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2

开心的疯子陈
首页 > 期刊论文 > 民族品牌战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想不想澪

已采纳

课题名称: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品牌战略对比分析—以洗发护发用品市场为例 一、课题意义 (一)课题的理论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家H.I.安索夫首先将战略运用于企业管理中,针对日益复杂的企业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而如今在这样一个品牌经营时代,品牌竞争空前激烈,大力营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创造独立的、的、固定化的产品品牌已成为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同时,各企业也需要在一个系统有序的品牌战略平台完成各种品牌战术的规划,因此品牌战略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民族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涌现了TCL、海尔等一大批知名本国品牌。但是我们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对于品牌建设的战略意识,还没有形成。以至于我们的大量品牌还难以与国外品牌抗衡。 因此,对品牌战略的研究,成为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必经之路。立足于品牌战略的发展,我们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与国内实情相结合,谋求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品牌战略发展之路。 (二)课题的现实意义 英荷联合利华公司与美国宝洁公司,属于世界名列前茅的日用消费品制造企业。他们相继在1986、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90年代初,便通过发展占据了我国国内日用消费品行业大半壁江山。面对中国这样一个消费大国,两家公司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以及对中国市场的不同定位,采取了不同的品牌战略路线,并且获得了成功。两家企业的品牌战略,有利有弊。本课题,针对两者不同的品牌战略,对比分析他们的优劣势,力求为我国企业本土品牌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品牌战略成功之路,对我国企业提高本土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相关问题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综述 品牌战略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被提出,源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家H.I.安索夫。他首次将战略运用于企业管理中,针对日益复杂的企业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对品牌战略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品牌战略,在我国的雏形为“战略”。艾丰,是我国战略最早倡导者之一,他是公认的理论权威专家。曾经担任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主任和中国第一个组织――驰名商标保护组织主任,92至95年,连续四年组织召开了全国性大会及战略研讨会,在中国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战略”这个概念,全面地阐述了它的内涵,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为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次,提出“国家实施战略建议书”、“地方实施战略建议书”、“企业实施战略建议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大力推进中国事业。品牌战略在我国的继续发展,1996年,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提出了“实施战略,振兴民族工业,鼓励企业生产优质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立产品”,全国大部分省市开展起“质量兴省(市)、质量兴企”活动。到2007年党的xx大,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已经走出国门、走上了国际舞台。 (二)本课题相关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综述 H.igor Ansoff,1972年,在《战略管理思想》中正式提出“战略管理”的概念,首次将战略运用于企业管理中; Peter H.Farquhar,1994年,在《Marketing Management》中对品牌的战略挑战进行了研究,他提出想要发展品牌,必须打造出品牌的独特个性; 陈莹在《联合利华和宝洁的多品牌营销战略》中对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的多品牌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对两者在此方面的利弊进行了对比; 巩一平在《宝洁公司的品牌传播策略》中分析了宝洁公司细分市场而将自己的产品根据不同的产品诉求而同顾客产生联系的独特销售主张; 马玉立、殷梅在《联合利华品牌战略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中对联合利华品牌战略中吸纳本土品牌并将其与国际性先进技术相结合,从而使该品牌走向世界的战略方针进行了分析; 赵曼、陈迁、胡维佳在《浅论宝洁公司的多品牌战略》中对宝洁公司的多品牌战略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宝洁公司独特的品牌管理机制进行了讲解; 王逸凡在《联合利华与宝洁---日用品消费行业的欢喜冤家》中对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在日用品消费行业的竞争历程进行了探析,分别讲解了两公司在竞争中体现出的特色以及自身发展的优势; 范云峰在《产品定位的多品牌策略》中就产品的多品牌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宝洁公司的相关案例,阐述了使用多品牌策略的相关方法以及带来的利弊; 王小林在《联合利华的品牌本土化策略》中结合联合利华对中国本土品牌的吸纳与发展,分析联合利华的品牌运作方式; (三)本人的一些想法 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在2008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中分别位居68、121位。放眼两者在世界范围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的高市场份额,都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定位发展以及对目标市场的战略应用。两者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针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采取适合本企业的战略方式。跨国企业,能否在世界范围内立足,不仅与企业本身的实力相关,同时采取的相关战略也十分重要,选对了方式则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出一条更为迅捷的道路。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品牌建设在我国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国内也有许多学者针对两者的品牌战略进行了分析,它们在中国市场上获得的成功,是非常值得我国企业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应该将品牌战略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让我国的本土品牌,找到适合自身品牌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将我们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文立足于洗发护发用品市场,对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所采用的品牌战略进行分析,总结出两者在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为我国企业谋求一条适合的品牌国际化发展道路。 一、品牌战略的涵义 二、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品牌战略对比分析 (一)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的市场定位 (二)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的品牌战略选择 (三)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多品牌战略的应用 三、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品牌战略的问题及对策 (一)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二)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品牌战略的对策 四、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品牌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一)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 (二)选择合适的品牌战略,走品牌国际化发展道路 五、结束语 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关于品牌战略研究的理论专著,对品牌战略进行理论性的研究。 二、实地观察法 通过对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产品在销售网点的实际情况的观察,对两者在市场上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 四、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20XX年10月24日 完成开题 20XX年10月-11月 收集、整理资料 20XX年11月21日 完成初稿 20XX年12月 5日 完成第二稿 20XX年12月16日 完成第三稿 20XX年12月23日 论文定稿 20XX年1月3日 论文答辩 20XX年1月中旬 提交论文材料 五、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 H.Igor Ansoff,Corporate Strategy,1965 by McGraw-Hill,Inc [2] Peter H.Farquhar,Marketing Management,1994.8.15 [3] 赵龙,品牌成长战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 [4] 施振荣,全球品牌大战略[M].中信出版上,2005.9 [5] 刘鑫,定位决定成败[M].中国纺织出版上,2007.1 [6] 余来文,战略决定成败[M].蓝天出版社,2005.1 [7] 李殿宏,金牌营销:打造一流品牌[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1 [8] 陈莹,联合利华和宝洁的多品牌营销战略[J].Economic&Trade Update Vol.6 Sum.No.91 Jan.2008 [9] 陈茹冰、吴丹,宝洁与联合利华市场营销策略比较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3 [10] 巩一平,宝洁公司的品牌传播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10 [11] 马玉立、殷梅,联合利华品牌战略对中国企业的启示[J].企业导报,2009.2 [12] 王逸凡,联合利华与宝洁----日用消费品行业的欢喜冤家[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4.12 [13] 范云峰,产品定位的多品牌策略[J].船艇Ships&Yachts,2006.7 [14] 王小林,联合利华的品牌本土化战略[J].中国外资,2002.10 [15] 王静,联合利华的品牌本土扩张战略[J].中外企业文化,2004.6 [16] 张庚淼,市场营销调研[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 [17] 巨中天,品牌战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7 [18](日)博报堂,品牌市场营销[M].科学出版社,2006 [19] 余明阳,品牌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20](美)J.Paul Peter(彼得),James H.Donnelly,Jr.(唐纳利),营销管理知识和技能[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208 评论

panrongdong

摘 要 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零售商应如何加快自有品牌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给出了努力提升实施自有品牌的条件;其次,应从自有品牌定位、选择合适的制造商、选择合适的自有产品类别、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几个方面加快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建设;最后,探讨了我国零售业发展自有品牌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屈臣氏 零售业 自有品牌 品牌建设1 零售商自有品牌开发成功案例 ——屈臣氏1.1 案例描述屈臣氏集团——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在亚洲和欧洲拥有3 300多间零售店。它通过订制自有品牌的产品,颇受写字楼白领喜爱。有数字比较,屈臣氏的自有品牌数量为1 000种,相当于所销售总商品数量的20%。在屈臣氏的店铺里,产品组合一共分为“健康、美态、欢乐”三个主题。其中“健康”类产品从处方药到各种保健品、维他命等,占总数的18%;“美态”类产品从各种化妆品到各类日常护理用品,占总数的65%;而“欢乐”类产品包括各种服装、饰物、精品、礼品、糖果、贺卡和玩具等,占总数的17%。而其自有品牌则主要集中在健与美的产品领域,即护肤、美发产品等500种产品。这些产品都经过了市场调研,即对店铺销售趋势和消费者偏好进行SKU的分析。SKU的分析就是根据一个产品销售的情况、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市场调查,描绘出一个未来1~2年品牌发展的蓝图,包括品类确定和产品跟踪。当产品品类确定下来以后,就进入了自有品牌产品利润的检测阶段。如果这一利润证明是可观的,屈臣氏会通过竞争选择产品制造商按照严格的内部标准进行生产。1.2 屈臣氏自有品牌开发案例分析(1)“健康、美态、快乐”的三大理念。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以“探索”为主题,提出了“健康、美态、快乐”(health,good,fun)三大理念,协助热爱生活、注重品质的人们塑造自己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健康”品牌理念,屈臣氏在坚守企业品牌统一定位的基础上,秉承“健康”的品牌理念,通过地域细分和功能细分,针对广东地区特有的清热养生观念和人文环境,以自有品牌的形式推出MJ清润系列饮料,进一步强化了屈臣氏宣扬的“健康”的企业形象,实现了差异化经营优势;“美态”品牌理念,屈臣氏“美态”的经营理念集中体现在把主要目标顾客锁定在18~35岁的女性上,该类消费群体追求个性,注重个人魅力,追求舒适的购物环境。针对该目标群体,屈臣氏推出了屈臣氏蒸馏水:流线型的瓶身、简洁时尚的绿色包装以及独有的双重瓶盖设计,把单纯的“水”变成了一款独具时尚品位、尽显个人风格的产品;“欢乐”品牌理念,走进屈臣氏任何一家门店,迎接顾客的首先是欢乐的音乐,还有摆放在商店里独有的可爱的公仔、糖果等,一些可爱的标志例如“心”、“嘴唇”、“笑脸”等都会出现在公司的货架上、收银台和购物袋上,这一切都给消费者欢乐、温馨、有趣的感觉,向消费者传递着乐观的生活态度。(2)价格优势: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屈臣氏选择了消费者购买最频繁、对购买支出影响最大的1 200多种保健与美容护肤商品进行让利,价格平均低于市场价格5%左右。其中自有品牌产品占减价商品的15%,这些自有品牌产品的价格甚至比同类产品在其他超市的售价低20%~30%左右。零售商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生产或销售订货与制造商直接联系,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与流通成本。由于成本领先优势,屈臣氏自有品牌的价格历来比同类竞争品牌的产品便宜20%~40%。(3)分销优势:连锁经营。屈臣氏集团在全世界拥有3 700多间分店,并以每2.2天开一家店的速度迅速扩张。预计到2005年,屈臣氏在全球将由目前的3 300多家发展到4 000家,而在国内则由目前的40多家发展到100家。屈臣氏是亚洲同类零售业增长最快的企业,每年平均增长率达30%,不断的扩张使其自有品牌产品获得较强的分销优势,为自有品牌的广泛分销奠定了市场基础,从地域空间上强化了屈臣氏的企业品牌形象。(4)产品优势:更了解顾客的需求。屈臣氏自有品牌产品每次推出都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例如在饮用水产品上,屈臣氏紧跟顾客需求,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杰出的创新能力:20世纪50年代率先为商业用户提供玻璃桶装水,1994年首创屈臣氏饮水机“防漏密封系统”,1996年首创12公升家庭饮用水,1998年首创内置手柄、流线型的“易提”水桶,而目前的双层瓶盖和水滴凹纹等独具匠心的设计更加方便消费者使用。以顾客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带给消费者新鲜的理念,为屈臣氏自有品牌的实施带来成功。(5)促销优势:较低的促销成本。由于零售商自有品牌仅在该零售商的内部进行销售,其广告宣传主要是借助零售商的商誉,与采用大众媒体相比,广告成本大大降低。屈臣氏店内有25%的空间留给自有品牌,包括所有一般品类以及特殊品类,摆放在屈臣氏自有品牌区域比较显眼的位置。2 屈臣氏对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建设的启示2.1 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认可度在过去两年,屈臣氏在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市场中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自有品牌品种数量由最初的200多个产品类别,迅速增长到目前的1 000多个,其自有品牌产品由于可靠的品质和良好的性价比赢得了中国消费者对屈臣氏更多的认同和信任。广泛的消费者基础是欧美世界名店取得自有品牌开发成功的重要条件。国内零售商要进行自有品牌开发时,首要关注的就是顾客的认可度。2.2 一定的规模和网络优势零售商自有品牌战略的成功必须以大规模经营和广阔的销售网络为基础。这样,企业才能以大订单吸引生产企业的合作,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并利用自身广阔的销售网络加以推广,自有品牌商品的各种优势才能充分发挥。2.3 良好的商誉条件一种商品采用零售商品牌方式还是制造商品牌方式,主要取决于二者知名度的高低。知名度高的企业品牌更有利于商品的销售。较好的商誉是零售商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前提和内在优势。一直以来,屈臣氏积极开展社会营销,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充分体现了它的社会责任感,这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良好的商誉。 2.4 较强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零售商自有品牌商品是以零售商这一品牌名称为主体开发出来的,其开发、销售最终完全由零售商本身来承担,这就对零售商在产品开发设计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能了解顾客的需求及其变化,设计出深受消费者喜欢的商品。在实施自有品牌策略的过程中,由熟悉市场的屈臣氏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这样的产品设计开发具有产品项目开发周期短、风险小、产品开发成本低等特征。 2.5 较强的营销能力推出自有品牌要承担较大的风险,由于多种商品共用一个品牌或几个品牌,任何一种商品出现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其他商品信誉产生损害。这就对零售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供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更严。同时零售商进入生产领域,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其承担的风险也相应地从流通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这些都要求零售商具备很强的营销管理能力、公关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3 关于加快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建设的思考3.1 自有品牌定位零售商经营自有品牌,首先要解决品牌的定位问题。商品的价格、包装、质量、促销都依赖于定位。做好自有品牌定位,除了要保持自有品牌定位的统一性、避免定位混乱之外,还应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自有品牌本身的风格是什么?能提供怎样的价值?自有品牌形象又是什么?第二,与竞争者相比,自有品牌的差异是什么? 3.2 选择合适的制造商零售商通常把自有品牌的产品外包给其他制造商来生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制造商对实施有效的自有品牌策略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评估供应商时,应考虑制造商的生产能力、交货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制造商的信誉。商家应多考虑生产能力过剩而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的制造商。3.3 选择合适的自有品牌产品类别不同属性的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同,成功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可能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并非所有产品都适合打造自有品牌,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属性的产品比较适合采用自有品牌战略:技术含量不高的商品;单价较低的商品;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保质期短、保鲜程度高的商品;品牌意识弱的产品。3.4 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自有品牌经营过程中,要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及价格的竞争力,稳定、可靠的生产基地也是关键。零售商除了选择有实力的生产企业进行定牌生产外,还可自设生产基地,包括零售商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独资等方式进入生产领域。自设生产基地比委托生产协作性更强、关系更密切,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交易费用,提高营运效率。3.5 对自有品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要以顾客为导向,以顾客需要的质量为导向来指导生产,进行管理。它要求全员参加。全员参加不仅包括零售企业和生产企业的所有成员,而且包括企业外与这个企业产品的质量相关的其他组织或人员,如原料的供应商和产品的分销商等,使一切与产品有关的人共同参与质量管理。4 我国零售业发展自有品牌建设应注意的问题4.1 树立“顾客导向”的品牌观念国内零售企业发展自有品牌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实施自有品牌战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搜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的需求特性的信息。零售企业全员要深刻理解这种思想,并将它实践于工作中,进而升华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自有品牌的顺利发展作好思想上的保障。4.2 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本土零售企业在实施自有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建设,从管理、营销、品牌建设与维护、基层服务等多层面挖掘人力资源的价值。在自有品牌的建设过程中,零售企业要选择既具有零售经验又懂品牌管理的人员进行管理,还要选择既有销售经验又详细了解自有品牌商品情况的销售人员进行销售。同时,零售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4.3 加强对自有品牌的保护零售企业在实施自有品牌战略时,要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建立一套系统的品牌运作机制和保护体系,并建立品牌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为此,零售企业在自有品牌建立之初就必须申请注册商标,以受到法律的保护,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在自由竞争的国际市场中,更应注重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本公司品牌的合法权益。参考文献1 兰苓.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78 评论

懒洋洋一家

[1] 刘岳屏. 服装展示空间设计初探[J]. 广东建筑装饰, 2007, (04) . [2] 李洪琴. 民族民间服饰的现代设计方向[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6, (09) . [3] 梁宇,李曼. 法国天才的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J]. 世界博览, 1985, (05) . [4] 陈沛照,王希辉. 花蓝瑶服饰文化内涵阐释[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6, (02) . [5] 孙云. 浅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的意义途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6) . [6] 朱剑波. 朝鲜族传统服饰特征及其民俗探源[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 (05) . [7] 尹笑. 飘如游云 矫若惊龙 中国古代服装之美[J]. 东方艺术, 2006, (02) . [8] 林朝阳. 中国古代服色的审美意识[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 [9] 蒋孝锋,刘国联,蒋琳. 中、日、韩三国人对于民族服装的态度与选择要素的比较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 [10] 高秀明. 服装展示与服装艺术[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

218 评论

吃买吃买吃买

兄弟该打屁股,民族打错了。。。建议硕博论文中提炼参考文献如下: 我国民族品牌国际化问题研究 翟光红 安徽农业大学 2006-06-01 硕士 1 242 1 从国产品牌走向民族品牌——浅谈国产品牌发展的瓶颈 胡隼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06-02-01 期刊 0 45 2 创造民族品牌 发展民族精品 张衬 经济经纬 2000-03-20 期刊 0 38 3 我国饭店企业文化系统建设初探——以“2006年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20强”为例 刘凤香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7-07-25 期刊 0 113 4 我国市场的品牌竞争态势与民族品牌竞争对策研究 王月辉; 杨子卿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9-15 期刊 5 83 5 中外合资中民族品牌灭失的原因及对策 韩文海 北方经贸 2008-07-15 期刊 0 0 6 中国近代知名民族品牌的名称研究 汪永平; 贺宏斌 史学月刊 2007-03-25 期刊 0 42 7 浅论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的建设与发展 王敏; 杨蕾 湖南农机 2007-09-15 期刊 0 65 8 将环保进行到底 民族品牌“晨阳”:舞动以环保为主题曲的“水上”芭蕾——访中国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善江 刘丹 中国涂料 2008-02-10 期刊 0 2 9 大连振邦:倾力演绎中国氟碳涂料民族品牌——近访大连振邦氟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恒富先生 樊森 中国涂料 2008-03-10 期刊 0 5 10 我国民族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尹猛基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26 期刊 0 53 文献检索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一般的论文资料检索集合包括了期刊,书籍,会议,报纸,硕博论文等等。

264 评论

请叫我阿虎

当国家形象成为中国崛起的焦点话题时,品牌的意义就显得格外突出。美国一家民调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全球各大国的国家形象中,品牌所占比重以日本、德国和美国领先,分别为38.5%、36%和34.3%,而中国的品牌对国家形象的影响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中国的“老字号”民族品牌消失了,一些新品牌脱颖而出。中国民族品牌的消亡与新生在经历着一个艰难的演变过程,它也在重新构筑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大上海老三件沪上人家的品牌生活王先生4年前搬到上海浦东,听说记者想请他谈一谈对国内老名牌的印象,他不由得轻叹一声:“老国货品牌,现在家里都看不到了。”36年前,他在黄浦江弄堂里的一间小屋里结婚的时候,备好的是经典的“老三件”:一对上海牌手表、一辆永久牌的黑色男式自行车、一辆凤凰牌的紫红色女款自行车,缝纫机则是“蝴蝶牌”的。像这样的国内老名牌,王先生还随口数出了很多:早上漱口的牙膏是白玉、中华,护肤最常用的是美加净,后来有电视了,最有名的黑白电视品牌是“飞跃”和“金星”,西装的老品牌是“培罗蒙”,有很长一段时间,“长城”“大地”风雨衣风靡全国……现在想起来,王先生对这些老品牌还是赞不绝口——永久、凤凰自行车好骑、耐用,上海手表走几十年照样很准,培罗蒙西装笔挺、潇洒,还有美加净、白玉几十年不变的淡雅、清新让人留恋。但是,这些东西现在在王先生的生活中几乎都消失了。记者不禁感到疑惑了,这些口碑、质量都很好的国产名牌,现在到哪里去了呢?或合资或兼并跨国企业吞掉老品牌谈到当年国产品牌因何驰骋时,李建明认为,一方面是当时的国产品牌质量确实过硬,另一方面就是当时的中国市场没有完全开放。可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这些国内名牌的生产企业突然面对无比激烈的国际竞争,有些企业消亡了,有些接受了跨国公司的合资或兼并。有一组数据极为触目惊心:90%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使用的是外国投资方的商标;目前我国八大饮料公司已有7家被美国的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吞并;四大年产量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被外企吃掉了3个;国外品牌在化妆品市场占75%。跨国企业想进入中国,通常会选择与中国的本土名牌合资,大众、宝洁等品牌都是这样进入中国的。对于价值较大的中国品牌,外商一般不会买断其所有权,而是以较少的资金买断其使用权。合资后,外商一般会利用自己的控股决策权,有意把中方品牌安排在低档产品上,或干脆将中方品牌弃之不用,同时大力培育外方品牌。中方品牌合资后若几年不用,就会被消费者逐渐淡忘。与此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多方面放松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外国资本便趁机独揽大权。于是,“合资变独资”的案例就频繁发生。宝洁公司从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步步主导了中国日化消费品市场,并在2004年与合作16年的中方伙伴分道扬镳,实现了独资。乐凯胶卷、扬子冰箱等,也是这样销声匿迹的。还有一点不能不说的就是某些国民的崇洋媚外心理,令外国品牌屡屡得以攻占中国市场。20多年过去了,很多中国消费者却依然像改革开放初期一样,格外迷恋“舶来品”。出口多利润低制造大国却是品牌小国“制造大国、品牌小国”,这就是中国品牌格局的现状。美国《商业周刊》每年都会评选“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但中国品牌的身影从未在这里出现过。在不久前公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美国以247席几乎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而我国却仅仅有12个入选。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世界第三大出口国的地位。虽然很多外国人都发现难以离开“中国制造”,但他们也明白“绝大多数‘中国制造’并非中国名牌”。就拿中国的出口创汇大户服装业来说吧。全球每3件出口服装中就有一件是中国制造。可是,却很难找到一件中国名牌服装。占据全球市场份额30%的中国领带,利润不及世界的5%;产量占全球80%的中国手表,平均出口价格为1.3美元,而瑞士手表的平均出口价格却高达329美元。质量高技术新保护中国品牌出路所在没有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崛起,何谈国家的经济实力。日本一位著名人士说过:“日本人的左脸是松下电器,右脸是丰田汽车。”如何保护我们的民族品牌?李建明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必须高人一筹。他举例说,国企广西柳工集团在与跨国公司合作时,在关键技术和海外营销领域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导地位;民营通信企业华为公司为了在技术领域保持领先,每年的研发投入都是全国企业中最多的。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我们的一些民族品牌消失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像联想、海尔这些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代表的就是中国品牌的明天。

117 评论

相关问答

  • 酒店品牌战略研究毕业论文

    俄以前也写过这类似的稿子.

    冷夜寒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海尔品牌战略的研究论文

    “海尔”的营销战略 “海尔”无疑是当今我国企业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它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其正确而超前的营销战略则具有决定性作用。海尔从创建之初到

    大嘴闯天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多元化品牌战略管理研究论文

    品牌扩展策略,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名称的声誉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以凭借现有名牌产品,形成系列名牌产品的一种名牌创立策略。由于这种做法既节约了推出新品牌的促

    十架方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品牌战略论文参考文献近几年

    “海尔”的营销战略 “海尔”无疑是当今我国企业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它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其正确而超前的营销战略则具有决定性作用。海尔从创建之初到

    曼妙樱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民族品牌战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课题名称:联合利华与宝洁公司品牌战略对比分析—以洗发护发用品市场为例 一、课题意义 (一)课题的理论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家H.I.安索夫

    开心的疯子陈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