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精灵88
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人体通过不断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不仅是人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保证,而且关系国计民生。过去,中国始终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由于供给不足,农业生产一直追求高产量,如今,计划供应转换为市场供给,食品供应由短缺发展到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然而由于对农产品质量疏于管理,食品安全标准过低。中国加入WTO,农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农业食品安全问题事关消费者、农民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切身利益,加强食品安全建设刻不容缓。1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接二连三地发生,世界各大洲均有食源性疾病的爆发,而且流行速度快、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如比利时爆发的二口恶英事件、英国的疯牛病、欧洲的口蹄疫等,以及国内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工业用油抛光毒大米事件、蔬菜中农药残留导致的中毒事件等频频见诸报端,有关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的问题已经引起世界性的恐慌,日渐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中国食品及农产品出口也因卫生问题而时常出现被进口国退货的现象。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食品在生产、运输、包装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制成的食品,导致大量的细菌、霉菌、寄生虫滋生,造成食物中毒。我国每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30%-90%,中毒人数占食物中毒总人数的60%-90%。一些高毒农药如甲胺磷在种植蔬菜等农作物过程中大量使用,而且使用农药的休药期过短,有的甚至在收获前*天还用药,致使蔬菜上农药残留量浓度高,严重影响食用者的健康。滥用或非法使用兽药及违禁药品,使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如常见的瘦肉精中毒事件,不仅加大了食用动物性食品致人生病的危险性,导致传染性疾病加重,新病种类增多,人畜共患病蔓延,而且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常见细菌产生了强大的耐药性,致使细菌性传染病严重。食品中的天然毒素来源于某些常见的产毒真菌、有毒动植物,随食品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以及其他器官,导致这些系统的功能或脏器的实质性损害,引起相应的疾病症状,甚至死亡。人们比较熟悉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是肝致癌物,主要污染玉米、花生等。部分食品企业、无证生产企业非法滥用、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成分或有毒有害物等,如2001年发生在广东省的“毒大米”事件,就是发现掺了工业用油的“有毒大米”而造成食用者中毒。另外还发现在芥末油、玉米色拉油、食用油中掺加矿物油的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的出现,欧美之间也为转基因食品吃与不吃的问题争论不休,按照规定将转基因食品标明“身份”也迟迟未能很好地实施。对其安全性的不同见解也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但这类食品安全问题不同于前几类,有待于FAO和WTO专家组的联合评估,并最终由时间来验证。2食品安全的误区目前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农药残留、滥用兽药是最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但专家指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才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是今后监控的重点。二是认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才是安全的。专家指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等同于安全食品,事实上,食品只要合乎有关标准,就应该是安全的。安全性管理的重点首先是饮用水,其次是蔬菜水果、粮食及其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而这些食物或食物成分又是被污染、被忽略的重点。3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根源对于食品安全,消费者往往关注的是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质量问题,如食品发霉变质、营养指标达不到要求等。然而,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属性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已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得日益紧迫,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植业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滥用生长激素;二是养殖业中过量使用添加剂、兽药及抗生素,滥用或非法使用激素及违禁药品等;三是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可通过感染动植物而危及食品的安全;四是物质加工条件不符合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要求,食品贮藏运输营销等环节的冷藏条件和卫生安全措施不当;五是环境污染,如水源海域污染、垃圾焚烧及空气土壤污染造成食物性病源,农药及工业废弃物污染常通过饮水和动植物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影响畜禽产品的安全。4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协调人类对食物的多方面需求,使食物的数量、质量和安全性都得到应有的保障,我们应加强食品安全各个环节工作的监督检查。1. 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2. 建立可操作性检测体系3.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与监督4. 健全网络监督体系5. 研制开发生态产品
正版TJ状妈
花钱从论文库下的,英文的没有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体系构筑和谐生存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构筑食品安全保证体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是保证这一体系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因为标准样品是具有高度均匀性、良好稳定性以及量值准确性的一种方法的溯源性和通用性的实物标准,它确保了文字标准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实施的一致性。在商业交换和贸易往来方面,标准样品还是确认、检验、评定商品质量和解决仲裁纠纷的依据。一、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作用和意义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样品基础,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同时也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食品的数量与种类日益丰富,人们对食品的要求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安全吃健康”转变,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也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亿万农民都在生产食品”的现状,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食品的生产,以及集约化和工业化生产进程的加快,导致了食品中危害样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界人士,包括普通的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并表达了深切的忧虑。食品安全是个大概念,人们通常将如下内容归为食品安全检测的范围:农兽药残留、食品微生物、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动植物疫病疫害、转基因、动物源性成分的鉴别、重金属、放射性残留等等。农食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重点监控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日常检验量较大的一项工作。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是“食品中毒”的首要问题。贝类毒素、黄曲霉毒素等生物毒素也是一直困扰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要害问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成为食品安全保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市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技术性壁垒已成为贸易中主要手段,因此,必将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必须在检测技术上,提供更加准确、科学、权威的检测数据,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技术纠纷。多年来,在检测方法和标准方面,我国大多数检测部门已采用或等同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方法的先进性方面毋庸置疑,但是在标准样品方面,由于检测人员认识上的误区和标准样品的匮乏,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并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二、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发展状况按照我国标准样品分类方法,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并没有明确的属于某个分类,它包含在化工产品成份分析(主要是农药标准样品)、地质矿产成份分析、环境化学分析、临床化学分析与药品成份分析和食品成份分析等标准样品类中。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国际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发展水平相比较,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品种少,不能满足需要。尽管我国颁布的涉及食品安全检测的标准样品已约达120多种,但只占标准样品总数的6%左右。与美国NIST相比较,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不仅数量少,而且浓度范围窄,远不能满足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需要。2.我国各类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发展不平衡。以标准样品为例,其中70多种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农药类约占12%;地质矿产成份类约占7%;环境化学分析类约占25%;临床化学分析与药品成份分析类约占50%;食品成份分析类约占6%。与各类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相对平衡的发展现状相比较,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发展极不平衡,其中食品成份分析类标准样品所占全部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结构比例明显偏低;而食品微生物类、转基因类、动物源性成分类等等则均是空白。3.定值多以单元为主,造成使用不便。在已有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中,有纯品,也有基体检测标准样品和溶液。单一成份类标准样品较多,特别是早期研制成功的一些标准样品多是定值一些宏观的元素及一些有针对性的元素,如Pb、Cd、As等。这样,在分析多组份试样时,例如,复合农药使用单一组份的标准样品,一次测量不能得到分析结果,常需重复测量,既影响分析速度,又容易因分析条件的变化而引入误差。4.由于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自身特点,而使其发展受到影响。一般而言,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稳定性差、易受潮发霉,对制备、包装、保存技术有很高的要求。除在制备过程中进行辐照灭菌外,大多对贮存过程提出了低温冷藏的要求, 如猪肝要求在-18℃,牛血清成份及全血中的Pb、Cd要求-20℃等,尽管我国在低温贮存方面的技术不断提高,但还达不到美国NIST的牛肝贮存在液态氮中环境的条件。5.价格高,影响普遍使用。目前,由于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研制和保存成本较高,加之供方少,造成其价格也较高,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发展和普遍使用。如:欧盟的转基因大豆粉检测标准样品在国内卖价为1100元/1克(最小包装),同时还必须购买一个系列(5个含量水平),而不能单买。目前,我国各级检测机构使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样品,大多是纯度不一的进口纯品,基本没有赋值,虽然国外有部分赋值的标准样品,但是价格均比较昂贵,不便于推广应用。我国多年来虽然已研制出很多食品安全分析用标准样品,但是仍有很大的缺口。三、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体系的构建和未来发展前景2000年,我们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紧缺和重要性。为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中能填补空缺,为能在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发展领域作出贡献,检验检疫系统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工作。以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例,仅2001年到2005年这短短4年的时间里,已成功组织承办了7项APLAC食品安全领域的国际实验室间能力验证计划项目,如:APLAC T030 国际实验室间食品微生物学,APLACT034 国际实验室间转基因产品检测,APLAC T035 国际实验室间食品添加剂,APLAC T036 国际实验室间兽药残留检测,APLAC T046 国际实验室间食品微生物学,APLAC T047 国际实验室间动物源性成分鉴定,APLAC T048兽药残留检测等能力验证项目。同时也组织了多项CNAL能力验证项目。开展了包括食品安全检测样品的制备、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及其评价、样品的定值和不确定度的评估等研究。我国的标准样品在食品安全领域还是薄弱环节,但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食品安全领域开展样品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已经进行了4年多时间,尤其在食品微生物、转基因产品、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等领域申请了6项样品关键制备技术的国家发明专利,为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使用标准样品日益显示出其科学和经济上的重要性,标准样品处于需求量不断增长、品种迅速增加的阶段。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我国完整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研制工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体系的建设:1.满足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的要求,及时组织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研究以提供标准样品,以保证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持续有效地发展。2.倡导世界标准化的质量控制和研制方法,以便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能尽早走向国际。3.提高预测紧急突发食品安全质量事件的能力,建立针对新领域、新产品或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等的应急标准样品研发基地。4.促进管理政策的科学化和人才队伍的建设。5.着重从国内外空缺和紧缺的食品微生物学、转基因领域、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生物毒素(尤其是海洋生物毒素)、动植物疫病疫害等领域入手,逐步扩展到食品安全的各个领域。食品安全领域的特殊性和标准样品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重要性,使得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保障食品安全、解决贸易争端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均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未来的5年、10年乃至15年,是中国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前进的15年,也是中国的人均GDP由1 000美元向3 000美元增长的15年。在人类迈进21世纪的今天,食品加工技术已由传统的小型作坊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发展促进了食品安全分析技术的发展,与之相呼应的是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更为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 :《中国食品安全:挑战、问题、认识和办法》 胡楠:《 中国食品业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谢建华,申明月,李昌:《我国食品安全分析及
医多维医药文献检索是基于pubmed数据库的优势结合健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研发而成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3000多万篇医学类文献。它继承了pubmed的检索语法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成为各国政府和消费者谈论的焦点。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食品的科技论文3000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写盐 亚硝酸盐和盐相似 所以误食容易中体毒
给一篇供参考,自己整理修改下吧【内容提要】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随着经济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