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眼女汉子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维护城市治安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城市治安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城市治安管理论文 范文 一: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惠阳区,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惠阳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惠阳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关键词:流动人口 治安管理 权益 对策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
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自身 文化 程度较低, 法律知识 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
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
(三)结构复杂化
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四)行为短期化
大部分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均非正式,无正式 劳动合同 书,雇主或雇用单位辞退他们异常随意,再者流动人口由于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使他们居无定所,呈流动居住态势。行为短期化极易造成顺手牵羊,打一枪换一炮的犯罪动机。
二、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尽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明显滞后。由于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和管理工作的滞后,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呈上升趋势。
(一)管理体制不畅
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工作,但从目前情况看,流动人口管理未真正纳入政府行政行为的管理轨道,有关部门侧重于文件的上传下达或做协调工作,没有真正投入力量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没有很好地发挥和调动用人单位的作用,相关部门、单位、基层组织缺乏信息沟通、制度约束、责任追究机制,无法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从而造成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只能由公安机关单枪匹马、孤军作战的具体管理的现状。
(二)协作配合不顺
从近年来的工作看,流动人口的流出地与流入地间相互脱节,流出地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流入地做好工作,往往暂住人口的发函均达到100%,但是回函却了了无几。特别是对一些在逃犯罪分子和混迹其中的不法分子失去了抓捕时机,给流动人口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雇用责任不明
雇用流动人口的单位和个人不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为了达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对“谁管理、谁负责、谁用人、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置若罔闻,不如实呈报外来务工人员的底数,贪图方便,存有侥幸心理,随意留用“三无”人员等违反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比比皆是,极大地减弱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效果。
(四)管理难度大
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不稳定,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缺乏自律约束。其中的不少人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其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时,往往盲目地采取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给社会带来危害。外来人口中大部分在私人出租房、个体小旅店、建筑工地栖身。公安机关由于警力不足,难以经常巡查,而一些私人房东、个体老板见利忘义,有意庇护,使这些场所成为违法犯罪的“避风港”,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给治安管理工作增加很大的难度。
三、流动人口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目前,正值流动人口流动高峰与刑事案件发案高峰的双高峰期,尽快形成新的管理机制,在确保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控能力,成为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新挑战
(一)转变管理观念,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
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主体,尊重和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基础。应当首先考虑如何改善广大流动人口的生活、工作条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使他们安居乐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流动人口应当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外人”看待,也决不能将他们视为治安恶化的罪魁祸首,随意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应当逐步减少对流动人口各种各样的限制。同时,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就业、改善就业环境、保障其子女平等接受义务 教育 等工作,为流动人口更好地工作与生活创造更加有序的社会管理环境,从而引导、促进流动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健康发展。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基层基础建设
党委、政府和政法各部门要以改革强化基层、创新建设基层、发展服务基层为目标,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研究解决基层基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切实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各项 措施 的落实。在基础工作方面,各乡镇应建立由综治、派出所、工商、计生、民政、司法等部门组成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公安、计生部门要以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为目标,大力加强以人口登记为基础的暂住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和查验等项基础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底数和有关情况,加强对具有现实和潜在社会危害性的高危人员的管理,积极预防、控制犯罪。
在基层工作方面,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组织建设,积极发挥乡、镇和街道等基层政权组织和党组织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流动人口排扰解难。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和用工单位建立各种服务协会,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和团体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化解矛盾的扶危济困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区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努力建设开放型、多功能的城镇社区,紧紧依靠和利用社区资源,使社区成为政府各部门对流动人口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纽带,成为流动人口融入城镇生活的桥梁。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工作,激发流动人口投身社区的意识和活力,促进流动人口融入社区生活,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
(三)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提高管控能力
加强出租房屋管理,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房屋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分别管理出租房屋的体制,改由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健全和完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综合管理,强化流动人口落脚点控制,落实“以房管人”的工作机制。并且要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依法严厉处罚违反《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者;要提高出租人自觉管理承租人的意识,使出租房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轨道,为更有力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基础保证,从而确保广大居(村)民安居乐业,确保房主和承租人员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要着重从日常跟踪管理、流动管理入手,突出对形迹可疑人员的重点查控。这就需要民警真正树立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依靠群众了解情况,发现线索,然后实行重点跟踪查控。要在流动人口中发展治安积极分子,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通过他们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中可疑人员的动向。
(四)树立“科技强警”观念,强化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
一是切实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录入工作,加快电脑录入进度,确保流动人员信息实时登记、实时录入。二是加强信息检索工作。充分用公安部网上追逃人员信息,实行不间断的检索比对工作,及时从中发现在逃人员。三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旅馆业计算机联网管理的进程。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馆业、人力资源市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的建设步伐,并推动信息资源跨部门、跨系统的共享进度。
参考文献
[1] 徐伟明;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演变与展望[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魏毅;谈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刘怀廉著《中国农民工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城市治安管理论文范文二:目前社会治安的形势及整治工作状况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多元化,社会治安形势的不同,社会治安也相应的出现问题,中央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切实增强做好治安、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和改进安全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安全事故防控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和危害,是加快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务必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深入排查隐患,严格治理整顿,确保我国安全形势的持续平稳。
中央强调,要坚持严打方针,维护我国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要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对社会治安坚持严管,让群众切实感到安全平安。同时,要搞好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扎实做好今的安全工作,必须抓住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社会治安,治安形势,社会稳定,治理整顿,安全工作
1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如何真实反映社会面治安动态、发案的常量水平及变化趋势,统计分析和揭示相应警情案情数据本身的内在联系以及数据外延综合因素和原因,建立一套科学的社会治安评估体系,明确分析社会治安管理形势,由此采取更加积极和科学的应对措施打击犯罪、服务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稳定的建设环境,这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致富思安、致富思进的强烈愿望,亦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时期公安工作如何与时俱进、立警为民的客观要求。
1.1.1问题的提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中央 总结 历史 经验 提出的正确方针,它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新形势下坚持专门机关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的新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新路子。
1.1.2研究的意义
社会治安,是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安居乐定,而且关系到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社会治安既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维护社会治安,确保社会稳定,对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的社会治安问题确实增多了,刑事犯罪活动发生很大变化,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一些地方治安秩序不好。当然,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开放不断扩大,社会生活空前活跃,社会矛盾相应增多,社会治安情况不能简单地与过去比较。
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我国的图谋从未改变,并不断炒作自由、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等议题,利用各种机会捣乱破坏,利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制造社会对立,对我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国际恐怖主义抬头,已对我国构成现实威胁;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政局不稳,恐怖活动十分猖獗,恐怖事件频繁发生
1.3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本文研究的目的
了解和学会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
1.3.2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社会治安状况评价体系,
2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社会治安状况评价体系
2.1社会治安状况评价的含义
社会治安状况评价的含义是研究社会治安状况评价和社会治安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起点,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个
1谭永红认为:社会治安状况评价,就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指导下,治安管理主体根据评估需要先建立起一个评估指标体系,然后以此为依据,遵循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 方法 ,广泛收集治安信息,对社会治安进行判断和评估的活动
2李健认为:社会治安的评价,是指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将不能直接相加(乘)的统计描绘指标转换成可以直接相加(乘)的统计评价值,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综合评价的各指标根据其重要性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最后取得综合评价值得方法,过程,和结果的过程
3王彩元认为:社会治安的评价,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将社会治安的实际数据和社会治安防控主体的实力投入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共安全的认证而
3中央对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
3.1从社会发展阶段看
从社会发展阶段看,我国目前正处在从温饱到中等收入水平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分配体系的调整,往往会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和利益格局变动,导致社会矛盾多发,这也是各国发展历史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特别是当前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各种矛盾很容易激化,从而诱发各种群体性事件。
3.2从社会心理角度看
从社会心理角度看在开放、多元、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信息化条件下,社会矛盾和问题很容易交织扩散。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影响社会心态。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人民对未来普遍有信心和良好预期,社会心态比较平和,即使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也大都能够理性对待;经济形势严峻时,社会心态比较敏感、脆弱,一些人因下岗失业、生活困难、资产缩水等原因,产生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遇事容易采取过激行为。
3.3影响社会治安形势的因素
经济是基础,经济形势与社会形势是紧密相连的。在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和危机的时候,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增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加剧。综观之,经济方面的不稳定因素与政治方面、社会方面的不稳定因素相互影响,短期问题与长期积累的问题相互叠加, 国内不稳定因素与国际反华势力相互交织,这是当前需面对的实际情况和严峻考验。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4.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含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打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它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国社会治安工作的总方针。
4.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第2条的规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简称为“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中的“打击”或“打”是依法“惩治”、“惩罚”、“惩处” 的意思,是指司法机关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妨碍和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进行处理的专门性活动。既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逮捕、起诉、审判犯罪分子的执法活动;也包括工商行政、新闻出版、海关等国家行政管理对与社会治安有关的违法行为的查禁工作;还包括劳动改造机关对罪犯实施的监禁惩罚,以及对妨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人员进行的劳动教养等行政处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中的“防”或“防范”,是指防止违法犯罪发生的各种手段、措施和活动。其具体内容:一是为防止和减少违法犯罪而实施的调解、内保、治安联防及 其它 群防群治工作。二是为防止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的产生而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以及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工作,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接茬帮教工作等。三是堵塞违法犯罪时空,减少治安问题的各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有治安行政管理、司法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以及海关、税务、文化教育、市场、物资、金融等方面的管理。四是城乡基层党政组织、司法组织、治保组织、治安联防组织的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制度、法律和法规建设。五是教育人、挽救人,防止重新违法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包括对犯人的改造工作和劳动教养部门对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可以说,这个“防”是广义的防范,包括了除“打击”而外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其它各个方面的工作。
一般说来,“标”是指事物的现象和结果;“本”是指事物的本质和原因。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标”是指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的现象;“本”则是指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治标指处置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以及消除违法犯罪的外在条件。这既包括对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处置,也包括看门护院、技术防范、堵漏建制等消除违法犯罪外在条件的工作。治本则是从根本上减少和铲除产生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的原因。它包括运用综合治理的各种手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和矫正。
4.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着力点
首先,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这是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将统筹抓好发展这一硬道理与稳定这一硬任务,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进。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体系,把党政领导干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纳入政绩考核。
其次,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优势,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合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各部门、各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今后一段时间,形成工作合力的着力点将放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上,切实提高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化解、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的水平。
再有,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方法的整体优势,切实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关键是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打击与防范、惩治与教育、管理与服务、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各种手段和方法有机衔接、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4.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就必须做好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6个方面的工作。
5结语
社会治安状况评估是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治安状况的标尺。通过它可以掌握社会治安的真实情况,从而能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新形势下坚持专门机关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的新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1991年2月
[2] 全国人大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1991年3月
[3]许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4] 李斌. 新华网 2009年06月10日11:57
[5]王志勇.社会治安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J].中国刑事警察,2006,(05).
[6]袁湘滨.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治安综合评估体系[J].公安研究,2007,(01).
[7]陈勇.社会治安状况评估机制研究[J].公安研究,2006,(12).
[8]陈本兰.社会治安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06).
致谢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我的指导老师精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老师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老师的循循扇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的启迪。从尊敬的老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在此我要向我的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在此,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由衷的谢意! 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
骑着猪猪追月亮
浅谈当前旅馆业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对策筠连现有宾馆、旅馆近50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经济腾飞快速健康发展,人员流动的日趋频繁。旅馆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往往选择其作为落脚点,进行涉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因此,笔者就旅馆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谈一线粗浅认识,加强对旅馆业的治安管控,对杜绝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旅馆业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入住登记制度难落实。 一是旅客信息录入不规范。按照规定,旅馆业的录入率要达到100%,旅馆业要按照四实: “实名、实数、实情、实时”的要求,对每一名入住旅客都要做到如实登记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但一些旅馆业主为了拉拢客源,认为执行登记录入验证制度会影响客源,有的马虎了事,有的不予配合,直接造成登记验证制度落实不到位。或一人登记多人住宿,或留宿无身份证人员,或声称留宿人员为自己的亲戚、朋友,不登、漏登、误登旅客信息成为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二是旅馆业信息系统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今年以来,全县近50家旅馆陆续安装了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看似可喜,其实存在大量问题:一些旅馆电脑配置达不到要求,经常出现网络不通,信息无法上传等现象,有的甚至把电脑放在一边成了摆设,没有正常发挥作用;有的旅馆从业人员认识不到位,登记录入意识不强,有的素质较低,特别是一些小旅馆的从业人员不会操作使用电脑,无法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所以管理难度较大。 (二)治安管理安全管控到位难。 辖区宾馆旅馆有些旅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力图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益。有的使用非标准材料进行装修,存在消防隐患;有的或疏于管理,或为了节省开支,安装、配备的消防设施、防盗设施非常薄弱;有的安全通道不畅,有的安装大功率电器,电线私拉乱接;有的虽然配置了灭火器、应急灯等器材,但长期不维护保养、不及时更换,导致过期失效,关键时刻发挥不了作用,这些都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隐患所以给安全管控带来难度。 (三)违法犯罪方面查处难度大。 一是一些宾馆旅馆经营者防范意识差,旅馆防范设施薄弱,经常发生旅客之间溜门撬锁等违法犯罪活动。少数旅馆业从业人员素质低下,见财起意,有的甚至利用工作便利盗窃入住客人的财物。二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旅馆对发生在其中的违法犯罪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包庇、纵容,为违法犯罪活动通风报信,逃避公安机关的查处。三是旅馆环境相对封闭,门一关,干什么事,没有可靠的内线,一般不易掌握,房间内的赌博、吸毒、卖淫嫖娼等行为很难查处。其它2起。 (四)大小宾馆旅馆管理难。 由于经营宾馆旅馆简单易操作,不受文化和经验等限制,任何人均可独立经营,导致近几年中小旅馆数量激增,一些规模小、投资低的“家庭式”旅馆数量激增,开办者多为下岗职工、社会闲散人员、无正当职业者的农民,这些旅馆以低廉的价格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客源。这些旅馆有的开设在居民区,为普通住宅或私人自建住宅改造,大多数为家庭成员自家经营,少数房主将房屋出租,租房者再将房屋建设成小旅馆留宿客人。一些“家庭式”旅馆,白天旅馆法人外出上班,交由家中老人或其他人员负责照管,客人交钱即可入住。如实登记、防范措施几乎没有,留宿人员身份不清,违法犯罪分子极易混迹其中,给管理工作带来难度。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追求经济利益。大多数小旅馆由于投入少,装修简单,设施陈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便千方百计地想其他办法弥补,为留住客源将登记验证制度完全抛于脑后,没有认真核对旅客的有效身份证件。旅馆业主为追求利润,容留违法犯罪人员住宿,使旅馆业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机会。 (二)法律意识淡薄。少数旅馆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不清楚从事旅馆业需要遵守哪些法律和制度,以及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以为证照齐全即是合法经营;有的业主和从业人员明知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约定,怕麻烦,又存在侥幸心理,不登记验证;少数业主和从业人员,认为公安机关的日常管理影响了旅馆业的生意,对公安机关的检查管理不予配合,甚至与公安机关持对立态度,一旦发现民警前来检查,或遮掩回避,或通风报信,或包庇纵容等等。 (三)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一些旅馆的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为社会闲散人员或下岗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必要的电脑操作知识和技能,因操作不当导致电脑故障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旅馆前台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变动相对比较频繁,有些旅馆对新招收的前台工作人员不经过操作培训就上岗,这些人员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和电脑操作技能,影响了实名登记制度的执行。 (四)部门监管相对薄弱。一是少数民警自身认识不足,认为旅馆业不会发生什么大要案,即使发生也是追究旅馆方的责任,淡化了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二是旅馆业治安管理是一项业务性、政策性较强的岗位,需要管理人员相对固定,而个别基层所队领导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随意性较大。有的由治安巡防民警负责,有的由社区民警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安机关的监管力度。三是基层派出所日常警务工作十分繁重,警力又相对不足,加之宾馆旅馆种类繁多,客观上增加了一定的管理难度。 三、解决的对策 (一)推行宾馆旅馆业层次多元化管理。将宾馆旅馆业分为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实施分层次多元化管理。即:对规范经营、治安安全状况好的宾馆旅馆,辖区责任民警每星期深入到宾馆旅店进行检查督促指导,为宾馆旅馆排忧解难,同时治安大队的抽查率每月查不低于5%;对一般的旅馆,派出所责任民警每周检查2-3次,治安大队的抽查率每月不低于10%,并对长期包房人员从事职业、来晋目的、活动规律等进行重点调查;对少数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旅馆业列为重点,派出所责任民警每周必须不时检查,治安大队随时进行抽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查处,严厉处罚。同时,成立由治安大队牵头、派出所责任民警、旅店经理、法人组成的检查组,定期不定期对辖区旅店进行自查自纠,重点对住宿登记、上网登记、可疑住宿人员以及内部管理措施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管理漏洞,及时整改,及时处理。在分层次管理的基础上,在旅馆业中定期开展治安信用等级评定。按照旅馆业的治安管理状况、规范经营程度,分别颁发“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对于评定为“合格”的宾馆旅馆给予经济奖励,对于评定为“基本合格”、的限期整改,对于评定“不合格”的旅馆,视情况给予警告、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特种行业许可证等处罚。通过对旅馆业分层次管理,分等级评定,充分调动广大经营业主的积极性,促动激励其自觉规范经营,实现对旅馆业治安状况的动态的有效管理,保质保量的经营管理好。 (二)加强对宾馆旅馆的服务与管理。一是要教育我们的民警牢固树立公安机关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的思想认识,在对旅馆业开展日常管理的同时,更要为旅馆业业主提供热情服务,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加强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引导和调动业主支持、配合公安工作管理工作。二是要加强对宾馆旅馆业法人、负责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才能提供管理水平。为此,必须调整培训的方式方法,采取缩短培训间隔时间,提高培训效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分层培训,根据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年龄层次,分批次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对于培训后技能不熟练的组织再次培训,直至熟练掌握为止。通过教育培训,使旅馆业法人、负责人正确认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明确没有安全就没有经济效益;使从业人员工作责任心得到加强,敌情意识、识别、发现、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能力得到提高。三是要抓好宾馆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责任区民警每天都要检查各旅馆的信息输入情况,并对旅馆进行抽查,凡不按规定进行信息录入的,一律严格处罚。同时要在旅馆内部确定专门的系统维护人员,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其的培训教育和业务指导,确保旅馆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搞好管理。 (三)加大查处力度,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一是认真开展好拉网式的安全检查。特别是对存在突出治安隐患的宾馆旅馆要不间断地检查,常抓不懈,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整改,能当场改正的,应当责令立即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帮助业主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要求改正;对于屡整不改,治安隐患突出的,坚决依照相关规定予以查处,决不手软。通过高密度的安全检查和有强有力的处罚,促使宾馆旅馆业主不违规经营和不敢违法经营。二是本着“那些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那些问题”,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严厉打击发生在宾馆旅馆业中的“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树立执法权威。三是结合当前开展的“2010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对宾馆旅馆业保安人员的教育整顿。 (四)调整旅馆业结构,严格控制数量。当前,小旅馆过多,旅馆业业主为抢夺客源,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违规经营,各项管理制度不落实,安全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各类案件。因此,一方面要严格审批,提升准入门槛,控制总量;另一方面要对存在隐患较多的、发生问题较大的旅馆坚决依法取缔,确保旅馆业的“质量”,保证旅馆业健康、有序、规范、合法性经营。 (五)依靠党政、统一领导下,综合整治。县局把实现宾馆旅馆业规范化、制度化健康发展,保持行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辖区各个部门人员的力量,把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列入党委政府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因此,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工商、文体、城建、卫生等各职能部门,发挥各自的作用、充分履职,共同管理好宾馆旅馆业的管理工作,力争管理出新水平,管理上新台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砖添瓦,积极奉献。
瘦子你好
一、强化人性化管理。日常工作中,该局治安大队和派出所民警密切关注旅馆业动态发展,确定专人通过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对旅馆业日常登记进行严密监控,发现登记上传率低或不上传住宿旅客信息及登记旅客信息不完整的旅馆,及时与旅馆经营负责人取得联系,并与他们一起商讨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如新到前台服务员上岗,对业务不熟悉,就及时对其进行突击培训,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业务;如由于系统故障所致,就积极联系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第一时间对系统进行维护、修理,大幅度提升了旅馆业信息的上传率。 二、强化警民联动。该局治安大队民警经常与各旅馆经营负责人、前台服务员沟通,向他们了解社区治安动态以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对入住旅客察言观色以及如何对旅客携带物品的目测检验。如果发现入住旅客有可疑情况,要求他们在确保自身及其他旅客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使旅馆业真正成为公安战线中的群众堡垒。 三、强化柔性执法。对旅馆业出现入住旅客身份信息错登、漏登、不登的情况,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以罚代管的工作理念。通过公安机关破获的案件中旅馆业所发挥的作用,以案说法,使旅馆经营负责人真正认识到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他们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而使他们自觉对入住旅客的身份信息进行及时的登记上传,同时也保护了旅馆业的自身安全。 四、强化严格查处。通过派出所民警的督促检查,对仍我行我素,不按公安机关规定对入住旅客身份信息进行登记的旅馆负责人,坚决依法予以处理;对未取得消防安全合格证和特种行业许可证擅自营业的“黑旅馆”,坚决予以取缔。
21世纪将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计算机正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以“计
旅游政策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旅游政策在空间层面的效应是旅游政策有效调控的前提,有利于提高政策设计与配置的有效性、适用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政
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对旅游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本科旅游管理论文题目,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1、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文题目: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与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8年,中国留学生人数突破66万。根据《中国留学生白皮书》调查显示,而美国仍然是最受欢迎留学目的地。随着留学热潮的不断推进,海外留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