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猫214
科研建设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基地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高压过程装备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教育部膜与水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所 化学工程研究所 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 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研究所 生物工程研究所 制药工程研究所 化工机械研究所 工业生态与环境研究所 科研成果(2009-2012)2012年度,化工系科研总经费14353.6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占44.0%,横向经费占56.0%。国家基金共32项,经费达到2638万。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217篇;被EI收录117篇;SITP:11篇;授权发明专利159项。 科研论文(篇) SCI收录 EI收录 ISTP收录 2009年 200 165 13 2010年 192 142 13 2011年 176 197 10 2012年 217 117 11 专利(件)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登记或外观设计合计2009年 65 18 3 86 2010年 69 11 1 81 2011年 128 24 0 152 2012年 158 35 0 193 科研获奖 获奖年度 奖励名称 奖励等级 负责人 项目名称 2009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任其龙 食品功能因子高效分离与制备中的分子修饰与吸附分离耦合技术 2009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罗英武、李伯耿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基础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何潮洪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质量控制技术 2009 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杨健、郑津洋 CSMB耦合型模拟移动床集成反应分离设备 2009 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王乐勤、郑津洋、吴大转、谭善光、曾 胜 大型延迟焦化装置高压切焦泵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徐志南、林建平、蔡谨、黄磊 体内和体外高效合成功能性异源蛋白质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徐志南 吗替麦考酚酯及其制剂(赛可平)的研究及产业化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申屠宝卿 符合RoHS指令的电子电器专用阻燃耐漏电尼龙66系列工程塑料研发 2009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陈欢林、张林 环氧树脂高盐废水膜蒸馏浓缩-盐回收新工艺及装备 2010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王乐勤、吴大转 涡轮泵发射技术研究 2010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陈志荣 脂溶性维生素及类胡萝卜素的绿色合成新工艺及产业化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陈新志、钱超 连续化低碳脂肪胺生产技术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郑津洋 冲拔式车载大直径高压天然气无缝钢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0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郑津洋、刘鹏飞、赵永志、杨健 70Mpa高压气态储氢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姚善泾、林东强、关怡新 扩张床吸附介质研制及生物分离机制研究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吴绵斌 红豆杉的中医药综合利用研究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郑津洋、刘鹏飞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预测预警关键技术与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2010 中国专利优秀奖 郑津洋 聚烯烃管道电熔焊接接头冷焊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 2011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杨立荣、吴坚平、徐刚 化学-酶法制备手性菊酯农药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1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王乐勤、吴大转 流程工业高压离心泵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1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金志江、张志新、许忠斌 高性能高参数减温减压装置 2011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曾胜 全自动电机转子动平衡机 2011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许忠斌 高效精密注塑系统及装备的研发 2012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杨立荣、吴坚平、徐刚 全有机溶剂中化学-酶法高效制备手性菊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2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李伯耿、罗英武、范宏、王文俊、曹堃、吴林波、卜志扬 复杂高分子体系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2012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奖 一等奖 郑津洋、施建峰 聚烯烃及其复合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方法 2012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闫克平、黄逸凡 海洋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技术及其应用
Queena兜兜
1、正己烷在稀土改性HZSM-5上的芳构化,中国稀土学报, 2001,19(2):107,第一作者。2、稀土氯化物催化丙烯直接环氧化反应研究,分子催化,第一作者,2001,15(1):253、在氯化稀土改性Ag/CaCO3上丙烯环氧化反应研究,稀土, 2001,22(2):41,第一作者。4、在Au/TS-1上原位再生H2O2用于丙烯环氧化反应研究,分子催化,2001,15(6):487,第一作者。5、Epoxidation mechanism of propylene with O2 catalyzed by EuCl3,Proceeding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re Eart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2001年7月,北京,第一作者。6、Effect of Rare Earth on n-hexane aromatization over HZSM-5 catalyst.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02,20(3):177. 第一作者。SCIE7、在Au/TS-1上气相原位再生H2O2用于丙烯环氧化反应,南昌大学学报,2005.第一作者8、稀土改性Pd/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研究,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p140,2005年10月,大连,第一作者。9、稀土氧化物Y2O3直接法催化合成聚乳酸,第二届全国工业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年10月,南昌,第三作者。10、在Ag/B催化剂上丙烯环氧化反应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催化科学技术》(第十一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郑小明等编,2002.10: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p490-491,第三作者。11、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Ce4+直接法催化合成聚乳酸及其机理的研究.赵凌冲,刘文明,肖青,李凤仪.化工新型材料.2006,34(7):2812、稀土氧化物直接法催化合成聚乳酸.赵凌冲,刘文明,肖青,李凤仪.塑料工业.2006,34(4):8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与编排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有严格的要求,那么具体的要求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与编排,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催化学报》SCI影响因子为8.271,在国际应用化学、化学工程和物理化学学科中居Q1区,位居中科院期刊分区化学大类一区,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
A类刊物-TOP20学科/领域 刊物名称 SCI IF数学 C
应用催化B环境 APPLIED《 CATALYSIS- ENVIRONMENTAL》期刊刊号为0926-3373,期刊2017-2018年影响因子为11.698
应用催化B环境 APPLIED《 CATALYSIS- ENVIRONMENTAL》期刊刊号为0926-3373,期刊2017-2018年影响因子为1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