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王钦
平凡与伟大好似一组反义词,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为同一个理想而去超越平凡的境界,成为伟大的人。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平凡与伟大高中议论文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生命仅仅是一个过程,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短暂得如天穹中一颗消隐的流星。然而这并没有关系,生命的关键是在于这短暂的一生中,你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哲人给我们留下了深邃博大的思想,多少年过后,世界依然被他们的言语笼罩;诗人留下慑人心魄的情感,诗人陨落了,诗句却为世人吟诵;伟人们在身后留下了一座座丰碑,上面镌刻的是生的伟大,是业绩的辉煌;英雄们在一刹那也留下了果敢与坚强、情操与人格,使世人为之流下点点泪光。
然而我们可能仅仅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就像沙滩上那只不起眼的贝壳。贝壳何尝不想像珊瑚那样美丽,但是,除了平凡,上苍没有赋予它任何色彩。不过,它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用自己的血和肉去磨砺它内心中的那颗美丽的小石子,那是一种在漫长的痛楚之后缓缓升起的壮丽,那也是一种酝酿无限生命的热忱。终于有一天它完成了孕育美丽的使命,在一次机缘巧合中它被海浪冲上了沙滩,又被人们无意中发现。于是,贝壳终于向世人证实了它的美丽。这是平凡与伟大的转换。
昙花经过了时间的孕育,岁月的洗礼,不断的吸收养分,终于在一个静谧的夜晚,它绽放了,虽然短暂但却伟大。绽放之前它是多么平凡,但它不相信,终于它证明了自己。
一个物,一个人。无论外表怎样,但只要他坚守自己的内在,不畏艰难,总有一天,他会像世人证明,他也是伟大的。
沙,是这世间最不值钱的东西,最平凡的东西,漫天都是黄沙,可世上最宝贵的东西——金,就蕴藏在它的里面。沙里淘金,之所以能淘到,是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黄沙掩不住金子的光华,平凡之中孕育着伟大。
在历届道德模范中,有不少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人物。最美妈妈“吴鞠萍”接住2岁女孩妞妞;孙东林,孙水林兄弟为给农民工发工资,雪地里进行一场悲情接力;杨善洲老人退休后将荒山变青山,将绿化的荒山无偿献给党……他们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人物,从不起眼,芸芸众生中他们只是普通一员,但他们却在平凡之中成就伟大,提升自己灵魂的高度。他们是黄沙中闪闪发光的金子,在不起眼的小事中,展现自身的光华。
有人说;“乱世出英雄,逆境造人才。如今是太平盛世,哪有什么伟大人物,英雄可言呢?”所以,这些人便整天不学无术,碌碌无为,荒废了那十分宝贵的青春年华。其实,他们错了。平凡中孕育伟大。作为父母,教导子女,尽职尽责是平凡中的伟大;作为子女,孝敬父母,为父母排忧解难,对父母的爱是平凡中孕育的伟大;作为学生,刻苦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是平凡中的伟大;作为农民,惜花,惜木,爱惜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做个惜花之人亦是平凡中的伟大!不必认为只有伟人才能成就伟业,做伟大之事,生活中的平凡小人物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做事,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也一样能成就伟业,成为伟大之人。
“山上的山花开我才到山上来…。”当我唱着这首歌时,却没有注意到翱翔于天空的雄鹰。苍鹰飞翔,飞的最高的那只往往是最不起眼,最平凡,经历的痛苦与挫折最多的那一只。一次次磨掉血的翅膀,指甲,每一次长出新的翅膀指甲都将飞得更高,更远。经历过彻心的痛,战胜了困难,这是鹰王的伟大。鹰死之时,是飞到最高的山峰上冲向太阳,火烧自己,这亦是鹰的伟大。野百合,人们只看到它盛开时的百合谷,花开成海,可谁又知道她当初平凡的芽沁透了血与泪。从这种意义上讲,野百合是于平凡中成就了伟大。
朋友,不要抱怨人才被埋没,不要认为自己只能是黄沙。黄沙终掩不住金子的光华,金子也必将是藏在黄沙中才愈为珍贵。努力使自己成为金子,在平凡之中成就自己的伟大事业,成为发光的金子,在平凡中孕育伟大。
历经打磨,终成金;历尽雕琢终成玉。玉不琢,不成器;金不磨,不为金。平凡之中孕育伟大,成就自己的传奇!
思念你的情意
1、聂耳
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艺,一作紫艺。祖籍玉溪,生于昆明。中学时代即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进步音乐、戏剧、电影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艺术评论。1935年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于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
2、郑和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明人。明初入宫为宦官,赐姓郑。后从侍燕王朱棣,有功而被升为内宫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1405-1433年,郑和率27,800余人,分62艘宝船,先后七次下西洋,南至爪哇、西至波斯湾和红海、最远到赤道以南非洲东海岸,历经39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余万公里。
此航海创举,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还早80多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00年。对中国的航海事业具有伟大的贡献。
3、皮逻阁 皮逻阁(公元697~748年)南诏第四代王,据胡蔚本《南诏野史》载,他于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卒,在位20年。他在位期间,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并吞了其他五诏,使洱海地区统归南诏管辖,将王都从巍山迁至大理,当时称为太和城。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他入京朝贡,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加封为"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其后又加封"上柱国",并赐"龟兹乐一部"及金佛像等。
4、龙云 龙云(公元1884~1962年)原名登云,字志舟,昭通人,彝族。原为唐继部将,1927年胡若愚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成功,龙云相继任云南省常务委员员主席、38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13路军总指挥、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滇黔绥靖公署主任。抗日战争时期,组织第58军、第60军参加中原抗日,后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职。
5、唐继尧 唐继尧 (公元1883~1927年)字萤赓,别号东大陆主人,会泽人,清痒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员。1909年回滇后历任清陆军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陆军讲武堂教官、监督、新军管长。1912年率军北伐,任贵州都督,次年调任云南都督。19015年与蔡锷等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任护国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
扩展资料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总人口4770.5万人(2016年) ,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胖达最高
1、【郑和】
明朝太监,云南人,小名三宝,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或于洪武十三年(1381年)为明军进攻云南时所掳,遭受“宫刑”后进宫,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
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2、【罗炳辉】
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
1915年入滇军当兵,1922年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罗炳辉先后以副参谋长和副司令员的名义在武汉从事统一战线工作以及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领导枣庄战役。同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并安葬于临沂。
3、【李公朴】
号仆如,原名永祥,号晋祥,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在淮安出生。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市遭国民党特务开枪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流血过多牺牲。
4、【聂耳】
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
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初,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聂耳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5、【蔡锷】
原名艮寅,字松坡 ,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作战指导方面,他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克服初战时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面性,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修改作战计划,调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动,避免被动,基本体现了他自己所主张的“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未可稍有拘滞”的战争指导思想。
mengjia097
写作思路:立意要新颖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
正文: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要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党员干部必须牢牢抓住为人民利益而战,依靠人民利益而战这个根本,拿出挑山工那股拼劲、韧劲、闯劲,一鼓作气、勇攀高峰、“疫”战到底、不负人民。
“疫”战到底,是为人民利益而战。在党的历史上,不乏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党员干部,如克己奉公的杨善洲、对党忠诚的廖俊波、忘我进取的罗阳、默默奉献的谷文昌、青春担当的黄文秀、为民尽责的兰辉等,他们为人民的利益不惜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底色。
“疫”考当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集中精力把疫情防控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做到位、做到家。
“疫”战到底,必须依靠人民而战。构建人人参与的疫情防控格局,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汇聚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是打赢抗击疫情战役的'根本保障。
连日来,在疫情防控战斗中,我们看到有“不计报酬、不计生死”的凛然大义;看到了义无反顾奔赴“疫”线的“最美逆行”;看到了主动放弃假期,投身“疫”线的党员干部“请战书”。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防疫抗疫要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铸就疫情防控命运共同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发,攻克疫情、渡过难关、跨越时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斗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个“关键多数”而奋战,这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当前,全民“战疫”已经进入复杂的胶着期,党员干部绝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心态,要趁热打铁、继续攻坚、“疫”战到底,奋力书写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疫考答卷”。
所谓多难兴邦,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次的灾难,远的不说,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从天灾到人祸。
这个民族从一次次的灾难中昂首前行,到今天屹立在世界前列,靠的就是这四个字,众志成城,政府出台措施,民众积极响应,国家迅速反应,群众高度支持,把此次抗击疫情变成了一个典范!
政府的全力以赴,前方医护人员的不畏生死,再加上后方群众的积极响应,让这次疫情不再恐怖,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民众也没有出现恐慌和不安!因为我们看得到未来,理得清方向!
所以我们坚信,众志成城,疫情终将过去,众志成城,民族必定兴盛,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强大,疫情中,我们看到了英雄的人民,众志成城,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趟不平的路!
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共 安全 教育 的缺失使政府在决策上、处理具体问题上出现失误;使灾害、事故频发,灾难扩大,灾情加重。下面是我为
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也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
人性本恶的辩词级论据有哪些?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下的。
自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和马铃薯以来,近十年来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发展非常迅速。种植了100多种植物,包括水稻、玉米、土豆、棉花、大豆、油菜、亚麻、向日葵
杨善洲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为: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公仆精神、自律精神、科学精神、务实精神、“钢板”精神,共八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