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对我国小微物流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出发,阐述了融资难现象。接着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小微物流企业融资难的三大原因,即小微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较低、银行长期向大企业倾斜和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最后,针对问题,结合案例,提出了三个对策,即政府建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银行业改进贷款管理制度和发展物流金融业务。 关键词:小微物流企业;融资;贷款;竞争环境;物流金融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Firstly, describe the phenomenon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hen, analyses the three main reasons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by applying the method of case analysis. Those are the low credit rating of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banks lean heavily toward large companies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lack of fair and orderly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Finall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ree countermeasures with cases studies. Those are the government builds the market environment of fair competition, the banks improve loa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financial business. Key words: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financing; loan; environment of competition; logistics financial business 近年来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微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2011年做出的统计,中小物流企业在融资方面非常困难,至少有一半的企业融不到资金。小微企业融资占比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不成比例。 2013年融资难仍未缓解。深圳是我国重要的空海枢纽和外贸口岸,据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2013年对该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中的174家小微物流企业抽样调查显示,由于银行贷款门槛较高,小微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资金。调查显示,76.4%的企业通过自筹或向股东借贷的方式融资,23.6%的企业从银行或民间借贷公司获取贷款。从企业融资情况看,通过贷款途径融资的企业中,86.8%认为融资有困难,仅有13.2%认为融资比较容易。 本文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小微型物流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探索融资难的解决对策,帮助改变小微型物流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促进物流业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1 小微物流企业融资难现象 小微物流企业一般靠自有资金起步,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成为最主要的企业发展资金来源。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扩张,资金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1.1 设施设备的投入压力。物流行业是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网点建设,运输、装卸设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投入。 1.2 日常运营流动资金的需求压力。如人员工资、设备租赁费、燃油费、过桥过路费、购置和维修费、物流业务外包的垫付款等。 1.3 客户应收账款压力。客户越多,客户规模越大,物流企业流动资金占压越大。 1.4 业务保证金和押金所占压的流动资金压力。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签订合同时,为防止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部分货主企业需要物流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一些物流企业向铁路、民航等部门包车、包机,也需要支付预付款或押金。 2 原因分析 2.1 小微物流企业“多、小、散、弱”,信用等级较低。小微物流企业基本上是属于个体、私营性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透明。在这些企业中,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缺乏管理人才,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小微物流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较低。银行“惜贷”、“慎贷”,甚至“恐贷”的现象比较普遍。以工行的小微物流企业信用评级标准来看,主要有四个指标:生产经营场所、仓库面积利用率、网络建设和最大买家集中度。由于小微物流企业固定资产往往很少,尤其是做第三方货运代理或者快递行业的小微企业。运输车辆是流动的,属于不动产,贷款作抵押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放心。而作为仓库和办公地点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租借的,不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另外,由于资金紧张,小微物流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大多比较滞后,这也阻碍了小微物流企业与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据对接,影响了业务的开展和企业的发展。例如,自从2004年3月扬子石化就成功上线了ERP系统,业务涵盖了物流管理体系,但由于众多为扬子石化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导致对接瓶颈,高效、节能的无纸化网络办公系统只能在扬子石化、南京炼油厂、南京化工厂等处于供应链上的几个大企业结点之间进行。最后,小微物流企业的业务往往通过渠道营销,有固定的产品或服务购买方,因此表现出比较高的买家集中度,这都是风险因素。从这四个指标来看,小微物流企业的信用等级是极低的。 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资金安全,在贷款时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业绩等材料的审查是相当严格的。小微物流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往往不能按照银行要求拿出正规的资料,如:完整的会计报表、完税票据等。这样,银行对企业财务真实数据的审查难度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很多银行都不愿做。 2.2 银行长期向大企业倾斜,贷款业务单一,缺乏创新。小微企业贷款主要是满足流动资金需求,贷款需求较急、频率较高且资金需求一次性量较少, 融资的复杂性使其融资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表1是来自中国工商银行2000年度研究报告。 表1说明大企业的贷款特征更能迎合银行在利润和风险上的经营目标。与各类大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大型物流企业等相比,中小物流企业规模小、经营行为短期化,贷款风险比较大。对于同样数额的贷款,银行对中小物流企业贷款比对大物流企业贷款的业务量要大得多,进而交易成本也大得多。所以长期以来大的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贷款利率上看,银行对大中型企业的利率一般比较优惠,采取基准利率,或基准利率下浮。但对中小型企业,一般都会采取上浮利率。 2.3 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现代物流服务业是规模经济效益递增的行业,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高度分散,在1万至1.5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市场份额在2%以下,不能达到规模经济标准。如果物流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壁垒,那么小微物流企业没有上升的潜力和空间,势必阻碍小微物流企业向银行融资。笔者认为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是三大原因当中的最重要原因。 第一,产业政策缺乏。对小微物流企业缺少土地、税收、资金等政策性的扶持措施,即使有也没制定实施细则使之不能落到实处。没有政策性的措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公共信息、物流标准化、物流法律法规、物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建设。 第二,政府行为方面。政府不依法行政给企业带来高昂体制性成本。交通、税务、公安、海关、商检乃至发改委、经贸委,这些本应给企业提供服务的政府部门,却想方设法利用职权谋取利益。许多政府部门自身对物流就缺乏真正的认识,意识不到办事效率低对社会物流造成的巨大损失。 第三,市场因素方面。市场准入低导致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地方保护在制约全国性物流企业的集团化与规模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不公平竞争。市场不公平竞争还表现在例如国家铁路及港口下属的物流企业能优先使用本属于社会的资源。例如有的国有企业自办车队为的是解决关系户,导致整个企业无效率。 第四,体制机制问题。迄今为止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仍是困扰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阻碍了小微物流企业的发展。 首先,运输部门的体制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的分散浪费,并阻碍了现代化物流服务方式的发展。现代化的物流服务方式是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需要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统一协调以便于转换。而目前各种运输方式的多头管理、相互分割和独立发展造成了诸多问题。如按照多式联运理念,集装箱抵达港口后通过铁路直接运往各地是最集约化的集散方式,然而著名的洋山港东海大桥却并未建成公铁两用桥,造成了目前抵达洋山港的集装箱只能先从船上卸到运输车上,经过大桥然后再装到火车上的多次捣短现象。再如一个物流企业如果要在国内从事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包含多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它必须向不同部门的有关审批单位提出申请,手续繁琐、效率低下。另外,目前不同运输方式在运输组织、服务规范、技术及装备标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有效衔接,因此很多企业只能用单一的运输方式来开展物流服务。 其次,管理体制机制的不畅还导致了部门、行业的割裂和地方保护现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形成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网络。由于各管理部门、各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多从本部门、本行业和地方利益出发,致使许多部门间办事难度大,地区间物流活动受到割裂或阻碍。一方面,有些地区对本地和外地的运输、物流企业等采取区别对待的做法;另一方面,一些物流企业想方设法寻求部门或地方政府的保护,造成一种不正常、不公平的竞争格局。 最后,部门间出台的政策虽然很多,但未能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近年在国家政策和舆论给物流业的发展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和支持的带动下,物流相关部门和行业如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也都制定了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但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各部门出台的政策虽然很多,但并未能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融合,各部门也都是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各司其职。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但勿容置疑,也带来了一些交叉和矛盾的现象。 3 对策研究 众所周知,“竞争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一方面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加快建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出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本科毕业 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小微物流企业的扶持。另一方面银行要大力创新业务模式,发展小微企业的物流金融。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3.1 政府建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世界各国政府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都在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来推动本国物流水平的持续改善,有些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健全的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制度为物流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的物流政策法规随着经济环境和技术的变化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放松运输管制,1991年通过《陆路多式联运效率法》,1996年提出的《美国运输部1997~2002年度战略规划》是美国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南,是美国物流发展整体规划的纲领性文件。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企业社会责任分析论文请参考!
企业社会责任前移中小微企业资源管理对策
摘要 :
当前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小微企业在管理方面要主动承担起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和新时代的要求。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就要求企业在社会责任感的限制之下开展工作。本文针对当前小微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概括,对社会责任前移到小微企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小微企业针对这一现象的对策,从而推动我国小微企业发展。
关键词 :
企业社会责任前移;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1、小微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出现的问题
1.1企业内部自身建设问题
部分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相对较差,企业内部环境也相当艰难,因此,在进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将改善企业自身条件放在了首要地位,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没有相应的重视,导致企业忽视了那些从事危险工作的员工,使他们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在出现重大事故的`时候,部分企业还逃避自身责任。
1.2人力招聘工作出现的问题
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招聘的时候,负责面试的管理者对应聘者存在主观的意愿,比如应聘者的外貌、身材、年龄等进行评价,对学历方面也是硬性的要求,没有将重视目标放在应聘者的工作能力中去,使得企业招聘丧失公平性。
1.3薪资待遇方面
由于一些小微企业经济发展不够理想,导致企业收益微薄,于是在员工身上就出现了克扣工资或者工资不按时发放等问题,对于出现工作失误的员工而言,惩罚手段也是相当不合理,而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
1.4没有相应的合同制度
部分小微企业由于害怕法律条文限制到自身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人员招聘方面,也没有给入职员工签订相应的入职合同,由于合同中有许多对企业员工自身利益保障的条例,因此导致一些小微企业就不能对自身企业内部员工的根本利益做出相应保证,或者在主观上讨厌某一员工,并对其进行辞退。
2、针对小微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进行对策分析
2.1完善企业内部自身建设
小微型企业在管理人员上的要求,需要管理人员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自身在企业的责任感上面,这就需要企业在对人才进行招聘工作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和定位,从而对合适的管理人才进行招聘[1]。同时,还要让小微企业明确企业自身在当前社会中的责任感,这就需要小微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定期参与相关思想教育培训工作,从而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对于当前的所要做到的的责任。
2.2解决人力招聘工作出现的问题
小微型企业在人员招聘方面,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理论,在人力资源招聘方面实施,在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以优秀的管理队伍为前提,所以要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工作,从而强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且,在进行管理人员招聘过程中,摒弃对应聘人员的外貌、身材、学历等外在因素,将重点放在应聘人员工作能力方面。
2.3提升员工薪资待遇
小微企业要对自身企业员工的薪资待遇进行完善,建立健全薪资制度,从而在薪资方面按照薪资制度为标准进行发放,做到对员工的薪资不拖欠、乱扣等现象,同时在节假日和平时加班工作中,要对企业员工发放相应的奖金和补助。不仅如此,小微型企业内部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进行薪资奖励,鼓励企业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对于出现工作失误的员工,要进行处罚,但是处罚措施要适当,不能打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要在企业中起到警示作用[2]。
2.4签订有效的合同
小微型企业也要给员工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从而保障企业内部员工的根本利益,对工作不积极表现不好的员工,进行依法的辞退。
结束语
小微型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和经济需求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对自身人力资源工作进行改进。由于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在发展,因此就使得小微企业发展状况相对落后,这就要求小微企业一定要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认真落实工作制度,从而让自身的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得到提升,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春.企业社会责任前移视角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82-82.
[2]阳蕾.企业社会责任前移视角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智富时代,2016,(4):134-135.
微商现存问题探究
伴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微信不仅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还很好地保护了人们的隐私,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但与此同时逐渐兴起并盛行的微商,却存在很大的争端。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微商现存问题探究论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摘要: 伴随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网上交流平台应运而生,微信的出现,备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而随着微信的逐渐普及,微商也随之出现和壮大。人们可以通过朋友圈的浏览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并与卖家进行联系与协商,最终完成商品的购买。微商的发展虽然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处于发展阶段的微商,并非那么完美,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 微商 购物 消费模式 维权
目前,我国移动网购发展的事态越来越快,成功的传统网购与我国数量巨大的移动网民注定了移动网购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迅速增长的互联网网民数量上可以说看到广阔的移动网购用户数量增长和发展的空间。而微商的发展依据就是移动互联网,微商在传统的营销手段上结合了互联网技术,以个人为单位,在微信这个平台之上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商品的营销。
一、何为“微商”
提到“微商”,也许一些70后并不熟悉,但是对于80后、90后这些出生于新时期的青年一代绝对不会陌生。微商这个词给人的联想就是微信朋友圈中各种各样刷屏的名牌包包、鞋子、化妆品、服装等等[1]。在这个几乎老年人都开始学习使用微信的年代,已经无法阻拦微信营销这种巨大的发展趋势,因为微商也就变成了一种时代产物下的新型营销模式。在这种势态下,微商们也在微信中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营销圈子。而各种微商创业的故事不断传入“民间”,人们经常会听说某某大学的某某学生通过做微商、做代购一年盈利数千万,成了年轻的创业家,诸如此类的信息屡见不鲜。
同样是做微商,很多白领却会觉得自己做微商不如大学生作微商挣得多,但是仔细思考,其实这属于一个偷换概念的问题。可以用下面的思维对此进行思考:白领每月工资的固定收入假定为8500,需要消费5000,从微商中可获得额外的收入为2000,赚到的也是2000;而大学生没有月收入,但是每月要支出1000,做微商所得的额外收入也是2000。在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他们的盈利情况是一样的,但是以个人的角度为出发点,就会很明显的发现大学生会得到很强烈的满足感。
二、微商营销的“技术”要求
(一)内容表达具有趣味性。由于当前的网购消费者主要是85后至90后之间的这些人群,这些人都是出生于新时代,通常这些人在刷朋友圈时,其心态都比较放松,喜欢看在朋友身边都发生了什么的有趣事件。因此微商如果单单将产品用一板一眼的形式宣传出来,那么只能导致这些消息被人们屏蔽,也就体现出了趣味性的重要,只有将个人生活场景同有趣的产品广告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令人产生购买的欲望。
(二)维护客户关系。以化妆品为例,这类消费品在消费者身上能够得到很高的成本转移,而且一旦消费者对某种品牌产生了信任,就会在很长时间内持续购买这种品牌的化妆品。然而消费者很难从传统的销售渠道中得到与品牌之间的频繁互动。但是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商,很简单的将这一难题解决了,仅仅可以从几段文字或者是几句语音就可以实现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在为品牌招聘代理商时,如果能够将维护客户关系的培训做好,那么品牌将会获得难以衡量的价值体现,甚至可以为品牌创造可以永久留存的客户群。
(三)代理商要具有高素质。微信这个平台几乎将无数的用户进行了各自关系的串联,在这样一个难以估量的广阔平台上,只要品牌产生了认可负面消息,那么其不良影响的传播速度将是十分迅速的,短时间内就会给产品带来严重的伤害。例如,某些化妆品虽然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内品牌,但依然避免不了存在很多争议,该品牌当前需要做的就是将品牌的影响力扩大,将品牌的形象提升,处于这种情形之下,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高微商代理商的素质。
三、微商当前存在的问题
理想往往会和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微商处于众人狂欢的'背景之下,仍然存在很多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在微商难以捕捉未来的前景下,创业者存在很大的危机感。因为,当前微商的售货形式只是借助微信朋友圈进行,没有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
(一)没有规范的销售模式。第一批微商正是借着朋友圈这个入口迅速的发家致富,因为这种微商采取的一种代理分销的形式,而且门槛较低,又是零成本,使得朋友圈中迅速的涌现出了大量的微商[2]。但是微商的生长状态却是无秩序、无规则的,微商中充满了串货、倾销以及三无产品,最为严重的还要属暴力刷屏现象,只要微信好友中有做微商的,通长都会受到过这些困扰。
(二)朋友圈微商刷屏信息泛滥。打开朋友圈,可以说每个人的朋友圈中都不乏一些推向各种商品的微商,微商的发展实际上是借助朋友圈这个分享平台。可以说微信中有现实价值意义的东西就只有聊天功能和朋友,正因为朋友圈的发展,才令很多人喜欢使用微信进行情感的交流。而微商也是因为发现了朋友圈当前的风靡程度,把握住了机会将货品经营进军到了朋友圈这个潜力无限大的“营销市场”。习惯刷朋友圈的微信用户不难发现,当前的朋友圈已经很难像以往一样看见朋友的各种情绪表达、小图片、甚至是“心灵鸡汤”,取而代之的都是微商铺天盖地的屏蔽信息。虽然我们可以将这些急功近利的刷屏信息屏蔽,但是这种行为仍然会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正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将这些强大的能量吸收,才会导致微商乱象横生。
(二)权无法解决。网上最近广泛流传的一句话说:“你永远不会知道你身边的哪一个好友,会成为下一个商品代购”。之所以这样说,就是为调侃当下盛行的微商现象 [3]。人们已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中大部分是各种韩国化妆品、泰国化妆品、海外名包代购、日韩风服装,导致朋友圈不再是朋友圈而变成了生意圈,虽然确实有人从朋友圈的销售中获得了一些利益,但是很多人都是因为帮助朋友,而买了假货和残次品,不仅导致朋友之间的信任出现了裂痕,还使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了损害,而且当前根本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能够解决这些权益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微信不仅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还很好地保护了人们的隐私,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但与此同时逐渐兴起并盛行的微商,却存在很大的争端,虽然微商确实能够为人们创造财富,但各种野蛮刷屏现象和权益无法实现维护等问题,尚且没有寻求到实际的解决方案,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予以重视,在各方的努力下营造出一个和谐微商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关于“微商”购物维权难引发的思考——以微信平台为例[J].现代商业,2015(1).
[2]王易.微信红利结束,谁能掩护“微商”前进?[J].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14(1).
摘 要:微商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在行业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缺乏相关的规范标准、监管体系和维权机制的情况下,行业内部乱象丛生。个体卖家鱼龙混杂,货品真假难辨,价格混乱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基于移动社交领域信用经济的微商,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未来微商发展注重于功能型和差异化的产品和与O2O模式的完美结合。关键词:微商 O2O模式 发展趋势一、微商行业发展现状微商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借助于微信、QQ、微博等移动社交平台,以社会化传播的方式开展商品和服务交易。简言之,微商是具有社交属性的移动端电商。微商引领电商 3.0 时代。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电商 1.0 时代以淘宝、天猫、京东等网上商城为代表,行业竞争聚焦于物流体系和价格;电商 2.0 时代以移动电商和以微商为代表的社交电商为主力,行业主战场转移至移动端;电商 3.0 时代则是“电子商务生态圈”的时代,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模式和环形的供应链结构带动了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模式,用户的需求、建议将对电商的运营产生更大的影响。微商独特的社交属性将助其打通用户、需求、渠道和商家,使电商行业成为一个完美的闭环,引领电商3.0时代的发展。在微商行业快速扩张的过程中,
你论文选题定好了吗?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开题报告格式要求准备好了没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希望能够帮到你?提供一个开题报告范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你开题报告写作能有帮助。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一、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二、写好研究方案应做的基础性工作写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重要还是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和方案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三、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参考总课题报告。(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何老师在《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方案里写的课题指导思想里的一段话:“这一课题研究要依据党中央和国家要求,依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依据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结合国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及表现形式,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实践服务”。另外,还有一份供大家参考一下,广东省教育科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和实验方案里面,课题指导思想这样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经济领域实现“两个转变”和我省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出发,针对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验和理论研究,有效指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深入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为把广东建成教育强省作出贡献 ”。(五) 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课题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本课题研究是否要设定子课题。 各子课题既要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形成课题系统。作为省、市级课题,最好设定子课题。形成全校的课题研究系统。2、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 要研究如何优化小学生个性宜采用实验法;要研究如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可采用经验总结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3、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最好能把调查方案附上。4、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突出介绍行动研究法。(八)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十)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十一)其他有关问题或保障机制如课题组活动时间; 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 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 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 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 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四、注意三点:1、要学会搜集和获取信息。处处留心皆学问(积累)。2、要多学习,多借鉴。集思广益开眼界(学习与借鉴)。3、创新。登高望远多创意(创新)。
摘 要:文章对我国小微物流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出发,阐述了融资难现象。接着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小微物流企业融资难的三大原因,即小微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较低、银行长期向大企业倾斜和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最后,针对问题,结合案例,提出了三个对策,即政府建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银行业改进贷款管理制度和发展物流金融业务。 关键词:小微物流企业;融资;贷款;竞争环境;物流金融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Firstly, describe the phenomenon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hen, analyses the three main reasons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by applying the method of case analysis. Those are the low credit rating of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banks lean heavily toward large companies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lack of fair and orderly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Finall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ree countermeasures with cases studies. Those are the government builds the market environment of fair competition, the banks improve loa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financial business. Key words: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financing; loan; environment of competition; logistics financial business 近年来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微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2011年做出的统计,中小物流企业在融资方面非常困难,至少有一半的企业融不到资金。小微企业融资占比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不成比例。 2013年融资难仍未缓解。深圳是我国重要的空海枢纽和外贸口岸,据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2013年对该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中的174家小微物流企业抽样调查显示,由于银行贷款门槛较高,小微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资金。调查显示,76.4%的企业通过自筹或向股东借贷的方式融资,23.6%的企业从银行或民间借贷公司获取贷款。从企业融资情况看,通过贷款途径融资的企业中,86.8%认为融资有困难,仅有13.2%认为融资比较容易。 本文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小微型物流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探索融资难的解决对策,帮助改变小微型物流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促进物流业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1 小微物流企业融资难现象 小微物流企业一般靠自有资金起步,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成为最主要的企业发展资金来源。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扩张,资金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1.1 设施设备的投入压力。物流行业是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网点建设,运输、装卸设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投入。 1.2 日常运营流动资金的需求压力。如人员工资、设备租赁费、燃油费、过桥过路费、购置和维修费、物流业务外包的垫付款等。 1.3 客户应收账款压力。客户越多,客户规模越大,物流企业流动资金占压越大。 1.4 业务保证金和押金所占压的流动资金压力。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签订合同时,为防止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部分货主企业需要物流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一些物流企业向铁路、民航等部门包车、包机,也需要支付预付款或押金。 2 原因分析 2.1 小微物流企业“多、小、散、弱”,信用等级较低。小微物流企业基本上是属于个体、私营性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透明。在这些企业中,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缺乏管理人才,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小微物流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较低。银行“惜贷”、“慎贷”,甚至“恐贷”的现象比较普遍。以工行的小微物流企业信用评级标准来看,主要有四个指标:生产经营场所、仓库面积利用率、网络建设和最大买家集中度。由于小微物流企业固定资产往往很少,尤其是做第三方货运代理或者快递行业的小微企业。运输车辆是流动的,属于不动产,贷款作抵押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放心。而作为仓库和办公地点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租借的,不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另外,由于资金紧张,小微物流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大多比较滞后,这也阻碍了小微物流企业与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据对接,影响了业务的开展和企业的发展。例如,自从2004年3月扬子石化就成功上线了ERP系统,业务涵盖了物流管理体系,但由于众多为扬子石化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导致对接瓶颈,高效、节能的无纸化网络办公系统只能在扬子石化、南京炼油厂、南京化工厂等处于供应链上的几个大企业结点之间进行。最后,小微物流企业的业务往往通过渠道营销,有固定的产品或服务购买方,因此表现出比较高的买家集中度,这都是风险因素。从这四个指标来看,小微物流企业的信用等级是极低的。 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资金安全,在贷款时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业绩等材料的审查是相当严格的。小微物流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往往不能按照银行要求拿出正规的资料,如:完整的会计报表、完税票据等。这样,银行对企业财务真实数据的审查难度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很多银行都不愿做。 2.2 银行长期向大企业倾斜,贷款业务单一,缺乏创新。小微企业贷款主要是满足流动资金需求,贷款需求较急、频率较高且资金需求一次性量较少, 融资的复杂性使其融资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表1是来自中国工商银行2000年度研究报告。 表1说明大企业的贷款特征更能迎合银行在利润和风险上的经营目标。与各类大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大型物流企业等相比,中小物流企业规模小、经营行为短期化,贷款风险比较大。对于同样数额的贷款,银行对中小物流企业贷款比对大物流企业贷款的业务量要大得多,进而交易成本也大得多。所以长期以来大的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贷款利率上看,银行对大中型企业的利率一般比较优惠,采取基准利率,或基准利率下浮。但对中小型企业,一般都会采取上浮利率。 2.3 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现代物流服务业是规模经济效益递增的行业,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高度分散,在1万至1.5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市场份额在2%以下,不能达到规模经济标准。如果物流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壁垒,那么小微物流企业没有上升的潜力和空间,势必阻碍小微物流企业向银行融资。笔者认为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是三大原因当中的最重要原因。 第一,产业政策缺乏。对小微物流企业缺少土地、税收、资金等政策性的扶持措施,即使有也没制定实施细则使之不能落到实处。没有政策性的措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公共信息、物流标准化、物流法律法规、物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建设。 第二,政府行为方面。政府不依法行政给企业带来高昂体制性成本。交通、税务、公安、海关、商检乃至发改委、经贸委,这些本应给企业提供服务的政府部门,却想方设法利用职权谋取利益。许多政府部门自身对物流就缺乏真正的认识,意识不到办事效率低对社会物流造成的巨大损失。 第三,市场因素方面。市场准入低导致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地方保护在制约全国性物流企业的集团化与规模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不公平竞争。市场不公平竞争还表现在例如国家铁路及港口下属的物流企业能优先使用本属于社会的资源。例如有的国有企业自办车队为的是解决关系户,导致整个企业无效率。 第四,体制机制问题。迄今为止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仍是困扰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阻碍了小微物流企业的发展。 首先,运输部门的体制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的分散浪费,并阻碍了现代化物流服务方式的发展。现代化的物流服务方式是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需要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统一协调以便于转换。而目前各种运输方式的多头管理、相互分割和独立发展造成了诸多问题。如按照多式联运理念,集装箱抵达港口后通过铁路直接运往各地是最集约化的集散方式,然而著名的洋山港东海大桥却并未建成公铁两用桥,造成了目前抵达洋山港的集装箱只能先从船上卸到运输车上,经过大桥然后再装到火车上的多次捣短现象。再如一个物流企业如果要在国内从事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包含多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它必须向不同部门的有关审批单位提出申请,手续繁琐、效率低下。另外,目前不同运输方式在运输组织、服务规范、技术及装备标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有效衔接,因此很多企业只能用单一的运输方式来开展物流服务。 其次,管理体制机制的不畅还导致了部门、行业的割裂和地方保护现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形成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网络。由于各管理部门、各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多从本部门、本行业和地方利益出发,致使许多部门间办事难度大,地区间物流活动受到割裂或阻碍。一方面,有些地区对本地和外地的运输、物流企业等采取区别对待的做法;另一方面,一些物流企业想方设法寻求部门或地方政府的保护,造成一种不正常、不公平的竞争格局。 最后,部门间出台的政策虽然很多,但未能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近年在国家政策和舆论给物流业的发展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和支持的带动下,物流相关部门和行业如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也都制定了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但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各部门出台的政策虽然很多,但并未能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融合,各部门也都是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各司其职。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但勿容置疑,也带来了一些交叉和矛盾的现象。 3 对策研究 众所周知,“竞争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一方面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加快建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出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本科毕业 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小微物流企业的扶持。另一方面银行要大力创新业务模式,发展小微企业的物流金融。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3.1 政府建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世界各国政府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都在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来推动本国物流水平的持续改善,有些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健全的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制度为物流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的物流政策法规随着经济环境和技术的变化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放松运输管制,1991年通过《陆路多式联运效率法》,1996年提出的《美国运输部1997~2002年度战略规划》是美国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南,是美国物流发展整体规划的纲领性文件。
一、发展中小微民营企业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近年来,我县通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全县中小微民营企业不断成长壮大,个数占到全县民营企业的99%,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利税贡献率占到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60%,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经济运行趋势较好。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微民营企业549家,平均生存期7.6年,远高于全国标准3.7年。企业数量同比稳中有增、达5%。纳入中小微民营企业信息库的504家,其中规模以上152家。1-9月份,这152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利税、利润分别达765.3亿元、118.9亿元、98.8亿元,同比增长16.8%、13%、16.7%。二是部分企业研发机构相继建立。全县中小民营企业拥有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家、创新企业2家,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7家、创新企业7家,省级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1处,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1处。三是园区聚集效应初步显现。精细化工园中小微民营企业达138家,县开发区123家,西郊服务区52家。机械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向园区集中,拥有精细化工、石油装备制造两大省级产业集群。 县委、县政府在推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有力举措:一是强化政策扶持。抓住国家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机遇期,认真落实近年来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重点推出3000万元工业转型升级资金、300万元发展专项资金等措施,引导扶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在财税、金融和涉企审批、服务办事、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减免税费、简化手续。二是强化调度指导。设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办公室,实行每季调度监测经济运行,提报重点培育企业名单,进行动态化管理,促进全县中小微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出台意见办法,将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纳入全县年度考核。三是强化为企服务。通过一站式审批服务、精简审批事项、并联审批等措施简化程序、方便企业办事,从全县及部门层面,开展“百名干部联百企”、管理提升“百千万”、创新服务“三项行动”等活动,强化部门履职服务意识,提供宣传政策、培训业务、提升管理和登记融资、培育品牌等服务,为企业帮困解忧。 二、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中小微民营企业,已初步形成规模,蓄势发展后劲较足,但仍然存在诸多因素,制约其快速发展、做大做强。 (一)创业能力不足。一是氛围不浓。尽管就业难、招工难同时并存,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自主创业、主动创业意识薄弱;现有企业满足现状、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现象也较普遍,对二次创业热情不高。二是人才缺乏。有创业激情、能够领办企业的优秀人才总量稀缺,鼓励成才的机制不健全。 (二)创新实力不强。现有中小微民营企业,总体上规模小、实力弱,从事的产业结构较单一,大部分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较低;企业研发投入少,研发能力不强,名牌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要素受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有些行业产能相对过剩,原材料、物流、电力和劳动力价格成本不断上升,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不断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小微企业用地难规划、难安置情况也不同程度存在。 (四)管理经营粗放。不少企业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不注重管理团队、营销队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用人机制落后,家族式管理模式明显,任人唯亲、职工晋升渠道窄、机会少,薪酬待遇低、劳动强度大,缺乏用工、留人的吸引力。 (五)环境还需优化。我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倡导“二次创业”理念,但在引导扶持服务企业发展方面还存在工作措施待完善、落实力度需加强等问题。办事审批效率有待再提高,园区公共设施不够完善,在服务企业职工生产、生活等方面还存有不便。 三、统筹对策力促中小微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围绕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设立、成长、壮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搞好引导、扶持、服务,力促其不断进档升级,打造发展经济、解决就业的坚实承载平台。 (一)完善规划促进发展。在继续实施《“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的同时,要统筹规划鼓励促进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适时出台全县中小微民营企业专项发展规划,以促进中小微民营企业快速健康成长。县开发区、精细化工园等园区也要科学规划布局,注意为这些企业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要根据产业特点规划小微企业发展园。整体规划设计园内小微企业布局,统筹建设相关共用生产办公设施。借鉴外地经验,引导、培育有能力的投资者兴办多种形式的小微企业“孵化器”,对高科技小规模成长型企业规划建设“加速器”,在项目立项、审批、信贷、供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小微企业快速孵化成长。要加大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园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健全完善企业集聚的园区配套功能,尤其是增大公交出行密度、合理布点自动存取款机分布,增加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或交通直达线路,方便企业职工生产、生活,提高园区承载企业的服务能力。 (二)鼓励创业兴办企业。一是深入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加快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集创业项目推介、政策咨询、培训指导、跟踪扶持等于一体的自主创业“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强政府引导,营造浓厚创业氛围,定期更新产业或行业指导目录,鼓励创业者积极进入,逐步扩大创业领域。二是不断优化创业环境。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登记条件、出资限额和出资方式,以及经营范围和经营场所等限制,在本级权限范围内,放宽限度要到底、到边。三是加强创业政策扶持。完善落实个体转企鼓励优惠政策,落实税费减免优惠,落实试营业制度,完善各项补贴等创业扶持激励措施,多方拓宽融资渠道,放宽小额担保贷款审批。四是健全创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职教中心等作用,切实提高全民创业能力,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完善落实个体工商户升级转为小微企业的鼓励优惠政策,弘扬树立创业兴企模范典型,努力增加中小微民营企业数量,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三)膨胀规模转型升级。一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促进企业规模升级。借鉴乐清市等外地经验,突出政策扶持、融资服务、企业减负等方面,出台扶持中小微企业规范升级的政策措施。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分类指导,重点选育、优先扶持纳入项目库的企业、成长性良好的企业,逐步形成大、中、小、微梯次推进,接力膨胀壮大的良性格局。二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落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意见,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扶助,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开展产学研结合,引导扶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创新投入,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三是实施企业结构转型,促进产业品牌升级。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的科技型企业、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走“专精特新”之路,提高产业、产品层次,建立完善企业创建品牌激励机制,倡树“质量第一”观念,培育品牌名牌。四是打造园区产业集群,促进产业总量升级。开发区重点以大企业为龙头核心,引导带动形成配套协作产业企业集群;精细化工园重点集聚发展精细化工和石油装备两大省级产业集群;西郊服务区重点打造全产业链车企聚集区。要依托现有百余家化工企业发力,重点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叫响“中国精细化工之乡”品牌,力争在产业规模和集中度、产品占市场份额及影响力方面,处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 (四)提升管理营造文化。以合理规划企业发展远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建立良性用人机制为目标。一方面,引导企业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发挥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指导企业从最迫切地方入手,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逐步扩展到企业长远目标规划,以及业务流程、物流管理、市场规划等方面。随同企业发展,逐步变人治为法治,靠制度来管理企业。成立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会,在中小微企业间加强学习交流,相互借鉴提高和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要推进企业工会建设,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切实开展民主管理。同时,在企业监管方面要有所侧重,要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监督约束企业认真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在签订用工合同、劳动保护、执行工资指导线、缴纳“五险”等方面,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如,结合“双创”活动的开展,在企业营造卫生整洁的工作环境;经常性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激扬职工展现良好精神风貌;提炼确立企业精神,明确企业核心价值观等。以企业文化建设充实完善激励机制、凝聚机制,促进职工增强团队整体意识,企业增强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做到会用人、善育人、能留人,解决用工和人才问题。 (五)完善政策加大扶持。落实好中小微企业发展考核办法,督导实施好《“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及中小微企业各项政策,用足用活各级给予的扶持优惠。加大财政等支持力度,落实本级配套措施,中小微企专项资金、科技三项经费等资金使用向工业倾斜,逐步再清理减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认真落实小微企业减免税措施,帮助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比照流转税免征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所得税,由财政予以奖补。在继续实施政银企对接、考核金融单位信贷投放等措施,推进资金向中小微民营企业流动的同时,一是择优筛选100家小微企业,向市投融资平台推介,实现银企无障碍对接;二是灵活采取助保金、续贷周转金、信贷风险补偿金、科技创业种子基金等方式,对中小微企多元支持;三是推进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降低贷款评估性风险,推进企业诚信经营;四是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增强县中信担保公司实力,发展民营担保公司,鼓励引导资信高的中小微企业成立“垦利担保商会”,由商会出面协调企业资金贷款,为中小微企融资担保提供强力支撑;五是引导规范民间融资、场外市场募资,探索知识产权质押、巾帼创业贷款等新型融资形式,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推进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借鉴温州经验,推出奖励、补贴、税收返还、减免费用等激励举措,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结合土地增减挂钩,实现土地存量与增量并举,用足用活用好存量土地,重点对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用地给予倾斜。 (六)优化发展环境。由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分工或统一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完善提供创业指导、事务代理、融资担保、会计税务、政策法律等方面宣传和咨询服务,及中小微企业信息发布与共享服务,拓宽企业和创业人员信息渠道。相关部门要加大中小微民营企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将政策及细则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经常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为企业提供产业指导、行业规划、项目介绍、政策咨询,破解企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难题。降低惠企政策申请门槛,采取适当宽松的政策,减少职能部门年检、审批手续,切实减轻企业隐性负担,最大限度降低中小微企经营成本。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作用,对进驻部门审批事项授权率要达到100%,力促限时办结、高效提速。全面深入推行并联审批和全程代办服务等措施,为企业办事提供最大方便。在农民工户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子女入托就学等方面,给予的待遇确保能享受到上述权益,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小微企业用工解决后顾之忧。在落实有关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的同时,借鉴编制部门征询机关事业单位进人计划的做法,定期征询企业需用各类人才情况,帮助及时招聘、解决企业用人问题。关心爱护企业家和创业人才,优先纳入评先树优奖励,吸纳他们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提供各类培训机会,提升企业家和创业人才的素质,促进企业家队伍扩充壮大。要加强典型引导,大力宣传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鼓励自主创业、二次创业,树立榜样标杆,营造舆论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帮助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坚定企业快速发展、做强做大的信心、决心。;
有呀,比如我从金融这本期刊上看到的这些题目,你可以借鉴下商业健康保险对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价值研究安全责任会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影子银行、房价波动与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基于影子银行资金供需端视角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公司市值管理的影响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考虑碳交易的品牌商主导型绿色供应链融资策略研究
之前写了一篇关于反对“停更双微一抖”的文章,企业在做“双微一抖”核心是在做与用户的链接,交流的枢纽。微信公众号是大多数企业都在做的,可是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内容生产乏力,转化效果甚微。 面对众多的质疑,是岗位出现了问题?还是方法不对?当我们去审视这个岗位是否必须的时候,我们先来思考下,我们希望借助微信公众号去实现什么? 如果说公众号是枢纽的话,那本质的只能是做传达,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双向性,我们可以定位为“交流”。企业对于信息内容的触达和用户对于信息接收的反馈以及主动触达。 交流是为了是双方获得期望的内容和产出,如果我们把企业公众号和用户比作朋友的话,那这场交流的质量取决于对方的形象和表达以及对于信息的接收与及时反馈。 这样看来,当你在做微信公众号的时候,似乎会有一个方向。 人与人交流时,形象是第一印象,也是关键印象,它往往能够决定别人怎么看你,以及怎么理解你。微信公众号是企业形象的外在表现,包装好微信公众号形象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决定用户怎么看待企业,怎么使用这个公众号。 企业在搭建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关键形象展现在三个方面,即 头像 、 名称 和 简介 。 我们在后顾大多数企业微信公众号时,会发现这三块真的是影响判断的重要因素。我们先来看公众号头像,用户微信关注了五花八门的公众号,如何能让用户一眼认出你是关键。这里整理了一些企业公众号的头像,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差别。我们在不考虑好与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当我们第一次接触一些公众号的时候,在不清楚它能够提供什么的时候,有些公众号可以通过头像去进行内容的表达,而有些带来的可能是一头雾水。公众号头像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名称和简介都是通过文字表达的,而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图片才是最直接的内容展现。 一般来说,企业在选择微信公众号头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展现出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这其中的核心是高辨识度,目的是为了让用户了解你是做什么的?知道你能够为用户带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常见的会是品牌的logo或是产品的设计化展现。 为了能够让用户一眼注意, 我建议头像的选择,尽量使用更“艳丽”的色彩。当然,这里的“艳丽”并不是指“妖艳”,而且强化对比,较差的对比感,往往容易被忽视。 除了头像,公众号的名称也很关键。这点说起来比较有趣,当你仔细去看身边很多企业在做公众号的时候,很多更偏向于展现自身的“专业”和“背书”,会将“有限公司”展现出来,但这个决定会个一种先入为主的影响,即“我是企业公众号,我就是来营销你的”。所以企业在进行公众号名称选取的时候,建议摒弃“有限公司”的字样,只留前半部分的品牌名称 ,比如“幸福西饼”,或者说强化自身产品,比如“良品铺子美食旅行”。 很多公众号在取名称的时候,为了显示自身品牌的高端,还会选择全外文或者中英文结合的名称,这点在公众号的认知和曝光上,其实是不讨巧的,为了方便用户的记忆与搜寻,建议是以中文命名。比如“鲜花”与“flowers”,这两个公众号名称,对于用户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同样,对于搜寻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 名称是为了简化形象,强化认知的,所以 在字数上,也尽量控制在2-6个字 ,如果太长,用户也不容易记忆。 最后,在企业形象建设上,公众号简介也是一个关键部分。很多时候,企业都错误理解了“简介”的意思,为了尽可能地全方位展现自身的品牌和产品,在简介里上至品牌历史,下至品牌为了十年发展规划都写进去了,看起来长篇大段,不亚于一篇“本科论文”。 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可能就是天书,不仅不会阅读,可能连最初简介存在的目的都找不到了。 公众号简介是补充头像和名称所未能表达完全的内容,丰富形象。与其纠结于对“简介”的定义,不如理解成面试时的“介绍你自己”,也就是说“ 一句话介绍 ”。最好的方式就是“你是什么?”“你能提供什么?”“我为什么选择你?”。 比如“幸福西饼”在公众号简介中这样写“幸福西饼,国内知名O2O蛋糕连锁品牌,业内开创幸福承诺,全程冷链免费送达,把幸福送到每一个人的家门口。幸福西饼,就是新鲜现做”,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它的简介,我们知道幸福西饼是买蛋糕的,并且是全国连锁的品牌,说明品牌规模很大,冷链免费送达,说明没有配送费,且配送有保障。 包括最后一句“新鲜现做”,说明产品的新鲜的。这样的简介既说明了自身的产品是什么,也强化了品牌的优质和信任。 除了品牌形象的建设,公众号还需要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除了用户的主动行为,还需要企业通过公众号去做引导和被动行为刺激。 很多企业在建设公众号的时候都会有预算做活动吸粉拉新,但每次活动下来,用户流失率非常大,并且很难完成指定的业绩目标。 除了品牌自身活动吸粉的质量影响之外,企业在做流量承接的时候也有很大的问题。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当我们因为某些外在因素关注了公众号后,点击进去什么内容都没有,那我们还会继续关注的几率有多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流量的承接,减少粉丝的流失和刺激转化。 流量承接除了上面说的品牌形象建设,最关键的部分就在于“ 关注后自动回复 ”、“ 关键词回复 ”以及“ 自定义菜单 ”。 自定义菜单也就是用户对于企业公众号使用的核心入口 ,一般是产品的售卖、文章专题或者联系企业等内容,这块不容易不忽视,很多企业都有意识地在进行使用和布局。 但很少有企业关注到“关注后自动回复”这块内容,其实这块在用户第一刻接触时,更是决定留存与否的关键一步。即使注意到,很多企业就会当做“本科论文”的创作阵地,却添加太多冗长的内容。 其实和简介一样,关注后自动回复的内容是为了让用户更了解我,所以介绍是第一步,但不同的是,这块的内容回复的发挥空间更大,往往是做流量承接后的第一步转化。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同样是做鲜花的企业公众号,他们都很好地利用了自动回复这块的内容,去做了链接的跳转,并且链接跳转内容的设置都包含一定的福利刺激因素,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用户的点击。 这是流量承接和转化的很重要的一步,也是第一步。如果关注后,只弹出了“感谢您的关注”,那么用户势必是减少点击的操作,失去了关键的入口。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公式去思考自己的公众号关注后自动回复该怎么去设置:“ 问候+自我介绍+福利刺激,链接转 化 ”。 最后,对于关键词回复的设置,只需要掌握一个核心,两个注意点,即“ 以解决用户的顾虑为核心,注意覆盖尽可能广的内容和注意用词的简 便”即可。 公众号的内容创作一直是企业公众号我的苦恼,到底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对于用户有价值的内容呢?很多企业号在做内容输出的时候,都没有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而是去表达一些自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比如用户可能根本不会关注的“企业变革”等内容。 对于用户来说,选择一个品牌或者一个企业,最看重的是产品,那内容的产出一定是 要与产品有关联的或者说能够增强用户对产品理解的内容 ,这可能才是对于用户来说,最有价值的内容。比如葡萄酒企业可以通过产出一些“酒的鉴别”或者说“配餐”相关的内容去丰富用户的认知和提升用户的理解,进而使用满足用户的使用价值。 除此之外,在内容创作上,还有一个关键的部分,就是转化型文案的写作。 这块内容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关键明的《爆款文案》,里面对于文案的创作和写作流程有着比较清晰的逻辑和有价值的思考内容,会对目前还比较迷茫的我带来比较大的帮助,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当然,除开内容本身,文章的排版也很关键 。 在排版这块一定要注意读者的阅读体验—— 留有换气的空隙和舒服化的视觉体验,即控制文章内容的间距和排版颜色的搭配和舒适 。为了尽可能地优化排版,建议去看看自己产品的目标年龄段的人,他们通常关注的公众号是哪种排版偏好的,可以进行学习和优化。 企业在做微信公众号的时候,一定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做?”,在进行倒退,看为了实现目的,我应该展现和完善哪些部分,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优化自身的公众号,而不是大家都在做,我也做做。 要做好一个公众号肯定远不止这些,但是这些作为企业公众号的基本部分,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怎么运营?首先你要考虑,你微信公众号定位是什么。1)企业号还是个人号,微信公众号是订阅号还是服务号?2)你想要用来做什么,是做内容传播还是要做电商转化。想清楚再行动,这个很重要。其次,你要考虑你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定位。1)我们做这个微信公众号是给哪些人看?2)你想传递什么的内容?如果你的微信公众号是电商类(电商类也分为很多种,目标是:男或者女,年龄,阶层,共性)。3)你的内容输出还要考虑这些人愿意看什么。再次,微信公众号里面需不需要开发商城?开发商城如何运营?不开发商城如何运营?二、公众号运营具体都是什么工作?你看现在运营好的微信公众号,挖掘它背后是谁在做,你会发现:微信运营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团队的事。毕竟需要涉及的工作实在太多:1.活动运营:就是微信公众号的活动要考虑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执行、活动数据总结等。活动运营是引爆用户的核武器。2.社群运营:社群运营是所有吸引进来的粉丝该如何留存,如何转化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社群管理、社群定位等多方面运营策略。3.内容运营:就是你的内容输出能不能和粉丝产生共鸣、能不能激发粉丝裂变,就是一个拟人格化的公众号在和粉丝互动,要让粉丝知道你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微信公众号。涉及到标题的选取、内容的定位、内容的排版、内容的转化等。4.用户运营:就是和粉丝互动,建立长尾联系,维系用户让用户裂变。
首先要坚持发文章,不能三天打鱼,二天晒网。
其次发布的文章内容要和自己的公共号主题相关,不能发一些和自己主题一点都不沾边的热点新闻。
文章内容不能太短,几句话的内容基本没什么价值,也不能太长,太长会影响用户继续阅读的欲望,一般600字左右为好。
文章配图是需要的,图文并茂更易阅读,但也不应该太多的图片,这样会影响页面加载,还浪费用户的流量。
坚持自己的原创文章,不要发布一些到处都可见到的文章,否则长久以来用户就会觉得公众号只是复制,搬运他人的文章。
运营公众号,当然是希望有更多的用户粉丝了,在做好内容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些推广的,比如把公众号内容发布到一些QQ群,微信群等地方去吸引新的用户粉丝。
运营管理的对象
运营管理的对象是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运营过程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价值增值的过程,它是运营的第一大对象,运营必须考虑如何对这样的生产运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运营系统是指上述变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
现代运营的范围已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扩大到非制造业。其研究内容也已不局限于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是扩大到包括运营战略的制定、运营系统设计以及运营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
1、网民数量到达天花板,因此蛋糕体积有限,而公众号平台的总阅读量在逐年下降,被抖音B站等视频平台分流,严峻现状。2、新人如果写纯粹的情感和励志鸡汤文,在公众号基本没有出路,如果定位于校园群体,还有一点可能,进阶版的励志文,可以参考拾遗和曾少贤;职场文在衰弱,必须与时俱进,可参考粥左罗;电影号和娱乐号接近饱和,新人也难出头,但是做视频可以尝试抖音和B站,还能试闯一下;如果专业知识不强,谨慎做金融财经号,容易踩雷炸号,而且也很难变现;热点文一直有出路,但写的人也多,竞争激烈,可以尝试。3、以前的小号想翻身,需要一篇10万阅读就行,现在100万阅读只是起点,至少要500万阅读才能改变命运,但容易被删文或者封号(3月份政策)。其中,10万阅读的热点文,涨粉不会超过500;100万阅读的涨粉,估计就只有3000。小号爆款真的非常危险,容易上黑名单,可能文章还没发出去就被封几天了(我一个朋友就如此)。4、如果擅长写观点文,尽量多投稿,只要有干货,涨粉还是很可观的。另外观点类爆款文章,100万阅读会带来2-3万的读者。普通小号,靠爆款引来2万读者,就已经能养活自己了。5、非常小众的领域,比如绘画或者音乐,可能并不适合公众号,必须在其它平台孵化,比如B站;漫画类公号,最好能结合时事热点,因为印象会更深刻,参考小林。6、接上面那条,多领域结合的公众号,容易闯荡出来,比如漫画+热点,情感+漫画。7、视频号目前还看不到任何潜力,短期内,不必费太多精力。8、抖音、快手和B站,非常适合新人闯荡,尤其是B站,既有流量扶持,还不干涉UP主接广告,没有广告限制抽成;公众号也基本不限制,但没有流量扶持。B站现在每个月都有新星计划,你如果对自己有信心,可以试试。9、关于公号涨粉,官方对裂变的打击非常严格,不建议新人尝试,而且也需要资金;可以试着互推,但不要有太多期望,效果会很差。10、除了在写作技能上不断提升,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运营公号上,少报课程,少在行业群里聊天吹水,或者发红包求点赞……关键还是要看内容,内容涨粉才是王道。现在优质内容依然是蓝海,而且供不应求。我做公众号差不多三年了,大半年时间,一直在几万读者徘徊,是后期尝试转型,刻意回避热点,写点深度文,然后才逐渐积累到几十万读者,没有任何互推运营,就是靠不断写内容来涨粉。细数下来,我写过七篇百万加,被删了4篇。至于初期的2000种子读者,是从简书引流来的,但现在简书不行了…
随着国家针对小微企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和2013年1月起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即将实施,小微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已近5000万家,为国家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和近三分之二的所得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影响,小微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企业信息化率还不到3%,仍然面临管理不规范、融资难、效率低下、竞争能力弱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发展壮大。2015年,我国新登记的企业中,96%属于小微企业。2015年第四季度的统计显示,去年新设小微企业周年开业率达到70.1%,也就是说,2014年第四季度新设立的小微企业一年后的有7成开始营业。同时,这些已开展经营的企业中78.7%的均有收入,所占比重比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高0.5和4.1个百分点。分析近三成企业只领证未开业的原因:一是企业拿到了营业执照,但是还有一些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可能企业达不到门槛,或者行政审批的手续比较慢,无法开业。第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有些企业经营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比如招工、融资遇到问题,所以没有开业。第三,确实也存在着一些盲目注册的情况。 2016年4月,从济南市政府获悉,该市调整创业补贴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创办者可获至少1.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按照新的规定,对各类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2013年10月1日以后登记注册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正常经营并在创办企业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2个月的创业者,给予不低于1.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招用人员符合条件的,按每招用1人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政策执行至2018年底。济南本市户籍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等于2014年7月1日以后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正常经营1年以上且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3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招用人员符合条件的,按每招用1人给予500元的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为缓解就业压力,大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国家开始提倡创业教育。十多年来,创业教育在国内愈来愈多的高校广泛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层次矛盾凸显和"三期叠加"的阶段。要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充满活力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二是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中国目前每千人企业数约13个,发达国家水平为约40~50个[1].大众的创业激情被点燃了,但创业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导致实际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不高。由此看来,要贯彻落实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从微经济视角提升大众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微创业能力,是研究者和教育者需要重点关注和积极破解的重要课题。一、微创业能力的概念内涵关于创业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期,本世纪初起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早期部分学者主要通过理论研究定性分析了创业能力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意义,但随着创业能力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方法逐渐丰富,内容更为广泛深入,研究对象也细化扩展至高职学生、大学生、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工等[2].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在日本东京召开了"提高儿童、青年创业能力与革新教育"研讨会,会议报告将创业能力界定为从事产生收入的活动并获得成功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激发行动的能力、能够行动的能力、继续行动的能力和操作行动的能力[3].肖红伟、晏红洁(2008)认为,创业能力是目标人口为了能从事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应具备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在各行各业创立新事业开拓新领域的实践活动应具备的能力[4].唐靖、姜彦福(2008)在Chen、DeNoble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管理学、心理学角度,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创业能力包含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的两阶六维度概念,即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可细分为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等两个二阶维度,运营管理能力可细分为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和承诺能力等4个二阶维度[5].Sarwoko和Surach-man(2013)等认为创业能力是使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创业态度和创业行为两方面的特征[6].由于来源于不同学科,研究对象和所持视角差异,迄今为止,学界对创业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构成要素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当然,要对创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界定和内涵构建,首先需基于对"创业"的准确把握,并同时结合特定研究对象和国家及区域实际。传统观点认为,创业即创立基业,指从零开始创建新事业,或者是在一个有问题的企业中创立一个重焕生机的企业。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狭隘,无形中将某些个体工商户、开办工作室、创意自由职业等具备创业特征的自我雇佣者排斥到了研究领域之外。这些微创业活动看似无足轻重,却是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的萌芽,是新企业诞生和成长、推动社会创新的发动机。因此,创业应该是创立、创设、创新某种事业或职业岗位,即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也就是说,包括利用微少资金创业和在细微领域创业的微创业活动。基于微创业与传统创业活动的区别,笔者将微创业能力定义为:个人或团队利用微少资金或在细微领域进行创业的动机和能力。结合文献分析,以及笔者问卷调查数据和对M学校29名微创业者的访谈,具体从4个维度表征微创业能力:创业动机、自我效能与风险承担、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创业学习与实践能力。其中创业动机是个人对创业所持的一种主观态度,是激发、维持、调节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并引导创业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与个人价值观、创业认知等密切相关。自我效能与风险承担包括自我评估、完成创业任务的自信程度、风险评估和承受能力。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就是创业者发现亟待满足的市场需求的能力,并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创新、强力执行,满足市场需求。创业学习和实践能力包括学习方式、内容和水平。之所以没有将网络关系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和承诺能力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要素纳入微创业能力表征的核心维度,是因为微创业规模、风险一般相对较小,这些能力要素可以允许在微创业活动中学习和进一步获得。二、影响微创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本文从个体因素(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外部因素)两个方面阐述影响微创业能力的关键因素。(一)影响微创业能力的内部因素(1)创业者的特质。人格特质是个体经过长期积累,受外界环境、教育等长期影响而潜移默化形成的性格特征,比如成就感与进取心、自信与独立性、警觉敏锐性、毅力与责任感等。这些心理层面的正向含义对于创业者进行创业选择,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以积极心态面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和支撑作用,但是具备正向特质创业者并非百分百都能获得创业成功。在特质论上,管理学派秉持可学习训练的观点,而认知学派则认为警觉天赋不可训练[7].这种矛盾似乎给人们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能力设置了理论上的障碍,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格特质也是受环境和后天习得影响的。张玉利和王晓文实证检验了创业者先前经验对创业能力的影响,以及创业者学习风格的调节作用[8].孙烨也认为个人特质是个体经过长久积累,受教育背景、成长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而养成的,个体的主观努力同样也可以改变个人特质[9].因此,我们应该将创业者的优秀特质作为可以学习和培养的因素应用到创业教育中。(2)创业者创业动机。创业动机是驱动个体创业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是个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将自己的创业意向付诸于具体行动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创业动机包括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创业者偏向创新型机会开发,被动型创业者偏向均衡型创业机会的开发和利用[10].不同类型的创业者其创业动机不同,机会型创业者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自主性、自我实现等非物质回报,而被动型创业者多受生存压力所迫而创业,首要目的是为了创造财富。但无论是哪种动机,其意愿越强烈,越有助于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和加深对创业的认知。巫程成(2014)等通过归因分析得出创业动机对创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创业动机越强,创业者越倾向将创业动机归因于能力与努力,从而提升创业能力。(3)创业者先前经验。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工作经验对创业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工作经验有助于提高创业者的认识水平,相比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其他人,有相关工作经验和良好教育背景的创业者能更好地识别机会。买忆媛、辜雪娜(2011)研究表明,创业者先前的工作经验除了对创业具有积极作用外,还有一定的消极作用[11].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创业者工作内嵌入越高,早期创业活动的集中性就越低,积累的技术和技能也越单一,而创业者需要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而不是某项单一的工作技能。(4)创业者受教育程度。创业者受教育程度不仅包含受教育年限,以及接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受教育表现。比如除国民教育体系之外,创业者在工厂、门店等接受的学徒教育对其未来创业的帮助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创业技能相关性因年龄阶层、年限、内容和形式等因素存在显着差异。Stuart和Abetti(1990)经实证研究发现,本科以上的受教育程度和创业绩效负相关,即创业者在本科以上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绩效反而越差[12].究其原因,低学历创业者理论知识储备较少,思维禁锢就少,在机会识别和把握上反而更开放、更大胆,在创业实践方面更积极,更具创业经验。尤其对于微创业活动,多数属于均衡型创业,创业者是否具备前期的科技创新或者模式创新能力并不是最迫切的。而且,随着国家支持创业的各项政策逐步出台,大众创业环境得以改善,在市场引导下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并共享,创业的技术门槛和成本降低,创业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二)影响微创业能力的外部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进行微创业有重大影响,而且其对创业者的影响高于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因素[13],这与笔者的调查结果一致。家庭是否有创业或经商背景、经济状况、成员受教育程度等都是影响其创业动机形成、机会识别能力的因素。笔者调查显示,家庭成员有经商或开办企业背景的学生创业率显着高于其他家庭。有经商或开办企业家庭背景的人,其创业可能性和成功率显着提高,这是家庭文化氛围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所起的巨大作用,生活其间的人从小就有了接触创业知识、技能的机会,父辈中的成功创业者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创业失败则给青年以鞭策和反思。调查还显示,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创业动机显着高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但同时也存在这种现象: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学生进行微创业,成功率反而高于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舆论、政府支持、融资环境、政策环境等,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微创业活动的开展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社会舆论主要指民众对创业的支持度和对创业失败容忍度。政府支持主要是政府激励创业的政策,如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加大对新办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提供更多创业资讯服务等。社会环境与创业能力关系的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区域创业氛围越浓厚,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越多,在政策方面税收政策、咨询服务等越完善,就越有利于微创业活动的开展和创业能力提升[14].(3)学校环境。学校层面对学生微创业能力的影响主要来自创业教育、创业竞赛、创业氛围等方面。学校创业教育的影响效应虽然低于家庭创业支持和社会创业氛围,但是却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创业实践技能等[13],这给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一,创业教育使部分学生潜在的创业意识变为显现的创业动机,这几年创业教育开展较好的学校,学生创业率明显提升。第二,高校建立创业园、创业孵化器、创业论坛等平台,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一些在课堂难以学到的机会识别能力、领袖能力等得到提高,学生微创业成功率得以提升。第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成功创业的校友不仅能激发和强化在校学生创业动机,而且他们积累了大量创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第四,学校浓厚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创业,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微创业能力。三、提升微创业能力的策略改革开放掀起了一次创业大潮,催生了一大批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微创业群体。2008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孕育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次创业高潮,大众创业激情被点燃,创业活动十分活跃,并持续至今[15].但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的局面,当前政策环境和商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创业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如何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创新创业,核心是提升微创业者创业能力。大量研究也表明,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影响创业者创业动力,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使具备创业潜质的人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因此,积极构建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完善学校创业教育,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有利于微创业者创业能力提升,会为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创新起到积极作用。(一)社会创业环境是催生微创业的土壤1.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微创业舆论环境。创业者创业动机取决于个体特质,但也受后天环境影响,特别是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对创业机会的把握和创业行为的实施来源于内外两方面因素影响,但是从地区整体创业活跃度评价,外在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显性[16].社会舆论环境首先表现在对创业的认可和支持上。创业不仅包括从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等角度创办新企业,也包括为弥补市场需求空缺,在细微领域的微创业。虽然教育界已经开始审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职业教育,还应有创业教育,但是创业教育目的和定位还是很狭隘,使得创业者的群众基础依然薄弱。2000年,北大才子陆步轩在西安开了"眼镜肉店",开始微创业---操刀卖猪肉,并与同门师弟陈生一度将全国连锁的"壹号土猪"店铺和"屠夫学校"经营得风生水起,但经不起媒体的一再深度"解剖"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创业十余年后黯然回到了体制内。社会舆论环境其次是表现在对创业失败的容忍度上。高风险是创业活动的本质特征,即使微创业也是存在风险的。良好的创业环境应是对创业者持认同和尊重的态度,即使创业失败也应该是同情而不是嘲讽,这样才有利于创业者吸取教训,重新步上创业的康庄大道。因此,政府、媒体和全社会需重新审视创业的真内涵,大力宣传,冰释广大家庭和民众对于创业的误解,大力支持微创业,为微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2.政府层面完善微创业相关激励政策。当前,支持高校创业教育和青年创业逐渐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但是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和落实上往往紧盯高新技术创业、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等领域,而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微创业却被遗忘。微创业虽然规模小、雇员少,但是创业成本低、见效快,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再就业等方面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层面应针对微创业专门制定相应政策,对创业者微创业提供政策扶持、降低创业门槛、实行税收优惠、提供融资担保等,并确保能执行到位。同时政府还应强化创业培训,联合高校、社区、企业等对高校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中具备创业潜质的人员进行微创业培训,提升其创业技能,降低创业风险。(二)学校创业教育是提升微创业能力的加速剂1.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分层培养。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对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作出了宏观指导,但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和学生,其创业教育培养目标显然是应该有所差别的。研究型高校可以加强技术创新型创业教育,提升科研转化率,而新建本科院校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着力于微创业教育则更为可行。同时,高校创业教育对象也不能仅局限于在校学生,还应辐射到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中具备微创业潜质的人员,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优势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2.构建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一,在教学内容上,紧贴微创业活动特点,与学校、学生和地方实际相结合,注重实用创新的原则。第二,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微创业课程体系可以作为创新型创业课程体系的基础。第三,在教学方式上遵从"务实、高效、灵活"的原则,比如可借鉴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多提供微创业实践或模拟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课堂学习和交流寻求问题解决之道,然后返回到实践中解决问题。第四,在课程开发上,可以联合创业教育教师、微创业者、小微企业创办者和政府部门从事创业政策制定和政策咨询服务的相关人员,共同开发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务实高效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相长,才能给微创业者实质性的建议和有意义的帮助。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微创业教育,提升创业者微创业能力的保障。第一,做好创业教育教师遴选,打造知识型、企业型、创业管理型多元化师资队伍。第二,做好创业教师专项培训,针对微创业教育,不仅要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储备,同时还需多派遣教师到小微企业和政府部门交流或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微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三,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师师资队伍普遍不强的现状,一方面我们可以走"专兼结合"的思路,在兼职教师方面发挥好本校专业教师的优势,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之路,提升科技转化率,同时,引进小微企业和政府部门热心和善于创业教育教学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校外指导;另一方面,同一地域或相似类别高校创业教师之间可探索协同教学教研之路,实现创业教育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和创业教育水平。4.加强微创业教育辅导组织建设。首先,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例如可充分发挥校友会、电子商务创新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组织的作用,将校友会中成功创业的校友、各创新实验中心教师纳入微创业教育课外辅导团队,实战式为学生讲解微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专业学习与将来创业的关系、如何将科技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等,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群体的主动性,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发创立创业社、工作室、淘宝协会等创业类协会组织,通过学生间的创业交流,培养其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等。(三)创业实践平台是微创业成功的保障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核心环节,是学生创业能力获得和提升的重要途径。创业实践平台包括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和孵化平台。1.建立完备的微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微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构建要与学校、区域实际结合,重视学生的参与面和体验感,在实践中提升和检验学生创业能力。比如构建创业模拟实训平台,让学生在虚拟商业环境中,进行企业创建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创业活动的学习与演练,在真实体验中了解并掌握企业注册、税务登记、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等,帮助其树立稳固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或者让学生以助手或职员的身份参与到教师的工作室中来,在工作中发现微企业运行现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些创业实践对学生积累创业经验,增强微创业能力,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和企业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2.建立小微企业孵化平台。微创业和创业教育不能一直局限于校园,终将走向社会,而创业孵化器则是具备潜质的微创业者起飞的平台,真正实现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目前创业孵化平台有公益性和盈利性两种,主要为初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融资帮助等,起着"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对小微企业实现健康运行有重要意义。一般政府和高校自建创业(孵化)园属于公益性平台,具有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特点,但也存在与市场结合不够紧密、资金不足的缺陷。由风投资本等建立的盈利性孵化企业,弥补了公益平台的不足,但其盈利本质决定了他对创业者考核要求相对要高很多,覆盖面也会变窄。因此,从微创业扶持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挥政府、高校、企业的优势,将三者联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建立类似淘宝创业村、艺术创业园等的孵化器,扬长避短,实现微创业孵化平台的良性运作。综上,微创业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激活市场,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生力军,积极构建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完善学校创业教育,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着力提升创业者微创业能力,发挥好这批优质人力资源的作用,不仅缓解就业压力,还能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参考文献:[1]沈文金,向松阳。珠海每千人商事主体数居全国前列[N].南方日报,2014-10-23.[2]尹苗苗,费宇鹏。创业能力实证研究现状评述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0):22-30.[3]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情报研究室。国际教育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提高儿童、青年的创业能力[J].上海教育科研,1992(1):6-8.[4]肖红伟,晏红洁。对创业能力本质特征的再认识[J].企业经济,2008(7):66-68.[5]唐靖,姜彦福。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52-57.[6]SarwokoE.EntrepreneurialCharacteristicsandCompe-tencyasDeterminantofBusinessPerformanceinSMEs[J].JournalofBusinessandManagement,2013,7(3):31-38.[7]池军。重新审视特质论、认知论及有效导向理性工具对创业者及创业过程的作用[J].现代财经,2010(10):69-75.[8]张玉利,王晓文。先前经验、学习风格与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1(3):1-12.[9]孙烨。青年人格特质与创业倾向探析[J].学术交流,2014(7):221-224.[10]王旭,朱秀梅。创业动机、机会开发与资源整合关系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0(9):54-60.[11]买忆媛,辜雪娜。工作经验一定有助于创业过程吗:基于工作内嵌入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1(2):144-149.
摘 要:文章对我国小微物流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出发,阐述了融资难现象。接着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小微物流企业融资难的三大原因,即小微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较低、银行长期向大企业倾斜和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最后,针对问题,结合案例,提出了三个对策,即政府建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银行业改进贷款管理制度和发展物流金融业务。 关键词:小微物流企业;融资;贷款;竞争环境;物流金融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Firstly, describe the phenomenon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hen, analyses the three main reasons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by applying the method of case analysis. Those are the low credit rating of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banks lean heavily toward large companies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lack of fair and orderly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Finall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ree countermeasures with cases studies. Those are the government builds the market environment of fair competition, the banks improve loa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financial business. Key words: small micro logistics enterprises; financing; loan; environment of competition; logistics financial business 近年来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微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2011年做出的统计,中小物流企业在融资方面非常困难,至少有一半的企业融不到资金。小微企业融资占比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不成比例。 2013年融资难仍未缓解。深圳是我国重要的空海枢纽和外贸口岸,据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2013年对该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中的174家小微物流企业抽样调查显示,由于银行贷款门槛较高,小微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资金。调查显示,76.4%的企业通过自筹或向股东借贷的方式融资,23.6%的企业从银行或民间借贷公司获取贷款。从企业融资情况看,通过贷款途径融资的企业中,86.8%认为融资有困难,仅有13.2%认为融资比较容易。 本文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小微型物流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探索融资难的解决对策,帮助改变小微型物流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促进物流业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1 小微物流企业融资难现象 小微物流企业一般靠自有资金起步,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成为最主要的企业发展资金来源。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扩张,资金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1.1 设施设备的投入压力。物流行业是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网点建设,运输、装卸设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投入。 1.2 日常运营流动资金的需求压力。如人员工资、设备租赁费、燃油费、过桥过路费、购置和维修费、物流业务外包的垫付款等。 1.3 客户应收账款压力。客户越多,客户规模越大,物流企业流动资金占压越大。 1.4 业务保证金和押金所占压的流动资金压力。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签订合同时,为防止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部分货主企业需要物流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一些物流企业向铁路、民航等部门包车、包机,也需要支付预付款或押金。 2 原因分析 2.1 小微物流企业“多、小、散、弱”,信用等级较低。小微物流企业基本上是属于个体、私营性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透明。在这些企业中,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缺乏管理人才,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小微物流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较低。银行“惜贷”、“慎贷”,甚至“恐贷”的现象比较普遍。以工行的小微物流企业信用评级标准来看,主要有四个指标:生产经营场所、仓库面积利用率、网络建设和最大买家集中度。由于小微物流企业固定资产往往很少,尤其是做第三方货运代理或者快递行业的小微企业。运输车辆是流动的,属于不动产,贷款作抵押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放心。而作为仓库和办公地点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租借的,不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另外,由于资金紧张,小微物流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大多比较滞后,这也阻碍了小微物流企业与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据对接,影响了业务的开展和企业的发展。例如,自从2004年3月扬子石化就成功上线了ERP系统,业务涵盖了物流管理体系,但由于众多为扬子石化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导致对接瓶颈,高效、节能的无纸化网络办公系统只能在扬子石化、南京炼油厂、南京化工厂等处于供应链上的几个大企业结点之间进行。最后,小微物流企业的业务往往通过渠道营销,有固定的产品或服务购买方,因此表现出比较高的买家集中度,这都是风险因素。从这四个指标来看,小微物流企业的信用等级是极低的。 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资金安全,在贷款时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业绩等材料的审查是相当严格的。小微物流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往往不能按照银行要求拿出正规的资料,如:完整的会计报表、完税票据等。这样,银行对企业财务真实数据的审查难度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很多银行都不愿做。 2.2 银行长期向大企业倾斜,贷款业务单一,缺乏创新。小微企业贷款主要是满足流动资金需求,贷款需求较急、频率较高且资金需求一次性量较少, 融资的复杂性使其融资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表1是来自中国工商银行2000年度研究报告。 表1说明大企业的贷款特征更能迎合银行在利润和风险上的经营目标。与各类大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大型物流企业等相比,中小物流企业规模小、经营行为短期化,贷款风险比较大。对于同样数额的贷款,银行对中小物流企业贷款比对大物流企业贷款的业务量要大得多,进而交易成本也大得多。所以长期以来大的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贷款利率上看,银行对大中型企业的利率一般比较优惠,采取基准利率,或基准利率下浮。但对中小型企业,一般都会采取上浮利率。 2.3 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现代物流服务业是规模经济效益递增的行业,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高度分散,在1万至1.5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市场份额在2%以下,不能达到规模经济标准。如果物流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壁垒,那么小微物流企业没有上升的潜力和空间,势必阻碍小微物流企业向银行融资。笔者认为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是三大原因当中的最重要原因。 第一,产业政策缺乏。对小微物流企业缺少土地、税收、资金等政策性的扶持措施,即使有也没制定实施细则使之不能落到实处。没有政策性的措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公共信息、物流标准化、物流法律法规、物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建设。 第二,政府行为方面。政府不依法行政给企业带来高昂体制性成本。交通、税务、公安、海关、商检乃至发改委、经贸委,这些本应给企业提供服务的政府部门,却想方设法利用职权谋取利益。许多政府部门自身对物流就缺乏真正的认识,意识不到办事效率低对社会物流造成的巨大损失。 第三,市场因素方面。市场准入低导致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地方保护在制约全国性物流企业的集团化与规模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不公平竞争。市场不公平竞争还表现在例如国家铁路及港口下属的物流企业能优先使用本属于社会的资源。例如有的国有企业自办车队为的是解决关系户,导致整个企业无效率。 第四,体制机制问题。迄今为止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仍是困扰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阻碍了小微物流企业的发展。 首先,运输部门的体制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的分散浪费,并阻碍了现代化物流服务方式的发展。现代化的物流服务方式是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需要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统一协调以便于转换。而目前各种运输方式的多头管理、相互分割和独立发展造成了诸多问题。如按照多式联运理念,集装箱抵达港口后通过铁路直接运往各地是最集约化的集散方式,然而著名的洋山港东海大桥却并未建成公铁两用桥,造成了目前抵达洋山港的集装箱只能先从船上卸到运输车上,经过大桥然后再装到火车上的多次捣短现象。再如一个物流企业如果要在国内从事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包含多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它必须向不同部门的有关审批单位提出申请,手续繁琐、效率低下。另外,目前不同运输方式在运输组织、服务规范、技术及装备标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有效衔接,因此很多企业只能用单一的运输方式来开展物流服务。 其次,管理体制机制的不畅还导致了部门、行业的割裂和地方保护现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形成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网络。由于各管理部门、各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多从本部门、本行业和地方利益出发,致使许多部门间办事难度大,地区间物流活动受到割裂或阻碍。一方面,有些地区对本地和外地的运输、物流企业等采取区别对待的做法;另一方面,一些物流企业想方设法寻求部门或地方政府的保护,造成一种不正常、不公平的竞争格局。 最后,部门间出台的政策虽然很多,但未能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近年在国家政策和舆论给物流业的发展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和支持的带动下,物流相关部门和行业如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也都制定了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但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各部门出台的政策虽然很多,但并未能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融合,各部门也都是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各司其职。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但勿容置疑,也带来了一些交叉和矛盾的现象。 3 对策研究 众所周知,“竞争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一方面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加快建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出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本科毕业 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小微物流企业的扶持。另一方面银行要大力创新业务模式,发展小微企业的物流金融。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3.1 政府建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世界各国政府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都在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来推动本国物流水平的持续改善,有些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健全的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制度为物流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的物流政策法规随着经济环境和技术的变化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放松运输管制,1991年通过《陆路多式联运效率法》,1996年提出的《美国运输部1997~2002年度战略规划》是美国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南,是美国物流发展整体规划的纲领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