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2

小琪1128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医诊断学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哇哇叮咕

已采纳
作者:何建成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教材的编写,是按照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部的要求,为高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精品课程的建设,组织编写出版的教材。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联系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有鉴于此,本教材不仅突出“三基”内容,知识点明确,能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点,而且强调中医辨证的思维训练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不仅注重继承,强化经典,而且重视发扬,强调拓宽学生视野,在“三基”内容的基础上,反映学术进展,使学生能够站在学科前沿,灵活掌握并运用本学科先进知识。  本教材在借鉴历版《中医诊断学》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为绪论,上、中、下三篇10章及附篇。绪论扼要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内容、原理、原则、发展简史及学习方法;上篇为四诊篇,共分4章,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中篇为辨证篇,共分4章,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六淫、疫疠辨证、情志内伤辨证、劳伤、食积、虫积、外伤、药邪辨证)、病性辨证(气血辨证、津液辨证)、病位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下篇为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篇,共分两章,介绍了病情资料的收集、属性分类与综合整理方法,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思路、内容与要求,以及病历书写与要求。以上每章之后又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小结是对该章内容和重点进行的概括,复习思考题则是根据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一些学习与思考的题目,有助于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学习。附篇为现代研究与特殊诊法篇,共分3章,介绍了运用现代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手段,从宏观与微观以及不同角度方面,介绍中医四诊客观化、辨证规范化方面研究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思路和所取得的成果;选择介绍了耳诊、甲诊和第二掌骨侧诊等特殊诊法的原理、临床意义。另附录有医籍选录、舌象彩色图谱和主要参考文献。可供参考。本教材的绪论、心病辨证由何建成编写,全身望诊由赵莺编写,局部望诊由严惠芳编写,望排出物由陈宏志编写,舌诊由许家佗编写,闻诊由杨朝阳编写,问诊由魏红编写,脉诊由邹小娟编写,按诊由庄燕鸿编写,八纲辨证由郑小伟、宋红编写,病因辨证由陈锐编写,病性辨证由胡志希编写,肺与脾病辨证由方朝义编写,肝与肾病辨证由贾育新编写,脏腑兼病辨证与特殊诊法由徐征编写,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与经络辨证由刘燕平编写,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由邢淑丽编写,现代研究思路、方法与进展由陈家旭、许家佗、赵歆编写。最后,由主审吴承玉,主编何建成,副主编陈家旭、郑小伟、方朝义对全书进行审定,完成定稿。本教材望诊部分的插图由严惠芳提供,舌诊彩图由许家佗提供。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S30302)的资助,也得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科学在不断发展,中医诊断学无论理论抑或临床均在不断完善与发展。本教材的编写,虽经编者多次修改、审定,几易其稿,但限于水平及时间,如有疏漏纰缪之处,望请各位专家及读者不吝指正。  本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学生,尤其七年制学生及研究生、进修生等使用。《中医诊断学》编委会  2012年3月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五、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上篇四诊  第1章望诊第1节全身望诊一、望神二、望色三、望形四、望态第2节局部望诊一、望头面二、望五官三、望颈项四、望胸胁五、望腹部六、望腰背部七、望四肢八、望二阴九、望皮肤第3节舌诊一、舌的组织结构与舌象的形成二、舌诊原理三、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四、正常舌象及其生理变异五、舌诊的主要内容六、舌象分析要点七、舌诊的临床意义八、危重舌象诊法  第4节望排出物一、望痰涎涕唾二、望呕吐物三、望二便第5节望小儿食指络脉一、食指络脉的三关定位二、食指络脉的观察方法三、正常小儿食指络脉四、病理小儿食指络脉第2章闻诊第1节听声音  一、正常声音二、病变声音第2节嗅气味一、病体、排出物气味二、病室气味第3章问诊第1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一、问诊的意义二、问诊的方法三、问诊的注意事项第2节问诊的内容一、一般情况二、主诉三、现病史四、既往史五、个人生活史六、家族史Ⅳ第3节问现在症状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问头身胸腹不适五、问饮食口味六、问睡眠七、问二便八、问情志九、问经带十、问男子十一、问小儿第4章切诊第1节脉诊一、脉象形成的原理二、脉诊的部位三、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四、脉象要素五、平脉六、常见脉象七、相兼脉八、真脏脉九、诊妇人脉与小儿脉十、脉症顺逆与从舍十一、脉诊的临床意义第2节按诊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二、按诊的内容中篇辨证第5章八纲辨证第1节概念与源流一、八纲辨证概念二、八纲辨证源流第2节八纲基本证候一、表里辨证二、寒热辨证三、虚实辨证四、阴阳辨证第3节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一、证候相兼二、证候错杂三、证候真假四、证候转化第4节八纲辨证的意义第6章病因辨证第1节六淫、疫疠辨证一、风淫证二、寒淫证三、暑淫证四、湿淫证五、燥淫证六、火淫证七、疫疠第2节情志内伤辨证一、喜伤证二、怒伤证三、思伤证四、忧伤证五、悲伤证六、恐伤证七、惊伤证第3节劳伤、食积、虫积、外伤、  药邪辨证一、过劳所伤二、过逸所伤三、食积四、虫积五、外伤六、药邪伤Ⅴ  第7章病性辨证第1节气病辨证一、气虚类证二、气滞类证第2节血病辨证一、血虚类证二、血瘀证三、血热证四、血寒证第3节津液病辨证一、津液亏虚证二、痰证三、饮证四、水停证  第4节阴阳虚损病辨证一、阴虚证二、阳虚证三、亡阴证四、亡阳证第5节气血津液阴阳兼病辨证一、气血两虚证二、气滞血瘀证三、气虚血瘀证四、气不摄血证五、气随血脱证六、气随津脱证七、痰瘀互结证八、气阴两虚证九、津血亏虚证十、阴阳两虚证第8章病位辨证第1节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病辨证二、肺与大肠病辨证三、脾与胃病辨证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第2节六经辨证一、辨六经病证二、六经病证的传变第3节卫气营血辨证一、辨卫气营血病证二、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第4节三焦辨证一、辨三焦病证二、三焦病证的传变第5节经络辨证一、辨十二经脉病证二、辨奇经八脉病证下篇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第9章诊断综合运用第1节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一、病情资料的收集二、病情资料的属性分类与综合  整理第2节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内容  与要求一、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二、辨证方法与思路三、辨证的基本内容四、证名的具体要求第10章病历书写与要求第1节病历沿革与意义一、病历沿革二、病历的意义第2节病历的内容和要求一、基本要求二、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三、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第3节中医病历书写格式一、入院记录二、病程记录三、抢救记录四、病历示例  附篇现代研究与特殊诊法  第11章四诊现代研究思路与  方法  第1节望诊一、色诊现代研究二、舌诊现代研究第2节闻诊一、声诊现代研究二、嗅诊现代研究第3节问诊一、症状名称的规范二、症状量化的规范三、中医症状评定量表研制四、计算机中医问诊系统研究第4节脉诊一、脉象形成的生理学机制二、脉诊客观化的实验研究三、脉诊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第12章证候现代研究思路与  方法  第1节证候文献和证候规范化  研究一、证候文献研究二、证候规范化研究第2节证候计量诊断和证候动物模型  研究一、中医证候计量诊断二、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第3节常见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一、心病常见证候研究二、肝病常见证候研究三、脾病常见证候研究四、肺病常见证候研究五、肾病常见证候研究六、中医寒热证候研究七、气血津液病常见证候研究  第13章特殊诊法选介第1节耳诊一、诊断原理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四、临床应用第2节甲诊一、诊断原理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四、临床应用第3节第二掌骨侧诊一、诊断原理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四、临床应用附录医籍选录参考文献
191 评论

张小电1301

31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医诊断论文范文2000字

    您好,建议您去百度文库搜索一下。

    dreamy859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医学影像诊断学论文怎么写

    您是需要晋升职称用的吗?

    飞天之梦想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实验诊断学投稿

    个人觉的发国家级期刊好一些,高级职称不要求发核心的话,发国家级期刊,中国卫生产业,中外医疗,中国医药指南,都不错

    爱上家装饰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医学影像诊断学论文

    可以去一些医学网站看看,推荐创新医学网,是做医学论文发表的网站,上面有很多按科室分类的医学文献。

    菩缇紫maripos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医诊断学论文3000字

    是你要吧!哥们要诚实

    may123456789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