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1

星愿乐活
首页 > 期刊论文 > 金融毕业论文实证性分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那谁家小二

已采纳

经营管理效率

143 评论

小南子zzz

关于破产及其清算 之后的重组问题的实证研究。有关发展和增长的问题都被写的没意思了,不如反其道行之。而且这个事情研究透了,估计在未来几年会很有用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题目的细化不是我能完成的工作,毕竟我对你一点了解都没有,随便定一个题目在我看来是比较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你觉得这个方向不错,可以结合你的专业、你们学校的优势方向 资源、你以后想找的工作类型或者你对什么感兴趣来细化分析。比如说你们学校农村金融比较牛,可以写农村金融的破产及其经验教训什么的。比如说你以后想到银行工作,可以写有限责任公司的破产清算制度——银行角度分析对银行和社会的影响什么的。比如说你想到宏观一点的研究部门,可以写写政府破产清算的历史总结 比较分析什么的——还可以设想一下美国政府破产的后续如何清算处理(我就觉得这个题目很有意思,也很有现实意义)。类似可以拓展的细化方向有很多,还是得看:1、你的擅长什么或者喜好什么,对什么比较关注或者有累积;2、你以后想到哪个行业发展,毕业论文通常是个很不错的敲门砖;3、你们学校、你们专业甚至你们家的优势是什么方向的,毕竟有优势利用起来容易出成绩;4、如果想到好的硕导、博导门下继续学业,就需要对其相关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5、你的能力水平如何,你对毕业论文的态度又是如何呢?所以综合以上几点,只能你自己拿个主意,别人顶多给你一个大方向上的建议。就比如说我给你建议的这个方向,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也不一定就适合你,只不过是我觉得未来几年用处会比较大、就业方向比较广,而目前研究的人相对不多,所以才给出了如此的建议。而且还得考虑一个资料收集 研究难易程度。比如银行监管,你没有门路如何得到可靠地一手数据?至于证券投资风险研究,我个人觉得研究得人太多了,不容易出彩。而且研究完破产清算过程之后,也算掌握了一种方法和手段——算是学了个技术,将来说不定会对就业有很大帮助。研究证券投资风险能够得到什么实在的东西呢?我倒是不太清楚,不过,如果你觉得很有帮助和意义也可以写啊。至于具体的题目,其实还是得自己想。因为题目确定的时候,研究的思路、大概的过程和结果其实自己就都有数了,写起来也方便快捷有收获。如果别人给你具体题目,你是否还需要具体提纲甚至具体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师眼前一亮,那么就很有针对性啦。你可以搜索一下你们老师的研究方向以及近期的研究成果,然后搜索一下学术前沿。以上面的内容为基础拓展开来,列一张比较有研究价值和可能的‘题目列表’,再根据你们老师的性格和喜好划掉他可能很不喜欢的,然后去问问就行了呗。毕竟我们连你喜欢什么题目都猜不对,那么猜对你们老师会对什么题目‘眼前一亮’的概率就更小了……从我和老师的沟通来看,具体题目其实不是首要的,老师更看重和喜欢的是‘勤奋、爱思考、尊重老师、喜欢和老师交流且喜欢向老师请教’的学生。而且很多时候,好的题目不是当时就能立马具体提出的,更多的情况是在和老师逐渐交流讨论的时候逐渐细化下去的。所以,我觉得只要你带着准备和思考的结果去和老师诚恳的多谈一谈,肯定比大海捞针的问别人题目更有效率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和想法,仅供参考哈。

312 评论

静夜玄霜

经济奇才的传奇人生

120 评论

julielovecat

金融学分析论文范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金融学分析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自从2002年行为金融学家Kahneman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后,国内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不断涌现。就当前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

行为金融学;有限套利;羊群行为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是金融学的最新研究前沿,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学“理性人”、完全套利和EMH的假设,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使研究更接近实际。该理论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得到迅速的发展。行为金融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Kahneman获得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而使得这一理论受到全球金融界的关注。

国外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引起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1999年北京大学刘力教授在《经济科学》第三期发表的《行为金融理论对效率市场假说的挑战》一文,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行为金融理论的文章。2002年行为金融学被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肯定后,国内掀起了行为金融学介绍和研究的热潮。2003年11月29日,在南京大学举办了全国首次行为金融学与资本市场学术研讨会,将国内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1、对投资者的心理研究

金晓斌、唐利民(2000)统计分析显示,在影响股市异常波动的因素中政策性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影响远大于市场因素、扩容因素、消息因素和其他因素。孙培源、施东晖(2002)通过对1992-2002年初上海股市52次异常波动的分析表明,由政策性因素引起的异常波动达30次之多,而且当月出台的政策对该月的股价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直接影响投资者入市的意愿和交投的活跃程度,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存在政策依赖性偏差。利好政策的颁布导致在相当长的交易周期内投资者交易频率明显上升,加剧了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倾向,而利空政策出台却导致在较长的交易周期内投资者的交易频率大幅度下降,表现出较强的过度恐惧心理。这种强烈的“政策依赖”倾向是中国证券市场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现象。张华庆(2003)认为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有明显的过度反应的倾向,而深层次的根源是投资者的.种种心理偏差,其结果将导致市场会对信息或政策的反应超过应有的幅度,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导致市场风险的放大。这些心理偏差包括过度自信、过度乐观、赌博心理、暴富心理、从众心理以及过度恐惧心理。

2、对投资者有限套利行为的研究

现代金融理论普遍认为,当金融资产的价格存在误定时,众多的“理性套利者”就会在相应低估的资产上“做多”,而在高估的资产上“做空”,不但可以最终消除价格误定,而且可以获得无风险利润,从而使市场保持有效性。应该说套利机制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机制,套利行为的存在具有“价值发现”的功能,它推动着资产价格向基本价值的回归。但是,中国的证券市场有以下特征:信息的获得是有成本的;信息的传递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交易者并不能同时获取信息;交易者的行为是存在着差异的,并非都是理性的;交易者所持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此,机构投资者凭借优势,往往扮演着理性套利者的角色,而个人投资者却因先天不足沦为噪声交易者。张华庆(2003)认为,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当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时,不仅要面对基础性因素变动的风险,还要面对噪声交易者非理性预期变动的风险。在噪声交易者的影响下,不但理性套利者的收益将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放弃原来奉行的成长型或价值型投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蜕化为“追逐热点、短线运作”的投资方式。

3、对投资者羊群行为的研究

“羊群行为”(HerdingBehavior)是信息连锁反应导致的一种行为方式,当个体依据其它行为主体的行为而选择采取类似的行为时就会产生“羊群行为”。换而言之,当“羊群行为”产生时,个体趋向于一致行动,即所谓的“赶潮流(Bandwagon)”,这时个人往往放弃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和信号而附和他人的行为,虽然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和信号,按理性分析可能显示他们应采取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宋军、吴冲锋(2001)使用个股收益率的分散度指标,使用市场公开的价格数据,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程度高于美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程度,在市场收益率极低时的羊群行为程度远远高于在市场收益率极高时的羊群行为程度,这个结果可以用期望理论中决策者对于损失、收益的不同态度来解释。孙培源、施东晖(2002)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建立了较为灵敏的检验羊群行为的回归模型,并据此对我国股市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政策干预频繁和信息不对称的严重的市场环境下,我国股市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并导致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占有较大比例。从投资运作层面来看,羊群行为将削弱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效果,特别是在市场发生大幅度涨跌时,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的效果将极为有限。就政策层面而言,羊群行为意味着投资者的买卖决策并非基于理性的决策过程,因此股价极有可能偏离其均衡价值,从而破坏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常志平(2002)采用横截面收益绝对差(CrossSectionalAbsoluteDeviationofReturns,CSAD)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上涨行情中,我国深圳证券市场与上海证券市场均不存在“羊群行为”;但在下跌行情中,深圳证券市场与上海证券市场均存在“羊群行为”。并且深圳证券市场比上海证券市场具有更多的“羊群行为”。张华庆(2003)指出“羊群行为”对中国证券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羊群行为”者往往抛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随别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如果“羊群行为”超过某一限度,将诱发另一个重要的市场现象——过度反应的出现,使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下降;所有“羊群行为”的发生基础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场的信息状态发生变化,如新信息的到来,“羊群行为”就会瓦解,这意味着“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4、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应用性研究展望

4.1对实证研究结果的应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存在一定的非理性,而且市场也不是完全有效的。如何克服这些非理性,使投资者能在并非完全有效的市场生存,是市场参与者最想解决的问题之一。

4.2对参与者的心理学实证研究

从以上可以看出针对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一般还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旧有框架中的心理学理论,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多地结合中国文化、国情或者利用更多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只有这样的研究才更适合中国的现实。

4.3在金融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上的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的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变得也越来越重要。其实,人们对于经济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早就是从消费者心理学开始的,隶属于市场营销学中的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理论系统完整的科学。其中对消费者的调查、研究方法完全可以借鉴与行为金融学的实证方法相结合用以来研究金融产品的购买者的行为,根据投资者的不同偏好来设计金融产品,制定营销战略,从而为金融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打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金晓斌,唐利民.政策与股票投资者博弈分析[J].海通证券研究报告,2000.

[2]宋军,吴冲锋.基于分散度的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1,(11).

[3]孙培源,施东晖.基于CAPM的中国股市羊群行为研究——兼与宋军、吴冲锋先生商榷[J].经济研究,2002,(2).

[4]常志平.基于上证30及深圳成指的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J].预测,2002,(3).

118 评论

相关问答

  • 金融本科毕业论文有实证分析

    1、远期结售汇研究; 2、结售汇制度研究; 3、外汇期权研究; 4、外汇期货研究; 5、商品期货研究(可细化到具体品种); 6、国债期货研究; 7、股票期货研究

    树果衣嘎凌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金融毕业论文实证性分析

    经营管理效率

    星愿乐活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毕业论文一定要有实证性分析吗

    需要实证分析。期末论文有的是需要实证分析的,有的是不需要的,看选题了;所以建议是:另选主题啦。

    和斯蒂芬is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金融论文选题实证

    毕业论文选题难道不应该去跟你的老师商量吗,本科都读完了,连个毕业论文都不知道写什么题目

    兰生幽荣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金融毕业论文一定要实证分析吗

    需要实证分析。期末论文有的是需要实证分析的,有的是不需要的,看选题了;所以建议是:另选主题啦。

    晴朗的海0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