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y0603
学位(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1、专著
著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示例:
[1] 赵国藩,彭少民,黄承逵,等.钢纤维混凝土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4.
[2] MATKOVICH V J. Boron and Refractory Borides[M].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77:457-466.
2、专著中析出文献
作者.题名[A].见(in):原文献责任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示例:[1] 吴科如.水泥基复合材料[A].见:吴人洁主编.复合材料[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97-223.
[2] SEYFERTH D. Applications of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in the preparation of usefulsilicon-containing ceramics[A]. in: AUNER N ed. Organosilicon Chemistry: From Molecular to Materials[M]. Weinheim: VCH Verlages Gesellschaft,1994:269-274.
3、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作者.题名[A].见(in):编者.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示例:
[1] 马保国,何永佳,吕林女.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A].见:姚燕主编.新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与工程应用[C].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410-415.
[2] Ehsani M R, Saadatmanesh H, Tao S. Bond of GFRP rebars to ordinary-strength concrete[A]. in:Nanni A, Charles W, Dolan e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ibre-reinfoced-Plastic Reinforcement for Concrete Structures[C]. Detroit, Michigan: ACI SP-138, 1993: 333-346
4、会议论文
作者.题名[A].会议名称[C].会址,会议年份:页次.
示例:
[1] 王春印,杨光华.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牛腿承载力的试验研究[A].全国第三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武汉,1990: 514-519
[2] Tokumaru M,Naruse T, Mizutani J, et 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tion of durable aramidFRP ground anchors[A]. Proceedings of Second International RILEM Symposium: FRPRCS-2[C]. London, 1995: 696-703
5、报告
著者. 题(篇)名[R].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示例:
[1] 钢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深梁受力性能研究[R].郑州:郑州大学新型复合建筑材料研究所,2001:58.
[2] Benmokrane B, Eng P,Michael H. Xu, et.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of Aramid andCarbon Fiber-Reinforced Plastic(FRP) Ground Anchor[R]. Sherbrooke: University of sherbrooke, 1996: 238.
6、学位论文
著者.题(篇)名[D].学位授予单位,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示例:[1] 赵军. 钢筋钢纤维增强部分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7、连续出版物
著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次.
示例:[1] 邓宗才.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疲劳特性研究[J].建筑结构,2000,30(9):53-55
[2] Clarke J L, Waldron P.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structures with advancedcomposites[J]. The Structural Engineer,1996,74(17/3):56-61
8、专利文献
发明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年-月-日. 示例:[1]潘树明.高温超导薄膜的制造方法[P].CN Patent, 98124540.2000-05-24. [2] DAVID T, SCARINGELLA D, NASHUA N,et al. Method for densifying and refurbishing brakes[P]. US Patent, 5547717.1996-8-20.
9、技术标准
责任起草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1] 全国量与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 3100-3102-93 量与单位[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CECS 38:92 钢纤维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注:1.[M],[A],[C],[D],[J],[P],[R],[S]等代表文献类型。
2.西文作者均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格式,姓全用大写。作者三人以上的,用缩写符号“et al.”或者“等”。
屁界的战斗猪
会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而会 议论文 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我整理了会议论文的格式,欢迎阅读! 会议论文的格式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 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 方法 、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 总结 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关于会议的论文 范文 电视会议技术发展 摘要 本文以视频会议系统组成,介绍了视频会议的协议标准、编解码标准及 网络技术 ,并对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 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 1674-6708(2012)68-0184-02 电视会议是通过电视和通信网络在两个或者多个地点之间举行的虚拟会议,它通过各种设备传送图像、声音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白板发表意见;同时还能够观察与会人员的表情、动作、形象等,在会议效果上几乎等同于现场会议。电视会议适应了信息化时代便利、快速的特点,支持了远距离人们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与交流,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开始应用电视会议技术。 1 电视会议系统组成 电视会议系统主要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节点交换设备、附属备件等组成。1)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主要是完成信号发送与接收任务的,它将信息、音频、视频等各种信号进行处理之后组合成数据码流,再将数据码流进行信号格式转变,使其能够进行传输。终端设备主要有电视机、麦克风、控制切换设备、图像处理设备、编译码器、调制调解器等;2)传输设备。传输设备是经过终端设备加工后传输语音信号、图像信号的信道,主要有数字微波、卫星、电缆、ISDN网络、光缆、DDN专线等信道;3)节点交换设备。节点交换设备也就是多点控制单元。当有多方共同举行电视会议的时候,必须要使用节点交换设备将终端设备发出的信息、音频、视频等信号转换成为同一种模式的信号格式,然后再进行分配。节点交换设备就像一台交换机,将来自各个会场的信息流进行同步分离,将信息、音频、视频等数据抽取出来完成切换或者混合,最后将各个会场所需要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送往对应会场的终端设;4)相关的附属备件。包括计算机监视器、放映机、白板、录像机、投影仪等。 2 电视会议技术发展 2.1 协议标准 随着视频会议系统市场需求的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这方面的生产与研究工作,为了有效解决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之间的互通问题,国家电信联盟自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制定全球统一的视频会议标准。制定的主要保准有用于ISDN上的H.320协议,用于局域网桌面上的H.323协议,用于电话网上的H.324协议,用于B-ISDN与ATM网络上的H.310协议,还有视频编解码标准H.261、H.263、G.771、H.263+、H.264等。其中,H.320协议与H.323协议是最为成熟的技术,现在,H.323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协议标准。 2.2 编解码技术 在各种信号的传输当中,视频信号的传输占用的带宽比较多,编解码技术是减少带宽一个关键环节。目前视频编解码的保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MPEG系列,另一个是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H.26X系列。MPEG系列主要有MPEG-1、MPEG-2以及MPEG-4等;H.26X系列主要有H.261、H.263以及H.263+等。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推出的H.264因其低码率,尤其是高达102:1的数据压缩比,在视频编解码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前,H.265也正在研发制定阶段,它的压缩比率甚至比H.264要高1倍以上,而且对编码与解码过程的计算量没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正在将计算机视觉以及图形图像的识别、理解技术等相关内容融入至压缩编码算法当中。这些新算法、新理论正在不断促使着信息处理技术前进与完善,从而推动了电视会议技术的发展。 2.3 网络技术 目前,使用比较多的网络有ATM网、IP技术、宽带智能网。1)从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来讲, IP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多媒体网络的一个发展趋势技术IP技术,尤其是IPV6技术更是进一步增加了IP的地址空间,具有了动态地分配网络地址与支持实时业务的功能,使IP层安全因素得到大大增加;2)宽带智能网突破了ATM网的局限,具备一些ATM网没有的功能,实现了将业务控制和信息传输分离开来的目标,而且系统的扩展性与相容性也比较好;3)ATM具有面向连接、延时小、吞吐量大、端口速率高等许多的优点,多媒体通信需求得到完全满足。但是设备的花费比较高,还要受到ATM网络的限制,如果没有ATM网则无法使用。因此,具体选择哪种网络技术方式来举行电视会议,要从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 视频会议发展趋势 3.1 高清视频 由于交互式多媒体电视会议技术的时效性、可靠性以及传输载体质量与数量的不断提高,音频、视频传输也会更加逼真、清晰。同时接入方式的多样化,能够兼容不同速率、不同标准、不同厂家生产的各类终端。诸多的优点,使得多媒体电视会议技术有着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3.2 云视频会议 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使云视频会议具有高保真音频以及高清晰视频,数据可以同步传送,实现了协同操作;只要有网络与终端,就可以支持万人以上甚至数十万人同时举行会议。虽然云视频会议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性能的稳定性阻碍了其发展前进的脚步,所以安全系数高、简单易用、稳定性强等性能过硬的产品是厂家研究方向的重点,而不是研发更多的功能。 3.3 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指的是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的融合,将三者进行整合使其成为统一的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的信息同信网络,这就意味着视频会议将会不再受制于带宽的限制,实现成本较低的高数据流。三网融合也使手机屏、电脑屏以及电视屏统一起来,从而使会议地点不再局限于会议室内。 4 结论 近几年来视频会议技术发展飞快,技术不断成熟,音音频与视频传输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安全性与稳定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云计算机的应用以及三网的融合,更是对视频会议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以后会逐步地向集约化、简单化的方向发展,更贴近大众市场。 参考文献 [1]倪奇志,李文,苗军.SRIO联手DSP阵列创完美电视会议系统[J].信息系统工程,2008(9). [2]__钢. Pro/ENGINEER中创建尺寸阵列特征的思路及方法[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7(1). [3]“点对点”迈向“多点”——桌面电视会议技术新应用[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7(42). [4]王玲,徐正雄,廖晓斌,王佳.电视会议技术的组成方法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2).看了“会议论文的格式”的人还看:1. ei会议论文格式 2. 学术会议通知格式范文6篇 3. 学术论文标准格式规范 4. 学术论文写作标准格式要求 5. 发表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注释格式: 1、注释是对某一问题论述时,引用他人观点来佐证、强化己方论证,或者对某一问题需要另外交代,可以在页下附着说明,注释以小五号宋体标注。 2、引用提倡原
外文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是什么样的大家知道吗?下面由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外文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
参考文献格式:[1] 高性能碱矿渣混凝土制备关键技术研究[Z]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2] 水下及地下混凝土裂缝自动愈合机理研究[Z]东北林业大学.2
在现在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所以安排的论文也是多种多样,那么格式也是多种多样,大家在写不同的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格式,那么会议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是怎么样的呢?引
学位(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1、专著 著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示例: [1] 赵国藩,彭少民,黄承逵,等.钢纤维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