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0

无忧快乐起
首页 > 期刊论文 > 竞争战略类论文的文献综述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民辉窗帘布艺

已采纳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308 评论

beetleleon

近些年印度经济的增长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详细解读了中印两国目前在服务贸易领域所处的地位和现状,并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中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甚至被誉为是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的一个奇迹,其GDP增长率在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左右。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使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由1978年的进出囗总额206.4亿美元、逆差11.4亿美元发展为2004年的进出囗总额5933.2亿美元、顺差320.9亿美元。这其中服务贸易总额由1985年的55.8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2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8.2%,然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2004年逆差达到108亿美元,并且最近几年有加大的趋势。而亚洲的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在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改革之后,也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印度已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在印度的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3年其服务贸易出囗总额为250亿美元,占当年印度贸易出囗总额的31.4%,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然而服务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虽然印度的服务贸易在绝对数量上还比不上中国,但其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不可小视。笔者认为中国可以和印度加强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往来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可以从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 中印服务贸易概况 随着世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印服务贸易的出囗近几年都呈显着上升的势头,其中,中国的出囗额由1998年的264.7亿美元增长为2004年的697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九大服务贸易出囗国,而印度在1998年的出囗额为110.7亿美元,到2004年猛增到322亿美元,增长了两倍。 但是另一面,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囗额也在急速的增长,甚至比各自的出囗增长还要快,截至2004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囗额为697亿美元,在全世界服务贸易进囗额中排在第八位,并且长时间存在逆差;而印度在2002年和2003年的服务贸易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顺差,到了2004年其进囗额达到379亿美元,反而逆差57亿美元。可见,中印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都未能建立起自己的绝对优势。 另外,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囗额只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囗总额的2.8%,不及世界第一服务贸易出囗大国美国的五分之一,印度的出囗额所占的比例更是小得可怜。因此,总的来讲,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潜力很大,但是与世界上的服务贸易大国相比,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出囗行业结构比较 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关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分类和统计,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和整理,2003年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出囗行业结构如表1。 从出囗行业结构中可以看出,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占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囗额的绝大部分,三项所占比例之和为91.4%,而印度的这三项之和为40.8%,另外占了其将近出囗额一半的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这得益于印度国内发达的软件服务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度的服务贸易已经以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出囗为主,而中国则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出囗为主。 在增长率方面,印度各项服务业的出囗增长率比较平均且都达到25%左右,表明其服务业出囗贸易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虽然金融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出现了负增长,但是由于金融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所占比例较小,而其他商业服务负增长的幅度较小,因而对印度总体的服务贸易出囗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中国的出囗也呈现比较良好的态势,大多数行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由于SARS的影响,旅游服务的出囗有所减少,对总体的服务业出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增长较多,表明我国正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信息化的潮流。 在中国的进囗行业结构中,出囗较多的几个部门同样是进囗多的部门,它们是运输服务、旅游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其他各部门所占比例依然较小。印度则有所不同,其进囗变为主要以运输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为主,两项之和达到了68%,其他各部门的出囗比例分布相对较小而且比较平均。从增长率可以看出,中国运输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囗增长依然强劲,今后仍然是我国服务贸易进囗的主体,旅游服务进囗呈现微小的下降,同样应该是受非典的影响。在印度进囗份额较大的部门中,其他商业服务增长率最高,几乎翻了一倍,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也增长较快。另外,印度的建筑服务进囗增长了一倍多,表明该部门对外需求较大。 中印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指数的选取 本文选取比较优势指数来对中印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优势指数(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CAI)又叫净出囗比率(Net Export Ratio,NER),是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总体上能够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其计算公式为:Nxij=(Xij-Mij)/(Xij+Mij) 式中Nxij为比较优势指数 Xij为i国家第j种商品的出囗 Mij为i国家第j 种商品的进囗 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竞争力也小;如果Nxij=-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进囗而没有出囗,如果Nxij=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出囗而没有进囗。 (二)指数比较分析 由表2中可以看出,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均为正值的服务项目为旅游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政府服务,说明在这几项服务项目中,两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旅游服务在2003年由于受非典的影响,绝对数量上有所下降,但由于比较优势指数是一个相对数值,因而该数值大小并未受太大影响。两国的旅游服务比较优势指数虽然比较接近,但其绝对数量却相差较大,中国在这一年的旅游服务出囗额为174.1亿美元,进囗额为151.9亿美元,同期印度的出囗额为38.9亿美元,进囗额为35.1亿美元,进出囗均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印度的指数高达0.89,说明印度在这一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相当强,中国的指数值仅为0.031,虽然也是正值,但是相比较于印度来讲,几乎不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际服务贸易日益向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服务项目转化的背景下,印度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建立起的高度国际竞争力非常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均为负的服务项目为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以及版税和专利使用费。中国在货物贸易如此发达的条件下,运输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却为负数,原因在于近些年运输服务逐渐成为一项资本密集型的服务项目,而中国通常只能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上显示出竞争优势。而印度在此项目上的竞争劣势则应主要归因于其欠发达的货物贸易。中印在版税和专利使用费方面的竞争劣势如此之大以至于其指数值均接近于-1,说明与发达国家相比,两国的创新能力都非常不足,创新制度有所欠缺。在保险服务方面,中国的竞争劣势要大于印度,这与中国保险业发展落后和保险业对外开放度低是分不开的。 中印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出现正负不同值的项目为建筑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且两项服务均是中国表现为比较优势,印度表现为比较劣势并且劣势较大,因此中国可以考虑在这两项服务上加大对印度的出囗。 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上要强于印度,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影响力也大于印度。但是中国只是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从比较优势指数可以看出,中国从“质”的方面讲优势并不明显。 印度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的高度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醒着我们世界服务贸易的未来,中国目前的服务贸易结构显然不会让中国在今后的世界服务贸易竞争中取得所谓的竞争优势。印度在其他方面相对薄弱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取得的发展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服务贸易的发展总是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印两国近几年经济发展都相当迅速,服务贸易蕴藏的潜力很大。中国应该加强与印度在服务贸易各领域的合作,比如引进印度的软件业来帮助提升或者改善本国的信息服务水平,也可以对印度输出建筑业来帮助完善印度的基础设施等等。 参考文献: 1.王小平.中国服务贸易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财贸经济,2004 2.谢光亚,谢兰兰,孙海燕.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 3.董小梅.中印软件服务业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02]{so}2005《商业时代》2006年第32期{au}姚孝军

95 评论

天可莲见

相关范文: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上)摘要: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加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影响一国或一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RCA两个指标对中印服务贸易整体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并借助模型对影响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一、引言在国际分工继续深化和全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且竞争日趋激烈,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面对这种形势,如何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其竞争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实质上就是有关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因为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往往是一国或地区贸易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20世纪以来,国外一些著名学者提出了许多理论来探讨国际竞争力,其中被公认为竞争优势理论集大成者的是迈克尔.波特。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问题实际上是行业竞争优势的问题,关键是理解一国经济的大环境如何影响企业和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然而波特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国家和产业,并没有专门涉及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而郑吉昌、夏晴(2004)则以波特的观点为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结合服务贸易的特征探讨了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但文中却没有对各因素的影响做具体分析。查贵勇(2006)利用“钻石模型”分析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并认为造成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支持的差距。本文也选择印度作为比较对象,因为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状况相似,但印度在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上却极为迅速,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中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比较,并通过新模型对影响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各因素做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和建议。二、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从服务贸易总额来看,1990年中国的贸易总额为98.61亿美元,印度为105.52亿美元,两者相差6.91亿美元。但从1991年开始,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开始超过印度,且两者差额越来越大,2004年差距最大,达到563.28亿美元。2005年差额有所减少,中国的贸易总额是1665亿美元,比印度多出315亿美元。从图1可以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总额曲线都在稳定上升,并且曲线越来越陡峭,表明两国服务贸易总额有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与两国都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息息相关。1990年至2005年间,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和36%,远远超过同期8.1%的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具体到服务出口贸易而言,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额为812亿美元,是1990年的14.13倍,年平均增长率达82.04%。与中国相比,虽然印度服务出口的总额低于中国,但其出口增长速度却较快。2005年印度出口总额为676亿美元,是1990年的14.67倍,年平均增长率更是高达85.42%。同时从服务出口占本国总出口的比重来看,中印两国差距较大。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的比重为9.63%,比1990年仅增加1.16%,平均比重也仅为10.56%。而印度的服务出口占该国总出口的比重达到41.55%,比1990年上升了21.14%,平均比重达24.81%,是中国的2.35倍,且比重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如表1所示)。印度服务出口的迅速增长,得益于其服务业的大力支持。2000年印度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48%(而中国仅为33%),比1980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且其服务业增长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其服务贸易的发展。三、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一)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比较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即该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总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一国服务出口的整体竞争力。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总出口的3.36%,位居世界第八,比1990年增加了2.63%。而印度2005年服务出口的比重为2.80%,排名世界第10位,较1990年上升了2.21%。由表2可以看出,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在世界的比重均高于印度,但两者的差额却有减小的迹象,如2002年中国和印度所占比重的差额为1.27%,而2005年则减少到0.56%。同时表中的数据还表明了两国的比重都有上涨的趋势,这与两国都大力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扩大服务贸易有关。(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是能反映一国产品或服务的出口与世界产品或服务平均出口水平进行比较的一个指标。其公式为RCAij=(Xij/Xit)/(Xwj/Xwt)。其中,Xij表示i国当期服务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当期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而Xwj为当期世界市场服务的出口额,Xwt为当期世界市场全部商品和服务的出口额。如果RCA>1,说明该国的服务出口具有比较优势,如果RCA<1,说明该国的服务出口不具有比较优势,该值越大比较优势就越大。从服务贸易总体的RCA的比较来看,中国和印度的差距比较明显。从表3可以看出,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为0.51,比1990年仅增加了0.05,并且从1995年至2005年,RCA指数一直徘徊在0.49-0.63之间,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很弱。与中国相比,印度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大部分年份都在1以上,2005年更是高达2.21,且RCA指数还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之中,印度的服务贸易表现出很强的比较优势。从服务贸易RCA分项比较来看,中国在旅游业方面比较优势明显,其RCA指数从1991年到2002年始终维持在1以上,且持续上升,2004年虽有所下降但仍达到1.43。在运输业方面,RCA指数变化较大,由1990年的1.65持续下降到1998年的0.41;从2000年起运输业的RCA指数开始不断上涨,到2004年已达0.84,但仍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其他商业服务上,中国的比较优势不显著,RCA指数一直小于1。印度各部门却有着不同的状况。印度旅游业的RCA指数近年来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中,1992年指数为1.36,但到了2004年却只有0.48,比较劣势越来越显著。在运输业方面,RCA指数的变化和旅游业很相似,也在持续降低,2004年仅为0.50。然而近年来,印度其他商业服务的比较优势则在逐渐增强,从1996年的0.80上升到2004年的1.56(见表4)。综合上述三个竞争力指标的比较来看,虽然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份额比印度要大,但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力却比印度低。中国在传统的旅游服务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印度则在其他商业服务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两国在运输服务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弱,并且印度的劣势更为显著。四、影响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囊分析本文以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核心,结合服务贸易的特性以及中印两国具体的国情,通过修正后的模型来探讨影响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新模型(如图2所示)保留了波特“钻石”模型的基本内核,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服务业及关联产业和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理念仍然作为一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不同的是新模型突出了政府的作用,不仅将其由“钻石”模型中辅助要素提升为决定要素,而且还把它置于“中心”位置。新模型还添加了两个“环”,内环表示国内环境的影响,包括一国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商业环境等,而外环则代表着国际环境的影响,如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等。由于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形成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且其对一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表现为对竞争力的强弱是有利还是不利,从长期来看则是后者如何受前者的影响,所以本文将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归结为辅助因素。波特将机遇作为“六要素”模型中的另一辅助要素,但本文考虑到机遇不可求的特性,并且其作用的发挥往往要通过改变一定的国内或国际环境才能产生影响,所以并未将其作为一个基本因素独立出来,而是化入“环境”这一辅助要素之中了。接下来本文将结合中印两国的具体国情来逐一论述模型中的各个要素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一)要素条件服务贸易的生产必须依托一定的生产要素,如旅游服务需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人文环境,金融、保险、银行离不开雄厚的资本等等,生产要素是服务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服务的要素也可以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其中基本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普通工人等要素。而高级要素则是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要素,如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等。各国应当把自己的服务贸易竞争策略建筑在发挥本国高级要素的优势之上。由于高级要素也是变化的,今天的高级要素明天可能变成一般要素,因此,各国在发展国家竞争优势时,关键是创造一种有利于高级要素生成、发展、不断提高、升级换代的环境。正如波特所认为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其环境优势要比基本要素更为重要。中国和印度皆为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这为两国旅游业和旅游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和印度人口数量众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廉价的劳动力,但两国劳动者在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因而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尹翔硕、申朴(2005)通过对中国和印度1980-1989年和1990-2000年这两个时间段内劳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三种要素的积累对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做了时间序列分析,发现中国劳动力积累对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贡献度很大,而印度人力资本积累对其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贡献度较大,说明两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不同: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其丰裕的劳动力,而印度更多地来源于人力资本。由于一国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能够为其现代服务贸易部门比较优势的增强提供有利条件,所以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以此来迅速积累人力资本。原文地址:其他相关: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266 评论

wxb2066472463

关键词:服务贸易 比较 竞争力 中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甚至被誉为是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的一个奇迹,其GDP增长率在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左右。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使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由1978年的进出口总额206.4亿美元、逆差11.4亿美元发展为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5933.2亿美元、顺差320.9亿美元。这其中服务贸易总额由1985年的55.8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2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8.2%,然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2004年逆差达到108亿美元,并且最近几年有加大的趋势。而亚洲的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在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改革之后,也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印度已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在印度的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3年其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250亿美元,占当年印度贸易出口总额的31.4%,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然而服务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虽然印度的服务贸易在绝对数量上还比不上中国,但其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不可小视。笔者认为中国可以和印度加强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往来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可以从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 中印服务贸易概况 随着世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印服务贸易的出口近几年都呈显著上升的势头,其中,中国的出口额由1998年的264.7亿美元增长为2004年的697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九大服务贸易出口国,而印度在1998年的出口额为110.7亿美元,到2004年猛增到322亿美元,增长了两倍。 但是另一面,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口额也在急速的增长,甚至比各自的出口增长还要快,截至2004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额为697亿美元,在全世界服务贸易进口额中排在第八位,并且长时间存在逆差;而印度在2002年和2003年的服务贸易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顺差,到了2004年其进口额达到379亿美元,反而逆差57亿美元。可见,中印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都未能建立起自己的绝对优势。 另外,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只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8%,不及世界第一服务贸易出口大国美国的五分之一,印度的出口额所占的比例更是小得可怜。因此,总的来讲,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潜力很大,但是与世界上的服务贸易大国相比,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行业结构比较 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关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分类和统计,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和整理,2003年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行业结构如表1。 从出口行业结构中可以看出,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占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绝大部分,三项所占比例之和为91.4%,而印度的这三项之和为40.8%,另外占了其将近出口额一半的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这得益于印度国内发达的软件服务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度的服务贸易已经以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出口为主,而中国则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出口为主。 在增长率方面,印度各项服务业的出口增长率比较平均且都达到25%左右,表明其服务业出口贸易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虽然金融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出现了负增长,但是由于金融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所占比例较小,而其他商业服务负增长的幅度较小,因而对印度总体的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中国的出口也呈现比较良好的态势,大多数行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由于SARS的影响,旅游服务的出口有所减少,对总体的服务业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增长较多,表明我国正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信息化的潮流。 在中国的进口行业结构中,出口较多的几个部门同样是进口多的部门,它们是运输服务、旅游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其他各部门所占比例依然较小。印度则有所不同,其进口变为主要以运输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为主,两项之和达到了68%,其他各部门的出口比例分布相对较小而且比较平均。从增长率可以看出,中国运输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口增长依然强劲,今后仍然是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的主体,旅游服务进口呈现微小的下降,同样应该是受非典的影响。在印度进口份额较大的部门中,其他商业服务增长率最高,几乎翻了一倍,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也增长较快。另外,印度的建筑服务进口增长了一倍多,表明该部门对外需求较大。 中印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指数的选取 本文选取比较优势指数来对中印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优势指数(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CAI)又叫净出口比率(Net Export Ratio,NER),是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总体上能够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Nxij=(Xij-Mij)/(Xij+Mij) 式中Nxij为比较优势指数 Xij为i国家第j种商品的出口 Mij为i国家第j 种商品的进口 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竞争力也小;如果Nxij=-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如果Nxij=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 (二)指数比较分析 由表2中可以看出,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均为正值的服务项目为旅游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政府服务,说明在这几项服务项目中,两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旅游服务在2003年由于受非典的影响,绝对数量上有所下降,但由于比较优势指数是一个相对数值,因而该数值大小并未受太大影响。两国的旅游服务比较优势指数虽然比较接近,但其绝对数量却相差较大,中国在这一年的旅游服务出口额为174.1亿美元,进口额为151.9亿美元,同期印度的出口额为38.9亿美元,进口额为35.1亿美元,进出口均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印度的指数高达0.89,说明印度在这一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相当强,中国的指数值仅为0.031,虽然也是正值,但是相比较于印度来讲,几乎不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际服务贸易日益向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服务项目转化的背景下,印度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建立起的高度国际竞争力非常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均为负的服务项目为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以及版税和专利使用费。中国在货物贸易如此发达的条件下,运输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却为负数,原因在于近些年运输服务逐渐成为一项资本密集型的服务项目,而中国通常只能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上显示出竞争优势。而印度在此项目上的竞争劣势则应主要归因于其欠发达的货物贸易。中印在版税和专利使用费方面的竞争劣势如此之大以至于其指数值均接近于-1,说明与发达国家相比,两国的创新能力都非常不足,创新制度有所欠缺。在保险服务方面,中国的竞争劣势要大于印度,这与中国保险业发展落后和保险业对外开放度低是分不开的。 中印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出现正负不同值的项目为建筑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且两项服务均是中国表现为比较优势,印度表现为比较劣势并且劣势较大,因此中国可以考虑在这两项服务上加大对印度的出口。 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上要强于印度,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影响力也大于印度。但是中国只是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从比较优势指数可以看出,中国从“质”的方面讲优势并不明显。 印度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的高度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醒着我们世界服务贸易的未来,中国目前的服务贸易结构显然不会让中国在今后的世界服务贸易竞争中取得所谓的竞争优势。印度在其他方面相对薄弱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取得的发展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服务贸易的发展总是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印两国近几年经济发展都相当迅速,服务贸易蕴藏的潜力很大。中国应该加强与印度在服务贸易各领域的合作,比如引进印度的软件业来帮助提升或者改善本国的信息服务水平,也可以对印度输出建筑业来帮助完善印度的基础设施等等。 英国劳埃德国际金融周刊消息:欧中贸易有利于降低欧盟通胀压力 在第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即将在北京举行之际,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日前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中欧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讲说,欧中贸易有助于降低欧盟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英国劳埃德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中印仍保持外包优势地位 英国劳埃德经济周刊报道:目前中印仍保持外包优势地位,预计在今年的全球外包市场上,印度所占份额将达11.5%,中国将达4.4%。 印度是全球离岸外包的首选目的地,预计今年印度的外包收入将达34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5%。一直到2010年,印度将继续保持在全球离岸外包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所占份额至少达15%。今年中国的外包收入将达13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7.9%。 XMG公司首席分析师劳罗?维韦斯指出,除了印度和中国之外,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外包行业的发展也值得关注。他指出,今年菲律宾外包收入的增长率将达62%,预计将达41亿美元,占全球的1.4%。 此外,XMG咨询公司预测,由于成本不断增加且美元持续贬值,2008年“离岸外包市场会出现动荡,但仍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英国劳埃德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116 评论

adamjackjason

没积分啊?这么耗经历!地板企业差异化竞争实际上是企业产品差异化竞争,你抓三个点:一品牌战略、二营销战略、三技术创新战略。根据这个写框架。理论部分去看一部企业竞争战略的书。开题报告主要是文献综述,多读点自己抓几个点总结下就好了!

12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财务战略论文的文献综述

    公司财务战略分析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一个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管理战略。具体说来,它是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置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用一种战略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传

    MindTheGapPlz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竞争战略参考文献

    营销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

    癞皮狗旺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竞争战略论文范文资料

    战略管理会计是帮助 企业管理 当局制定、实施战略计划以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整理了mba战略管理论文范例,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战略管理与战

    沈阳宜家装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某某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毕业论文

    可以参考: 李胜馨 (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作者简介:李胜馨(1978-),女,福建莆田人,大学本科,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我爱娟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核心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论文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毕业生能否顺利毕业,同时也体现出写作者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好又多论文认为从阐释做好研究的前提入手,即研究者要有问题意识、恰当的选题、正

    langlang080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