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发布时间: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查了2013还是呢。查2015的也是。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是科技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0.3410综合影响因子:0.2490CA 化学文摘(美)(2014)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4…中科双效期刊

刊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主办:  广西医科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5-930X

CN:   45-1211/R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曾用刊名:广西医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1971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以看出这个是一本增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属于省级核心期刊,位于2011第六版别的核心期刊目录“R2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表”No.19位置 复合影响因子:1.059综合影响因子:0.565 主管: 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 广州中医药大学周期: 双月ISSN: 1007-3213CN: 44-1425/R邮发代号:46-275曾用刊名:广州中医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4

需要的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哟!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原名《西安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37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报道内容刊物以该校重点学科为依托,主要报道该校在医学科研、教学、医疗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新理论、新进展。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药学、祖国医学、生物工程等学科。主要栏目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论著、专题研究、研究快报、调查研究、技术方法、经验交流等栏目。收录情况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期刊论文数据统计源》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被国际权威性的检索机构美国《生物学文摘》、《化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和俄罗斯《文摘杂志》所收录;在国内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及《中国医学文摘》的内、外、儿、基础、老年学、卫生学、皮肤科学、中医学等19种系列期刊作为固定摘录刊源。 刊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1-8259CN:61-1399/R邮发代号:52-3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曾用刊名:西安医学院学报;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西安医科大学学报创刊时间:1937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1 总则 1 性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被国家科技部及相关机构分别确认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 (Chemical Abstracts, 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Base/Excerpta Medica, EM)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 Journal, AJ)收录,还被国内许多重要数据库及20余种二次文献收录。 2 栏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设有专家述评、专题研究、论著、调查研究、研究简报、技术方法等栏目。专家述评一般不超过4 000字,研究原著5 000字以内,其他不超过3 000字。 2 撰稿要求 1 总体标准 文稿撰写应遵照国家标准GB7713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6447文摘编写规则,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3179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等国家标准和国际期刊编辑规范和要求。 2伦理学声明 研究若涉及动物实验,应获得动物实验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符合有关动物实验管理条例或/和美国NIH发布的实验动物应用和保护指南;若涉及人体实验应说明其程序是否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3 撰写格式 论著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不超过8人)、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中、英文关键词(5-8个)、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正文(序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 4 标题层次 层次应分明。文中节段层次序号分别用“1”、“1.1”、“1.1.1”,一般以三级为宜。文内并列条文序号用圆圈码,如①、②、③……表示。 5 图与表 图与表应少而精,避免与文字重复。表应有表序和表题(中英文)。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内每一栏均应有表头,表内非公知通用缩写应在表注说明。图应有图序和图题(中英文)、图注。线条图请用电脑制作;图片请用电子版,以半栏7.5 cm、通栏16.5 cm宽度为限进行图片组合编排。表注、图注应适当详细,具自明性。所有的图表应在正文中该出现的地方注出。表题、图题同时标出中英文。 6 计量单位 严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不再使用N(当量浓度)、M(克分子浓度)、百分比浓度[%(V/V)、%(m/m)\]等已废除的非标准计量单位和符号。如表示溶液中某物质的含量,应采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或质量浓度单位(g/L…)。 7 参考文献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的著录方式,以文中出现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排序。参考文献主要以作者亲自阅读的近1~5年公开发表的重要论著为主。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 文题[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注:作者1-3位全列出,每位间加逗号,3位以上仅写前3位,后加“等”或“et al”;外文文献作者姓前(全大写)名后(缩写,不加缩写点)] .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 或:作者. 文题[M]//著者.书名. 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电子期刊:[序号]作者. 题名[J/OL].刊名,年,卷(期):起-止页[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8 作者简介 在首页地脚标注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E-mail地址。研究生论文还请注明通讯作者姓名、职称、E-mail地址。 9 基金项目资助 置首页地脚。格式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30200076),同时标注英文(如:Supported by .......)。 3 投稿要求3.1 投稿 向本刊投稿请按操作提示进行网上投稿. 2 声明 来稿文责自负,勿一稿多投。对一稿多投者将被列入黑名单,3年内不再刊登该作者文章。若稿件涉及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则应在投稿时说明; 3 审稿 来稿均需经本刊编辑部初审、2位同行专家评审(均为盲审)、编辑审阅加工等过程,作者可建议熟悉该专业的审稿人或因利益冲突而不适宜审阅该稿的审稿人姓名。 4 修稿 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如不同意删改请事先声明;修改过程中,作者提交的最终修改稿的所有信息应准确无误,定稿后不应再改动,以确保网络预印版和纸质版的一致性。 5 版权 为保护作者及编辑部合法权益,在修稿期间双方签订版权合同。 6 付酬 来稿刊出后酌付稿酬,并赠送当期学报1本。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网上传播使用费。凡是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其他网络数据库的作者,请在投稿时声明,以便另行处理。 7 投稿地址: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邮政编码:710061]

哪里都可以发表陕西晋职称的论文,主要是自己投稿慢些,可以试试投创先论文网,我同事在这里发表过,很快要比自己发表的时间快多了,不耽误评职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

质量工程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自治区级试验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级重点教材5部,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中药学、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 自治区级试验示范中心(5个):中医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中西医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中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4门):中医诊断学、壮医药学概论、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药学、中国医药史、药物分析学、壮医药线点灸学、中医骨伤科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生理学、中药商品学 自治区级重点教材(5部):中医中药基础学、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中医院校医学生实践技能操作指导、壮医经疗法、老年护理学 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中药理论与现代技术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学成果 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壮医药学科构建与人才培养 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中医诊断学》PBL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3个;广西优势特色学科4个以及广西重点学科6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广西重点中医建设专科14个;学校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 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学重点学科(14个):中医各家学说、中药药理学、临床中药学、民族医学(壮药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皮肤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全科医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3个):中医传染病学、中医预防医学、海洋中药学 广西优势特色学科(4个):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民族医学(壮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广西重点学科(6个):壮药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5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脑病学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骨伤科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 重点专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肝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脑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 广西重点中医建设专科(14个):中医肾病科、中医内分泌科、中医脑病科、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儿科、中医妇产科、中医眼科、中医肝病科、中医肛肠科、中医推拿科、中西医结合肾病科、中西医结合肺病科、中西医结合乳腺病科、中西医结合消化病科 博硕士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5个):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21个):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内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急诊医学、中药学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各类在职正高职称313人,副高职称558人,博士学位209人,硕士学位845人。有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603人。其中, 原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老中医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广西名老中医20人、广西名中医64人、“桂派中医大师”24人、广西优秀专家4人、广西“优秀教师”2人、广西“八桂名师”2人、广西高校“八桂学者”4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4人;广西“中药研究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自治区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4个、广西首批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7人。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中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刘燕平)、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唐农)、壮医药教学团队(林辰) 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广西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创新团队(梁 健)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广西“八桂名师”(2人):韦贵康、刘燕平 2006-2010年,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970项,其中国家级61项。2011年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项,跻身广西高校及全国中医药院校前5强。2006年-2012年,获科技成果奖111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4项。2006-2010年出版专著268部,发表科技论文6751篇。 2009年-2014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069项,其中国家级147项,省部级课题393项,厅局级934项,平均科研合同经费每年8855.74万元。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98项,获得各类奖励126项,其中国家行业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申报专利67项,获得授权专利23项。出版专著185部,发表科技论文10091篇。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12个,自治区金源单位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1个,广西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1个和 “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基地2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共3个,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1个,中-泰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1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中(壮)药化学与质量分析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瑞康临床医学院) 自治区(省)级科技创新金源单位(1个):中药药效筛选研究中心 自治区(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中医基础研究实验室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药学中心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中医临床研究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12个):神经行为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药药效筛选研究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中药提取纯化与质量分析实验室、中药生药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医学实验室、肝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脑病免疫生化实验室、细胞分子生物医学实验室、消化内镜与病理实验室、骨伤生物力学实验室 广西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基地(2个):老龄化社会健康服务模式协同创新中心、农作物废弃物功能成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馆藏资源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有馆藏文献79万册,其中38万电子书,以收藏医药、生物文献为主,特别是中医药文献收藏的品种比较齐全,是广西中医药信息资料中心。馆藏数字资源提供用户利用的有:《本馆馆藏书目数据库》、《超星全文电子图书》、《中数图全文电子图书》、《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各子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子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LINK)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用户可以利用任何一台校园网终端检索、浏览、阅读、下载和打印以上数据库中所需的信息。在馆内提供用户利用的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药学文摘数据库》、《中国药品专利说明书》、《中国医药及化工产品专利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报刊数据库》、《中国中药数据库》、《中国藏药数据库》、《非处方药物OTC数据库》、《临床医学数据库》、《中国医药产品数据库》、《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方剂现代应用数据库》、《中药新药数据库》、《全国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成果数据库》等数字资源。 学术期刊 《广西中医药》杂志是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77年,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为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以医疗为主,侧重临床,兼顾学术理论。开辟有临床研究、临床报道、手法医学、针灸经络、学术理论、民族医药、经验总结、八桂名医精方、中药方剂、实验研究、综述及验方集锦等栏目。曾先后荣获广西第三届优秀报刊、第二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第三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和广西第六届优秀报刊、广西第七届优秀报刊等称号,被12种重要数据库和文摘收录。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为《高等中医教育研究》,创刊于1983年,刊期为半年刊,至1985年更名为《高等中医教育研究》,2012年广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学院学报》刊名经批准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曾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广西高校优秀学报,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共主办、承办了2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学术会议、中泰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等已经举办多届,架起了与国际医药界教育、医疗、科研等合作的桥梁,促进了中医药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在国际传统医学界和东盟国家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山西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山东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清华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江西省省级期刊名称:1、刊名: 江西教育Jiangxi Education主办: 江西省教育厅周期: 旬刊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6-270XCN 36-1048/G4邮发代号 44-1创刊年:19502、刊名: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主办: 江西教育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5-3638CN 36-1031/G4邮发代号 44-63曾用刊名:江西教育学院学刊创刊年:19803、刊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主办: 江西师范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5862CN 36-1092/N邮发代号 44-56曾用刊名:江西师院学报 & 科学与教学创刊年:19574、刊名: 江西科学Jiangxi Science主办: 江西省科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1-3679CN 36-1093/N曾用刊名:江西省科学院院刊创刊年:19835、刊名: 教育学术月刊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主办: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西省教育学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5-6459CN 36-1301/G4曾用刊名:江西教育科研创刊年:19846、刊名: 现代教育技术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主办: 清华大学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8097CN 11-4525/N邮发代号 2-736创刊年:19917、刊名: 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主办: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周期: 旬刊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4-633XCN 14-1027/G4邮发代号 22-31创刊年:19818、刊名: 教育研究与实验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3-160XCN 42-1041/G4邮发代号 38-144创刊年:19829、刊名: 江西图书馆学刊The Journal of the Library Science in Jiangxi主办: 江西省图书馆学会;江西省图书馆周期: 季刊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3-725XCN 36-1150/G2曾用刊名:新世纪图书;赣图通讯创刊年:197110、中文名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名称: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曾用刊名:科学与教学;江西师院学报11、刊名: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主办: 江西行政学院周期: 季刊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6463CN 36-1233/D邮发代号 44-104创刊年:199912、刊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主办: 南昌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6-0448CN 36-1195/C邮发代号 44-18曾用刊名: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年:1963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核心期刊评选的单位不同称呼也不同,但是总体来说,核心期刊刊发文章质量高,被引用多,因此对遴选刊发的论文要求很高很严格。

核心期刊特点

核心期刊是我国国内对一些学术水平比较高的期刊的等级评价,通常被国内核心期刊遴选机构收录的期间都叫做核心期刊。比如北大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等。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国内专家学者的学术水平。

是高级职称评审,博士研究生毕业,保研留学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评先进评奖金的衡量条件,虽然国家没有明确对期刊进行分级,但大多单位高级职称评审都会要求发表一两篇核心期刊论文。核心期刊也是有分级的,通常会分为A类,B类,C类。

《金色年华》杂志理论创新版征稿启事一、 杂志介绍《金色年华》杂志是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的省级优秀期刊,创办于1985年,至今已有23年的办刊历史。胡锦涛总书记为本刊题词:“激励引导青年,在金色的年华里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建功立业”。 《金色年华》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45-1026/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3599,邮发代号:48-60,全国公开发行。《金色年华》杂志理论创新版,大16开本,每月28日出版,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金色年华》杂志理论创新版为社科综合性刊物,主要刊登教育、教学、文艺、管理、经济等术论文,突出学术性和创新性。读者和作者以政府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及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主要面向政府管理部门,学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发行。本刊内容丰富、印制精美、编排规范,是广大作者发表论文的理想刊物。二、 栏目设置理论创新 青年研究 公共管理 教育科学 法学研究 哲学研究 文化探索 经营管理 经济金融 文学艺术 新闻传播 历史民俗三、 投稿须知1.来稿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有一定创新性,篇幅在4000-8000字为宜。 2.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投稿请通过电子邮件发至本刊投稿信箱。 3.来稿必复,编辑部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审稿情况,15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4.编辑部审稿坚持 “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三审三较”制度。 5.投稿请在文章或邮件中注明作者简介和详细联系方式。四、 联系方式 地址:广西南宁市古城路4号 邮编:530022 投稿信箱: 工作QQ:906039139

  • 索引序列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