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碴粥
自信让孩子成长——《告诉孩子,你真棒》带给我的启示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又一次翻读了卢勤老师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让我再次感受强烈的震撼。相比起年少时第一次阅读,这一次感触却更深更强烈,因为我的身份在变化,心理也在变化,先前的我是作为一个孩子的身份去读这本书,而现在已长大成人的我站上了教师岗位,这次阅读让我感受到不同的滋味。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也许当我们看到孩子脸上写满沮丧的时候,我们却没有考虑过是否是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也没有考虑过这样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
“成长比分数重要。”我想,这是我们作为家长、教师应该反思的道理。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绝不是为孩子提供无限度的物质满足,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心灵的发展和成长。
当我们看到孩子对学习丧失了信心,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只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学习一些教学艺术,像卢勤老师那样爱孩子、懂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在“你能行”的自信中健康成长,让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渐渐地由消极变为积极,从“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自信心,插上理想的翅膀。
心灵的成长需要肯定。孩子的心灵像干涸的小苗,渴望家长、老师肯定,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请不要吝惜你的一句“孩子,你能行”!
心灵的成长需要尊严。一句“把头抬起来”,唤起了孩子内心的尊严,也唤起了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的认知误区。
心灵的成长需要包容。老师的包容让孩子爱上学习,父母的包容让孩子健康成长!适时运用“无错原则”,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机会,给孩子一个改正的机会。
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父母不是永远的解答者,还会是一个提问者;教师如果让孩子按部就班的学习,使他们不懂得去创造,那孩子学到的只会是模仿。孩子像渴望自由的小鸟,请松开他们翅膀,他们会飞得很高。
心灵的成长需要梦想。梦想是走向未来世界的阳光,目标是迈上人生旅途的动力。儿时是梦想的起源,梦想为孩子插上翅膀。请支持孩子拥有梦想,让孩子能够自由的飞翔。
帮助孩子长成为“地球公民”
在1月2月的幼教核心期刊中,有一篇名为《帮助孩子长成为“地球公民”——美国斯坦福幼儿园规则教育》。这片文章主要写了美国加州洛杉矶第六区斯坦福幼儿的规则教育,让我知道了所谓的规则教育是什么样的,并可以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引导幼儿学会遵守现有的规则,是帮助他们成长为地球公民的第一步”.这就是规则教育的的大目标。这是一个人性化的教育目标,教育幼儿成为一个社会人。规则教育包含两个部分,园级规则和班级规则,具有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大规则的统一下,班级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制定班级的规则,看上去很普通的规则都具有广泛的迁移性。
在这篇文章中还写到了规则教育的方法,我觉很适合我们教师去看一看,每月的“斯坦福幼儿园好公民”和一日的“小老师”被认为是该园规则教育中行之最有效的方法。在对待幼儿的纪律问题的上,这篇文章也提到了一系列的处理方法,方法的步骤是非常的科学合理的,幼儿园配有相应的心理教育老师。
我们教师日常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幼儿心理学的知识,更好的服务于孩子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重视到如何尊重孩子,如何教育他们真正教育他们成为一个身心发展健康的人。
孩子的行为,请理解------读《在反思中成长》一书有感
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规则,孩子们纯真,无数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向往。它比成人的世界更加清纯圣洁,比天堂更无忧无虑、缤纷多彩,充满神话色彩和童趣,充满着快乐和朝气……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做过一首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倘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可见,孩子的世界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去解读。作为一位幼儿园老师,我有的时候也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疑问。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一直尿裤子?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意安静地入睡?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把别人的玩具放进自己的抽屉?
这些行为不是盲目的,而是代表了孩子们内心的需求,通过这些看似有点不太正常的表达需求的方式,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幼儿的信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孩子都可能犯错,原因有所不同,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责骂幼儿,而是应该用亲切的态度询问幼儿具体原因,了解孩子们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法。
用唯美的灵魂去锻造完美的心灵
自从在两年前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之后,我对他的教育理念充满兴趣,一种追探的愿望十分强烈,陆陆续续读了他的几本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迪。尤其是一个个小案例给我提供了教育的对比,如同一面面镜子能映照出教育的差距,折射出有效的教育途径,也透视出我的教育反思点和教育的方向,下面就对比事例谈谈我的感想。
事例描述: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摘下了校园的花房里新开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为什么要摘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带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情景对比一:一天早晨,我在上班路上,看见一位老奶奶搀着一位小孙子正从我家楼下经过,老奶奶看见花坛中有一棵月季花树上盛开真粉色的月季花,一边走一边对小孙子说:“奶奶去摘一朵,你拿到幼儿园。”小孙子说:“老师说:‘公园的花不能摘,大家要爱护。’”老奶奶说:“老师又没看见,你对老师说自己家的,不就行了。”说完,老奶奶就摘下了其中开得最大、最艳的一朵。我亲眼见证摘花经过,却没有上前阻拦和教育,只是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教师的教育价值究竟是什么?只是纯粹的课堂或是口头文化还是应该体现在教育波及的整个生活?”在这个事例面前我是一位教育无为者。
情景对比二:在艺术主题活动《秋》的活动背景下,小婕带来了香扑扑的桂花,整个班级弥漫在甜滋滋的桂花香中,大家感受到很温馨和甜蜜。
小忆低声说:“这个花我看见在滨河花园摘的。”小婕的脸一下子暗沉,斜眼看着小忆。眼神中仿佛说:“谁让你说的!”我相信小忆的话,因为他是小婕的邻居,他们又是好朋友。听后,我了小婕花真正来源,小婕不置可否。这时,老师采用说教的口吻说:“小婕把花带到幼儿园,说明她有关心班级,爱同伴的心意,但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接着说:“如果有了这份心意,最好怎么做合适呢?”
又接着说:“公园里的花是公共绿地,大家要爱护,才能美化我们居住的环境。”
三个相似的事例,却折射出不同教育理念下三种不同教育行为,也反映出不同儿童观影响下的教育行为,虽然只是很普通的事例,却发人深省。我的教育起点在行为规范的本身,是幼儿耳熟能详的、条条框框的规则,缺乏人性和情感性,显得比较生硬和枯燥,以说为主,老师常常有这样的感叹:“孩子说说都会、听听都懂、就是做做脱轨。”第二个教育无力的案例就是这种教育方式下的产物。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却意味深长,让教育者记忆终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教育学当成一门“目中无人”的学科,他谈论的中心始终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教育是帮助人成长的学问,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情感性。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更需要有唯美的灵魂、高尚的道德、资深的专业文化,富有生命力和情感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在生活教育情境下锻造他们完美纯洁的心灵。
寻找职业幸福——品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有感
暑假在家期间,一直在看《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本书是由朱家雄,张亚军以与幼儿教师对话的视角来编写的。本书中所搜集的文章都是由幼儿园一线教师撰写的,有的是日常工作的经验提升,有的是与孩子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有的是关于教学的体会和反思,有的是对家长,对班主任的,甚至是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读后感觉有很多共鸣的地方。
在书的第一辑“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第三篇中《品读“职业幸福”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作者所写的“幼儿教师站起来是老师,蹲下来是妈妈”,每天超负荷的工作使得身心疲惫,有时会产生职业倦怠。面对大家对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低人一等”的观念,如何能够感受到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我想这也是很多幼儿教师的困惑。
文章作者从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1.要学会热爱。2.要学会奉献3.认清角色是品读“职业幸福”的前提。其实除了这三个方面我觉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和品读的`。那么我的幸福又在哪里呢?
一、以真诚、平等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你会发现幸福就在你身边
在我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感受着那份快乐:和他们一起散步观察春天,一起捡拾落叶,一起游戏玩耍,一起放风筝,一起写生绘画。记得有一天,我外出听课,下午回来后,孩子们好象很久没有看到我一样,热情地叫起来:“老师,你到哪里去了?”“你怎么这么久才回来?”我问:“你们是不是想我了?”有几个孩子唧唧喳喳地说着:“是啊,我们想你了。”这些可爱的孩子!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前几届已经毕业的孩子,那些情景至今想来还历历在目:孩子们拿着小本本互相留下祝福的话,写下家中的电话号码,希望老师毕业后能给他们打电话,还有的说:“我们会想你的,毕业了还来看你们。”有几个孩子进了小学后真的来看我们了。当我见到他们的一刹那,孩子扑过来紧紧地抱住我:“老师,我们想你!”我紧紧地搂住孩子,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幸福的。
二、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让我们感到幸福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都很差,因此大小便弄脏衣裤,不小心摔破了皮,跌青了脸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当我们听到家长一句:“老师,不要紧,没关系的。”“老师,麻烦你了,不好意思。”“老师,你们真的很辛苦。” 这些理解和宽容的话语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安慰和鼓励,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的支持,有家长的理解和信任,真好!
当看到家长在班级博客中发表感谢的话和祝福时,我们是幸福的;当收到家长发来的新年祝福时,我们感动着;当家长给我们提出中肯的建议时,我们思索着。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关心、信任、肯定,我们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才能让家长更加放心和满意。
三、教学中的成功让我体验幸福。
教师最引以为幸福的我想应该就是教学中的成功了。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孩子受益非浅,而且能让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成功的教学还能收获成果,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当看到孩子画出一幅幅独特新颖的图画,捧回亮闪闪的奖牌时,我们的心里是激动而又自豪的;当看到我们的学生一个个有出息,当上了班长、班干部,评到了三好学生时,我们的心里是宽慰的。
四、自身的学习和成功是幸福快乐的。
经过自己的钻研制作完成了一个课件;通过努力使自己的展示课、教研课能比较成功地同伴面前展示;听到领导和同事对我们的肯定和赞赏……这些都让我深深地体验到了那份幸福。
原来幸福一直就在我的身边,包围着我,感染着我,现在我对幸福又有了更深的体验与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寻找自己的幸福吧!
bigsunsun001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鉴于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博客”将为适应新世纪教育需求发挥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转变课堂教学策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讲授者,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教学的客体,教学策略主要围绕如何教而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利用“博客”,师生关系将发生转变,学生自己上网搜索知识,是学习的主体。 (2)有利于转变教学过程。“博客”信息丰富,学生自己能够获取知识,教学活动就从教师的讲授活动转变为人机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求解和问题探究中,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将迸发出学生思维中崭新的思想火花。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寻找线索解决问题。 (3)有利于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博客”,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是个别学习、在线交流、小组讨论,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就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面向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和面向知识运用的实践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笔者看来,Weblog可以看成Weblog作者在Internet上所拥有的一块私有的记录思想活动、行为、反思的空间,读者可以自由地对Weblog作者所作、所想发表评论。据此,可能有人会认为Weblog与我们通常所见的BBS区别不大,实际并非如此。在BBS中,你所发表的言论它人也能发帖评论,但BBS空间是公有的,时间长了你就很难在BBS中找到你曾发过的帖子;Weblog与BBS不同,它集中管理你从建立Weblog那一天起的所有帖子以及它人的评论,你随时可以像访问一般网站一样输入Weblog地址,直接进入你的Weblog私人空间。我在一个朋友的Weblog上看到一个描述BBS与Weblog区别非常恰当的比喻:BBS好比一辆公交车,你可以使用它,但你不会拥有它!而WEBLOG更像一辆私家车,你不仅可以使用它,也可以拥有它!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可以装扮它!欣赏它!把玩它!对于Weblog在信息化教育中的作用,已有许多先行者对此进行朴素的探索。如一名教师在其Weblog上写道“我的学生大部分都喜欢上了这个Weblog的新鲜事物,他们在Weblog提出一些问题,说出课后的体会,以及对老师上课的意见或建议。”,另一名老师在其Weblog上介绍把Weblog应用于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做法:“通过教育类型的Weblog支撑平台开设班级Weblog(群组型),开展网上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使学生充分地理解网络教育的优势,并在实践中体验网络教育。当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建立的Weblog将是很好的教学个案,这些个案就是知识的积聚,可以作为今后开展网络教学的参考资料和教学素材。在开展网络教学的同时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并为每一个小组建立一个Weblog,在学习之前,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制定本课程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每个小组也要制定每组的工作计划和学习目标,并把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在Weblog上公布,并规定每个小组每周必须开展一次学习讨论,把讨论的过程记录在Weblog,其它时间要求学生把他们在学习中的任何想法都发表在Weblog供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和查阅,使每个同学都能及时了解,如果发现问题,由小组同学共同解决。”从他们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到Weblog可以作为合作学习的交流平台,来协助协作性学习的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Weblog与其它的学习交流平台的功能无异,它的教育性功能从理论上来说没有什么值得争论,在此笔者不想对此进一步探讨,笔者把讨论的焦点对准Weblog的教育评价功能上。对于信息化教育性评价方法,是当前信息化教育研究中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这多数由于传统评价手段显而易见的弊端。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在其《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中指出教育评价的功能分为反馈调节、诊断指导、强化激励、教学提高及目标导向功能,从其功能上虽然祝教授提到这些评价是针对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但是笔者的印象却是祝教授提出的这些功能还是隐隐约约地针对教的评价来说的,面向学习者的成份不多。而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艺在《教育科学》(第18卷第5期)上一篇文章《网络学习评价的意义及若干原则》中所提出的评价原则却让笔者眼前一亮,在这篇文章中李教授明确指出网络学习评价的原则:面向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多元评价技术及数字化与人性化的融合。笔者认为如果把Weblog用于学习评价,则Weblog可以很好地满足李艺教授提出的网络学习的四个原则。(在此笔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李教授在文章中提出的评价原则是针对网络学习的,但对于非网络学习也是完全适用的)。传统的学习评价模式是以考试分数而定,学习者的好坏、学习者在教师及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由其考试分数而定。考试也是一种评价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有其不利的一面:只是为了划分好坏等级,而不能找出成绩好坏的确切原因;单纯依据考试成绩确定表现,学习者在其它方面的才能视而不见;误导学生单纯机械地记忆知识点,而不追求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老师与学习者自身都看不到学习者的进步,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沮丧感。因此笔者坚持认为新的评价模式应该具有如下的功能:能从知识、能力、情感方面全方位地评价学生;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优劣,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坚持多元性评价,达到“多一把评价的尺度就多一批好学生”的效果;让学习者认识到学习是他个人的事,他要对学习结果负责。要达到这个目的,方法只有一个,即采用面向过程的评价。面向过程的评价的实施其难点在于如何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信息的收集是其中的关键之处。因为只有学习过程信息采集正确无误,才能给每位学习者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学习者自身也能从其学习过程信息中找到原因,而Weblog就能做到这一点。如果每个学习者都有Weblog、他所属的学习小组也有小组Weblog、他所在的班级也有班级Weblog,从其个人Weblog所包含的学习行为记录、思想活动、读后感,以及他在小组Weblog、班级Weblog中的记录可知其与他人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贡献,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才是真正面向学习者的,不但能实现祝智庭教授提出的教育评价的功能,而且很好地坚持了李艺教授提出的网络学习评价的原博客相对其它网络工具有众多优点,逐渐被广大教育者所采用,并逐步应用到教学中去。我认为博客在教学中可有以下作用: 1. 博客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文档系统,它可以写日记、收集资料,写灵感录,写读书笔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等; 2.博客是教学反思工具; 3.博客是教学活动中交流与协作的工具,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课后在网上的交流平台,也可以是教研室的虚拟教研平台,在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合作编写教材等; 4.博客可以作为教师、学生的个人网站; 5.博客可以作为学校的信息发布系统; 6.博客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 7.博客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评价的工具; 8.博客可以作为课程信息的管理工具;
作为一名教师,写好教学教案是很重要的,也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范文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
自信让孩子成长——《告诉孩子,你真棒》带给我的启示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又一次翻读了卢勤老师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让我再次感受强
随着 教育 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的评估逐渐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焦点。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信息化应用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最终服务于生活,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首要条件是转变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的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我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