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8

喝汽水的小蜗牛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上海纺织科技投稿费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多多121015

已采纳
当前,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可以说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低于3000立方米/人的平衡线,属于轻度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人口众多和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加剧了缺水问题;严重的水污染又使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水污染防治是水资源保护的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国家统计的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八五”末期削减了15%左右,部分地区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是,总体形势仍相当严重,我国污水的排放量已从80年代的310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620亿吨,占全国年用水总量的10%以上,自净能力已是杯水车薪;受污染河段已超过总河长的1/3;水生态系统蜕变严重。这不仅见于统计数字,甚至于每个居民都能接触感觉到。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有限的水资源被污染,使得供需平衡雪上加霜;我国南方严重的水污染已经使相当多的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使守着滚滚长江的太湖流域缺水喝;我国西部大开发,随着资金的投入,工矿业的发展,水污染加剧已见端倪,如此下去,将使那里十分缺乏的水资源难以为继;西南地区水资源量较为丰沛,但日益加剧的水污染已成隐患。因此,在21世纪对我国的水污染防治,需要高度的重视、创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 节水是从量上保护水资源,防治污染是从质上保护水资源,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节水本身就减少了污染总量;污染的防治则实际上减少了不可利用的水量,等于节水。水利部门应该狠抓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与生产、环保等部门一起切实保护短缺的水资源,以水资源量和质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可持续发展。 一、人类对水污染认识的四个阶段 实际上人类对水污染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一)漠视阶段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于把废物倾泄于河流,同时又从其中汲水饮用,河流既是“自来水管”,又是“下水道”,是一件自相矛盾的事情。但是,这种做法也有科学依据-利用了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由于当时污染总量很小,在水体对污染的承载能力之内,水污染并未对人类的发展构成威胁,这个矛盾还不突出。这就是人类对水污染认识的第一阶段-漠视阶段。 (二)重视阶段 20世纪50年代,由于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的发展,污染总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了水体对污染的承载能力。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气味四溢,鱼迹不见。西方发达国家认识到并开始着手水污染的防治,投入了不小的力量,但是,当时认为只要发展生产就必然有大量污染。这是人类对水污染认识的第二阶段-重视阶段。 (三)认真治理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污染防治已成为世界上几乎人人皆知的一件大事。除了更高度的重视,更大的投入,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以外,还提出了水污染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清洁生产等新思想。开始提出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开始重视水污染的预防,但仍然认为工业生产和污染是孪生兄弟,仍没有以水体对污染的承载能力为发展生产的标准。这是人类对水污染认识的第三阶段-认真治理阶段,也是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 (四)节水防污、生态生产阶段 新世纪已经到来,严重的水污染迫使我们创新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引导我们创新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我们创新思考,人类对水污染的认识将进入节水防污、生态生产,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二、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机理 (一)水污染产生的原因 回顾半个多世纪对水污染的斗争,全世界,尤其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几千亿的产值,治污就需要逾千亿的投入,而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还难以遏制!我们需不需要有些新思想呢?污染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指导工业化的西方经济学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化的新发展。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起,西方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代代最大限度地开发,后代不就所剩无几了吗?如何符合代际均衡的原则,怎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多创造社会财富是没错的,但是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害物,我们能够允许财富和害物的创造并行发展吗?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什么是利润呢?从经济学上来讲,利润是产出减去投入的净所得,治污的投入也是投入。如果治污的投入不被考虑在内,高利润、高污染的产业导向就会使污染愈演愈烈,人们的真正受益就越来越小。 污染实际上是把有用的资源以错误的数量,在错误的时间,放到了错误的地点。目前水污染的重要指标是富营养化,实际上有机营养物就是食物,正是人类至今还缺乏的东西;目前水污染的另一重要指标是重金属,实际上这些重金属正是珍贵的工业原料。因此20世纪提出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主要出于照顾人们对传统经济的认识;从21世纪的知识经济理论来看,仅从经济效益-利润来看,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水污染也是减少利润的。过去的情况,只不过是由于认识片面,政策不同,改变了利润的分配罢了。在新世纪人类开始了对水污染认识的第四阶段-清洁生产、资源循环阶段,就是从大系统看问题,工业生产和污染不一定是孪生兄弟,可能优生,即只有生态型生产这个独生子。 (二)排污就是用水 过去人们只认为从水体中取水,改变了水资源的量是用水,水体在量上有承载能力问题;而向水体排污,改变了水资源的质则不是用水,水资源在质上不存在承载能力问题,这种思想是不科学的,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类不管从量上还是质上改变水资源,都是对水资源的利用,鉴于水资源已是短缺资源,量和质都要合理利用,科学配置,都要受到限制。排污实际上是挤占了环境用水,所谓“环境用水”就是必要保持一定量的净水-即维持水体的自净能力。而“生态用水”则是维持植被、动物群落和地下水等整个生态系统要素的用水。 因此,首先我们要修改1993年发布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把它改为《用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因为有取水性用水,还有非取水性用水,如长江旅游业,太湖的网箱养鱼,都已经成了破坏水资源的重要原因,必须加以限制。 其次我们要与环保总局一起修改1982年制定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限制排污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要从保护水资源的需要出发,因此向水体排污一定要根据水体的纳污总量制定标准,一定要根据水功能区的划分设置排污口。 (三)发展是治污的根本 在朱总理出席开幕式的,在美国国务院召开的中美第二届环境与发展论坛的首席发言中,我提到两个观点,一是工业革命带来了今天的物质文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但是,也带来了污染生存环境和破坏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积累了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经济是本着天人合一的维护生态系统的指导思想发展的,虽然保护了地球上部分的生态系统,但是生产力低下,随着人口的增加,日益贫穷。今天我们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不要指责发展中国家污染严重、环境恶化,应该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帮助发展中国家治理污染,更不要只为商业利益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企业;而发展中国家也不要过多指责发达国家污染的历史积累和今天仍占主要地位的份额,而是认识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破坏的严重性,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尽最大努力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双方应该携手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另一个观点是发达国家今天能比较深刻地认识环境与生态问题,正是因为汲取了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否则连今天的环境与生态科学知识也没有,因此,既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寻求非理性的发展,也不能以环境问题来限制发展,因为不发展就不可能深刻认识这个问题,也没有经济力量和先进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发达国家也不要以为今天你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认识就很科学、很全面了。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平衡态的超复杂巨系统,至今计算机无解。例如对华盛顿特区这个生态系统,在座的诸位谁能说出,有多大的水资源量就是一个好的水生态平衡。当时,美国总统科技事务办公室主任莱恩未表异议,不少美国部长和其他官员连连点头。所以人类对某些经济建设如大坝建设、调水等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不很清楚,还要随着发展进一步研究认识,不能随便指责他人。当然,实践已经证明对生态系统产生大扰动的,肯定会对其有破坏作用的建设不能搞,如调水不宜超过河流流量的20%,企业超量排污必须制止等。此后的美方发言,再没有指责中国的环境问题,会后美国海洋和气象局局长找到我说:“您讲得精彩。”朱丽兰部长事后说:“吴季松司长的发言对后来的会议做了导向。” (四)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在上述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就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逐步建立治污的新机制。 1、不要“先污染,后治理”,应通过清洁生产把污染挡在上游 清洁生产的思想在上个世纪后半叶逐渐转变,上个世纪主要从工艺上考虑清洁生产。在新世纪,清洁生产的新概念是:从原料选择到产品设计,从产品设计到工艺设计,从产品销售到产品维修,从产品使用到产品废弃,在设计、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中,都要考虑到选择适宜原材料,尽量节约原材料,减少废弃物,不能增加污染,不断促进废弃物的利用和资源循环。也就是说“防治污染是生产链条中的组成部分”,缺了这一环节等于没有完成生产,或者生产了废品。这一指导思想改变了传统工业“拼命生产,拼命浪费”的指导思想,把污染挡在生产的上游。应该从大学教育和工程师、技术员的再教育做起,宣传清洁生产的新思想,再加上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和传统的污染生产一样,清洁生产同样是可以实现的,真正实现清洁生产只会带动新的经济发展,而不是相反。以我自己在几种仪表设计和生产中的实践,几乎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都大有改进的余地,以至最终实现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降低成本,还能促进产品销售。 2、集中治污,提高治理水平,实现污染物资源化 “谁污染,谁治理”在污染治理的初期起到了警示、制约和初步治理的作用,但在法理和实践上存在一些问题。从法理上看既然一个法人有能力治污,他本来就不该制造污染,如果后果严重触犯了《水污染防治法》,触犯法律的主体不能是纠正其后果的主体。从实践上来看,越是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的企业,其污染就越严重;就越没有能力真正治理污染,有些所谓的“治污”实际上是应付检查,时关时开,偷排漏排,污染转移。污染物不入河道,排往他处,仍会通过土壤渗入地下,再汇回江河。这就是为什么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大,而水体状况改善很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万元(3000美元)的地区,如按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发展,污染会日益严重,西方传统工业的发展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5000美元(现值)的阶段,由于技术水平,投资强度和投资周期所限,正是大上污染企业的阶段。对于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产业预测证明了这一点:入世7年后纺织业增加就业5万人,商业(主要是旅游业)增加5万人,食品加工增加6万人,皮革制品增加9万人,这些都是高污染,大耗水的产业。长江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使白色塑料餐盒满江遍布,珠江三角洲上述产业的引进,已经使东深供水工程无法给香港增加供水,如果不导向投资,防治污染,太湖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目前上海、苏州、无锡等地都因为严重的水污染不得不另找城市水源地。随着经济发展(目前人均GDP为1000-3000美元),如果不高度重视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按老路子增长则污染将进一步加剧,最后到那里去找水?必须按流域保护水资源,加强流域治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把污染挡在地域和生产的上游;必须集中治污,不能让污染转移;必须在清洁生产的同时,不断促进技术进步,提倡高技术、高成效的集中治污,必须化学和生物治污,不能搞简单的物理转移。 3、科学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尽管实现了清洁生产、甚至生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也还是会有废物排放,因此,要科学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才能促进资源永续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例如40-80倍的水量可以把绝大部分污染物稀释到无害程度。简单推算,长江可以稀释约200亿吨达标排放的污水,这个能力就是纳污总量,与科学设置的排污口结合就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复能力。 4、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大治污投入 水污染防治在充分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同时,还必须有效掌握和运用市场规律。上个世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治污投入主要是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到上个世纪末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私人资本对供水和治污的投入大大增加。我国是一个水污染十分严重的大国,又是一个不富裕的国家,调动各方面的投入,包括以各种形式引入外资,加大治污力度更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以清洁生产为指导思想,真正认识到治污是生产链条的组成部分,就该认为比电镀使产品美观更为重要。如果承认污水处理也是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话,那么污水处理的产业化,直至实行生态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就势在必行。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大力提倡国际标准的ISO-14000生态产品认证,提高到同质量信得过产品一样的高度。如果本厂污水处理达不到高标准,向污水处理厂付费治污,同样可以达到认证,就象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把多道中间工序分散到小公司一样,由污水处理厂给ISO-14000认证厂家完成污水处理这道工序,使得污水处理厂成为有源之水。 (2)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划中就统筹考虑其市场前景和运行机制,就象丰田汽车公司的配件公司一样,能够自持运行。 (3)政府宏观调控水价中的污水处理费用部分,使人们认识到象衣食住行中的食品是生活消费,田间清理为来年耕种要计入成本一样,使用过的水再处理也要计入成本。当污水处理厂运行困难的时候,要实行污水处理费的保护价,使之能保本微利。
211 评论

张小电1301

209 评论

wo洒脱小姐

初中毕业后如果成绩不太理想,觉得高中的升学压力太大,可以考虑就读相对较好的技工学校去学习一技之长,有些技工学校也有继续升学的机会。总结了一下几个比较适合女生学习的专业类型,希望能帮到正在选择专业的:(一)学前教育专业很多女生都比较喜欢小孩子,且女生一般都比较细心,对小孩子也比较有耐心。教育行业的假期相对来说比较宽裕,工作环境也比较单纯,就业机会也很多。(二)服务类专业现代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几乎各行各业都跟服务有关联,服务型人才社会上永远都需要,比如酒店管理、行政管理、客服、航空、高铁等专业都跟服务有关,选择机会大,就业前景好。(三)护理专业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的转变,保健医师、家庭护士将成为一个热门的职业。且待遇佳,机会多。女生学护理专业是加入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行业。这几个是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女生的专业,就业前景也比较好。初中毕业后如果想要学习一技之长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下面是几所专业发展得比较好的技工学校,师资力量和校园环境也相对较好,如果想要报考技工学校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97 评论

穿G2000的恶魔

浙江省或者上海有哪些核心期刊的编辑社? 2全国有哪些关于纺织服装类的核心期刊? 3如果要发表核心期刊的手续是怎么样的? 4有什么核心期刊比较权威? 5我在网络上查询到了《商业时代》《当代经济》在口碑上是比较好的,但是《当代经济》却没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记录内,是不是这样他就不是核心期刊了? 6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话一般费用是怎么计算的? 7一般发表到出版的周期是多长?

12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上海纺织科技投稿费

    当前,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可以说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低于3000立方米/人的平衡线,属于轻

    喝汽水的小蜗牛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上海纺织科技投稿

    纺织导报一般1月没消息就可以自行处理了

    BeiJing我的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上海纺织科技投稿要求

    800元一篇

    jiuxing201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上海纺织科技投稿多久回音

    纺织学报、上海纺织科技、纺织导报、针织工业、以及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各有纺织服装专业院校学报。

    土豆0207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上海纺织科技期刊

    三十多年来,《上海纺织科技》一直遵循面向经济发展、加强科技交流、传播新兴技术、促进行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传播、普及、推广纺织学科的前沿技术,报道业界的最新动态

    蓝精灵粑粑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