,使原来单纯的一道菜变成了现在的三道菜而非两道菜,其中创造性与艺术性油然而生。

三、当前的餐饮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饮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了,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处处彰显中国风,这是一种新型的饮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人们也可以通过了解饮食文化了解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

[1]郭鲁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A].商业经济文荟,2005(5):13-15.

[2]刘岩松.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58-259.

[3]赵奇志.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食品工程,2006.12(4):14-15.

[4]冯勇,何欢欢.从饮食文化角度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消费导刊,2009.5:234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二、饮食方式的不同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西班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淘宝店铺《写作发表在线》 举办《签到有礼》活动,只要你去签到就可以领取100元优惠卷!!

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内容提要是 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关键词定义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 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 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论文正文(1)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 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 结论。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论文装订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几个建议,可以写玛雅和阿兹特克几个文明的金字塔的对比研究。也可以写西班牙入侵导致玛雅文化消陨之类的题目,现存玛雅后裔的生存状况,玛雅历法,甚至水晶头骨研究都行。题目别太冷门(比如我同学当年写“古巴革命与摇滚精神”),如果导师导不了的话,就得换题目。参考书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拉丁美洲文明》。论文的格式先得有开题报告。具体格式要问导师。系里会有要求。可以Q我:147001084

西班牙的风景,文化,特产,习俗,服饰社交礼仪 仪态礼仪 当地妇女有“扇语”,如当妇女打开扇子,把脸的下部遮起来,意思是:我是爱你的,你喜欢我吗?若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则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妇女,如果不了解扇语,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见礼仪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与熟人相见时,男朋友之间常紧紧地拥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节,前一二节为本人姓名,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通常口头称呼称父姓。 商务礼仪 西班牙人很重视信誉,总是尽可能地履行签订的合同,即便后来发现合同中有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他们也不愿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如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能够善意地帮助他们,则会赢得西班牙人的尊重与友谊。西班牙人只有在参加斗牛比赛活动时才严守时间,但客人应当守时,即便对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责怪。 旅游礼仪 西班牙人性格开朗,热情,但容易激动,有时发生争吵是很正常的,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西班牙人吃东西时,通常会礼貌地邀请周围的人与他分享,但这仅是一种礼仪上的表示,不要贸然接受,否则会被他们视为缺乏教养。新闻出版 全国共有报刊155种,全国性杂志170种,销售量共420万。主要报纸平均日发行量:《国家报》,发行量46万份;《世界报》,31万份;《阿贝塞报》,28万份;《先锋报》,20万份;《加泰罗尼亚报》,17万份;《道理报》15万份。 主要通讯社:埃菲社,官方通讯社,1939年1月创办。另外还有私营的欧洲通讯社、罗戈斯通讯社。 广播电视总局统管电台、电视台。全国共有200多家电台,主要有西班牙国家广播电台和私营的西班牙广播公司、洲际电台、西班牙人民广播电台。 电视台:西班牙电视台为国营、全国性电视台,有两个频道。此外还有安达卢西亚、加泰罗尼亚、加里西亚、巴斯克和马德里等地方电视台。1989年政府批准建立了多频道、天线-3和电视5台3家私营电视台。1997年两家数码电视台开始运营。饮食种类 因地而异,但是大多菜都要加橄榄油。[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气候:中部梅塞塔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西北部较湿润,内陆和东南部较干燥。月平均气温从北到南:1月9.4-10.3℃;7月19.1-28.1℃。年降水量一般350-500毫米,山地高达1,500毫米。中部的马德里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夏季干热,冬季干冷。东北部的巴塞罗那地区则为最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夏季较炎热干燥,降水以冬季为主,一年能保证有250天以上的阳光。 矿藏:汞储量占世界首位,并有煤、铁、铝土、钼、黄铁矿、石油等。森林面积广阔,有欧洲栓皮栎、橡、栗、杉等。盛产沙丁鱼和龙虾等。 位置: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北濒比斯开湾,西邻葡萄牙,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东北与法国、安道尔接壤,东和东南临地中海。西班牙海岸线总长为7921公里,西班牙太阳海岸是著名的代表,其中地中海海岸线长2058公里,大西洋海岸线长1728公里,北部坎塔布里亚海海岸线长1086公里,地中海巴利阿里群岛各岛屿海岸线长1428公里,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岛各岛屿海岸线长1583公里,北非两个飞地----休达和梅利亚的海岸线分别为20公里和9公里,北非一些小岛的海岸线长9公里。境内多山,是欧洲高山国家之一。境内高原和山地相间,全国平均海拔660米,全国35%的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仅占11%,是欧洲地势最高国家之一。主要山脉北有坎塔布连、比利牛斯,南有莫雷纳山脉和安达卢西亚山脉。南部的木拉散峰海拔3478米,为全国最高峰。 国界线:西班牙陆路边境线为2013公里,其中与法国、安道尔边境线为720公里,与葡萄牙边境线为1292公里,与直布罗陀边境线为1公里。 西班牙地处欧洲西南部,与葡萄牙共同分享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位于北纬36度到44度、西经9度18分和东经3度19分之间,南北跨840公里,东西 1000公里。国土面积为504750平方公里,西班牙人说他们的国家形状像一块熟牛皮。西班牙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和法国,居第四位,相当于欧洲总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半岛之外,西班牙的领土包括还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岛和大西洋的大小加那利群岛。 西班牙北部沿海是比斯开湾,东北同法国和安道尔接壤,高耸的比利牛斯山把这几个国家分隔两边;东面和东南面向地中海,向南越过只有14公里宽的直布罗陀海峡便能达到非洲的摩洛哥;长方形的葡萄牙是西班牙西边的邻居。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出大西洋的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西班牙与英国长期以来一直在争夺此地的主权。 不包括巴利阿里群岛和加那利群岛,三面环海的西班牙的海岸线长约3904公里,但是海岸比较平直,真正的天然良港都集中在北部,如费罗尔、蓬特维德拉和维哥等。卡塔赫纳是唯一地处地中海的天然港湾。东南部的海岸线不是以港口,而是以风景旖旎的海滩胜地闻名。西班牙著名的海湾有加的斯湾和瓦伦西亚湾。 西班牙不仅有著名的西班牙太阳海岸,还有巍峨的高山。在欧洲,她是除了瑞士之外最高的国家。西班牙全境大部分是古老的高原。著名的中央高原耸立西班牙正中,约占全国面积的60%,海拔600-700米。中央高原三面被高山阻绝:北部是坎塔布连山脉,南部伫立着莫雷纳山,东部的伊比利亚山脉隔开中部高原与阿拉贡平原。高原西边那一面缓缓延伸,地势渐趋平坦,最后消失在大西洋沿岸。如果你驾车游览西班牙全境,不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白雪皑皑的山峰,一片片起伏不平的丘陵。 西班牙全境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地理区: 北部山区:这里有欧洲著名的比利牛斯山脉,整个山脉绵延千里,景色如画。一年四季,无论山上山下,还是平原陆地,到处是一片翠绿。尤其是阿斯图里亚斯地区,山脉连绵,松涛茫茫,林海郁郁。 紧靠比利牛斯山脉的坎塔布连山脉,海拔达2000米以上,北临茫茫无边的比斯开湾,陆地上林木茂盛,景色十分迷人。许多宽广的河谷置于其间,湖水清澈如镜。更值得一提的是,那里还有数不胜数的飞瀑,从高处倾泻而下,整日水雾弥漫,蔚为壮观。这里既是重要的软木产区,又是牛羊遍地的牧区和工业区。 中央高原:位于高原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将梅塞塔高原分为北部旧卡斯蒂利亚高原和南部新卡斯蒂利亚高原。在这块广袤无垠、山岭起伏的土地上,有着大片著名的橄榄树林和动物保护区。中央高原的西北部和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部分地区是崇山峻岭。一条条山间公路首尾相接,汽车有时在山间行驶大半天,好像还在原来的位置。 阿拉贡平原:阿拉贡平原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东南面的埃布罗河流域,是个大致呈三角形的波状平原。在古地质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浩瀚的内陆湖泊,后来湖水流入地中海,慢慢变成了干涸的陆地。阿拉贡平原常年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土质肥沃,被称为富饶的“丰水宝地”,既是西班牙的天然粮仓,又是重要的葡萄、柑桔等水果产地。 地中海沿岸山地:沿岸山地从东南部安达卢西亚到东北部加泰罗尼亚,长达1500公里。走在细软的沙滩上,海天一色,游人如潮。南端安达卢西亚山脉中的穆拉萨山峻峭高耸,海拔3478米,是伊比利亚半岛的最高点,号称西班牙“民族的脊梁”。这座山终年云烟袅袅,清风悠扬,是个避暑消夏的好去处。 安达卢西亚平原:位于莫莱纳山脉和安达卢西亚山脉之间。这里一马平川,坦坦荡荡;瓜达尔基维尔河由西往东横贯整个平原,灌溉着千万亩良田。由于高耸的安达卢西亚山脉挡住了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所以这里气候干燥,盛夏骄阳似火。[编辑本段]国家历史 简史 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1516年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那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以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外孙资格继承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瓦格纳等国的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的共主邦联的国家。 十六世纪是海上强国,以后渐衰。1837年伊莎贝尔二世在通过君主立宪的法案之后将其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决定用西班牙一词“Espa?a”(腓尼基语,意为“野兔”)命名,自此结束了历经300多年的共主邦联模式。 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国,1936年成立由人民阵线领导的联合政府。1936年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于1939年夺取政权,1947年宣布为君主国。 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王朝复辟。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失去在美洲和亚太的最后几块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会党和共产党参加的联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发动叛乱,经三年内战,于1939年4月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1943年2月与德国缔结军事同盟,参加侵苏战争。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为承继人。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复君主制。1976年7月,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苏亚雷斯为首相,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 史前历史 在西班牙发现最早的人类考古学遗迹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万到五万年,穴居人类的史前岩画为我们提供了伊比利亚半岛史前文明的生活场景。在西班牙发现的最重要的遗迹包括“黑窟”洞穴和“松林”洞穴,当然还有著名的阿尔塔米拉岩洞。 凯尔特西班牙 最新的理论研究认为伊比利亚人是从北非来到半岛的,他们主要定居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更往南的地区,在那里伊比利亚人创造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对于考古学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古希腊的历史中对其中最重要的一支有过记载,希腊人称他们为“图尔多人”。他们是伊比利亚人的一个部落,在瓜达尔基维尔河流域建立了文化灿烂的王国。 公元前1200年,来自中北欧的凯尔特人从北部进入半岛。金发凯尔特人和深色皮肤的伊比利亚人通婚,并且扩展到整个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历史上唯一未被任何外来势力侵入的地区恐怕就是巴斯克人居住的北部山区。历史和社会学家至今没有弄清巴斯克人的起源,她和任何邻近民族之间找不到亲缘关系,却有人在巴斯克语和日语之间找到了共同点,现在唯一知道的就是巴斯克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 腓尼基,希腊和迦太基人 公元前1100年,强大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在半岛上建立了殖民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加迪尔,也就是今天的加的斯。同时,希腊人则在南方和地中海沿岸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人趁机占领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他们留下的著名城市包括卡塔赫纳,这个词正是“新迦太基”的意思。 罗马人和哥特人 罗马人在布匿战争中打败了迦太基人之后,也把殖民地扩展到了西班牙,并且很快占领整个半岛,著名的努曼西亚英雄故事就诞生在伊比利亚人抵抗罗马人入侵的过程中。从此,半岛便作为威震海内的罗马帝国的“西班牙省”而存在。西班牙省在帝国内地位十分重要,两位罗马皇帝特拉加诺和阿德里安以及斯多噶学派伟大的哲学家塞内卡都是在这里出生的。西班牙完全吸收了罗马文化,包括希腊拉丁人和犹太基督教政治、法律、家庭、宗教和习俗,罗马的语言也在半岛上开始使用。梅里达是今天保存古罗马遗迹最完整的西班牙城市,在塞哥维亚,还可以看到古罗马的水渠从半空中穿越城市。半岛上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文明。 公元409年,强悍的哥特蛮族侵入日渐衰颓的罗马帝国,并于公元419年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定都托莱多。但是哥特人没有对西班牙文明的发展做出多大的贡献。 穆斯林西班牙和光复战争 西哥特人的统治持续到了公元711年。当时五万穆斯林战士横跨直布罗陀海峡,用手中的弯刀战胜了曾令罗马人闻风丧胆的哥特武士,赢得了瓜达莱特战役大捷。四年之后,阿拉伯人席卷整个半岛,把她变成了一个埃米尔国,也是庞大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叫做“安达卢斯国”。我国古代称之为“绿衣大食”。尽管半岛北部地区的抵抗运动从未停止过,公元八世纪到十一世纪穆斯林帝国的势力仍旧令人惊叹地不断巩固。西班牙在这个时期吸收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但是逐渐脱离了大马士革的中央统治。 阿卜杜拉三世最终把西班牙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哈里发王朝。在他的统治下,西班牙迎来了文化上的空前繁荣。城市建设和商品经济的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甚至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发展。阿拉伯人带来了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最先进的知识,并且在西班牙的音乐、美术、文学、建筑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阿尔罕布拉宫便是阿拉伯艺术登峰造极之作。同时,阿拉伯语也在西班牙语里留下了许多词汇。当时最重要的城市有瓦伦西亚、萨拉戈萨、塞维利亚和科尔多瓦。拥有五十万居民和一座巨型图书馆的科尔多瓦是十世纪西欧最大的城市和文化中心。 然而,到了十一世纪,王族间(39个王子)的不断内讧使穆斯林帝国分裂败落,光复运动愈演愈烈。北方的国王们一个接一个地取得胜利。到了十四世纪,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只剩下了格拉纳达最后一个据点,他们又坚持了近一百年,直到“天主教国王”将她也并入了卡斯蒂利亚王国的版图。[编辑本段]文化遗产 2008年,西班牙的世界遗产已达37处,在所有国家中名列第一。 科尔多瓦历史中心 格拉纳达的阿兰布拉宫和赫内拉利花园 布尔戈斯大教堂 布尔戈斯大教堂埃斯库里亚尔修道院 巴塞罗那的圭尔公园 圭尔宫和米拉大楼 阿尔塔米拉洞窟 塞哥维亚古镇及高架引水渠 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时期教区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城古镇 阿维拉古镇及城外教堂 特鲁埃尔的穆德哈尔式建筑 历史名城托莱多 加拉霍奈国家公园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卡塞雷斯古镇 塞维利亚大教堂 阿尔卡萨尔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 古城萨拉曼卡 波布莱特修道院 梅里达考古遗迹 瓜达卢佩的圣 玛利亚皇家修道院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 多尼纳国家公园 有城墙的昆卡城 巴伦西亚的丝绸交易市场 拉斯马德拉斯 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厅和圣帕乌医院 圣米兰的尤索和苏索修道院 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盆地岩画艺术 阿尔卡拉的埃纳雷斯堡大学和历史区 伊维萨岛景观 拉拉瓜纳的圣克利斯托瓦尔 阿塔皮尔卡考古遗址 加泰罗尼的维尔德布伊罗马式教堂 塔拉科考古遗址 埃尔切的帕默拉尔 卢戈的罗马城墙 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群úbeda和baeza

  • 索引序列
  • 西班牙饮食文化论文
  • 西班牙美食论文开题报告
  • 中西饮食文化论文
  • 西方饮食文化论文
  • 西班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