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ietee1997
少腹逐瘀汤一方由清代名医王清任首创,见载于《医林改错》。全方由当归、没药、赤芍、川芎、元胡、五灵脂、蒲黄、小茴香、炮姜、官桂组成。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血瘀有寒(宫寒血瘀)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小腹胀痛、腰痛、白带。 少腹逐瘀颗粒 慢性盆腔炎 少腹逐瘀汤一方由清代名医王清任首创,见载于《医林改错》。全方由当归、没药、赤芍、川芎、元胡、五灵脂、蒲黄、小茴香、炮姜、官桂组成。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血瘀有寒(宫寒血瘀)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小腹胀痛、腰痛、白带。该方自问世以来,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肯定。经过近200年的临床应用,发现该方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是多方面的,只要是因“寒”和“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肌瘤、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等,用之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方长期以来一直以汤剂的方式被使用虽然后来出现了丸剂,但仍然存在有效成分不能充分保留和应用不便的弊端。鉴此,北京北卫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紫辰宣医药经营有限公司自1992年起委托数家全国权威医疗、科研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药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成功开发出了应用性强的颗粒剂剂型供临床使用。现将研究结果摘要综合报道如下: 1、痛经 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病症,据统计约有30%~70%的妇女患过不同程度的痛经。中医认为该病主因风冷寒邪客于胞宫,使冲任气血失调,瘀阻胞宫,导致行经疼痛者居多。故表现为经前或行经时少腹剧烈疼痛。其寒凝血瘀的病理机制与现代医学相吻合。据中医诊断标准,少腹寒凝血瘀证其主症:主要见于经期、或经前、经后(一周以内)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此症可见:①红色、黯红、有块;②形寒肢冷;③面色苍白。由辽宁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国凤荣教授用少腹逐瘀丸和少腹逐瘀颗粒剂分别治疗少腹寒凝血瘀症,痛经各30例,效果良好,少腹逐瘀颗粒剂与丸剂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其总有效率,分别为 96.67%和86.67%,颗粒组明显高于丸剂组,Ridi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疗效相近。在上述临床验证过程中,同时为患者做了经血肿PGF2含量有明显降低,结果显示颗粒组与丸剂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显著,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p﹤0.01,说明治疗前后PGF2含量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素云主任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痛经30例,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竹兰等用少腹逐瘀颗粒剂和胶囊剂共治疗痛经100例,两组均有明显疗效,颗粒组痊显88.33%,胶囊剂组痊显率55%,颗粒组与胶囊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颗粒剂组优于胶囊剂组。 2、月经不调 2.1 月经过少 辽宁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国凤荣教授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月经过少30例,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96.67%,取得良好效果。另有济南市中医医院用少腹逐瘀颗粒和少腹逐瘀胶囊治疗月经量少60例,结果的对比观察,颗粒组30例,总有效率93.33%,胶囊组60例,总有效率83.33%,二组卡方检验,P﹥0.05,表明少腹逐瘀颗粒组和少腹逐瘀胶囊组均有明显疗效,颗粒组优于胶囊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2.2 月经后期 济南市中心医院用少腹逐瘀颗粒和少腹逐瘀胶囊治疗月经后期合计90例,颗粒组30例,总有效率为98.33%,胶囊组60例,总有效率为93.33%, 均有较好疗效,颗粒组疗效优于胶囊组。 3 、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急性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尚好,但慢性盆腔炎应用抗生素疗效不满意。慢性病变者主要表现出寒湿凝滞或虚寒征象。症见少腹隐痛,腰骶部酸痛,小腹冷痛。劳累或经前,或经期加重,遇冷亦加重。盆腔检查发现子宫活动度有轻压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可触及增厚或条索状物,轻压则痛。脉象沉涩或细弦。实验室检查宫寒血淤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之均较正常人增大,说明这类病人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程度,红细胞内粘度与刚性异常。服用本方后,能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改善,说明本方可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症症状的消退及增生性病变的软化和吸收。黄承才用本方治疗宫寒血淤型慢性盆腔炎118例,总有效率为94.9%。同时于治疗前后做了50例和30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的检查比较。结果表明,本方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循环,其治疗前后对比,与正常组对比,均有较显著差异。 4、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指子宫内膜生长于宫腔以外的位置,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祖国医学中属于“痛经”,“症瘕”,“不孕”范畴。瘀血是内膜异位症的病理性质,而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本病如发生于卵巢,则可形成临床所见的巧克力囊肿,临床表现只要是腰骶部疼痛不适,又进行性加重之痛经,且多为继发性痛经,严重者亦可伴有月经先后无定期,妇科检查子宫呈后倾位,可稍增大、活动差,盆腔可及触痛性结节,一侧或双侧附件区可触及囊性包快,活动度差。结合B超多能作出诊断,陈氏以本方为主治疗巧克力囊肿47例,总有效率达93.61%;黄氏以此方为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 85.71%。 5、卵巢囊肿 卵巢肿物多无明显症状,如囊肿大者可有腹部增大及腹胀等表现,如卵巢囊肿直径小于5cm者,多位B超下发现,本病在祖国医学中系“症瘕”范畴。以气滞血淤为主要病机,或兼湿热,或兼寒凝,故临床治疗以理气活血化瘀消症除症瘕为主。孟氏以此方为主治疗卵巢囊肿121例,总有效率为90.9%。李氏易本方为主治疗50例,治愈率为92%。 6、子宫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祖国医学中子宫肌瘤属症瘕范畴,主要成因乃胞宫受寒邪所侵,气血瘀结,脉络不畅所致,治则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及温经散寒。何氏以此方为主治疗子宫肌瘤32例,总有效率为9.6%。付氏以此方为主治疗49例,治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 87.75%。周氏以此方为主治疗14例,治愈8例,显效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2.8%。 7、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是由于神经内分泌机能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律阴道出血。中医认为此病系崩漏,是由瘀阻冲任,血不归经而致,治当化瘀行血,以求止血。沙氏以此方为主治愈崩漏1例,高氏以此方为主治愈崩漏2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田氏以此方为主治愈崩漏32例,取得良好效果。井氏以此方为主治疗无排卵型宫血60例,治愈45例,显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1.6% 8、习惯性流产 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经过与一般流产相同。祖国医学称此为滑胎,多为瘀阻胞宫,新血不生,胎失所养,故屡孕屡滑。赵氏用此方治疗习惯性流产200例,治疗后足月顺产178例,无效22例。 9、不孕症 症见平素少腹冷感,经期加重,喜暖怕冷,白带较多,舌质淡,或有瘀点,脉沉弱。此为寒凝血滞,闭阻胞宫之不孕症,祖国医学为之“宫寒不孕”。张氏以此方为主治疗此症70例,60例成功。沙氏以此方为主治疗1例获成功。 10、人流术 药流术后,中起因产后不规律阴道出血,人流术后所引起的不规律阴道出血,除外宫腔残留后,考虑为局部创面修复不良所致,可使用此方活血化瘀消结法促使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张氏以此方为主治疗109例人流术后出血不净,总有效率99.08%。药物流产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多由于蜕膜不能一次性剥脱所致,应用此方能达到活血化瘀,促进宫缩,可达到止血目的,王氏以此方为主治疗12例药流术后出血,均取得满意疗效。此方同样可应用于中期引产后阴道出血。 此药传统多用于痛经、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经过近代临床研究实践对妇女的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不孕症又肯定的疗效。 综上所述,少腹逐瘀汤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应用频多,其确切疗效是肯定的,目前应用现代科学工艺研制出少腹逐瘀颗粒,其剂量小、便于携带、保存和服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黄承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118例。北京中医杂志,1989,(3):26 (2)陈芳,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47例。吉林中医药,1994,(2):28 (3)黄崇巧。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云南中医杂志,1994,15(6):7 (4)孟庆梅。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卵巢囊肿121例。山西中医,1996,12(5):18 (5)李一冰。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卵巢囊肿50例。新中医,1995,27(8):40 (6)何增富。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寒凝血瘀型32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8。19(2):27 (7)付萍。少腹逐瘀汤合鳖甲丸加减治疗子宫肌瘤。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19(4):42 (8)周容华。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14例。北京中医杂志,1987,(5):34 (9)沙铁英。少腹逐瘀汤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1989,(2):33 (10)高金杰,少腹逐瘀汤对妇科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经验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8,15(1):41 (11)田建荣。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出血32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6(6):.380 (12)井国庆,少腹逐瘀汤治疗无排卵型功血60例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1994,13(4):13 (13)赵廷楼。逐瘀法治疗滑胎20例。辽宁中医杂志,1986,(9):26 (14)张衍德。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不孕症70例,广明中医,1998,(5):25 (15)张凤岭。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人工流术后出血不净109例。天津中医,1997。14(1):24 (16)王飞尔 ,少腹逐瘀汤治疗“药流”后出血,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4):31
Mr.白马王爷
妇产科学是医学生的必读课程和主要课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妇产科医师。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妇产科医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妇产科疾病的防治
【摘要】妇产科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管更新,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入到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几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的防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防治
前言:我国妇科疾病的发病率相当高,各种严重的妇科病不仅伤害女性本人,还影响家庭和谐,关系到两代人的素质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人口的质量;另一方面,身体的难言之隐,让很多的女性朋友生活质量大大下降,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我们不仅要为广大妇女创造一个有效的治疗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她们的健康保健意识,进行深入广泛的健康知识教育。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对妇科疾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1产前抑郁的防治
据统计,妊娠期的妇女有20%左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产前抑郁症,由此可见,做好产前抑郁的防治工作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患有产前抑郁的人群,不仅自身会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不适,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所以,为了使孕期妇女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作为医疗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分析导致女性在妊娠期出现抑郁情况的原因,并结合临床实践摸索其病情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防治措施。同时,还要结合目前掌握的医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可能发病的人群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纠正病人对于分娩以及各种分娩方式的不正确认识,避免妊娠期妇女在一些不正确的无医学依据的猜测和臆想中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另外,对于一些怀有惧怕和紧张心理的妊娠期妇女,要进行相关的医疗知识的普及,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到在现代医学水平下的妊娠和分娩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对于一些对胎儿性别存在顾虑的孕妇和家属,要从科学的角度上进行耐心的劝导,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各种方法对妊娠期妇女进行产前抑郁症的防治时,要充分地考虑其身心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干预活动,切忌给患者施压。
2 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剖腹产手术术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切口脂肪易出现液化现象, 脂肪液化后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手术切口部位的敷料变黄,并且有液体渗出。手术切口的脂肪出现液化现象不仅会导致切口愈合缓慢,还会影响皮下组织的恢复。切口脂肪液化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的切口部位皮肤下陷,并凝结出淡黄色脂滴。但是一般不会导致切口坏死,只会伴随肿痛和压痛的现象。在将切口渗出液取样进行检验后,发现其中的细菌呈现阴性。对于该类妇产科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对切口渗液现象,要首先检查手术切口是否存在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感染源的入侵。然后对液化的切口部位进行挤压, 一般情况下频率为2次/d,在挤压的过程中要尽量地排尽已经液化的脂肪,并在操作后用碘伏纱布将伤口覆盖。对于切口液化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增加红外线理疗进行辅助治疗,频率同样为2 次/d。如果治疗后,切口仍然持续产生黄色渗液,就应该及时的拆除该切口处的缝线, 并用浓度为9%的生理盐水对切口部位进行彻底冲洗,再加压包扎,同时辅以消炎类抗生素进行口服。如果患者的切口渗液量较大,则应每日对切口进行换药清洁。在采用了以上方法后,切口渗液仍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就应该采用引流的方法将渗液彻底排出。
3 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的防治
所谓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就是指在患者术后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控制方法均无效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判断难治性大出血的标准是,患者在术后有>1500 mL 的出血量,或者阴部出血量>1000 mL。这种大量出血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危及患者的健康,还会诱发各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难治性大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首先,动脉结扎止血法。就是通过结扎降低患者的动脉内压,减缓体内血流速度,以达到使血流速度小于血栓形成速度的目的,从而实现血栓止血。其次,血管造影并行TAE 治疗法。就是在患者出现难治性大出血时,及时地采用血管造影方式,了解患者的出血部位以及出血原因和出血范围,再通过TAE 治疗法进行止血。TAE治疗法的具体操作原理就是在了解患者出血位置和范围的前提下,对出血带进行股动脉插管,从而改善术后形成的粘连现象,达到止血的效果。TAE 治疗法的最主要的应用优势就是无疼痛感,并且可以根据患者出血的情况进行多次治疗。
4 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
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妇产科疾病,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并且,近些年来的统计结果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存在上升趋势,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力度。采用常规的手术和化疗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治疗上的弊端,最明显的就是患者在经受了长期的化疗和放疗后,整体健康水平明显下降,生存质量严重降低。另外,常规治疗法还会损害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危害肝功能。所以,常规治疗法虽然对于控制病情有着较好的效果,但不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最佳方式。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认为采用中医联合疗法,可以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 结语
全国妇科疾病防治工程旨在推动我国妇女健康事业的发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方针政策,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让广大女性远离妇科疾病的困扰。通过健康讲座、有奖征文、免费普查、健康救助、学术交流、手术援助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女性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服务,倡导妇科疾病科学、规范诊疗,力求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妇女健康保健知识,从而为降低我国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促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湘源.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女心理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5(10):767-768.
[2] 黄瑾,顾美皎,方玲,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43-345.
[3] 杨秀玉.血管性介入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1):6-7.
妇产科临床教学体会
[摘要] 妇产科学是医学生的必读课程和主要课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妇产科医师,因此要学生掌握妇产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本文就如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①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合理利用。②教学中要充分渗透课程中的德育、医学伦理及人文精神。③重视应用模型、挂图,实物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④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大信息量和知识量。⑤避免医疗纠纷措施。⑥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到妇产科临床带教中。
[关键词] 妇产科;临床教学;体会
妇产科学是医学生必读课程和主干课程[1],其教育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妇产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医生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临床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接触患者,认识不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熟练掌握基本临床技能,了解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初步培养良好医德医风,为毕业后工作打下基础。妇产科学是实习的重要部分,因针对人群的特殊性为临床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这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出适应医疗服务需要的具备扎实临床技能的合格医学人才。笔者就如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
1 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合理利用
带教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并经过岗前规范化培训,掌握现代医学教学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临床带教示范合格。通过教师自身行为和正规示范,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带教教师中必须配备至少一名临床工作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和高职称教师负责,即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年轻师资力量。
2 教学中要充分渗透课程中的德育、医学伦理及人文精神
妇产科是一门特殊的临床学科,充满生命理念,医学伦理、医学道德、健康价值具有医学人文教育意义的焦点,在教学中要整合人文资源[2]。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医生的要求已经远不止简单的医术精湛,虽然,医术永远是对一名医师最基本的要求,但如今一名优秀的医生还应该同时具备心理学、社会学,甚至伦理学的知识。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就有英国人提出了“医学伦理学”这一概念,一名合格的医生应该是接受过正规的医学伦理教育的。在为患者实施任何手术和治疗之前,都应确定该方案对患者是否是最佳的,并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而不仅仅是单纯解决病痛就够了。子宫对一名女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名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没有了子宫,没有了月经,她会潜意识地认为自己不再是个完整的女人,并产生自卑心理,对今后的家庭、生活和工作都将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妇产科医生在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应尽量保留患者的子宫,在确定无法保留子宫体的情况下,也应尽量保留患者的部分宫颈,这样不仅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而且还能像正常女性那样有一点点月经,虽然经量会很少,但对患者的心理上将是莫大的安慰,充分体现了医学伦理及人文精神。
3 重视应用模型、挂图、实物,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妇产科的疾病,从解剖位置看有一定的隐蔽性,部分妇产科教学,内容复杂抽象,学生理解困难。教学方法中,采用模型演示、挂图展示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逼真的仿真模型可以让每个学生动手练习妇科检查,产前检查中骨盆外测量和四步触诊手法。骨盆模型和新生儿模型配合演示分娩机制,能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分娩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4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大学生信息量和知识量
因为患者维权意识增强,造成目前学生见习及动手操作实习机会减少,且部分妇产科示教内容复杂抽象、枯燥难懂,使学生学习理解困难,所以我们应充分引用现代教学手段,使之生动易掌握,增大学生学习的信息量和知识量,如配合相关录像、动画,使学生能清楚了解正常分娩接生、胎头吸引助产、钳产、剖宫产及妇科手术等全过程。在短时间内通过动画、图文并茂,使学生大量直观了解临床症状,便于对疾病的全面认识,尽快理解记忆和掌握所展示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观念,且提高了临床操作的规范性。这样不仅增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和知识量,而且更促进了教师人群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从而提高了临床教学效果。
5 避免医疗纠纷措施
现今“医患关系”可以算是社会上议论最多、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医患矛盾已成为困扰政府部门、各大医院的心病,我们在临床带教中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示教前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使其理解关于临床教学对培养合格医生的重要意义,取得患者信任,积极配合教学。另一方面,我们在示教中要求学生着装整洁,态度严肃,在老师指导下,有条理地询问病史,操作轻柔,谨言慎行,不擅自回答患者关于病情的询问,不做示教以外的诊疗操作[3],避免诱发医疗纠纷。
6 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到妇产科临床带教中
目前,由于对医学生的教学大多数仍采取传统的经验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在这种模式教育下,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经验和推论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转变为以随机对照、系统化评价和荟萃分析提供的临床证据为基础的新的医学模式,即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MB),它的出现使临床医学和临床实践的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为现化医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将循证医学引入临床医学中势在必行[4]。1992年,加拿大学者Sacker等正式提出“循证医学”(EMB)的概念,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医师个人专业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上述因素完美结合拟定患者的最佳治疗主案[5]。
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应培养学生应用循证医学理念,通过对患者的管理来实践循证医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提出问题,寻找证据,系统评估”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针对具体患者,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的妇产科基础知识,提出临床问题,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到图书馆、应用网络等进行资料查询获得最佳证据,同时将自己所获得的证据写成总结报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其各自发表自己认为最佳的治疗方案,带教老师进行点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正确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也可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设计者,由传统的接受知识转变为自觉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
总之,应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临床实践的积极性,采取启发式教学,倡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临床创新型、高素质的妇产科医学人才[6]。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2]路镇美.妇产科教学渗透人本教育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8):142.
[3]詹钟平,黄郁文,陈汉如.读诊断学教学中医学生在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105.
[4]李峻,董碧容.循证医学对临床实践和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3):14.
[5]Sacker DL, Sharon 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M]. 3rd ed.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1999:l.
[6]孙可丰,佟丽丽.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39-140.
是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和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 主办的。算是 国家级期刊;仅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算是 普通核心期刊吧。既不是 中文核心期刊,也不
姓名:王素梅 性别: 女职务:儿科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工作单位: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毕业学校: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欢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
少腹逐瘀汤一方由清代名医王清任首创,见载于《医林改错》。全方由当归、没药、赤芍、川芎、元胡、五灵脂、蒲黄、小茴香、炮姜、官桂组成。功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