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0

最幸福的米虫
首页 > 期刊论文 > 组培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长颈鹿之迷

已采纳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近几十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迅速发展。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大量生产优良无性系,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谢物质,还可获得单倍体、三倍体、多倍体及非整倍体。通过细胞融合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性,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种性的改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是在细胞水平上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从植物快繁、花药培养发展到细胞器培养、原生质融合以及DNA重组技术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科学的各个领域及农业、林业、工业、医药等多种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生物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试验步骤1.1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尖、茎尖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成熟或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其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或长成完整的植株的技术。1.2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植物的“再生作用”。1902年,德国著名植物学家 G.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理论提出了一个观点,“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至单个细胞,即植物体细胞,体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繁殖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1943年,美国人White在烟草愈伤组织中偶然发现形成一个芽,证实了G.Haberlandt的论点。 不同植物所需要的生长条件不同,所用的培养基也有所不同。较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有MT、MS、 SH、N6、White等。在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能否形成是培育出新植株的关键。通过在基础培养基里添加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胚状体、不定芽、根等器官,最终获得再生植株或次生物质。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称为外植体,其主要形式有器官、胚胎、单细胞、原生质体等。根据外植体的不同,所需要的培养基种类、培养条件、外源激素的种类及比例等均不同。植物组织培养中,影响培养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诱导愈伤组织成败的关键在于培养条件,植物激素是诱导愈伤组织和绿苗分化的关键因素。最常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素是IAA、NAA和2,4一D,所需浓度为O.01~10 mg/L。最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是KT和ABA,使用浓度为O.1~10 mg/L。KT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分化。ABA对植物体细胞胚的发生与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各类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虽有相对专一性,但是植物的各种生理效应是不同种类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1.3试验步骤1.3.1选择和配制培养基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血液”,血液的成分及其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培养物的生长与分化,因此了解培养基的成分、特点及其配制至关重要。1.3.2灭茵灭菌是组织培养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通常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灭菌方法。培养基用常压或高压蒸煮等湿热灭菌、器械采用灼烧灭菌、玻璃器皿及耐热用具采用干热灭菌、不耐热的物质采用过滤灭菌、植物材料表面用消毒剂灭菌、物体表面用药剂喷雾灭菌、接种室等空间采用紫外线或熏蒸灭菌。1.3.3接种将已消毒好的根、茎、叶等离体器官,经切割或剪裁成小段或小块放入培养基,整个接种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l.3.4培养把培养材料放在有一定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的培养室里,使之生长、分裂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1.3.5试管苗驯化移栽 试管苗是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幼苗,与自然生长的幼苗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驯化,使之适应自然环境后才能移栽。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2.1植物快速繁殖和无病毒种苗生产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Morel用茎尖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兰花获得成功,从此揭开了植物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序幕。目前,通过离体培养获得小植株并且具有快速繁殖潜力的植物已有100多科1 000种以上,有的已经发展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商品。世界上80%~85%的兰花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脱毒和快速繁殖的。培养的植物种类也由观赏植物逐渐发展到园艺植物、大田作物、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等。在我国,同类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马铃薯无毒种薯和甘蔗种苗已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30余种植物已进行规模化生产或中间试验。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植物快速繁殖及无病毒种苗生产,不仅能够挽救珍惜濒危物种,而且能够解决植物野生资源缺乏的问题。2.2植物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将植物花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经过染色体加倍,能很快得到纯合的二倍体,这样将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通过花粉和花药培养已获得了几百种植物的单倍体植株。印度科学家应用这种方法培育的水稻品系,比对照产量提高15%~49%。韩国先后育成了5个优质、抗病、抗倒伏的水稻品种。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培育了40余种由花粉或花药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其中有10余种为我国首创。玉米获得了100多个纯合的自交系;橡胶获得了二倍体和三倍体植株。仅“九五”期间就育成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的农作物新品种44个,种植面积超过660万 hm2。2.3植物胚胎培养杂交育种中,杂种胚常常败育,因此将早期生长的胚取出,应用组织培养方法,就有可能培育出杂交植物。已经有100篇以上幼胚培养成为植株的报道。国内外科学家应用植物胚胎培养技术获得了多种远缘杂交的重组体、栽培种和杂交品种。2.4植物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培养利用植物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培养可以生产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已经研究了400多种植物,从培养细胞中分离到600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其中60多种在含量上超过或等于原植物,20种以上干重超过原植物的1 9,6。例如,从薯芋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生产的diosgenin用于合成甾体药物。最近抗癌药物紫杉醇一红豆杉细胞培养物,可用75t发酵罐培养,已达到商业化生产水平。另外,达到商品化水平的还有紫草、人参、黄连、老鹳草等;长春花、毛地黄、烟草等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牙签草、红花等20多种植物正在向商品化过渡。2.5细胞融合与原生质体培养自1960年英国学者Cocking首次利用纤维素酶从番茄幼苗的根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以来,到1990年已有100种以上植物的原生质体能再生植株。我国获得了30余个品种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其中包括难度较大的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大豆、水稻、玉米、小麦、谷子、高梁、棉花等。在木本植物、药用植物、蔬菜和真菌原生质体培养方面的进展也十分迅速。国外已先后获得了种内及种间的体细胞杂种植株。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还可应用于外源基因转移、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等研究,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6植物细胞突变体筛选植物细胞突变体的筛选最早始于1959年,G. Melchers在金鱼草悬浮细胞培养中获得了温度突变体。1970年,P.S.Carlson,H.Binding和Y.M. Heimer等分别分离出烟草营养缺陷型细胞、矮牵牛抗链霉素细胞系及烟草抗苏氨酸细胞系。迄今为止,已经在不少于15个科45个种的植物细胞培养中筛选出100个以上的植物细胞突变体或变异体。其中包括抗病细胞突变体,如玉米抗小斑病突变体和小麦抗赤霉病、根腐病突变体;抗氨基酸及其类似物细胞突变体,如甘蓝型油菜抗HYP突变体[263;抗逆境胁迫细胞突变体,如水稻耐盐突变体和小麦抗盐突变体;抗除草剂细胞突变体及营养缺陷型细胞突变体,如玉米抗除草剂变异体;株高突变体的筛选,如水稻矮秆变异体。2.7植物体细胞胚胎和人工种子1958年,Reinert在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最先发现了体细胞胚胎(胚状体)。据不完全统计,能大量产生胚状体的植物有43科92属100多种。一些重要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珍珠谷等,也能通过离体培养产生胚状体。这些胚状体用褐藻酸钠等包埋,再加上人工种皮,就形成了人工种子。人工种子的优点是:繁殖快速,成苗率极高;不受气候影响,四季皆可工厂化生产。上世纪80年代初,美、日、法等国家相继开展了人工种子的研究,我国也于“七五”期间开展了此项研究,并于1987年列入了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8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与种质库建立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发现和证实,为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采用液氮超低温保存技术,能保持很高的存活率,并且能再生出新植株和保持原来的遗传特性。如建立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种质库,不仅可以防止种质的遗传变异和退化,而且可以长期保存无病毒的原种。2.9 植物组织培养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我国第一个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和研究为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材料基础,为确保我国拥有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合作,通过建立大规模、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体系,将玉米转座子Ac—Ds等外源基因导入水稻未成熟胚和种子诱导的愈伤组织,获得了1.2万个独立的T—DNA插入株系,并构建了水稻突变体的数据库。 3 展望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应用是20世纪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之一,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抗性生理、激素及器官发生与胚胎发生等提供了许多良好的实验材料和有效途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相应拓宽了其应用范围。由于组织培养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容易掌握花芽分化和开花成因;通过胚胎培养,能够得到杂种或自交种;通过分离单倍体细胞,能培育纯合的二倍体优良品系;提高育种多样性的同时缩短了育种时间;通过突变体筛选,提高植物的品质,增强抗逆境胁迫能力,扩大植物的生长范围;将体细胞冷藏在低温下,建立基因库,达到保存物种的目的;获得药用价值高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次生产物,加快药物生产的时间并且减少了单纯依靠天然植物的被动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渗透到科研、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必将日臻完善。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

202 评论

vivian0415

当时我做的实验感觉比较简单些的,组织培养,简单也比较实用你用跟导师走不?如果不用,看一下一般的参考文献,重复过程可略。对某些内容要加以修改进行探究,如实验药液浓度的探究,适宜浓度范围两侧取浓度梯度,每天观察组培生长情况,撰写论文记录,多说1个月可出实验结论,试试看吧!

212 评论

知足知不足m

快速繁殖的研究方法——怎样选取最佳培养方案植物组织培养所阐述的理论内容,在应用到具体植物和每个人所面临的试验条件时,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怎样协调各个环节,怎样选取一些最佳条件,工作中出现的情况怎样判断是否正常,怎样克服不利影响,怎样诱导培养物朝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等等。下面将介绍一些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找到答案。许多实验方法在多数情况下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加以灵活运用。在介绍各单项因素选取之前,先对常用的试验方法加以简要说明。(一)、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试验方法1、 预备性试验在对某种植物发生兴趣,或对某项因素产生疑惑,或阅读某篇论文后联想到自己的试验中有类似的问题,要初试一下,就可以简单拟定一个方案,比较粗略地判断一下○1该因素是否有影响?○2如果有影响,它大体的程度和数量如何?能用一次较粗略的试验判断出上面两个问题,就基本达到预期目的了。然后便可循着预备试验的路子,设计较为完整的实验方案,已取得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预备性试验要求比较低,不必深思熟虑,不必很严格,往往灵机一动就做了。植物组织培养条件一旦具备之后,可以做许多工作,做了就摆在那里,观察培养物的反应,有反应的再接着做。通常愈有实验经验的人,愈能判断准确,是预备性试验有较高的命中率,能尽快发现科学研究上的突破口,并由此扩大战果。预备性试验规模较小,条件要求不必面面俱到。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做一点预备性试验,它能加快前进的步伐。预备性试验得出否定的结果也是极有用的信息,它可能预示问题不在这方面,或问题并不简单,这样也会使研究的思考深化。总之预备性试验耗费时间与精力较少,问题直截了当,能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有把握。许多正规的研究往往都要做一些预备性试验,以找准因素及因素水平。2、 单因子试验 单因子试验中,各项条件和因素都维持在一般水平上,只变动一个因子,以找出这一因子对试验的影响和影响的程度。例如MS培养基,其它成分和用量都不变,只变动NAA的用量在0 , 0.1, 0.5, 1.0mg/1之间,以找出NAA用量对某一培养生根的影响。这就是单因子试验。单因子试验,除了要研究的那一个变量以外,其余各方面都应尽量相同或者尽可能相近,实验应安排得很简单。一次变化一个因素,并把全部情况详细记录。通常在进行了预备性试验后,接着再安排一次较全面的单因子试验,就能确定该因子与试验结果之间的相互数量关系。生物学试验不同于物理学或化学实验的地方很多,最重要与最显著的差别是在生物学试验中必要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试验组可以有一组或几组,随试验的复杂性增加,对照组也可能有一组以上。要求对照组与试验组中的试验个体,即植物组织块或其它培养物,必须在遗传性、生理状态、前培养条件等等方面,尽可能完全一致(这在组织培养的工作中比较容易做到)。这是因为生物学研究对象的可变因素太多,许多事项难以直观地记录,也不便于将其转换为数字。试验材料来源不纯、不整齐,以后发生了变化,就会说不清是由于试验因子产生的效果,还是因材料之间不同所产生的结果。对照组通常不施加试验因子处理,或维持原先的培养条件。在各组处理项目上,通常要用一定数量的试验材料,因此必须有一定数量重复。随试验规模和要求不同,大多每个项目要有4—10瓶,每瓶至少3块培养物或3丛小幼苗。这些材料接入的数量和质量都应细心地尽可能保持一致。设置的重复数量越大,试验进行的越仔细,所取得的结果也就越可靠。所得到的试验结果都应经过适当的数学处理,以便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试验结果的准确度与可信度。3、多因子试验及正交设计近几年来,由于有了现代统计学等数学方法的帮助,已有可能设计同时试验几个因子的若干个水平的复杂试验了。这样做已表现出了极其显著的优点,即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提供了几个可变因子在交互作用时的效果。例如,采用正交设计,在使用L9表时就可以安排4个因子,3种水平的试验,一共做9种不同搭配的试验,其结果相当于做了27次种种搭配的试验。正交试验虽然是多个因素搭配在一起的试验,但是在试验结果的分析中,每一种因素所起的作用却又能够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因此一次系统的试验结果,就可以把问题分析的清清楚楚,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成倍的收获。在植物快速繁殖研究中,可用于同时探究培养基中适宜的几种成分的用量,如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糖和其它成分的用量。当培养物有切实可靠的指标便于观察计算,即比较容易进行定量化处理的情况下,采用多因子试验都能起到推进试验进程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出苗数量、苗的高度、生根数量、根长度、移栽成活率等等。在没有上述明确的可计数的指标时,如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生长量、分化潜力等,可以根据经验目测,采用评定记分的方法,将状况与质量指标转黄为数字,再进行统计学处理。严格地说,上述指标经过仔细的测定分析,也可以定量化。比如愈伤组织的生长量,可以通过先称取空瓶(带培养基)重,接种后再称取重量,两次重量之差,便是初始接种物的初重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先取出培养物(因不便无菌称量,如培养物不保留,则可直接称培养物)转移到已称量好瓶重的新鲜培养基上,再称量瓶重,求出培养物的末重量。初始重量之差,便是培养物的生长量。也可设置对照,称取干重量。可见手续很麻烦。在涉及到分化状况及潜力时,通过制备切片经显微镜观察,也能定出切合实际的数量指标,但上述过程只能用于确有价值的理论研究中。在大多数应用项目中,则嫌其过于繁琐而没有实用价值。凭经验判断打分的办法,误差因素太大,因此,在这种没有具体数字指标试验中,还是以单因子试验比较能说明问题。否则各因子之间的作用交织在一起,常使结果无法解释。4、 逐步添加和逐步排除的试验方法在植物组织分化与再生的研究中,在没有取得可靠的分化与再生之前,往往添加各种有机营养成分,而在取得了稳定的再生之后,就可以逐步减少这些成分。在逐步添加时是使试验成功,在逐步减少时是缩小范围,以便找到最有影响力的因子,或是为了实用上的需要竭力使培养基简化,以降低成本和利于推广。在寻求最佳激素配比时,也经常用到这种加加减减的简单方法。(二) 主要培养条件及影响因子的选取1、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在已成功的试管繁殖的植物种类中,以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的为最多。因此,在一般的培养中可先试用,如发现有不利的影响,或不够理想,要想对基本培养基加以改进的话,最好首先降低MS培养基的浓度,其次,可以选择在配料成分上与MS培养基有显著不同的其它培养基加以试用对比,如B5、White、Nitsch培养基等。通常微量元素和铁盐不必配成许多种,只按MS微量元素的配方配成,可用于其它培养基成分中。混合的微量元素一般配成的浓度是每升培养基中加入1ml或5ml。在取得稳定的分化增殖时,微量元素可以减少甚至省略。配方中微量元素用量也有很大差异,如ER培养基中的用量,就只有MS配方中的1/10。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变化最大,不必拘泥于某一配方的要求。在遇到难以分化的材料时,常常是增加培养基的复杂性,不断加添可能有希望的营养成分或者生理学上的活性物质,在培养成功后再逐步减去。因此可能发现,一些成分在推进试验结果方面,其实是些无关的因素。但是其中有些是起了推进作用的。在试验没有成功时,加入总比不加入好,多数有机成分的用量都不宜过高,如生物素常用0.01—0.1mg/1。某些有机物是植物组织生长分化的必需物质,是代谢环节中的电子传递体,在整体植物中它们可以自行合成,离体组织则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或因伤口面积剧增、代谢消耗加强而供应不足,因此,即使加入很少,有和没有是不一样的。基本培养基选取的实例:把月季丛生苗分别接种到MS、B5和White三种培养基上,这三种培养基除基本的无机盐配方以外,其它成分都完全相同。培养1个月以后,可以看到一点变化,第二个月,转接一次继续培养,第三个月再转接一次。这样,大约在第三个月末或第四个月初,即可看到这三种培养基对月季幼苗生长与增值的影响。其中以MS培养基最好,苗生长快,增值倍数高;B5培养基较差;而White培养基最差,幼苗生长慢,增值倍数低。试验结果如以MS为100%,B5约为86%,White约为73%。这样就可以选择MS培养基为基本条件,用于月季的试管繁殖。在这个例子中,三种培养基互为对照组,或认定MS处理的为对照组。2、 植物激素配比的选择从植物组织培养文献中所累积的资料看,要使植物组织分化出苗和使苗能快速增值,选择植物激素的种类和调节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用量是最重要的一环。形象化地说:这是最灵敏的一个旋钮。在选定或者暂时认定某一基本培养基后,或者同时,通常首先要考虑的都是植物激素的配比。例如,采用MS培养基,细胞分裂素用BA,生长素用NAA,用量:BA暂定为2mg/1,NAA暂定为0.1或者0.2mg/1,这样的培养基现在通用的写法为:MS+BA2+NAA0.1—0.2。培养温度为24—26℃,每天光照10小时。这种培养基和条件已使比较容易再生的上百种植物顺利分化和增值,初试不妨先试一试。培养一段时间以后,可以根据大多数培养物及其中少数组织块的表现,来修订下次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用量。这一过程,也就是收集培养物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意见”。培养物的各种表现说明什么问题,以及应当如何调整,后面要做详细介绍。预备试验也可以一种以上,如除上面一种以外,可扩展为:MS+BA1+NAA0.1,MS+BA3+NAA0.1等,如培养物反应不理想,可以查阅、参考近似科、属和属内其它种的培养条件。选取不同激素用量也可以用两组单因子试验来进行:第一组找出适宜的BA用量,第二组找出适宜的NAA用量。第一组 1—1 MS+BA1+NAA0.1 1—2 MS+BA2+NAA0.1 1—3 MS+BA4+NAA0.1在这组试验中NAA的用量不变,注意观察BA对培养物的影响。第二组 2-1 MS+BA2+NAA0.05 2-2 MS+BA2+NAA0.1 2-3 MS+BA2+NAA0.5在这组试验中BA的用量不变,注意观察NAA对培养物的影响。 象这样比较简单的试验,就用不着BA和NAA两个因子都同时变。从试验结果中可以选出较优的一两种处理,或可预示在上两组试验中未曾出现的组合,需要调整后再继续试验。比如上述试验中1-2较好,2-3较好,重新试验时,就可以选MS+BA2+NAA0.5的激素配比。 也可以计量级变化更大的试验,作预选,形象地说进行筛选的“筛眼”更粗大些,探测范围更宽些。如BA选定1、3、5mg/1;NAA选定为0.05、0.5、5mg/1;或者0.01、0.1、1.0、5.0mg/1等等。在这组试验结果明朗以后,比较优组合为出发呆呢再设计新的组合,并将量级划小,两三轮试验后,定可找到最佳的激素组合。对于许多植物来说,这样的试验已足够了。特殊情况下,如解决不了问题,就可进一步选用KT、ZT、2-ip等其它细胞分裂素,以及IAA、IBA、2,4-D等其它生长素,并试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法等安排多因子的试验。以细致耐心的多次试验,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找到适宜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种类与用量,使该种植物能顺利地高速繁殖。应当记住,所有试验应在相同的培养基上重复继代2-3次,以确证其效果。如果把少量试验材料在颇大差异的培养基上转来转去,弄得试验结果无法分析,是不能提供真实数据的。最妥善的办法是加大工作量,重新开始,消毒和接种更多的试材,并仔细试验与观察。3、 糖浓度的选取采用单因子试验,或结合植物激素的选取,采用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糖浓度。通常选择的幅度很小。对大多数植物来说,适宜的浓度为20或30g/1,个别情况用到40g/1.在花药培养时变化幅度较大,有时用到70—150g/1。4、 PH值的选取一般植物对PH值的要求不很严格,如山茶、杜鹃和叶子花等,可以适当降低PH值到5.4或5.0。试用于新培养的种类时,可参考过去已发表的类似植物。采用只变动PH值的单因子试验,可以迅速了解到适宜的PH值。第一次可试用PH5.0、5.4、5.8及6.2,等第一次结果出来后,再细调一次,即可确定出最佳PH值。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PH值会随养分消耗而变动,因此量级差别太小时,试验结果的差异也不明显,只要培养物的生长增值能满足快速繁殖的要求,就不必过于精心。5、 温度和光照在没有专门的设备条件下,温度和光照要求的选取也不必过细。利用培养架的顶部、中部、下部,分别放置培养瓶和温度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即可比较出该植物需要的温度范围。对光强的需要,可通过植物距离光源的远近不同来比较得出。没有特殊的需要,一般不做光周期的研究,打多数专家认为10-14小时光照时必需的。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购置光照培养箱。这种设备可以准确地控制每天光照的时间,即可任意控制光照和黑暗的周期性变化,光强度可通过灯盏的数目给予调节。设有升温和降温装置,能调到任意,变化范围在+1℃左右。光照培养箱对于研究培养物的春化处理和光周期对植物发育的影响是较理想的。箱内的湿度只能作大体上的调节,但这一点关系并不很重要,因为培养瓶中的湿度一般都是打到100%的。如果妥为利用,在这样的试验条件下,能够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几个最重要的因素,都已在人为地控制下了。这是目前在微型整体水平、组织或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上能比较精密控制的较理想的设备。用这种光照培养箱当然可以方便迅速地找出某种植物快速繁殖所要求的最佳温度和最佳光照条件。6、 综合因子的最终确定在各个单项因子的最佳条件找到以后,将这些最佳条件综合到一起,进行全面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再做适当调整,试验工作就可结束,将研究成果扩大,应用到大规模的快速繁殖中去。

283 评论

相关问答

  • 实验开题报告论文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分享论文开题报告模板给你!直接套用! 每一个内容都有参考句式,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往上套即可。 1. 论题的背景及意义 例:...研究有利于全面

    小小暖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体育实验性的论文开题报告

    体育生开题报告怎么写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

    蛋蛋妹妹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开题报告实验方案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要着重说明你为什么要选这个题,写它有没有必要,你选这个题目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要简洁、直观,很清楚地告诉人家你为

    天龙过江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植物组织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收稿日期:2007-10-25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丹(1982-),女,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注:雷江丽

    我的臭熊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医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药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 药学类的开题报告该怎样写才显得专业性强一点呢?这里专业模板可以帮到各位同学。 药学类开题报告范文篇一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南京中医药

    那谁家小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