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百利
一、我国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科技发展已经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概括地说,主要有三点。 第一,我国科技投入产出总量开始进入高位、高速增长期。进入新世纪,科技发展加快,特别是确立自主创新战略以来,科技投入产出总量呈现高位、高速增长态势。近两年,我国科技投入产出总量除美国、日本外,已经与一些发达国家相当,有的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2006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8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研发人员150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22万人,均居世界第二位。按当年汇率计算,2006年我国研发投入(3003亿元)次于美、日、德、法、英居世界第六位,2007年,达到3664亿元。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4万件,授予专利权1万件,都处于世界前几位。2007年,我国的SCI、EI和ISTP论文总数达到8万篇,保持世界第二。我国科技发展的总量大,速度也快,近年来主要投入产出指标增幅都大大超过GDP增幅,也大大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增长率。近5年中,我国研发投入的年均增速在20%以上;2007年专利申请量增长20%以上,专利授权量增长30%以上。
聪明的达人安
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认识 最近各大新闻媒体一会儿报道中国高铁中标某某国项目、清华大学工科世界排名第一、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会儿报道美国发现有淡水的行星、谷歌开发带有显示器的科幻眼镜、微软发布win10席卷全球操作系统等。因此“中国科技实力怎么样?”成为了大家纷纷议论的热点话题,有人认为中国科技实力远远落后欧美日,有人认为中国已经和欧美国家达到了同一个层次。袁岚峰提出:中国科技实力正加速度逼近美国。首先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然后我提出我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认识:1、中国的科技实力正在全面提高;2、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3、中国科研也还有很多地方不足。 从最近的新闻看出,无论是物理、化学、文学等基础学科,还是工程、计算机方面的应用学科,中国不断出现新的突破。以前中国科研人员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屈指可数,而现在中国不少大学都能时不时发表一篇文章在《自然》、《科学》上面了。中国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相对20世纪都有明显的提高,在最近几年莫言、屠呦呦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奖,军事上又先后研发了歼—20、建造了“辽宁舰”。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的科技实力都在全面的提高。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突破新的关键技术,一些人认为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又拉开了,其实不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在关键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其次普通大众的视野总是把中国与多个国家同时比较,这样是不公平的。我们可以做个比较:例如汽车工业,像宝马、凯迪拉克、日产等欧美日汽车品牌都领先于中国,且他们都在研发新的产品,但是中国从毫无国际市场到现在搏有了一席之地,像BYD在无人驾驶汽车和电池技术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科技实力正在增强,与欧美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的地方。欧美国家的科技实力的确很强,在许多领域也领先于中国,这与教育、科学体制和科研经费投入都密切相关。中国教育处于发展阶段,难免会走弯路,教育的投入需要加大;中国对科研人员的评判标准单一,论文数量强调太重;科研经费相对于欧美国家也有一定的差距,中国科研经费的投入占GDP98%,而美国占到了79%,德国占到了92%,日本更是占到了39%。 总之,在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认识,我们不要过于高估,也不要太偏于消极,我们应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中国科技实力的发展,看到中国蓬勃发展的兆头,也看到不足的地方。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全身心投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当中,有朝一日为中国科技实力的发展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1、有以下:(1)特种隐身技术和超材料技术。(2)航空航天技术。(3)弹道导弹打航母。(4)量子通信技术。(5)高超音速武器、反卫星武器、中段反导拦截技术。(6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从整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我国的CPU的发展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发展的还是很迅猛的,质量也是非常不错的。
中国至今未能攻克的尖端技术,美日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却刚入门!
从我国尚未掌握的7大核心技术,看出中国与日本科技上的差别!
优质论文问答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