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6970
雪地里就生出了一个精致的糖果盒前几天我一口气囤了好多书,有生活健康饮食的,有古诗词鉴赏类的,反正就是一些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没用的,跟专业无关,也不会直接带来什么收益的书,但是内心感到很满足,每天睡前看一看,并且也督促自己每看完一本,就要写下我的读书心得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最近在看的是《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我记得以前接触这些都是小学的美术课,对美术的鉴赏能力也就随着小学毕业划上了句号,我依稀记得那时候教我们美术的老师也是思想品德老师,把美术课当作思想品德课一样来念,可以想象是多没有灵魂,好了,正文开始,here we go~~史前时代艺术的表现还在草创时期,也没有统一的形式,我们先来看最早形成的风格——埃及文明我们先来看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埃及早期王国时代的石碑,这快石碑非常简单,上面是一只浮雕的鹰鸟以侧面站立,下方长方形的空间中有一些柱子,似乎是象征宫殿,柱子上端则是一条蛇。这快石灰石雕的《蛇王碑》是埃及第一王朝的作品。鹰代表王室的保护神,蛇代表王朝的国王。以蛇为象征的国王能安稳地坐在宫殿的王位上,是因为有天上鹰神的保护,这和中国古代皇帝成天子的意思类似。埃及新王国时代,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的一座王陵,入口处有两座巨大的人像雕塑,人像两手平贴身体两侧,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正面平视前方,有一种庄严,端正,规矩的纪律之美,这是埃及人像美术最具风格的典型,它统摄来两千年的埃及历史,接着便是希腊文化在爱情海的萌芽,西方的美术才从尼罗河流域转向地中海北域地区。希腊人向我们介绍了《胜利女神》展翅飞翔的欢悦。如水云流动的衣袍,紧紧贴在迎向海洋风浪的女神身体上,意气风发,使我们感觉到生命飞扬的喜悦,全世界的美术都收到希腊人的启发,希腊艺术提供的人体的自由,健康,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美学启示。一提到罗马,就想起竞技场,圆形的空间可以适应同时涌入或疏散的五万名观众。圆形,似乎是罗马建筑形式上新的符号,罗马也发展出了新的建筑词汇——拱,在拉丁文中是arch,至今人士西方‘建筑’(architecture)的词根,也说明罗马的“拱”在西方建筑形式上的决定性影响。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波提切利的《春》,画面是从右上角开始,代表冬天的西风之神伸手要抓一名女子,女子惊慌逃亡,用手去求花神保护。花神代表春天,她正在抓起花朵向四处抛洒,宣告春天的来临。中央是美神维纳斯,左侧则是翩翩起舞的三名女神,身着薄而透明的纱衣,姿态优美(星星眼)达芬奇在米兰时期创作了著名的《最后的晚餐》,这也是基督教《圣经》中常被画家表现的主题,耶稣(神的儿子)预知自己被门徒犹大出卖,最后一次和12名弟子共进晚餐,他把面包分给众人说:“这是我的身体,你们吃吧”,又把红葡萄酒分给众人说:“这是我的血,你们喝罢。”如果达 芬奇士文艺复兴的高峰,那么米开朗琪罗则是这高峰上最尖端的一块巨岩,米开朗琪罗最初以雕像出名,他23岁在罗马雕刻的圣母抱着耶稣尸体的《悲恸像》为他赢得了大师的地位。这件《悲恸像》,以极精巧细致的手法雕成,圣母年轻祥和,以安静的表情低头俯视躺在她膝上的男子裸体,耶稣看起来并不痛苦,只是沉睡在圣母怀里,这件米氏青年时的作品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原来基督教沉重的“悲恸”主题,被华美的肉体取代了,变成了对青春,爱,肉体的歌颂。我觉得米开朗琪罗的作品都很恢弘大气,比如《创世纪》,身处其中一定很震撼,不过要去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才能看见了印象派终结了古典美术,他们认识到色彩因为光而产生,对光的研究和表线特别注重最后,带给大家莫奈的《日出印象》今天就写到这里,下次见,
开心往前飞tt
埃及美术 一般指公元前 332年以前的埃及美术。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过了史前期、 早期王朝、 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埃及美术是人类最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地理原因,古代埃及除与西亚和非洲的异族文化有一定接触外,基本上是一个封闭式的国家,文化艺术也因此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 埃及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墓葬习惯和王权思想有很大关系。埃及人崇拜太阳神、水神和其他诸神,相信法老是神的化身,生前死后都享有神的特权。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万物是永恒的,人死之后,只要尸体完好无损,若干年后当灵魂回归时,死者便可复活。因此,尸体的保存得到特别的重视。另外还备有很多死者的雕像,以保证万一尸体腐烂以后能代替死者复活。相应地,陵墓作为人的永久住宅,它的修建和装饰,也受到重视。这些原因导致了金字塔、雕刻、墓室壁画等一系列艺术品的产生。 埃及美术的一般特点是: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崇高感;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有观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表现方法遵守正面律;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人物表现采用正、侧面混合法,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感染力。 史前期美术 最早的埃及美术是刻画在岩壁上的动物画,如大象、长颈鹿、河马等,属于游牧民族岩石艺术,主要分布在上埃及一带。随后的美术分别在上埃及和下埃及两地各自发展。 上埃及在岩画基础上注意描绘周围环境;下埃及则发展缓慢,在技术上和丰富性方面都不能与上埃及相比。上、下埃及两地不同的墓葬习惯,形成了以后各自不同的陵墓建筑形式。在下埃及,死者一般被葬在生前住过的屋子或村子里,表示仍然是家庭成员之一,很少有随葬品;在上埃及,死者则被葬在居住区以外的沙漠边缘地带,常供以食物、武器装备和日用装饰品,因此,坟墓有房屋式和坟冢式两种形式。在陶器烧制技术方面,上埃及也要比下埃及进步。上埃及陶器表面光滑、精致,黑红色底子上用白色描绘着各种装饰图画,间或有动物或人物形象出现在一些几何形状及植物形状的空隙中。这些绘画形象大都带有尼罗河流域的特征,如河马、鳄鱼或原始船只,手法较为抽象。大约公元前4000年中期,上埃及墓葬陶器出现了带有完整甲板、桨、船舱和标旗的船只,以及跳舞的妇女形象,构图也变得较为完整、统一。底色不再是黑红色,而是粉红色,上面用黑红色线条描画。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墓室壁画,绘画技巧也比以前的陶器画大大前进了一步。在耶拉孔波利斯的一座墓室中发现的一幅壁画,是目前已知发现的最早的壁画。画面中心是6只大船,船周围和其他空白处有很多人和动物。人物的姿势、动作各有不同。图的右下方,是两个搏斗着的武士,其中一人头朝下,说明被打败;左下方是一名战胜者,他手举棍棒,押着3名俘虏。这一表现战争胜利的主题及表现方法,在埃及美术的历史上一直沿用不衰。 当上、下埃及经过不断战争、逐渐趋于统一的时候,由于战胜者和统治者的需要,埃及美术开始了它决定性的发展,这一发展反映在调色石板的雕刻演变过程中。调色石板原是碾磨化妆颜料的工具,时常刻有动物装饰图案。由于它的普遍使用,后来被作为宗教信仰的奉献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碑而被赋予新的内容。现有的作品有《动物石板》、《战争石板》、 《蛇王碑》等。在《蛇王碑》中,国王第一次以人的形象出现。在此之前,除了敌人或外国人,国王总是以动物的形象出现的,如雄狮、公牛或鹰鹫等。由于动物的形象特征适于从侧面表现,所以浮雕和绘画中动物几乎都是侧面。当国王以人的面貌出现时,仍保留了很多动物形态,如除上半身外,身体的其他部分都是侧面表现,甚至留有动物的尾巴。 调色石板的集大成者是《那尔迈王石板》。它从内容到形式都为以后的美术发展确定了基本原则。画面中,国王那尔迈作为上、下埃及的唯一统治者被突出出来:一面是他头戴上埃及王冠,右手高举权杖,左手揪着敌人的头发,右上角有一只代表国王的神鹰,脚踏代表下埃及的人头和纸草花,表示对下埃及的征服;另一面他又头戴下埃及王冠在举行庆祝典礼,有仪仗队和众多敌 人尸首为陪衬,另有两个长颈交合的怪兽表示上、下埃及的和解和统一。构图层次清楚,反映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世界秩序。这一新秩序即是埃及全国得到初步统一,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早期王朝美术 早期王朝包括第一、二王朝,约从公元前3100年至前2686年。 建筑 早期的埃及没有大型建筑,只有一些简陋的住房和坟墓。主要建筑材料是芦苇、纸草杆、泥土和少量从叙利亚运来的木料,后来发明了土砖。据传第一任埃及国王在孟菲斯建都,建造的白城,就是用土砖垒起来的,其规模已经相当宏大。国家统一后,法老们的陵墓综合了上、下埃及两地不同的建筑形式,把坟冢与房屋结合了起来。上埃及的坟墓,地下部分为房屋式墓室,用土砖垒砌,木料支撑,地面堆起坟冢,四周再围以土砖墙。下埃及的坟墓不再建在村子里,而迁至附近的沙漠高原上,但坟堆仍是四方的房屋样式,外部也围有上埃及式的围墙,形式较为复杂,为凹凸形墙壁。 雕塑和绘画 早期圆雕多是些小型泥塑、牙雕、釉陶俑和石雕,以动物和人物形象为主,形态比较写实、具体,使用范围较为普遍,多用于庆祝胜利和节日,或供奉神祗和死者。最早的纪念性石雕是一座高 3米的石灰岩神像,现已不完整。与它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小石雕,比起史前雕刻已较为成熟。雕像表面光滑,眉眼的轮廓线凸出于表面,四肢与身体紧贴在一起,头与肩膀之间没有脖颈作中间环节。同时期的木雕人像已具有较合理的比例。另有一种石雕,人体被衣袍紧裹着,四肢与身体连成一体。与人物雕刻相比,动物雕像较为成熟,如狮子、河马、狒狒等雕像,从比例到写实技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第一王朝的一幅岩壁浮雕刻画了杰特王征服努比亚的胜利,画面非常粗糙,但却第一次作为纪念物记载了历史事件。墓碑雕刻在调色板雕刻的基础上发展,构图及技巧都达到了清晰、平衡、流畅的程度。第二王朝期间,祭坛浮雕的内容也有所增加,壁画占据了较重要的位置,内容大都是墓主未来生活的情景。 工艺美术 早期工艺品范围较广,从简单的功利用品到精致的抽象象征物,还有大量小装饰品。在这些物品中,木质器具多雕刻有几何图案或镶嵌有彩色釉陶片,首饰则常常用各种宝石,如紫晶石、天青石、绿松石等和金丝、金箔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有时还编出神或法老的姓名。护身符上也常用金丝、金箔饰以牛、羚羊、甲虫等各种巫术崇拜图案。总之,工艺品也反映了浮雕和绘画的水平。如一个冻石小圆盘,上面用浅色的雪花石膏镶嵌着两只狗和两只瞪羚,它们互相追逐嘶咬,形成循环形构图。整个结构严谨合理,动物形态生动、逼真,反映了古埃及人很高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古王国美术 古王国包括第三、四、五、六王朝,约从公元前2686年至前2181年。 建筑 古王国,也称金字塔时期,主要建筑是金字塔,其次是神庙和一些中等阶级人物的陵墓建筑。最早的金字塔为阶梯形,其后有弯曲形。典型金字塔出现于第四、第五王朝,3座大型金字塔相继而出,它们体量巨大、巍峨壮观,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早期的神庙建筑材料是太阳晒制的土砖和木料,现已没有遗迹。石结构的神庙有一些残迹,如第三王朝法老切夫伦陵墓周围的神庙建筑。这是一个平面图为长方形的建筑群,由柱厅、柱廊、内室、外室等部分组成,墙壁为花岗岩板,地面铺以雪花石膏。这座建筑的柱式比较多样化,有简单朴素的方形柱,有粗壮的圆形柱,还有一种类似捆扎在一起的芦苇杆的外凸式沟槽柱。柱子的发明使用是古王国的伟大功绩之一, 它直接影响了希腊的建筑形式及以后的西方建筑。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两种半壁柱:一种是纸草花柱形,简洁大方,柱头为莲蓬式;另一种是内凹半圆形沟槽柱,典雅优美,可以看出是希腊柱式的前身。 宫廷官员们的坟墓多建在法老陵墓金字塔的周围,以马斯塔巴式为主要形式。这是一种平台式长方形坟墓,上面小,下面大。向着东方的一面一般建有壁龛和假门,既有装饰作用,又是举行礼拜仪式的地方。马斯塔巴最初为土砖结构,后发展为巨大的细方石结构,壁龛也逐渐发展为单独的祭坛和礼拜堂。 雕塑和绘画 陵墓建筑的发展促进了雕塑的发展。作为主要随葬品之一——死者的替身,各种形式的雕像被制作出来,放置于陵墓不同的墓室中。墓室中不仅有墓主本人的雕像,还有大量仆人、奴隶的小雕像,其内容丰富多样,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地下现实世界。人物雕像的主要特点是:严格遵循正面律的表现方法,人物不论处于何种状态,做何种动作,其双耳、双肩、臀部及两膝构成的水平线绐终互相平行,且垂直于人体的纵轴线。动作多为静态表现,或端坐,或直立。男像一般半裸上身,只在腰间围一短裙,一手紧握权杖,一手置于胸前,左脚迈向前方,重心平均落在双脚上;女像则身着紧身衣袍,双脚并拢,两臂紧贴身体或平放膝上;法老另戴有象征性头巾和假须或戴上、下埃及王冠。人物五官各部位由固定的比例数字确定,眼睛的刻画多有眼珠而无瞳仁,目光茫然,无所定视。相貌与真人相像,但不突出个性特征,而以各等级的一般特性为标准,如法老要威严、神圣,不能带有世俗情感;皇亲贵族要富裕、满足;官职人员要认真负责、驯服听话等等。人体比例短而粗壮,较为准确,骨骼结构和肌肉表现非常写实。大部分雕像原来都涂有颜色,头发、胡须为黑色,衣裙为白色,肤色则男像为棕色,女像为肉色或浅黄色。雕像基本都附有靠背和底座,人物正面雕刻精细,背面比较粗糙,基本按浮雕的空间概念和雕刻程序进行雕刻。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哈夫拉法老像》用闪长岩雕刻而成,他端坐王座,头部后面有一只神鹰伸开双翼包着他的头,象征神的保护。《拉胡泰普王子及妻子奈费尔特坐像》为分开的两座着色石灰岩雕像,颜色的使用较为典型。眼珠为镶嵌的透明石英石。女像衣袍开领很低,露出丰满的胸部和双肩,紧裹在衣内的乳房线条柔软优美,富有弹性。《书记像》表现了一个忠心耿耿、一丝不苟的文职人员形象。这类雕像较多,书记们多是盘腿而坐,左手拿着纸草卷,右手似拿着笔在书写。木雕《村长像》是一个现实主义杰作,再现了一个粗壮结实、矮胖敦厚的中等阶级的监工,他肥胖的身体、骄傲的神情,反映了这一等级生活的富裕和满足。 古王国陵墓中还有一种石刻头像,手法简练、概括,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但小雕像比较粗糙,形态自由,不受严格的限制,也显得生动、有趣。 埃及浮雕与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浮雕大部分是线刻,并涂以色彩,而绘画也常常刻画轮廓线。古王国时期的浮雕绘画中一些基本法则早在《那尔迈王石板》时期就已确立,现在则更加完善和巩固。人物上身为正面、头部与下肢为侧面的“正、侧面混合”。这种表现方法与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埃及人对空间的理解以及传统习惯有直接关系。它的形成有几种原因:①为了某种观念而必须突出人物的正面形象;②为了在平面中较完整地表现人体、突出人体各方面的特征;③使人物的活动具有方向性;④保留了动物的表现方法。人体比例也有严格的规定。埃及人惯用数学、几何学的知识进行艺术创作,绘画前先在墙壁上画出准确的方格线,然后根据一定的数值确定各部位之间的关系。由于数的精确性和确定性,众多作品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对后人的模仿、继承确立了标准规范,也使这一表现形式延续了3000年之久。比例在一定时期被规定为相对稳定的法则,不得随意改变。如古王国的人体比例为2∶10∶6(发际至肩、肩至膝、膝至脚),人体粗壮有力、庄重朴实;而新王国时的比例为3∶13∶6,人体纤细苗条。 浮雕绘画的内容极为广泛,有庆功典礼、宗教仪式、葬礼、宴会、建造陵墓、炮制木乃伊、雕琢石像、屠宰牲畜,还有驾舟、捕鹅、牧羊、播种、收割、造船、制陶、纺织、酿酒、杂耍、舞蹈等。构图安排是用几条长线把墙壁分成几个层次,人物被排列在每一层的直线上。有些地方是让主要人物占据整个墙面,空白处填补一些情节或象形文字。色彩主要有黑、白、灰、红、粉、棕、黄、蓝、绿等。第四王朝有一幅《鸭群图》是古王国的杰作之一,从鸭子的形态到用笔着色都可见作者的高度写实的能力。 工艺美术 古王国时期留下来的家具、首饰等物较少。木制家具一般是外包一层金片,并镶嵌有彩色釉陶片图案。首饰多由五光十色的宝石、次宝石与金丝一起编织成各种图案。在一座王子墓中发现的一条腰带,完全由串起来的金珠和黑、红两色宝石编织而成,图案就是宝石形;腰带扣由纯金制作,上面刻有物主的姓名,两个人像和两只神鹰。 中王国美术 中王国包括第十一、十二王朝,约从公元前2040(或前2133)年至前1786年。 建筑 陵墓建筑在这期间出现了背靠悬崖峭壁的倾向,并出现了坡式台阶。这些特点在中王国得到发展,成为中王国陵墓建筑的主要形式。现在的金字塔已经很小,象征性地被围在柱廊中或是建在神殿的平台顶上。以金字塔为中心的神殿、祭坛等地面建筑与地下存放尸首的墓室分为独立的两部分,墓室通过很长的阶梯通道伸向山崖深处。地面建筑除金字塔外,主要是柱式神殿,柱子不是像过去那样竖立在大殿内,而是建在大殿外围。大殿多是上、下两层,正面有很长的坡形通道。正门前有两座对称的方尖碑,两翼是很高的塔门。方尖碑均由完整的巨石雕刻而成,有的高达19.8米。方尖碑与塔门是中王国的创造。 中等人物的陵墓出现较多、气魄也较大,多采用皇家陵墓形式。有些陵墓其柱式门廊可与古王国切夫伦法老的神庙相比美,柱子也均为精工细琢的细方石。 雕塑和绘画 中王国时期圆雕的功用已不仅仅是为死者或神服务,还包括生活在地面上的各类社会成员,因此,圆雕从墓室中解放出来,出现了很多独立的雕像。这类雕像多为巨石雕刻,主要是各代法老像和斯芬克斯,作为纪念碑屹立在茫茫沙漠上。这些雕像的表情不再是单纯强调法老的神圣和伟大,而开始着重表现他们应付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具有丰富经验和强烈责任感的面容,敢于承担一切重大事件的英雄气质等等。与巨石雕刻相比,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小于真人尺寸的团块式雕刻。这种雕刻把人体缩进一块完整的方形或圆筒形的石块中,只露出头部和双脚,其他部分在石块上刻出轮廓线或全部用围裙遮盖。头部雕刻细致,其余部分全部从简。石块上一般都刻有象形文字。这种形式的雕刻一直延续到新王国以后。 这时浮雕和绘画也有所变化和发展。内容增加了神授王冠、神与法老拥抱、士兵操练等。构图安排也出现了较多的灵活性,过去一向以几条水平线分隔层次,人、物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以横向序列表示前后关系,现在则有了表现纵深关系的意图,如《牧羊图》,分前后两个层次,前景一位蹲着的牧人正拿着草喂一只伏卧的羚羊,这只羊的身后有另一只顽皮的羊被另一牧人拽着犄角往后拖,而这个牧人则处于更深一个层次。这幅画还反映了构图中力的平衡问题,这在中王国绘画中也是一个新现象:那位牧人反身拖拽羊只,与羊的运动方向恰好相反。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如两个摔跤者互相纠缠在一起,难分难解;两个姑娘分别骑在另两个姑娘身上,相对为阵,左边的姑娘扬手把球抛出,右边的姑娘则双手去接,等等。此时的人体比例较为细长,表现较为细腻,色彩也更为丰富。 浮雕中新出现了一种凹进平面的雕刻,即物体轮廓线以内区域低于石板表面,更深的轮廓线沟槽与这新的平面形成凹凸效果。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卡维特王后石棺上的浮雕。 工艺美术 中王国出现了数量较多、制作精细的珠宝首饰,其质量、形式的华贵、打磨的光亮程度及宝石颜色的和谐配置,都超过了以往和以后各代金、银、珠宝首饰的制作。与首饰一起还有很多化妆用品,如镜子、金剃刀、黑曜石和金的油脂瓶,以及镶嵌着金子和象牙的王冠盒,盒内装有王冠、项链、戒指和胸饰等物。阿门内姆哈特二世的女儿有一顶王冠尤具特色。王冠由很细的金线编织成精美的星星状花朵,每隔一定的距离,各组金线汇合在一起编织成4朵盛开的纸草花,纸草花围着一个圆盘,里面镶嵌着肉红玉髓石和绿松石。其工艺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从中王国开始,手工艺品逐渐向外传播,外来因素也开始侵入。有些金戒指和由小环串起来的悬挂饰品,从形式到工艺都可看出克里特的风格。在十二王朝的一些墓室中还发现有个别克里特岛出产的陶瓶,其深色底子上的螺旋形图案及矮棕榈叶条纹,甚至影响了一些墓室顶壁上的彩色装饰。一些斧柄、刀柄装饰上的动物形象及制作工艺,则有着明显的迈锡尼文化的影响。 新王国美术 新王国包括第十八、十九、二十王朝,约从公元前1567年至前1085年。 建筑 新王国的突出成就是大型神庙建筑,主要集中在中王国所开辟的山谷地带。为了防止盗墓,法老们把自己埋在悬崖深处颇为简陋的墓室中,而把精力用于外面的神庙建造。因此,现在的神庙尤比以往规模宏大,设计复杂。神庙的基本组成是:两边列有狮身人面像的大道、高大坚实的塔楼、方尖碑;进入塔门后,有庭院、柱廊、柱厅,最后是祭殿。有些神庙往往是几代法老共同之作。各代法老在扩建原建筑时,一般是增加庭院和塔楼。位于卡纳克的阿蒙神庙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建筑群,由图特摩西斯一世在中王国一个小神庙旧址上开始扩建,历经六七代法老,近1000多年的时间才告完成。整座建筑群塔楼、方尖碑层层林立,最高的方尖碑高30.48米,为哈特舍普苏特女王所建。神庙的最后集大成者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柱厅,由122根12.19米高的纸草捆形石柱组成,正中间另有10根24.34米高的圆石柱分列两排作为通道,成为整个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哈特舍普苏特女王另建有一座富丽堂皇的神殿,紧挨着一座中王国法老的陵墓,形式受其不少影响,但规模和气势却宏大得多。女王神殿的特点是位于大殿正前方的两层大斜坡和3层柱式大厅,其外观庄重大方、简洁明快,为其他建筑所少有。另一座大规模的神庙是卢克索神庙,为拉美西斯二世所建,结构与卡纳克阿蒙神庙相似,以巨柱大厅和巨石雕像著称。 新王国建筑大量地使用石柱促进了柱式的发展。除了传统柱式外,又有棕榈树式、纸草花式、纸草花蕾式、莲花蕾式和神像式等多种柱头样式,柱身也有了纪念碑的意义,多刻有纪念性浮雕和象形文字。 雕塑和绘画 新王国开始只有一些小型雕像,大部分是沿袭中王国时期团块式雕刻,但比中王国的雕刻更为抽象概括,往往只露一个雕刻精细的头部,其他部分则隐在石块中,大面积的平面上刻有象形文字说明。随着大型建筑的兴起,建筑型雕刻逐渐发展起来,在神庙或陵墓入口处出现了巨型人像雕塑和人像柱,通道两边则有众多的狮身人面像,这些雕像大多是利用山石就地凿刻而成或和建筑连成一体,雄浑有力、气魄宏伟,成为新王国美术的特点之一。 十八王朝法老阿肯那顿继位后,迁都阿马尔奈,强行推行新的太阳神教——阿吞教,美术也因此蒙上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新美术采取一些奇特的表现方法,从阿肯那顿本人到一般老百姓,在雕刻和绘画中都被刻画为一种奇怪的形式:硕大无发的头颅,异乎寻常的长脸、长下巴,瘦弱的脖颈,纤细无力的四肢,细软的腰,突出的腹部和宽大的臀部等,似乎是在表现一些远离人间、神秘莫测的人物。这些雕像雕刻精细,表面光滑,线条柔软优美,技巧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人物的基本动作和姿式仍然保留了传统方法。阿马尔奈时期雕塑杰作是《奈费尔提蒂王后头像》,作品表现了一位美丽而又骄横的王后。令人惊奇的是,这尊头颅重大的雕像没有任何底座,头部的全部重量都由直径细小的脖颈支撑,这些大胆的处理,在埃及美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例。 阿马尔奈美术只存在了短短20年便又恢复了传统,但它对人物的细腻刻画却在以后的作品中留下很深的影响。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出现了新的风格,人物表现更为典雅、秀美。拉美西斯二世本人的一尊雕像表现出一种含蓄、温柔的女性美,成为这一时期雕刻的基本倾向。 大量建筑物的兴建为绘画和浮雕提供了更多的场所和空间,因此绘画、浮雕比古王国和中王国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大量的石灰岩建筑为浮雕的精雕细琢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拉美西斯兄嫂的浮雕,不仅形象优美,雕刻也非常细腻,细小的头发丝雕刻得一丝不苟,极富有表现力。浮雕常常是在外部建筑上,内容多是表现法老们的功绩和各种政治、军事、外交、贸易等活动,真实地记载了一些对外远征情况,因此也被称为“战事日记”。 绘画更多地出现于墓室内,多表现法老及其家族的个人生活,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如法老跪在地下接受神的加冕、吮吸神牛的乳汁,或平举双手向神供献祭品等。常见的宴会场面不断扩大,人物逐渐增多,除了主人与贵客外,仆人们穿流不息地来往于宾客之间,另外还有表现送葬的场面,一些画面有乐师及舞蹈者。仆人及乐师们的表现比较自由,有准确的全侧面形象,也有3/4侧面形象,动作多样、灵活自然,个别裸体女舞蹈者形体优美、线条流畅,透视也达到了相当准确的程度。 绘画到阿马尔奈时期出现了新面貌。人物形象和雕刻一样,也有着长头颅、细腰和大肚皮。内容和形式对传统都有所突破,如法老爱抚妻子,亲吻女儿,狼吞虎咽地吃烧鹅等,已完全不顾忌法老的尊严和体面。在残存的浮雕画中,有阿肯那顿及6个女儿在一起的家庭写照,表现了亲切和睦的家庭生活。类似的主题也出现在阿马尔奈以后的一些作品中,如阿肯那顿的后继者图坦哈蒙的一把宝座,椅背上的浮雕画表现了法老温和舒适地坐在宝座里,他的妻子端着一杯饮料,温柔多情地送到丈夫的面前。 十九王朝末和二十王朝开始,浮雕和绘画出现了倒退现象。内容开始受到严格限制,表现世俗生活的主题不许出现在画面中,盛大宴会只能有祭司和其他神职人员出席,丰富多采的日常生活景象几乎不再出现,色彩也变得单调、枯燥。从此以后,浮雕和绘画再也没有出现过高峰。 工艺美术 新王国军事上的强大的和对外侵略战争的胜利为王公贵族带回了大量战利品,其中包括在努比亚开采的大量黄金,使得金银饰品的制作有了丰富来源。图特摩斯三世妻妾的遗物中,有一个精美华丽的玫瑰花图案的金箔王冠,由900个金质玫瑰花构成,还镶嵌有彩色玻璃与次宝石,前额部分有两只可爱的瞪羚头像。另有一只浅底金杯,杯底正中为一朵玫瑰,外有两圈同心圆,构成一条花萼和鱼形相连结的饰带。两件物品反映了这一时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
超超越越92
古埃及的建筑形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者简介】令狐若明,吉林大学 历史系,吉林长春 130012令狐若明(1946—),男,山西平陆人,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内容提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在建筑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金字塔、庙宇、方尖碑是古代埃及的建筑杰作。这些建筑技术的传播,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瑰宝,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关 键 词】金字塔/神庙/方尖碑/法老【 正 文】中图分类号:K4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59—8095(2000)01—0055—04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前,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就是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了灿烂光辉的古代文化。在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中,建筑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金字塔、庙宇、方尖碑堪称古埃及的建筑杰作。本文拟对古埃及这三种建筑形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一探讨。一世界上全部用石头建造起来的建筑物,首出于埃及。古埃及石造建筑的特点是雄伟浑厚、气势宏大而坚固。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例,其建筑材料全部是重达数吨、甚至十几吨的石块,历经数千年后不变形、不倒塌,依然矗立在尼罗河西岸。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到目前为止,在埃及发现的金字塔,大大小小共有96座,散布在尼罗河下游吉萨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这96座金字塔中,经严格科学考证的有48座,其建筑形式可分为阶梯、角椎、弯弓和石棺四种,其中阶梯形金字塔9座,角椎形金字塔37座, 弯弓形和石棺形金字塔各1座。在这四种形式的金字塔中, 最有名的是角椎形金字塔,也就是人们经常在影视、书刊上所看到的那种。古埃及人称金字塔为“麦尔”(mer),意思是“角椎体”。[1]埃及沙漠中的沙丘多呈角椎形,埃及先人可能从沙丘的形状中受到启发,才有了如此辉煌的杰作。今天,西方人称金字塔为“庇拉米得”(英文为“pyramid”),“庇拉米得”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庇拉米斯”(“pyramis ”),这是古希腊人食用的一种三角形糕饼,由于金字塔的形状与这种糕饼的外形极为相似,故名之。[1]古代埃及盛行这样一种说法:人死后灵魂只是暂时离开尸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灵魂又会返回尸体,在阴间复活,并继续在来世生活直到永远。[2]这种信仰使古埃及人对墓葬尤其重视, 他们对死后生活的安排高于现世。法老作为古代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幻想死后作阴间的主宰,同时庇佑世上的子子孙孙,代代为主。法老死后被制成不腐的“木乃伊”,放置墓中,金字塔就是法老为自己准备的“永久”宫殿。所以,每位法老即位后就着手为自己建造金字塔。古代埃及所有的金字塔都建在尼罗河的西岸,这是因为古埃及人对死后的生活有着独特的看法。他们看到太阳升起在东方,而降落在尼罗河的西边,便认为尼罗河的东岸是活人的世界,西岸是死人的世界。于是,就把日出比作生命的开始,把日落比作生命的结束,所以总是把死者埋葬在尼罗河的西岸。埃及的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古王国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613~前2498年)法老胡夫(希腊人称他为齐阿普斯)的金字塔。胡夫大金字塔原高146.5米,四边各长230米,因经数千年风雨侵蚀,原覆盖于外表的石灰已经全部剥落,如今的高度已降低到137米,底边长227.5米,占地面积52906平方米,绕塔一周,约有1公里的路程。 整个塔身是由230多万块石头叠成,平均每块重达2.5吨。每块石头全经细工磨平, 石块之间没有施泥灰之类的粘着物,完全靠着石块本身的重量紧紧压在一起,以致连一片小刀都插不进去。胡夫大金字塔至今已历时近5000年,塔基还十分牢固,其外形并没有发生明显倾斜,棱角的线条仍然清晰可见。胡夫大金字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塔内结构复杂,有甬道、石阶、墓室和附属庙堂,墓室的四壁还饰有雕刻绘画等艺术珍品。与胡夫大金字塔相邻的是他的儿子哈夫拉(希腊人称齐夫林)的金字塔,再向西南,是胡夫的孙子孟考拉(希腊人称米克林)的金字塔。胡夫祖孙三代的金字塔大小各异,工程设计精确,艺术风格庄严,构成了吉萨金字塔群的核心。吉萨这三座金字塔排成一线,蔚为壮观,其中最负盛名的胡夫大金字塔,被列为古代七大奇观之首,始终为世人所瞩目,已成为古埃及文明的伟大象征。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古代东北非库什王国(约公元前11~公元3世纪)的统治者们, 在首都纳帕塔(位于尼罗河第四瀑布下游)建造他们自己的陵墓时,在墓室上修建了埃及式的金字塔,其墓室和坚硬的花岗岩石棺的装璜全都是埃及式的。[3] 公元前590年前后,库什王国将首都从纳帕塔迁往尼罗河第五、 六瀑布之间的麦罗埃,从那以后库什王国便被称为麦罗埃王国。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对麦罗埃遗址进行了发掘,在王城遗址附近发掘出许多金字塔建筑。其中,在麦罗埃国王纳塔克马尼金字塔前还发现了附属的庙堂及塔门建筑残迹。[ 3]由此可见,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已传到埃及本土之外。公元4世纪中期,罗马人也仿照埃及建造了两座金字塔。20世纪80年代,法国在扩建其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卢浮宫时也仿照埃及金字塔,修建了一座玻璃金字塔的入口,其设计者是著名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他把卢浮宫的地下设施的入口设计成一座高20米,底宽30米(一说32.5米),80%透明,20%反射的玻璃高塔。玻璃金字塔入口设计精巧雅致,其西侧底部的大门宽8米,高2.5米,成为卢浮宫的主要入口。而东、西、北三面各立一座5米高的小金字塔,分别指示3条通往主要展馆的地下自动楼梯。在大金字塔的周围还交叉设置了3 个静水池和4个喷水池,与大小金字塔相映成趣。玻璃金字塔入口建成后, 与卢浮宫浑然一体,巧妙地体现出古代东方与现代西方建筑艺术风格的融合。扩建后的卢浮宫总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成为世界上名符其实的最大博物馆之一。[4]埃及的金字塔建筑气势雄伟,风格独特。但金字塔毕竟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其建筑原则和风格基本上是适用于墓葬建筑,现今世界上模拟金字塔的建筑并不太多,所以埃及金字塔在人类建筑史上的地位是独特的。二及的金字塔,大都集中建于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到了新王国时代(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庙宇取代金字塔,成为当时埃及的主要建筑。从古代埃及建筑发展史来看,古王国被称为伟大的金字塔时代,新王国则是庙宇建筑的黄金时代。新王国时代,埃及国力鼎盛,首都底比斯的庙宇建筑比比皆是,且造型别致,雄伟壮观。新王国时代的庙宇建筑以神庙为主。当时,太阳神阿蒙已成为埃及全国崇拜的主神,埃及的大多数神庙都是为供奉阿蒙神而建造的。阿蒙神庙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宏大,其建筑设计和外形几乎是固定不变的。神庙总体呈长方形,一般为南北走向,四周以围墙环绕;所有的建筑物都座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在此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神庙的四大组成部分: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塔门是古埃及神庙特有的庙门形式,因庙门建在两座对称斜壁的巨塔之间,故称塔门。通过塔门,进入露天庭院。这是一座方形的开阔庭院,庭院的三面环绕着列柱式走廊;另一端,即庭院的后部,由一条逐步升高的通道,进入列柱大厅。列柱大厅是一个多柱式大殿堂,大厅屋顶由多根巍峨的圆柱架托着;大厅中央的两排圆柱高于其他圆柱约1/3,形成两层高低不等的屋顶,使大厅中间部分的天花板抬高,阳光和空气可以透过高侧窗进入建筑物内部,从高处照明整个大厅。[5] 列柱的运用,是古埃及神庙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列柱大厅继续前行,最后进入长方形的神殿,里面供有神像,为神庙最神圣之处。这里黑暗狭窄,没有一丝光线,是要有意造成神秘的宗教气氛,以激起参拜者对神灵的敬畏之情。作为宗教建筑,神庙是古埃及人参拜神灵的主要场所,参拜神灵时所举行的宗教仪式,已成为古埃及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金字塔建筑的影响。古埃及神庙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数量众多、造型优美的圆柱:柱身有优美的孤度,有模仿纸草刻出的一束束装饰线,柱头装饰图案,多为纸草、莲花和棕榈树叶,造型有如含苞欲放的花蕾,有的呈现为盛开的花朵,展现出古代埃及特有的列柱建筑风格。这种建筑艺术风格对后来的古希腊建筑不能说是没有影响的。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埃及就出现了和雅典帕特嫩神庙极为相似的柱廊形式。帕特嫩神庙是古希腊多利安式建筑的典型,其建筑特点是柱身中间略为突出,柱头简单,无柱础,以庄重朴素而著称,建于埃及萨卡拉的阶梯金字塔附属建筑中的仿纸草石柱,与纯粹的希腊多利安式柱几乎没有多大区别。法国学者商博良认为埃及的这种石柱式样式是希腊多利安式柱的先驱,故命名为先多利安式。[6]公元前4世纪初,希腊又出现了以精美装饰见长的科林斯式风格,柱头形状如初放的花朵,柱身更为细长。科林斯式柱头同样可从埃及的盛开莲花式柱头追寻其踪迹。这些相似之处绝非偶然。公元前3000年代希腊历史上的克里特文明时期,埃及已与爱琴海地区发生联系。到公元前7世纪初,埃及的工艺品源源而来,进入希腊半岛。 为古老的埃及文明所吸引,大批希腊的手艺人、商人、游客、学者纷纷拥入埃及,从事各项贸易活动,朝拜名胜,吸取埃及人的知识精华。在如此频繁的交往中,希腊人向埃及人学习,希腊的建筑受埃及风格的影响是不足为奇的。与此同时,埃及的建筑风格也传入了古代的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约公元前552~前486年)在波斯波利斯的王宫就是仿照卡尔纳克神庙建造的。王宫中著名的“百柱大厅”,采用了埃及圆柱和柱廊式样,其他如内部布局以及用棕榈纹、莲花纹装饰柱基的手法,同样具有明显的埃及建筑特色。[7]古埃及建筑中的一些其他特色也对后世西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抬高神庙屋顶中央天花板由两侧透光的方式为罗马人所承袭。如古代罗马建筑中最有名的万神殿,是一穹窿形筒状圆顶大厅,直径为33米,高42米;圆形墙壁分为上下两段,下段有列柱和壁龛,上段仅在圆顶中央开一大假窗取光,使大殿宽敞的内部空间通风明亮。[8] 罗马建筑在屋顶部分开假窗从高处取光的方法又传给西欧,为中古时期各国教堂所沿用。三方尖碑是古埃及的另一建筑杰作,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象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方尖碑一般以整块的花岗岩雕成,重达几百吨,它的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说明这种石碑的三种不同目的:宗教性(常用以奉献太阳神阿蒙)、纪念性(常用以纪念法老在位若干年)和装饰性。同时,方尖碑也是埃及帝国权力的强有力的象征。从中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133~前1786年)起,法老们在大赦之年或炫耀胜利之时竖立方尖碑,而且通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塔门前的两旁。现虽已知早在古埃及第四王朝即有方尖碑,但当时遗物无存,仅知道碑不超过3米,也不优美。 现存最古完整的方尖碑属于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1991~前1786年)法老辛努塞尔特一世(约公元前1971~前1928年)在位时所建,竖立在开罗东北郊原希利奥坡里太阳城神庙遗址前。这块方尖碑高20.7米,重121 吨,是辛努塞尔特一世为庆祝他的国王加冕而建的。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一世(约公元前1525~前1512 年)、 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约公元前1504~前1450年)和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04~1237年)都建立过巨大的方尖碑,高度均在20米以上。埃及的方尖碑在古代已闻名欧洲,它们那高大的身驱,精心打磨的外表和线条明快的象形文字,早就引起了帝王们的好奇和贪欲。罗马帝国的皇帝们曾经从埃及掠走多座方尖碑,把它们安放在广场,点缀京城。仅罗马城即有12座以上,其中就有图特摩斯三世所建的方尖碑,碑高32米,重约230吨,是现存最高的一座方尖碑。 该碑原立在卡尔纳克神庙,后被皇帝君士坦丁运入罗马,现竖立在拉特兰的圣•佐凡尼广场。[9]立于卢克索神庙塔门前的一对方尖碑,为拉美西斯二世所建, 其中的一座现仍立于原处,碑高25米;另一座已被法国人劫走,现竖直在巴黎协和广场。19世纪晚期,埃及的统治者阿里将一对高21米,重约186 吨的方尖碑分别赠给美国(现立于纽约中央公园)和英国(现立于伦敦的泰晤士河畔)。这一对方尖碑原竖立在希利奥坡里城,为图特摩斯三世所建。公元前1世纪时,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前30年)末代女王克娄奥巴特拉七世(公元前51~前30年)将它们移到亚历山大里亚,所以后人称这一对方尖碑为克娄奥巴特拉方尖碑,其实与这位女王并无关系。开凿和竖立方尖碑是一项艰巨工程。据卡尔纳克神庙前一座方尖碑上的象形文字记载,从石矿开凿出这种独块石料,从阿斯旺运到底比斯,费时7个月。 在阿斯旺的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祭庙中就有描绘从尼罗河上用驳船运送方尖碑的图画,到达目的地后,人们将方尖碑抬上一个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后将它竖直立于基座上。这充分说明古埃及人在力学上的高度智慧。古代世界的其他民族,如伽南人、腓尼基人,也都仿效埃及人制作过方尖碑,但通常不是用整块石料凿成,其制作水平也远远赶不上埃及人。今天,古埃及方尖碑的足迹已遍及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人们都可有机会瞻仰到埃及方尖碑的丰采,而在方尖碑的故乡—埃及,人们所能看到的方尖碑仅剩下了5块。抢劫者的强盗行为, 无损于方尖碑的高大形象,埃及方尖碑建筑的影响不胫而走,在现代欧美的许多大城市里,方尖碑的仿造建筑随处可见。美国华盛顿特区白宫南面,耸立着巍峨的华盛顿纪念塔,就是一座模拟方尖碑的高塔建筑。华盛顿纪念塔建于1941年,高达169米,塔身由花岗岩筑成,塔面镶有马里兰大理石。人们乘快速电梯登上顶层后,可以放眼眺望整个华盛顿市区。[10]华盛顿纪念塔已成为一座有名的现代方尖碑,从它那造型独特的塔身上,仍可显示出古埃及建筑艺术的风格。综上所述,在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建筑方面的成就十分辉煌。金字塔、庙宇、方尖碑的建造,充分显示了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精湛的艺术技巧和高超的建筑才能,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些建筑技术的传播,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瑰宝,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收稿日期:1999—10—05【责任编辑】宋鸥【参考文献】〔1〕Edwards, I.E.S. The Pyramids of Egypt〔M〕. Harmondsworth and New York, 1991. 283.〔2〕Spencer, A.J. The Death in Ancient Egypt〔M〕. Harmondsworth, 1982.30.〔3〕Mokhtar, G.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I, AncientCivilizations of Africa〔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1.284.322.〔4〕潘小漪.外国习俗丛书,法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202.〔5〕穆斯塔法•埃尔——埃米尔. 埃及考古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40.〔6〕刘汝醴.古代埃及艺术〔M〕.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54.〔7〕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 西方文明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9~90.〔8〕朱铭.外国美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42~143.图15.〔9〕Clayton,P.A.Chronicle of the Pharaohs 〔M 〕 . London,1996.114.〔10〕杨叙.外国习俗丛书,美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19.
lindadoncry
是的,我个人觉得人名不好记,不过大多人名在慢慢学习的过程中都能熟悉,只要坚持学,每天看一点,都能学得很好。其他的美术方面的东西,只要结合历史来看,都能很好记住。我觉得美术史学习应该是:在一个时期内: 先了解世界史-〉画派-〉画派特点-〉画家-〉风格。从大到小,很快能学好。比如了解巴洛克先了解到当时是王权为大,就能了解到巴洛克风格是想象力、浮华和热情,就像到鲁本斯等,就算有几个想摆脱的画家也都受到影响,如普桑。然后再去了解他们的不同特点,前面那个物肥胖且画面夸张豪华,后面那个喜欢神话,但是却摆脱不了磅礴的气势。艺术作品大多都反映现实世界,尽管很多作品反映了神话主体,但都能看出当时的社会风尚。而作品气质和当时的社会气质是一样的。再进一步对比,更能发现大多艺术如诗歌、建筑、音乐等,都是符合现实社会的气质的,所以只要能了解历史,美术史是在其之上的,有句画说的好,历史就像一棵枝干,而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只是上面开出的小花而已。你是大学学生吗?没事大家可以一起学习美术史。如何学习中外美术史强烈推挤,蒋勋的《中国美术史二十四讲》和《西方美术史》。在土豆上可以找到,我也正在听。如何自学美术史? 如果可以请列举相关文献和学习顺序。推荐《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著 系统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观点独特有见地。 或者<世界美术通史> <新艺术的震撼> <艺术发展史> <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 无所谓顺序 按你感兴趣的来艺术史与文化理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依不同的学术观念,中国艺术史可以从多维视角进行研究,于是会形成多种中国艺术史学术著作。例如,我们可以从艺术创作技术方面观察,形成中国艺术门类史;我们可以从艺术思想考察出发,形成中国艺术美学史; 我们可以对艺术创作者与传承进行考察,形成中国艺术社会史;我们可以从自然科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考虑,形成中国艺术科技史; 我们也可以参照文化学的理论,形成中国艺术史的文化学研究。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为深远,它与中国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本文以此为题,试论中国艺术史的文化学研究学理与研究课题。一、中国艺术史的文化学研究视角(一)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论及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我们可以先从文化的涵义谈起。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古今中外的许多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人类学等学者都曾尝试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为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在西方,据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164种。中国学者对文化的定义也有许多。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 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 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 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 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12.)。这一条定义指出文化的要旨在于文化的行为模式、象征符号、传统观念。中国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显得更为具体、生动、易解。例如,陈华文教授认为: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的生存和持续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
文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中我们需要大量阅读参考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拓展我们的知识深度。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文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
教育情况:南京大学气候学专业,理学学士,1988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专业,硕士,1996 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2002-200
肾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约有25%的病人,在诊断肾癌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远处转移。肾癌做肾癌根治手术,根据分级分期不同,也会有不同比例的病人在手术后会发生转移。
雪地里就生出了一个精致的糖果盒前几天我一口气囤了好多书,有生活健康饮食的,有古诗词鉴赏类的,反正就是一些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没用的,跟专业无关,也不会直接带来什么收
樱桃结冰?8级2008-11-17[目录]一、金属材料二、塑料材料三、陶瓷材料参考文献[原文]汽车材料的发展是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材料是汽车质量保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