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275

Brita阿菜
首页 > 期刊论文 > 社会研究院陈龙博士后论文答辩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糖朱古力

已采纳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哲学系,2003年更名为哲学社会学学院。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社会学、人口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开设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30多年来,学院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宗旨,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1983年,以张恩慈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团队,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成为山西省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8年,以郭贵春教授为带头人的学术团队,获得科技哲学博士点,是我省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零”的突破;2000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2002年科学技术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获得的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是山西省最早的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对提升山西大学人文学科总体实力,辐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07年以来学院进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创新阶段,2012年“哲学与现代性”成为山西省协同创新优势重点学科建设平台,2016年获准山西省哲学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哲学专业获省高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支持计划,2017年哲学学科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计划,学院抓住“部省合建”和“一流学科”建设契机,大力引进领军人才,新建有分析哲学研究所、欧陆哲学研究所、认知哲学研究所等,实施优才计划、内涵发展战略计划,努力提升学科整体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 新世纪以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0余项,争取到科研经费800余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教材150多部;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200余篇;获得各种科研奖励40多项;学院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学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材,支持经典课、双语课、实践课、精品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逻辑学课程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课程”,学院学生的调查研究报告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奖励;学生自办刊物《猫头鹰》特色鲜明,质量上乘,为学生提供了科研锻炼的阵地。 在“十三五”和今后相当长时间,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潮和山西大学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发展战略,学院将以哲学、伦理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和社会工作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瞄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起点高标准开展研究型学院建设,促进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的国际化发展,努力使学院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哲学研究基地和教学教育中心。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 科学技术哲学 学科 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也是迄今为止山西省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任中心主任为 郭贵春 教授。中心前身为成立于 1978 年山西大学 自然辩证法 教研室(后更名为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1983 年获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 年获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开始招收哲学项目博士后, 2000 年1月成为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2002 年科学技术哲学被确定为 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9月设立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中心目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整体水平高的学术队伍,其中校内专、兼职研究人员36人,包括4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30人,占总人数的83%以上;拥有高级职称的22人,占总人数的60%以上;博士或在读博士35人,占总人数的97%以上;34人具有半年以上国外学术研究访问经历,占总人数的95%;拥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长江学者、马工程首席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全国四个一批和文化名家等高端人才18人次。校外专、兼职研究人员28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中心还主办有CSSCI核心期刊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建有学科图书馆,拥有中文藏书2万余册,外文藏书1万余册。 中心长期坚持科学技术哲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目前拥有涵盖全面、特色鲜明的学科结构体系,主要的研究方向有: 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与STS、科学思想史 等。自2000年以来,中心共累计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6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中心设置了“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文库”、“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译丛”、“社会科学哲学译丛”等系列文库,出版了200余部科学技术哲学专著和译著,特别是翻译的《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获得了国内学界的一致好评,出版的《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理论建构与多元维度》、《科学表征:从结构解析到语境建构》分别入选了2016年和2017年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5年以来,中心教师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2部,在 Philosophy of Science 、 Synthese 等SSCI收录的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此外,中心还向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西省政府等部门提供研究咨询报告23份;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80余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提名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9项。作为国内重要科学技术哲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心向全国各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以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为繁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心立足本校,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与国内外众多高水平的学术机构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促进学术繁荣,是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的酝酿创建、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期的成长壮大、90年代的繁荣发展和2000年的重组建设4个发展阶段。     1、酝酿创建阶段(1978-1981)   1978年正式建立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组,直属教务处领导,专职教师7人,担负起山西大学乃至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的创建、普及、教学和科研的重任。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正是在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基础上于1979年1月成立,并挂靠在山西大学至今。事实上,山西大学从此成为山西省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的中心。1979年9月山西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开办了为期一年的自然辩证法师资培训班,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32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学习,除了本校教师外,还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和东北大学等单位的十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这个师资培训班的学员后来大多成为省内外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和科研骨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个阶段在山西大学本科生中开设了自然辩证法原理、自然科学学科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生物学史等)等课程。科学研究主要在自然辩证法原著、自然辩证法理论、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思想史、科学家思想评价和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1981年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组还创办了不定期的内部交流刊物《自然辩证法学与探讨》,促进了山西大学和山西省科学技术哲学的学术交流与发展。   2、成长壮大阶段(1982-1990)   首先,建制更趋完善。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组1982年改名为自然辩证法教研室,1984年成为系处级建制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并建立起专业图书资料室。    第二,人才培养迈上一个新台阶。1983年开始招收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在80年代,共有天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河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校将近40名研究生申请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位并通过答辩。山西大学自己培养的硕士生也开始考入其他博士点深造学习。同时,全校本科生和其他专业研究生的科学技术哲学类课程进一步获得拓展和加强,并接收在职人员进修研究生课程。    第三,科学研究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关于辩证大自然观、化学哲学、化学史、数学史、科技通史、中国古代科技史和西方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开始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化学哲学基础》、《化学史教程》、《中国数学简史》、《世界数学简史》等一批论著代表了国内当时各自领域的重要基础研究成果。    第四,刊物建设走向规范。随着系处级建制的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的成立,其主办的刊物《自然辩证法学习与探讨》于同年更名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而正式创刊,面向全国发行。本刊本着科学、民主、公正、严谨,鼓励创新、扶植新人的原则,不拘一格发表新作,广开门路容纳新观点,勇于拓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思路。在全体编审的共同努力之下,使得本刊在短短的五年中在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一大批学术界新人在她的真诚呵护下成长起来。    3、繁荣发展阶段(1991-1999)   首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学术队伍。90年代末期有研究人员22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6名、讲师5名、助教2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9名。1993年6月,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室改名为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1995年7月,以本所研究人员为核心,组建了山西大学杨振宁研究中心。    第二,科学研究在经历了十余年的积累和不懈努力之后,在90年代获得了大面积丰收。《人类认识的反思》、《自然辩证法基础》、《自然辩证法教程》等论著代表了自然辩证法理论研究的前沿;《当代科学实在论》、《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后现代科学哲学》、《论科学实在》等论著是国内这些领域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历史上的自然科学研究学派》、《中国古建筑探微》、《走在时代前面的科学家-杨振宁》、《跨越界线-哲人科学家海森堡》、《把希望托给明天-诺贝尔的启迪》等论著反映了在科学思想史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科学学导论》、《化学教育史》、《数学与文化》、《数学大观》等论著是这个时期STS研究的代表性成就。同时,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既有理论性很强的基础研究,也有面向实际的应用研究,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第三,全面参与和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 走出去,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种科学技术哲学方面的重要学术会议和活动;另一方面,主动创造条件举办各种科学技术哲学方面的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这样既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也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四,《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刊物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1992年开始向国外发行,1993年被认定为全国哲学类核心期刊,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大学术期刊之一。正是通过她学术面广、信息量大、品位高,具有广泛的学术代表性而发挥着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哲学进步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五,学科建设走向辉煌。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1995年被评审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地方高校中唯一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1999年开始招收项目博士后。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68名,博士研究生6名,博士后2名。到90年代末,已经形成了既注重点也注重面,既有单兵作战也有集体合作, 理论与应用结合,科研与教学结合, 以老带新,以强带弱, 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持续发展的多元化学术发展特点,在全国科学技术哲学界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4、重组建设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1月,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重新改组,成立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于2000年9月被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2年1月科学技术哲学被评审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9月获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9月成为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12月又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这是一个具有独立的系处级编制的科研机构,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开放性,面向国内外招聘优秀的专兼职研究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和流动制。全新的观念和机制使山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轨道,无论是学术队伍与人才结构,还是图书资料和科研设施,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和规模,居于全国同类学科的领先地位。   “十五”期间,中心从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建设、学术梯队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使用面积达到950余平方米,其中图书馆面积228.75平方米;获得了科学技术哲学国家重点学科、哲学与科学技术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术研究团队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创新团队”。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以科学技术哲学国家重点学科为龙头,以科学技术史和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以及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支撑的哲学与科学技术史学科群,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创建学科群的特色之路。

162 评论

KingkonG19870210

如何看待北京大学一博士后为完成论文,送 5 个半月外卖?其实我觉得北京这一博士后,为了完成论文,送了五个半月的外卖,说明他是一个很努力的人,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在学术上是一个很认真,很严谨的人,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执着,才能很好的完成他的论文。

295 评论

大酸杏儿

很多人都有看到一篇论文,就是关于北大博士生送半年外卖,北大博士毕业,这个文凭其实做什么工作不好?偏偏去送外卖呢?然而,这个送外卖的学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论文,也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发现这么多人的秩序,来自哪里?而且在这份工作中,对于人性的一些特点也特别真实地显露出来,就是对于外卖员每一天接的单子,按照相应的时间送到顾客手中,有合理的时间,公司就会压榨不断的更小的时间去缩短,这一点虽然苛刻,但是不能得出在世界上的生存法则确实不容易,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希望每个人都能喜欢自己的工作,开心的去干好自己的工作。

184 评论

SSpapergirl

一方面是想体验一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亲身感受和亲眼所见,他用自己的经历来进行调查数据,才能够激发出共鸣,能够引起自己的写作思路,能够很好地写出自己的论文。

182 评论

奇奇怪怪的lemon

因为这样的调查实在是非常贴近外卖员的生活状态了,而且夜间露出这个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

249 评论

kiko小毒

北京这一博士后,为了完成论文,送了五个半月的外卖,说明他是一个很努力的人,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在学术上是一个很认真,很严谨的人,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执着,才能很好的完成他的论文

87 评论

cangyingvvv

清北作为我国最高的学府,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按常理说,在清北读书的人日后出来一定不会差,可是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北大博士陈龙居然成为外卖骑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陈龙在一次系统调整中发现,外卖平台在压缩送货时间上从来都是存在误差的。

陈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2018年,为了完成博士论文,他加入了北京中关村的外卖骑手团队。他花了五个半月做实地调研,每天送外卖,体验骑手的劳动过程。他很好奇成千上万的骑手是如何在全国各地的城市街道和小巷中行走的,看似混乱但却有序。他的论文将于今年发表,他的所有研究总是集中在社会学的一个核心命题上:资本如何控制劳动者,

据他表示:外卖行业存在控制权再分配的问题。管理一般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指导工作,员工按照老板的指导去做。第二是评价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第三是根据评价决定对员工进行奖励还是惩罚。以前三份工作都是老板定的。

控制权一分配,相应的矛盾就被拖到了其他地方。技术掩盖了相应的劳资关系。即使骑手不满意,也不知道向谁发泄,甚至可能发泄的地方不对。还有一点就是外卖企业的结构是层层叠加的,有区域经理,加盟商,站长等等。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们不了解奖惩规则,这是严重不平衡的。送食物的时候,好的评论可以拿两元,不好的评论10元,投诉200元。惩罚远远大于奖励。每个人都害怕被惩罚。有时候消费者给差评,骑手跑一张票才8块钱,最后欠了2块钱,可能导致骑手情绪高涨。

总而言之,就是外卖现在也不好做了,只是挣个辛苦钱而已。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320 评论

勿忘我1239

部分网民认为,当前外卖平台通过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对外卖骑手进行数字控制;也有部分网民对北大博士后为何要进行社会调查而提出了疑问,那么为何博士后为完成论文去送外卖体验生活呢?笔者以下将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该博士是属于社会学系,而此次他进行体验外卖骑手的活动是属于田野调查,在各个社会科学学科之中都存在各种调查方式,以传播学为例,1940年,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尔德为了调查媒体宣传对于总统选举的影响,在美国俄亥俄州伊里县进行了伊里调查。实际上任何社会科学类学科都必须要有数据的支撑,而数据的支撑则需要有各种调查数据的支持,其调查方式包括且不仅限于田野调查、实地调查、控制实验法、焦点小组访谈等等。

在完成一篇论文之时,论点需要有两个方面的支撑,一方面是理论支撑,一方面是数据支撑,但是在当前,一篇论文的刊登它并不能够单单只依靠理论支撑,它需要通过定量研究来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而社会学系博士陈龙他在完成博士论文时,必须要收集相关的数据,以为自己的博士论文的学理性提供支持。在此语境之下,他去体验外卖小哥生活是为了获取相关数据。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完成《乡土中国》的写作之中,走遍了中国各地,而当完成一篇博士论文之时,如果需要了解的是其他行业,那么势必要对该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只是在办公室或电脑桌旁,以自己的臆想或者说是所拥有的那么一点儿浅显的理论储备而去描述一个职业,那么则可以说是贻笑大方,如在2020年发酵的一篇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即是由记者经过长时间的社会调查所写成的一篇文章,因此博士后陈龙为完成论文去送外卖,体验生活是可以理解的。

134 评论

肥猫啃鱼头

我觉得他这么做对完成论文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实践出真知,不管什么事情纸上谈兵,我觉得都是胡扯,真正的去实践去体验,才会写出更好的论文。

182 评论

DPWX遁遁

因为他想体验外卖人员的辛苦,想知道外卖人员是怎样挣钱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体验。

179 评论

相关问答

  • 博士论文答辩后发表

    2.站立发表答辩通过的感言。(1)倾情表达自我通过答辩后此刻的心情。表达应该是坦诚,真诚,深情,激情的。(2)致感谢辞。其一,表达对答辩主席的感谢之意。其二,表

    yukisnowfox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博士研究生论文陈丹

    “Motives for and Modes of Inter-firm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n Empirical Stu

    维生素ci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博士论文答辩后

    苏州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合格在3个月内可以拿到学位证。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后,需要提交一系列相关的材料审核,并经过学校学位委员会的审批,最终颁发学位证。

    哈韩哈哈规格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博士论文答辩以后

    博士中期考核距离毕业多久2年博士中期考核距离毕业2年。 中期考核一般标志博士生基础知识通过可以开始研究了。 百度知道提供内容

    WTF=WheresTheFood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博士论文答辩后修改总结陈述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内容提要内容重点创新结论然后等待答辩小组成员的盘问祝你成功

    尹才宝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