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61

小人鱼不流泪
首页 > 期刊论文 > 气象学毕业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isteria爱发呆

已采纳

这题真不好写…………TAT但是楼下内位明显不是议论文啊,明显是随便凑得的文啊……咱也很苦恼啊,但是以气象为题的话首先要明确自己要写的“气象”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要找能讲得出来东西的话题。然后立意的话就是比较难的了,咱不会…………(对咱来说很难啊)剩下来论证的话就要有板有眼,例子不宜多,

279 评论

山寨天后

首先要惊叹一下楼上...能作出这样的回答非常不错...然后是回答问题.这严格来说不叫"南北气温倒置".只能说是南方比历史同期气温要低北方则要高.而lz说的温度数据不知道是科学的数据还是自己的感觉.出现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复杂的.具体还需要作深入研究.但如果不太负责的硬要推出一个原因,这是全球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后果.可能有人会把这两者等同起来.其实不然.厄尔尼诺现象是古已有之的,而气候变暖则是近年才变得明显的.当然两者也是相互影响作用的,只是不能严格等同.我们都知道地球其实是一个整体.所以,厄尔尼诺这种在一个地方发生的异常必然会导致另一个地方的响应.去年以来的西南干旱和过去两个月南方各地的暴雨天气简单来说都跟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回到楼主说的情况,不排除也有厄尔尼诺的作用因素.不过我没有做过严肃认真的研究,所以不能绝对的说这就是厄尔尼诺引起的.地球除了是一个整体,还存在这种整体下的局地响应.之前看到过一个很荒谬的论断,说既然全球气候变暖,为啥我(指说出这话的人)这个地方变冷了呢?没错,地球是在变暖,这是有科学的观测数据支持的.但是,地球并非是一个点,虽然地球总体平均气温是升高,可是在局地上的体现则是千差万别的.就目前看来,地球气候变化比较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局地的极端天气发生更加频繁了.不知道lz有没有发现,去年秋冬至今年春夏这段时间,南方冷的时候非常冷,但暖的时候温度又非常高.我身处的广州有一段时间是一天经历了四季的温度.这种天气变化极大的现象就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恶果.不过同样,我没有做过严肃认真的研究,这种观点某程度上也只是我很主观的猜测而已.ps.本人本科气象学毕业,毕业论文是研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我们这边的台风的影响;现在在念研究生,研究大气环境. 如果lz愿意的话可以百度hi找我私下交流一下.

184 评论

紫薯飘香

很简单, 你看过《2012》吗?这些是地球毁灭的前兆。2012里面出现的场面现在都有了,大颗粒冰雹 澳大利亚新闻讲了史上首次突遭大冰雹袭击。你要知道澳大利亚那个地方是热带和亚热带啊。再次,危地马拉地坑显现和中国地坑现象越来越厉害,2012里面开始时候就是出现坍塌裂纹。欧洲火山灰弥漫整个欧洲的事,你应该知道吧前段时间云贵大旱、近期南方十省大涝。最近气候即为反常,你知道不知道山东半岛地区5月飞雪,建国以后有记录的第一次。 再之前的大雪灾就不说了,像那一年高速被大雪覆盖,什么郴州之类的。还有,你有没有觉得近几年来地震频发啊?汶川 智利 玉树。。。 请问在上一个十年你对地震的感触有现在这么强烈吗?最重要的是,听说俄罗斯在组织大量人力物力造方舟呢。有这个资料,你去看看吧。另外,还有一个从经济学角度上分析的。为什么世界经济都在下滑而中国经济告诉增长呢?从经济学角度讲 经济流通不会造成资金减少,只会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为什么世界经济萎靡呢?因为这里面有大量资金不知去向,为什么中国恰恰这个时候上涨呢?我认为中国在集世界之各个国家国力造某个东西。现在不知道是什么,不过在西藏林芝近期援建了一个机场,说是为登山者援建的。但你知道建筑有多大吗?比首都机场都恢弘。请问为几个登山者用得着建立那么大的机场吗?而且还有进山的隧道,登山者要隧道作甚,干嘛要挖空这个山?还有,这次上海世博会,是历代世博会出展的最多的一次,甚至有一些国家最最宝贵的也展出了,为什么啊? 这个时候都运中国来,是为什么?只有一个解释,展览完毕装船。 这些你综合起来想吧。

228 评论

后果你在哪儿

直接到 http:// 中搜索就行了

84 评论

小璐贝贝

暴雨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 摘要:从生物气象学角度对暴雨及湿证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认为暴雨致病总属湿邪,而又多挟风、寒、热等邪。暴雨致病从清湿、浊湿两条途径侵袭人体,清湿多挟气机不畅;浊湿多伴血行不畅。对于暴雨所致之湿证的防治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orrential rain and damp syndrome were reviewed from the biometeorological angle.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diseases resulted from torrential rain were caused by dampness,and always accompanied with wind,cold and heat.Torrential rain resulted in disease by the way of clear dampness and turbid dampness.Clear dampness caused stagnation of qi.Turbid dampness caused stagnation of blood.Prophylactic therapeutic measures of damp syndrome were discussed too. Key words:Torrential rainDampnessDamp syndrome 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工作与生活。暴雨又是一种致病因素,但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尤其是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报道不多。笔者对有关暴雨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探讨如下: 1生物气象学与气象病 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天气和气候能影响人的健康。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并逐渐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生物气象学[1]。据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的定义:生物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以及地球外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给予植物、动物、人类即生物体的一般理化因素的规律或不规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科学。即使是健康人,由于天气、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其精神和身体也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大的时候就会引起疾病,甚至可使原有病情加重乃至死亡。因此,把与气象有密切关系的症候群叫气象病。近年,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大气污染已经引起了一些疾病,这种人为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可称为广义的气象病[2]。 2暴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暴雨前后一般都有风向、风力、气温、空气湿度、气压等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甚至诱发或引起某些疾病。多数病毒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随湿度的增高而数量增加,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流感病毒则随湿度和风速的减低而数量增加[1][3]。在蚊子可以全年繁衍及活动的热带,雨量对其个体数的增减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泰国北部秦吗地区脑炎患者月发生率和平均气温及雨量关系的调查表明,脑炎患者约半数是日本脑炎,但其高峰不在气温最高的4月,而在降雨量最多的7、8月(注:日 本脑炎病毒以保毒小型赤家蚊为媒介传染)。而在日本等温带,夏季里媒介蚊的个体数急剧上升,日本脑炎发生率也达到最高峰[4]。 在我国,有学者证实,气象因素与小儿肺炎发病密切相关,气温、相对湿度与肺炎发病率呈负相关,气压与肺炎发病率呈正相关。在炎热多雨的夏秋季,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可感染为肺炎[5]。 不同的气象环境条件下给予的药物也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毛地黄在暴风雨且有气压急骤下降的情况下使用其毒性增高,在平静的高气压条件下使用其毒性减低[1]。 3关于湿证的研究 湿邪为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其治疗又非常棘手。有云“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湿邪“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邪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6] 3.1病因 湿之为病,所感不同,有从外得者,如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汗出沾衣等;有从内得者,如恣饮酒浆乳酪,过食瓜果生冷,致伤脾败胃而生[6]。内湿与外湿相互关联,有内湿者易受外湿侵袭而为病;感受外湿,日久不去,亦易使脾胃失运,酿成内湿。外湿的内涵,姜春华曾说:“湿就是空气中含水量增多。”[7]湿本身是一种正常气候变化的构成要素,只有当湿气过盛,侵入人体造成疾病时,就成为湿邪。而与风、寒、暑、燥、火不同的是,湿邪在天地间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雾、露、雨、雪、霜、水、冰以及蒸腾于空气中的湿热之气等[8]。 3.2病机 湿有天地之分,自天而降之湿,即清湿,包括雾、露、霜、雪、雨及蒸腾于天地间的湿热之气,其性轻散,中病易入气分,走上焦,中营卫,或内舍脏气(困脾);在地之湿,即浊湿,包括水、泉、冰、泥,其性重着,中病易入血分,走下焦,留滞于皮肉、筋骨、血脉[8]。 湿邪致病繁杂,善于变易。湿为弥漫性水气,形无定体,上下中外,无处不到。犯上则头重项强;停中则痞满呕恶;流下则足胫浮肿;阻于脉络则气滞血瘀;聚于关节则骨骱烦痛不利;客于肌肤则寒热疼痛;散于孔窍则流浊不通;著于脏腑则气化受阻……。因而诸多病证,不是因湿而病,就是因病而生湿,为泻、为痹、为疸、为疟、为淋、为瘀……,其莫不与湿相关。况且湿能伤脾,脾土一亏,百病丛生[6]。 3.3诊疗 湿邪致病广泛,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常见症状有:困重乏力,倦怠少动,精神萎靡,苔腻,脉濡等。现代医学中许多疾病与湿邪有关,如:病毒性疾病与中医湿证的临床表现相似[9];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无论是其病程中的哪一阶段都与湿邪有关,湿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湿邪内蕴是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10];慢性肾炎的基本病理为“湿热久羁,阻滞三焦”,[11]与湿邪密切相关。而这些疾病大都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祛湿之法,因病位不同,治亦有别。病在上焦者,宜辛香宣透,芳香化浊,常用藿香、佩兰、白芷等。湿阻中焦者,宜以燥湿,湿重于热者,用半夏、苍术、草果等苦温燥湿;热重于湿者,宜黄芩、黄连、栀子之类苦寒清热燥湿。湿在下焦者,宜滑石、木通、茯苓之类淡渗利湿。而湿常困脾,故治重在中焦,临床常配健脾益气之茯苓、薏苡仁及醒胃消导之砂仁、麦芽等[12]。又湿邪致病多有阻遏气机,郁困清阳,气郁愈深,湿愈难解。因此,治疗湿证除运用祛湿诸法外,必须配合宣开、宣通等宣展气机之法,借助脏腑组织器官的气机活动,促使湿闭得开,湿郁得解,给湿邪以外泄之机。这样,才能尽快驱邪外出,提高疗效,缩短病程[13]。 3.4护理 祛湿棘手,失度则伏,其来也渐去也缓,隐伏体内,难以速去,缓图有望[6],故湿证护理非常重要。其护理宜避免重受湿邪,居处环境不宜潮湿,防冒雨涉水,防汗出淋漓,衣服需穿吸湿性强的柔软装,衣服湿后需及时更换干净、干燥,饮食防过饮酒浆乳酪,勿过食生冷瓜果等等。如护理得当,则可有效地配合治疗。 4暴雨与湿邪的关系 唐以前,“雨”被认为是一种致病因素。如公元前514年,秦国医和就提出“阴、阳、风、雨、晦、明”为六种致病因素;《素问*调经论》提出风、雨 、寒、暑为致病因素。直到唐代王冰补运气七篇,才提出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气”,太过则为致病因素,称“六淫”。[14]可见,“雨”邪已归纳入其它邪气中,而根据湿邪的病因研究,雨邪属于湿邪。暴雨较微雨、小雨、大雨等量大、危害性大,对人体影响也更大,故而,暴雨属湿邪,湿邪包括暴雨。暴雨降时可作为“清湿”伤气分,走上焦;既降则又可为在地之湿,为“浊湿”,走下焦,易入血分。暴雨因其发生前后大都有风力、风向、温度等的变化,故其致病多兼挟风、寒等邪。 5人工气象室研究 为了方便研究,美国的Hollander制作了精密的人工气象室进行实验,即制作了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和离子浓度五个可随意变化的气象条件,称之为Climatron房间。创造了在外面操纵而住在里面的风湿病患者并不知道的气象条件,观察此种条件对风湿症状的影响。结果,当气压下降而湿度上升时,患者症状立即加重,如单纯是气压下降或湿度上升,症状几乎没有变化。虽然气象条件变化时可导致恶化,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即使条件恶化,症状也不太受影响。此结果与风湿病患者经常主诉的气象前锋经过时症状加重是一致的,特别是雨前疼痛加重、雨后减轻这一事实在科学上是有根据的。[15] 综上所述,天气和气候变化能够影响人的健康,而暴雨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种气象刺激亦可表现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结果。湿证作为一种常见证候、难治证,与暴雨又有密切关系,我们就可通过多种手段对之进行治疗,如随气象和季节变化,进行相应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精神疗法、康复等[16]。已病者可起到治疗作用,从各途径防止病情进展,未病者亦可起到预防保健的效果。 [NextPage]

188 评论

ybxiong168

这是因为最近南方降水较多,所以气温低,东北地区持续干旱,所以气温高

124 评论

相关问答

  • 应用气象学报英文

    《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大气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浩予妈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气象报投稿

    不支持电子邮件投稿。建议到新气象网站尝试远程投稿

    JojoYang123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气象学毕业论文

    这题真不好写…………TAT但是楼下内位明显不是议论文啊,明显是随便凑得的文啊……咱也很苦恼啊,但是以气象为题的话首先要明确自己要写的“气象”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

    小人鱼不流泪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气象

    1. 航海模拟器视景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 关克平 文献来自: 上海海运学院 2002年 硕士论文 CAJ下载 在线阅读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自20世纪70年代前后

    今生只要你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农业气象毕业论文

    农业推广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农业推广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卢卡与凯丽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