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0

晴天小希希
首页 > 期刊论文 > 海绵城市论文研究方向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今天属于1

已采纳

嘉兴建设海绵城市的举措早在2011年,国家水专项办公室把嘉兴列为示范城市,并设立了“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研究课题,该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服务于嘉兴建设海绵城市。在四年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对嘉兴市水环境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取得了一些关键技术突破并获得技术专利授权,编制了《嘉兴市城市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导则》等技术导则并发文实施,建成了晴湾佳苑、蒋水港绿道、湘家荡东外环河绿道、嘉兴植物园和勺园生态停车场等低影响开发示范工程。在课题组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嘉兴市建委在低影响开发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形成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一整套体系来保障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落实。在规划层面,已经把低影响开发要求纳入到《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在设计层面,已经发文实施了《嘉兴市城市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导则》,并即将发文实施《嘉兴市分散式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技术导则》和《嘉兴城市绿道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导则》,正在编制《嘉兴市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标准图》。在施工和养护管理层面,正在编制《嘉兴市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施工、验收、管理养护规程》。

239 评论

减肥大胃王

海绵城市可以加强城市多余积水的渗透情况,提高城市对雨水的承载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内涝的强度

133 评论

JojoYang1231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海绵城市缓解城市内涝方法:应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加大排水管道口径、建设深隧蓄水工程等。

在极端天气下应对城市内涝不能一味提高防洪标准,而应该重视应急管理能力,更加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应加强城市的危机管理,做好韧性城市建设,危机来临的时候能够顶得住。海绵城市很有必要,它是在平时发挥吸纳雨水作用,促进水循环,总体上改善城市的排水,分担排水系统压力。

海绵城市不等同于管道铺设

在武汉、连云港、青岛等地,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已经逐渐显现。然而,面对夏季强降雨,仍有不少试点城市出现了内涝现象。

这种现象要综合看待,夏季强降雨不仅考验着海绵城市蓄水的能力,也对城市外排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有的城市外围水位很高,面对强降雨,城区内水位难以排出去,这也是许多城市出现内涝的原因之一。

海绵城市建设考验着城市综合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力。当前,海绵城市怎么建,如何应对建设难点,仍是急需解决的困境。有的项目把海绵城市片面理解为工程措施的应用,这是对海绵城市的误解,海绵城市不等同于管道铺设。对海绵城市本身的不同认识导致当前试点的效果有所差异。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还需因地制宜。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不能套用一种模式,应针对不同城市不同的气候和地质状况,制定相应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例如有的城市硬质地面多,雨水难以渗透,或者有的城市地下水位较高,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此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不仅要做好城市规划建设,也要考虑到水系的安排调度问题,通过区域综合调水、河流水利治理等综合手段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201 评论

雾霭流年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如,大量的雨并不是落在河道里,所以防洪没有必要仅仅死守河道,主要污染源非水体本身,所以,水净化的解决之道也不于水体本身。解决城乡水问题,必须把研究对象从水体本身扩展到水生态IT,通过生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供给服务,调节服务,生命承载服务和文化精神服务。这四类生态系统服务构成水系统的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因此,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海绵城市”是以“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字里行间反映出传统的工程思维下,“水适应人”的治水思路截然不同,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水适应性景观”。“适应性”借用了生物学的术语,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二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因此,所谓“适应性景观”强调了其是在外界的环境及其影响以及人类自身的改变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的产物。许多传统城市在长期的缓慢发展演变中,形成综合的发达的水适应性景观系统,托宾和蒙尔茨总结出一种洪泛平原地区居民的生活模型,他们认为洪水灾害是一种长久以来的自然想象,因而他们的生活处于一种,灾害-破坏一修复一灾害的循环中,并逐渐形成适应洪水的生活方式,俞孔坚等在对明清时期黄泛区城市防洪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洪涝适应性景观的概念,并进行扩展和深化。并在第一届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探讨会上首次提出水“适应性景观”的概念。随后在2007年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年会上进一步阐述水适应景观作为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指出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水旱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许多古代文明不断适应和改造城市与区域的水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水灾害的影响,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形成城乡的水适应性景观。在在定胜天的年代,传统而有效的人水关系被逐步忽略,各项水力工程措施企图迫使水系统适应人类的活动,结果,事与愿违,更加严重的水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下,应该重新树立人类活动与城市建设适应水系统的新的价值观。

2.“海绵”既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灯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但是各种关键性生态过程在土地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认为景观中存在某些潜在空间格局,它们由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所构成,它们在物种保持和扩散的保护过程有异常重要的意义。

以求解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尽可能少的用地、最佳的格局,最有效地维护景观中各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对于关键性水过程而言,最佳的格局,最有效地维护景观中各种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对于关键性水过程而言,也存在着相应的景观安全格局。这一安全格局通过土地和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最终落实成为水生态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工程性的,缺乏弹性的灰色基础设施,它是一个生命的系统,它不是因为单一功能目标而设计,而是用来综合,系统,可持续地解决水问题。它提供给人类最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发展的刚性骨架,从水安全格局到水生态基础设施,它不仅仅维护了城市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灯重要的水生态过程,而且它是可以在空间上被科学辨识并落地操作的,所以“海绵”不是一个虚的概念,它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海绵城市”即是建立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也是最为高效和集约的途径。

注明出处此文作答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此侵犯到您的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60 评论

相关问答

  • 海绵城市建筑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工程技术管理

    光吃光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海绵城市毕业论文

    专业相关,之前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考过郑州龙子湖项目,其中棕榈股份负责的湿地公园是业内认可度比较高的园林工程项目。棕榈股份建设的湿地公园主体功能定位一直强调“在保

    依钱钱51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海绵城市论文研究现状

    导语:海绵城市项目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 海绵城市项目总论 总论作

    大料酱VS小麋鹿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海绵城市方面的学位论文全文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

    土豆炒洋芋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海绵城市论文模板

    海绵城市可以加强城市多余积水的渗透情况,提高城市对雨水的承载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内涝的强度

    长虫虫的橘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