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琳欧雅
在儿童食品的选择上,给人第一视觉效果的包装色彩更能打动消费者,然后才是图形和说明文字。所以在儿童食品的包装设计中,需要合理准确使用包装色彩。现代的儿童食品包装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食品包装,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包装色彩的应用和创新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包装色彩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创新要求,应用于现代儿童食品的包装中。 l 当前儿童食品市场的开发现状分析 儿童食品无论是外包装或是食品本身、造型都呈现多元化发展,因为其可爱的样子,不但吸引了作为消费者的儿童,而且这些食品的购买者——成人也觉得有新意。这些美味的食品配上可爱、富有新意、功能多元化、绿色的包装,不再仅仅是让你运动嘴巴、填饱肚子的简单意义上的食品。儿童食品是所有食品中包装设计最绚丽、新颖、功能最多样化的,这是因为生产企业和包装设计者很好地抓住了儿童消费心理的结果 。儿童食品运用无声的色彩语言、造型语言,在吸引儿童好奇眼光的同时,也说服家长为其掏钱购买。 例如:美国专门做调味蕾茄酱生产的亨氏公司,推出了专为儿童设计的调味蕃茄酱,其产品包装的颜色原来只有绿色和传统的红色2种,为了进~步开发其它的新产品,亨氏公司在全美国对1000多名儿童做了调查,设计出很多独特的新颜色,更好地吸引广大的儿童消费者。 美国包装设计专家根据儿童的特点和市场调查结果,总结了设计食品包装的成功经验可以供参考,他们认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该包装是否使儿童们感兴趣。如何才能使儿童对食品产生兴趣,可以通过对包装的色彩、造型、图案等方面创新,来吸引他们的目光。 2 儿童食品的包装色彩特点研究 通过具体的儿童食品包装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包装色彩规律可供以后的包装设计参考。 例如:德国Dr.Oetker的布丁包装,给人的视觉效果很有震撼力,我们从包装颜色上就能感觉到其口味及品质,见图1。很明显,包装色彩能把食品的味觉感表现出来。现在市场上儿童食品包装从食品本身固有的颜色出发,对其色彩进行提炼与升华,看上去更加五彩缤纷、生动活泼,很能吸引儿童的视线。在色彩设计上。儿童食品就大多采用鲜红、嫩黄、金色、苹果绿、淡紫或玫瑰色等。因为三原色、对比色搭配比较适合儿童的视觉心理,也能影响到儿童的色彩记忆。每种色彩都会给人不同的味觉暗示,关于色彩的感觉,日本色彩学家内藤耕次郎通过实验得出 甜 是黄、白、桃红, 酸 是绿色, 苦 是茶、灰、黑, 咸 是白、蓝、茶、青色。色彩学家埃斯比尔克的实验结果为: 甜是橙红, 酸 是绿色、蓝绿色, 苦 是黑色,“咸是蓝色。哥林支的实验结果为:“甜味 是粉红,“酸味”是绿,“苦味 是蓝紫色, 咸味 是蓝色 J。包装色彩直接影响到儿童对食品口味的选择,因而要在理解色彩味觉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色彩设计。 包装色彩的运用,是建立在对色彩规律特点的基础上,并不代表它是永恒的规律,一成不变的,应该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创新和突破。传统观念认为应多用易于产生食欲的暖色调理行设计,但如:卡夫旗下的”OREO”饼干,大胆运用蓝色和紫色的搭配包装,给人一种独特的口感。可以尝试~些新的色彩搭配,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创新,见图2。 3 新形势下对包装色彩的开发 新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的消费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食品包装。儿童食品包装也不断地开发和创新,在其包装设计上,既要准确地传达信息,又要有超前的设计思想,引导消费观念。它应该是娱乐趣味性、文化性、功能性、健康性于一体,其包装色彩,既要从材料的开发和创新中合理地运用和把握,也要在新的形势下获得启示和运用新的思维形式。 在现代的儿童食品包装材料上,大多的采用塑料和纸品包装,因为他们的色彩可塑性强。从环保的角度上看,更提倡运用纸制品以及天然材料包装。国外很多的纸制品包装,不是采用单一的白色,而是采用五颜六色的纸包装,不仅与他们的民旅习惯有关,也同时从科学角度反映了食品的纸品包装色彩化更加吸引消费者。另外,最早使用的食品包装多取材于大自然,如:芦苇叶、芭蕉叶、竹筒、藤条、麦秸、玉米皮等。可以运用这些材料,加以色彩效果表现,增加其趣味感,吸引儿童们的好奇心。还有一种受人瞩目的包装材料——纳米包装材料。在纳米材料中,通过调节锑搀杂量可以得到不同蓝色调的纳米ATO粉,从而获得不同色调的抗静电涂料,把它用于儿童包装中。不但可以防止静电,而且可以增加包装色彩的丰富化程度 。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互动性特点给包装设计带来了新的启示,动态包装在一些国外的儿童食品包装上已经出现。例如:有的动态包装本身设有温度上限,达到或超过这个上限温度时,包装就会变成冷色调;如果低于上限温度时,包装就会变成暖色调;有的甚至还可以根据周围的色彩感应而自行调节色彩。这样的包装在货柜上就能突显出来,改静为动,让儿童联想到可爱的变色龙,更加增添新奇感。 例如:在日本的百货商店或超市中可以看到,儿童食品的包装盒,外观设计不仅方便实用,而且图案和色彩搭配非常协调和美观,印刷也很精致,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商品的品位。也提高了该商品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例如:图3日本的儿童食品包装,在造型上和色彩的搭配相统一,表面的色彩与食品本身的颜色也非常协调,同时在色彩上也有对比,使包装视觉效果强烈。采用透明包装,显现里面的食品,整体色调没有离开~般食品的基本色调,红色和黄色的搭配。卡通图案与色彩的结合,传统文字的运用等,共同烘托一种民族文化气氛。 雀巢加拿大公司全新推出三款”Smarties”节日糖果筒,此款新包装可以通过旋转筒身的3个分割部分,组成多样化的、不同的彩色商标图案,对儿童有很强的趣味性。而且其细长的形状容易手握,红、绿、蓝3种塑料封盖也是容易开启和重复封闭的。同时,糖果筒的纸质构成对儿童是安全的。其包装色彩从儿童心理出发,采用纯色对比效果强烈,配合卡通图案,吸引广大的儿童消费者的眼球,促进其销售力,见图4。 4 结语 通过对儿童食品的包装色彩的分析研究发现,现代的儿童食品包装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了,它是娱乐趣味性、文化性、功能性、健康性于一体了,它对包装色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准则,在以后不断的创作中要具有超前思想,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设计,在色彩与造型的搭配上,采用新的搭配尝试,积极开发新的材料及与其的色彩搭配,学习外国的包装色彩经验,走特色的民族化道路。
品名暂无
参考下这篇文章吧,希望对你有用。《浅谈中国传统色彩与现代包装设计的结合》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包装设计。它们遵循着设计色彩配色的规律、商业化的乏味和单调、国际化的统一设计风格,使人们内心反而怀念起本土文化。而反映文人雅致格调和民俗社会生活的中国传统色彩逐渐和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呼唤着民族文化的精神回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墨色氤氲的水墨画色彩中国文人一直以来推崇庄子的自然朴素之美,即“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由此产生了国画“墨色氤氲”的黑白色彩,此色调为“无彩”色调,黑色属于无法色,明度低、纯度大;而白色属于全色光,反光强。而且中国画有“墨分五色”,“不施淡青,光彩照人”之说,那是画家在用笔中所体现的枯,湿,浓,淡的变化而至,由于黑,白,灰加以淡彩的合理布局以及追求以墨造型,达到舍形而悦影,舍质而趋灵的艺术境界,以至于画面的色彩节奏显得非常之和谐,达到了素雅宁静的境界。这种富有文化底蕴的色彩被大量运用在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包装设计上,如:茶叶包装、茶饮料包装、酒类包装、纯天然化妆品包装、中药包装、古典书籍的外部装帧等。单色的应用使包装设计的整体简洁高雅、含蓄深邃,赋予商品怀旧的古朴风格,体现出沉淀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二、装饰性强烈的民间色彩有别于文人空灵气息的单色调,中国民间传统用色习惯与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点替代相关,即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古人从复杂的色彩中总结归纳出五色论,即青、赤、黄、黑、白为最纯的正色,其余皆为间色。五色可混合出不同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所有色彩。中国民间色彩是在五色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如:唐代的流行色是紫+黄,一个间色一个原色,紫色富贵而华美,黄色贵重而灿烂,紫+黄互为对比色更加显得富丽堂皇。有诗曰“黄花紫菊傍篱落”、“黄峰紫蝶两参差”。而红+绿这一组曾被先人后人斥为不雅气的民族传统色,是从宋代开始受到朝野的欢迎并在民间流传开的,宋词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见对比强烈、高纯度的色彩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史民间阴阳调和的生生观。这种积极的人生色彩观体现在琐碎而亲切的生活用品包装设计上,如:礼品包装、婚庆糖果包装、月饼包装、特色土特产包装、纺织品包装等。色彩的色相对比形象地烘托出中国百姓热热闹闹的家居气息,寓意美好的生活期望和乐观的心境,有强烈的装饰效果。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使民间艺术的感染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三、富贵气息的金属色中国人对金、银色的钟爱也体现在包装设计上,这些原来只用于皇家和宗教的金属色如今也走进了普通消费者。如:飞金、泥金、洒金———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描金———为使器物美观而在其上用金银粉勾图、描绘作为装饰。这些传统的装饰手法增添了高级礼品包装的品味和档次。可见,中国传统色彩与现代包装设计的结合能表现出设计作品的主题,只有尊重传统,使包装设计色彩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气质和文化内涵,以及在了解现代人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基础上,才能使产品的包装色彩既不失传统根基又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真正实现中国包装设计走向世界,因为“民族的即世界的”。
小熊de爱
[1]余朋. 浅议色彩设计中的色彩心理与色彩搭配[A]. 王兴成,陈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C].: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舞动的气息 流动的色彩——家装色彩搭配[J]. 中国住宅设施,2011,(2). [3]朱海滔. 色彩搭配师:用色彩扮靓生活的魔法师[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3). [4]李书清. 用绿色舞动时尚色彩——谈园林景观植物的色彩搭配[J]. 中国林业,2009,(14). [5]周文. 色彩搭配设计师亮相中国 和谐配色提升商品竞争力——访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委员会总干事侯新宇[J]. 纺织服装周刊,2007,(6). [6]张祖鹰. 网站建设中的色彩与色彩搭配[J]. 电脑开发与应用,2007,(11). [7]朱海滔. 色彩搭配师:用色彩扮靓生活[J]. 人才开发,2008,(4). [8]月影. 打造色彩PC 彰显个性魅力 电脑配件色彩搭配新创意[J]. 电脑采购周刊,2003,(5). [9]李琼.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色彩搭配[J]. 绿色科技,2010,(8). [10]韩秋菊. 成语中的色彩搭配[J]. 潍坊学院学报,2010,(5). [11]姬凌云. 微探服装艺术设计之色彩搭配的魅力[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12]王一川. 浅析装潢设计中色彩搭配标准[J]. 才智,2010,(36). [13]林文发. 网页设计中的色彩搭配[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12). [14]马莹莹,杜暖男. 色彩搭配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3). [15]王嵩. 浅析室内设计之灵魂——色彩搭配[J]. 大众文艺,2010,(24). [16]王宝森. 时尚热门新职业——色彩搭配师[J]. 生意通,2011,(2). [17]刘保和. 流行色与空间的色彩搭配[J]. 陕西建材,2002,(8). [18]吴志华. 艺术插花的色彩搭配[J]. 中等林业教育,1998,(2). [19]陈劲,徐飞,陈虹先. 应聘简历色彩搭配的眼动研究[J]. 心理科学,2009,(6). [20]赵洪涛,赵慧媛. 浅析教育网站的设计风格与色彩搭配[J]. 改革与开放,2010,(4). [21]陈莉芳. 服装色彩搭配与人物整体形象设计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10,(14). [22]黄媛莎. 色彩搭配与形象设计化妆[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6). [23]王瑜. 浅析民间色彩搭配口诀及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2). [24]非手. 色彩搭配师:为职教再添技能砝码[J]. 纺织服装周刊,2010,(17). [25]刘聪聪. 室内色彩搭配——难舍红色中式气韵[J]. 法制与社会,2010,(19). [26]刘佳奇. 谈网页设计中的色彩搭配[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7]王士刚,李晓慧. 网站色彩搭配方法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10,(6). [28]王丽华. 浅谈服装色彩搭配[J]. 大众文艺,2010,(12). [29]史刻娟. 色彩搭配在粗纺面料中的应用[J]. 毛纺科技,2010,(9). [30]孙璐,李宁. 中国青年女性服装色彩搭配美的规律初探[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9). [31]班祥东. 论网站设计中色彩搭配之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3). [32]王军利. 关中地区屋顶绿化中景天科植物色彩搭配的相融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19). [33]曾晓娟. 浅谈网站设计中的色彩搭配[J]. 科技信息,2010,(27). [34]葛莉. 室内设计中色彩搭配的协调性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 [35]唐闻. 网页设计中的色彩搭配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0). [36]彭文波. 色彩搭配有帮手 人人都能成行家[J]. 电脑爱好者,2009,(5). [37]李英. 色彩搭配课程在京开讲[J]. 纺织服装周刊,2009,(3). [38]孙嘉,邱诗霖. 浅谈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色彩搭配[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3). [39]王楠. 色彩搭配中 品味“香水百合”般优雅的家[J]. 建材与装修情报,2009,(6). [40]何伟. 网站色彩搭配[J]. 科技信息,2009,(18). [41]李杏花,周晖. 浅谈色彩搭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南昌高专学报,2009,(4). [42]孙露. 解析服装陈列中的色彩搭配方式[J]. 消费导刊,2009,(19). [43]《红色范思哲 灰色阿玛尼:跟大师学色彩搭配》[J]. 中国服饰,2009,(8). [44]首期江苏省色彩搭配培训班即将开办[J]. 江苏纺织,2009,(9). [45]金禹彤. 美幻的迷梦与奇诡的异景——鲁迅《野草》中的两处色彩搭配意象[J]. 名作欣赏,2009,(29). [46]蒋卫平. 论室内装饰设计的色彩搭配[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2). [47]叶献忠. 浅谈烹饪教学中冷盘菜肴的色彩搭配[J]. 职业,2010,(3). [48]谢家品. 正确服饰色彩搭配创造销售新机会[J]. 纺织服装周刊,2009,(23). [49]正阳. 鹿王大力培养色彩搭配师[J]. 纺织服装周刊,2009,(31). [50]温卫中,张祖鹰. 网站设计中的色彩搭配[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3).
室内装饰风格流派的色彩体现本文主要是通过各种室内装饰风格的流派来体现色彩的应用和搭配,采用案例分析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阐述,案例将采用成都市内一现代风格家装为主
敦煌158窟涅盘壁画中出现刺心剖腹图像,则是吐蕃占领时期敦煌粟特人改信佛教的真实反映。由于这两种风俗与汉族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刺心剖腹这样具有浓厚祆教色彩
(征文格式) 文章题目(字体:3号,黑体)主 题 词:xxx(4号字,黑体)内容摘要:xxx(4号字,楷体,150字左右)□□□□□□□□□□□□□□□□□□□
同学你是南化的
1.茶包装的材料设计茶包装是茶在购买、销售、存储流通领域中保证质量的关键,一个精美别致的茶包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超市不断出现和销售方式改变的今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