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2

yk小康哥
首页 > 期刊论文 > 论文题目关羽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odabian0214

已采纳

小气啊,才这么点分

95 评论

Z.L.小姐

今年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颁布二十周年。我作为参加自学考试的一名考生,特别是作为一名身患残疾的自考生,心中有着较常人更多的感慨和体验,这其中的自身经历,将成为我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我叫于健,今年二十三岁,由于自幼身患脑性瘫痪,不能独立行走,于2001年初中毕业后,无法再继续后面的学业。尽管如此,却没能磨灭我对学习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上学读书对于同龄正常孩子来说是简单而快乐的事情,而我为了上学则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除每天坚持正常学习外,我还要坚持做两个小时的身体功能锻炼,我甚至拉尿过裤子,为了不上厕所我尽量少喝或不喝水,为了不误课我每天早早出门去学校……在九年的时间里,除了小学四年级时做了一次大手术休学半年外,我没有耽误一天学习。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路途遥远,也从未有过一次迟到早退。我从一个不会拿笔写字的孩子,变成了期末考试取得“双百”成绩的好学生,并第一批加入少先队。我的作文《春天的小草》和《南郭学艺——续〈滥竽充数〉》曾经荣获全国万校小学生作文三等奖。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步意识到,以后的人生之路将会十分艰难。有一段时间我的情绪很低落,在妈妈的引导下,我开始大量地看书。这期间,张海迪的《生命的追问》和王嘉鹏的《撑起生命的蓝天》等书籍深深地吸引了我,他们的经历和事迹感动了我,使我逐步认清了,我必须象他们那样,不被命运所左右,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一切困难,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才能体现自身价值。经过认真思考,我选择了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觉得这条路可能更适合我。基于我对文学和历史的喜爱,我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了更多、更扎实地获取知识,我开始投入紧张而艰苦的学习当中。走自学成才之路,也意味着要付出数倍于别人的艰辛和努力,靠的是自觉性和自控力。当时我是成千上万的同路人中年龄最小、情况最为特殊的一名考生。因为我的双手活动也不很协调,写字慢又不规整,为此,在自学各门课程的同时,每天还要坚持书写练习。在不断感受学习之艰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之困难的同时,也深刻地体验着古人所言“三更灯火五更鸡”之内涵。凭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靠着不低头、不服输的劲头奋力支撑着、拼搏着。从早到晚,日复一日,我发奋苦读,耕耘书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用自己的学有所成的能力来证明,我能行,一定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参加第一科考试的我坐着轮椅进了考场,虽有备而来却又不免有些紧张,毕竟这是第一次参加自考,心里难免忐忑不安。鉴于我这种极特殊情况,区招考办的老师研究同意采取由我口述内容、他人代笔答卷的方式完成考试。但我拒绝了这个建议,因为难度虽然很大,可我却想尝试一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检验我的能力和水平,这将更能磨练我的意志。150分钟的考试下来,我不仅顺利完成答卷,而且成功地通过了我自学中的第一门课程。65分成绩虽然不高,却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也给了我莫大的鼓舞。这毕竟是我自学中凭自身能力取得的第一次成功,它也证明我有这个能力,我会在自学成才的路上走得更远。几年自学中,我不仅多次品味到通过每一科目考试成功的喜悦,也无数次饱尝到了失败的痛苦。专科阶段“现代汉语”这一科,语法是比较有难度的部分,那些枯燥的词组和句式,像拦路虎横在面前,三次考试失利没能通过,令我大失所望。在那段时间里,我的情绪很是低沉,心理上的压力很长时间都不能消除,自信心也受到极大的影响,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勇气是否有能力坚持学下去。就在这关键时刻,是爸爸妈妈始终坚持以各种方式鼓励我,才让我得以逐渐驱散心中的阴霾重新找回自信心。我开始反思问题所在,调整思路变换方法,再一次深深扎进这门课程中……几个月后,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学习方法的运用都有了新的提高。经过认真准备,我第四次报考这门课程并顺利通过了考试,这在我的考试中是绝无仅有的。从专科阶段到本科阶段,我用了七年多的时间,经过2500多个日日夜夜的学习,先后通过了汉语言文学专科和本科两个阶段的全部25门课程,其中有5门课程是经过两次、三次才得以通过的。这其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既积累了学问,又增长了见识。七年时间转瞬而过,我迎来了最后的毕业答辩。因酷爱古典文学,我选择了论述三国文化方面的内容,论文题目是《试论三国演义的重大文学成就》。在做论文时,平时大量知识的积累得以充分发挥,写作中四易其稿,辅导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也为我成功完成论文答辩起了重要作用,而论文中引用的十二部参考文献全都是我的自藏书并反复阅读过。2008年3月23日星期日,是一个天高云淡的好天气。爸爸妈妈陪伴我一起来到我的主考学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当我坐着轮椅进入教室时,满教室的考生都用好奇的眼光望着我。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学校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也为了照顾我,让我第一个答辩,这不免让我有些紧张。在拿到答辩题目做准备时,我为自己确定了“论点深邃有据,词锋侃侃昂扬,谦虚却无拘谨,放开但不张狂”的答辩要点,按照老师提出的“关羽的形象”和“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的答辩题,我简述了论文中心思想后,较为顺利地回答了问题。主考老师李洲良又提出了一道“曹操和刘备的行事方针”的附加题,我凭借着对三国故事的熟悉和对三国文化的了解,大段引用了《三国演义》原着中的成句,并依我的理解加以阐述,圆满做出了回答。顿时教室内掌声响起,师生们自发地为我鼓掌喝彩。答辩老师不但对我的论文选题、论述内容、论点引用、文体结构等进行了点评指导,还对我答辩的精彩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时我既兴奋又激动,心中顿生无限感慨。除了感谢的话,我说出了心中多年的愿望,我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奋斗目标,今后我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师大人”。从阵阵热烈的掌声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大家对我发自内心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七年时间,专科、本科这不仅证明我有能力通过自学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已为自己今后的文学创作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流连于哈师大校园中,我心潮起伏难以平静,除了由衷地感激曾帮助、教育、培养我的学校、老师、家庭和社会外,还要庆幸的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搭建的这样一个平台,为我选择了一条自学成才之路,让我成为千万考生中的一员,使我更加自信和坚强,展示自我,证实能力,面向未来。我将以此为新的基点,继续自己的追求与梦想,向新的目标迈进。

222 评论

超超超级棒的

只写关羽面太窄了吧不如改成三国演义的艺术手法什么的

307 评论

Brita阿菜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之陈宫 三国中英雄人物辈出,纵观《三国演义》中的历史,陈宫出场次数并不多,辨其才能:并非能武之人;作为谋士,他的本事肯定又不若诸葛那么神;就连性格也非三国中非常典型的人物。然而人物分析会想写他,只因他辅佐吕布到了最后…… 初识陈宫是因其捉曹操又放曹操一事,看此事件就觉得陈宫是一个忠义之人,他对忠义之士也是相当敬重的,以天下为己任,有着抱负的他,当见到曹操是位为天下的忠义之士时,便毅然弃官从操而逃,对县令一职无留恋,并不在乎名利一事,他所在乎的是国家天下吧,一般说来是难得有人有如此气魄的,所以在我眼中他算得上是英雄了。 而出逃没多远所发生的事情却不好判断陈宫究竟是如何想的了。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又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令陈宫察觉其实曹操也是狼心之徒,留操,必有后患,欲杀操又觉不义,只得弃操而投东郡。说到这里,陈宫是力求自己为忠义之士,具有儒家传统思想,他人不义也罢,但自己是应当做一个忠义之人的,这里不杀曹操也没有报官出卖曹操,我也可以猜测陈宫认为曹操是识人之人,两人其实是彼此欣赏的,杀操陈宫心中也有不舍;而他心中也应该知道,此时留下曹操,对自己的未来肯定是巨大的威胁,即使弃操之时无法完全看透以后的国家形势发展,但他还是了解曹操为成大事之人,以后若被操擒,自己必是无后路可退的,这件事算是为陈宫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陈宫在弃操之后辗转投奔了东郡、陈留,后被张超引荐,恰巧吕布来投张邈,宫劝邈结吕布攻衮州,此时是陈宫谋士的身份第一次在《三国演义》中展现,而攻略的对象为曹军之地——衮州。其实刚到陈留的陈宫应该也不非常了解张邈究竟是否为可得天下的明主,但他却直接劝张邈攻衮州,其意图真的是在想帮张邈谋天下?亦或其实是因为知道曹操欲尽杀徐州百姓,而陈宫心中不忍,才出此策略,一方面可令曹操退出徐州,另一方面,又可得新主的信任? 尔后,陈宫便一直辅佐吕布,在很多人看来吕布是骁勇之人,但却是典型的有勇无谋,因此在后面的几场战役中只要吕布听从了陈宫的谋略,便获得了胜利,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宫确实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在战场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陈宫在与曹操的对战中也算是将曹操的性格分析的透彻了,了解曹操会在何时使用什么计谋,因此陈宫在促吕布成业时是有大功劳的,那时的吕布很多事情也肯听陈宫之言,只可惜后来吕布鲜少听从陈宫的谏言,才拖累属下一起被操所缚。 在关于陈宫后来一直辅佐吕布一事,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陈宫已经由一个忠义之士,变成了一个放弃国家利益、只图自身发展、摇摆不定、为虎作伥之人,但这里我却有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陈宫是个很有责任的人,他完全的履行着“居其职,司其责”的原则,一开始弃官是因为执政之人已非陈宫想效忠的人,而后几经辗转,跟随吕布;虽然《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实在是个除了武力无什么可取之处的人,但当时的情况,陈宫不另择明主,我觉得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我个人有少许猜测如下:俗语说“伴君如伴虎”,在君王属下做事是要伴着被杀的危险的,此时,选择一个心胸相对宽广的上司于自身是比较好的,曹操虽然惜才,但他也是妒才之人,陈宫已觉他不仁,肯定是不愿再跟随曹操了;但对于吕布,陈宫自己也说布虽无谋,却不似操诡诈奸险,为吕布谋略可尽其所能,因为吕布即使不听陈宫的策略也不会对陈宫如何,而曹操则不一定了……想想杨修之死,自然是觉得辅吕布要来得安心得多;那就又有疑问,为何陈宫当时不去投刘备呢?在《三国演义》里,作者其实是偏向蜀国的,所以在作品中陈宫的做法对刘备算是不仁不义了,一开始刘备以徐州相让时,陈宫说“强宾不压主”,后来又主张吕布攻徐州,再到后来的连袁术灭刘备,看到这里,恐怕又有人要说,陈宫果然已非忠义之人,当日刘备给了吕布安身之地,如今陈宫却又纵布反噬恩主,自是有很多人对陈宫不满了,但我也还是要提那句话“居其职,司其责”,陈宫那时并不了解刘备是否为仁义之人,而当时也没有机会了解,便遇到刘备让徐州之事,即使当时刘备是真有心让吕布掌徐州,此事在陈宫看来恐怕也觉得刘备有疑人之意,才会说“请使君勿疑”一话吧,而后他当然得为自己所伺之主考虑,小沛本来也就不是久居之地,有机会将徐州攻下而获得治理权则更显得名正言顺,本来在天下姓未定之时,大家各伺一人,都是为统领大业发展,谁也不知道最后谁是可得天下的人,而如今他确实应该是尽其作为吕布谋士的职责,从有利于吕布的角度来考虑究竟该如何发展,而后陈宫知晓袁术欲结亲的本意为杀刘备,他主张杀刘备也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在陈宫眼中刘备可能本也有些虚伪,外加徐州一事可能对刘备造成积怨,此人不灭对吕布是一大威胁,所以这里并不是陈宫看得不远,而是有些事尽自己的本职就必须那么做。也有人说刘备太虚伪,所以陈宫才不愿投他,具体史实我没有去研究,但仅作品中陈宫的做法我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个人是比较欣赏他这么做的,陈宫跟夏商周的闻仲是一样的:效一主,尽其职。不过说起易主,我想起了吕布屡次不听宫言,陈宫当时意欲弃布而往,却又不忍,又怕被人嗤笑,这里的心情可真的是矛盾,而这里也看得出陈宫还是在乎面子的人。 陈宫最后被俘,实在是吕布听妻而不听陈宫劝言的结果,说起来陈宫也算得上是死于妇人手了,不过却也是死的有志气,曹操欲留,陈宫却就那么平然的赴死了。其实看到这里我是很感动的,可是这里的感慨我又无法很好的表达,只说其实是看到这里才真的觉得陈宫是一个忠义的人才,才想过陈宫在辅佐吕布时矛盾的心情,才想到陈宫是位尽职尽责的谋士了

83 评论

相关问答

  • 羽毛球研究生论文题目

    浅论如何从专业角度欣赏羽毛球比赛 羽毛球是一项无规律的非周期性运动,这就决定了该项运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表现在技术层面的是击球方法多,技术种类多,技

    秀之美adahe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羽毛球课开展现状的论文题目

    多媒体对羽毛球教学的影响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学手段、推进教学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教学体验,重点探讨多媒体对羽毛球教学的积极影响

    蜡笔小新新XU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有关关羽毕业论文

    《三国演义》 读《三国演义》一书,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

    多多吃好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羽毛球运动的论文题目

    呵呵!小学生的题目可以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可以写最喜欢打羽毛球,怎么打,和谁打,最后怎么样。初中生的题目可以是《记一节体育课》,内容可以写上课怎么打羽毛球!可

    淘气别闹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羽毛球毕业论文题目

    浅论如何从专业角度欣赏羽毛球比赛 羽毛球是一项无规律的非周期性运动,这就决定了该项运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表现在技术层面的是击球方法多,技术种类多,技

    CENGUODIAN1324760608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