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4

萱萱小宝
首页 > 论文问答 > 小学数学论文获奖证书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喵布拉基

已采纳
一个某地的教师职称积分指导意见,为了避免大家没看完手机就没电了,先说两句。我爱瞎想哈:这些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真的都有促进作用吗?按照这些标准真的能选拔出师德一流、业绩一流的教师吗?看了以后,还有人说中小学教师工作轻松吗?中小学教师评审职称如此复杂,评选院士的标准会是什么样呢?yy是不是因为标准太复杂就懒得评院士了?欢迎大家谈谈感想。(以上图片来自网络)附:专业技术职务推荐晋升积分指导意见一、学历、资历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每从事专业工作一年计2分;取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每从事专业工作一年计8分;大学专科毕业,每从事专业工作一年计6分;中专毕业,每从事专业工作一年计4分;其他学历,每从事专业工作一年计8分。取得研究生班结业证的,在现学历积分基础上加8分。说明:将档案记载专业工作年限按以上学历(学位)分段累计,不重复计分。非专业工作年限不计分。计分办法:将参加工作以来,各学历(学位)层次工作年限×相应学历年分值的积相加。学历以国民教育毕业证书或人事档案内的毕业生登记表为准。二、任职时间任职时间以实际聘任时间为准。在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期满后,每超过1 年计5分,最多不超过3分。
88 评论

张小电1301

171 评论

Dark大先生

你是吴bing yu做数学题有非常多的技巧,不论在读题还是在解题方面,都有很多技巧的。我们就来说说读题的技巧吧。 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用到的读题技巧有: 读题的时候把那条题重要的字、词和句子做上个记号。比如:从北京乘火车到上海,乘特快车需要14小时,乘普通快车需要21小时。两种火车每小时个行驶这段路的几分之几?哪种火车速度快些? 这是我们就在这题里找出重要的字、词和句子,然后做上记号,简单点就画上横线:从北京乘火车到上海,乘特快车需要14小时,乘普通快车需要21小时。两种火车每小时各行驶这段路的几分之几?哪种火车速度快些? 有了这个读题技巧,就不怕理错意,答错题了。 读题的时候,读了问题先,然后再读三遍题目。这样读多几遍题目,就可以比较容易答题了。 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用到的解题技巧有: 在解题之前,在将要写算式的地方写上单位,然后再把答写上(答案不用写上去先),比如:建筑工地制作一个水泥专用的木模,形状是这样的,长6米,宽5米,高2米,上下水不封口。大约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水泥砖的体积是多少? ① = (平方米) ② = (立方米) 答:大约要用 平方米木板,水泥砖的体积是 立方米。 如果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用上这些技巧,答题的时候就一定不会那么容易错了。 近年来,我在教改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以为在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改应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而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有目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因此,我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以发展思维为核心,培养能力为目的,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贯穿在教学全过程,渗透在导入、讲解、练习等教学环节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以《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53页,例“绿化祖国采集树种,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20千克。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集25千克。两个年 级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的教学为例,简介如下: 在“导入”中激发思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前奏。在导入新课时就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 生很快地进入思维的最佳状态。如在教学上面例1时,从学习新知识的需要出发,精当地复习旧知识,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变换复习题中的第二题应用题的条 件和问题得准备题:绿化祖国采集树种,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20千克 四年级采集75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在学生写出解答问题的主体数量关系式和列式解答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准备题中的“四年级采集75千克”这个直接条件,改为两个间接条件。即“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集25千克”变成例1,这时问:用两步计算能不能算出结果?(不能)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揭示课题: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样导入以旧引新,沟通了两步计算和三步计算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准备,激发了学习动机。 在“讲解”中启发思维 在教新知识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想问题, 规律,从而发展思维。启发思维关键是要抓住问题启以得法。如例1是一道一般的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我教学时抓住两步计算和三步计算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找出准备题与例题的相同点是:“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20千克”,这个条件相同,(2)它们所求的问题相同,解题的主体数量关系式相同。不同点是:准备题中“四年级采集75千克”是直接给出,例1中“四年级采集的千克数”没有直接给出,解题时必须先求出它。这时学生就能从新知识的比较中悟出这节课“新”在哪里?接着又指名学生讲述例题的解题思路,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4 +25 3 =80 +75 =155(千克) 这样做,学生学有法,思有路,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这时又启发学生想一想,这道例题的问题还可以怎样问?学生很快地想出了“三年级比四年级多采集树种多少千克”或“四年级比三年级少采集树种多少千克?”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得 到了发展。 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了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关键是先求出两个间接量。教师这样启发学生思维,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装保持着浓厚 的思维兴趣。 在“练习”中促进思维 知识技能的巩固要靠练习,设计灵活、精巧的练习,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采用的思路训练题,基本练题,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变题编题等练习,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等良好品质是卓有成效的。如教完例1时我设 计了促进学生思维的习题,分下面几步进行练习: 改变例题的条件和问题,把例题扩展,创设“跳”的情境。 变例如下:如果已知三年级4个班采集树种80千克,四年级3个班采集树种 75千克,要求四年级平均每班比三年级平均每班多采集多少千克? 要求与例题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使知识的沟通和延伸,使学生 掌握解题规律。 2、巩固性练习。练习与教例同类型的题目。(略) 3、找出每个算式的实际意义并用线连起来。如:用汽车运化肥,第一 天运了12车,每车装75袋,第二天运了16车,每车装85袋。 (1) 75 × 12 第二天运的袋数 (2) 85 × 16 两天共运的袋数 (3) 12 +16 第一天运的袋数 (4) 85 –75 两天共运的车数 (5) 75 ×12 + 85 ×16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的袋数 (6) 85 ×16 – 75 ×12 第二天比第一天每车多运的袋数 4、判断题的练习 5、补充问题的练习(见教案) 6、多练题(不作全班要求)(见教案) 7、课堂作业 通过以上的练习训练,既能使学生掌握解三步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及解题规律,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又能减轻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总之,发展学生思维要贯穿在教学全过程,这样既能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 ,又能提高技能,发展智力这一目的。我是杨璐一、数学技能的含义及作用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一种接近自动化的、复杂而较为完善的动作系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而形成的。数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数学任务的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它通常表现为完成某一数学任务时所必需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和活动方式的自动化。这种协调的动作和自动化的活动方式是在已有数学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如学习有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技能,就是在掌握其运算法则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的实际计算而形成的。数学技能与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技能是对动作和动作方式的概括,它反映的是动作本身和活动方式的熟练程度;知识是对经验的概括,它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能力是对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概括,它所体现的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反映出来的个体特征。三者之间的联系,可以比较清楚地从数学技能的作用中反映出来。 数学技能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学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数学技能的形成可以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 第三,数学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 第四,数学技能的形成可以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第五,数学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数学技能的分类 小学生的数学技能,按照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又叫做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也叫做智力技能)两种类型。 l.数学操作技能。操作技能是指实现数学任务活动方式的动作主要是通过外部机体运动或操作去完成的技能。它是一种由各个局部动作按照一定的程序连贯而成的外部操作活动方式。如学生在利用测量工具测量角的度数、测量物体的长度,用作图工具画几何图形等活动中所形成的技能就是这种外部操作技能。操作技能具有有别于心智技能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外显性,即操作技能是一种外显的活动方式;二是客观性,是指操作技能活动的对象是物质性的客体或肌肉;王是非简约性,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技能的每个动作都必须实施,不能省略和合并,是一种展开性的活动程序。如用圆规画圆,确定半径、确定圆心、圆规一脚绕圆心旋转一周等步骤,既不能省略也不能合并,必须详尽地展开才能完成圆圆的任务。 2.数学心智技能。数学心智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数学任务的心智活动方式。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言语进行的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成分,并且以思维为其主要活动成分。如小学生在口算、笔算、解方程和解答应用题等活动中形成的技能更多地是一些数学心智技能。数学心智技能同样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它不同于人的本能。另外,数学心智技能是一种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所谓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指活动的动作构成要素及其次序应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而不是任意的”。这些特性,反映了数学心智技能和数学操作技能的共性。数学心智技能作为一种以思维为主要活动成分的认知活动方式,它也有着区别于数学操作技能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动作对象的观念性。数学心智技能的直接对象不是具有物质形式的客体本身,而是这种客体在人们头脑里的主观映象。如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其心智活动的直接对象是“想加法算减法”或其他计算方法的观念,而非某种物质化的客体。 第二,动作实施过程的内隐性。数学心智技能的动作是借助内部言语完成的,其动作的执行是在头脑内部进行的,主体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内隐性,很难从外部直接观测到。如口算,我们能够直接了解到的是通过学生的外部语言所反映出来的计算结果,学生计算时的内部心智活动动作是无法看到的。 第三,动作结构的简缩性。数学心智技能的动作不像操作活动那样必须把每一个动作都完整地做出来,也不像外部言语那样对每一个动作都完整地说出来,它的活动过程是一种高度压缩和简化的自动化过程。因此,数学心智技能中的动作成分是可以合并、省略和简化的。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学生熟练以后计算时根本没有去意识“看大数”、“想凑数”、“分小数”、“凑十”等动作,整个计算过程被压缩成一种脱口而出的简略性过程。 三、数学技能的形成过程 1.数学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数学操作技能作为一种外显的操作活动方式,它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以下四个基本阶段。 (1)动作的定向阶段。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起始阶段,主要是学习者在头脑里建立起完成某项数学任务的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包括明确学习目标,激起学习动机,了解与数学技能有关的知识,知道技能的操作程序和动作要领以及活动的最后结果等内容。概括起来讲,这一阶段主要是了解“做什么”和“怎样做”两方面的内容。如画角,这一阶段主要是了解需画一个多少度的角(即知道做什么)和画角的步骤(即怎么做),以此给画角的操作活动作出具体的定向。动作定向的作用是在头脑里初步建立起操作的自我调节机制;通过对“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了解而明确实施数学活动的程序与步骤,从而保证在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其动作的活动方式。 (2)动作的分解阶段。这是操作技能进入实际学习的最初阶段,其作法是把某项数学技能的全套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单项动作,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依次模仿练习,从而掌握局部动作的活动方式。如用圆规按照给定的半径画圆,在这一阶段就可把整个操作程序分解成三个局部动作:①把圆规的两脚张开,按照给定的半径定好两脚间的距离;②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确定出圆心;③将有铅笔尖的一脚绕圆心旋转一周,画出圆。通过对这三个具有连续性的局部动作的依次练习,即可掌握画圆的要领。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习的方式主要是模仿,一方面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模仿;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有关操作规则的文字描述进行模仿,如根据几何作图规则对各个动作活动方式的表述进行模仿。模仿不一定都是被动的和机械的,“模仿可以是有意的和无意的;可以是再造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②模仿是数学操作技能形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3)动作的整合阶段。在这一阶段,把前面所掌握的各个局部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连贯而协调的操作程序,并固定下来。如画圆,在这一阶段就可将三个步骤综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操作系统。这时由于局部动作之间尚处在衔接阶段,所以动作还难以维持稳定性和精确性,动作系统中的某些环节在衔接时甚至还会出现停顿现象。不过,总的来讲这一阶段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逐步得到排除,操作过程中的多余动作也明显减少,已形成完整而有序的动作系统。 (4)动作的熟练阶段。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数学活动方式能适应各种变化情况,其操作表现出高度完善化的特点。动作之间相互干扰和不协调的现象完全消除,动作具有高度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并且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全套动作都能流畅地完成。如这时的画圆,不需要意志控制就能顺利地完成全套动作,并且能充分保证其正确性。上述分析表明,数学操作技能的形成要经过“定向→分解→整合→熟练”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任务:定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操作的结构系统和每一个步骤操作的要领;分解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活动的操作系列进行分解,并逐一模仿练习;整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动作之间建立联系,使活动协调一体化;熟练阶段的任务则主要是使整个操作过程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 2.数学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关于数学心智技能形成过程的研究,人们比较普遍地采用了原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研究成果。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活动是一个从外部的物质活动到内部心智活动的转化过程,既内化的过程。据此,在这里我们把小学生数学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1)活动的认知阶段。这是数学心智活动的认知准备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记住与活动任务有关的知识,明确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在头脑里形成活动本身及其结果的表象。如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技能,在这一步就是让学生回忆并记住除法商不变性质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明确计算的程序和每一步计算的具体方法,以此在头脑里形成除数是小数除法计算过程的表象。认知阶段实际上也是一种心智活动的定向阶段,通过这一阶段,学习者可以建立起进行数学心智活动的初步自我调节机制,为后面顺利进行认知活动提供内部控制条件。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头脑里确定心智技能的活动程序,并让这种程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里得到清晰的反映。 (2)示范模仿阶段。这是数学心智活动方式进入具体执行过程的开始,这一阶段学生把在头脑里已初步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不过,这种执行通常是在老师指导示范下进行的,老师的示范通常是采用语言指导和操作提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即在言语指导的同时呈现活动过程中的某些步骤。如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一方面根据运算法则指导运算步骤;另一方面在表述运算规定的同时重点示范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的部分积的对位,以此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顺利地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计算的活动方式。在这一阶段,学生活动的执行水平还比较低,通常停留在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的水平上。“所谓物质活动是指动作的客体是实际事物,所谓物质化活动是指活动不是借助于实际事物本身,而是以它的代替物如模拟的教具、学具,乃至图画、图解、言语等进行的”。③如解答复合应用题,在这一步学生通常就是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的智力活动的。 (3)有意识的言语阶段。这一阶段的智力活动离开了活动的物质和物质化的客体而逐步转向头脑内部,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语指导而进行智力活动,通常表现为一边操作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在这一步学生往往是一边计算,口中一边念:相同数位对位,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很明显,这时的计算过程是伴随着对法则运算规定的复述进行的。在这一阶段,学生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还会逐步向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过渡,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在本阶段的后期学生往往是通过默想法则规定的运算步骤进行计算的。这一活动水平的出现,标志着学生的活动已开始向智力活动水平转化。 (4)无意识的内部言语阶段。这是数学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后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智力活动过程有了高度的压缩和简化,整个活动过程达到了完全自动化的水平,无需去注意活动的操作规则就能比较流畅地完成其操作程序。如用简便方法计算45+99×99+54,在这一阶段学生无需去回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运算定律,就能直接先合并45和54两个加数,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原式=(45+54)+99×99=99×(1+99)=99×100=9900,整个计算过程完全是一种流畅的自动化演算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活动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内部言语进行思考的,并且总是用非常简缩的形式进行思考的,活动的中间过程往往简约得连自己也察觉不到了,整个活动过程基本上是一种自动化的过程。 四、数学技能的学习方法 1.数学操作技能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操作技能的基本方法是模仿练习法和程序练习法。前者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老师的示范动作或教材中的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以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在头脑里形成操作过程的动作表象的一种学习方法。用工具度量角的大小、测量物体的长短、几何图形的作图、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图形转化等技能一般都可以通过模仿练习法去掌握。如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操作技能就可模仿(人教版)教材插图(如图所示)的操作过程去练习和掌握。小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所以老师的示范对小学生数学动作技能的形成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运用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整体示范与分步示范相结合等措施,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掌握操作要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所谓程序练习法,就是运用程序教学的原理将所要学习的数学动作技能按活动程序分解成若干局部的动作先逐一练习,最后将这些局部的动作综合成整体形成程序化的活动过程。如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用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画长方形等技能的学习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学习数学动作技能,分解动作时注意突出重点,重点解决那些难以掌握的局部动作,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数学心智技能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心智技能主要是通过范例学习法和尝试学习法去获得的。范例学习法是指学习时按照课本提供的范例,将数学技能的思维操作程序一步一步地展现出来,然后根据这种程序逐步掌握技能的心智活动方式。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课本几乎都提供了计算的范例,学习时只需要根据范例有序地进行计算即可掌握计算方法。如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课本安排了如下范例,学习时只需要明确范例所反映的计算程序和方法,并按照这种程序和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的技能。尝试学习法是指在学习中主要由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并在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进而获得数学技能。这是一种探究式的发现学习法,总结运算规律和性质并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解答复合应用题、求某些比较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或体积等技能都可以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去掌握。这种方法较多地运用于题目本身具有较强探究性的变式问题解决的学习,如用简便方法计算1001÷5,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除法商不变性质,练习时就可通过将除数和被除数部乘以8使除数变成100的途径去实现计算的简便。尝试学习法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耗时太多,学习时最好是将它和范例学习法结合起来,两种学习方法互为补充,这样数学技能的学习就会更加富有成效。 回答者:xzk7980 - 童生 一级 2-9 20:07一、数学技能的含义及作用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一种接近自动化的、复杂而较为完善的动作系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而形成的。数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数学任务的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它通常表现为完成某一数学任务时所必需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和活动方式的自动化。这种协调的动作和自动化的活动方式是在已有数学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如学习有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技能,就是在掌握其运算法则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的实际计算而形成的。数学技能与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技能是对动作和动作方式的概括,它反映的是动作本身和活动方式的熟练程度;知识是对经验的概括,它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能力是对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概括,它所体现的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反映出来的个体特征。三者之间的联系,可以比较清楚地从数学技能的作用中反映出来。 数学技能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学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数学技能的形成可以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 第三,数学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 第四,数学技能的形成可以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第五,数学技能的形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数学技能的分类 小学生的数学技能,按照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又叫做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也叫做智力技能)两种类型。 l.数学操作技能。操作技能是指实现数学任务活动方式的动作主要是通过外部机体运动或操作去完成的技能。它是一种由各个局部动作按照一定的程序连贯而成的外部操作活动方式。如学生在利用测量工具测量角的度数、测量物体的长度,用作图工具画几何图形等活动中所形成的技能就是这种外部操作技能。操作技能具有有别于心智技能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外显性,即操作技能是一种外显的活动方式;二是客观性,是指操作技能活动的对象是物质性的客体或肌肉;王是非简约性,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技能的每个动作都必须实施,不能省略和合并,是一种展开性的活动程序。如用圆规画圆,确定半径、确定圆心、圆规一脚绕圆心旋转一周等步骤,既不能省略也不能合并,必须详尽地展开才能完成圆圆的任务。 2.数学心智技能。数学心智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数学任务的心智活动方式。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言语进行的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成分,并且以思维为其主要活动成分。如小学生在口算、笔算、解方程和解答应用题等活动中形成的技能更多地是一些数学心智技能。数学心智技能同样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它不同于人的本能。另外,数学心智技能是一种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所谓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指活动的动作构成要素及其次序应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而不是任意的”。这些特性,反映了数学心智技能和数学操作技能的共性。数学心智技能作为一种以思维为主要活动成分的认知活动方式,它也有着区别于数学操作技能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动作对象的观念性。数学心智技能的直接对象不是具有物质形式的客体本身,而是这种客体在人们头脑里的主观映象。如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其心智活动的直接对象是“想加法算减法”或其他计算方法的观念,而非某种物质化的客体。 第二,动作实施过程的内隐性。数学心智技能的动作是借助内部言语完成的,其动作的执行是在头脑内部进行的,主体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内隐性,很难从外部直接观测到。如口算,我们能够直接了解到的是通过学生的外部语言所反映出来的计算结果,学生计算时的内部心智活动动作是无法看到的。 第三,动作结构的简缩性。数学心智技能的动作不像操作活动那样必须把每一个动作都完整地做出来,也不像外部言语那样对每一个动作都完整地说出来,它的活动过程是一种高度压缩和简化的自动化过程。因此,数学心智技能中的动作成分是可以合并、省略和简化的。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学生熟练以后计算时根本没有去意识“看大数”、“想凑数”、“分小数”、“凑十”等动作,整个计算过程被压缩成一种脱口而出的简略性过程。 三、数学技能的形成过程 1.数学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数学操作技能作为一种外显的操作活动方式,它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以下四个基本阶段。 (1)动作的定向阶段。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起始阶段,主要是学习者在头脑里建立起完成某项数学任务的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包括明确学习目标,激起学习动机,了解与数学技能有关的知识,知道技能的操作程序和动作要领以及活动的最后结果等内容。概括起来讲,这一阶段主要是了解“做什么”和“怎样做”两方面的内容。

298 评论

dp72893325

各类和省级优质课论文课件获奖证书集锦 中国教育学会以及中学语文(数学、历史、化学)、小学教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课件、优质课、指导奖等获奖证书; (1)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论文、课件、优质课、课题、案例评奖活动证书。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和中国教育科学管理学会联合举办的“教师发展”优质课证书。 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设计、论文(课件)等获奖证书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优质课、课件等获奖证书­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优质课、课件、论文等获奖证书。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论文、教学设计等获奖证书。 (2)中央教科所论文、课件、优质课等获奖证书和教研课题结题证书; 中央教科所案例获奖证书(­优质课、课件,课题、论文等证书)。中央教科所优质课(课件、论文、案例、教研课题)证书 (3)中国教育管理科学学会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师发展”优质课证书。 (4)山东省教科所评审的“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研究”三项优质课获奖证书。 山东省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获奖证书(新课程开发与利用、计算机教学应用优质课证书) (5)山东省教研室优质课、论文、课件、案例、指导奖获奖证书。

141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数学论文获奖范文

    例子:《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

    吃货爱漫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小学生数学报获奖证书在哪里

    小学生数学报每日答题全对有奖状吗年暑假我们公兴中心小学的葛乃娟老师组织了六(3)班的部分同学参加了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举办的第十二届“小数报杯

    花香盈路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小学数学报获奖证书如何保存

    首先是用相机翻拍几张,存放在电脑里以备平时查看;其次是原件存放,两个选择,一个是存放在密闭容器内避光保存,再者就是封塑,也就是到照相馆或冲印店、图片社等部门用机

    鼠weakorz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题目

    恐怕

    打豆打豆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小学生数学论文获奖

    贴近实际,内容新颖,体现课改就容易得奖

    叫我姐姐SAM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