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0

18302209800L
首页 > 论文问答 > 书法文献的特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洛希雨

已采纳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1)篆书: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 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 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从出土的甲兽、玉片、陶片见到尚未曾刻划过的朱、墨笔迹,可以窥见当时毛笔 书写的特色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具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 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也叫籀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 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籀文秦代称之为大篆,后人也称之为 "故"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六国异体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隶书: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 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这种书体流行于"徒隶" (下层办公文的小官)之中故称为隶书到汉代这种书体开始盛于起来,成为主要 书体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 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 增强了书法造型艺术的美观,风格也趋多样化,艺术欣赏的价值大大提高 (3)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 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是因 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 现了繁荣局面,达到了高峰这种字体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关键 (4)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 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 "行草" (5)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 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 章草是隶书简易快写书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 动,上下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
252 评论

张小电1301

224 评论

泡菜汤Ojz

而且文献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前后时代的文化的延续,就像今天习惯于阅读白话文的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会感到吃力、晦涩一样。当唐朝的人去阅读汉代的文学典籍例如史记的时候同样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对前代的文章进行解释、注释等。而且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古典文献的载体大多是纸质书籍,但是作为文献的载体实则有过众多的变迁,因为纸张没发明之前,古人所采用的记录用品可谓多种多样,例如兽骨、竹简等,这些记录品各有优缺点,而且不易书写,极大的影响了当时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学的传播。古典文献而且文献的发展以及应用一直都是由文人来攥写的,文献越往后期发展则越成熟,越来越标准化,但是也就造成了后面的编纂文献的人不得不按照前人已有的格式来进行攥写,但是有的人却觉得这样过于形式单一,过于单调,反而不愿意采用相同的格式。因此就有着众多的大学者开始想办法自创一种文献编纂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在文献的编纂中就出现了众多不同的文献类型。从甲骨文到纸质文献的演变甲骨文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古典文献以及较为成熟的系统文字,迄今为止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以及其上面所刻写的文字多达四千五百个,但是真正可以被解读的甲骨文字却不到一半,由此可见甲骨文的考证之艰难。但是通过已经解读出的文字依旧可以推算出甲骨文上面主要记载的是殷商时期的统治者进行占卜的相关事宜,一大部分是卜辞,有一部分也记载了当时的一些事件,对于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有着巨大的意义。之所以称其为甲骨文主要是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之上,主要是龟的腹板以及牛羊的肩胛骨等,这是我国最早的文献载体,而且甲骨相对之后的竹简等便于保存不易腐烂,但是却不容易获得,数量有限。甲骨文十二生肖而在甲骨文之后主要是将文学刻写于金石之上的,金,主要是指当时的青铜器皿,而且上面刻写的也大多是有关祭祀的事件,但是更为详尽,内容丰富;石,则是主要指雕刻于石头上的文字,例如秦刻石鼓文、曹魏时期的"三体石经"等皆是石刻文字,但是金石文字其最大的缺点就是难以刻写尤其是青铜器皿之上的文字,极为耗费人力,而石刻文字又极易磨损,而且重量太大,难以挪动,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风吹日晒中,早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样子。青铜器皿在先秦以及汉代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书写物品乃是竹简以及帛书,但是其中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极为不便,而且价格昂贵,不易保存,哪怕其质

314 评论

复方氨酚

我国古代文bai献典籍的保存和流传,即du单本的图书、零zhi散的著述,往往容易散失亡佚,而凡是dao编纂或汇刻为一部大书的,则比较容易保存和流传下来。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献是通过汇入、编入丛书和类书等途径保存下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史书、方志、笔记、别集、杂著、诗赋。文献出现于文字产生之后,当时,记言记事有的刻在龟甲兽骨上,有的刻在铜器上,也有的刻在石头上。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书籍中主要的胚胎形式,主要有“青铜书”和石头书。在纸出现之前。在纸出现之前,文献载体主要有简策、帛书、版牍。纸出现以后,出现了写本纸书与印本纸书。写本纸书的形态主要有三种:(1)卷轴式,东汉至唐通行。(2)经折装(也称梵夹装),即把长卷正反折叠,使之成为方形的书本形式前后用硬纸保护。(3)旋风装,即把长卷折成经折装,再用纸把首末页相连,可以循环翻阅不致失散。印本纸书是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而出现的一种全新质态的书籍形式。雕版印刷术对于书籍形态的更新说来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但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发行量,更主要地是极大提高了书籍形态的质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印本纸书形态始于唐代中后期,中经宋代的普及与完善,至明清时终于达到了我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最高水准。

175 评论

zoemai0505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颜、柳、欧、都是唐代书家,唐代是楷书鼎盛时期,擅长楷书的书家很多,这三家可说是唐代楷书的代表。虽然他们风格不同,各有特点,但是他们的楷书出规入矩,法度严谨,适合初学者进行结体、笔法的基本训练。元代赵孟頫的书法追求晋唐人的笔法,结构紧密,风格秀媚,也很受人们喜爱。 欧阳询是唐初书家,以擅长楷书出名。《旧唐书》说“询初学王羲之书,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或以为楷模焉”。说明唐代时即把他的字当作范本来临习了。欧字结体以倚侧取势,即笔画安排右肩稍稍向上抬起,点划十分紧密、奇险。所谓奇险,即点划横竖斜正、长短粗细、虚实变化既巧妙又恰到好处,稍加变动就会破坏了它的完整性。笔法以方笔为主,转折顿挫,棱角鲜明,笔力劲挺。形成一种结体严密笔力森挺、高间肃穆的险劲风格。这对练习基本功是合适的。但是,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紧密险劲的结体和笔法,要在这种风格上变化也比较难。他的楷书作品以《九成宫醴泉铭》为最著名,另外《化度寺碑》、《皇甫炎碑》、《虞恭公碑》也都可以临写。 颜真卿是唐代最富有创造性的书家,他留下来有20多件楷书碑帖,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书法风格的不断探索变化的过程。颜字结体平整,正面视人,体型丰满犹如山东大汉危襟正坐,这是吸取了篆隶书正面结体的特点。笔画对称匀整,横轻竖重,方框的两竖笔写成圆弧形,犹如向外的两张弓。笔法以圆笔为主,柔中带刚,所谓绵里裹铁。转折顿挫以圆笔不露头角为主,横画一般都逆入平出,到收笔停顿时也很少露圭角。形成一种雄强伟状、气势磅礴的风格。学习颜字,一是注意结体不要写松散了;二是注意不要只求点划的丰润,要力求表达出筋健的内在笔力。他的碑帖留存较多,早期的有《多宝塔碑》,晚期的《颜卿礼碑》、《颜家庙碑》。前者自己的风格还不明显,后两碑自己风格已经成熟。另外还有《东方画賛碑》、《八关斋报德记》、《麻姑仙坛记》、《中兴颂》等。虽然各碑风格稍有不同,但总的风格是一致的。 柳公权是晚唐书法家,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出名,《旧唐书》称他书“上都西明寺金刚经碑,有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陆(柬之)之体”,又说他的书法“体式劲媚,自成一家”。可见他的书法早期受二王书派的影响,后来才自成一家。宋姜夔《续书谱》说:“颜柳结体,既异古人,用笔复溺一偏,予评二家为书法之一变”。这说明颜、柳二家结体、用笔不同于历史上二王流派,进行了变革创新。柳书比颜书稍具奇侧结构,笔画右肩向上,左紧右舒,但不明显,大体上是平衡的。结体的中宫(指笔画的中心部分)紧密,四肢舒展,上下左右的点划撇捺往外伸展,而中央即支撑字的重心平稳部分却极严紧。笔法采用方圆结合,横画逆入平出,到收笔时停顿下按,有蚕头燕尾的笔势。用笔厚重,方框二竖画受颜字影响微露弧形,除有的横画和长撇较纤劲外,其他笔画都比较匀称。 总的来讲,柳字受颜字影响,但不如颜字厚重,比颜字刚劲挺拔给人以亲劲的美感,体现出所谓“柳骨”的精神,柳书下笔有力劲健,横、竖、钩、撇、捺,都有自己一套入笔、转笔和收笔的程式。他的楷书碑帖有十余种,早年的有敦煌出土现流传到法国的《金刚经》,代表后期的作品有《玄秘塔》、《神策军碑》。这些碑帖最能体现柳书的特点,是学柳书最好的范本。其他作品拓本损泐较大,不便临习。 赵孟頫是元代的大家,历史上说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真行尤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诸书中第一。赵书初学赵构,中学王羲之、王献之,晚学李北海(邕),基本上是二王书派。结体处横式,平稳中带有左紧右舒,右肩抬起,横画下笔顺入平出结尾停顿,时带行书笔法,多用方笔,圭角明显,笔画轻重相当,一般捺笔粗重,运笔秀巧,有种清雅秀媚趣味。学赵字易得人喜爱,因为他的结体秀美,然骨力较弱。他的楷书作品较多,如《帝师胆巴碑》、《三门记》(墨迹本)、《福神观记》、《虎丘隆禅师碑》等等。

280 评论

相关问答

  • 文献研究法特点

    二者的区别是在分析的重点与分析的手段上有不同。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别是: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

    zoemai050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文献检索分类法的特点

    著者途径 许多检索系统备有著者索引、机构(机构著者或著者所在机构)索引,专利文献检索系统有专利权人索引,利用这些索引从著者、编者、译者、专利权人的姓名或机关团

    蜜桃红茶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简述文献法的特点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

    黄宝宝032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文献法基本特点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

    呼伦小贝尔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文献法的特点有哪些

    1、研究不受时空限制用文献法,可以研究那些受地域或时代限制而无法接近的对象因为运用文献法进行教育科研不受时空限制2、研究不受研究对象“反应”的干扰运用文献法进行

    罗成or房谋杜断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