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9

写下文字
首页 > 期刊论文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龚志宏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IP111rena

已采纳

我刚看完,很精彩,可以找我拿。。。

266 评论

天天爱小狐狸

浅析西方艺术史中维纳斯艺术形象的演变

摘 要: 维纳斯,是希腊中爱与美的女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的女性形象不断地被采用,尤其是在西方绘画史中,维纳斯更是诸多油画、雕塑大师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大师的诠释和演绎中,维纳斯这一艺术形象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同时,维纳斯的形象也在这不断地变化中愈加丰满充实起来。本文试图根据历史时间和艺术家的流派特点,来分析维纳斯这一女性形象的演变

关键词: 维纳斯;女性形象;演变

维纳斯女神即阿佛洛狄忒,是希腊中爱与美的女神,在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她掌管人类的爱情、婚姻、生育和一切动植物的繁殖、生长。她是爱情的象征,也是美的化身,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的形象不断地拿出来被采用,尤其是在西方绘画史中,维纳斯更是诸多油画、雕塑大师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大师的诠释和演绎中,维纳斯这一形象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同时,维纳斯的形象也在这不断地变化中愈加丰满充实起来。

一、维纳斯艺术形象的演变

(一)古希腊时期的维纳斯

古希腊文化精华主要体现在其神话传说、神庙建筑和人物雕像上。在古希腊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神具有人类的外形、语言以及情感,神人是“同形同性”的。因此,这一时期,维纳斯雕像的美既有神话中女神的女性美,也有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美,即,用生活中真实人的健康优美的体态和神情来刻画神,使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融入了人情味和人的生活情趣。

作为爱与美的化身,维纳斯在古希腊时期多以裸体女神像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中最著名的是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迄今为止这尊被誉为罗浮宫镇馆之宝的雕塑失去的双臂到底是什么姿态,仍是个谜。这座半裸雕像,表现手法概括简洁,强调神的崇高与尊严,符合希腊人崇尚健美与优雅的审美理想。雕像的表情“不悲伤、不欢喜、不紧张、不愤怒、平和如一潭在月光下地湖水,应了中国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被誉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而她的断臂也正是由于众人无法用合理的姿势让这位女神的感觉不被打破而终究被放弃修复”。

古希腊雕塑所形成的美的标准,即表现完美的人体,及技巧对后来整个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创作来源也为后来的新古典主义雕塑的形态演绎打下了基础。

(二)中世纪的维纳斯

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观念笼罩着整个西方世界,社会气氛压抑、沉闷。根据《圣经·创世纪》中记载,夏娃受化身为蛇的撒旦的蛊惑,和亚当偷吃智慧树的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作为惩罚,亚当要为了生计而劳累,夏娃要忍受十月怀胎与生育的痛苦。因此,基督教认为人一出生就带有这种原罪,而导致这一原罪最终的理由是女人的无知和禁不止诱惑。而维纳斯这一美与爱的代表,也失去了女神受人尊敬崇拜的神圣光环,因为成为性欲、诱惑的女妖而受到侮辱与贬低。

(三)人文主义时期的维纳斯

15世纪开始人们渐渐从中世纪宗教艺术和宗教文化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思想流行。“古希腊的神 祗 和基督教神 祗 在新柏拉图主义的折中下出现了奇妙的融合,古典的维纳斯最为同圣母玛利亚相当的人物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维纳斯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象征之一”。柏拉图在其《会饮篇》中提出了两个维纳斯,即女神维纳斯,神圣的、精神和理念美的象征;人间维纳斯,世俗的、感官和感性美的象征。尽管追求的美的方式不同,但两个维纳斯都追求美的生活,都值得赞美与尊敬。

波提切利深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他创作的《维纳斯的诞生》色彩绚烂、线条流畅,代表着美与爱的维纳斯,表现出了富有生命力的肉体与纯洁心灵的融合,是精神美与肉体美的统一,同时,波提切利不仅展示了古典主义中女子的高贵优雅,还注重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使整个画面充满女性的青春、温柔气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淡淡地伤感和神秘气氛。

然而,将世俗而感性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是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在他的《乌比诺的维纳斯》中,将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移入了贵族妇女的寝室,神不再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中,而寻在于社会生活中,是普通的、世俗的人。

(四)19世纪印象派中的维纳斯

19世纪后30年,科技和观念的创新以及社会的发展,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思潮,冲击着自古希腊文明传统的美学观念。印象派的代表人物,马奈在绘画上所造成的革命,不仅将十九世纪中产阶级的社会真相作为新的题材描绘入画,同时也在技法上颠覆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表现方式,以明确的轮廓线条和强烈的色彩来表现立体感。

完成于 1863 年的“奥林匹亚”就是他的代表作。画中的女人其实是一位上流社会的应召女郎,却毫无低贱的感觉,并以希腊神话中众神所居住的圣山——奥林匹亚,来给这幅画命名,充满了讽刺意味,也是对上层社会的抨击。马奈把她画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件物品。整幅画显露出一个讯息,她是出于自愿来施展魅力,而非服从别人的指示。

(五)20世纪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维纳斯

“维纳斯”作为推崇古典文化的艺术家艺术创作的题材,无论是雕塑、诗歌还是绘画,体态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躺着,都拥有迷人的面孔和优雅的体态,但是在现代、后现代的艺术创意中,艺术家们给我们打开一个新的视野。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达利的青铜铸品《带抽屉的维纳斯》。如果说马奈的维纳斯是深化的写实主义,那么达利的维纳斯就是异化的现实主义。

作品中,虽然维纳斯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神态,但是在额头、胸部、腹部、膝盖上都加上了抽屉,看起来十分滑稽可笑,但这绝不是对经典雕像的亵渎和讽刺。达利认为“打开抽屉就可以把人体的内部一起揭出,包括肉体和灵魂两者,这些开着的抽屉象征对潜意识的探索”。达利的这件作品试图展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

二、结语

作为爱与美的化身,维纳斯一直是西方艺术史中永恒的主题,如果将维纳斯形象从西方艺术形态中抹掉,除去宗教艺术中的圣母形象,西方艺术中女性题材作品可以说几乎是残破断裂的。从任何一件女性题材作品中,我们几乎都能找到维纳斯的痕迹。从古罗马神话中女神的诞生——基督教时期的贬低——文艺复兴时期新柏拉图主义女神的复活——威尼斯画派女神向女人的转变——印象派中写实主义——现代、后现代时期对维纳斯写实主义的异化。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西方艺术理念和手法也在不断前进,在艺术创作中,冲破传统模式的桎梏,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不断充实着维纳斯这一女性形象。维纳斯是不朽的,通过艺术家的努力,维纳斯这一艺术形象会在艺术创作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丰富,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周平远.维纳斯艺术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2]化 铉 .人文主义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影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

[3]杜文岚.维纳斯和西方艺术的不解之缘[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

135 评论

明月丶夜灬

论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 摘 要 高素质人才应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该通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业精神 个性发展1 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背景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变化。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化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但不外乎一方面是创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教育的基础,创业思想教育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动机的确立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养成,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或自主创业。既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新兴的领域和行业去艰苦创业,也要支持学生敢于自主创业,学会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2 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内涵人才的培养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下达统一招生计划、统一考试招收学生、国家包上学国家包分配”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毕业时由国家下达统一的指令性分配计划,由各级人事部门和高校计划把毕业生分配到各用人单位,全部毕业生都有工作单位,这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养成了学校到学生对国家管理机构的依附心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权,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现在大学生适应社会变革所要努力培养的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其基本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1 要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有学者认为,从“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教育的一种转型。显然,这里所谓“生存”,不是指一个人自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而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独立开辟生活道路、并自主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传统人格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工作靠国家、发展靠关系”等等就是这种依附心理的体现。而现代人格强调生命独立自主,有独立面对生活,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其中包括在不同环境中从事不同职业、遇到各种情况时人际交往能力、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2 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抱守古训、因循成法,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受到称道,而在各种变革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现代人的灵魂。美国之所以能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与美国文化中敢冒险、寻求变革和鼓励创新的精神有关,这种精神使美国人有一种超常规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思维定势和构架。2.3 要有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人,不应当是信奉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者,相反,他应当具有广泛的人文关怀,充分表现出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自觉履行这种责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真正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熏陶的人,也应当超越现实功利,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不仅知道“何以为生”,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理解“为何而生”,认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始终坚持真、善、美的价值原则。3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特点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为以下主要特征:3.1 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必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人与环境的互动过 程中,个体能够以前瞻性的思维与眼光做出预测与判断,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行动方案,以保持与变化着的环境的协调统一,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和忍耐。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时代,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岗位的不断转换,人际关系的不断变化,使得人们几乎始终处在一个陌生的社会环境中,这就尤其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无往而不胜。3.2 对文化的综合能力现代社会生活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并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使得许多人产生了深深的文化困惑,难以选择和研究个体的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向。这种“文化不适应综合症”,会严重损害人的创造能力和生活信心。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必须有更加宽阔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在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下,始终把实践主体包括个体、集体、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关键问题,“以我为主”,大胆批判和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再整合和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化、全球化过程中辨清方向,确定目标,独立前行,开创一片新天地。3.3 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能力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命题是“知与行”的关系问题,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明确提出“好学力行”,这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传统高等教育的主要弊病之一就是重知轻行,片面地认为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掌握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因而学生缺少必要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认识世界的真理性固然重要,但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没有实践,理论上的科学构想就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没有实践,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永远只能是精神的“空中花园”,难以转化成现实的文化存在。因此,实践观念的有无,实践能力的强弱,对于一个现代人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在人们不断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同时,也有必要强调“实践、实践、再实践”。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人,尤其需要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充分展示主体的本质力量。4 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途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青年学生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形成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该做的事。”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在大学教育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4.1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要培养具有独立创业者精神的新型人才,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目前高等学校对相邻学科知识重视不够,要区分不同科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4.2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服务。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必须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4.3 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高等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主体,要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制度。创立、创建学生能进行综合动手试验的外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并进而加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4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主要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总之,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许可,更依赖于学生主观的努力,作为学校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业者精神,为培养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参考文献1 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精神的培育[J].船山学刊,2004(3)2 谢相勋.论培养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格──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要使命[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3 雷卫平.浅议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本思想[J].科技创业月刊,2005(7)4 贾文华.试论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30 评论

相关问答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知网

    可以帮你下载个。

    人大菲菲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商丘师范学院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知网本科毕业生论文模板在学校官网的下载中心中下载,或者通过知网,万方等正规软件观看。

    dragonyanya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商丘师范学院a类期刊

    教学资源和院系设置有自己的特色,很有学术气息的学校。 1、师资力量 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专任教师中教授114人、副教授316人,博士350人,硕士

    美食VS钞票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龚志宏

    我刚看完,很精彩,可以找我拿。。。

    写下文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联系方式

    (中文核心11篇,其中CSSCI刊物5篇)1.《新世纪文学的代际分化及新变》,《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1期(CSSCI)2.《张天翼小说的爱情书写》,《

    赫拉克里斯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