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6

倩倩19860816
首页 > 期刊论文 > 脑梗死硕士论文范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锡小呆

已采纳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 脑血管病; 护理体会The Nursing Experience on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the nursing of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Method: 60 patients of cerebral ascular disease were selected and different nursing cares were adopted dy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iseases. Result: In all 60 patients,38 cases were cured,18 cases were improved,2 cases had no change, and 2 cases died. Conclusion: The nursing method above can help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recovered and can decrease the complications.Key words: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The nursing experience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22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6岁,脑血栓形成35例,脑出血25例,其它4例。1.2 治疗转归: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2 观察与护理2.1 病情观察2.1.1 意识:意识的变化往往能提示病情的轻重,应了解发病时意识状态和昏迷程度,本组病人有意识障碍21例。2.1.2 瞳孔: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等。瞳孔的改变能提示病变的部位及病的加重或减轻。2.1.3 生命体征:①血压可以反映颅内情况改变,颅内压升高要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对脑出血病人不利,可致再次出血;血压过低可致脑供血不足,可加重脑血栓形成病人的病变;脑出血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并发脑疝而死。因此,血压高低可作为使用降颅内压药物的依据;②脉搏缓慢时说明有颅内压增高趋势;③发热的原因有中枢性或感染性发热,如果体温低、四肢厥冷则说明有休克的可能;④呼吸频率是否规则和呼吸的深浅,如出现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鼾音则表示病情严重。2.1.4 观察肢体运动:脑血管病多伴有肢体瘫痪。本组病例几乎全部有程度不一的肢体瘫痪或麻木,活动受限,多为一侧肢体。肢体缓解及加重亦说明脑血管病的变化。2.2 急性期的护理2.2.1 休息: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更换床位时注意移动头部要轻,慢,稳。脑缺血病人在1周以内应完全卧床休息,禁用冰袋。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受颅内压影响,对有缺氧病人要及时给氧,有意识障碍病人为防止其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可插入导气管,及时吸净气管内分泌物。2.2.3 抽搐和瘫痪的护理:因为有抽搐的可能,必须准确地给予镇静药物,仔细观察抽搐状态及持续时间,抽搐的部位。有肢体瘫痪者,为了防止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要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肌腱伸展运动和关节曲伸运动。2.2.4 排泄的护理:意识障碍的病人常有排尿排便障碍,对于尿潴留者应留置尿管,防治尿路感染,每天膀胱冲洗,尿道口抹洗;有排便困难者,应予缓泻药物或人工排便。2.3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由于病人昏迷及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及褥疮,为此,要定时按摩或理疗,还要配合其他辅助方法,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整洁平坦。2.4 脑血管的心理护理及恢复期功能锻炼:瘫痪病人重者终日卧床,轻者有肢体活动不便,尤其是再瘫痪者,常有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精神萎靡,容易悲观失望。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要有特别的耐心,关怀体贴,尽量做到细致,及时热情满足病人合理要求。同时要注意病人情绪,多安慰病人,解除病人思想顾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期活动能减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脑血管病人急性期过后可逐步增加活动,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上通过对瘫痪肢体的按摩及活动,可防止肢体的萎缩和畸形。对后天失语症要积极进行语言的再训练。针灸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帮助,对肢体瘫痪可取穴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昆仑,失语可用哑门、廉泉等穴位。参考文献:〔1〕 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88.〔2〕 成慧琴,王环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31例〔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3):11.

298 评论

天真真切切

心源性脑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介绍心源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24例住院患者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脏的监护,并观察肢体血供情况,加强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19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结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心脑梗死并有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护理 心源性栓子先后栓塞肢体及脑部动脉,随时可危及生命或致肢体残疾, 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对2007年10月~2008年7月收治的2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38~76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8例,冠心病史21例, 其中行冠脉支架植入术2例。主要临床表现:偏瘫 20例;偏瘫并失语16例;意识障碍7例;合并肢体动脉栓塞1例。本组病例符合 1995 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神志变化 动态评估病人神志变化是预见病人病情的主要指标,应通过对病人的语言反应、疼痛刺激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情况,一旦病人发生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2.2 监测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 心源性脑梗死病人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继发的房颤史,血压波动较大,心脏功能多有损害。脑梗死发生后可影响心脏及血压的变化,故在护理中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血压的变化,予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记24h出入量,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2.3 注意观察肢体血供情况 偏瘫肢体合理摆放肢位,加强肢体被动功能锻炼。若急性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患肢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应避免抬高患肢,腘窝处悬空以免受压,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局部热敷。在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除观察栓塞平面有无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肢体坏疽。本组中1例肢体动脉栓塞者出现肢体坏疽而放弃医治。 2.4 药物治疗护理 应用药物时,注意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应在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应先做皮试,结果阴性者才可使用。溶栓和抗凝药要严格掌握剂量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颅内高压者给予20 %甘露醇或与速尿针交替使用。 2.5 基础护理要点 1) 卧床休息,病房床单位设置舒适、整洁、加床栏保护,防止坠床。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2)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防止肺部并发症。3)重视饮食护理。清醒者第一次进食前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对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昏迷的病人予留置胃管,进食时可稍抬高床头。4)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2.6 心理护理 心源性脑梗死多为急性起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大多存在紧张焦虑情绪,渴望得到最大的关注、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极容易产生失望、急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多巡视病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写字、指图画等,多关心患者和安慰家属,耐心地解释疾病知识和药物作用,消除其顾虑,帮助他们建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通过加强对全身, 尤其是心脏情况的监护,保护心脑细胞及对症治疗,注意对于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结果本组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22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 29: 376 - 378.

280 评论

jajahhauqba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O(∩_∩)O!--------------------------------------------------------------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关键词】 脑梗塞;急性病;护理 急性脑梗塞是丘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病情相对较重〔1〕。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做好基础护理,对防止进一步梗塞、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通过对2004年1 月~2006年10月我院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在心理、安全、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36岁,平均72.5岁,其中36岁~ 21例,60岁~ 38例,71岁以上47例。入院时意识障碍11例。一侧肢体偏瘫76例,失语1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CT扫描证实有不同部位梗塞灶,符合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 2 护理与体会 2.1 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塞起病急,多在无其他前驱症状时发生。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睡眠中发病,过后或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偏瘫或失语等〔2〕。本组病例中有 76例偏瘫,失语或言语不清、口角歪斜18例,3例出现会厌麻痹,吞咽功能暂时性丧失。患者和家属都很难接受眼前的现实,患者发生偏瘫后会出现急躁、悲观情绪,突然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往往有焦虑心理,表现为不思饮食、失眠、便秘等。患者及家属对起病前的健康十分留恋,而更多的是担心预后和日后的生活质量问题。特别是吞咽功能丧失者,更感到恐惧和失望。针对家属及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在安慰家属及患者的时候,特别让家属与患者认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方言热情地向家属及患者介绍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病程、时间及预后。其次,向患者说明起病1周内是疾病关键期,多数典型病例在1~2天内脑水肿达到高峰〔3〕,有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还有可能有继续发生梗塞的可能,让家属和患者对什么是脑梗塞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再次,从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对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可让其将需求用文字书写进行交流;对梗塞较重出现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允许其亲属陪护。使患者感到温暖、亲切,消除恐惧和焦虑心理,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愉快地接受治疗。 2.2 安全护理 对于急性梗塞引起意识障碍或偏瘫者应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或跌倒,对躁动不安者要采取防护措施:如专人陪护,床旁设护栏,双手约束,防止病人拔除各种管道,翻身和下床时有人协助和扶持等。 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因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多数危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及体温的变化,如发现患者一侧瞳孔散大或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有脑疝发生的可能。本组病例中出现8例脑疝,死亡2例。一旦出现脑疝应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输入,要求在30min内输完。因大量甘露醇会造成肾功能损害、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功能不全〔4〕,应进行24h连续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如病人血压升高>22.67/12.67kPa,呼吸急促,脉搏增快>100次/min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平时神志清醒者突然言语不清、嗜睡且反应迟钝时,应考虑出现新的梗塞,必须加强监护,经常巡视病房,并做好应急措施。 2.4 预防并发症护理 2.4.1 预防肺部感染 急性脑梗塞大多数发生在老年人,本组病例中>60岁85例,占本组病例的80%。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大多有呼吸道功能减弱,尤其是昏迷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口腔分泌物滞留,肺部易发生感染。本组病例就有19例发生肺部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后,肺部痰液就增多。对神志清醒者,应鼓励他们在分泌物多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嗽,尽量把痰咳出。注意使用多功能摇床,在病情许可时取半坐卧位。对昏迷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防止痰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和拍背,帮助痰液的排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护士将手并拢,空心适度拍打,震动患者背部,由上而下,由两侧至中央,反复进行5~10min,促进排痰;若患者咳嗽反射弱,则在其吸气终末,护士可用一手指稍用力按压其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交界处,刺激其咳嗽;痰液粘稠时,给雾化吸入每4h 1次。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所用的吸痰管及无菌液要保持无菌。动作应轻柔、无创、敏捷,每次吸痰过程时间应<15s。口腔、鼻吸痰管各部位要专用。同时,间断氧气吸入。对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应给予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防止套管堵塞,应及时吸痰,并保持气道湿化,每日2次行管道切口护理。对于意识障碍者,应采用管饲饮食,每次200~300ml,两次之间加喂水1次,也可使用微量泵使营养液通过加热器以 30~50ml/h的速度匀速胃管内输入〔5〕,避免经口进食,以防止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2.4.2 预防泌尿系感染 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患者行留置导尿管,留置尿管期间,用0.9%氯化钠500ml加庆大霉素8万u进行膀胱冲洗2次,每日2次。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并用0.05%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按时留尿送检,警惕泌尿系感染。 2.4.3 预防便秘发生 急性脑梗塞患者由于需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很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患者排便用力可以使颅内压升高,进一步使病情加重。在以往的病例中,入院1周后,大部分患者就出现便秘。因此要及早预防,首先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训练在床上排便,要为患者营造一个排便的环境,注意用屏风遮挡,并教会患者如何用力。平时还要教会患者按结肠蠕动的方向按摩下腹部,以促进肠蠕动。饮食方面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对于极少数便秘者及时给予口服缓泻药,必要时灌肠,灌肠压力要低,而且不宜>600ml,以免加重病情。本组患者通过以上预防护理基本上无便秘发生。 2.4.4 预防褥疮发生 据报道〔6〕,脑血管病所致偏瘫患者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在20h内即可发生褥疮。所以,要及早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首先,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建立床头翻身术,每1~2h为患者翻身1次,必要时使用气垫床、气圈。对昏迷、病情危重及肥胖不宜翻身的患者,身体受压部位可放置水囊,水囊中水的流动能对受压部位起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并减轻局部压力作用。温水擦洗身体,保持皮肤干净,同时也促进血液循环。由于护理得当,本组106例除2 例死亡外无一例发生褥疮。 2.5 加强肢体和语言的功能锻炼 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生肢体偏瘫的人数较多,本组病例中就有 76例发生偏瘫,失语或语言不清18例。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家庭的社会生活状况。因而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的恢复就成为康复的重点,康复的目标是最终使患者恢复行走和语言清晰,把残疾减轻到最低限度。如肢体停止运动1周即可引起肌萎缩〔7〕,因此,康复应及早进行,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8〕。在临床中,当患者生命征稳定、神志清醒、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就应着手进行康复。首先对患者进行肌力的评估,然后和家属一起制定锻炼计划,具体做法是:语言障碍者听录音,从简单发音、单词、短语开始,反复训练到说绕口令,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预防肢体功能碍障的发生:每4h做 1次肢体被动运动和按摩,每次20min,帮助患者做关节伸展、内旋、外展等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并将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置〔9〕。然后练习翻身,促进肌力恢复。随着患者病情好转,能坐稳后要及时进行站立的行走锻炼,指导患者站立平衡训练:双手扶杆站立—单手扶杆站立—不扶杆站立达到三级平衡〔10〕。行走训练:指导患者先原地踏步,走时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2.6 做好饮食及出院指导 注意做好患者出院后的指导,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塞的根本原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力劝患者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建立合理饮食结构,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取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食物,进行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植物油等,避免暴饮暴食。适当体力劳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情绪。另外要按时用药,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患者出院后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指导和随访,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 张季平.临床内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06. 〔3〕 邝贺龄.内科急症治疗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7. 〔4〕 李清美,谭兰,韩仲岩.脑血管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5. 〔5〕 赵岩,吴坤艳.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5,4(3):9. 〔6〕 王晓玉,张淑连.中风初起的家庭护理措施〔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18. 〔7〕 邓艳红,梁柯.家属配合感觉输入法在脑梗塞急性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25. 〔8〕 朱绷连.加强神经康复学的研究工作〔J〕.中华护理杂志,1998.31(4):195. 〔9〕 任萍,张振美,侯亚丽.人文关怀在出血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421-1422. 〔10〕 王平侠.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实践杂志,2006,15(9):703.

188 评论

相关问答

  • 脑梗死论文答辩题目

    论全身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紧急救治

    色恋粉雪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脑梗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谈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细胞形态的影响论文 脑缺血属中风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迄今为止,国内

    AAA平淡的一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有关脑梗死的毕业论文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重要的是确定论文研究目标。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论文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兔宝宝装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问题研究论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O(∩_∩)O!-------------------------------------------------------------

    帅气小王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临床上,常见的脑梗塞病人,主要病因在于,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旧称脑血栓形成,又称脑梗死。下面是我为

    小不点儿淘气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