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5

好想你chen
首页 > 论文问答 > 近十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星星星kooo

已采纳
给你推荐个中文的参考一下文献综述:例:在幼儿园教育领域,幼儿发展评价问题已经成为幼教界人士所共同关注的中心议题。在全球如火如荼的关注、研究、优化幼儿发展评价的浪潮中,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价改革和实验研究。各国的幼儿发展评价改革都在致力于探索幼儿发展评价模式的科学化。如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零点工作项目从1984年开始,历时9年,致力于探索、开发一套与传统的标准化测试不同的、与多元智能理论相适应的幼儿发展评估工具——多彩光谱评估方案,这一方案给各国幼教界带来了全新的评价理念与方法。密歇根大学教授麦赛斯(Samuel J Meisels)致力于幼儿发展与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研发了“作品取样系统”——一套以表现性评价为基础,设计给幼儿园使用的幼儿发展评价系统,该套评价系统在幼儿园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欧美很多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发展评价实践中使用了档案袋评价、动态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新的评价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收效。在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研究自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受到关注。10余年来,我国研究人员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散见于幼儿教育评价专著和各幼教类专业杂志之上。从理论专著上看,目前国内已经有了三本论述幼儿发展评价问题的理论专著:《学前儿童发展与评价手册》(陈帼眉,1994)、《幼儿发展评价手册》(白爱宝,1999)、《幼儿发展评价研究》(刘俐敏,2004)。这三本专著主要论及到了幼儿发展评价的基本问题,并提供了一些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但都没有涉及幼儿发展评价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此外,有关幼儿发展评价的理论性研究论文散见于各幼教类专业杂志如《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等中。通过查阅近十年的幼教类专业杂志,关于幼儿发展评价的文章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介绍相关的幼儿发展评价模式,如赵德成等人2002年在《学前教育研究》上发表了《成长记录袋在幼儿评价中的应用》,潘月娟2003年在《学前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儿童发展评价的新趋势——真实评价》等;二是对现行的幼儿发展评价模式进行反思,如姚伟等人2007年在《学前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当前幼儿园档案袋评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霍力岩等人2005年在《早期教育》上指出了《幼儿园档案袋评价的几个误区》,黄芳在《学前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发展性幼儿评价的实践与反思》等。这些文章基本上是研究者们思辨的结果,研究比较零散,研究结论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综上所述,虽然国外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关于幼儿发展评价模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尚未为我国幼教界充分借鉴、吸收与利用。而我国对幼儿发展评价模式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实践探索中存在一定的偏差,亟需从理论到实践对幼儿发展评价模式进行全面的探索与研究。
80 评论

张小电1301

117 评论

小小锅盖子

一、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1)在教育目标方面,出现两个误区: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便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其二,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的从属部分,没有本身的独立体系。殊不知美术教育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领域,它的任务是既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又培养儿童的审美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学习用美的眼光来把握世界。(2)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和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于是儿童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幼儿园里、一个班级里,甚至在儿童作品展览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形象。固然,学龄前儿童从自我中心转化到以客体意识为主的过程中,概念画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也发现教师、家长在这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依靠学前儿童自身的能力和自发性发现是很难有“好”的作品出现的,为了“早出成果”,教师往往采取简单的临摹方式,用孩子的手,画出成人期望的画,不断地临摹,造成儿童思想僵化,失去了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社会上充斥于市场的儿童图书、练习册、电视中的动画片又为儿童提供了绘画范例,于是,大量的儿童失去了他原有的稚拙天性,有些儿童画在成人的加工下,故作“天真”,仍然会令人感到失去了真正的童趣。(3)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在美术教育中,用简单的几何形体作为标准模式,给儿童临摹学习,让其画出各种形状。教师是美术活动的中心,教师提供的形象是孩子们的典范,培养出来的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式样,没有“自我”和“感觉”。教师为了寻找大量的模式给孩子临摹,于是“简笔画”应运而生,它的影响几乎席卷全国,为灌输法大开方便大门。现在,关于“简笔画”的功过,还在热烈争辨之中。我们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教育观,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用简笔画提供的种种图式直接灌输给孩子,从表面上看,孩子的画面内容丰富。但是,孩子们学得被动了,画出来的画就模式化了,它代替了孩子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失去了孩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潜在的创造力的扼杀和自我创造意识的摧毁。二、我们对学前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结合我国当今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笔者在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在实施艺术综合教育的过程中,同时也对美术教育进行了全面革新,现概括如下:1、以培养深层次的审美心理结构为中心美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审美感官,在遗传获得和以往实践中形成的原先的心理结构基础上,通过同化作用,形成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关系,融人新的艺术对象,丰富了原有的心理结构,或者在新旧信息相互比较、分析、综合中发生顺应作用,充实、改组和重构原有的心理机构,使之发生质的变化。审美心理结构以系统结构的方式内化,沉淀于人的心理构成审美心理的整体结构系统。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审美感知,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美术实践使儿童产生了审美的需要,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个性,只有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和审美环境才能使一个普通的人建构和发展较为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变为审美和创造美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美术教育就是塑造个体审美、创美的个性教育。(1)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幼儿的审美感和特点:一是直觉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特征在于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在他们的心目中的事物就是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那个样子。二是整体性。幼儿对事物的感知是从笼统到分化。幼儿的视、知觉一开始把握的材料,是对事物整体的粗略的结构,先认识树,再进一步认识它是由树干、树枝、树叶构成的整体。三是同一性。幼儿常常拟人化地观看世界,把外部的一切都看成和自己一样具有生命力,认为自己感受到的东西,物也一样能感受到。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具有增强感知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审美器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激活幼儿对生命特有形式的感受能力。例如:我们见到火光就会有温暖、热烈的感觉,见到月光,就会产生安静、温柔的感觉。儿童知觉能力比成人强,这是因为他们不受理性思维的干扰。再如,一个圆形,儿童会说:“这是太阳”、“这是扣子”,而成人可能会凝视它,注意它的弯曲弧度,非规则性等。由此,我们推论儿童与艺术家更有相似之处。他们表现的足根据他内心的流动的感受中获得的线条、形状和韵律。依据上述分析,在美术教育的内容设计上应更加重视引导儿童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世界,利用审美直觉,强化儿童对事物包含力的式样的感知。例如:我们组织的线条练习课题“小雨和大雨”,不仅仅要求儿童画出雨线,更重要的是体验下大雨时,黑压压的感觉。启发孩子们将这种不同力度的体验用或粗或细的线条、轻和重的色彩表现出来。(2)培养丰富的审美情感在美术活动中,只有渗入大量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儿童画从自然表现步人艺术表现,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引发儿童灵感的动力。因为审美愉悦产生于生命的自我表现,在生命的体验过程中发生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必须要充满活力,带有适中程度的紧张以获得生命的动态平衡。利用主客体的对立、矛盾,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如“运动和静止、勇敢和懦弱、快乐和悲伤”等差异明显的矛盾,使幼儿在完全相反的精神状态下,出于无意识的冲动,唤起情感和美感。如课题“打针”,儿童都有亲身体验,打针时既要表现出勇敢地面对现实,又有止不住的疼痛,儿童在画面上表现的那种哭笑不得、惶恐的表情,正是他内心的写照。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充分利用快乐与悲哀、胜利与失败、勇敢与懦弱等儿童内IL,抗争引起强烈的美感体验。(3)发掘与培养儿童的审美创造潜力儿童具有表现形象的潜在能力,由于他们年龄小,认识不完整,常常会毫不费力地把局部的不同特征不同属性的事物杂乱地融合在一起,组成新的、非现实的、怪异的现象。他们依靠直觉、瞬问的和真心地感觉表现事物,因而比成人更能接近意象隐喻。1岁半的孩子会把“小雨”和“面条”联系在一起。3岁的孩子能在无意的色彩涂鸦时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能在观察了煎蛋的全过程后,用成人意想不到的紫色、橙色、蓝色和深色的渐变,画出一幅奇妙而生动的作品。这种偶然性的成功意味着低幼儿童对色彩象征的理解和应用。

194 评论

相关问答

  • 近十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给你推荐个中文的参考一下文献综述:例:在幼儿园教育领域,幼儿发展评价问题已经成为幼教界人士所共同关注的中心议题。在全球如火如荼的关注、研究、优化幼儿发展评价的浪

    好想你che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

    问卷)所得到的“基本事实” 听(访谈、问卷)所得到的“基本事实”;要么是 研究者就某个教育现象或教育观点提出的“赞成” 研究者就某个教育现象或教育观点提出的“赞

    boboyoung1983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有关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文献

    幼儿园论文参考文献包括幼儿园的管理幼儿园的培养幼儿园的策划幼儿园的作文等等的幼儿心理这些论文都可以捐助。

    细毛10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回答 亲亲您好呀~您反馈的问题我已经到了啦~不用重复询问哦亲~人工解答排队中呢~这边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呢\x14 [1] 亢晓梅 师生课堂互动类型

    无敌炒米饭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幼儿园师幼互动文献综述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的三维框架及其应用《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0期甄

    Iceberg201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