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ing
从会计史的角度认识会计涵义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从会计史的角度认识会计涵义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文章结合会计产生和发展过程解释会计涵义的内容,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会计的涵义,激发学生探索会计理论的兴趣,使学生能认识过去、掌握现在,适应会计工作未来的变化。
关键词: 会计涵义会计史会计职能
一、会计的涵义
1、相关教材中对会计涵义的表述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涵义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会计的本质——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的基本职能——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控制)。
(3)会计的特点——货币计量等。
怎样理解会计的涵义呢?
过去我们对会计涵义这部分的内容大多都是照书本去简单提及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解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一开始就对会计认识不清,无法站在更高的角度去适应会计的发展变化,无法适应具体的会计工作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综合理解。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会计的产生
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如果将原始的图形记事作为会计雏形的话,会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我国西周时期,“会计”一词就已经出现,清代学者焦循所著的《孟子正义》一书中,针对西周时代的会计解释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会计在国外也有很长久的历史,两河流域的原始算板、埃及的纸草记录、印度人的贝多罗叶记录,都可以看到人们最初进行计量、记录的杰作。
2、会计的发展
(1)古代会计
会计从单式薄记产生到复式簿记应用这段时间,也就是1494年之前,包括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两大历史时期。
(2)近代会计
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是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复式簿记的书籍《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又译《数学大全》第三卷第九部第十一篇)。总括近代会计发展史这一时期,会计已经由实践到理论,真正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会计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会计学科也比较成熟,会计职业开始走向社会化和专门化。
(3)现代会计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加剧,股份公司等新的企业组织迅速发展。所有这些,对会计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设备折旧、成本计量、资本运作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原有的复式簿记已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发达市场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会计实践相应地迅速发展。由于会计内部分工迅速发展,于是导致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新的专业性的会计门类开始出现,从而使会计发展进入现代会计时代。
三、会计史对理解会计涵义的启示
1、会计的是一种管理活动
人类进行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随时掌握经济活动中量变和质变的情况,对经济过程组织必要的科学管理,会计就是基于这种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1)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独立的职能(出现专职的会计人员)。
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人类的生产活动由采集阶段进展到原始农业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剩余物品出现,从而使人类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关系日益趋于复杂。在此情况下,部落的首领对于部落内部生产、分配事务的处理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当人脑记事达到无法承受的限度时,便迫使人们在大自然中探寻帮助记忆的依托物,于是会计发展史的原始计量、记录时代便到来了。这一时期的会计只是生产者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把收入、支出记录下来,主要是解决储备物品的使用,协调简单再生产安排与生活安排的分配关系,一般由部落的主事人在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劳动成果之余进行记录。
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公社的剩余产品逐渐增多,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和交换的发展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形成,公社的经济事务更加复杂。为了适应这一扩大了的管理要求,于是原来的计量、记录工作就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职能。
(2)管理的工具→一种管理活动。
马克思认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会计管理,生产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它指出了会计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逐渐从生产管理的工具发展成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必然。 10世纪至15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商业、手工业及银钱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随着市场的开拓迅速扩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实现了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转变,进一步确立了会计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规模的发展,企业对内部经营管理越来越重视,强调计划与控制。这就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开始通过“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管理”等会计管理方法参与经济活动的事中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接近炽热化,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由此对会计提出了不仅要事后算账、事中控制,更要做到事前预测和决策。于是,会计便由“计算过去”发展到“控制现在”、“规划将来”,实现了会计从管理的工具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转变。
2、会计的职能是在会计实践的不断深化中发展起来的
(1)会计职能的形成阶段
当会计处于原始或者雏形阶段时,其职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计量和记录”,即人们通过头脑或其他能帮助记忆的依托物对经济事务进行简单记录、计算来衡量其劳动成果,并对这种计量记录进行必要的核查及比较,以便确定下一个阶段的生产、分配和消耗活动。
原始计量记录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实物记事(计数)、刻契记事(计数)、结绳记事(计数)、绘画记事(计数)等。
(2)会计职能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两大历史时期。随着原始经济的解体,农业经济时代来临,会计计量记录方法中出现了为自然经济服务的单式簿记。
伴随自然经济的发展,单式簿记不断向前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形态到成熟形态,以致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完善的会计方法体系。但单式簿记的整个方法体系仅适应反映自然经济,其自身缺乏科学的内在联系,而且当时的簿记缺乏理论指导,簿记知识的传授仅处在自然教育阶段。
(3)会计职能的逐渐成熟阶段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由此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适应资本主义大企业需要的经营形式——股份公司出现了。而此时,会计已经从原始的“单式记帐阶段”转变为“复式记帐阶段”,会计的管理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出现,使资本向有良好效益的企业积聚,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由于股份公司的所有者分散于广泛的社会阶层中,其结果必然导致大多数所有者远离经营实体失去支配能力。但作为所有者集团,他们又关心其投入资本的保全,以维护其利益的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的监督职能就逐渐显得重要起来。尽管在这一阶段,会计的监督职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但其本身所具备的核算及监督职能的事实已无可质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意义上的经营管理思想给会计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巨大冲击,表现为管理会计地位的不断提高。另外,多种形式的会计分析方法也得到了较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由此产生了急剧的资本集中,许多大规模的投资活动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的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核算和监督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等具体管理职能,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了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3、从实物量度到货币量度
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产生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到原始社会末期这种交易方式已成普遍之举。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人们创建了多种实物量度单位。
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一直处于一个缓慢的量变过程之中。在奴隶制时代,这个变化还微乎其微,自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才开始有了一定的进步。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币制的统一,使货币量度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到西汉时期,商业开始摆脱物物交换形式,商业经营一面是商品,另一面是货币,货币量度在会计核算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为了综合核算、计算盈亏,商品生产者必须把各种不同的实物计量单位统—起来,计算各种财产物资的占用和耗费,并同劳动成果进行比较。这样,仅对实物数量记录和计算就不行了,必须利用货币形式(观念上的货币)来统一计量经济活动中可以量度的方面。在人类社会的会计发展史中,由以实物量度为主要计量单位,进展到以货币量度为主要计量单位,是古代会计向近代会计转变的开始,也是会计区别于统计和其他业务核算而具有自己特点的重要标志。
四、历史的启示
会计历史经过了从古代会计向近代会计演进,又由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的转变、发展。从方法上看,由原始记事、单式簿记到复式簿记,从门类上看,自单一行业的会计向多个部门会计分化,从功能上看,从纯粹核算与反映功能发展到参与管理与决策等,充分展现了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相一致的历史运行规律。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产生了许多新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现代信息工具的广泛应用也进一步推动了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我们要把握新的历史机遇,迎着经济信息化的滚滚潮流,继续肩负会计改革的重任,坚持创新,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张玉森 高瑞金《基础会计》.中等职业教育教材,2002年.
2.郭道扬《会计发展史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
3.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4.郭道扬《中外会计史评说》.《财会通讯》.1992年第2期.
5.文硕《文明古国的会计》. 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
佑玲天涯
同学你好!现将《我与会计》小论文(1000字)与你交流,能够帮助十分荣幸! 会计职业的操守信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它诠释了人类生活的自然规律。人类从一出生,呱呱落地……母乳滋养、一天天成长,呀呀学语,家人看护,入学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等等。一个人的生活成长经历,无一不是从父母、家人,从他人、社区、社会得到的。到了十八岁,长大成人,逐步学习、工作,学会帮助家人,帮助他人,报答国家,报答社会。会计职业道德实践,同样适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哲理。会计人依照会计职业道德原则,通过学习,改造锻炼,进步提高,达到回报家人,回报社国,回报社会的过程。当年,广西财经学校七八级工业会计班一群学生,有幸来到那洪三皮(南宁市制革、皮鞋、皮件厂)参加毕业实习。高兴时同学们哼唱着一首毕业歌《走向生活》记得其中几句歌词:“阳光照耀着平原和山冈,歌声飞扬在祖国的大地上。七月的熏风吹送着我们的青春,我们愉快地走出大学校门。田野的稻穗向我们招手,工厂的汽笛为我们歌唱,我们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决不辜负祖国的希望,假如祖国需要我们去到那里,我们就展开翅膀向那里飞翔。”会计给人们指明了一条通往技术与财富的金光大道。时光荏苒,春秋几何。今天回想起来,却象昨天刚发生的事情一样,当年同学们满腔热情地志愿到工厂去锻炼,决心将《工业会计》服务于工厂、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让会计青春与心飞扬。“我是队里的红管家,打起算盘噼哩啪啦响。”今天,会计人选择了会计这个职业,自己对这个专业有认识、有悟性、有兴趣、有志向,工作就有干劲,就有方向。正确掌握会计法规航向的风帆起航,会计人要学会感恩,知恩图报。就会计职业操守而言,神话小说《西游记》唐僧、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四个人,哪一位最适合做会计工作呢?“唐僧师徒在蓬莱天国取经那一段:管理员阿傩、伽叶硬是敲竹杠,收缴化斋铜钵,用无字天书来忽悠取经队伍。”老总唐僧对佛忠于职守,有宽容之心,为人友善,可会计工作讲制度规则,这几点唐僧似乎符合会计红管家的人选,只是,有一次在荒野之外,悟空去化斋前划出一个圈子请师徒仨别乱跑,可唐僧也迷糊了,会计法规制度的圈子可不许越界啊!《西游记》中那人、那事,给予会计职业道德哪些启迪?人无完人,唐僧通过反思,以后再也没有犯从前的错误了。三打白骨精,老总唐僧之所以犯三次同样过失,每一次都是财务总监悟空为之挡箭牌,但化解风险之后,老总却误解财务总监,欲将其处分。最后,老总忍无可忍,还是把财务总监给撤了,白骨精原形毕露,唐僧被虏走了。在商业交易中,类似教训还真不少见,有些公司老总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差错,财务人员为其把关风险,老总却认为是误了他的好事。一般工作人员,有一次过失,就伤不起,被炒鱿鱼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功名禄利诱惑,会计人可要擦亮眼睛。会计人要坚守一方湿地,耐得清贫、耐得寂寞、耐得诱惑,不是一朝一夕的情事。很古以前,人们就诠释了“送鱼与吃鱼”的辩证关系,会计职业道德与现代功利主义,会计职业判断格外重要。“领导吃得你就吃得”那就错了!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是哪一个单位,你主管哪一方面工作,对方凭什么请你吃饭,人家凭什么给你好处?请相信天上不会掉下馅饼。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适应这一变
在我国会计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协调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本科 教育 的国际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专会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管理类论文 国有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理念,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管理会计理论建设,这是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内部具体应用的前提条件。以下内容是我为您精心
数学建模内容摘要:数学作为现代科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要了解什么是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了解数学建模一般方法及步骤。关键词: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实际问题伴随着当今社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建筑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土木工程本科的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