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4

小悟空harrywang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专利纠纷案件规定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兜兜兜尔

已采纳
一、将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侵权行为地包括:被诉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实施地。上述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二、将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对申请日在2009年10月1日前(不含该日)的实用新型专利提起侵犯专利权诉讼,原告可以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检索报告;对申请日在2009年10月1日以后的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提起侵犯专利权诉讼,原告可以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根据案件审理需要,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原告提交检索报告或者专利权评价报告。原告无正当理由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诉讼或者判令原告承担可能的不利后果。”三、将第九条第一项修改为:“(一)原告出具的检索报告或者专利权评价报告未发现导致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的事由的;”四、将第十七条修改为:“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所称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是指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为准,也包括与该技术特征相等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  “等同特征,是指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五、将第十八条修改为:“侵犯专利权行为发生在2001年7月1日以前的,适用修改前专利法的规定确定民事责任;发生在2001年7月1日以后的,适用修改后专利法的规定确定民事责任。”六、将第十九条修改为:“假冒他人专利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确定其民事责任。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未给予行政处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给予民事制裁,适用民事罚款数额可以参照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确定。”七、删除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款改为第一款并修改为:“专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  第三款改为第二款,修改为:“专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八、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专利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依照专利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赔偿数额。”九、将第二十二条修改为:“权利人主张其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合理开支的,人民法院可以在专利法第六十五条确定的赔偿数额之外另行计算。”十、将第二十四条修改为:“专利法第十一条、第六十九条所称的许诺销售,是指以做广告、在商店橱窗中陈列或者在展销会上展出等方式作出销售商品的意思表示。”  根据本决定,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275 评论

张小电1301

257 评论

麻球小子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依法调处本市专利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第二条 上海市专利管理局(以下简称市专利局)是本市专利管理机关,依法对专利纠纷进行调处。第三条 市专利局处理专利纠纷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第二章 受理第四条 市专利局受理调处纠纷的范围:  (一)关于专利侵权的纠纷案件;  (二)专利权授予后,关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公告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创造的费用纠纷案件;  (三)关于专利申请权的争议;  (四)其他应当由市专利局调处的专利争议和纠纷案件。第五条 专利纠纷请求调处时效:  (一)本办法第四条第(一)项纠纷请求调处的期限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知或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算;  (二)本办法第四条其他各项请求调处的期限为一年,自当事人得知或应当得知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三)超过请求调处时效,但有正当理由的,可向市专利局提供有关证据,申请延长请求调处时效,并由市专利局决定是否准许。第六条 向市专利局提出调处请求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请求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  (二)有明确的被请求人、具体的调处请求和有关证据;  (三)属于本办法第四条第(一)项规定的纠纷,其侵权行为发生在本市行政区域内;  (四)属于本办法第四条其他各项规定的争议和纠纷,被请求人系在本市范围内的单位或在本市范围内单位工作的人员;  (五)未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七条 向市专利局提出调处请求的,应递交请求书正本一份,并按被请求人人数提交请求书副本。请求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请求人名称(或姓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二)被请求人名称(或姓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三)请求调处的具体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  在提交申请书时还须提供与本案有关的证据以及请求人持有或所有的专利权证明。第八条 市专利局收到请求书后,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十日内立案;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十日内通知请求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第九条 案件受理后,市专利局应当在十日内将请求书副本送交被请求人。被请求人在收到请求书副本后,应当在一个月内递交答辩书。被请求人在规定期限内递交或不递交答辩书,不影响案件的处理。第三章 调处第十条 市专利局应设立调处小组调处专利纠纷案件。简单的案件,市专利局可以指定一人调处。第十一条 专利纠纷调处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应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他们回避。第十二条 专利纠纷调处人员在调处纠纷时,应认真审阅请求书、答辩书和有关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在调查取证时,市专利局可向有关单位查阅与案件有关的档案、资料和原始凭证;有关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材料,协助调查,需要时应出具证明。第十三条 市专利局进行现场勘察,应当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到场,必要时可邀请有关单位派人协助,市专利局也可以委托有关单位进行技术鉴定。第十四条 市专利局调处专利纠纷案件,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协议内容,不得违背国家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第十五条 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由当事人签名,由调处人员署名并加盖市专利局印章。调解书应在十日内发送当事人,当事人应在送达回证书上签名。调解书应写明:  (一)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地址,法定代表人、代理人的姓名、职务;  (二)纠纷的主要事实和应承担的责任;  (三)协议内容和调处费用的承担。  调解书送达后经当事人签名即生效。第十六条 调解不成的,市专利局应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处理决定书应写明:  (一)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地址,法定代表人、代理人的姓名、职务;  (二)请求的具体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  (三)处理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  (四)处理的结果及调处费用的承担;  (五)不服处理决定的起诉期限。  处理决定书应由调处人员署名并加盖市专利局印章。

11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专利代理合同纠纷案件

    委托时限、权限,受托人的行为能力、人品,权利义务制约,违约责任追究。

    yq1109胖丫头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

    第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下列专利纠纷案件:  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案件;  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  专利合同纠纷案件;  侵害专利权纠纷案件;  假冒他人专利纠纷案件

    苏州饭饭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专利权纠纷案例

    涉及专利的纠纷有下列几种:关于是否应当授予发明创造专利权的纠纷;关于撤销或维持专利权的纠纷;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纠纷;等。

    blue-taste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专利权纠纷案件管辖法院

    专利侵权案件管辖权的确定是什么在解决专利侵权纠纷时,并不是所有的法院都可以对专利案件行使管辖权,而如果向不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话,法院也是不会受理,这样只会耽

    暖暖滴嗳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专利纠纷案件的管辖

    法律分析:(一)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权归属纠纷案件均属于专利纠纷案件,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对于这类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专利管理机关请求调解

    杨小妹02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