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不加糖的娟
为本科生讲授“化工容器及设备”、“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机械专业英语”、“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电传动控制”、“机械系统自动化技术”等课程 ;承担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为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研究生讲授“试验设计方法”、“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等课程,指导4名研究生,从事高效换热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自参加工作以来,主要参加了“撞击流接触器中的传递与混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舰艇消磁系统绕缆设备研制”(海军“八五”规划项目)、“加热炉热管液压全自动除灰保护装置的研制”(中国石化总公司委托项目)、“循环撞击流干燥机的研制”(湖北省教育厅)、“联合开发10万吨/年大颗粒尿素造粒装置”(国家经贸委立项)、“2000吨/年癸二酸造粒技术”(内蒙古通辽市康斯特油化有限责任公司)、“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的波动特性、微观混合及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年产3万吨氯化钙硫化床喷雾造粒机系统”(山东海化股份公司氯化钙厂)、“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油改煤振打装置”、“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改造工程敲击装置”、“气化关键设备敲击装置开发研究”(河南开祥化工有限公司)等项目的研究工作,正在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波节管换热器工程化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参与发明的专利有“硫化床喷雾造粒机”(ZL03235517.3)、“立式循环撞击流反应器”( ZL03235518.1)、“喷洒塔-硫化床造粒机”(ZL03241473.0)。 公开发表第一作者论文十余篇: 彰武1. 边界元方法在研究气体静压轴承静特性中的应用,《润滑与密封》,ISSN0254-0150,CN44-1260,1997年第3期(EI收录) 院2. 钢制塔式容器自振周期的传递矩阵法计算,《石油化工设备》,ISSN1000-7466,CN62-1078/TQ,《石油化工设备》,1997年第5期(EI收录) 专3. 对钢制塔式容器自振周期计算的修正,《化工装备技术》,ISSN1007-7251,CN31-1587/T,1997年第4期 336 260384. 关于“SHF0001-90石油化工工艺管式炉效率测定法”之我见,《石油化工设备技术》,ISSN1006-8805,CN11-2469/TE,1997年第2期 院5. 空气静压圆柱轴承结构参数匹配关系的研究,《武汉化工学院学报》,ISSN1004-4736,CN42-1304,1997年第1期 正门6. 轴承副几何形状误差对空气静压圆柱轴承运动精度的影响,《武汉化工学院学报》,ISSN1004-4736,CN42-1304,1997年第3期 同济7. 对搅拌反应釜零泄漏密封方式的探讨,《石油化工设备技术》,ISSN1006-8805,CN11-2469/TE,1997年第6期 48号8. 形状误差对气体静压圆柱轴承静特性的影响,《武汉化工学院学报》,ISSN1004-4736,CN42-1304,1998年第1期 济9. 加热炉热管空气预热器吹灰装置使用效果评价,《武汉化工学院学报》,ISSN1004-4736,CN42-1304,2002年第2期 021-10. 两平行角钢加强的平板盖优化设计,《化工装备技术》,ISSN1007-7251,CN31-1587/T,2005年第5期 33623 03711. 翅片管单管传热性能测试分析与评价,《化工装备技术》,ISSN1007-7251,CN31-1587/T,2006年第1期 共济网12. 振打装置螺柱和法兰连接接触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石油化工设备技术》,ISSN1006-8805,CN11-2469/TE,2006年第1期 33623 03713. 冷却器密封端螺栓联接结构强度及密封性分析,《石油化工设备》,ISSN1000-7466,CN62-1078/TQ,《石油化工设备》,2006年第3期14. 基于简易法设计的环形管板的有限元分析,《石油化工设备》,ISSN1000-7466,CN62-1078/TQ,《石油化工设备》,2006年第4期参编《化学工程师技术全书》(刊号:ISBN 7-5025-3489-X/TQ.1446)。论文“边界元方法在研究气体静压轴承静特性中的应用”获湖北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论文“关于‘SHF0001-90石油化工工艺管式炉效率测定法’之我见”获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近年来,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做了如下工作:1. 品牌专业建设立项材料的收集与准备;2. 品牌专业建设任务的落实与安排;3. 制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4. “楚天学者“申报材料的收集与准备;5. 化工过程机械博士点立项申报建设材料的准备;6.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材料的准备;7. 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的换证材料的准备。
linlin0530
关于浅谈金属腐蚀与防护方式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浅谈金属腐蚀与防护方式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本文简单阐述了金属腐蚀的类别与影响因素,对于腐蚀的防护方式与必要性展开了具体的探究,并同时指明了部分经常使用的化学涂料,对于它们的原理与功能展开了简单的阐释。此外还论证了金属腐蚀的防护方式并非单一的,它是具有多样性的。最终对防护领域进行了忠告,尽可能的降低由于金属腐蚀的因素而引发的恶劣后果。
关键词: 金属腐蚀;因素;防护方式
化学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等领域中,因为材料腐蚀导致的跑、冒、滴、漏,不但会让社会承受重大的损失,还会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甚至是放射性物质外泄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继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一些物质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会长时间内对环境以及人身造成威胁;同时因为金属腐蚀所引发的灾难性事故会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氢脆和应力腐蚀断裂等类型的失效事故,一般会导致爆炸、火灾等重大的事故,使人们的生命财产承受巨大的损失。
1、金属腐蚀的类别
金属的腐蚀的发生主要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所导致的破坏和变质。根据腐蚀过程来划分,主要包含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根据金属腐蚀破坏的状态与腐蚀区的布局,重点包含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此外根据腐蚀的条件来划分。重点包含高温腐蚀与常温腐蚀;干腐蚀与湿腐蚀等。
2、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
①空气相对湿度与金属腐蚀的临界相对湿度。空气内的氧气总是比较充足的,腐蚀反应的速率重点是基于水分的产生,假如到达或者超越特定的相对湿度,锈蚀就会以较快的速度出现和恶化,通常而言,钢铁的临界相对湿度大概是75%。
②空气中污染性物质的影响。通常能够见到的为SO2,CO2,Cl-,灰尘等,多数皆为酸性气体。
③温度。环境温度和变化规律影响金属表面水份凝聚及电化学腐蚀反应速率。
④酸碱盐。重点体现在影响水膜电解质浓度与H+浓度,进而加快腐蚀的速度。
3、防护方式
金属腐蚀的防护方式具有多样性,重点对象为金属本质,将被保护金属和腐蚀介质进行隔离,或者对金属的表面进行操作,改变腐蚀条件和电化学保护等。
3.1改善金属本质
按照差异性的用途采取差异性的材料构成耐蚀合金,或者于金属内加入合金元素,提升它的耐腐蚀性,能够预防或者降低金属腐蚀的速度。比方,于钢内融入镍制成不锈钢能够强化防腐蚀等级。
3.2构成保护层
于金属表面设置各类保护层,将被保护的对象和腐蚀性介质进行隔离,此为预防金属腐蚀的最佳方式。
3.2.1金属的磷化处理
在钢铁制品去油、除锈操作之后,添加一定组成的磷酸盐溶液中浸泡,就能够在金属表面产生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此类过程即为磷化操作。磷化膜表现为暗灰色到黑灰色,厚度通常是5至20μm之间,于空气内具备较强的耐腐蚀能力。
3.2.2金属的氧化处理
把钢铁制品融入至NaOH的混合溶液内,加热,在它的'表面就能够产生一层厚是0.5~1.5μm的蓝色氧化膜(主要组分是Fe3O4),来实现钢铁防腐蚀的目标,这个过程就叫做发蓝处理。此类氧化膜具备较强的弹性与润滑度,不会对零件的精度产生任何负面的作用。因此精密仪器与光学元件等通常选择这种操作。
3.2.3非金属涂层
通过非金属比如油漆、喷漆、沥青等涂抹于金属表层产生保护层,叫做非金属涂层,亦能够实现防腐蚀的目标。比如船身、车厢、水桶等通常选择油漆,车辆的表面经常喷漆等。
3.2.4金属保护层
其为将一类耐腐蚀能力较大的金属或者合金镀于保护对象的表层上所产生的保护镀层。此镀层的产生,不仅可以通过电镀、化学镀实现,还能够通过热浸镀、渗镀、真空镀等方式实现。
3.3改善腐蚀条件
改善条件对于降低与避免腐蚀具有必要性。比如,能够选择在腐蚀介质内融入可以减小腐蚀速度的物质,也就是缓冲剂,来降低与避免腐蚀的发生。缓冲剂属于一类化学物质,将其适量的融入至腐蚀介质内,即能够大幅度降低金属腐蚀的速度。因为缓冲剂的用量较小,便捷和廉价,因此这也是一类十分重要的防腐蚀方式。
3.4电化学保护法
此类方式为以电化学原理为基础的,于金属设备上进行操作,让其变成腐蚀电池中的阴极,进而成为预防或者减缓金属腐蚀的方式。
3.4.1阴极保护
此外通过外加电源来保护金属。将保护的对象接于负极,变成阴极防止腐蚀的产生。同时选择部分铁块接于正极,让其变成阳极,使其腐蚀,也就是说牺牲阳极。此类方式重点应用于化工厂的部分酸性溶液贮槽或者管道,地下水管、输油管等。
4、结语
不管是在社会中的哪个领域,金属腐蚀工作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环境、经济、安全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石油化工设施比方新建油库、管道、大型石化生产设备等,应当采取防腐措施。但防腐蚀的方式具备多样性,其形成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对于这个领域中的所有人员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值得所有人员做出相应的努力。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双月刊 25.00/刊 《全面腐蚀控制》 月刊 12.00/刊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双月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的办刊宗旨是报导腐蚀与防护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反映最新学术动态,介绍先进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经济建设。主要刊登我国在腐
学术会议是一种隐蔽的、体面的 文化 消费方式,其以文化为载体,团结了学术场域里的精英,在经济资本的基础上,加强了社会资本的整合,于是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下文
为本科生讲授“化工容器及设备”、“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机械专业英语”、“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电传动
王新华(1969.12-),山东德州人,工学博士,教授。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仪表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信息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床工具协会主轴功能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